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调整经济结构,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现总需求结构的调整。资料图片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新华社特约评论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深刻指出了调整经济结构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经济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是否健康高效、经济社会发展是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保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即将开始的“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党中央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科学把握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两年前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模式和发展格局深刻调整,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明显,增长动力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结构不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制造业质量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科技创新能力
不强等。这些结构性问题不仅制约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而且会直接影响“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只有紧紧抓住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以及科技创新加快的重要契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扩大应对外部变化的回旋余地,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尽快使经济发展进入新一轮平稳较快增长轨道,又好又快地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为“十二五”及更长远时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开辟广阔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要立足扩大内需,有效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实现总需求结构的调整。要努力保障就业,加快调整社会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增强内需消费基础。要完善消费政策,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提高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积极引导住房、汽车消费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着力扩大中低收入群体消费。
调整经济结构,要把城镇化发展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科学有效地拓展内需空间。要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加强城镇化发展的规划指导和管理,引导好要素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聚集和城市群、城市带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与城市布局。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覆盖范围。要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统筹协调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有效提高城镇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加快提
升产业技术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力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调整经济结构,要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要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到出口与进口并重、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在继续提高沿海和中部地区开放水平的同时,积极推进沿边地区和西部地区开放,促进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进步。
调整经济结构,要加快推进科技进步,显著提高技术要素的水平和供给保障能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技术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要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把人口压力积极转化为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优势。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涉及需求、产业、生产要素、城乡区域等诸多方面,是对经济结构的全方位调整,涉及面广,任务繁重。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主攻方向,紧密结合实际,扎实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篇: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2010年09月29日 07:26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后修改情况的报告。会议认为,这次征求意见,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七大代表对文件稿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扬了民主,集中了全党和各方面的智慧。会议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文件稿提请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责任编辑:张少雷)
第三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思考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思考简介: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快发展积累的物质基础,也有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等带来的难得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和要素条件制约。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面临一次全新变革,未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具有不确定性。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的不确定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选择难度。二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需求结构方面,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2009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60%;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 47.5%,消费率则由 61.4%下降到48.6%,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09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处于价值链低端,2009年工业品产量虽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产品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要素结构方面,主要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8倍。区域结构方面,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区域产业同构现象突出,导致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产品市场争夺激烈、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增加了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三是加快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相比,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快、社会分配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尚未形成、金融领域改革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诸多风险、部分行业行政性垄断仍然存在等等。
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加快需求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加快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把调整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四是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实现上述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要求,必须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突出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要增强消费拉动作用。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推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能力的增强、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形态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推出一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推进区域特色化发展。立足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着力培育特色区域、特色集群、特色品牌,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发展,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同时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建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要素保障体系。当前要特别注重加快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以及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突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制约着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城镇化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把加快城镇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镇发展的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土地集约化,集聚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投入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要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仍然接近5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高层次空心化现象严重,导致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来维持。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要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要培养集聚创新人才。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培养大批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好,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突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构建“两型”生产体系。要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形成“两型”消费模式。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要充分发挥“两型”试验区带动作用。从产业扶持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创造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推进。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突出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要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制度安排。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第四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陈肇雄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26日07 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表明,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经济原有的格局,国际经济环境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试图调整需求结构,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通过增加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有条件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货币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赢得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难以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我们清醒认识、科学把握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都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使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
矛盾明显暴露出来,主要是:在需求结构方面,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在区域结构方面,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与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并存;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制约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但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尚未理顺、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有待深化等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努力实现在调整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调整。
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市场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效益型农业、设施先进的科技型农业、资源节约的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农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促进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建设集约化,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功能,优化城镇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优化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养和集聚创新型人才,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与培养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
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应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倡导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反对铺张消费、奢侈消费,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习惯,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文明消费模式。建立生态教育机制,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优化社会管理。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问题,既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也有社会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应重视优化社会管理,切实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筑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社会基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积极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引导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促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格局。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
第五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的几点思考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的几点思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快发展积累的物质基础,也有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等带来的难得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和要素条件制约。
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面临一次全新变革,未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具有不确定性。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的不确定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选择难度。
二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需求结构方面,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2009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60%;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 47.5%,消费率则由 61.4%下降到48.6%,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09
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处于价值链低端,2009年工业品产量虽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产品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要素结构方面,主要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8倍。区域结构方面,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区域产业同构现象突出,导致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产品市场争夺激烈、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增加了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
三是加快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相比,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快、社会分配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尚未形成、金融领域改革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诸多风险、部分行业行政性垄断仍然存在等等。
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加快需求结
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加快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把调整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四是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实现上述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要求,必须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突出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要增强消费拉动作用。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推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能力的增强、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
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形态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推出一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推进区域特色化发展。立足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着力培育特色区域、特色集群、特色品牌,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发展,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同时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建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要素保障体系。当前要特别注重加快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以及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突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制约着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城镇化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把加快城镇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镇发展的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土地集约化,集聚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投入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要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仍然接近5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高层次空心化现象严重,导致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来维持。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
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要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要培养集聚创新人才。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培养大批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好,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突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构建“两型”生产体系。要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形成“两型”消费模式。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要充分发挥“两型”试验区带动作用。从产业扶持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创造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推进。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
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突出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要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制度安排。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