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结题申请书
民族职专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 题 名 称: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有效性研究 所 属 学 校:奈曼旗民族职专
课题 负责人:于建伟
课题研究时间:2014年2月——2014年6月
课题组成员:胡云兰孙书杰吴新华杨磊王克飞课题工作领导小组:
奈曼旗民族职专计算机组于2014年2月向学校教科研室申请了“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半年来的努力和问卷调查以及个案分析等,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14年6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教科研室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开展了我们的研究。
第一阶段:收集准备阶段(2014.2——2014.3)
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实践探讨阶段(2014.4——2014.5)
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讨论分析,问卷调查,统计汇总,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2014.6)
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汇总各种研究资料,并对有关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撰写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整理了课题组学习研究资料。
2、整理了课题组研究中的个案分析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
3、撰写了《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4、撰写了《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有效性研究论文》。
5、撰写了《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了解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2、深入理解了计算机专业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的关系。
3、通过课题研究体现了全组成员的团结合作。
4、通过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积累了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一些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进步。
2、建立起了新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建设提供了依据。
3、积累了教科研经验。
4、促进专业发展,提供了教学效率。
申请人:于建伟
2014年6月14日2
第二篇: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郝晓红
所属学校: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09年9月
课题组成员:李学勇、丁秀艳、韩玉霞、李文军、王文义、谢进侠 青铜峡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于2007年9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至2009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07、9---2007、10)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7、10---2008、1)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08、2---2008、7)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 1
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2008、7-2009、9)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校本教材《青铜峡地方史》编订成功;
2、撰写了“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总结;
3、编辑了《关于新课程环境下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论文集》;
4、撰写了《高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5、编辑了《青铜峡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反思集》。
6、撰写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积累了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
2、寻找到了解决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初步取得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方法。
4、获得了“课堂观察活动”的经验。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建立起了新的课堂评价机制。
3、建立了新的学生评价方式。
此致。
敬礼!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
2009年9月1日
第三篇: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
所属学校:三台县立新镇中心小学校
课题研究时间:2009年8月——2012年8月
课题主研人员: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我校语文课题组于2009年8月申请了“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 ”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三年来的克难攻坚,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12年8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申请结题验收。
一、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本实验分3个阶段进行本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09年8月~2010年8月)子课题组课题申报、设计课题实验方案、前期调查研究、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会、学习相关理论,做好学习笔记;研究实践阶段(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邀请专家指导、组织教师培训、实施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总结阶段(2012年9月至2012年12月)撰写《结题报告》、举行成果展示、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课题申报成功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领导和管理。首先,针对农村学校特点和教师们课题研究方面的局限性,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培训。引导教师通过搜集资料、网上学习、撰写教学随笔等形式在理论上学透并领悟,找出本校在此领域里的差距和优势。其次,立足课堂,创新教育模式,研发课内外整合阅读的切入点,设计汇报流程,逐步形成了课前搜集、课上互动评价交流、课外拓展延伸、各种读书实践活动相互结合的课内外阅读模式,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第三,组织教师定期开展课题研讨会,组织外出学习,积极参加县里的诸如“青年教师赛课”“教研杯论文评选”等活动,调动课题组教师的主动性。第四、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做好各种案头工作,尤其是观察记录和案例评析,尽量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有价值和典型的事例,进行深入思考,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评析,避免了课题研究的盲目性。
三、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课题组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为使计划的实施更加有效,实行课题研究目标到人、定期研讨、查找问题、积极整改的研究思路。学校课题组定期研究课题工作,并深入课堂进行深入的研讨,确保了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同时,将课题研究向纵向和横向发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互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努力实践研究“课堂快乐阅读教学法”,使学生快乐学习,善于学习,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加强第二课堂的开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与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互结合,与适合学生写作的刊物研发相互结合,创新实践学生课外阅读作业,实现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中的生活。
四、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
(一)课题组组织编纂了《百草园》。
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自行组织编纂了《百草园》,开辟了“童话天地”栏目,让学生欣赏到古今中外一些名家的经典童话故事;开辟了“名著欣赏”栏目,用名著中的经典故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开辟了“小小作家”栏目,发表学生的一些优秀习作,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开辟“趣味语文知识”栏目,让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接受知识……
《百草园》的编写,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找到了师生阅读兴趣的结合点,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有效阅读。
(二)成果概述。
我校开展的课题研究《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的有效策略研究》是基于当前学生课内外阅读中的存在一些“现状”进行的研究。课题组从农村学生实际出发,在学习、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的基础上扎实、有效的进行课题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次阅读教学的研究立足于学生终身学习为目标,使学生通过阅读训练,爱书,学会读书,发展思维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共同分享乐趣的习惯。
1、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小学教学特点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阅读理解能力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的基本能力”,《新课程标准》对阅读能力的这一定位,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小学阶段应切实加强阅读教学,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加大学生的阅读数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以达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的目的。通过三年的不断努力与研究,我们形成了“前奏曲:活动激趣,自主预习。”“主题曲:培养习惯,合作探究。”“升华曲:课外拓展,自主阅读。”的三步阅读法,做到了“课内激趣,课外拓展”,真正做到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
2、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题组从学校实际出发,让阅读有了自己的位臵:让阅读课进入课堂并坚持做到五个“每”,即:每周安排一课时作为阅读课;每个学生拥有自己的读书剪贴本或读书笔记本;每天在家读半小时以上书报;每月为学
生推荐一本好书;每学期参与学校、班级的读书、写作的评奖活动。使孩子们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读书成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题组还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及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如有辅助资料应尽量参照、查阅、以加强理解。培养批注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词进行旁注。培养做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④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⑤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交流可以使模糊的问题清晰,可以触发出新思想的火花,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课题组为学生创建了缤纷了阅读乐园:依托学校图书室,为各班建立了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了可读物,创建了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3、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效结合,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课题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展“读书会”活动,激发读的兴趣。高年级学生已能独立阅读课外书,让他们每天读半小时的课外书,家长签字。每周用一节语文课,召开“读书会”。要求:人人带上所读的书,一一登台向大家介绍本周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并评选出上台讲演最好的一位为下周“读书会”的会长,主持下周活动。通过介绍,不仅让大家知道许多自己没有读过的书的名儿及简要内容,而且还能让学生交流读书经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胆量。然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借书阅读,下周活动时间再归还,这不仅能激发每一个人读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花较少的钱读较多的书。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爱护书籍,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以课文为范例,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教材中许多课文是名人名篇,有的是从名著中节选或改编的文章,讲课时把这些片断的前后内容给学生作个简要介绍,激发起学生欲了解整个故事的兴趣,再把这本书介绍给学生,作为学生每天阅读半小时课外书的任务。
结合电视读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均已拍成电视上演过。看完了画面美丽的电视,再来欣赏优美的文字,更易懂,更有趣。四大名著有连环画,有儿童版本,还有自话文,读什么版本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一学期能读一部名著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再适当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讲讲这类故事,激发了他们的读书兴趣。
天天背诵古诗,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古诗是祖国古文化的精髓。小学生记忆力强,利用这一时期经常背古诗,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古文化,丰富语言积累,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所以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背诵古诗,周一早自习互相检查。举行古诗文朗诵比赛,看谁上台背得最多。
课题组通过这诸多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4、提高家长的阅读认知,带动亲子阅读的开展。
课题组将开展课外阅读把家庭阅读纳入其中,让家长也有了读书看报的习惯,转变了家长的阅读观念,为孩子与家长提供合适的阅读材料,形成了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课题组成员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给家长传递一些读书的信息,如告诉家长我们学校正在开展哪些读书活动,告诉家长班级中最近推荐读了什么
书,孩子阅读的情况如何,告诉家长哪些书可以购买给孩子,哪些书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告诉家长一些亲子阅读方面的方法。渐渐地,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重视了起来,尝到了亲子阅读的甜头,有位家长说道:“亲子共读会带来无穷的乐趣,不知不觉之中,在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把彼此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了解,彼此信任。”
(三)成果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1、更好的探讨了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使课外阅读的方式更加明确,课外阅读的评价更加多元。
2、克服“散乱”阅读,无的放失的弊病,建立写作中的“写”与“写作”和读写中的“读”与“写”并重的科学理念。
3、加强书本与生活相联系,让课外阅读融入生活。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在阅读中体验生活,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阅读。它是对陈旧陈腐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屏弃,也是对自然主义教育和生活教育的发展。
4、激发兴趣、指导写作、让学生体验成功。
课外阅读的落脚点最终落实到写作方面,经过三年的实验和探索,学生们课外课外阅读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高效”的转变。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读书比赛,创建图书角,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
5、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过程本身就是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提升。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了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查阅、搜集了大量资
料,同时撰写教学随笔,参加县、市各类比赛。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科研型”的新型教师。
五、师生获奖情况。
xx:2010年2月所撰写的《农村小学生阅读三步曲》荣获绵阳市一等奖,国家一等奖;
Xxx:2010年2月所撰写的《让阅读走进学生生活》荣获绵阳市一等奖,国家一等奖;
xxx:在县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杯论文”和“阅读课题”论文评选中获一、二、三等奖。
xxx等80多名同学在县“读一本好书写作竞赛”中荣获等次奖;xxx等400多位同学在学校的“阅读知识竞赛”“作文竞赛”中荣获等次奖。课题研究是一个载体,结题报告不是课题的终结,它只是课题研究的一个过程。我们希望通过结题这个形式,来寻找到我们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以期待在以后的课题研究的成果运用推广过程中予以改进。此致 敬礼!
立新小学语文课题组
2012年12月20日
第四篇: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实施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课题负责人:纪尧兵
所属学校: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9年9月——2012年9月
课题组成员:纪尧兵、杨原明、姜竹玲、石因、黄红霞
苏州市教育学会:
我课题组于2009年9月向苏州市教育学会申请了《实施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三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至2012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育学会申请结题验收。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2009.9—2010.9):理论研究(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搜集整理并学习研究有关资料,把握最新研究成果;拟订行动研究的实验计划,为第二阶段行动研究打好坚实基础。本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2010.10—2011.9):行动研究,全面实施阶段。分年级分课型按计划扎实开展课题的实验研究,加强过程监控,反思行动结果,写出有关案例和相关论文。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进行中期成果的汇报。
第三阶段(2011.10—2012.9):深入研究,巩固总结阶段。由实验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验,不断总结提高,上升为自己的具有个性的东西,丰富和发展有效教学实际经验。整理并推广研究成果,形成课题结题报告,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1、提高了组内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建立起了新的课堂评价机制。
3、撰写、发表多篇《实施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方面的论文;
4、撰写了《“实施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此致。
敬礼!
《实施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2年10月20日
第五篇:课题结题申请书
课题结题申请
海子沟乡中心学校:
于2012年9月9申请了“综合实践活动中怎样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课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13年11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申请结题验收。
课 题 名 称:综合实践活动中怎样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课题研究时间:2012年9月——2013年11月
课题的研究过程: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分为三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一).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收集相关内容和数据,制定课题实施计划。
2.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方面的文献资料。
3.分析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
(二).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课题实施阶段。
1.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试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途径、方法,着力研究课内老师的操作方法。
3按照实施方案具体实施研究。
(三).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总结阶段,撰写相关论文。1做好后测工作。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研究总结以及有关论文。取得的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形成了较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3、活跃了课堂,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提高了老师组织课堂,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王海红201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