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定稿)

时间:2019-05-15 11:4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定稿)》。

第一篇:2013年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定稿)

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系金融专业2班

222222222 林国栋指导老师邓云超

【摘要】 文章从目前大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存在的风险问题入手,对目前存在风险和解决的一些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财务公司;风险;控制中国的财务公司是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是中国企业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国家为了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盘活企业内部资金,增强企业集团的融资能力,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道路,于1987年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即东风汽车工业集团财务公司。此后,根据国务院1991年71号文件的决定,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也相继建立了财务公司。

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它区别于一般的商业银行,其宗旨和任务是为本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筹资和融通资金,促进其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是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中心,在企业集团发展战略中起着双重作用,即对内培育和完善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市场”,对外起到了企业集团面向社会的“金融窗口”作用。财务公司经营的好坏不仅关系着财务公司自身的发展,同时还影响企业集团的发展。财务公司要配合企业集团经营活动的开展,合理地配置资金资源,其首要任务就是要能够抵御各种风险,而抵御风险的关键就是抓好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相对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自创建以来,由于有关部门在其改革和发展上一直坚持积极引导、稳健发展的方针,因此其总体运行质量较好,发展一直比较稳健,但也有部分财务公司由于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出现了一些风险,有些甚至无法持续经营。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

一、结合财务公司的特点,笔者认为财务公司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制性风险

财务公司管理体制性风险是指因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在体制上的依附关系,以及集团经济运行状况和经营行为对财务公司安全运行所引发的风险。

财务公司的产生根源、定位和特殊的经营目标使其对企业集团具有较强的依附性,企业集团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前景是财务公司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财务公司的资本构成缺陷,使财务公司可能成为企业集团的政策性银行,而且行政干预弱化了财务公司市场化运作的能力。

(二)信用风险

财务公司的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义务致使财务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从广义上说,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财务公司信用的影响,使财务公司经营的实际收益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导致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得额外收益减少的一种可能性。

信用风险是财务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种风险,它只能是降低至可承受的水平而无法消除。财务公司是通过经营风险而获得收益的企业,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考虑风险大小的同时,需要兼顾效益指标,以实现风险与效益的最佳配合。

(三)市场风险

财务公司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汇率、利率的变动导致资金市场价格的变动,财务公司表内、表外资产会面临损失的风险。随着利率和汇率管制的逐渐解除,金融机构将逐步有商品定价权,这就要求财务公司能灵活掌握资金价格,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需求,确定合理的定价原则,科学配比资产负债结构,准确运用利率风险规避工具。当前,财务公司的经营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要特点,注重集团市场占有率的扩张,对资金价格的分析和确定,以及市场风险的规避方法缺乏系统考虑和设计。另一方面,财务公司的技术投入和产品开发不可能取得与商业银行一样的规模效应,部分业务的开展还不得不依靠商业银行的商誉和技术力量。因此,定价自主性较差,同样的金融产品可能成本较高,单位产品的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较差。

(四)流动性风险

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集团单位存款,具有明显的短期性,而资金运用却以中长期贷款为主,资产、负债结构的不配比,使流动性风险的产生成为可能。由于财务公司负债结构调整能力较差,稳健经营型的财务公司通常采用调整资产结构、提高

资金备付率等方式以规避流动性风险,但也有部分财务公司未意识此风险的危害性,采取较为极端的做法,如利用循环拆借资金等方式实现“借短放长”的目的。

反映财务公司流动性的综合性监测指标是资本充足率。目前,全国财务公司平均资本充足率约为20%,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和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要求,但问题在于财务公司资本金结构不合理,资本金补充缺乏持续性。主要表现:一是次级资本的相对量较少,贷款呆账和坏账准备金用于冲销坏账,无法当作资本运用。二是资本金主要来源于集团,由于受集团财力限制,不能随资产规模的增长而连续进行投资。

(五)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或称内部控制风险,是指财务公司在运作过程中因机构组织分工、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严或操作方式落后等内部原因而发生的金融风险。巴塞尔委员会给操作风险所下的定义是“由于不健全或失效的内部控制过程、人员和系统或是外部事件而导致的损失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源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这种失效状态可能因为失误、欺诈、未能及时作出反应而导致财务公司损失,或使财务公司的利益在其他方面受到损失,如财务公司结算人员、信贷人员、其他工作人员越权从事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操作风险还包括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诸如火灾和其他灾难等事件。

随着金融技术的日趋复杂化,金融服务业的全球化,财务公司的活动及其风险特征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财务公司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多多。如何将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已经成为财务公司发展壮大自己的迫切要求。实践证明:风险控制和财务公司自身发展密不可分。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正是为了财务公司自身更好的发展。只有一个稳健合规经营、资产质量优良的财务公司才能真正留住并不断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群,才能更好地为集团提供各种金融服务,才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二、要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务公司存在的风险,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行股权结构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目前,财务公司一般是由企业集团各成员单位共同投资组建的。这种资本构成的单一性,使财务公司产生之初就模糊了其独立的法人地位,难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财务公司实际上演变成了企业集团的政策性银行,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财务公司的发展。允许企业集团外部资金投资参股,股权结构由企业集团绝对控股转变为相对控股,其意义不仅在于财务公司股权结构的改变,更在于它深刻地影响了财务公

司的经营方式和理念。外部股权为了维护自己的股东权益,必然会对企业集团的各种行政干预产生某种制约作用,财务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无形中得到了加强,也使财务公司获得了较大的经营自主权,逐步培育了适应市场、面向市场经营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同时财务公司应建立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三者职责,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董事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负责明确经营管理层的责、权、利,并应认真分析财务公司经营环境,制定财务公司风险管理政策。经营管理层应按商业化、市场化原则经营,对董事会负责,并按财务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人行监管相适应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负责控制财务公司的风险,并确保各业务部门严格执行识别、度量、监控与其业务相关的风险。监事会应按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的授权进行严格的监督。

(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是财务公司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增强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内部制度保障,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又是衡量金融业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以运作合法、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涵盖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等多方面的内容。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既是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科学的风险管理流程的载体,又是实现风险管理控制的保障。我国财务公司大多数已设立了兼职或专职的风险管理部门,承担有效管理各个方面风险的职责,为了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充分保障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权威性,财务公司应以直接对董事会负责的风险管理部门为中心,建立风险管理部门协调组织、业务部门贯彻实施、内审部门监督检查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依据风险管理原则的要求,将风险管理涵盖于各项业务,充分发挥其风险管理职能,推进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三)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强员工素质培养

金融资产质量是财务公司的生命线,控制风险是确保稳健发展的前提。当前一些财务公司受企业集团行政干预影响较大,不良贷款日益增多,资产流动性较差,极大地制约了财务公司的竞争和创利能力。随着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财务公司的业务经营将受到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将会承受更大更多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减少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经营行为的行政干预,加强对不良

资产的清收和处置,降低不良资产的比重,完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手段,从而确保金融资产质量,轻装前进,增加参与竞争的实力和资本。

员工是财务公司的无形资产,是最基本的生产力,所有内控制度是针对人设立实施的,每位员工既是控制的主体又是控制的客体。首先,财务公司应将培养员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高度忠诚作为首要任务。其次,财务公司应实行提高和引进并举的人才策略,大胆引进和聘用金融、证券和法律等专业管理人才,增强经营决策的专业化和理性化,降低决策失误。再次,有针对性地对职工实施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及金融风险防范能力。最后,努力营造精诚团结的企业文化,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

(四)明确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

长期以来,在财务公司的发展目标中,多数财务公司将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作为财务公司的微观经营目标,认为财务公司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强调其对企业集团的支持功能。然而,在实践中,“支持企业发展”往往是作为财务公司盈利目标的对立面出现,成为当无法用市场化的原则,对某些高风险且收益较少,甚至直接会给财务公司的直接利益造成损失的项目提供“支持”行为时的一种理由,也成为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行政性干预的借口。

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独立的经济实体都应将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否则就无法生存。财务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企业,也不例外。这里应指出,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并不排斥财务公司对原有的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支持功能,只是这种“支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该在财务公司,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支持。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公司的经营目标,可以使财务公司少受不必要的行政干预,集中精力以财务公司自身经济利益为核心开展业务。只有财务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

总之,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开放、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加强防范和控制财务公司的各种风险,才能为财务公司提供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才能使财务公司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发展,成为中国金融领域独具特色的一员。●

【参考文献】

[1] 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S].2006.[2] 中国银监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S].2006.[3] 中国银监会.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风险评价和分类监管指引[S].2007.

第二篇: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浅析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

摘要 医院感染是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危。文章分析乡镇卫生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现状, 了解到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感染管理工作尚不规范, 在组织管理制度、职工的医院感染防范意识、操作规程、洗手依从性、空气和环境监测、手术室区域划分、消毒设施、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必须采取综合性治理措施, 认真抓好感染控制的各个环节, 才能全面有效地提高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 在现有的条件下降低感染率,从而提高手术室感染的管理水平。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手术室感染 现状 问题 对策

Abstract hospital infection is currently an important issue in the field of public health, and it directly affects the medical quality and patient safety.Article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towns and townships the operating room to towns and townships in the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management is not standard,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hospital infection prevention consciousness of the worker, operating rules, hand washing compliance division, operating room, air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dentifying clearly marked,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as well as some disadvantages.Must adopt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measures, earnestly pays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nfection control of each link, can eff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operating room of 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xisting lower infection rate, so a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Keywords In towns and townships

The operating room infection

The statusquo

Th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乡镇卫生院手术室管理现状............................................5 2 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感染存在的主要问题。.................................6

2.1医院感染管意识淡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难以落实.........................6 2.2 手术室消毒设施不完善,达不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6 2.3医务人员缺乏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感染控制能力差.................6 2.4医疗废物管理不严格,存在医院感染潜在风险..........................7 3 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感染管理的对策.......................................7

3.1加强乡镇卫生院感染管理意识教育,提高自觉性........................7 3.2完善手术室消毒设施,提高消毒效果.................................7 3.3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感染控制力.................8 3.4严格管理医疗废弃物,控制医院感染风险.............................9 参考文献............................................................11 致谢...............................................................13

日趋严重的医院感染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医院感染的发生, 不仅增加了社会负担, 而且给患者带来身体、精神痛苦和经济损失, 也降低了医院病床周转率和社会声誉[1]。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部门, 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着全院手术及部分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任务。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患者的预后和疗效。涉及的工作人员范围广,病人种类多,病情重,工作协调性强,工作节奏快,潜在风险大。目前在乡镇卫生院手术室仍然存在着房屋陈旧、布局不合理、设备老化、人员紧张、知识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潜存着许多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加强手术室的有效管理,是防范医疗差错发生和院内感染的有力保证,加强医务人员的院感控制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感染控制措施并加强落实,是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室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乡镇卫生院手术室管理现状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在院工作人员数为50~100人;住院床位数20~60张;年诊疗6万~15万人次;年住院600~1700人次;年手术300~1000人次。乡镇卫生院均有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有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者占88.89%。

乡镇卫生院中,医院感染管理挂靠部门主要为医教科占25%,护理部占30.56%,挂靠防保科占30.33%,挂靠其他科室占2.78%,33.33%既未挂靠也未单独成科。仅几所乡镇卫生院感染管理人员有岗位职务,其中有业务院长或医疗组长、防保站长、护士长的医院共占16.67%;大多数卫生院感染管理人员只是一般工作人员兼职,无岗位职务占83.33%。

76.66%的卫生院布局均不合理, 有的卫生院是单通道布局,所有的人流、物流线均在单通道通过,术后废物、污染物品未经有效隔离纳入单通道,未严格划分三区, 工作人员洗手间又是污染器械、布类清洗间。乡镇卫生院供应室建筑面积太小,只有1~ 2 个房间, 所有的物品从污到净,甚至包装、高压灭菌均在一个房间进行。手术的器械、敷料、缝针、缝线、麻醉用品等摆放不整齐,消毒不够好。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感染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医院感染管意识淡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难以落实.管理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管理知识,部分医务人员、实习人员的院内感染管理知识缺乏, 意识淡薄, 没有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中的感染危害, 不严格遵守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给手术室院内感染造成一定的潜在危险。在较多乡镇卫生院,由于种种原因未成立规范化医院感染管理专门机构,也无专职的感染管理科,上至院领导,下至临床各科室,都认为院感控制工作多此一举,又无经济效益,有时只为了应付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每月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都无法落实。

2.2 手术室消毒设施不完善,达不到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医院的手术室只有一个手术间,外科手消毒设施仅有一个普通水龙头,设施陈旧。手术器械清洗灭菌不达标。有64.7%的医院手术室自己清洗、包装手术器械;29.4%的医院没有清洗酶,47.1%的医院没有超声清洗设备和高压水枪。有的甚至从不刷洗管腔,器械锈迹斑斑。调查显示乡镇卫生院中80% 的单位配备监测专兼职人员, 但仅33.33% 的单位定期开展了消毒灭菌效果的自我监测,40% 的单位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开展了监测,53.33%对紫外线灯照射时间进行了记录登记, 40%的单位对使用中消毒剂进行了浓度监测, 而开展了使用中消毒剂染菌量监测的单位仅20%。

2.3医务人员缺乏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感染控制能力差

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学习培训受限制,医护人员感染管理知识缺乏。50%的乡镇卫生院对专、兼职人员的学习培训缺乏重视,40%的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缺乏。由于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视不足, 在医院感染管理人员配置上一般指定一个护士兼职, 既无设备也无条件。乡镇卫生院医护比例严重失调, 一般一所卫生院只有1~ 2名护士, 她们要兼门诊注射室、换药室、病房护理、供应室消毒多重职责, 有的甚至还要兼顾药房, 在身兼多职而又主要以治疗为主的情况下, 医院感染管理常被忽视。

职业防护措施落实存在隐患。医院中检测丙型肝炎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50%,30%医护人员存在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手术室直接接触的血液、体液有感染的可能。

2.4 医疗废物管理不严格,存在医院感染潜在风险

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合盛放现象较普遍;暂存处设置场所不合理,大多数医院将暂存处设在诊室旁边,少数医院裸露存放;暂存处设施不完善,无水源,不便于清洗消毒。几所乡镇卫生院对污水简单消毒处理就直接排放至下水道,造成环境污染一次性物品管理,医院未建立出入库登记、每批检验报告档案。乡镇卫生院手术室感染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乡镇卫生院感染管理意识教育,提高自觉性 加大对科室医务人员的思想教育力度,面对在医院感染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让医护人员都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员积极参与感染监控管理,发挥群体最佳效应。做到明确分工,专项专管,落实到人,安排到时,并有自查自检项目,相互监督,效地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行为素质。成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控小组: 由3名护理人员组成,护士长亲自负责,小组成员定期与不定期督促检查,负责落实手术期间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控工作【2】。建立管理组织,规定各乡镇卫生院的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为各乡镇卫生院医务工作者提供学习及培训场所并提供有关资料。

3.2 完善手术室消毒设施,提高消毒效果 每日湿式清扫、通风换气、定时消毒,术后用消毒液终末擦拭物体表面、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每周对墙面、室内物体进行彻底清洁消毒,清洗空调滤网等。以清洁为基本切入点,进行医院感染的基本控制,充分保证环境清洁、无尘、干燥。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重复使用的手术器械、布类根据其性能、材料、结构、污染程度选择清洁、消毒、灭菌方法,保证器械完好无损并达到灭菌效果,无条件的卫生院实行术后器械清洗、灭菌整体外送至有资质的消毒供应中心【4】。

做好空气净化,根据手术类型定时开放空气净化消毒设施,手术间内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时间在60分钟以上,保证紫外线灯时间和强度有效【5】。术前术毕使用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浸泡液进行室内物品的擦拭和地板湿;严格禁止外带有菌物品进入手术间,如患者的衣物,手机,外来器械包装等;严格的区分手术类型,合理分配手术间和手术台次,避免手术间混用引起交叉感染【6】。

3.3 加强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感染控制力

[3]3.3.1 加强手术室人员的培训 指导管理人员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到上级医院或管理机构学习培训,将学到的新知识带回科室组织科内人员的学习,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培训指导,制定完善流程,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培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强化标准预防,定期考核,提高专业知识,增强院感的防控意识,变被动防控为主动防控,做到人人参与院感的防控,包括手术室的清洁工【7】。

操作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人员流动,控制人员进出数量。手术结束后的污布类、污物等密封后标记清楚运出手术室,防止污染其它手术间及周围环境,感染类手术应严格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经常组织感染知识学习与培训,定期组织与感染相关的培训,医院感染科的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在培养和培训方面应有足够的投入,才能促进知识更新,提高医院感染人员能力水平[8]。同时还要加强对全院医护人员的培训,才能够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使制度自觉的落实于日常工作,手术室主任应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 等法规、制度, 制定《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 对新职工应进行医院感染岗前培训, 并进行考核, 考核合格, 提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后才进入手术室工作, 管理人员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到上级医院或管理机构学习培训,将学到的新知识带回科室组织科内人员的学习,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培训指导,制定完善流程,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培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9】。

3.3.2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 由于医护人员直接与患者接触, 有接触传染源的可能, 因此,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体检, 建立健康档案。要求工作人员上班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橡皮手套。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推广六步洗手法【10】。外科医师手术中、护士注射时容易被锐器、针头, 碎玻璃刺伤, 引起感染, 如遇到上述情况, 要立即挤压伤口、排出血液、清洗消毒, 必要时根据污染物携带的病毒及细菌种类及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加以预防[11]。手术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损伤。若在术中不慎发生职业暴露,立即离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再用0.5%碘伏浸泡。发生职业暴露后详细记录,上报感染科,并做好随访工作【12】。

3.4 严格管理医疗废弃物,控制医院感染风险

3.4.1 手术室一次性用品的处理

无纺布手术单、手术刀片、注射器、输液器、采血针、吸管、试管、医用手套、医用敷料、各种导管等和手术中产生的医用废弃物, 应建立处理流程, 使用后经高压灭菌、焚烧、消毒剂浸泡处理[13]。对感染性废物使用后放入黄色防渗漏专用容器, 注明感染性废物存放; 对损伤性废物使用后放入利器盒,封口严密, 注明锐器存放, 再由专人回收, 集中统一处理并登记, 未经无害化处理者严禁流入社会。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存放, 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 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包装, 分类进行无害化处理【14】。按要求放置各种手术物品,进入手术间的所有物品必须是擦拭干净、去除外包装的物品,摆放要避开回风口,以免影响空气回流。手术所需的物品必须术前备好,室内固定一定数量,放置于手术间壁柜内,用后随时补充。3.4.2锐利废弃物的处理

每一个手术间放置由硬塑制成并标有“针头”字样和“玻璃”字样的容器, 用于收集手术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术刀片、麻醉穿刺针、玻璃类等锐利废弃物【15】。每日手术结束后, 由专管保洁人员逐个手术间进行收集, 送医院感染中心进行处理, 严格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

总之, 医疗机构进行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性工作,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乡镇卫生院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疗护理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要求我们管理者和各级各类人员都应高度重视,做到人人参与院感的控制,把好每一个环节,改善环境与硬件设施,完善制度与流程,并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加强培训与指导,提高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水平,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只要领导思想重视, 管理制度健全, 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强, 执行责任制, 自觉按制度和规程办事, 就一定能消除医院感染隐患, 预防与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1]詹磊.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7): 752-754 [2]王晓燕, 何敏.医院感染与传染病[ J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11,1(3): 279.[3]张翠芝, 王军, 刘克英, 等.乡镇卫生院消毒工作探讨[ J].医学动物防制, 2011, 23(7): 534-544.[4] 张小德.医院感染管理实用手册[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 63.[5] 丁国英,封子秀,刘思新,等.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环节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 [6] 张美云, 李桂香.医院感染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J].护理研究,2010, 20(12C): 3353-3354.:403-40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S].2009-04-01.[8] 乐三峰, 丁哲.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监控措施[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14): 2086-2087.[9]谢多希, 赵丽琴.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5): 562-563.[10]何继华.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J].齐鲁护理杂志, 2008,14(2): 123-124.[11] 徐然,王华生,孙雪莹.两种医用器械清洗方法的效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5:1394-1395 [12] 杨 杰.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与对策[ J].齐鲁护理杂志,2010, 16(19): 116-117.[13] 高兴莲,田莳.我院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9(12):14-15.[14]沈郁,钱小毛. 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3): 368 - 369.

[15] 俞琬如, 许淑琴, 单东良, 等.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15(4): 433-435.致谢

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已接近尾声;岁月如梭,我四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张野老师,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选题到论文完成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的问题和困难,感谢张野老师一次次的鼓励和引导。感谢张野老师为我提供了很多专业性的指导。再次谨向张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谢谢!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09级卫生事业管理班的全体同学,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第三篇:公司风险管理控制(后勤)

公司风险管理控制

后勤(保洁、绿化、食堂)

草稿

二O一一年十二月

引言

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企业呈现出行业竞争白热化的特点,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运行风险。因此,运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手段,探索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理论,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风险管理体系,尽力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和成本,是所有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新方向。

一、公司后勤服务范畴

(一)保洁服务

(二)食堂服务

(三)绿化服务

二、公司(后勤)主要风险定义

在实施上述活动过程中,可能对有损公司名誉、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资源浪费等不确定因素,可确定为公司风险。

二、公司主要风险因素

(一)人员引发的风险

(二)电器装具引发的风险

(三)商品质量引发的风险

三、公司风险管控方法

(一)风险保留

有序推进公司后勤服务工作,确保公司主营业务健康发

展,但也不能“因噎废食”为避免风险而牺牲公司后勤活动进而影响公司主营业务开展,在对后勤服务潜在风险实施有效控制的同时,可以选择保留风险的方式。

(二)风险回避

如果公司后勤活动不值得冒如此巨大的潜在风险,在未排除潜在风险的前提下,选择直接回避的途径。

(三)风险转移

鉴于公司食堂、绿化、保洁等后勤服务均委托第三方负责实施,可以采取合理合法的方法,将绝大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企业承担。

(四)流程反控

制定各环节的合理流程,各个流程相互制约,努力减少风险发生机率,尽力减少风险带来的人身财产损失。

四、后勤服务风险发生的线索

后勤服务分为保洁、食堂、绿化以及办公用品及部分。 保洁服务

以保洁服务为线索:筛选企业→洽谈签订→履约服务→效果评估。

风险管控

沿着风险发生线索,分析主要风险因素,描述出主要风险管控方法。

(一)筛选企业

此环节主要是在本地范围内收集若干可提供保洁服务的企业,属于初期资料收集阶段,基本不会直接发生风险事故。

(二)洽谈签订 主要风险因素:

1.当前,全国保洁服务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上述极有可能导致保洁合同不能正常履约。

2.拟与公司签订保洁服务合同的乙方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法律地位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3.保洁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后,签约的保洁公司赔偿能力有限为公司带来的法律风险。

4.对保洁服务合同具体条款的错误研判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管控方法:

1.委托公司法律顾问做好对参与竞标保洁服务企业的资信程度、服务水平等情况的调查工作。

2.委托公司法律顾问查验拟签约企业提交的企业相关证照的真伪,调查保洁服务企业经济实力。

3.邀请公司法律顾问对合同文本进行专业审查,明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杜绝隐性条款和不对等条款,合理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三)履约服务 主要风险因素:

1.保洁员工自身人身财产安全。

2.保洁员工操作不当而导致室内外积水,或保洁后的地砖湿,进而导致室内外人员滑倒摔伤、扭伤及所属财物损毁。

3.作业期间保洁员工损毁公司财物,如蹭刮样品车辆和待修车辆,以及其他公私财物,不当操作用电器具导致损毁。

4.保洁员工作业过程中操作不慎导致室内外积水而导致楼面漏水,进而导致大楼内外用电线路或电器短路损毁。

5.保洁服务水品低下,导致顾客不断投诉,影响公司形象。

管控方法: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洁工作日常检查制度,做到检查有记录,违章有惩处,将一切可能的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2.督促保洁服务企业加强对所属员工的安全生产相关教育,警示所属员工按章操作。

3.在室内外重点保洁区域设立警示牌或警示带,提醒保洁员工及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四)效果评估 主要风险因素:

1.保洁员工操作使用相关器具不当,导致人身或财物受损。

2.保洁服务公司对屡屡发生的事件未予高度重视并进行整改,如员工薪酬、保险、调休等,导致事件进一步升级,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

3.公司对保洁工作督促检查工作出现纰漏,导致室内外保洁标准明显下降,进而影响公司形象。

管控方法:

1.督促保洁公司进一步加强对所属员工的培训,特别是确保每名保洁员工能正确掌握对相关器具的使用方法。

2.严格执行保洁工作日查制度,做到每周有评估,每月有小结,时时督促保洁企业进行整改。

3.日检查、周评估、月小结的结果均纳入公司对保洁公司的年终考评,并与经济挂钩进行奖惩。

4.督促保洁服务企业执行好劳动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积极处理好其内部可能出现的劳动纷争,杜绝将问题带到公司。 食堂服务

以食堂服务为线索:筛选企业→洽谈签订→履约服务→服务评估。

风险管控

沿着风险发生线索,分析主要风险因素,描述出主要风险管控方法。

(一)筛选企业

此环节主要是根据公司客户餐和员工餐的标准,在公司周边收集若干可提供餐饮服务的企业,属于初期资料收集阶段,基本不会直接发生风险事故。

(二)洽谈签订 主要风险因素:

1.本地餐饮服务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上述极有可能导致送餐合同不能正常履约。

2.拟与公司签订送餐服务合同的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法律地位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3.餐饮公司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后,签约的餐饮公司赔偿能力有限为公司带来的法律风险。

4.对送餐服务合同个别条款错误研判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管控方法:

1.委托公司法律顾问做好对参与竞标送餐服务企业的资信程度、服务水平等情况的调查工作。

2.委托公司法律顾问查验拟签约企业提交的企业相关证照的真伪,调查餐饮服务企业的经济实力。

3.邀请公司法律顾问对合同文本进行专业审查,明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杜绝隐性条款和不对等条款,合理规

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三)履约服务 主要风险因素:

1.餐饮公司所采购食材可能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过期、污染、变质,或其他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餐饮企业食物烹饪环境或炊具被污染。

3.餐饮企业从事食物烹饪或食物分发的员工有传染病及其他疾病,导致人员交叉传染。

4.食物制做完成之后运送及分发过程中因餐饮企业员工操作不当,饭、菜、汤等食物泼洒散落,导致人员滑倒、摔伤、烫伤,以及公私财物损毁。

5.公司员工所使用的就餐餐具消毒不彻底导致疾病传播。

6.食堂公用餐具传播流行性疾病。管控方法:

1.除送餐服务合同约束外,还应当建立健全送餐服务企业的日常检查制度,做到检查有记录,违反有惩处。

2.监督餐饮服务企业做好食材采购、烹饪环境、炊具餐具、操作规程、员工健康等环节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工作,做到采购有台帐,上岗有规程,员工有健康证。

3.敦促餐饮服务企业加强对所属员工的安全生产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醒员工在送餐、分餐时严格按章操作。

4.针对食物汤水油腻,洒落地面后以导致人员滑倒摔伤,对食堂公共区域地面铺设防滑垫,并在重点公共区域设立警示牌或警示带,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5.进一步加强餐具统一、规范和严格消毒,严把餐具消毒关。

6.继续严格执行食堂公用餐具定期消毒制度,利用各种药品、器械等工具,常抓不懈地搞好灭鼠、灭蚊、灭蝇工作。

(四)效果评估 主要风险因素:

1.餐饮服务企业员工操作使用相关器具不当,导致人身或财物受损。

2.餐饮服务公司对员工薪酬等类似问题未予重视并整改,导致事件升级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

3.督促检查工作出现纰漏,导致送餐公司所送食物标准下降,员工反映强烈而影响正常工作。

管控方法:

1.督促餐饮服务公司加强员工培训工作,确保送餐员工熟悉具体操作流程,能正确掌握相关器具使用方法。

2.严格执行送餐工作日查制度,做到每周有评估,每月有小结,时时督促送餐企业进行整改,上述结果均纳入公司对送餐企业的年终考评,并与经济挂钩进行奖惩。

3.督促送餐企业执行好劳动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

规章,积极处理好其内部可能出现的劳动纷争。 绿化服务

以绿化服务为线索:筛选企业→洽谈签订→履约服务→服务评估。

风险管控

沿着风险发生线索,分析主要风险因素,描述出主要风险管控方法。

(一)筛选企业

此环节主要是根据公司对室内外绿化的具体要求,在成都本地收集若干可提供绿化服务的企业,属于初期资料收集阶段,基本不会直接发生风险事故。

(二)洽谈签订 主要风险因素:

1.本地绿化服务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不少企业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上述极有可能导致绿化合同不能正常履约。

2.拟与公司签订绿化服务合同的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法律地位所带来的潜在法律风险。

3.绿化公司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了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后,签约的绿化公司赔偿能力有限为公司带来的法律风险。

4.对绿化服务合同具体条款的错误研判所带来的潜在9

法律风险。

管控方法:

1.委托公司法律顾问做好对参与竞标绿化服务企业的资信程度、服务水平等情况的调查工作。

2.委托公司法律顾问查验拟签约企业提交的企业相关证照的真伪,调查绿化服务企业的经济实力。

3.邀请公司法律顾问对合同文本进行专业审查,明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杜绝隐性条款和不对等条款,合理规避潜在的法律风险。

(三)履约服务 主要风险因素:

1.绿化企业未按照合同约定,在指定区域内栽种公司指定花卉苗木,植物外观形象不佳,严重影响了公司外在形象。

2.绿化员工操作绿化机械时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导致人员或财产受损。

3.进行病虫害防治时,未按照合同要求及绿化规范要求操作,导致室内外,特别是室内空气污染指数严重超标。

4.对植物喷洒水过量而四溢,地面湿滑或积水,导致过往人员滑倒摔伤,或损毁财物。

管控方法:

1.除绿化合同约束外,还应当建立健全绿化服务企业的日常检查制度,做到检查有记录,违反有惩处。

10

2.敦促绿化企业加强对所属员工的安全相关教育和培训,提醒员工在更换、养护植物时须严格按章操作。

3.督促绿化企业在喷洒药物或更换室内外植物之前,应书面告知准确时间,以及评估更换后可能对办公环境的影响。

4.针对地面积水可能导致人员滑倒摔伤,在绿化养护湿滑地面区域铺设防滑垫,并在重点绿化区域设立警示牌或拉上警示带,警示过往人员。

(四)效果评估 主要风险因素:

1.餐饮服务公司对员工薪酬等类似问题未予重视并整改,导致事件升级影响公司正常经营活动。

2.督促检查工作出现纰漏,导致绿化植物养护标准下降明显。

管控方法:

1.督促绿化企业依据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及地方规章,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内部可能出现的劳资纠纷。

2.严格执行绿化工作检查制度,做到每周有检查,每月有评估,督促绿化企业及时整改,上述结果均纳入公司对绿化企业年终考评,并与经济挂钩进行奖惩。结束语

企业开展风险管理能有效地预防、规避和控制企业运营

11

风险,但企业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才是最终效果如何的关键所在。企业风险控制流程只是落在纸上的规范性条款,仅仅是有了企业风险控制的理论和依据,而真正有效减少企业运营风险发生几率则有赖于企业管理层乃至于企业的每名员工对既定流程的认真执行,整套风险控制流程和理论的实际践行者则是公司的每一个人。虽然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开展风险管理的效果还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大陆企业普遍缺乏风险意识的情况下,强调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第四篇:(财务风险控制)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财务风险控制)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

实验室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程序

一、检验职业感染的现状

经血、呼吸道、粘膜传播疾病直接危害着检验工作者身体健康。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3亿人携带HBV,HBV表面抗原(HBsAg)的携带率为8%-20%;自90年代以来HCV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其感染率为3%。目前艾滋病感染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增长期。在无偿献血人群中检出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病毒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经调查显示,针头和玻璃碎片是主要锐器致伤因子,经常接触针头者发生锐器伤的危险是不经常接触者的23倍。多种传染病是通过血液传染的,而血液检验中的职业暴露大多数来自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操作和标本采集过程中,意外被带病原体的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血常规采血针、采血玻璃管、吸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呼吸道吸入气溶胶也是传播方式之一。因此,检验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暴露危险。

1.传播途径

检验人员感染疾病的一般传染途径有:

(1)皮肤破损:带有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的血液,长时间接触小伤口、溃疡、擦伤等破损皮肤,将会造成机体的感染。

(2)穿刺:由于针头、刀片等对皮肤的意外损伤,使带有病毒的全血、血清或血浆进入皮下或循环系统,造成感染。这种针头意外损伤是职业性HBV和HIV感染最重要的原因。带有HIV的针头意外穿刺皮肤后,HIV感染的可能性在0--0.9%之间,平均为0.4%。而对于HBV,这个可能性在6%-30%之间,平均为18%。有学者进行了相应的统计推算,每1000个艾滋病病人,每年会产生1例由于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IV感染;而每1000个乙肝患者,每年会产生45例类似职业性HBV感染。由于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比HIV高得多,在一定人群中,每年产生的因针头意外造成的职业性HBV感染比HIV多得多。

(3)粘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离心意外等造成的血液飞溅,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与口腔、鼻腔黏膜或眼结膜等接触,可以造成感染。还有被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污染的电话、仪器、工作台面等接触,也可以造成感染。

(4)吸入含病原体的气溶胶引起感染:在采血窗口或发放化验单时,直接与病人面对面接触交谈,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此外,能引起气溶胶的操作或事故有离心、溢出或溅洒、混合、混旋、研磨、超声以及开瓶时两个界面的分离等。

2.危害因素

(1)血源性危害:调查研究发现,检验人员被针刺伤占第2位。最常见危害较大的职业传染病有以下3种:

1)乙型肝炎:

HBV是检验人员面临传播危险性最大的血源性疾病,HBV在血液中的浓度可以高达108-109拷贝/ml,检验人员感染率较高。HBV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液的传播,病毒携带者血液中HBV的浓度很高,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2)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在血液中的浓度在102-103/ml左右,主要经血液传播,因此通过注射、针刺、含HCV血液污染的伤口和其他密切接触传播。丙型肝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不明显,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有时会造成比HBV更严重的后果。

3)艾滋病(AIDS):近年来我国AIDS的流行对检验人员造成了日益严峻的职业性感染威胁。HIV在血液中的浓度通常在100-104拷贝/ml,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比率为0.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资料显示,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医护人员中已有57人被确诊感染了HIV,其中实验室技术人员19人。

(2)呼吸道、接触及节肢动物叮咬危害因素

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特别是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内操作的任何疏忽、失误都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常见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肠道致病菌等。

3.防护措施

(1)增强检验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行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检验工作人员应主动地从多方面了解关于HBV、HCV、HIV等相关的知识,了解各种病毒的传播方式,使自己知道采取什么样的防护措施。医院和检验科应高度重视,定期加强教育,让检验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自觉地养成良好的习惯。

(2)规范操作程序:各类医疗废物、垃圾必须分类放置,及时消毒后,再由卫生清洁人员取走。特别注意对损伤性医疗废物的及时处理。严格防止感染或致病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要严格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检验科应制定一套有关卫生防护的规章制度,人人都应自觉遵守。如在实验室内禁止吸烟、吃东西、接听手机;在免疫学检验室和细菌室工作,要戴口罩和手套。防止各种液体飞溅,必需避免手或皮肤直接接触,若有意外污染应及时消毒、冲洗并擦干飞溅出的液体。在离心机停止转动前时,不要打开顶盖,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更不要用手去使离心机减速,避免机械损伤的发生。

(3)避免锐器损伤,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使用:感染性的各种针管、吸管、吸头、试管、玻片等用后及时放在专用容器内;用过的针头不要套回针帽,避免刺伤。锐器损伤后立即挤出伤口处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水清洗伤口,2%碘伏消毒后纱布包扎,可套橡皮指套

(或橡皮手套),下班前洗手再重新消毒包扎,并准确记录上报,确认损伤器械是否来自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以使受伤者及时得到监测和治疗。

(4)重视手部清洁:院内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戴医用乳胶手套可以为医务人员提供很好的保护。乳胶手套尽管不能避免针头造成的机械损伤,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而且,当针头造成意外损伤后,乳胶手套还可以起到一种阻挡、封闭作用,减少进入伤口的血量,从而降低感染。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使手表面的暂居菌减少1000倍,用普通肥皂和清水擦揉15s以上,可清除暂居菌或降低其在皮肤上的密度,搓洗15s,手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下降77%,洗2分钟可降低85%;对铜绿假单胞菌效果更好,搓洗12s便可去除92%,洗2分钟可去除97.8%。

(5)职业暴露的局部处理:工作中职业暴露后现场急救处理非常重要,若黏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干净;皮肤意外接触到血液等污染物,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被血液污染的针头或仪器等锐器刺伤,对伤口进行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和流水清洗伤口,用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带手套等,发生意外伤害暴露后要立即进行伤口局部处理,并立即报告预防保健部门,受伤者及患者进行HBV、HCV、HIV和梅毒等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尽快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减少职业感染率的发生。

二、实验室风险评估目的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确定实验室防护等级,建立生物安全防护机制,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评估的范围是科室所有涉及到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对化学、物理、辐射、电气、水灾、火灾、自然灾害和噪音等进行风险评估。科室管理机构要统筹安排。

评估的结论要十分明确,包括危险程度极低的微生物。

可以根据实验室工作特点、仪器使用,打包评估。

危害性评估始于实验室设计建造之前,实施于实验活动之中,在使用之后还需进行定期的阶段性再评估。

当发生实验室意外,或新发传染病,或严重疫情时,应特别注意要安排此项工作。

紧急、意外事故应对方案提供以下操作规范:

1.防备火灾、洪水、地震和爆炸等自然灾害

2.意外暴露的处理和污染清除

3.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继续操作、人员紧急撤离

4.人员暴露和受伤的紧急医疗处理,如医疗监护、临床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

三、风险评估内容

(一)生物因子危害评估

生物因子(biological

agents)概念:可能引起感染、过敏或中毒的所有微小生物体,包括基因修饰的、细胞培养的和寄生于人体的。

(1)危害评估内容包括生物因子已知或未知的特性,如生物因子的种类、来源、传染性、传播途径、易感性、潜伏期、剂量-效应关系、致病性、变异性、在环境中的稳定性、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流行病学资料、预防和治疗方案等。

(2)制定评估报告:各种因素的风险发生概率程度、针对这些风险采取的预防措施以及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方法。

依据2006年1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对医院检验科可能接触的病原体进行评估。

表1.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病毒分类名录

举例: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危害评估报告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与致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一般有如下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菌血症、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骨髓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此外,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产生溶表皮素、明胶酶、蛋白酶、脂肪酶、肽酶等。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呈单个、成双以及排列成葡萄串状。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衰老、死亡和被白细胞吞噬后的菌体革兰染色呈阴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

适生长温度35~37℃、最适pH7.4~7.6。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

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

(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与诊断

1.标本采集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痰液、脓液、创伤分泌物、尿液、粪便和呕吐物等。

2.直接涂片镜检直接涂片检查在正常情况下呈无菌状态的体液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若有检出革兰氏阳性,显微镜下呈葡萄状排列、无芽胞、荚膜,直径0.5-1μm的球菌。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分离培养可以选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血平板和高盐甘露醇平板,血平板用葡萄糖肉汤增菌培养基。该菌在普通肉汤中呈均匀迅速混浊生长;若接种于琼脂平板上35℃过夜后可形成直径约2~3mm的厚菌落、湿润有光泽、呈金黄色不透明圆形凸起。若接种于血平板,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透明的β—溶血环。在高甘露醇平板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成淡橙黄色菌落,以此可与其他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相鉴别。

4.鉴别实验

(1)血浆凝固酶试验:血浆凝固酶分为结合型和游离型。前者结合在细菌的细胞壁上,能直接作用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使之转化为纤维蛋白,环绕菌体而形成凝块。而游离型血浆凝固酶则在产生后被分泌到菌体外,不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但可以激活血浆凝血酶原,使之转化成凝血酶,后者再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化为纤维蛋白。具体的测量方法也因此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两种。

(2)耐热核酸酶试验:将24小时肉汤培养物沸水浴处理15min,用接种环划线刺种于甲苯胺兰-DNA平板,35℃培养24小时,在刺种线周围出现淡粉色者为阳性。本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阳性。

(3)甘露醇发酵实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发酵甘露醇。

(4)Staphaurex

胶乳凝集实验是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商品化直接凝集试验。

5.生化鉴定如上述,注意与其他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PYR(吡咯烷酮-β-萘基酰胺)试验阴性;VP试验阳性;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阴性。

6.免疫学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方法可检测金葡菌的磷壁酸抗体。

7.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以及酶切图谱分析等。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治及生物安全防护

1.细菌的防治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控制主要包括:

1)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

2)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生成。

3)无菌措施(如检查病人前后彻底洗手和消毒合用的器械)至关重要。无症状的鼻腔带菌者,除非所带菌株十分危险或被怀疑为暴发流行的传染源,一般不必隔离。

治疗包括脓肿引流,抗生素(重症病人需肠外给药)和全身支持疗法。培养标本应在开始治疗前或更换抗生素之前获取。抗生素的选择和剂量取决于感染的部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医院获得的葡萄球菌和大多数社区获得的菌株,通常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和抗假单胞菌青霉素有耐药性。大多数菌株对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类、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敏感。

目前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日益增多。MRSA菌株通常对耐β-内酰胺酶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卡巴培南类有耐药性。这些细菌对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阿齐霉素,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的耐药性也很普遍。

虽然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或喹诺酮类对某些MRSA感染是有效的,但静脉注射万古霉素为首选。肾功能正常成人的通用剂量是每6小时静脉注射500mg或每12小时静滴注1000mg,至少在1小时内滴完。肾功能受损时,剂量应根据血清中药物的浓度加以调整,疗程视感染部位及病人的反应而定,但一般为2~4周。某些严重的或有并发症的感染,可能需要静脉给药治疗6~8周,然后再口服治疗1个月或更长时间。

可用于替代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的药物有:TMP-SMZ,成人剂量为TMP10~15mg

/(kg.d)加SMZ50~75mg/(kg.d),分剂口服或肠外给药,每次间隔8小时或12小时,连续2~4周;利福平(600mg/d)口服或肠外给药;肠外给亚胺培南-西拉司丁(500mg每6小时1次)或美罗匹宁(0.5~1.0g每8小时1次。但利福平不要单独应用,因为细菌很易产生抗药性。在治疗异物相关性MRSA感染或浆膜腔MRSA感染时,利福平和氨基糖苷类是有用的辅助药物。邻氯青霉素,双氯青霉素,TMP-SMZ,环丙沙星及局部用莫匹罗星(mupirocin)可用于治疗MRSA

带菌状态,但MRSA对这些药物可产生抗药性。抗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菌株的流行日益增加,这种菌株在实验室中可将引起抗万古霉素的基因转为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株,而在感染的病人中则转变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株。可是这些葡萄球菌很容易对治疗这类感染的其他药物产生抗药性。杆菌肽,若有的话,可试用于治疗抗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感染。对这些病人应严格隔离,以防他们的细菌传播。

2.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

根据《病原微生物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人间传播的微生物名录(待颁布)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三类,BSL-2。相关的防护事宜包括:

(1)操作要求

1)实验时,未经实验室主任同意,限制或禁止进入实验室。

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刷子和簸箕、夹子或镊子。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2)安全设备

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研磨、匀浆、剧烈震荡或混匀、超声波破裂、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跟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大褂、罩衫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二)实验室工作岗位风险评估

例:1.标本运送岗位

2.免疫(HIV)检测岗位

第五篇: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审计及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高级培训班

培训时间:

2012年04月14-15日/05月18-19日深 圳

2012年04月21-22日/05月25-26日上 海

培 训 费: 2600元(含资料费、午餐费、专家演讲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咨询电话: 0755-611921000755-23107800汪小姐范小姐

课程对象: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负责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部门的经理、主管;总经理、财务副总经理以及其他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财务主管、税务经理、税务主管、总帐会计、税务会计相关人员等。

资格认证:认证费用:中级600元/人 高级800元/人(参加认证考试的学员须交纳比费用,不参加的学员无须交纳)备注:1.凡希望参加认证的学员,在培训结束参加考试合格者,颁发(国际职业认证标准联合会)<<财务管理师>>国际国内双职业资格证书,(国际国内认证/全球通行/雇主认可/官方网上查询);

2.凡参加认证的学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号码及大一寸数码照片;

3.课程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证书快递寄给学员;

4.此证可申请中国国家人才网入库备案。

课程收益:通过系统学习使学员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合理运用,有效规避风险,提高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同时深刻理解内部审计、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帮助学员建立对内部控制制度完整而系统的认识

二、掌握快速诊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方法,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并进行改进

三、掌握内部审计的具体实施程序以及关键操作要点

四、掌握财务风险评估方法,并有效采取措施控制与防范风险

五、深刻理解内部审计、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打造系统“防火墙”

课程提纲:

内部审计篇

一、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

一、引言:解开你对内审的困惑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1)概念2)目的3)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比较

(二)设置内审部门的考虑因素

1)企业规模与经营的复杂性2)业务特点与风险控制3)提升内审部门的独立性

4)营造良好的内审环境的方法

(三)内部审计的发展阶段

1)控制2)控制结构3)企业风险

4)企业风险管理流程

(四)内部审计的角色

1)监督者2)检察员3)协助者4)咨询师

(五)内部审计的先进理念

1)在审计内容上,强调以管理审计为重点2)在审计策略上,采取参与、合作的方式

3)注重将审计结果的传递作为向管理当局提供服务和帮助的良好机会

(六)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1)从回顾历史到着眼未来2)从强调控制到关注风险3)从强调独立到注重价值报名咨询:0755-8622241513510936819 公开课部:敖老师在线 QQ:476304896

4)从会计、审计知识到复合知识结构5)从经营审计到战略审计6)从强迫接受到自愿进行

二、从内审流程的角度关注内审的实务操作

(一)审计计划阶段

1)了解被审计单位2)确定审计范围以及审计重点

3)确定重要性水平,评估审计风险4)拟定项目审计计划与审计方案

(二)审计实施阶段

1)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方法及其实施2)实质性测试的目的、方法及其实施

(三)审计报告阶段

1)结果汇总与试算平衡2)审计结果的沟通3)撰写审计报告的具体要求与写作技巧

三、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与实战技巧

(一)审查书面材料的方法1)顺查法与逆查法2)详查法与抽查法

(二)客观实物证实法1)盘点2)调节3)鉴定

(三)审计调查方法

1)观察、询问、函证2)创造互相理解的氛围3)学员倾听的技巧

4)“快”与“准”是关键5)别被审计对象对象牵着鼻子走

(四)实施有效抽样,保证审计质量

1)经验抽样的实施步骤与实施要点2)随机抽样的实务操作3)系统抽样与随意抽样

(五)分析型复核

1)分析型复核的概念2)分析型复核在审计全过程中的运用3)运用分析型复核时的注意事项

四、内部审计实务操作指导

(一)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获取审计证据必须考虑的因素2)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3)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4)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点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1)内部控制审计2)风险管理审计

(三)年报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1)年报审计的操作要点2)收入与支出的审计

(四)经济责任审计1)责任的涵义以及关注点的演变

2)关注结果3)关注过程

(五)三大常见管理类审计的实施1)效果性审计2)效率性审计3)经济性审计

(六)遵循性审计1)遵循性审计的概念与遵循性审计的重要性

2)遵循性审计的遵循性标准3)从会计信息与相关资料切入实施遵循性审计

财务风险及防范篇

一、财务风险的一般概念、种类、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一)财务风险的一般概念

1)财务风险的概念2)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的区别

(二)财务风险的种类

1)筹资风险2)投资风险3)资金回收风险4)收益分配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2)全面性3)不确定性4)激励性

(四)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1)环境影响2)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不合理3)财务决策失误4)管理人员认知偏差

附件二:

二、财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一)财务风险的评估(Z-SCORE模型)

(二)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措施1)承受法2)规避法3)降低法4)分担法

一、内部控制概论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1)内部控制的一般概念2)COSO报告的定义3)内部控制的种类

(二)内部控制的属性

1)职责分工2)实物接触控制3)内部核查4)充分的书面记录5)恰当的授权

(三)内部控制的种类

1)按控制性质分2)按控制内容分3)按控制地位分4)按控制功能分5)按控制时序分

(四)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则

1)相互牵制2)协调配合3)岗位匹配4)成本效益5)整体优化

总结: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二、内部控制规范总揽

(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1)总则2)内部环境3)风险评估4)控制活动5)信息与沟通6)内部监督

(二)内部控制评价指引

1)总则2)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标准3)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4)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和评价报告

(三)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1)资金2)采购3)存货4)销售5)工程项目6)固定资产7)无形资产

8)长期股权投资9)筹资10)预算11)成本费用12)担保

13)合同协议14)业务外包15)对子公司的控制

16)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17)人力资源政策18)信息系统一般控制19)衍生工具

20)企业并购21)关联交易22)内部审计

三、业务流程重组

(一)流程重组的症状

1)市场份额下降2)交货期延长3)竞争能力降低

4)生产率降低5)客户满意度降低6)环境剧变

(二)流程重组的步骤及各步骤的操作要点

1)制定重组策略2)流程设计3)实施4)效果评估

(三)流程重组各步骤操作要点(最佳管理实践)

1)了解市场和客户 2)制定愿景和战略3)设计产品和服务4)市场营销5)财务管理

6)生产和配送产品及提供服务7)向客户开票收款及提供服务8)人力资源管理

(四)业务流程图

1)业务流程涉及的部门2)工作内容及步骤3)部门间的相互关系

4)业务文件5)业务流程图操作手册示例

四、内部控制实务

(一)常见的舞弊类型

1)虚报冒领2)阴阳发票3)无中生有4)侵吞不报5)模仿签字

6)假公济私

7)瞒天过海8)里应外合9)暗渡陈仓 10)混水摸鱼11)偷梁换柱

12)张冠李戴13)监守自盗

(二)内部控制的设计步骤

1)确定控制目标2)整合控制流程3)鉴别控制环节4)确定控制措施

(三)内部控制实例详解

1)资金内控实例2)采购内控实例3)存货内控实例4)销售内控实例

5)工程项目内控实例6)固定资产内控实例7)无形资产内控实例

8)长期股权投资内控实例9)筹资内控实例10)预算内控实例11)成本费用内控实例

12)担保内控实例13)人力资源政策内控实例14)内部审计内控实例

(四)内部控制手册的编写

1)内部控制手册的结构2)内部控制手册编写重点与难点

3)内部控制手册编写案例分享与讨论

(五)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1)控制环境2)内部牵制3)内部审计4)财务内控

报名详情:

培训费2600元(含资料费、午餐费、专家演讲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下载2013年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金融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浅议财务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本科论文选题 1浅析标杆管理在采购绩效评估中的运用 2 浅析如何改进采购绩效 3 如何进行采购绩效评估 4 浅析改进采购管理绩效的方法 5简析采购定价方法......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摘 要: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产生和实质入手,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三者的联系,然后采用我国15家上市银行的相关数据......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摘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使企业的资源合理配置,提......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一、CFO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与使命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锋认为,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设计好内部控制制度,首先,要把握好CEO与CFO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主讲:杨立国 一、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核心 1. 一个深奥理论和一个通俗的故事 2. 什么是企业风险 3. 什么是财务风险 4. 财务风险种类 5. 财务风险发......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 一、 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企业的风险管理从本质上也应当是以内部控制为前提,是以内部的风险为主要对象的进行的有效和适当的管理。现代企......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摘 要: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二者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当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难以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对内部控制无效性理解错误的是( )。 A: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够完整合理 B: 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有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 C: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