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如何实施战略性调整
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如何实施战略性调整
中共龙山县委党校车丕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自2000年以来,湘西州就把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并确定了我州经济结构调整,依托“三大”资源,实行“三个联手”的基本思路。那么,当前如何围绕这以基本思路,继续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呢?这仍然是摆在全州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特点。湘西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自然资源丰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大”。
①、农业生产总量大。全州国土面积占全省的7.31%,生产了占全省6%粮食和肉类,7%的蔬菜,8%的油料和甘蔗,5%以上的茶叶、蛋类等产品。2004年 外销大米13.4万吨,其中出口3.1万吨;净调出蔬菜17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6.3%;调出油菜籽4.5万吨,占其总产量的26%;调出优质水果6.5万吨,占其总量的48%;调出生猪47.7万头,占其总量的41.4%。
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大。2004年全州轻工业中74%的原料为农产品;工业产值中,乡办工业产值占52.6%;国内生产总值中,农村经济增加占57%。
③、农业人口的比重大。2003年全州总人口26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6.92万人,占总人数的74.14%。
④、资源开发的潜力大。全县有荒山、荒坡237万多亩,中低产田14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9%。每年农作物秸秆资源210万吨,目前利用率只有21%。380万亩草场,利用的只有150万亩。
2、存在的问题。湘西州是西部的一个农业地区,主要农产品在全省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卖方条件下,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分体现了农业地区的地位和优势;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当前还存在以下五个“并存”的问题。
①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两个偏低”并存。大量出售初级产品,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长期偏低,成为制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州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约为1﹕1,而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已达2—3﹕1,浙江一带接近4﹕1.市场上畅销的各类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利税率高的食品,姓“湘西”的不多,湘西成了农产品原料输出的地区和食品输入的地区,以进以出造成了双重利润流失。
②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两个不优”并存。在农业内部优质的、专用的农产品发展规模小,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在农村经济结构中,以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二产业质量效益偏低,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全州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占71%,比全省高9.8个百分点,比江苏、浙江分别高21和30个百分点。2004年全州人均纯收入1591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117元,占70.2%。
③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两个低速”并存。“九·五”期间的后四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仅增加0.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的低速度,也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
④农产品供给与劳动力供给“两个过剩”并存。过去仅仅是劳动力过剩,农产品供 1
给短缺。现在,大宗农产品供给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特别是粮食积压严重,同时有4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科技成果开发“两个较弱”并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不高,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农村市场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科教结合不够紧密,整体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科技攻关在重大科技难题和关键领域没有新的突破;同时,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相对缓慢,从而致使一些高新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概而言之,湘西的农业结构调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一直到现在,这个阶段的调整基本上是适应性调整,对农业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适应性调整,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层次低。重产品轻质量,局限于在面积的增减上做文章,调整的盲目性大,往往出现少了赶、多了砍的现象,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二是领域窄。就农业抓农业,调整的思路不广,主要局限于产品和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大。三是规模小。在小打小闹上做文章,主义局部的调整,没有真正形成湘西特色、区域布局的大基地。四是市场发育滞后。重生产、轻流通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流通不活,信息不灵,产品难以转变为商品,调整的效益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针对以上“五个并存”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对策。
1、大力优化“五大”结构(这是当前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目标):
①大力发展优质专用产品,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按照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思路,加大玉米、水稻、烤烟、蔬菜、水果的品改力度,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继续巩固500个专业村的建设成果,大力推广超级稻和玉米营养块育苗移栽,抓好瓜—稻—菜等特色农业。建设好龙山县大安、茨岩等乡镇的烤烟基地,建设好龙山八面山、永顺羊峰山、凤凰腊尔山、保靖白云山、吉首矮茶寨等地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建立若干个大棚蔬菜基地、椪柑基地、猕猴桃基地、优质橙秞基地、百合基地等。从整体上优化农产品的品质结构。
②加快发展养殖业,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稳定提高粮油生产能力的同时,扩大多种经济作物、饲养饲料作物的种植,促进农牧结合,农牧互促的良性循环,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快粮油的转化和草场的开发利用。
③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推行数乡一品,一乡或数乡一个主导产业,建立大基地,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格局。
④加快发展非农产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稳定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⑤加快小城镇建设,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的载体、工业的小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集中点,农副产品的集散市场,高效农业的示范园。要有力地推进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大力优化以上“五大”结构的基础上,还要着力推进以下“八化”进程。
2、着力推进“八化”进程(这是当前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性举措)。
推进战略性调整,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才能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效。从湘西州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内外环境来看,推进战略性调整,要致力提高调整的质量和效益,在推进以下“八化”进程上狠下功夫。
①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加销一体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战略性调整的有效经营体制,它有助于农业的产、加、销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纽带,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产品、主导产业,实行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行由抓生产向抓产业,由抓产业向抓农工商转变。为此,第一,要按照优质化、专用化、区域化、规模化的要求,抓好基地建设。第二,要按照机制活,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要求,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与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小城镇建设等等有机结合起来。第三,要按照“订单农业”的要求,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第四,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重点抓好优质米产业化、百合产业化、优质油菜籽产业化、蔬菜产业化、柑桔产业化、生猪山羊产业化、水产产业化等七条龙型经济链条。
②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发展农村二、三残叶,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战略举措。第一,要加快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根据工农结合、城乡相融,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按照建一个城镇、活一片经济,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群众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第二,要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县内外企业和个人到小城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文化教育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服务功能。第三,要深化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小城镇的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财税制度,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来安居乐业。
③强力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重点要加快“三个创新”和实现“三个新突破”上做文章。“三个创新”,即:①加快机制创新,做到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机制灵活;②加快技术创新,提高高新技术的比重,促进新产品的开发;③加快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节本增效,开源节流,提高企业的运作质量和效益。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三个突破”:以是要在规模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递增15%以上;二是要在精深加工上实现新突破。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加工业的档次,向深度开发、系列开发进军,大力发展绿化食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饲料,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增值率。三是要在精品名牌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农产品精品名牌战略,培植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得响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企业家,遂步提高湘西的知名度。
④积极推进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战略性调整的支撑作用,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为此,第一,要以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素质。第二,要抓好五大工程建设,推广五大技术。即(1)大力实施动植物良种工程,推广品质优化技术,加快优质高产高效多抗动植物新品种的造育、引进和推广的步伐。(2)大力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加强动物防疫体制建设,加强动植物的检疫。(3)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大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加大秸秆过腹还田和有机肥利用的步伐,培肥地力。(4)大力实施设施农业工程,推广农产品加工、保鲜、··运技术。积极发展塑料大中棚、自控温室,提高集约化、工厂化水平。(5)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工程,推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第三,要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跟踪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围绕解决战略
性调整中的突出问题,联合攻关。在分子育种、组织培养、胚胎移植,农产品加工保鲜,农业信息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有新的突破。积极办好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突破靠科技项目,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示范,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⑤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社会化水平。围绕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建立一个灵敏、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设,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服务的领域要向产前拓宽,向产后延伸,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列化的服务。引导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给信息、供技术、建基地、搞示范、抓流通,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遂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大专院校、各类技术服务组织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为农户开展机耕、排灌、育苗、病虫防治,收割以及农产品销售加工等各类服务。三是要搞活农产品流通。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重视市场的研究和开拓,走以销定之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民营、民建、民管的原则,积极推行合作制、股份制,组建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各类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农民流通大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⑥加强农业信息工作,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一是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监测机制和覆盖全州的网络体制。有效利用卫星、飞机航测、地面雷达、田间监测等现代化手段采集农作物动态信息和预警预报信息。二是要建立州级信息平台,增强信息的快速反馈能力,为宏观决策既是提供有效的依据。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优化结构,开拓市场,提高效益。三是要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积极发展网上农业、网上贸易。
⑦抓好农业的资本积累,提高农业投入多元化水平。推进战略性调整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农业的资本积累。为此,第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放力度。按照《农业法》的要求,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新增收入的10%用于农业投入。投入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第二,要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农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业投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对农业投资;积极引导非农经济组织增加农业投资;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农业贷款。
⑧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国际化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州外、省外、国外资源和市场,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第一,要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面向日本、韩国、港澳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优质稻米;面向东南亚市场,发展蔬菜、百合、蜂蜜等;面向东南亚、欧美市场,发展椪柑、猕猴桃等食品。积极开拓我州在沿海地区,以及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国外的劳务市场。第二,进一步加快农业利用外资的步伐。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的投资,大力发展农业合资、合作或独资企业。坚持双边渠道与多边渠道相结合,无偿资金与有偿资金一起上。第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引智、引技工作,促进国际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州外、省外、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优良品种、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第四,要千方百计“走出去”,既要努力开拓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又要到发达国家寻求资源,开拓市场;既要鼓励有条件的集体企业“走出去”发展农业,又要鼓励失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大胆地到州外、省外、国外进行合资、参股、技术转让,投资办农业企业;既要抓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去”,又要发挥农业劳动力富余的优势,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到一些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去取经、去发展,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第二篇:第8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第八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我国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回顾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3年;第二阶段:1984年至1989年;第三阶段:1990年到1994年;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
第一阶段(1978~1983):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主要针对长期以来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定的状况;突破“以粮为纲”的束缚,合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发展农业生产。为缓解国内农业生产的矛盾,国家在一定时间内大量进口粮食,从79年到82年间年均进口1270万吨。
第二阶段(1984~1989):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出现“卖难”问题,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1984年粮食和棉花由长期的供不应求首次转变为供过于求,短缺经济状况有很大转变,粮棉生产的结构过剩问题初露端倪。提出“抓紧粮多棉多的有利时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
1985年国家取消粮食、棉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
第三阶段(1990~1994):粮食生产实行省长负责制,加强省区间的供求平衡
由于实行经济紧缩,粮棉供给的增加超过了社会需求的增长,粮棉生产的结构性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粮食播种面积持续下降。1994年出现粮食结构性短缺,粮价迅速上涨,出现通货膨胀。
第四阶段(1995年至今):农产品价格全面下降,农业面临新的结构升级;农副产品供给日益增加,但市场需求平稳;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也不断变化,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植物性食品的需求不断减少。
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市场细分化理论;区域分工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的丰裕程度不同,产品生产的成本不同。两利相权取起重,两弊相权取起轻。比较优势理论案例
假如河北和河南两省共需要小麦1000公斤,生猪100公斤。如果不进行分工,各自生产小麦500公斤,生猪50公斤,则:总生产成本=500*2+500*3+50*10+50*12 =3600
如果两省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河北生产小麦,河南生产生猪,则
总生产成本=1000*2+12*100=3200成本差=3600-3200=400
(二)市场细分理论:由于人们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对产品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市场实际上是可分的,即可以分为若干个“小”市场。因此,产品的生产也就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各自的特点。
(三)区域分工理论:各个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等资源禀赋的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比较优势。通过区域之间的分工与交易,实现总体利益最大化。
三、我国农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品种和质量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农民素质较低,制约农业结构优化;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
(一)品种和质量与市场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
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
(二)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
目前,农产品的区域布局与农林牧渔业的协调发展并不一致。
南方各省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饲料,但自产的粮食——籼米用做饲料转化率较低,养猪经济效益较差,而从东北调运玉米,运输成本又很高。
(三)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低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的效益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然很低。主要原因:
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农产品深加工、保鲜技术滞后。
(四)农民素质普遍较低
制约农业结构优化
农业生产结构是对农业生产资源,即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实现农业效益增加和结构优化。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素质越高,对农业生产的调整能力越强。
(五)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弱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政府的宏观调控业出现了一些偏差。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于政-1-
府计划的单向调整;地方政府往往追求地方利益或者谋求“政绩”,热衷于直接介入某一产业和产品;在具体手段上缺乏灵活性,财政支出调整结构缓慢。
四、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正确处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间关系;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内部结构;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一)正确处理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间关系
在继续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林业和渔业;
提高种植业和林牧渔业之间的多层次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实现农牧结合、农林结合、牧渔结合,充分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
(二)调整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内部结构
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在不断增加总量的基础上调整林业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
系;畜牧业向以节粮型、高蛋白转化率、高饲料报酬率的方向优化;加快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加快淡水养殖业的挖潜改造
(三)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按照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调整品种结构。
既要考虑各地自然条件,也要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的农产品,促进
农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要考虑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要考虑各地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政策的引导作用。
(四)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产品结构上,要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消费发展趋势,调整产品结构
产品质量上,要符合现代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向方便化、工程化、功能化、专用化、绿色化等方
向发展
产业技术上,要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鼓励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
在农产品质量方面,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实施标准化生产
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深化农业科技创新;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一)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郊区;粮棉油主产区;西部生态脆弱区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搞好“龙头”建设。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团标是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造新的需求。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体系、市场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
建立和完善中央与地方的农业信息网络,强化省级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县级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
积极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制定和修改农产品质量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制,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
确立农业科技开发重点
抓住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
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区域的科技开发
加快科技开发和推广,尽快将现有先进、适用的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五)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努力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抓好农产品基地建设,引导农业结构调整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利用“绿箱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不同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支持
充分利用WTO规则的国内支持空间
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
第三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思考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思考简介: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快发展积累的物质基础,也有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等带来的难得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和要素条件制约。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面临一次全新变革,未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具有不确定性。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的不确定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选择难度。二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需求结构方面,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2009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60%;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 47.5%,消费率则由 61.4%下降到48.6%,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09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处于价值链低端,2009年工业品产量虽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产品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要素结构方面,主要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8倍。区域结构方面,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区域产业同构现象突出,导致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产品市场争夺激烈、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增加了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三是加快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相比,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快、社会分配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尚未形成、金融领域改革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诸多风险、部分行业行政性垄断仍然存在等等。
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加快需求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加快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把调整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四是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实现上述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要求,必须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突出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要增强消费拉动作用。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推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能力的增强、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形态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推出一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推进区域特色化发展。立足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着力培育特色区域、特色集群、特色品牌,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发展,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同时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建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要素保障体系。当前要特别注重加快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以及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突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制约着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城镇化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把加快城镇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镇发展的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土地集约化,集聚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投入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要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仍然接近5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高层次空心化现象严重,导致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来维持。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要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要培养集聚创新人才。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培养大批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好,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突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构建“两型”生产体系。要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形成“两型”消费模式。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要充分发挥“两型”试验区带动作用。从产业扶持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创造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推进。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突出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要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制度安排。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第四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陈肇雄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26日07 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表明,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经济原有的格局,国际经济环境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试图调整需求结构,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通过增加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有条件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货币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赢得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难以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我们清醒认识、科学把握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都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使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
矛盾明显暴露出来,主要是:在需求结构方面,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在区域结构方面,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与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并存;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制约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但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尚未理顺、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有待深化等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努力实现在调整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调整。
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市场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效益型农业、设施先进的科技型农业、资源节约的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农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促进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建设集约化,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功能,优化城镇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优化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养和集聚创新型人才,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与培养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
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应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倡导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反对铺张消费、奢侈消费,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习惯,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文明消费模式。建立生态教育机制,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优化社会管理。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问题,既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也有社会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应重视优化社会管理,切实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筑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社会基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积极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引导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促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格局。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
第五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第一课:创新驱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唯一出路 第二课: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
第三课:营造宽容氛围,优化创新环境
1、【单选题】“创新的道路是用失败的砖头铺出来的”说的是
A.创新的成功率高
B.创新的失败率高
C.创新不可能成功
D.创新不可能失败
答题结果:
2、【多选题】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需要遵守的定律
A.拴桩定律
B.公正定律
C.鲇鱼定律
D.人本定律
答题结果:
3、【判断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是环境的重要性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4、【判断题】“鲶鱼定律”告诉我们,要为创新型人才创造一个充分竞争的环境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5、【判断题】中央反复强调自主创新意味着今后我们就不需要技术引进了
A.正确
B.错误
6、【多选题】()等企业是我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
A.丛林集团
B.万华化学
C.泰和新材
D.正海集团
答题结果:
7、【多选题】原始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A.首创性
B.突破性
C.持续性
D.带动性
答题结果:
8、【多选题】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管理创新
D.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答题结果:
10、【多选题】经济强国的标志
A.GDP质量
B.GDP结构
C.GDP总量
D.GDP速度 答题结果:
11、【单选题】经济强国的标志是()。
A.GDP的总量
B.科技创新能力
C.GDP的结构和质量
D.人口规模
答题结果:
7、【单选题】70年代我国大飞机项目下马的主要原因在于
A.我们可以引进技术了 B.我们不可能研发成功了
C.我们不需要该项技术了
D.我们没有能力继续研发下去了 答题结果:
8.【单选题】()是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
A.创新驱动 B.资源驱动
C.要素驱动
D.资金驱动 答题结果:
4、【判断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
A.正确
B.错误
1、【单选题】经济强国的标志是()。
A.GDP的总量
B.科技创新能力
C.GDP的结构和质量
D.人口规模
2、【单选题】经济结构调整()是唯一的出路。
A.产业转移
B.技术引进
C.淘汰落后产能
D.技术创新
3、【多选题】经济强国的标志
A.GDP质量
B.GDP结构 C.GDP总量
D.GDP速度
4、【判断题】在国与国的竞争中,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比GDP的量更加重要
A.正确
B.错误
1、【单选题】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有()种
A.2 B.3 C.4 D.5
2、【单选题】70年代我国大飞机项目下马的主要原因在于
A.我们可以引进技术了
B.我们不可能研发成功了
C.我们不需要该项技术了
D.我们没有能力继续研发下去了
3、【判断题】万华、泰和新材料、正海集团都是我市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典型企业
A.正确
B.错误
4、【判断题】中国自主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在物质条件,而是勇气、信心和进取精神的缺失
A.正确
B.错误
5、【判断题】技术引进永远不能代替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
A.正确
B.错误
1、【单选题】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有()种
A.2 B.3 C.4 D.5
4、【单选题】一个社会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层面。A.国家
B.市场
C.个人
D.中介组织
5、【多选题】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管理创新
D.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多选题】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软环境需要遵守的定律
A.拴桩定律
B.公正定律
C.鲇鱼定律
D.人本定律
答题结果:
2、【判断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是环境的重要性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3、【判断题】中国自主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在物质条件,而是勇气、信心和进取精神的缺失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4、【判断题】万华、泰和新材料、正海集团都是我市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典型企业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5、【多选题】()等企业是我市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型。
A.丛林集团
B.万华化学
C.泰和新材 D.正海集团
答题结果:
7、【多选题】原始创新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A.首创性
B.突破性
C.持续性
D.带动性
答题结果:
8、【多选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科技工作16字指导方针是
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
答题结果:
9、【多选题】自主创新的主要形式
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管理创新
D.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答题结果:
10、【判断题】中国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GDP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11、【判断题】在国与国的竞争中,是否拥有先进的生产力,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比GDP的量更加重要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12、【判断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
A.正确
B.错误
答题结果: 【单选题】我国产业发展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主要是因为
A.引进技术不足 B.技术落后
C.原始创新能力不强
D.引进后没有及时消化吸收再创新 答题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