第一篇:人民中学开展微型课比赛提高青年教师基本功
人民中学开展微型课比赛提高青年教师基本功
2012年11月22日下午,人民中学举办青年教师微型课说课比赛,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9名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学校校长、书记、副校长、工会主席等全部参加赛课活动,并担任评委。
这次说课比赛以学校开展的诱思探究实验课为基础,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活动设计、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说课活动提出了要求。是人民中学培养和提高年轻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要求年轻教师教法灵活、适用、有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既能有效的体现教师“教”的主体作用,又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与生长,突出学科特色。技能上则要求教学程序科学自然,教学活动结构合理,善于启发激励,有效组织和驾驭课堂。教学手段、课堂资源利用恰当。重视学法指导,应变能力强等。说课比赛始终贯穿了面向全体学生,切合课标要求,适合学生特点,关注学生发展的新教学理念。
此次说课活动进行两个半小时,采取计时制、当场打分的评比方法。最后,评课领导对青年教师在说课中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点评。
第二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小结
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小结
我园于2012年3月14日——3月15日举行了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园青年教师全部参与。本次大赛的内容设“说课”、“弹琴”、“舞蹈”、“绘画”、“唱歌”5个项目,琴声、歌声余音未了时,我们及时总结。本次基本功比赛在喜获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幼儿园教师存在的不少弱点,我们必须承认和教师基本功的要求相比,幼儿园的青年教师、新教师还有很大的距离。很多老师都能够重视这一次的比赛,积极备战,根据自身的优缺点进为了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夯实教学功底,全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本次活动旨在以赛促训,引领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帮助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切实提高教学水平。这次基本功比赛给教师搭建了一个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舞台。纵观整个活动,不仅圆满完成目标,还注重了过程性,幼儿园领导不仅关注激烈的竞赛,而且更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准备、演练的过程,看重的是全体教师的参与。在这次活动中,全园教师可谓人人参与,人人收获。
3月14日,各参赛选手进行角逐,她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大方自信地在钢琴前自弹自唱,展现优美的舞姿和自己绘画水平。可以明显看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精心准备,积极应战。尤其是耿培培老师弹奏的《晓风之舞》,感情投入,流畅、优美的旋律在教师的指尖流淌,获得了评委和其他选手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次比赛也让我们看到了教师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一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加强自培自训。本次大赛能够留给老师们更多的思考,思考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是否过硬,思考如何使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更过硬。
教师基本功竞赛结束了,但他们的追求不会停止,学习更不会停止。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基本功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不仅仅要求熟练掌握传统的“五项基本功”,还要求在说课、上课、评课、反思等方面有较好的水平,希望实幼以后将扎实开展园本教研活动,把教师基本功比赛作为一种常规赛事每学期开展,逐步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第三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总结
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总结
开学初,县领导为了提高教师素质,组织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本人获知信息,积极参加,提高本人素质。
参加此次活动,本人获益良多。
一、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
教材固然是教学的依据,但是我们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既要以教材作为方向引导,在具体教学中,又应灵活处理,甚至可以适当取舍。只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便可,只要学生愿意学习便可。比如再初赛时,我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含义并没有象传统教法那样死扣概念,而是采取学生感受佛冈传统文化,结合教师所提供的图片,然后学生讨论共同点的方法。这时学生已经既能理解又能记忆了,可谓“润物细无声”。
二、难点的突破应打破常规,以学生为主体。
所谓难点,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学生由于其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等原因而导致的难于理解,不会应用:二是对教师来说由于知识本身的深度和学生理解力的浅度而构成的矛盾难于协调。因而,归结这两方面的原因还是与学生相关的原因较多,而“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突破难点可试着一改过去教师娓娓道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甚至还有“不讲还有点懂,越讲越不懂”的局面。而应采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让他们自己解决难点。比如比赛课题《文化创新的途径》中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这个难点可谓面广而度深,我采取学生分组方式化解难点,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共享。结果,我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敢于打破思维常规,引经据典,联系现实,在交流中解决难点,在探究中突破难点,收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在新课改中,要合适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新课改比过去更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内如何合适地处理“收”与“放”的关系,我想应是课改向前推动的一个助推器,而本次比赛我觉得在这方面也存在如何处理好“收”与“放”的问题,期待与以后能做得更好。
1
四、备课组的肯定给了无穷的力量。
1、教学思路清晰,设计思路创新。
2、导入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重难点处理得较好,知识点交代到位,教师基本功不错。教师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创设情境,预设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4、语言能力强,师生交流好。
5、教学手段丰富,采用视频,案例。时政结合。
6、对教材处理、知识梳理很好,遵循“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说明老师责任心强。
2
第四篇:洋湖中学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洋湖中学举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为调动青年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大练教学基本功的积极性,洋湖中学于11月20日起历时一个月开展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分为:把通用基本功和学科基本能力测试有机结合,评课、普通话、粉笔字、多媒体常规操作(内容包括打字、处理word文档表格、课件制作)五大项比赛内容,涉及到八个学科,28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参加了比赛活动,活动计划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目前已经进行了除课堂教学以外的四项角逐。
活动过程中,参赛的青年教师准备充分,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同时也找到了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这次活动是该校继“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后的又一次大型的赛事,对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通讯员:刘金强史付亮)
2011年12月28日
第五篇: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心得体会
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心得体会
XX年4月17日迎来我们物理教师的盛会,XX县物理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总决赛,其中我们工作室有三人(李XX老师、陈XX老师和貌勇盛老师)入围,比赛课题为《8.2研究液体的压强》的新课授课与说课两个环节。我认真听了其他四人的上课和说课,然后听取了评委的精彩点评,收获良多。
第一、大家都备课认真都利用多媒体教学,体现出参赛老师的基本功扎实。5位老师都从细节入手都注重实验来验证每个知识点,也合理地改进实验,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做实验。例如模拟帕斯卡实验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神奇、用塑料水管或三孔试管包上橡皮膜让学生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用保鲜袋套在手中再放入水中让学生感受液体的确存在压强,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几位老师都充分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究。特别是李XX老师模拟帕斯卡实验更为成功、直观,现象十分明显。
第二、教学过程衔接好、思路明确注重启发学生。从教学来看,大家都用实验或图片来引入知识点,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李XX老师、陈XX老师和貌勇盛老师都采用了导学案来贯穿整个课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起到先导后学的作用。而且贴近生活,很多时候老师都采用生活例子和图片来进行讲解或解释生活现象,源于生活又体现生活。
第三、教师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张剑老师问到学生:“当学生把我们所教的知识都遗忘了,还剩下什么呢?我希望是科学素养。”确实在我们平时上课时并没有多注意科学素养的培养,一味追求实验和所谓的“满堂灌”,对于科学素养的可以说很多时候都没有提及和培养。
第四、我们更加学会了如何进行说课。说课是公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将你的上课目的和设想以及教学过程如何展现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等等。而且说课的不能太过于详细,像我们的说课将所有的内容都板书在上,那就变成了“读课”而不是“说课”,收获不少。
第五、上课必须要用“心”。听了这么多个老师的同课异构,每个老师都各有特点,每个老师都备课都非常认真用心,在此我就想如何我们平时上课都如此用心备课,我们所有的老师也想今天这几位老师这么用心和这么有责任心那我们的学习成绩还会差么?我们的学生实验能力操作能力能不大幅度提高吗?
总之,在本次的听课活动中,我对物理课堂的实验教学组织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课堂进行更多设计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有效甚至高效,这些新的教学理念与思想方法也将指引我今后的教学,也鞭策我们每天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