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读鉴赏,积淀语感——《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品读鉴赏,积淀语感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武汉市新洲一中张 衡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是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和中心任务。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的培养。“感受”-“品味”-“实践”-“积累”这是语感教学课堂结构的“常模”,根据这种模式,我在《项脊轩志》教学中有以下尝试。
第一步:感受语言,触发语感。
首先用一个早自习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自己觉得写得好的、自己比较有感觉的语句,找出这些语句后再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语句中包含的内在情感。
接着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听范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本文的感情基调。学生指出文中第二段“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全文的文眼,那么引导学生分别找出文中体现可喜、可悲的语句,然后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并读给同桌听,同桌之间互相点评。
此处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熟悉内容、把握思路、了解主旨的同时,触发语感,即触发对文章的风格、文章的情感、文章的表达等方面的整体感受。
第二步:品味语言,生成语感。
《项脊轩志》这篇文章语言平实,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真切感人。作者在文章中投入了深切的情感,接下来我们就带着学生品味文章语言,领悟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情感文章第一段中,“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一个多么恬静、悠闲、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但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这种意境,就要让学生品味语言、想象语言中描摹的画面。可以让学生在座位上模仿作者“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姿态,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描绘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整个画面中感觉最美的地方在哪。学生研讨交流后指出整个画面美在意境,美在绘形绘声,美在作者在写景时对项脊轩的一草一木投入真挚的情感。书海啸歌,庭阶寂静,桂影斑驳,几多憧憬几春秋。那么具体哪几个词用得好,当我提到“明月半墙,桂影斑驳”这一句时,我问学生平常有没有注意观察到像这样类似的美景,有学生说他有一次午睡起来后发现老师把多媒体打开后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打开幕布,电脑里面的投影直接投到黑板上,他发现他看到了不一样的景,光影参差斑驳,画面朦胧柔和,那树影错落有致,那画面里的瀑布似乎泛着烟雾,有种朦胧柔和的美感,不像平常看到的那样有气势。学生们通过想象,通过生活经验的联想,品味到了文中语言的意境美。
文中第三段开头体现的是作者对封建大家庭的分崩离析的感慨。但这种感慨并不是直接抒发出来的,而是通过描述“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体现出来的。在赏析这处时也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的一个场景,以前,庭院南北相通为一体,然后庭院中用篱笆隔开,不久篱笆变为墙,作者站在厚厚的墙外回忆着以前庭院中的情景,记下了庭院已经变了两次,感叹人事变迁,世态炎凉。通过这种这种想象,品味这几处语言,让学生领悟到作者感情深沉,但比较克制,他在平实的描写中注入了真挚的情感,看似平淡的语言却让读者产生联想,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此时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抒发感慨,自己家以前和叔父家在一个院子里,因为家庭琐事两家分家后,叔父就在院子中加了一道墙将两家隔开,再后来叔父家做了新房,搬到了村口,两家越隔越远,心也越隔越远了。
在第三段中作者回忆了祖母的三句话。三句话简单的叙事,三句话包含了祖母对孙儿既疼爱关切又殷切期望的复杂感情,对于担负着家族命运重任的作者而言,祖母的这番话对他应是深有触动的,但他没有写当时面对祖母时自己是如何回答她的,自己的感想如何。只是在瞻顾遗迹时,才写出了自己内心的伤痛,光阴易逝,辜负亲人重托的愧疚心情让读者产生了深深的共鸣。简单的三句话能够给作者带来如此大的震撼,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带着学生反复品味这几处语言,想象祖母挪动颤巍巍的脚,捧来了那曾经显贵与荣耀的象征——象笏,那虔诚的动作、那期盼的眼神,一切便尽在不言中了。
这一步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想象,进入情境深层次地品味语言,生成语感。
第三步: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文章中的重点段落,交流感悟心得。在朗读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停顿、抑扬顿挫,还要结合自己的感受读出感情。在课堂上可以以小组朗诵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已经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有所领悟,读出感情。
在接下来的交流感悟心得过程中,学生们找出了文章中以景结情的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进行赏析。这是一个极富诗意的抒情镜头,睹物思人,写树亦写人,十分真切动人。学生们由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穿越时空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归有光妻子当年植树时脸上的微笑,有的学生看到了枇杷树送走了多少寒暑秋冬,经受了几番雪雨风霜,如今青枝绿叶、郁郁苍苍,俨然一突兀挺立的碑石,长久地悼念着长眠于地下的亡妻,作者睹物思人,抒发内心中绵延不尽的思念之情。
在学生们交流完心得之后可以让学生们撰写语感随笔或对文中写景部分进行扩写,实践语言,习得语感。有的学生就针对文中描写祖母环节展开联想,联想到自己父母在外打工,自己由祖母抚养长大,祖母虽然不识字,但每当自己在读书时,祖母那种愉悦让他颇受感动与激励。短短的文字体现了他对文章中语言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这一步的教学设计是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生成语感的基础上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第四步:积累语言,积淀语感。
文章中的语言或平实或优美,如果把这些语言积累下来,也是一笔写作财富。最后可以引导学生背诵课文中的一些经典语句。例如在背诵
第一段中写景的句子时,可以让学生先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然后像品味语言这个环节一样,闭着眼睛想象整个写景画面,感受意境,慢慢地将这些语句背出来,达到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目的。这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感受语言,触发语感一品味语言,生成语感一实践语言,习得语感一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教学过程科学地反映了学习语言的客观规律。从“感受”到“运用”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感性习得为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于语言知识切身感悟言语意蕴和言语规律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品味语言,要精心设计语言品味点,要让学生在朗读、比较、揣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联想、想象,触发语感、生成语感,最后习得语感。从课堂上学生们的参与情况来看,只要我们坚持“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科学地、灵活地安排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篇:教学案例《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项脊轩志》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在传统文化与古诗文教学相融合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班级同学的调查,“亲情”这种话题已经司空见惯,然而,伴随着亲情,我们是否懂得珍惜,是否懂得感恩,倒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事实上,亲情,永远是一个感动的话题,而亲情当中的一些细节更值得我们去品位。
带着这种思考,我在《项脊轩志》教学中特制定了如下教学重点:
1、鼓励学生珍爱亲情、感恩亲情。
2、体会细节描写对抒发亲情的作用。于是,便有了这一课。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书房是古代文人钟情的地方,书房的名称,能体现文人高洁的志向、高雅的情怀。(播放与书房相关的几个幻灯片:陆游的“老学庵”、蒲松龄的“聊斋”)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书斋“项脊轩”。
二、整体感知: 师生互动、你问我答:
一间小屋 项脊轩,旧南阁也 两种情感 多可喜,亦多可悲 三世变迁 祖父、父辈、自己
四位亲人 先大母、老妪、先妣、妻子 多件小事 物是人非,深情难忘
三、合作探究(问题导入)1.学生朗读课文
疑难字词:
先大母:去世的祖母 先妣:去世的母亲 阖:关 2.对先妣形象探究: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关心和爱抚,渴望母爱但对母亲的记忆已模糊,所以只有通过老妪的回忆侧面描写母亲生前对子女的关爱。(老师问):作者被老妪的话打动了吗?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学生甲):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老妪的叙述中,哪个动作,哪句话让作者潸然泪下?(学生乙)娘以指叩门扉
儿寒手欲食乎
叩:门不是用脚踹开的,不是用手推开的,而是用手指叩开的,轻轻地敲,小心的敲,既牵挂孩子,又怕打扰孩子。
“寒”、“食”:听到孩子呱呱而泣,母亲不顾身体虚弱,匆匆起来问饥问寒,两个短句,显示了母亲的急切。
(教师小结)文贵情真,千万次的呼唤不及一次真情的描写,作者没有选取惊天动地的大事,却让我们仿佛听见母亲轻轻的叩门声,柔柔的询问声,天下最关心我们冷暖的就是我们的母亲。
(问)你能回忆一下母亲关爱你们的细节吗?
学生陷入沉思,小声探讨。3.怀念祖母(学生)读课文
(老师问)对祖母的描写选取了哪些细节?(学生小结)久不见若影 疼爱
以手阖门 小心
持一象笏 勉励
(学生)让我们想到她那既盼望家族兴旺又爱怜孙儿的矛盾心理、她那蹒跚的步履、她那满头银白的头发催人泪下(老师问)如何描写自己的感动?
(学生答)瞻欣遗迹 如在昨日 令人长号不自禁 4.怀念妻子(学生)读课文
(提问)对妻子的描写选取了哪些细节?
从余问古事 瑟瑟和谐:比喻夫妻关系和谐
凭几学书 伉俪情深: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
转述 美好:温馨
(老师小结)这里没有山无棱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海誓山盟,没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平平淡淡却情深意浓。5.枇杷树
枇杷树是妻子手植的 睹物思人
“已”字表光阴易逝,一晃几年过去了,树犹在,人已亡,枇杷树下的欢笑让人挥之不去,正所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6.细节描写
(老师问)作者的选材有什么特点?(学生答)生活琐事、细节描写
细节里表现情感的灵魂
(老师问)真实的情感来自精彩的细节,举出几个例子:
其他古代诗词中的细节:
(学生甲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执手想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学生乙答)他用手攀着上面,两月却向上缩,肥胖的身体向前倾,显出很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
(学生丙答)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满脸灰尘双眼不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教师小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大家用心去捕捉生活中动人的镜头,写我心,抒真情,我们的作文才能篇篇动人,回回出新。
案例反思
1.真情就在我们周围,用心感受体会领悟,抒真情写真心,是一种幸福。2.古诗文是传统文化最好的土壤,借助古诗文经典篇目逐步深入传统文化。语文教师应充分把握好古诗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熏陶。3.继续加强古诗文教学,深入经典,研习经典。
4.每课一思,每课有得,从古诗文教学中不断吸取传统文化。
第三篇:《项脊轩志》拓展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的一篇文言文。归有光的散文创作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清新的道路。他的散文取法唐宋,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项脊轩志》更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我虽然多次教学这篇文章,但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虽能读懂这篇文言的意思,却不能读懂作者的情感,特别是作者内心深处因家道中落、功名未竟带来的抑郁和悲哀。学生不入情,就无法赏识作者,也谈不上收获。因此,我在这次教学中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后注释,疏通文意,自行积累文言知识。然后在专题总目标下确定本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着力一个“情”字,在平静淡泊的叙事描写中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并通过“这一篇”的阅读,能阅读一类文章。所以教学目标确定为一是悟“情”,二是得“法”,得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知人论世,事→情→理(思考、感悟)→趣。本案例尝试用三次介绍作者串起教学环节,从文章语言出发品悟情感,理解归有光是一个在哀乐中前行的失意书生,进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案例描述】
片断一:生平遭遇 诵读感知 品悟情感
师:今天我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归有光,打一成语。
生:衣锦还乡!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归”可以理解为回家的意思,“有光”就是有光彩。对于一个古代的男子来说,只有获取功名后回乡,才脸上有光。
师:非常好,可以具体介绍一下归有光么?
生: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文集》。
师:不错!我来补充一下,请大家来看看归有光的生平遭遇。
投影展示:1506年 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 5岁 开始读书 1513年 8岁 丧母
1528年 23岁 娶妻魏氏 1533年 28岁 丧妻
1540年 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1565年 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 63岁 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 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 66岁 病逝
师: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科举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讲学二十余年。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
师:《项脊轩志》是归有光十九岁时写的作品,后来又补写了两段。现在我们自由诵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了哪些可喜和可悲的事?
生:可喜的是他在项脊轩里自由自在地读书。
生:我觉得可悲的事情挺多的,比如他的母亲、祖母和妻子都先后离他而去了。
师:我们互相合作一下,看看有没有补充的?
生:他家变得支离破碎的,也应该是可悲的。
师:作者写这些事情有线索吗?
生:项脊轩就是线索。
生:“多可喜,亦多可悲”,不是线索吗? 师:是的。应该说,项脊轩是外在的明线,作者情感变化是内在的暗线。我们再读课文,联系具体词句,品味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生:项脊轩本来只是一间破旧的小房子。经过作者的精心修饰,环境优雅,气氛静谧。那句“偃仰啸歌”特别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满意足。
生:我觉得作者不是心满意足,而是意气奋发。他“冥然兀坐”是想获取功名。
生:我同意获取功名的说法。听老婆婆讲母亲,他是“泣”,而祖母去世了,他是“长号不自禁”。他主要是内疚自责,没有实现祖母的心愿。
生:我发现他妻子死后,既没哭也没号,只是“久卧病无聊”。
生:这说明他现在的情绪已经不是可以用眼泪可以表达的了。
师:是的,他面对家族的分崩离析好像没有明确的表现。你能从他的情绪变化上,看出最大的痛苦是什么吗?
生: 出生在一个走向衰落的大家庭里。
生:谁也没法选择出生!作者最痛苦的应该是自己科举不利、仕途不顺而无法振兴家族。
师:难怪归有光不再用眼泪来表示自己的伤痛。请问失意之人只有用什么才能表示他对亲人和家族的爱?
生:行动。
片断二:文学成就 探究写法 拓宽视野
师:归有光作为一个失意的读书人,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在文学上却独树一帜。
投影展示:归有光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近代林纾更尊他为“五百年来归震川一人而已”。
师:《项脊轩志》被公认为是作者“最胜之文”。细读课文,谈谈作者为文的特点。
生:他善于描写生活中一些小的细节。比如“以手阖门”就表现出祖母对孙子的疼爱和期望。“鸡栖于厅”也很能说明这个家庭的混乱和无序。
„„
生:作者语言朴素平淡,没有华丽的词藻。最后的那棵枇杷树也仅用“亭亭如盖”四字。
生:我最佩服作者的精巧构思。以项脊轩为线索真是太妙了。
师:妙在何处?
生:项脊轩见证了作者的成长,他的梦想他的痛苦都凝聚在此。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那里有他的逝去的亲情,有祖母对他的期望,有美好的读书时光,有痛苦寂寞的记忆,所以他把这些都寄托在项脊轩中了。
师:可以说,项脊轩是归有光的精神家园。不管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精神领地。我们来看两个片段,谈谈感想。
﹙学生阅读课前分发的资料:《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我与地坛》节选﹚
„„
师:曹雪芹在悼红轩里找到了人生支点,史铁生在地坛完成了逆境中的精神涅磐,归有光在项脊轩里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这些地方是他们生命出发行动的起点。
片断三:重要举动 解说亲情 指导行动
师:归有光的人生不辉煌,但是绝对真实,也绝对充实。
投影展示:1544年,听说嘉定一女子因反抗强暴被迫害致死,写下慷慨激烈的文章《张贞女死事》,慨叹道:“天地正气,沦没几尽。仅仅见于妇女之间耳!”
1552年,见到百姓因黄河决口而流离失所,经实地考察写出了《水利论》《东吴水利录》四卷,有些建议被朝廷采纳后收到良好的效果。1556年,倭寇入侵昆山,积极参与防御,并写出了《御倭议》《论御倭书》,分析敌情献计献策。
师:这样一个屡遭打击郁郁不得志却始终积极行动的人,他的生命能量是从何而来的?
生:亲人们的爱。
生:家庭的熏陶,还有他的品行。
师:亲情是生命能量不绝的源泉,是医治内心痛苦的药,是人生奋斗的动力。大家一起说说自己的体验吧。
„„
师:都说得很好。亲情是不能忘记的,但仅仅记住亲情是不够的。我们要化亲情为行动。读懂了归有光的人生,对我们的人生也会有宝贵的启示吧!
„„
师生共同小结学习古代散文的一些方法:如知人论世,事—情—理—趣,披文入情。
【案例反思】
这节课我用三次介绍作者串起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作者,走进文本,进而领悟作者的情感内涵,体味文本的艺术表现力,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以前教学过程中总喜欢一股脑地把作者情况一次性地生硬地全抛给学生,根本没有考虑功效问题。教有的文本也许不太需要大力介绍作者,但教像《项脊轩志》这样的情感很浓而文字很淡的文学作品,隆重介绍作者,让学生理解作者就显得很有必要。如果教者把作者简单地处理成一个熟悉的陌生人,那么就不要奢望学生能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就是教者自己也极有可能难以深度解读文本。“距离产生美”不错,但“距离”太远了,肯定体验不到什么“美”的。其实,研究作者是读者“入境”的基本途径。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有同事抱怨现在的学生感情粗糙肤浅,很难有什么文本能打动他们。我认为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的老师。怎样打破学生和文本感情上的那一层隔膜?怎样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设情感通道?怎样促进学生的知、情、行的统一发展?这些都需要教师潜心研究精心设计。本次案例分别从生平遭遇、文学成就和重要举动三个方面介绍作者,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作者的抑郁和悲哀以及他在哀乐中前行的人生态度。学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后,就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课堂表现活跃,不时会有妙语横空而出。不仅如此,借着拓展这个环节,我又把项脊轩、悼红轩和地坛连贯起来,进一步引领学生认识亲情的意义和行动的价值。
同时通过学习,学生也逐步掌握了一些阅读古代散文的方法。散文具有缘事抒情,缘情述理(人生感悟、人生哲理)的特点,阅读散文也要依照其体类特点,达到教一篇通一类的目的。
周萌霞,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第四篇:《项脊轩志》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其人其事。
2、熟读课文,翻译全文。
3、积累文言字词
4、体味作者平淡的文字中的深情,学习作者捕捉生活细节、运用白描写人的手法。重点、难点:
1、体味平淡文字中的深情。
2、文言虚词的积累
一、解题
为何把自己的书斋成为“项脊轩”? “七录斋”。明朝文学家张溥自幼勤奋好学,他读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完毕后,朗读一遍即烧掉,接着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反复复达六七次之多。天长日久,他的右手握笔处长出了老茧。为了勉励自己,他就把自己读书的屋子取名为“七焚斋”。绿林书屋:20年代初,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运动,被反动文人诬为“学匪”。“学匪”住的房子,当然是强盗的所在,因此,鲁迅先生把其寓居北京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书斋取名为“绿林书屋”,来讽刺反动文人的诬蔑。
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烃,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
二、正音,朗读初步感知。
三、疏通课文,重点掌握文言知识。
四、1、通过仿写来把握《项脊轩志》主要内容和情感。
《项脊轩志》是不是光写项脊,轩项脊轩的兴废变迁?《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根据《醉翁亭记》和《陋室铭》两篇文章的写作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写了两句话: 假醉翁之亭欧阳绘山水相映表放情林木之乐意。托鄙陋之室禹锡寄仙龙之说议谈泊修业之洁志。请同学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情感仿写一个句子。借项脊之轩有光记琐碎之事抒三世变迁之感。(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
《项脊轩志》主要内容和情感就是:记琐事,言悲情。过度:在项脊轩中发生的事都是悲的吗?
2.两种情感——悲和喜。全文以第二段开头句作为过渡,上承写喜,下侧重叙悲。(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幽雅);
提醒同学们注意这样一句话:“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
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一切声音。那么 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 明确:写幽静。(“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
作者每天在这样的地方读书,心情如何?——高兴——所以他偃仰啸歌,只有当读书有所得时,才会高兴得这个样子,真是怡然自得啊!我们再一起来把第一段朗读一遍,进一步体会作者的那份可喜的情怀。过度:(作者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幽雅项脊轩中读书生活悠然自得,而由项脊轩引发的对往事的回忆多可悲。作者写《项脊轩志》情意不在怀念这个轩,而在感慨这个悲,写到几重悲?)
2)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家道衰落;幼年丧母;仕途不利,有负祖母的期望,而且爱妻又过早的离世;这几重悲痛,追忆往事,其痛何堪啊,虽然归有光文中无一字言痛,但同学们一读书,就感受到他其中的的痛苦之情,悲情愁绪。清代桐城派的•姚鼐曾经评价归有光的散文: 震川之文,每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语,却自风韵疏淡。什么意思呢?
是说归有光善于选择平常小事,平凡场景,用平淡的语言来表现特真挚深厚的情感。文章风格少雕饰,尚自然,少约束,尚闲散。同学们边读边体会,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很有表现力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包孕着深厚感情的不要紧之题,不要紧之语读一读,然后谈谈体会。)1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着家道中落的事实,长期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归有光,内心是怎样的感受呢?(“始为篱,已为墙”)先用篱笆相隔,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太嘈杂太混乱,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由篱到墙是客观的变化,在主观情感上,亲人情感的隔膜越来越来大,关系越来越淡漠。“凡再变矣”我觉得像一声叹息,写出了归有光的无奈和悲凉。2作者8岁丧母,(人生有三大悲哀:幼年丧母;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那对儿女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儿寒呼,欲食乎?”很平常,但在平淡中见真情,一个母亲听到孩子的啼哭,赶紧起来,满是怜爱地问“儿寒呼,欲食乎?”这话在归有光回忆起来,母亲去世多年,恐怕在这话里千回百回地去品位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这一平常之题,既写出了母亲对孩子深切的爱,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3这件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写法与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为叙事主线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 之一: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一个细节,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写得十分真切。之二:祖母离开时,轻手阖门,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喃喃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之三:顷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4写爱妻 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时”,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了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
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语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味: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
“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却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直写妻死后的伤感,但我们从文章前后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三句写两年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热情,平实的语言中,无限伤感溢于言外。“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
此部分小结:刚才同学们分析得挺好,确实找到了文章的不要紧之题,和不要紧之言,而且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在这篇文章里表面上看是平常的场景,平凡的琐事,平淡的言语,可是孕育在这平常平凡平淡中的是一种至深的感情,正所谓“至情言语即无声。”
五、在所有的不幸或悲伤中,归有光认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归有光的一生执着于科举,然而仕途坎坷,7岁入学,9岁学习写文章,14岁应童子试,20岁以童子试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35岁乡试中举,以后8次会试都落选,60岁才考中进士,66岁病死于任上。可以说他一生都在为功名忙碌。
《项脊轩志》是作者两个时期所写。前一部分写于19岁,后一部分写于32岁。在作品细腻的描写中,我们能读到他从少年到中年时期追求功名时的心境。
两部分内容写作时间相隔十三年,其间,归有光的心理有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妻子早逝。回想起与妻子共读的岁月,不禁潸然泪下。而功名未就,更是心中难以言说的痛。“吾妻死,室坏不修”,“卧病无聊”,“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这不仅仅是对妻子的思念,也有功名难就的痛苦。此时,再望见“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想起昔日新婚宴尔、凭几共读的岁月,该是何等的痛心呀!后一部分可以说是至悲。功名难就,上对不起祖母母亲,下对不住早逝的妻子,更没有完成家族中兴的大任,此时面对当年踌躇满志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见归有光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又凭添了多少痛苦!“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从孟浩然等唐代诗人的试图走“终南捷径”到柳永“奉旨填词”到“范进中举”,科举制度一直困扰着中国读书人。《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少年时的希望与中年时的悲伤,心理上形成的强烈的反差,是一代读书人心理历程的真实再现,更是一代读书人面对功名的哀叹。
林晓红
第五篇: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陶俊
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被称为“明文第一”的作品《项脊轩志》,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人称震川先生,有文集《震川先生文集》。清代散文“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评价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被称为“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他们认为作文应学习唐宋文章的法度,尤其推崇宋儒“文道合一”的主张。归有光自有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到60岁才中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丞,一生郁郁不得志。释题:项脊轩,归有光家的一间小屋。轩,小的房室。志,记录、记载的意思。
教学过程
齐读、散读文章
①思考:围绕着项脊轩,作者记叙了哪些事情?(概括内容)
明确:修葺项脊轩;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板书:记琐事)②行文中那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的生活的感受。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用:承上启下)③哪些事情悲,哪些事情喜?
明确:喜——修葺项脊轩;悲——叔父异爨、老妪忆母、大母励志、回忆亡妻(板书:言悲情)
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
明确: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 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破旧——“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阴暗——“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
明确:修缮后小屋具有三个特点: 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幽静(万籁有声,以静衬动,小鸟时来啄食)
雅致(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班驳,风移影动)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作者的生活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大家通过归有光的描绘的细节,想象一幅画面。
明确:逍遥惬意、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居所。
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这个小天地给了他无限的乐趣,却也同时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悲情。
首先叔父异爨就让他感到内心的伤悲。作者是通过哪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述大家庭的分崩离析?
①明确:这个“庭院”原先是“中通南北为一”,现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到处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最初、已而、共、两次 ②(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越过就餐(名词活用为动词),鸡栖于厅停留
其中四个意象“鸡、犬、篱、墙”构成的细节的表现出了家庭的混乱不堪和人情的冷漠、隔阂。(具体请学生鉴赏品味)提示:“厅”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狗对叫的象征,篱笆变为墙的过程中人心的进一步形成的厚壁。
面对家道中落的事实,归有光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明确:无限的痛惜、失落,还有无奈,(联系他的生平)因为这个大家庭曾经是风光无限的,他也想拯救这个大家庭,可年纪实在太小,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更坚定了他发奋读书,光宗耀祖的志向。
如果说物质的衰败是“痛惜、失落,无奈”之悲的话,那么至亲之人的离去则更是精神上的打击。
在《项脊轩》中记录了作者一生中的几个时期?(幼年、少年、成年,以束发、结婚为界)围绕着这三个时期,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难以言说的伤痛。
(一)、幼年归有光的伤痛(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
让我们以时间为序,看幼年的归有光心中是否有伤痛,有什么伤痛?
作者是怎样写母亲的?(学生找课文)◆“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他的家中有一个老妪,通过老妪的回忆写母亲,这说明归有光自己对于幼年的事情并不记得,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幼年丧母。提示:母亲是怎样的人?(学生查找课文)◆老妪说,“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问寒问饥,关爱子女,慈母心肠
补充:评论要知人论世,要将人物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样的母爱有否与众不同之处? 也许我们认为母亲对子女的照顾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以往的封建大家庭中,子女的生活琐事一般有专门的保姆或奶妈负责,无需母亲操心,这与现在有所不同,而归母一听孩子哭泣,就来嘘寒问暖,可见归母对孩子的关爱到了无微不至的程度。
归纳: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失去了慈母的关爱,对于母亲的音容笑貌是没有印象的,对于一个日渐长大的孩子来说,想象和怀念母亲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浓厚,乃至于成为一种阴影笼罩在心头。而今,母亲早已逝去,而母亲遗踪却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于是,作者不禁潸然泪下。(语未毕,余泣)
这是第一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缺失母爱的幼年。
(二)少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
(1)提示:幼年的作者缺少了母爱,而少年的他却得到了谁(祖母)的疼惜,这是一种怎样的疼惜?(学生找课文)“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疼惜、宠爱、明责暗赞(略带诙谐)“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阖门 ——忧虑、关切、喜悦、伤感(怕自己见不到)“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勉励、期待(望孙取得功名、光宗耀祖)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为何祖母有如此大的期望?——家道败落,祖母的全部希望(从何看出?)过去:
象笏是一件官宦人家才有的东西,其为象牙制成,可见归有光的祖上为官不小,在朝堂之上面向皇帝陈说国事,是归家当年的荣耀,而此时的归家已经出现了衰败和离析的局面。此时:
轩“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学生查找课文)——这个并非官宦人家子弟读书的地方充分暴露了归家的败象。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於厅。”——这里表明这样一个日益败落的家庭已经到了叔伯之间各人顾各人的程度了。
明确: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几句话语、几个动作将老祖母对孙儿及其疼爱、关切、望孙成龙之情写的淋漓尽致。(2)思考:“瞻顾遗迹”,为什么“长号不自禁”?少年的伤痛只是对祖母的怀念吗
明确:他心念光宗耀祖,却屡次失意,在祖母死时,仍未中第。想到祖母的殷殷期望、自己的拳拳之心,悲伤之情如汹涌潮水直泻而出。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再回忆祖母的那句“他日,汝当用之。”的笃定,种种心伤涌上心头,于是“长号不自禁”。这里已不是单纯的悲伤了。俗话说得好:“男儿有泪不轻弹”,分家的时候,作者没有哭;回忆母亲的时候,他情动与中,却还只是有泪无声,含蓄而有节制;可此时,他的感情闸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感情是步步深入,层层递进的。
明确:归家这样一个家庭当然渴望有一个能够支撑门户、重振家声的人物出现,所以,归有光肩上的期望之负是很重的。
(3)提示:那么,他实现了祖母的期望了吗?——科场不利
按照常规,象归有光如此出色的人才是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的,至少,象我们今天一样,到了十七八岁就应该上个大学,可是,18岁(写作此文的时候)的归有光并没有中得科举,象许多高考失利的孩子,一再补习,直至35岁才中举,也就是他妻子去世后两年,即补写这篇散文后两年才中举,其后二十余年,到60岁才中进士,接连八次科举失利,我们理解这篇散文中归有光的内心伤痛,有必要联系这整个的经历。
归纳:这份伤痛中至少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家庭的颓败衰落、混乱离析,使他不无遗憾与惆怅(“凡再变矣”)
二、幼年早慧却遭遇科举不利、怀才不遇、功名未成的现实,这是难以承受的;
三、祖母的期望,他的家庭、辜负祖母的期望给他内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是第二点不易言明的伤痛——
(三)、成年归有光的伤痛(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
要求:请同学们仿照前面两点的分析归纳,对成年归有光的伤痛作分析并归纳。痛失爱妻,有多痛,为什么,作者与妻子的感情如何?(同学回答)
--“余既为此志,後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一问一学,表现夫妻之间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生活美好温馨)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子,且何谓子也?(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能转述姐妹之间的悄悄话,说明夫妻感情亲密。从妹妹的好奇之问中可见,妻子并没有说实话。足以说明妻子对轩的喜欢,这里留下了他们种种美好生活的记忆)其後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满意的小屋,胜过无情的宫殿”,于我于妻,项脊轩都是一间满意的小屋。可后来我为什么“室坏不修”,即使“使人复葺”却“多在外,不常居”?(心境)明确:怕睹物思人——欢乐不再(吾妻死)久卧病无聊依靠,依赖——内心惨淡,精神无所寄托。“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里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作者的感伤之情表露得非常含蓄深沉,给人“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感。)学生明确:
归有光23岁结婚,婚姻生活非常美好,小小的轩中不时传出夫妻间幸福的欢声笑语,姨妹子们的关心说明其在娘家时常提起与丈夫在一起的幸福生活,其妻温婉动人的美好形象历历在目,夫妻间浓厚的鱼水深情在归有光的内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归纳:
遗憾的是半途中其妻撒手西去,人生中的一点亮色转瞬即逝,其时,归有光29岁,刚刚步入中年,中年丧妻,人生之大不幸归有光又占其一,这是对归有光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站在庭院中,看到妻子生前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亭亭之树已长成,而亭亭之人已逝去,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呢? 这是第三点不易言明的伤痛——痛失爱妻的成年
五、小结:
1、面对项脊轩,睹物思人,而亲人一个个离他远去,物是人非,而深情难忘,这怎么不叫归有光无限伤心?
幼年时缺失母爱、少年时有负众望、成年时痛失爱妻,这就是归有光的内心世界,是一种深沉的、难言的、不尽的悲伤,而始终蕴含其中、铭刻于心的是母子、祖孙、夫妻之间深情,这就是他“难言的伤痛,不老的亲情”。项脊轩则是所有这一切的见证。
阅读此文,我们所见的不仅是项脊轩这样一所小房子,更是作者的情感历程,他的内心世界,一个活生生的人!
2、小结:即一个书斋,两种情感,三位亲人 题目是“项脊轩志”,实际目的却并不在写轩。处处写轩,却处处意不在轩而在人。作者的感慨和情思都是因人事而生的,他怀念的是人,然而妙在写人却不是从人落笔,而是借轩写人,借轩抒情,通过平凡之景、琐屑之事、普通之物将一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凸显在读者面前,令我们为之心恸,为之情伤。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
板书: 项脊轩志 归有光
记琐事喜:屋陋情怡托物言志 言悲情悲:物是人非细节描写
缺失母爱的幼年(母子情——慈爱关怀)
难言的伤痛有负众望的少年(祖孙情——殷切期望)不老的亲情
痛失爱妻的成年(夫妻情——恩爱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