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十一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思路和重点研究
河北省“十一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思路和重点研究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一五”时期河北经济发展的主线,是解决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提高河北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调整的思路和重点是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做一初步研究。
一、“十一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
“十五”期间,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产业高级化进程缓慢,资源约束日趋明显;国有经济比重仍然过大,所有制结构严重不合理;城市化严重滞后,农业及农村问题日趋突出;生产力布局与区位优势错位,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形成;地区间经济发展严重不协调,贫困地区生存与发展问题日趋严重等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河北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准绳和主线。因此,“十一五”期间的结构调整,不是单纯以经济目标为主的“狭隘性”调整,而是以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宗旨的“综合性”调整;不是眼光向内的“封闭式”调整,而是着眼全局、内外协调的“开放式”调整;不是顾此失彼的“冲动型”调整,而是着眼于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的“理智型”调整。从河北省经济结构特点、资源特征和区位特征出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河北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经济与社会、自然、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核心,以加快推进城市化为龙头,以所有制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为重点,以发展带动调整,以改革促进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资源约束矛盾,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强劲动力。
二、“十一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和任务
致力于解决河北省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六大目标和任务:
1.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河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服务业发展与农业、工业发展的不协调,传统生产服务业发展不能满足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从而阻碍了工农业的效率改进;还体现在传统生活服务业与消费升级后的城乡居民生活的需求不适应。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是稳定农业,做强工业,壮大服务业。即:保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和比重持续下降的态势;控制工业总量的过度扩张,在改善工业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工业乃至第二产业比重的稳定或小幅提高;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新兴服务业的规模扩张,较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根据非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分析结果,建议将河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目标确定为: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比重由2003年的15%下降到10%,第二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51.5%上升到55%以上,第三产业比重则由2003年的33.5%提升到35%左右。
2.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改善供给质量。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以保障经济安全、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稳定粮食生产,扩大优质高效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规模,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相适应,加快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比重。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增长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继续提高优势制造业比重,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服务业结构调整升级以满足消费升级、工农业生产和体制转轨的需要为目标,提高新兴服务业比重,增强生产性服务业能力。根据线性回归预测分析结果,结合定性分析,建议将河北省产业结构高级化目标确定为:到2010年,河北省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比重由2003年的42%提高到53%,种植业比重由2003年的49%下降到38%;工业增加值中制造业比重达到8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3年12.2%提高到18%以
上。
3.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提高民营经济比重,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率与整体福利的提高和改进为目标,致力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整体最优,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加快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的退出步伐,收缩河北省国有经济战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大集体经济的股份制改造力度,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根据多种回归模型的综合预测分析结果,建议将河北省国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目标确定为:到2010年,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到30%~40%,相应地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到60%~70%。
4.突出区域特色,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围绕“一线两厢”区域战略决策构想,发挥河北省两环区位优势,突出河北省区域经济特色,以缩小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培育和发展五条产业发展带(区)为突破口,做强一线,提高一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与两厢地区形成合理的产业发展梯次;壮大沿海,推动重化工产业发展重点战略东移,发展临港经济,提高沿海地区国民经济比重和经济外向化水平,增强沿海对内陆经济发展的外向化带动力;发展北厢、提升南厢,缩小两厢与一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根据上述区域协调、互动、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出发,到2010年,一线地区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应该达到25%以上;沿海三市经济外贸依存度应由目前的11.3%提高到20%左右;两厢人均GDP与一线地区之比应由2003年的1:1.6以上缩减为1:1.5以下。
5.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进程,推动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快速转移。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分析结果,到2010年,河北省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3.5%提高到38%~40%,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将缩小到2:1。
6.维持投资主动力地位,增强消费和出口需求拉动,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河北省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必须保持较高的投资率,维持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地位。同时,还应着力推动消费结构升级,优化出口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规模,提高经济增长动力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根据上述分析,“十一五”期间,河北省投资率应大体维持在40%左右,而消费率应调到55%以上,出口依存度则应由目前的7%提高到10%以上。
三、“十一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
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把握经济结构和技术演进趋势,从河北实际出发,提出如下战略性调整重点:
㈠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畜牧业比重、发展现代农业,推广新型农业,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整体产出效益,增强和稳固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力。建议:①建立稳定的粮食直接补贴制度和战略储备收购保护价制度,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建立完善的粮食市场流通体系,建立健全中长期粮食供求总量平衡机制和市场预警机制,加大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投入。②继续加大畜牧业发展,提高粮食转化率和农作物综合利用率,提升农业附加值和产出效益。③大力发展生物育种、节水农业、生态农业、高技术农业等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含量。④鼓励全面推广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动农业的工厂化生产、企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⑤加强农业科技转化力度,充分发挥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窗口作用、基地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及时推广农业新科技,抓好种子优化工程、技术更新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创新品牌工程、绿色食品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等。
㈡推动工业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工业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夯实基础产业,推动工业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建议:①改造提升原材料重化工业。重点做好共性、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引进和应用工作,改造提升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原材料工业,推进传统材料向新型材料产品的转换,原料初加工向精深产品制造的转换。②巩固提高优势加工制造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并重,重点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增强医药、装备(汽车)、食品、纺织服装等优势加工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③培育发展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河北区位优势,重点围绕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以一线地区为突破口,依托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和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谋划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引导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机制,重点发展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四大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④大力发展基础能源工业。充分发挥河北省煤炭、油气运输通道优势及玉米生产基地优势,加大滨海电力和石油天然气工业、燃料乙醇工业的发展力度,同时注重加大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拓展河北省能源基地新优势。⑤加快工业信息化进程。重点推进企业生产技术信息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信息化、加速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⑥实施生态工业工程。
㈢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积极发展需求潜力大的现代物流、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新兴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建议:①适应建立“数字河北”的需要,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②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业。③适应物流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④适应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大力发展房地产业。⑤适应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大力发展旅游业。⑥适应农村工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㈣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构筑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按照一线两厢战略决策构想,综合考虑河北省两环区位优势、现有区域经济基础和外部资源支撑条件,以推动区域协调、互动、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一线突破,两厢齐飞,做强内陆,战略东扩,构筑外向型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建议:①发挥两环区位优势和经济基础优势,构筑秦皇岛港、京唐港、天津港三龙头带动,京、津、石三核驱动,秦、唐、廊、保多极支撑的外向型经济隆起带。②发挥北厢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和建立生态型的产业体系。③依托京广、京九两条交通干线,发挥南厢地区传统优势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动重化工业、优势轻工业以及特色块状经济向精深加工和集约化生产发展,建设新型优势工业基地。④依托一线地区和南厢地区钢铁、机械、建材、石油化工、能源等产业基础,在合理开发利用本地煤炭、矿石、石油、海洋等资源的同时,充分发挥河北省沿海能源港、矿石港基础优势及沿海地区土地资源优势,加大对国内煤炭资源和国外矿产资源的利用力度,发展现代重化工业,打造沿海重化工产业带。
㈤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区域竞争能力为目标,依托河北省冶金、建材、化工、医药、机械(汽车与装备)、食品、纺织等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相对集中的重点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园区,以及安平丝网、清河羊绒、辛集皮革、容城服装等县域特色产业加工园区,围绕龙头企业群,延伸产业链,加强协作配套,完善企业生产经营的金融、研发、信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环境,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以及物流、信息、金融等社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建议:①培育和做强一批支撑带动河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集群。②培育和壮大一批带动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
㈥奠定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股减持步伐,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河北省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建议:①坚持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调整策略,通过全员持股、经营者收购等途径,加快辅助分离步伐。②通过经营者持股、外资购并、民营资本嫁接、机构投资者入股等途径,全面减持、退出国有股,优化产权结构,全面推进国有大企业产权结构调整优化。③通过改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
㈦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以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为目标,完善城镇体系,推动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议:①依托京津,构筑环京津城市群;依托石家庄,构筑环省会城市群;依托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七个中心和次中心城市,构筑京秦、京广铁路沿线主导产业城镇发展带;依托秦皇岛、唐山、沧州,构筑临港产业城镇发展带;依托京九沿线特色县域经济发展密集区,构筑京九沿线民营特色经济城镇发展带,逐步形成“两群三带”城镇发展格局。②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对接,推动城乡产业合理分工、协调发展。③通过改造升级乡镇企业,推动非农产业的发展,加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加速农村工业化进程。④通过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推动农村城镇化。
㈧优化需求结构,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培育新的投资增长点,推动消费升级,扩大出口需求,转变长期以来的投资规模扩张型经济增长模式,优化经济增长的需求支撑结构。建议:①根据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在部分新兴产业上加大投入,并注重发挥区位优势,主动接受京津两市产业转移,加大环京津和沿海产业发展投入。②推动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城镇重点实现消费的质量型升级,农村重点实现消费的结构型升级。③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把加工贸易培育成新的出口增长点;在继续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动力机械及设备等机电产品的出口力度,努力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第二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思考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思考简介: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快发展积累的物质基础,也有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等带来的难得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和要素条件制约。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面临一次全新变革,未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具有不确定性。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的不确定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选择难度。二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需求结构方面,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2009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60%;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 47.5%,消费率则由 61.4%下降到48.6%,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09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处于价值链低端,2009年工业品产量虽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产品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要素结构方面,主要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8倍。区域结构方面,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区域产业同构现象突出,导致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产品市场争夺激烈、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增加了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三是加快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相比,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快、社会分配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尚未形成、金融领域改革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诸多风险、部分行业行政性垄断仍然存在等等。
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加快需求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加快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把调整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四是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实现上述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要求,必须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突出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要增强消费拉动作用。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推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能力的增强、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形态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推出一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推进区域特色化发展。立足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着力培育特色区域、特色集群、特色品牌,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发展,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同时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建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要素保障体系。当前要特别注重加快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以及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突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制约着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城镇化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把加快城镇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镇发展的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土地集约化,集聚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投入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要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仍然接近5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高层次空心化现象严重,导致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来维持。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要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要培养集聚创新人才。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培养大批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好,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突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构建“两型”生产体系。要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形成“两型”消费模式。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要充分发挥“两型”试验区带动作用。从产业扶持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创造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推进。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突出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要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制度安排。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第三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陈肇雄
《 人民日报 》(2011年07月26日07 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动力,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刻不容缓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表明,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经济原有的格局,国际经济环境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试图调整需求结构,改变过度依赖负债消费的发展模式,通过增加中小出口企业贸易融资、有条件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迫使贸易伙伴扩大市场开放以及货币贬值等手段扩大出口;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支持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产业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抢占未来科技和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赢得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制约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就难以支撑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国家的发展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我们清醒认识、科学把握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都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风险,使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
矛盾明显暴露出来,主要是:在需求结构方面,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在产业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在要素投入结构方面,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整合能力不强;在区域结构方面,区域发展差距拉大与区域产业同构现象并存;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制约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但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尚未理顺、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改革有待深化等体制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制约因素。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努力实现在调整中谋发展、在发展中促调整。
扩大消费需求。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市场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效益型农业、设施先进的科技型农业、资源节约的节约型农业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农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促进服务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提升城镇发展水平。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建设集约化,增强城镇要素集聚和产业承载功能,优化城镇空间和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优化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应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培养和集聚创新型人才,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与培养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
建设“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应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倡导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反对铺张消费、奢侈消费,养成合理消费、绿色消费习惯,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文明消费模式。建立生态教育机制,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优化社会管理。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面临的问题,既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也有社会结构不合理的影响。应重视优化社会管理,切实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筑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社会基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主体的动力和活力。积极稳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引导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促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格局。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
第四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的几点思考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的几点思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综合分析,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快发展积累的物质基础,也有全球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等带来的难得机遇,但同时也面临诸多突出问题和要素条件制约。
一是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范围内消费方式、经济增长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面临一次全新变革,未来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具有不确定性。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结构变化互动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的不确定性,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选择难度。
二是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国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需求结构方面,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2009年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已上升到60%;2001―2009年我国投资率由36.5%上升到 47.5%,消费率则由 61.4%下降到48.6%,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产业结构方面,主要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09
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多数行业处于价值链低端,2009年工业品产量虽已位居世界第一,但产品增加值率只有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生产。要素结构方面,主要是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资源性产品消费占全球总消费的比重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经济的比重,200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78倍。区域结构方面,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1;区域产业同构现象突出,导致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产品市场争夺激烈、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增加了各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困难。
三是加快调整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相比,体制和机制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职能转变有待加快、社会分配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资源要素价格机制尚未形成、金融领域改革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诸多风险、部分行业行政性垄断仍然存在等等。
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针对当前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推进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区域经济结构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一是加快需求结
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加快要素投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针对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把调整优化要素投入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管理,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四是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城乡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实现上述转方式、调结构的目标要求,必须找准突破口、把握着力点,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突出扩大消费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要增强消费拉动作用。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口多、幅员广、回旋余地大,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使投资更多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努力实现投资与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要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推进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收入水平的提高带动消费能力的增强、支撑消费需求的扩大。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
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新化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注重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型产业形态发展。紧紧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推出一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环境优、特色突出、集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坚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建立健全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要推进区域特色化发展。立足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和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着力培育特色区域、特色集群、特色品牌,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发展,增强区域协同发展能力。同时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加快建设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要素保障体系。当前要特别注重加快建设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以及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突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发展水平偏低,制约着我国国内需求的扩大,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城镇化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重点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商品化率,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农村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结构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把加快城镇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镇发展的空间立体化、功能多样化、土地集约化,集聚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投入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要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仍然接近50%,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高层次空心化现象严重,导致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来维持。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坚持以企业
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合作,大力推进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标准。要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业、创新示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多渠道、多层次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要培养集聚创新人才。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培养大批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重大战略举措切实抓好,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突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突出构建“两型”生产体系。要按照技术水平高、资源利用率高、投入产出效率高、产品附加值高的要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的两型化改造和“两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建立“两型”生产体系,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形成“两型”消费模式。正确处理转变生产方式与转变生活方式的关系,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推广使用绿色产品、节能产品,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要充分发挥“两型”试验区带动作用。从产业扶持政策、体制机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支持“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率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实现突破、创造经验,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推进。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
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突出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要深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制度安排。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增强市场经济主体的动力和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深化金融等体制改革,更好地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支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努力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
第五篇: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如何实施战略性调整
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如何实施战略性调整
中共龙山县委党校车丕湘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自2000年以来,湘西州就把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并确定了我州经济结构调整,依托“三大”资源,实行“三个联手”的基本思路。那么,当前如何围绕这以基本思路,继续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呢?这仍然是摆在全州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一、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特点。湘西州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自然资源丰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大”。
①、农业生产总量大。全州国土面积占全省的7.31%,生产了占全省6%粮食和肉类,7%的蔬菜,8%的油料和甘蔗,5%以上的茶叶、蛋类等产品。2004年 外销大米13.4万吨,其中出口3.1万吨;净调出蔬菜17万吨,占蔬菜总产量的6.3%;调出油菜籽4.5万吨,占其总产量的26%;调出优质水果6.5万吨,占其总量的48%;调出生猪47.7万头,占其总量的41.4%。
②、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大。2004年全州轻工业中74%的原料为农产品;工业产值中,乡办工业产值占52.6%;国内生产总值中,农村经济增加占57%。
③、农业人口的比重大。2003年全州总人口26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6.92万人,占总人数的74.14%。
④、资源开发的潜力大。全县有荒山、荒坡237万多亩,中低产田14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9%。每年农作物秸秆资源210万吨,目前利用率只有21%。380万亩草场,利用的只有150万亩。
2、存在的问题。湘西州是西部的一个农业地区,主要农产品在全省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卖方条件下,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分体现了农业地区的地位和优势;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当前还存在以下五个“并存”的问题。
①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两个偏低”并存。大量出售初级产品,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长期偏低,成为制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州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约为1﹕1,而江苏、广东、山东等省已达2—3﹕1,浙江一带接近4﹕1.市场上畅销的各类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利税率高的食品,姓“湘西”的不多,湘西成了农产品原料输出的地区和食品输入的地区,以进以出造成了双重利润流失。
②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两个不优”并存。在农业内部优质的、专用的农产品发展规模小,不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在农村经济结构中,以产业的比重仍然偏大,二产业质量效益偏低,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04年全州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占71%,比全省高9.8个百分点,比江苏、浙江分别高21和30个百分点。2004年全州人均纯收入1591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117元,占70.2%。
③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发展“两个低速”并存。“九·五”期间的后四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仅增加0.3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长的低速度,也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缓慢。
④农产品供给与劳动力供给“两个过剩”并存。过去仅仅是劳动力过剩,农产品供 1
给短缺。现在,大宗农产品供给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特别是粮食积压严重,同时有40多万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业科技成果开发“两个较弱”并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标准不高,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农村市场体系、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科教结合不够紧密,整体优势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科技攻关在重大科技难题和关键领域没有新的突破;同时,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相对缓慢,从而致使一些高新技术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概而言之,湘西的农业结构调整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一直到现在,这个阶段的调整基本上是适应性调整,对农业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适应性调整,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层次低。重产品轻质量,局限于在面积的增减上做文章,调整的盲目性大,往往出现少了赶、多了砍的现象,一哄而起,一哄而下。二是领域窄。就农业抓农业,调整的思路不广,主要局限于产品和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大。三是规模小。在小打小闹上做文章,主义局部的调整,没有真正形成湘西特色、区域布局的大基地。四是市场发育滞后。重生产、轻流通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流通不活,信息不灵,产品难以转变为商品,调整的效益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针对以上“五个并存”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湘西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对策。
1、大力优化“五大”结构(这是当前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攻目标):
①大力发展优质专用产品,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按照发展“特色农业”的基本思路,加大玉米、水稻、烤烟、蔬菜、水果的品改力度,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品种。继续巩固500个专业村的建设成果,大力推广超级稻和玉米营养块育苗移栽,抓好瓜—稻—菜等特色农业。建设好龙山县大安、茨岩等乡镇的烤烟基地,建设好龙山八面山、永顺羊峰山、凤凰腊尔山、保靖白云山、吉首矮茶寨等地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建立若干个大棚蔬菜基地、椪柑基地、猕猴桃基地、优质橙秞基地、百合基地等。从整体上优化农产品的品质结构。
②加快发展养殖业,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在稳定提高粮油生产能力的同时,扩大多种经济作物、饲养饲料作物的种植,促进农牧结合,农牧互促的良性循环,发挥山区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快粮油的转化和草场的开发利用。
③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推行数乡一品,一乡或数乡一个主导产业,建立大基地,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格局。
④加快发展非农产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稳定加强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⑤加快小城镇建设,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乡镇企业和龙头企业的载体、工业的小区、第三产业发展的集中点,农副产品的集散市场,高效农业的示范园。要有力地推进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大力优化以上“五大”结构的基础上,还要着力推进以下“八化”进程。
2、着力推进“八化”进程(这是当前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性举措)。
推进战略性调整,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才能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效。从湘西州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内外环境来看,推进战略性调整,要致力提高调整的质量和效益,在推进以下“八化”进程上狠下功夫。
①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加销一体化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战略性调整的有效经营体制,它有助于农业的产、加、销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纽带,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点产品、主导产业,实行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行由抓生产向抓产业,由抓产业向抓农工商转变。为此,第一,要按照优质化、专用化、区域化、规模化的要求,抓好基地建设。第二,要按照机制活,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要求,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与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小城镇建设等等有机结合起来。第三,要按照“订单农业”的要求,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第四,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要求,重点抓好优质米产业化、百合产业化、优质油菜籽产业化、蔬菜产业化、柑桔产业化、生猪山羊产业化、水产产业化等七条龙型经济链条。
②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发展农村二、三残叶,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战略举措。第一,要加快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根据工农结合、城乡相融,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按照建一个城镇、活一片经济,兴一批产业、富一方群众的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第二,要加快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县内外企业和个人到小城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供水、供电、道路、通讯、文化教育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服务功能。第三,要深化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小城镇的土地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财税制度,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来安居乐业。
③强力推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提高农业工业化水平。重点要加快“三个创新”和实现“三个新突破”上做文章。“三个创新”,即:①加快机制创新,做到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机制灵活;②加快技术创新,提高高新技术的比重,促进新产品的开发;③加快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节本增效,开源节流,提高企业的运作质量和效益。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力争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三个突破”:以是要在规模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年均递增15%以上;二是要在精深加工上实现新突破。依靠科技进步,提升加工业的档次,向深度开发、系列开发进军,大力发展绿化食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饲料,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增值率。三是要在精品名牌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农产品精品名牌战略,培植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得响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企业家,遂步提高湘西的知名度。
④积极推进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战略性调整的支撑作用,向提高质量和效益转变。为此,第一,要以实施“新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技素质。第二,要抓好五大工程建设,推广五大技术。即(1)大力实施动植物良种工程,推广品质优化技术,加快优质高产高效多抗动植物新品种的造育、引进和推广的步伐。(2)大力实施动植物保护工程,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加强动物防疫体制建设,加强动植物的检疫。(3)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大力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加大秸秆过腹还田和有机肥利用的步伐,培肥地力。(4)大力实施设施农业工程,推广农产品加工、保鲜、··运技术。积极发展塑料大中棚、自控温室,提高集约化、工厂化水平。(5)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工程,推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第三,要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跟踪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围绕解决战略
性调整中的突出问题,联合攻关。在分子育种、组织培养、胚胎移植,农产品加工保鲜,农业信息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有新的突破。积极办好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突破靠科技项目,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示范,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⑤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社会化水平。围绕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建立一个灵敏、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设,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服务的领域要向产前拓宽,向产后延伸,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系列化的服务。引导科研单位与企业“联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给信息、供技术、建基地、搞示范、抓流通,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遂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科研、大专院校、各类技术服务组织和涉农企业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中介服务组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经营,为农户开展机耕、排灌、育苗、病虫防治,收割以及农产品销售加工等各类服务。三是要搞活农产品流通。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流通,重视市场的研究和开拓,走以销定之路,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民营、民建、民管的原则,积极推行合作制、股份制,组建各种专业协会、合作社、经纪人等各类流通中介服务组织,形成农民流通大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逐步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⑥加强农业信息工作,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一是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监测机制和覆盖全州的网络体制。有效利用卫星、飞机航测、地面雷达、田间监测等现代化手段采集农作物动态信息和预警预报信息。二是要建立州级信息平台,增强信息的快速反馈能力,为宏观决策既是提供有效的依据。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优化结构,开拓市场,提高效益。三是要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积极发展网上农业、网上贸易。
⑦抓好农业的资本积累,提高农业投入多元化水平。推进战略性调整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农业的资本积累。为此,第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放力度。按照《农业法》的要求,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每年财政新增收入的10%用于农业投入。投入重点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第二,要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扩大农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业投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对农业投资;积极引导非农经济组织增加农业投资;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农业贷款。
⑧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农业国际化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州外、省外、国外资源和市场,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第一,要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面向日本、韩国、港澳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优质稻米;面向东南亚市场,发展蔬菜、百合、蜂蜜等;面向东南亚、欧美市场,发展椪柑、猕猴桃等食品。积极开拓我州在沿海地区,以及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国外的劳务市场。第二,进一步加快农业利用外资的步伐。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的投资,大力发展农业合资、合作或独资企业。坚持双边渠道与多边渠道相结合,无偿资金与有偿资金一起上。第三,进一步加强农业引智、引技工作,促进国际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州外、省外、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优良品种、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第四,要千方百计“走出去”,既要努力开拓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又要到发达国家寻求资源,开拓市场;既要鼓励有条件的集体企业“走出去”发展农业,又要鼓励失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大胆地到州外、省外、国外进行合资、参股、技术转让,投资办农业企业;既要抓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去”,又要发挥农业劳动力富余的优势,有组织地开展对外劳务输出,到一些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去取经、去发展,参与全球化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