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活动方案
附件一:
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
活动方案
主办单位: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大赛地点: 北京
指定网站:中国教育资源网()
一、活动综述
本届课件大赛将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各级各类院校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征集参赛课件,邀请现代教育技术领域和各学科知名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审。通过评审,遴选出一批好的作品,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各教育教学单位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及应用水平,提升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请参赛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参赛课件提交至大赛组委会,经过评审组初审、复审后评选出进入决赛的作品,参加在北京举办的现场决赛及获奖作品的交流、颁奖活动。参赛者可随时关注大赛指定网站,了解本届大赛的活动进程。
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资源网” 通过课件大赛等活动,目前已征集到各学科优秀教学课件上千门,向各教学单位推广使用优秀课件资源,获得了广泛认可。在本次大赛中,所有进入决赛的课件将被优先选录进“中国教育资源网”,在保护作者知识产权和相关权益的原则下,由我中心与作者签约,向全国各级各类教学单位推广。
二、时间安排
征集时间:2010年3月20日—9月20日
初审时间:2010年9月21日—9月30日
复审时间:2010年10月1日—10月15日
决赛时间:2010年10月29日—11月1日
三、分组方式
根据提交课件的适用对象,将参赛课件分为高教文科组、高教理科组、高教医科组、高教工科组、高职组、中职组。
四、评审标准
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和制作工具,不限风格形式。课件教学内容50%以上为作者原创,课件引用的图文资料应注明来源,如由此引起知识产权争议,应由作者承担责任。每件参赛课件的制作者原则上不超过8人。凡参赛的课件应为非正式出版物。评审标准详见附件四。
五、奖励办法
1、作品奖
高教文科组、高教理科组、高教医科组、高教工科组分别设一等奖五名,二等奖十名,三等奖二十名。高职组设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十名。中职组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八名。
以上各奖项(奖项设置将根据各组参赛人数进行调整)获奖者须参加现场决赛方可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获奖证书及奖品。一、二、三等奖奖品价值分别为800元、500元、300元。
各组均设最佳创意奖、最佳教学设计奖、最佳技术实现奖、最佳艺术效果奖各一名、优秀奖若干名,获奖者将获得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获奖证书。
2、组织奖
各院校教务处或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大赛组织单位可统一报送参赛课件。组织单位应统一填写《组织单位回执表》,每个参赛课件还须另行填写《参赛回执表》。报送参赛课件数量达到10件以上的组织单位获组织奖,并可提名1人获先进个人称号。获奖单位将同时获得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奖牌(杯)、证书及奖金。
六、参加办法
(一)报名
1.参赛者须在9月20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将《参赛回执表》及课件介绍刻录在课件光盘中交至本届大赛组委会;
2.《参赛回执表》可通过中国教育资源网下载;
3.参赛课件评审费400元/件,请于9月20日前交(汇)至本届大赛组委会。
(二)报送
1.参赛者须提交电子版课件介绍,介绍课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单机版课件以光盘形式提交参加评审;
3.网络版课件以光盘形式提交原程序、网址、五分钟演示录像参加评审;
4.报送光盘前须查杀病毒。
(三)初审
进行资格审定、技术测试、作品思想内容的审核。
(四)复审
评审组于2010年9月21日—10月15日对通过初审的课件进行复赛评审,选出各组参加决赛的课件。进入决赛的课件名单将于10月20日在中国教育资源网上公布。
(五)现场决赛
组委会将通知决赛作者于2010年10月29日—11月1日到北京参加现场决赛。决赛中,参赛者首先进行5分钟的演示和讲解,然后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现场公布决赛成绩,决出各组一、二、三等奖。缺席的参赛作者将被视为自动弃权。
(六)现场观摩
组委会将以书面形式邀请获组织奖单位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未进入决赛的作者观摩现场决赛和交流活动。
(七)颁奖典礼
组委会将在颁奖典礼上公布决赛结果,有关领导为获奖的个人和单位颁奖。大赛评审组组长总结和分析课件大赛的全部评审过程、点评获奖课件。
七、报到事宜
决赛交流及颁奖典礼报名截止日期为10月26日,报到时间为10月29日。具体地点及日程将另行通知,亦可通过中国教育资源网了解有关信息和具体安排。
八、联络方式
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开发处 课件大赛组委会
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业务楼431室
电话:(010)66083028、66085178传真:(010)66083028
联系人:薛丽君xlj@moe.edu.cn;王正言wzhy@moe.edu.cn
九、汇款办法
(一)邮局汇款
收款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业务楼431室邮政编码:100816 收 款 人:于泓
(二)银行汇款
开 户 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礼士路支行
账号:08750112-01-00301-0364-86
账户:北京博汇英才教育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篇:第十届校园歌手大赛活动方案
广西桂林农业学校
第十一届校园歌手大赛活动方案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学校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精神,又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90周年,为迎接团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我校学生的课外生活,特举办第十一届校园歌手大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规定
1、限报名额:每班1-4人,参赛者每人需交报名费10元作为活动经费;
2、比赛程序:分预赛、决赛,均以抽签排列比赛顺序,按预赛得分高低取前15名选手参加决赛;
3、参赛曲目:内容主题必须健康、活泼向上,类型不限,每位歌手只能选唱一首,自选参赛曲目(要求思想积极向上,有青春气息),音乐统一拷贝交唐峥峥老师处;
4、参赛对象:政治思想好,爱好音乐,遵守纪律的在校生均可参加;
5、比赛形式:独唱,可以伴舞(伴舞者不属参赛人员,不予评分)。
二、报名时间
欲参赛者请到本班文艺委员处报名,各班文艺委员务必于4月28日前将本班参赛名单、曲目报到文艺部邓慧敏(旅游11-1班)处。
三、预赛时间和地点:2011年5月7、8日晚19:00整,阶梯教室
决赛时间和地点:2011年5月17日晚19:30整,校操场。
四、评委和评分办法
1、评委:设7-9人;
2、评分办法:
采用十分制,采取当场亮分方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该选手的最后实际得分;
五、评选与奖励办法
1、评选名额
进入决赛的选手最后从高分到低分按名次排列,前十名评为我校第十届校园十大歌手,另设十名优秀奖。
2、奖励办法
凡获奖者均颁发荣誉证书,获“十大歌手”荣誉称号的给予奖金;获“优秀歌手”荣誉称号的奖给纪念品。
共青团广西桂林农业学校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第三篇: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总结
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总结
活动回顾: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科技节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于6月19日圆满结束。我们新闻部积极参与了活动过程,策划、初赛、决赛,为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亮点:本次参赛作品采用的开发软件品种较多,有PowerPoint、IEbook,技术含量较高,课件中插入了大量的图片、flash动画、音乐、视频等。
活动总结:本次活动,由学生会办公室协助新闻部开展科技节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并派出干事参加技能大赛策划,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出大小海报、布置会场等。这次工作分配得当,能在比赛之前布置好会场。
但是在工作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次活动前期预备工作做得不够好,由于通知不够到位,部分必备的物品没有准备好,还好活动当天,我们能灵活应变,使活动顺利进行。
此次竞赛分为初赛与决赛两个部分。5月20日-6月2日期间各系自行组织举行初赛。参赛选手都用心制作课件,合理的文本图像布局生动形象动画插入,体现了我院学生扎实的ppt制作基础。2012年6月19日下午4:00在s1-107举行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决赛。
在此次比赛上,选手们认真仔细地向在场观众演示他们精心设计的作品,有精美的图片,生动形象的视频汇聚而成的PowerPoint、IEbook,。舞台上选手们各显才华,将作品演示得淋漓尽致,一致得到评委的好评。
此次比赛为选手们提供了一个展现才华能力的平台,展现了我院学生课件设计的高超水平。到此,我院科技文化节圆满落下帷幕。总的来说,本次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举办得很成功。
第四篇: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总结
和平中学多媒体课件
制作大赛总结
由我校教导处承办和平中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活动,在经历了前期的宣传、中期的课余制作和收集、后期的组织评比三个阶段后,已于四月底顺利结束,经过评委会成员的认真评判和细致反馈,经过评委的充分探讨,对本次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准备
①这次活动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学校各方面的帮助、配合,受到各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和各位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各教研组在赛前都进行了认真的宣传动员,充分的发挥了教研组的作用;
②各位教师们积极踊跃参赛,最后共有6名教师递交所制作的课件参加了本次比赛。每位参赛教师认真精心制作课件,无论是课件的设计,还是教学知识环节设置,都取得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尽管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但参赛的积极态度是一样的,这也是以后我们教育教学活动应大力提倡和发扬的。
二、大赛评比
针对上交的课件作品,本次评比活动分为技术性和艺术性、教育性和科学性两部分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部分主要评委由我校对计算机操作、课件制作、美术等方面较熟悉的老师组成,对课件作品的制作技术、操作性、可移植性、美感等方面进行评审后百分制打分,乘以70%纳入总成绩;教育性和科学性部分主要评委由我校教研组长组成,对课件作品的知识合理性、准确性及教学可行性进行评审后百分制打分,乘以30%纳入总成绩;综合两部 第1页,共4页
分的成绩及总成绩,评选出本次课件制作大赛的获奖结果: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三、总结分析
1、优点 :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及其交互控制组合起来进行知识的表达,部分教师的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课件起到了形象、直观、激发兴趣的作用;在多媒体教学中,所选取的材料,都和教学内容密切关联,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集中醒目。操作运用方面:均能熟悉操作程序,调试运用自如,显示出较扎实的现代信息技术基础。
2、不足:
图片、文字进入的声音大,易分散学生注意力;音频、视频的引入过多,易冲淡重点;课件代替了板书,课件变成让书本搬家,屏幕变成电子黑板;内容太多,放映速度快,界面频繁切换,影响了记忆的速度,大部分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从而使教学效果锐减;有的课件文字字体过小,有的课件文字与背景色对比度太小,后面的同学看不清等。
3、建议:
(1)多媒体课件便是帮助教师展现风格最好的工具,因此多媒体课件要体现出自己的风格,使主讲人、主讲课题、课件这三者之间的风格融合在一起。我们提倡教师对课件进行二次开发,把网上优秀的资源拿来为我所用,但我们更提倡我们教师自己制作出具有自己鲜明风格的优秀课件来。
(2)数量宜少不宜多。图片太多,容易冲淡知识;文字太多,影响学生记录。
第2页,共4页
(3)色彩对比要鲜明。底色和文字颜色反差大一些,利于保护视力。(4)慎用听觉、视觉冲击。如果想完成教学目标,最好不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5)好的多媒体课件应把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其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另外操作技术也应精益求精,争取操作环节上别出错。
因此,多媒体什么时候该用?应该用多少篇幅的文字……这些问题是值得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的……不管怎么说,这次竞赛活动,对我校教师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现代教育技术必将为更多的教师所掌握、所运用;其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必将为大家所瞩目!
和平中学教导处
第3页,共4页
附:
获奖名单:
一等奖:许彩霞二等奖:张永江(理化组)张朝霞(英语组)三等奖:刘岩山(语文组)刘淑猛(理化组)陈浩礼(数学组){语文组}
第4页,共4页
第五篇: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总结
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总结
2011年车辆系多媒体课件大赛已经结束,共有作品9件获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6名。课件总体水平和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提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不少课件的设计能首先关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例如不少作者强调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要在课件中更多地体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2)不少课件的作者比过去更重视课件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媒体的呈现方式到评价、反馈,不少课件都有较全面、认真的考虑;不像过去很多这类课件,只是把文字教材的章节目录和详细内容转化为电子版,再加上导航和超链接就算是网络课件;若不上网,就把教学内容转化为PPT文档,再配上适当的图片和动画就成为多媒体课件。根本不考虑什么教学设计。3)不少课件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过去只是个别的,今年这方面的应用明显增多;课件的体系结构设计也有不少改进;在视频链接技术方面也有创新。”
一课件制作新进展
(一)参赛作者对课件设计理念及课件设计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有更多作者关注新技术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1这不仅表现在参赛作品的技术含量普遍提高(如flash动画、三维仿真、网页设计、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已很常见),还表现在有些作者勇于进行新技术应用的探索,例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王冲教授等人开发的“教育技术专业英语多媒体课件”就将大学生中普遍拥有的手机应用于该课件,从而在本科英语教学中实现了移动教育;近年来移动教育在国外(包括在我国)已有不少专家在进行研究,但往往是在远程教育领域,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还很少,所以王冲教授等人的探索值得充分肯定。
2过去有不少课件的视频文件采用avi 格式,而avi 并非流媒体格式,且文件容量大,不适宜网上播放;这届参赛作品差不多全都采用了流媒体格式,与前几届相比这方面有显著提高。网络课程中较普遍地采用了数据库技术(过去能这样做的比较少,这一届明显增多)。
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1不少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的作者还停留在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早期的CAI水平——只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师的教,而忽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为此应加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努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理念,(即要努力贯彻 “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并要采用相关的教学设计使这一理念能落到实处(不少课件)2有的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的音视频关系处理不当,使学习者的听觉通道与视觉通道相互干扰,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与获取;另外有些课件和网络课程则是伴音或界面动画与教学内容不一致,不仅起不到巩固、深化作用,反而影响、削弱教学效果。
3有些网络课程不重视“知识导航”,从而使学生难以了解和把握该课程的整体知识结构。
三多媒体课件大赛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
为了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大赛更有效地促进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尽量减少精品课程建设与多媒体课件开发的盲目性,需要对精品课程应具备的主要教学特性以及信息技术在精品课程中的有效运用,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与把握。
(一)精品课程应具备的教学特性
按照教育部2010年4月颁布的国家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一级指标有五项: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条件、教学效果。其中教学队伍要由学院领导来组织,教学条件要由学院领导来创建与提供,教学效果则是前四项指标贯彻落实的必然结果。所以,对于广大教师来说,精品课程建设真正要落到实处,关键是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这两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项要求,以及教育部颁布“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的文件中有关“精品课程评估指标的说明”(其中特别强调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可见,国家精品课程若从现代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考虑,其主要特性应涉及以下五个方面,即:
1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2教学内容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与实践性;
3教学设计要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自主的“学”这两个方面(而非只考虑“教”这一个方面);
4应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经常性网上互动;
5应逐步建立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库以及为本课程教学服务的学科专题网站。显然,很好地体现这五个方面的教学特性,不仅是对精品课程的要求,也是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对所有参赛作品的要求。
(二)精品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由于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便于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且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便于不受时空限制的共享,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对于创新人材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所以精品课程、特别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该课程中的有效运用,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就不能不关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方式及如何有效运用。
目前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另一种是通过网络课程。中小学应用较多的是多媒体课件形式,高等院校则两种形式都很常用
关于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这两种应用形式下,如何通过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来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的能力素质。
车辆工程系
201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