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山东
关于推荐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
“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项目的通知
各院(部)团委:
“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已连续成功开展三届,取得丰硕成果。为鼓励我省在校大学生继续在暑期深入基层,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反映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增进对社会的观察和了解,为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建言献策,大众日报、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决定联合举办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请各院(部)团委结合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荐团队参加。
一、活动方式
省内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均可报名组成调研团队,围绕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专题调研项目,进行实地调查,并完成调研报告。优秀调研团队将获奖学金奖励,团队成员有机会安排到大众日报进行实习。
二、活动内容
此次调查活动提倡选题力求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入手,深入基层、贴近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第一线,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弱势群体,鼓励通过多种渠道、多种调研方式相结合,最终入选题目由主办单位结合专家组评审意见筛选确定。活动期间,大众日报将派记者参与 — 1 —
调研过程,并刊发相关报道。调研活动结束后,大众日报将评选出优秀调研报告和优秀调研团队,同时选择部分获奖报告在大众日报刊登。为配合“调研山东”活动,大众网众众微博(zz.dz
附件:2012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项目申请表
共青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委员会
2012年6月11日
— — 4
第二篇:调研山东 调查报告
题目: “调研山东”——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经验与不足(以潍坊市为例)
摘要:
和谐社区建设是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实践团从社区的构成、和谐社区建设的政策、各社区的经验与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做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社区 和谐 潍坊 经验 不足
7月18日至7月25日,山东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0位同学来到潍坊广文、北关、樱圆等多个街道社区进行调研,实践团选取的多个社区是省内乃至全国的社区建设的典型,其中广文街道是全国城市社区示范街道,调研选取的社区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实践团以参观、走访、座谈、采访、问卷等形式对和谐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宏观政策,社区结构,以及各社区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形成了调查报告。
在调研不同阶段,随着对社区了解的加深,队员们提出了各种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调查研究,最终得出了结论。
一、构建和谐社区的主体【1】
(1)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应发挥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其地位是领导主体
(2)政府担任和谐社区建设的宏观决策主体(3)社区组织包括社区居民委员自治组织和社区民间组织,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微观实施主体
(4)社区居民是根本主体
由此可见,调查和谐社区的建设情况应从党委、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四个方面着手。实践团分别在潍城区政府、北关街办、广文街办、多个社区进行调研,并在进入居民居民家中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民生和政策的落实情况。
二. “村改居”情况
听工作人员介绍到,过去的“村民”,如今的“市民”比大部分城里人还要富裕,我们感到很惊讶。于是,我们详细的了解了“村改居”的情况。
街道从中心城区这一特殊区位出发,坚持把“三改一优化”作为推动农村城市化、社区规范化的一个抓手,着力进行“村改居”,逐步将“城中村”转变为城市社区,并规范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改”第一改是“城中村”改造。街道根据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辖区所有村庄的“城中村”改造。到目前为止改造已经基本完成,辖区1800余户、6000多名村民全部住上现代化的楼房,同时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积累,实现了居住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第二改是集体资产改制。“城中村”改造结束以后,街道又进行了集体资产改制。改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村集体资产按股份制的模式进行了量化。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承担集体经济职能,将公共服务职能从村委会剥离出来推向社区,实现了生产和就业方式城市化。第三改是“撤村设居”。集体资产改制后,街道进行了“撤村设居”。通过“撤村设居”,原来的村民真正变成了城市居民,在保险、优抚、医疗、救助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和保障政策,实现了保障水平的城市化。
三. 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实施的具体政策
(1)建设服务设施,社区服务品质化。今年,各社区将结合实际,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多方筹资加快建设文体活动中心,计划建设街道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丰富社区服务内涵,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积极协调各部门规划建设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使公共卫生服务普惠辖区居民。
(2)深挖社区特色,社区服务品牌化。继续深化“以和为纲,和而不同”的“和”字社区品牌建设,通过宣传栏、电子显示屏、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开展“和”字社区品牌宣传,使社区品牌文化引领社区发展理念,凝聚人心,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责任感;整合资源,定位各小区的特色,做好楼头巷尾的宣传,在小区内开展平安、文化、科技、体育、卫生、教育、睦邻等特色小区创建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小区文化。
(3)健全网格体系,社区服务精细化。大力完善“社区-片区-小区(单位)-楼栋-单元”五级网格体系,细化、延伸管理服务触角,真正将辖区内的驻区单位、“两新”组织、流动人口和居民等都纳入社区运行体制中。加强网格负责人队伍建设,落实网格负责人责任,组织他们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入户走访,全面掌握网格内居民或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动态信息,及时为居民或单位提供相关服务。通过深化化网格建设,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三个转变”,即工作方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工作重点从管理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工作格局从相对封闭向更为开放转变。【2】
(4)推进网站建设,社区服务信息化。继续完善社区网站网站,及时发布街道各项工作动态,大力宣传国家政策,及时回复和解答群众在网站邮箱和论坛的来信,建立起街道、社区、群众的互动交流平台。充分利用潍坊社区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和民政局建设的社区门户网站,安排专人管理,不断更新社区和居民信息,并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站数据,提升社区工作效率。探索建立街道办公平台系统,做好各网站的信息对接,提高社区服务和街道办公信息化水平。
(5)培养社工人才,社区服务专业化。建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引进与培养机制,引导社工人才开展社会工作,为社区建设、社会稳定、群众工作提供人力支持。对现有的社区工作人员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社会工作能力和水平。创新学习方式,在聘请优秀教师进行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安排社区之间的相互交流、观摩、评比,通过互动、交流使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加强社会工作有关信息的宣传,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工队伍。
(6)强化基层民主,社区服务透明化。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小组长会、居民代表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民主宣传,正确引导居民代表积极参加居民会议、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等会议,进一步参与基层政权建设。开展民主论坛、民主听证会、民主日等民主议事活动,继续推行居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公开办事制度,提高社区成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意识,不断提高各项工作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 社区建设中的不足及我的建议
通过走访社区和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小组发现了一些社区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居民参与率低。
我们认为,居民的参与率是考察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我们走访了潍坊的多个社区,发现有的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生活非常积极,有的社区的居民却表示从未参与过社区活动。
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分子多数是社区内的退休人员、老党员、老年居民或是向政府申请福利救助的困难居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社区忙于完成各种部门活动及突击任务,这些活动与居民的需求不一致,社区干部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走门串户,与居民联系少;另一方面不少社区居民与社区工作者接触少,有的居民从未与社区工作者打过交道,自觉参与社区建设的观念淡薄。(2)部分社区存在弃管楼,无物业,无供暖。必须加大对弃管楼的管理和整治力度,对因物业管理问题造成的弃管楼,房屋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保证物业公司正常经营。对因企业破产、改制造成的弃管楼及老旧小区的弃管楼,应运用行政手段,尽快落实管理单位,明确管理责任,制定管理标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消除下水道坏了、堵了、房子漏了居民找社区,社区找相关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扯皮没人管的现象。对因多年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弃管楼,应采取措施,尽快实施修善或者拆迁重建,严防给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更大损失。对配套设施不全的住宅小区,政府应组织整治,使小区设施尽快完善。对目前尚未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特别是老城区一些危房、供电线路老化、路面破损、绿地被占用、卫生无人管理、健身器材损坏无人修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逐步把条件差的小区改建好,为和谐社区建设、宜居社区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以前我从未如此积极地有目地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我的收获不只限于研究成果,我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人打交道,如何策划活动,这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
第三篇:“调研山东”总结
“调研山东”总结
这次暑假我们参加了,由大众日报、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决定联合举办第三届山东省大学生“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很大的收获,达到了这次活动“开阔视野、强化责任、巩固专业、谋划未来”的目的。
此次活动主要包括对当地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家访活动等,通过问卷调查和家访活动,我们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现状,了解到了造成留守儿童的各种原因,此外还包括通过与当地村委的合作、团队微博(包括众众微博、新浪微博)等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团队成员们均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对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的记录。大家在此次调研活动中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学习、生活以及心理上的困难,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发展。通过此次调研活动让我们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在认知、情感与行为等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协调整合,促进了个人的成长发展。在认知层面上,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在情感上层面上,增进了爱国情怀,坚定了服务社会发展的理想信念;在行为层面上,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了人际交往水平,有效得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我们感性、理性与悟性相融合,在“慎思”中,关注社会焦点,洞察社会现实,心系祖国发展;在“明辨”中,全面认识自身,正确评价自身,发挥自身潜能;在“笃行”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为人”与“为学”的整合中实现个人价值。
第四篇:调研山东新闻稿
民俗文化何止需要保护?
“谈到民俗文化,时下的年轻人更多的还是抱有一种随便的心态。”潍坊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指导老师贺志波在开始“潍坊民俗文化弘扬与发展的综合调查”这个调研课题以前曾这样感慨过。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广大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表现方式拥有其独特的魅力。邵大箴认为“年轻人越能认识民族文化的价值,越能使之开花结果。”由此看来怎样让民俗文化走进年轻人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研究课题。
“与5天的实地调研相比,前期一个月之久所准备的材料远远不够。”队长曹晓畅还告诉记者调查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阻力,比如说景点工作人员的不配合、调查问卷“有去无回”等等,“但正是由于团队成员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以及对这个课题的坚持,我们仍然顶着烈日完成了7月24日-7月28日为期5天的实地调研。”
“我身为杨家埠人,更希望将杨家埠年画以及其他优秀的民俗文化发扬光大,所以我加入这个团队。”实地调研后杨林林发出这样的思考“可不可以尝试在杨家埠年画中注入一些新的元素?”
“对比杨柳青木版年画我们就会发现,它在保存流传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丰富创作题材,体裁不断创新,增加了长卷、册页辑的品种,并延伸辐射了陶瓷、纺织、纸制多种艺术形式。如果将民俗文化与产业链相结合并形成一定市场对经济、对其本身的弘扬与发展无疑相得益彰。然后要进行怎样的创新又能不丢失其文化精髓仍然值得我们的思考。”周丽芸说。
如果民俗文化向广大民俗文化爱好者敞开胸怀,举办民俗文化人才培训班,在传承的过程中由更多的人注入活力,融入创新又会不会使民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可是这样会不会将其本身的原汁原味丢弃?24日杨家埠,25日十笏园,26日高密,27日潍城区于河街道都家村,28日潍坊风筝博物馆、浮烟山放飞场,尽管5天的实地调查已经告一段落了,然而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周丽芸)
第五篇: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调研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考察团来我区调研
2013年5月31日下午,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徐建明等一行4人来我区就项目合作进行实地考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曲志刚陪同考察团参观了光电检测平台、3D打印、万声呼叫中心、软件园展厅、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最后,双方在潍坊软件园举行了座谈交流。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希望借助双方合作,能够在教师科研水平、校办产业规模发展上有所突破。双方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与高新区职能部门及企业合作,加强光电专业职业教育、专利特长教育达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