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化(任务书)(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11:2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调查报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化(任务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调查报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化(任务书)》。

第一篇:调查报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化(任务书)

.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主题

对当前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化新趋势的调查研究

2、社会调查实施要求:

(1)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的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每个人独立写一篇调查报告论文,内容要正确,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得雷同。

(2)调查形式:调查的形式不限,可实地调查,也可采用问卷调查、面谈调查、书信调查、电话调查、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辅助于查阅,翻阅相关资料等形式。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和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了解和认识社会、了解所处地区、部门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生了巨变的具体情况,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的社会性质,科学地、辩证地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观点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3)调研要求: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思考。实践过程必须实事求是,报告内容要言之有物,反映真情实感,禁止抄袭现象;禁止虚假行为。

3调查报告的要求

(1)通过社会调查活动获得的材料要真实,客观。

(2)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以确定的社会调查题目为主题,用马克

思主义者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

(3)主题明确,立论正确,观点准确。

(4)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阐述问题要紧密结合本课程相关内容,做到有理有据。

(5)调查报告论文字数要求至少三千字或以上。

(6)13周交调查报告论文。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调查报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 011210234 张建强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简析

价值观念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已成为各种思想信息的集散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更新,又使其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深刻认识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多样化的特点及其成因,改造和整合大学生价值观,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调查数据显示:在对道德价值观的调查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宽厚仁义、诚实守信等为多数同学所认同。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体系,45%的大学生认为公民的道德意识有待增强,35%的大学生认为急需增强,说明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道德意识,他们已经认识到,道德规范在这个社会的重要性。在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方面。他们关系集体和自己所属集体的荣誉,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关心个人得失。但比较崇尚自我,强调在自我基础上和他人建立合作关系。对于学习观、职业价值观,大学生多是从自身的成才、发展需要发展出发,以实用有效为价值目标的自我设计方向和功利主义倾向而对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考虑较少。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特征和形成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取向是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两重性。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倾向。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各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价值观发生改变的因素概括地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消费的商品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闲暇时间和活动内容的增多,使人们享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但是,某些生活方式的诱惑力也推动了享乐主义蔓延,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腐蚀着人们的灵魂。信息传播方式的变换诱发大学生的价值观冲突。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信息单向传播的局限,信息传播的互动超越了时空限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追求新颖、真实、及时、富有针对性的信息交流。不同文化形态、思想意识在网络上交融与冲突,再加上西方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前所未有的冲突局面。就业方式多样化对价值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不再由国家包分配,因而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 011210234 张建强 运用分配的杠杆来引导和制约学生在校表现的机制也就消失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不一定找到合适的工作;一般化的学生甚至较差的学生,凭着人际关系,很快就落实了优越的工作岗位。

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营造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消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决弘扬主旋律,以正面宣传为主,树立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结论

最后,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应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宋专茂.大学教育价值观与大学教育综合诌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

[3]田毅.论大学生价值取向整合对策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

第三篇: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巩固训练

1、我国人民生活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是在()

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90年代C、20世纪末D、2010年前后

2、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A、实行“工交优先”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3、下列不属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是()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B、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C、国有企业的“铁饭碗”D、医疗保险制度

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后,职工的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者是(A、社会统筹B、职工单位C、个人D、以上三方各承担一部分

5、列举:改革开放后,我国就业制度变化的表现。

6、就衣食住行某一方面,展开调查收集材料,写成调查报告)

第四篇:《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说课稿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说课稿

大家好!我叫柏媛媛,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下面我先进行第一项,教材分析,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2)学情分析、(3)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1课内容,《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第七单元社会生活仅有的一课,有着深刻的意义。社会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最终会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本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2、学情分析

① 从学生心理特点来看: 八年级的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兴奋点常常集中在直观教具或生动有趣的历史事件上,因此历史教学要借助音乐、图片、影视短片、小品等表现形式,直观而有趣味,能吸引孩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水平来看:八年级的孩子年龄小,阅历浅,知识面狭窄,对历史知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思维能力缺乏,因此历史教学要充分激活孩子探究历史的热情迅速捕捉孩子的灵感和火花,多让孩子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其中,“我的课堂我做主”,逐步达到预设和生成的效果。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在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难点确定为:对改革开放后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把握。

二、教学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了解我国的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2、过程与方法:结合调查纵横比较,调查了解亲邻好友近20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通过数字、票证、图片、影象等历史资源,体会改革开放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好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改革深入的一种表现。

三、教学方法分析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言道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比较式分析、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知道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创造情境,引出主题。由改革开放前后男女结婚的“四大件”的变化为切入点,(旧的“四大件”指的是“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新的“四大件”原先指的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现在正朝着电脑、手机、住房、汽车发展。)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老百姓物质生活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2、“衣食住行的变迁”因内容较多,我分开讲述的:(1)衣:请同学观看书本图片“20世纪70年代的打扮”来介绍一下改革以前人们衣着有什么特点?(被称为“蓝(灰)色的海洋”,很单调,而且要凭“布票”购买衣服。)然后再结合同学们今天的服装加以比较,说明改革开放后人们衣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食:询问学生现在你现在最喜欢吃什么(各抒己见),然后再和改革开放前的食物相比较。(3)住:教师结合书本小字部分和图片讲述改革开放前后居住条件的变化。(4)行:由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方面的变化,然后请学生回答。

3、“就业和社会保障”这部分内容对初中生来说比较难,我准备分两步讲:

(1)就业:组织学生讨论“铁饭碗要不要打破”这个问题,从而理解优胜劣汰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对持证上岗、培训、招聘就好理解了。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全面发展并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用多媒体展示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并结合书本小字,了解医疗保险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通过画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方面变化的比较图,巩固学生本课的学习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我的理解是,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历史的方法?

(7)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上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第五篇: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掌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变化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情况;培养学生搜索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分析时政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课本、图片、票证等实物以及采访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在分享、互助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生发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之情。认识到社会之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组织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在交流中感受变化。

2.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通过学生已有的信息和教师的适时引导突破难点。

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四.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通过马三立先生的一段相声引出新课。

教学环节一:

让我们议一议: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及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要做的是:

① 以衣食住行等内容分组,各组同学以课本内容、所发图片及生活实例,在讨论中提取信息。② 采访组大的同学,将采访老师的内容汇总成一份简短的调查报告。

③ 实物组的同学从实物中提取信息,形成简短的调查报告。

教学环节二:

让我们说一说:

学生要做的是:

每组派代表与全班交流,分享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的变化。

教学环节三:

让我们想一想:

思考:人们生活方式为什么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变化。

教学环节四:

将这一节课的感想和收获,用一句或一个词概括出来并与大家分享、交流。

结束:在歌曲《春天的故事》的音乐中结束本课。

下载调查报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化(任务书)(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调查报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变化(任务书)(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 课程标准: 以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知道就业制度的变化,认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教案

    21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教学内容: 衣食住行的变迁;就业和社会保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对比改革开放前后的情况,培养学生对比......

    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生活方式调查报告一、引文二、 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四、调查过程五、调查结果与分析六、对策与建议一、引文 随着当今世界高校大众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明朗以及国际......

    小学生暑假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小学生暑假生活方式调查报告 上口镇中心小学6年级2班 吴文君 甄雅迪 调查目的: 一个学期的学习暂时告一段落,同学们可以过个愉快的暑假了。同学们的暑假生活到底怎么样呢?我......

    二十一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八年级历史下LS-11-08-021社会生活 第二十一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编写:吴忠亲审核:___________时间:2011-4-25 班级___组别____组名___________学科组长姓名___________ 【课......

    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的调查报告——以吕梁学院思政系为例 一、调查时间: 2013年3月~2013年6月 二、调查地点: 吕梁学院西校区 三、调查对象: 吕梁学院思政系学生 四、调查方......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家乡变化调查报告家乡变化调查报告 篇1调查地点:龙化工区调查对象:温屋组当地居民和龙化工区领导调查时间:20xx年8月9日调查步骤:1.实地观察。2.采访。3.对比、总结。韶关市铁龙......

    农村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变化调查报告 农村环境变化调查报告1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解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