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教育改革百问1
什么叫课程?
课指课业,就是现在说的教育内容;程有程度程序进程的意思,课程就是指课业的进程。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是把课程看做“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广义课程指全部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课程与功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课应指日常学习的具体课业,课程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什么教?即教育目标问题(2)教什么?即教学内容问题(3)怎样选择要教的东西?即选择恰当的教材的问题(4)怎样组织最有效?即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适当地排列教材的问题(5)根据什么标准和原则编订课程?即课程编订的规律问题(6)谁来选择和编订?即课程管理问题(7)怎样评价?即科学的评价和实施问题。目标,内容,方法,评价通俗地说课程要研究的就是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评价教的结果?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一,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针;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三,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我国前七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情况怎样? 一,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发行了统一的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第二次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主要有小学算术,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大纲,学习苏联经验参照苏联教学大纲。第三次1958年9月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为标志中小学课程改革是以缩短学制大炼钢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都作了统一安排。
第五次: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注重智力培养原则 第六次: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1988年5月又颁发了《全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对小学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提出明确要求。
张七次: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和动因是什么?
一,顺应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趋势,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三,历次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5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一,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1)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2)知识经济兴起而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新世纪的挑战(3)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4)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 二,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是什么?
一,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促进课程功能转变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四转变管理评价方法进一步推进课程体制的改革
五丰富课程资源,促进“两基”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如何理解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惠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有哪些调整?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二,强调课程综合设置了许多综合学科 三,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五,均衡科目结构
六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二设置综合课程 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12 什么是课程的三级管理?
一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是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是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二,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
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谁知监控的学习。第一,问题性。第二,过程性。第三,开放性 14 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生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述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15新课程对评价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学生评价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法,同开放性的质评结合 二,教师评价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三,课程实施评价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
四,考试改革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具体地分析指导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共八个部分共23条
第一部分:讲的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共有六条
(1)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3)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4)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
(5)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过程。
(6)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
第二部分: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要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首先和专业水平提高评价体系。
第四部分:要求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
第五部分: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
第六部分: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改革
第七部分:继续深化高考改革,积极探索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高等学校招生办法。第八部分:讲的是组织实施问题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1)在发展性课程评价中要注意面向学生,把保证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前提。(2)在课程评价的技术手段上要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体包括:1-从注重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2-从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达到结果过程的评价。3-从面向学生过去的评价转向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4-从注重学生单一学科的掌握转向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运用。5-从注重谁知领域的评价转向注重对谁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
二,促使课程不断改进与提高的理念(1)更加重视过程评价(2)关注非预期效应 三,面向多元的理念
(1)对话(2)开放(3)反思杜威的课程理论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有什么启示?
一,现代教育应以人为本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组织课程的根本目标。
二,课程组织要做到学生发展同社会需要相一致,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的合格人才
三开设活动课程进行综合实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有哪些流派?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建构主义主要流派介绍(1)谁知建构主义(2)社会文化建构主义(3)激进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被动扪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谁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三,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填灌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交流质疑了解彼此想法。
四,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1)都是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1)情境,必有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六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置于有效学习(2)教学目标与学习环境符合(3)设计真实任务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后就从事(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观点(8)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反思 21 什么是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1)概念: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中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成学科(2)分类:1-科目本位课程。2-学术中心课程。3-综合学科课程(3)优点: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继承和接受人类的文化遗产(4)缺点:内容偏重于逻辑系统,学科课程容易偏重知识传授,二,经验课程:(1)概念:也称活动课程,视神经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2)特点:1-主体性2-乡土性3-综合性4-经验性
三,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本质上是学生当前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心理经验与逻辑经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四,基本结论
一,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地元论态度,两在的内在是统一性的什么是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一,分科课程:1-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2-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二,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三,新课程以分科课程的改革: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四,新课程中设置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科学(3-6),历史与社会(7-9),科学(7-9),艺术(1-9),体育与健康(1-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9)五,实施综合课程必须注意的问题:(1)知识的琐碎化
(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
(3)教师协同教学的意识与能力问题(4)对综合课程的管理问题 23 什么是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 一,核心课程概念的使用
(1)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2)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 二核心课程的本质
(1)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2)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3)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4)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 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 确立核心课程和边缘课程的主要因素:(1)新学科或已有 学科的新分支不炀涌现,它们进入学校时必然引起课程体系的重组
(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关切的变化是影响确立核心课程和边缘课程的重要因素(3)社会需要和期待是又一个重要因素 四,核心课程的应用什么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一,必修课程:指同一常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二,选修课程:依据不同学生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开发的课程(限定选修与非限定选修)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1)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2)相辅相成的关系
(3)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四,科学地设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25 什么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一般概念 二,隐性课程含义的多样性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潜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典型流派:(1)批判教育理论(2)现象诠释学派(3)结构功能学派 三,隐性课程的特点:(1)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2)具有持久性
(3)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4)内容既可能是学术的也可能是非学术的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联系
(1)一方面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隐性课程
(2)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什么是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一,主张直线式课程的教育家及其相关观念 二,主张螺旋式课程的教育家及其相关观念。螺旋式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的螺旋式组织,二是学习与探究态度的螺旋式组织
三,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利与弊 四,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从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准则 27 如何开发创新课程? 一,从创造课程到创新课程(1)理论基础的发展(2)学习方式的转变(3)课程形态的转变
二,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课题探究学习(2)应用研究学习三创新课程的评价问题 28 如何开发环境课程? 一,环境课程和环境教育
二,开发环境课程应了解它的四个特性(1)全面的课程目标(2)跨学科的课程内容
(3)终身性全民性和全球性时空范围取向(4)多样性的课程实施
三,环境复种开发的两种模式(1)是科际课程模式(2)是多科课程模式
四,环境课程开发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环境课程缺乏整合建构,只有一些讲座和各学科自己的随意性渗透
(2)环境问题存在于从类的一切生活之中(3)科际课程和多科课程两种模式应经常同时使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1)互补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1)分析课程环境(2)设置课程目标(3)课程组织(4)课程实施(5)课程评价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注意点(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2)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4)校本课程开发中有关文件的撰写
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2-《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简介》3-《校本课程纲要》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在哪里? 一,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大众教育,教学大纲注重的是精英教育
二,在课程目标上课程标准着眼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大纲着眼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
三,在课程实施上课程标准关注的是课程实施的策略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四,在课程管理上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弹性管理教学大纲则属刚性管理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新课程标准有哪些内涵?(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是什么关系?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教材的依据
(2)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三,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四,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
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整体,指种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新生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一贯,指将种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强调连续性,前后相互连贯,促进学生吉持续发展。
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改革难以转化为实际教育。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基本途径是:(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就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3)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4)研究受教学生的情况以确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
(7)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掘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
(8)发挥教师的智慧潜能,开发资源,加强教学活动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资源?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8)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容许分歧,出错,超时,使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也是一门经验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特点:(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自主性(5)生成性 主要内容:(1)研究性学生(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课程有哪些特点?(1)课程内容的广延性(2)呈现方式的问题性(3)课程运行性质的亲历性(4)课程运行程度上的差异性(5)教师影响的指导性(6)学生参与的主体
当代国外教学改革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在教学目标的改革上,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
二,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
三,在教学方法,技术的改革上,注重多种方法整体效果的优化
四,在教学改革中注重都是培训,加强师资建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一,理念上的特点
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2-数学作为工具的作用 3-数学学习方式 4-数学教学 5-评价改革
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1)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2)努力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特点
(3)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
(4)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影响 二,课程整体架构上的特点(1)设置发展性领域(2)建立过程性目标(3)知识和技能领域
(4)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形式(5)大幅度增加了实施建议的内容(6)以三个学段分述课程目标 三,教学内容变化的特点(1)进一步删除繁杂计算
(2)增加一些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3)小学应用题的安排变化较大,不再专门设置小学应用题的教学单元(4)平面几何的教学改革 51 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二,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三,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四,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 五,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
六,新课程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
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八,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
九,在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上提出先立后破先经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一,观念的开放(1)体验的课程观(2)平等的师生观(3)三维的目标观(4)生成的教学观(5)发现的学习观 二,教材的开放 三,主体的开放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开放 四,教学过程的开放
现代教学过程是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开放系统 五,评价的开放
(1)由注重甄别向注重发展开放(2)由一维评价向三维评价开放(3)由定量评价向定性评价开放(4)由教师评价向师生共同评价开放
学校如何重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弊端:1-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2-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3-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当前要特别致力于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证制度 54 新课程改革具有什么样的评价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进行 一,现行评价观中的主要问题
(1)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2)对教师的评价,通常与奖励职称挂钩(3)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以教学为依据 二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在考虑量化成绩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1-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2-进行个体化评价3-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仅以升学率为标准(3)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能仅以教师表演得好,学生配合的好为判断标准。55 如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倡导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
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
四,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
五,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六,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七,以整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
八,把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之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三个有利于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前提(1)有利于教师的教(2)有利于学生的学
(3)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四项原则是实现整合的保证(1)主体性原则(2)适度性原则(3)交互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
三,五个不要使用是实现整合的关键
(1)教师不能代替学生不能用电脑代替人脑(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手活动是不能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的(3)制约学生动口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4)听说训练不能使用多媒体来代替
(5)不利于读的训练和能力提高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
什么叫“校校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是教育部国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而启动的一项工程。
校校通工程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多媒体网络教育为基础,以某种方式连接因特网。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建设覆盖学校主要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第三层次是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建成比较完备校园网,网络到班。
为了完善校园网的安全体系,首先校园网的设计方案必须经过有关专家认证认可。其次,网络集成商要严格按方案实施,第三,加强网络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第四,建立一套校园网管理的有效机制,第五,使用有效的网络防毒软件,第六,安装必要的防火墙软件。
农村实践如何实行“绿色证书”教育? 本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央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就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坚持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2)就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疏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通用技能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避免过早职业化。(3)要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农业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选择绿色证书教育具体内容(4)严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59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角色有哪些变化? 一,校长是课程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二,课程改革实施中校长角色的转变(1)资源的提供者(2)学校文化的变革者
(3)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研究者 60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独立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61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1)学习者参与确定学习目标进度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对谁知活动自我监控调协
二,合作学习:
(1)积极承担完成任务中的责任(2)相互配合支持
(3)建立有效沟通,相互信任
(4)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三,探究学习:
新课程实施中都是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意识?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
怎样推动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
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有哪些转变?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69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70 怎样提升教师对现代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把握?
如何进行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72 如何正确理解校本课程?73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76 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78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79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80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81 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有哪些特点?它对学生个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合作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何不同? 85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惑?
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87 怎样才能形成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9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
创新型课堂教学应具备哪些特征?
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什么是校本教研?如何实施校本教研? 95 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如何保证新课程的有效落实?
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教育部有什么具体要求?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通知》的主要精神有哪些? 99 江苏省教育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进行评估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是什么?
江苏省教育厅对全省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有哪些要求?
第二篇:基础教育改革百问2
什么叫课程?
课指课业,就是现在说的教育内容;程有程度程序进程的意思,课程就是指课业的进程。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比较公认的一种说法是把课程看做“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获得的全部经验”广义课程指全部学科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课程与功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课应指日常学习的具体课业,课程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什么教?即教育目标问题(2)教什么?即教学内容问题(3)怎样选择要教的东西?即选择恰当的教材的问题(4)怎样组织最有效?即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规律适当地排列教材的问题(5)根据什么标准和原则编订课程?即课程编订的规律问题(6)谁来选择和编订?即课程管理问题(7)怎样评价?即科学的评价和实施问题。目标,内容,方法,评价通俗地说课程要研究的就是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评价教的结果?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一,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方针;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三,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我国前七次课程改革的主要情况怎样? 一,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发行了统一的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第二次195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主要有小学算术,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大纲,学习苏联经验参照苏联教学大纲。第三次1958年9月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工作指示》为标志中小学课程改革是以缩短学制大炼钢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7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都作了统一安排。
第五次: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注重智力培养原则 第六次: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1988年5月又颁发了《全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对小学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提出明确要求。
张七次:1992年8月国家教委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国内背景和动因是什么?
一,顺应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趋势,二,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三,历次课程改革的成就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5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一,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和冲击,(1)知识经济是人类生产方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2)知识经济兴起而带来的社会转型和新世纪的挑战(3)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4)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 二,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两者之间的关系(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是什么?
(1)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搜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现实意义是什么?
一,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促进课程功能转变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四转变管理评价方法进一步推进课程体制的改革
五丰富课程资源,促进“两基”的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如何理解第八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惠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有哪些调整?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二,强调课程综合设置了许多综合学科 三,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四,新课程十分强调思想道德教育 五,均衡科目结构
六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二设置综合课程 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二开放型的新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
三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制的牢固基石
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五,树立终身学习观,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
六,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七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灵魂
八,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12 什么是课程的三级管理?
一是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原则在课程领域的具体体现。
二是有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有利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是顺应世界各国课程管理既相对统一又相对分散的发展趋势。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二,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
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谁知监控的学习。第一,问题性。第二,过程性。第三,开放性 14 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一,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生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述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
15新课程对评价改革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学生评价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法,同开放性的质评结合 二,教师评价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3)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三,课程实施评价
(1)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2)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
四,考试改革
(1)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考试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打破唯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具体地分析指导不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不按考试成绩排名。(4)关于升学考试和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惟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共八个部分共23条
第一部分:讲的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共有六条
(1)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2)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3)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4)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
(5)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过程。
(6)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
第二部分:要求建立以促进学生发要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第三部分: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首先和专业水平提高评价体系。
第四部分:要求建立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
第五部分:中小学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的改革。
第六部分:普通高中会考制度的改革
第七部分:继续深化高考改革,积极探索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高等学校招生办法。第八部分:讲的是组织实施问题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1)在发展性课程评价中要注意面向学生,把保证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前提。(2)在课程评价的技术手段上要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具体包括:1-从注重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2-从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达到结果过程的评价。3-从面向学生过去的评价转向面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评价。4-从注重学生单一学科的掌握转向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运用。5-从注重谁知领域的评价转向注重对谁知领域和情意领域的综合评价。
二,促使课程不断改进与提高的理念(1)更加重视过程评价(2)关注非预期效应 三,面向多元的理念
(1)对话(2)开放(3)反思杜威的课程理论对我国的课程改革有什么启示?
一,现代教育应以人为本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组织课程的根本目标。
二,课程组织要做到学生发展同社会需要相一致,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的合格人才
三开设活动课程进行综合实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有哪些流派?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建构主义主要流派介绍(1)谁知建构主义(2)社会文化建构主义(3)激进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被动扪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谁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 三,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填灌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过程中交流质疑了解彼此想法。
四,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1)都是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五,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1)情境,必有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 六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置于有效学习(2)教学目标与学习环境符合(3)设计真实任务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后就从事(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观点(8)支持学生对学习过程反思 21 什么是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1)概念: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中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组织成学科(2)分类:1-科目本位课程。2-学术中心课程。3-综合学科课程(3)优点: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继承和接受人类的文化遗产(4)缺点:内容偏重于逻辑系统,学科课程容易偏重知识传授,二,经验课程:(1)概念:也称活动课程,视神经是以学生的主体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2)特点:1-主体性2-乡土性3-综合性4-经验性
三,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本质上是学生当前的心理经验与凝结在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心理经验与逻辑经验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四,基本结论
一,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地元论态度,两在的内在是统一性的什么是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一,分科课程:1-有助于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连续性,它是学生简捷有效地获取学科系统知识的重要途径2-有助于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科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技的发展.3-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教学效率。二,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和方法。
三,新课程以分科课程的改革: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
四,新课程中设置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科学(3-6),历史与社会(7-9),科学(7-9),艺术(1-9),体育与健康(1-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9)五,实施综合课程必须注意的问题:(1)知识的琐碎化
(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
(3)教师协同教学的意识与能力问题(4)对综合课程的管理问题 23 什么是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 一,核心课程概念的使用
(1)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2)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模式 二核心课程的本质
(1)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2)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3)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4)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 三,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 确立核心课程和边缘课程的主要因素:(1)新学科或已有 学科的新分支不炀涌现,它们进入学校时必然引起课程体系的重组
(2)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关切的变化是影响确立核心课程和边缘课程的重要因素(3)社会需要和期待是又一个重要因素 四,核心课程的应用什么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一,必修课程:指同一常年的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公共课程,是为保证所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二,选修课程:依据不同学生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开发的课程(限定选修与非限定选修)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1)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2)相辅相成的关系
(3)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二者有机统一。四,科学地设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25 什么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一般概念 二,隐性课程含义的多样性
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潜课程,隐蔽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典型流派:(1)批判教育理论(2)现象诠释学派(3)结构功能学派 三,隐性课程的特点:(1)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2)具有持久性
(3)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4)内容既可能是学术的也可能是非学术的四,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联系
(1)一方面显性课程的实施总是伴随隐性课程
(2)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什么是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一,主张直线式课程的教育家及其相关观念 二,主张螺旋式课程的教育家及其相关观念。螺旋式包含两方面意思:一是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的螺旋式组织,二是学习与探究态度的螺旋式组织
三,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的利与弊 四,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所谓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所谓心理顺序就从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准则 27 如何开发创新课程? 一,从创造课程到创新课程(1)理论基础的发展(2)学习方式的转变(3)课程形态的转变
二,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1)课题探究学习(2)应用研究学习三创新课程的评价问题 28 如何开发环境课程? 一,环境课程和环境教育
二,开发环境课程应了解它的四个特性(1)全面的课程目标(2)跨学科的课程内容
(3)终身性全民性和全球性时空范围取向(4)多样性的课程实施
三,环境复种开发的两种模式(1)是科际课程模式(2)是多科课程模式
四,环境课程开发还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环境课程缺乏整合建构,只有一些讲座和各学科自己的随意性渗透
(2)环境问题存在于从类的一切生活之中(3)科际课程和多科课程两种模式应经常同时使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编制的原则(1)互补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1)分析课程环境(2)设置课程目标(3)课程组织(4)课程实施(5)课程评价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注意点(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2)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3)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
(4)校本课程开发中有关文件的撰写
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2-《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简介》3-《校本课程纲要》4-《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在哪里? 一,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标准注重的是大众教育,教学大纲注重的是精英教育
二,在课程目标上课程标准着眼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大纲着眼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
三,在课程实施上课程标准关注的是课程实施的策略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四,在课程管理上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弹性管理教学大纲则属刚性管理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新课程标准有哪些内涵?(1)它是按门类制定的(2)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3)它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4)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是什么关系?
(1)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指南和评价教材的依据
(2)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
(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三,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四,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的各个部分
(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
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整体,指种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以新生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一贯,指将种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强调连续性,前后相互连贯,促进学生吉持续发展。
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改革难以转化为实际教育。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如何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基本途径是:(1)开展当代社会调查,不断跟踪和预测社会需要的发展动向把握社会所给予的机遇而就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为实现自己目标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
(3)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4)研究受教学生的情况以确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5)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6)建立课程资源数据库
(7)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发掘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
(8)发挥教师的智慧潜能,开发资源,加强教学活动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活动资源?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3)为学生提供反馈资料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6)总结和反思教学活动(7)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8)注意教学活动的开放性,容许分歧,出错,超时,使教学活动具有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也是一门经验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特点:(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自主性(5)生成性 主要内容:(1)研究性学生(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3)劳动与技术教育(4)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课程有哪些特点?(1)课程内容的广延性(2)呈现方式的问题性(3)课程运行性质的亲历性(4)课程运行程度上的差异性(5)教师影响的指导性(6)学生参与的主体
当代国外教学改革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在教学目标的改革上,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
二,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
三,在教学方法,技术的改革上,注重多种方法整体效果的优化
四,在教学改革中注重都是培训,加强师资建设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一,理念上的特点
1-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 2-数学作为工具的作用 3-数学学习方式 4-数学教学 5-评价改革
6-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影响(1)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2)努力反映时代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特点
(3)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发展的数学学习环境
(4)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影响 二,课程整体架构上的特点(1)设置发展性领域(2)建立过程性目标(3)知识和技能领域
(4)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形式(5)大幅度增加了实施建议的内容(6)以三个学段分述课程目标 三,教学内容变化的特点(1)进一步删除繁杂计算
(2)增加一些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3)小学应用题的安排变化较大,不再专门设置小学应用题的教学单元(4)平面几何的教学改革 51 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 二,改变了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三,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四,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协同教学 五,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
六,新课程倡导面向未来的以发展为目的的评价观
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保障和促进课程对我国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 八,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
九,在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上提出先立后破先经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一,观念的开放(1)体验的课程观(2)平等的师生观(3)三维的目标观(4)生成的教学观(5)发现的学习观 二,教材的开放 三,主体的开放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开放 四,教学过程的开放
现代教学过程是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开放系统 五,评价的开放
(1)由注重甄别向注重发展开放(2)由一维评价向三维评价开放(3)由定量评价向定性评价开放(4)由教师评价向师生共同评价开放
学校如何重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弊端:1-以分为本,盛行分数管理 2-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3-以权为本,权力至上。
当前要特别致力于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证制度 54 新课程改革具有什么样的评价观?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从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进行 一,现行评价观中的主要问题
(1)对学生的评价,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2)对教师的评价,通常与奖励职称挂钩(3)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以教学为依据 二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的评价,在考虑量化成绩同时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1-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2-进行个体化评价3-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仅以升学率为标准(3)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能仅以教师表演得好,学生配合的好为判断标准。55 如何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倡导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是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
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保证
三,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统筹规划
四,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
五,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 六,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七,以整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
八,把信息技术教育有机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之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三个有利于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前提(1)有利于教师的教(2)有利于学生的学
(3)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四项原则是实现整合的保证(1)主体性原则(2)适度性原则(3)交互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
三,五个不要使用是实现整合的关键
(1)教师不能代替学生不能用电脑代替人脑(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手活动是不能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的(3)制约学生动口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4)听说训练不能使用多媒体来代替
(5)不利于读的训练和能力提高的多媒体技术不要使用
什么叫“校校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是教育部国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而启动的一项工程。
校校通工程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多媒体网络教育为基础,以某种方式连接因特网。第二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建设覆盖学校主要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活动场所的校园网,第三层次是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建成比较完备校园网,网络到班。
为了完善校园网的安全体系,首先校园网的设计方案必须经过有关专家认证认可。其次,网络集成商要严格按方案实施,第三,加强网络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第四,建立一套校园网管理的有效机制,第五,使用有效的网络防毒软件,第六,安装必要的防火墙软件。
农村实践如何实行“绿色证书”教育? 本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央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就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坚持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2)就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疏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通用技能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避免过早职业化。(3)要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农业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选择绿色证书教育具体内容(4)严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59课程改革中校长的角色有哪些变化? 一,校长是课程实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二,课程改革实施中校长角色的转变(1)资源的提供者(2)学校文化的变革者
(3)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和研究者 60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学生是独立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61 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一,自主学习:
(1)学习者参与确定学习目标进度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思考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投入,(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对谁知活动自我监控调协
二,合作学习:
(1)积极承担完成任务中的责任(2)相互配合支持
(3)建立有效沟通,相互信任
(4)对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
三,探究学习: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新课程实施中都是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意识?
一,确立课程意识,实现教师的角色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要确立课程意识:(1)课程设计意识(2)课程目标意识
(3)课程开发与创新意识(4)课程评价意识
二,具有反思意识,实现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者
三,树立资源意识,实现教师的角色由个人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地开发
和利用教育资源。
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学校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
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 一,什么是教师专业化?
二,实现都是专业化有何意义?
(1)我国教师的现状与教师专业化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2)我国现有教师专业化的培训模式存在较为严重的弊端
(3)促进教师专业化迫切需要建构在职培训的新模式
三,怎样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1)转变陈旧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
(2)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
怎样推动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 一,大力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
(1)在课程价值上变以升学为导向的课程观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观(2)在课程制度上变大一统的课程观为多元化的课程观
(3)在课程形态是,变传统的分科课程观为现代的学科课程一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观(4)在课程类型上变单一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观 二,努力消除教师心理障碍(1)加强新课程改革的宣传(2)加强对教师期望心理的引导(3)加强对教师转变观念的引导
(4)增强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参与意识和紧迫感
三,切实建立教师适应参与新课程改革的促进系统
(1)树立以教师为本的观念(2)营造一定的改革氛围
(3)教育决策教育专家和教师三者互动(4)建立激励机制
(5)改变以技能为中心的师资培训模式 65 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有哪些转变?
一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构者(1)开发教育资源
(2)调整课程进程和课程结构(3)具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1)开启学生的参与学习探究创造的强烈动机
(2)指导学生找准学习探究的方向(3)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4)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
三,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1)在学习评价中主要运用质性激励性评价方法
(2)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66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从都是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都是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都是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妹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
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
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
一,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尊重六种学生,赞赏学生
二,在对待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1)帮助学生审视和反思自我(2)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3)帮助学生设计适当的学习方式
(4)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社会价值(5)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氛围(6)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评价(7)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取向 三,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68 新课程要求教师怎样给自己定位? 一,文化的传播者 二,潜能的开发者 三,学习的促进者 四,发展的伴随者 五,教育的探究者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所引起的变化?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1)积极地旁观
(2)给学生心理上支持
(3)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二,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 三,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 四,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五,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70 怎样提升教师对现代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把握?
一,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二,对课堂教学科学人内在若干关系的理性思考
(1)关于教学的基础性问题
(2)关于课堂教学面向生活实际的问题(3)关于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三,研究课堂教学,进行教与学的行为分析(1)分析学生通过学习是如何实现发展的(2)把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
(3)提示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特色并形成教学风格
如何进行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突破传统课程实施的三中心
二,鼓励教师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都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不同的层次,突出表现在对教材的使用上:1-都是依纲照本,教材上怎么写就怎么教。都是只在教学方法上作一些探索2-对所使用的教材作一些调整和补充3-不用学校规定的教材,自己选择或编写课程材料
三,确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制度
(1)要整体建构课程资源的结构,把握其中基础性课程资源和关键的课程资源
(2)对已有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妥善的配置,建立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使各校资源共享(3)要从国际视野来审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4)要调整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价值取向 72 如何正确理解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及其作用
它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的主体,自主开发和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和课程建设的参与性,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二,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1)主体性(2)基础性(3)发展性(4)全面性(5)实用性
三校本课程的优势与局限性(1)校本课程的优势(2)校本课程的局限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意义: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2-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3-有利于因材施教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一,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1)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合作关系(2)建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3)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足够时间 二,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引导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2)引导学生提高提问的质量(3)引导学生把握提问的时机
三,改革教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改变传统教法,在预习中让学生学会提问,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怎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学习新的课程理论,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1-引导学生从社会自然和生活中探究2-让学生体验和感悟自我与社会自然生活的联系3-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
(1)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有现实意义,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题
(2)挖掘学生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提出课题并使其课程化(3)深入挖掘教师资源 三,具体把握课程特征,体现课程综合实践活力
(1)教学关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2)课程开展的时空上体现灵活性(3)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四,优化综合课程评价,强化课程综合实践功能
为什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习方式较学习方法是更为具有意义的东西,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 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销蚀
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本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76 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学习方式的内涵
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方式,包括学生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谁知参与,是一个有机结合体
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原由
(1)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突破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局面
(2)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何等决定性的影响,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1)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2)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3)实行探究性学习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77 探究教学需要树立哪些基本观念? 一,潜能开发观 二,问题探究观 三,学习主体观 四,行为实践观 五,个性差异观 六,师生合作观 七,生命发展观 八,评价过程观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
(1)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探究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和谐学习氛围(3)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机会
(4)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发展空间(5)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探究方法
(6)对于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评价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探究学习中应注意哪些问题?(1)学生的主体参与是关键
(2)探究学习中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3)探究学习要以教育的民主化为前提(4)探究学习的主要保证是主体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5)探究式课堂教学要创设成功情境 三,如何进行探究学习(1)激发导入,自学探究(2)解疑导拔,合作探究(3)明理强化,实践探究(4)激励评价,引申探究
79怎样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一,教学的要义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1)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品质(2)培养学生乐学勤学好学的学习品质(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学习品质1-善于创造性思维2-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3-有应激的创造素质4-能够多侧面地思考问题 80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让教师动起来 二,让学生动起来
(1)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体验成功感受
(2)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
(3)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愉快的教学情景(4)
怎样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一,针对基础差异,采用分层教学(1)目标弹性化(2)辅导层次化(3)合作层次化
二,开发气质差异,采取异质异教 三,尊重兴趣差异,鼓励自选学法 四,开发情感资源,运用激励机制(1)多向评价(2)多层展示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讨论(1)研究协商(2)有的放矢(3)互相提问(4)动态分组
二,及时调整合作方式 三,科学组织分层学习
研究性学习有哪些特点?它对学生个体发展有什么意义? 特点:1-自主性2-实践性3-过程性4-开放性5-生成性
一,有助于保持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牌主动发展状态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为学生修改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机会
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六.能促进学科学习并能弥补单学科知识教学的不足
合作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何不同? 一,组织形式的不同
合作性学习小组分为正式的合作性学习小组,非正式的合作性学习小组和合作性基层小组
二,教师角色不同(1)学习者角色
(2)研究者和指导者角色(3)协调者角色
(4)帮促者和支持者角色 三,学习结果不同
1-更高的成就和玩深的记忆2-玩深入的理解和批判性思考3-更多地完成任务4-更大的成就动机5-从他人角度看问题6-积极的同伴关系7-更大的社会支持8-对师生更积极的态度9-对学习更积极的态度10健康的心理状况11-积极的自尊12-更强的社交能力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困惑?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科技类活动课程吗?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优等生的专利吗? 三,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课堂里进行吗?
四,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在固定课时中进行吗?
五,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专人来教吗?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一定要用考试来评价吗?
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是什么关系? 两者既有联系又不是一回事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中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提供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怎样才能形成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
具有六个特征:1-参与度2-亲和度3-自由度4-整合度5-练习度6-延展度,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包括:(1)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88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二,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环境(1)教师要调整自己的面部表情(2)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3)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态度 三,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注意课堂批评艺术
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
二,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从方案中所采用的目标及策略来看充分重视和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话,这种教学设计便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设计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三个阶段:教学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教学设计结果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一,发挥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启发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2)捕捉闪光点,激励差生主动参与学习二,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1)创设情景,激励发问,让学生会提问题(2)创设激发矛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提问题
三,培养学习热情,锻炼坚强的意志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91 怎样让课堂充满探究的气息? 一,精心设计,保证探究活动的开展
(1)营造特定的研究氛围,让学生敢于探究(2)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乐于探究(3)提供探究的成功体验,让学生乐于探究 二,铺路搭桥,保证探究活动的畅通(1)问题要有探究性(2)讨论要有针对性(3)练习要有实践性
三,留足空间,保证探究活动的落实(1)少占多让(2)少扶多放
创新型课堂教学应具备哪些特征? 创新型课堂教学基本特征:(1)教学目标多样化(2)教学活动主体化(3)教学方法灵活化(4)教学气氛民主化(5)教学过程动态化
一,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二,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93 在实施新课程中,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含义与主要表现: 两个方面:1-对教材的灵活运用2-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容易产生误区
(1)形式化,为了更换而更换,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2)联系生活实际,却忽略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究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2-有利于有效教学3-必须是实与活的高度统一4-避免主观行为5-量力而行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1)树立课程意识,以新的课程观来重新审视规划教学
(2)充分认识教学目的的重要性
(3)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获得专业知识 94 什么是校本教研?如何实施校本教研? 一,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二,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
三以校为本的研究,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他们支持指导 四,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 五,以校为本的教研,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心 95 师范院校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对教材进行积极的处理
(1)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明确学科目标要求
(2)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3)设计教学方法
二,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1-由传统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转变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3-都是应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三,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创立新型学生观
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实现课堂教学手段的更新
(1)科学性与实用性,(2)丰富性与选择性相结合,(3)灵活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96 如何保证新课程的有效落实?
必须从都是培训,课程实施方案与评估,课程实施的相关配套措施及教材等方面下功夫(1)在课程实施前和实施中开展师资培训(2)建立科学的实验方案和评估体系(3)提供必要的配套措施
(4)把好教材关,建立编写,出版科学机制 97 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教育部有什么具体要求? 主要任务:
(1)组织教师学习《纲要》增强责任感(2)组织教师学习研究相关学科课程标准(3)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新编教材
要求:1-在各级领导小组领导下,共同推进师资培训工作2-在开展新课程实验推广中设计师资培训计划3-实验区先行,其它人员由培训小组负责组织实施4-开展新课推广规划 98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通知》的主要精神有哪些? 一,开展实验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二,实验的步骤和范围
三,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具体要求 99 江苏省教育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进行评估的目的,原则,内容,方法是什么?
一,实验区评估的目的:全面评估实验区各项工作的进展及时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实验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二,实验区评估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2-阶段性3-可操作性
三,实验区评估的内容: 四,评估方法:
(1)统一设计,分步实施(2)集中管理,分片落实
(3)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五,评估的实施:三个阶段:(1)实验准备与启动阶段的评估(2)实验的常规与观念评估
(3)教学活动课程开发与管理评价学习效果评估
六,实验结果及运用
江苏省教育厅对全省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有哪些要求?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工作应注意的基本原则:1-综合性2-实践性3-活动性4-开放性5-自主性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
(1)教育行政部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2)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
第三篇:基础教育改革1
基础教育改革
一、不定项选择题 “八字教学”的倡导者是:(D.段力佩) “异步教学”的倡导者是:(B.黎世法)
《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C.孙云晓) 《易卜生主义》这篇文章的作者是:(B.胡适)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篇文章的作者是:(B.龙应台) 顾泠沅倡导的“行动教育”
韩愈提出的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标准是:(A.传道 B.授业 C.解惑) 教师的“课程智慧”包括:(B.吃透教材 C.补充教材 D.更新教材) 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A.主动 B.有生活情趣 C.乐观) 教师的教学智慧包括:(A.传道 C.授业 D.解惑) 教师的教学智慧包括:(A.传道C.授业 D.解惑) 黎世法教授是异步教育学创始人
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是:(A.创新精神 B.实践能力)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是:(A.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 新课程提出的口号是:(C.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A.活力 B.情感、态度、价值观 D.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判断题
“解惑”即引起学生主动学习。答案:错误
“学习就是认地图”暗示了整体学习的原理。答案:正确 “学习就是认地图”暗示了主动学习的原理。答案:错误 “学习就是学走路”暗示了整体学习的原理。答案:错误 “学习就是学走路”暗示了主动学习的原理。答案:正确 补充教材是做“减法”,更新教材则先要做“加法”。答案:错误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答案:正确 尝试教学法提倡“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答案:错误 好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敬畏感。答案:正确 好的教学应该引起学生的合作学习。答案:正确 好的教学应该引起学生的主动学习。答案:正确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答案:正确 教师应参与课程开发。答案:正确 教师应从事行动研究。答案:正确 教师阅读不能导致“教师行动”。答案:错误 教学唯一合法的定义是自学辅导。(答案:正确) 人格魅力可以表述为主动、乐观、情趣。(答案:正确) 所有的教师都需要管理智慧。(答案:正确) 行动研究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和教师发表三个部分。(答案:正确) 学习的核心是自主学习(答案:正确) 学习的唯一合法定义是自主。答案:正确 学习唯一合法的定义是自学。答案:错误
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词是主动探究、情感意志和生活实践。 知识教育比人格教育更重要。答案:错误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课程智慧” 2.请叙述“父亲的脚后跟”的故事 3.如何理解“学习即学地图” 4.怎样通过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请叙述“同学的差别”的故事 6.简述“教师的教学智慧” 7.简述“教师的课程智慧” 8.简述“教师的管理智慧” 9.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 10.简述“教师行动研究”的要素 11.简述“受学生欢迎的十种教师” 12.简述“同学的差别”的故事
13.简述“教师的管理智慧” 14.简述“遥远的高三八”的故事 15.简述“教师行动研究”的要素
“做正确的事情”何以比“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 简述“教师的管理智慧”。简述“教师的课程智慧”。
简述“教师行动研究”的要素。简述“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简述“死亡诗社”的精彩片段。简述“同学的差别”的故事。简述“西方课程探究的三种范式”。简述“遥远的高三八”的故事。简述什么叫做课程智慧
教师的主动精神意味着什么? 教师如何获取专业支持?
教育中的“民主”意味着什么?
如果班上某个学生的“80元”被同学偷了,班主任怎么办?
四、论述题
1.叙述“影响我的重要他人” 2.论“成长的关键年龄及其关键教育” 3.论“班主任与家庭教育联盟”的策略
4.“异步教学”与“自学辅导教学”的教学程序及其共同精神5.论“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影响” 6.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教学智慧
第四篇:基础教育改革浅谈1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改革中化学教育改革浅谈
年 级: 2009级化学二班
姓 名:
学 号:
2013年4月20日 基础教育改革中化学教育改革浅谈
【摘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为了提高教育水平、改善教育现状、加强教育质量的改进措施;是真正的想贯彻党的科教兴国,而且是不断加强的政策;更是一个旨在提高全民素质的改革。所以,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充分的科学知识,更是要让学生掌握技能,一种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把知识实践化的本领。而化学教育是一个相对贴近生活的学科,在不断的改革中,尤其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学教学应该更加贴近生活。但是在不断的进化中,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也正是这样,才能把教育的路一步一步走向更好,更强。
【关键词】 基础教育改革、化学教育、化学教育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研制完成。2001年9月1日起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国38个国家课改实验区正式启动,到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
一、化学教育及其特点
我们都知道,教育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要不断提高被教育者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个性素质①。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其对生活的贴近性、对科学的严谨性必然决定化学教育将是一个重点。
首先,化学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比如对微观粒子结构的认识和学习,各类化合物的归类与性质研究,都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物质组成结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其用途。所以可以培养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在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事物进而改造事物的本领。其次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的基础和必备手段。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引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不断的探索精神。而且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技巧,在已有的基础知识上,对现象的解释和挖掘会让学生更加牢固知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正是以上这些不断进步和实践的过程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个性素质。个性品质是习惯的深化 ,是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反应系统 ,包括有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实验所具备的的严谨的态度、精确地操作、不断的思考、广播的知识体系等等基本素质要求,无疑,这会让学生学会凡事求优、求美,精益求精,力求改进,追求完美,勤奋工作,勤于思考,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耐心细致,有条不紊的学习和做事原则。
因此,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化学教育的改革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二、从基础教育改革看改革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新课程主要从宏观方面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明确规定“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 结合具体内容, 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②。这些规定和要求是针对所有学科的,当然对于化学教育,也必须结合这些要求做出相应的改革。
从宏观来看,首先,它指出了现有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明确了改革的方向,课程标准 对于课程的目标与功能也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从而有利于切实提高新课程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效。其次,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经验, 在课程结构中增设了经验课程, 在课程实施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些正确的规定针对了现行课程与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与弊端, 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克服弊端的原则与思路, 高度集中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深刻反映了教学客观规律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变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客观要求。最后一点,就是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的被动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而教师则是一个引路人,引导着学生去探究、学习。
所以在新时期核心背景下,化学教育改革也必须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三、化学教育改革
化学被定义为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的学科。这个定义体现了化学的特点、思维、探究方式-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再回到宏观;由已知到未知、由已有到创新;着重于分类法、模型法、归纳法;实验验证重于理论证明。
由于化学已逐渐渗透到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与领域,从而要求化学教育改革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紧密地联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实际,更好的反映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各种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并是化学教育更加普及,为提高人民大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在日益繁华的社会背后,化学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这么简单。所以化学教育还必须要要引导学生在对有关全球性问题(如环境问题的保护、食品问题的鉴定)的理解上做出贡献,更是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当代化学与其他化学相互渗透大大加强的情况下,化学占据中心科学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化学教育必须要做出适宜的改革,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更是社会更好的前进的动力③。
化学基础教育改革,结合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从宏观角度看,主要从以下几点作出改进,进而适应新课程改革,达到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做,要让他们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探求更好的方法。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引导着学生走上属于他们自己的探索之路。二是加强师资力量,从2007年国家实行的免费师范生政策来看,这已是在不断加强教育的质量。三是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改进。教育的内容要贴近生活,更易于接受,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化学作为一门探究性的学科,必须要注重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应用课程教学,对基础理论进一步深入理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钻研能力,为明天的开拓创打下坚实基础。最后还必须强调,有些知识偏于理论化,即使做实验也与理论差距较大。所以,就要求我们要尽可能从实际出发,在可能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加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玉林,化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与基本思路,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2)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吴泳,主动适应世界化学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努力探索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基础有机化学教育质量的途径,自然科学版,1994
第五篇:1、办公室百问百答
MINGZHEWELCOME TO
深圳 市 明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办公室百问百答
1、深圳市明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时间?东北分公司成立时间
答案:2000年10月,2006年7月。
2、明喆管理者座右铭?
答案:许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地坐,选宽处行。
3、明喆用人理念?
答案:能者上,平庸者下;首用德才兼备者,重用德大于才者,慎用才大于德者,不用无德无才者。
4、明喆员工必须具有的安全观念指什么?
答案: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
5、公司每月发放员工工资的日期与形式是什么?
答案:每月15日以银行转账方式(光大银行、盛京银行)发放员工工资。
6、公司节假日休假原则?
答案:串休。
7、滑翔的项目宗旨是?
答案:做好客户的“红”管家。
8、项目下设部门有哪些?
答案:办公室、秩序维护部、工程部、生活服务部、保洁部、多种经营部、客户服务部。
9、滑翔主任办公室、总值班室及综合办公室所在位置?
答案:门诊2楼。
10、秩序维护部每周周检及情况说明何时报给甲方?
答案:每周一中午12点前。
11、项目日例会召开时间?
答案:周一下午15:30领班以上召开例会,周二至周五中午12:30在后勤楼二楼召开项目日例会。
12、项目员工宿舍位置?
答案:后勤楼一楼、后勤楼三楼。
13、项目经理、助理姓名及联系方式?
答案:项目经理:管立明
联系方式:***; 项目助理:纪青
联系方式:***。
14、项目总值班人员的工作时间?
答案:晚18:00至次日7:30。
15、项目经理办公室位置?
答案:后勤楼2楼北侧。
16、项目经理开放日在什么时间?
答案:每月月末的最后一天。
17、项目保安值班室电话是多少?
答案:96615-11123,内线:11123。
MINGZHEWELCOME TO18、19、20、21、22、23、深圳 市 明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项目主管级别人员请假3天以上由谁批准?
答案:区域总经理批准。
项目全体员工大会召开的周期? 答案: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
每日下班离开办公室前需注意什么? 答案:关闭窗户、电源,锁好门。总经理信箱位置? 答案:2号1楼。
甲方主要领导姓名是什么?
答案:李宁、万书、巴志强、王海滨、李铁。试用期和转正后员工离职时各需提前几天申请? 答案:试用期员工离职需提前15天申请,转正后及有保险员工离职需提前30天申请。
负责盛京医院物业管理的甲方领导是谁? 答案:刘晓明。
负责盛京医院后勤系统管理的甲方领导是谁? 答案:巴志强。
本项目院区公安科负责人名字?
答案:负责人:王海斌;位置:门诊2楼。员工入职后几天内签订劳动合同?
答案:在入职后第4天需签订劳动合同。新员工入职时需要上交并填写哪些资料? 答案:需上交3张身份证复印件(反正面)、2张一寸照片(近照),并填写员工情况登记表、新员工入职须知、安全责任生产书、大龄签订超龄协议、年轻签订放弃保险书、签订劳动合同1份。员工一般试岗、试用期是多久?
答案:员工试岗3天,试用期为2个月,员工离职分为哪几种?
答案:员工离职分为辞职、自动离职、公司辞退、开除四种形式。员工入职两个月后及入职一年后时,分司分别为其缴纳何种保险? 答案:员工入职两个月后缴纳三险(养老、医疗、失业),员工入职一年后缴纳五险(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入职享受婚假的条件及申请时间是什么?
答案:入职满一年员工可享受婚假,需提前15天申请,男员工满25周岁,女员工满23周岁可享受晚婚假期7天,非晚婚享受3天婚假。请假流程是什么?
答案:员工申请事假需提前1天填写请假申请,1天事假领班批准,2-3天事假需报部门主管批准,3-7天报项目经理审批,7天以上报区域审批,批准后方可休假,否则视为旷工。主管每月要求培训次数及培训内容?
答案:每月最少培训4次,要求最少3次实操培训。作业过程中的三轻原则是什么? 答案:说话轻、走路轻、作业轻。新员工什么时间上交银行卡?
答案:每月7号之前将银行卡号上交到物业办公室。员工到库房领取物品需要什么手续?
答案:填写出库单,由本人及所在部门主管签字后方可领用。MINGZHEWELCOME TO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深圳 市 明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53、54、55、56、57、58、59、60、员工试岗期结束后紧急离职需要扣除几天工资?
答案:扣除7天工资。本岗位上下班时间是什么? 答案:早7:30到晚17:00。节假日前后是否可以申请事假? 答案:不可以。
请病假应出示什么证明?
答案:市级医院以上的病假证明。遇特殊情况如何请假?
答案:应提前2小时向上级请假,上班后补请假单。人为损坏公司财产的处理方式? 答案:照价赔偿,追究法律责任。
故意迟到、早退在30分钟至4小时的视为什么情况? 答案:旷工半天。
连续旷工3天以上或一个月内累计旷工5天以上的视为什么情况? 答案:视为自动离职。
内宿员工试岗期是否可以办理住宿手续? 答案:不可以。
哪些员工应签订超龄协议?
答案:男员工超过55岁的,女员工超过50岁的。员工试岗需上交哪些材料?
答案:工服抵押金(保安部:无前科劣迹证明)。可以享受特困户补助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入职工作满一年以上,员工业绩考评90分以上的员工。办理离职手续需由哪些管理层签字?
答案:部门领班、部门主管、库管、办公室主管、项目经理及本人签字。哪些员工可以申请三险?
答案:女员工40岁以内,男员工50岁以内可以申请。费用报销流程是什么?
答案:OA系统中特殊费用申请流程,并将需要报销的票据填写报销单由本人及项目经理签字,上报财务部。
工程部、保安部、导乘组对讲机分别是几频?
答案:工程部:5频;保安部:6频,1频;导乘组:2频。什么时间内办公OA系统要在登录状态? 答案:工作时间内。(早上8:00—晚上17:00)
各部门主管工作日志上交时间及月工作总结上交时间?
答案:工作日志每天9点之前上交到项目办公室,月工作总结每月30日之前上交到项目办公室。项目员工花名册更新时间?
答案:员工花名册必须每日更新。新员工入职培训周期? 答案:每周至少一次
各部门每月何时交《明喆人》稿件? 答案:每月14日下午下班前。各部门何时开展大扫除?
答案:每周四下午全员大扫除。试岗员工领取工服要求? MINGZHEWELCOME TO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深圳 市 明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74、75、76、77、78、79、80、答案:需向办公室交100元押金。
项目案例分析什么时间上报? 答案:每月最后两天。
归档的质量记录表格是否可以用圆珠笔填写?
答案:不可以,所有需要归档的质量记录表格必须使用黑色笔填写。项目一号通报修电话多少? 答案:96615-16191。
每周电梯运行沟通上报哪个部门? 答案:物业办、后勤。
项目办公室每月1日之前应向人资部上报哪些表格?
答案:项目人员招聘月报表、流失率统计表、副主管以上绩效。保险申请、停保申请什么时间上报? 答案:每月20日之前。
目前项目有哪几种办公系统?
答案:公司OA办公系统、126邮箱、院内网办公系统。办公室电话必须在几声之内接起? 答案:三声。
客户遗失物品如何处理?
答案:由办公室登记在《遗失物品登记》中后,上交公安科。记录《遗失物品登记》应注意哪些? 答案:时间、地点、拾捡人、遗失物品 申请保险需签几份合同? 答案:三份。
办理三险和五险个人需承担费用分别是多少? 答案:205.5及250.5元左右。在公司办理保险需上交哪些材料?
答案:户口本首页、本人页复印件各1张、身份证复印件3张、1寸照片1张、附带本人签署劳动合同,如以前缴纳养老及医疗险,还应上交养老变更单、医疗保险变更单及医疗卡号、就业失业登记证,外地户口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内部沟通文件格式要求?
答案:文件主题要求小二黑体加粗居中,正本使用小四宋体1.5倍行间距,绿色标头双横线内使用五号宋体单倍行距。领班培训能力考核方式?
答案:每日例会开展培训活动,项目经理点评考核。哪类员工不提供住宿?
答案:沈阳市内五区人员。明喆集团成立时间?
答案:2012年9月29日。管理层领新工作服的规定?
答案:在公司工作不满二年离职的按原价扣除费用,服装归个人;在公司工作二年以上不满三年离职按原价的30%—50%扣除费用,服装归个人;在公司工作满三年以上离职的不扣除任何费用,服装归个人。管理层领旧工作服的规定?
答案:离职时可以直接将服装退还库房,不扣除任何费用,如使用过程中人为损坏,按损坏程度给予赔偿。固定资产盘点周期是多久? MINGZHEWELCOME TO
深圳 市 明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答案:每半年一次。
81、员工宿舍检查周期?
答案:每日检查。
82、院方下发问题点的整改措施上报时间?
答案:院方下发问题点后的三个工作日内。
83、各部门文档多长时间进行存档?
答案:每月一次。
84、呈报院方文件使用哪种格式版本?
答案:印有公司标识及公司全称的文件版本。
85、沈阳分公司《明喆人》每月的截稿日期是哪天?
答案:每月20号。
86、项目日常大事件记录分类?
答案:突发事件、安全事件、参观会议、车场案件、医患纠纷。
87、实物资产的报废周期?
答案:每半年一次。
88、项目每日实物资产出入库统计上报时间?
答案:每周二次,周二、四,上报区域物流。
89、案例分析分类?
答案:成功案例分析、失误案例分析。
90、每日例会会议纪要和每日一报什么时间上交?
答案:每日早8:00前上交前一天的。
91、各部门每月归档完成时间?
答案:每月3日前完成。
92、项目文员属于公司那种级别的员工?
答案:领班级。
93、每月采购计划什么时候上报?
答案:每月18日前。
94、明喆人都要交送甲方哪些领导阅读?
答案:李铁、王海滨、李宁、万书。
95、员工缴纳保险OA申请流程?
答案:项目发起到区域人资审批到区域总经理审批到社保专员备案。
96、一线员工转正是否需要进行OA审批?
答案:不需要,主管以上人员需要进行OA审批。
97、项目员工大会多长时间召开一次?
答案:至少每月召开一次。
98、项目助理级别以上工作日志发送时间?
答案:次日早8:00前。
99、什么条件的员工可以享受生日蛋糕的福利待遇?
答案:入职满一个月。
100、原则上项目每月人员流失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答案:总人数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