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永生的眼睛四年级语文教案
18永生的眼睛
须水镇三十里铺小学刘吟霄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2、朗读课文1——2遍,读准生字的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3、再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4、查词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5、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受,提出疑问。第一学时
一、导学引领:
(一)、盲姑娘只能用手触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有了恢复健康的可能。
(师生交流课前集的有搜关器官捐献的资料)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
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声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会感动你。
3、课文的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语,让我们把带有“骄傲”
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3、交流感想:
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情本身阐发议论。
二、检测反馈:
1、迁移训练: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小练笔。
2、完成《练习册》第一至四题。
三、盘点收获。
四、拓展延伸:
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教学反思
《永生的眼睛》是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热爱生命”单元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地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这篇课文语言美,情感美,人物形象鲜明,作者刻画了两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形象:善良,乐于助人的父亲和可爱、才华横溢的女儿。他们都热爱生活、关爱别人。
一、抓住题目,展开教学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课题,理解题目的深刻含义。如课初引导学生理解“永生”的意思,多数同学都能说到“永远都活着”或“永远都生存”等,那么自然他们也将文题理解成“眼睛永远都活着”。对于学生的理解我没有给予肯定或否定。当学完课文后,回读课题,再去理解课题的含义,此时,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最初的理解上,而是有了一个提升,“父亲和母亲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必将世世代代永远传承下去。”
二、以情为主线,组织教学
这是一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教学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应让学生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情”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有一定内涵句子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并唤醒学生要有爱心,培养一种意识,树立起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如:在交流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时,一个学生谈到母亲去逝时,父亲表现出的态度让“我”感动。“当母亲去逝时,不仅是„我‟悲痛万分,对于父亲也是十分难受。但当医生问他是否捐献角膜时,他却„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而且还„平静‟地对„我‟说,可见父亲和母亲想到的更多的是他人,而不是自己,多么了不起呀!”有的同学说:“最令我感动的是„我‟的感情的前后变化。母亲去逝时,面对捐献角膜这件事„我‟是„痛苦难忍‟,而当父亲去逝捐献角膜时,„我‟是„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我的情感发生的变化非常大,而使„我‟情感发生这么大变化的是父亲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更能看出父亲是一个为他人着想,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的人。”
三、注重课外延伸,提升情感
这篇文章很感人,课外延伸的部分更让人潸然泪下,为之动容。在学完课文后,我饱含深情地朗读温迪的故事。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意味。特别是在故事的结尾,当我读到温迪后来不幸出了车祸时,学生都默默流泪了。我想,这节课上到学生心灵里去了。
第二篇: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基础训练教案
、永生的眼睛——基础训练
八 区 三 小 周磊
2011年4月14
18*永生的眼睛
——基础训练教学目标:1、2、3、掌握本课相关的多音字,并正确组词。积累本课四字词语。正确的运用关联词语,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收集有关眼睛的成语,并根据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1、2、正确的运用关联词语,并试着说句子。了解修改符号,并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咱们一起共同来订正第十八课的基础训练。
二、新授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指名读题。做题是需要注意什么?
(选择正确的或划去不正确的)
2、开火车答题。并试着给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1、齐读题目。
2、开火车答题。
3、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有错字。
4、齐读词语加以巩固。
(三)、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指名读题。做这题时需要注意什么?(看清关联词语)
2、试着说说关联词语前后之间的关系。(能说多少是多少,不做强调)
3、开火车答题。
4、你能从中选择一个关联词语说一句话吗?(同桌互说,小组开火车)
5、你还知道那些关联词语,能试着说一句话吗?
(四)修改下边的病句。
1、齐读课题。
2、题中有没有说用什么方法做?
a、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b、把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3、你还记得学过的修改符号吗?
指名回答,师在黑板上画符号
4、句子一般会出现哪些错误?
5、总结出示句子常出现的错误?
6、练习用修改符号修改本题的三个病句。
7、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修改后的句子。
8、多媒体出示更多的修改符号,边出示边做简单的解释说明。
9、出示两个病句,试着用修改符号修改。
10、第二种修改方法,可以把正确的直接写在横线上。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指名读题及短文。
2、本题是有关课文的小阅读。
3、指名分别答题。
温迪为什么会为妈妈和外公感到骄傲?回答时要注意什么?(选择重点的词语连成通顺的句子,保证意思一致即可)精彩挑战
(一)、课外收集与积累
1、男同学读题及内容。
2、班级交流收集的词语。
3、指名回答与其他同学收集不同的。
4、多媒体出示收集的词语。
5、齐读出示的词语。
(二)、想象写话
1、女同学齐读题目及内容。
2、指名答本题让我们写什么的?
3、师生合作答题。师读题目,生回答。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订正十八课的基础训练,重点回顾了关联词语的用法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及修改符号。还收集了许多有关于眼睛的成语。希望同学们回去吧积累的修改符号和词语积累
在词语积累本上。
板书设计:18*永生的眼睛
---基础训练
常用的修改符号
教学反思:
备基础训练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触是,学会了基础训练怎么能教的更细致。本节课中,做每一题时都注意教会学生的做题方法,并注重拓展。重点对关联词语的掌握和运用及修改病句这两题进行了较细致的指导。学生得到了和好的巩固,并且给学生进行拓展,对这样的题目学生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基础训练的课中,我还将继续将本次基础训练公开课活动中学到的做题的方式方法结合本班实际进行教学。
朱蕊评:
周磊老师在教学《永生的眼睛》基础训练时,重点突出,特别是对修改病句一题,先让学生总结句子常出现的几种错误,再总结归纳,让学生对题目有了系统的了解,再自由回顾常用修改符号,并拓展其他的修改符号,并出示错句拓展练习用修改符号做题。学生收获颇多。
刘影评:
周磊老师在教学《永生的眼睛》基础训练时,时间分配较合理,一二两题所用时间较少,但依然有条有理,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重点放在三四两题上,不仅注重做题方法的指导,还进行了有效地拓展,是学生对这两种类型的题目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学生印象深刻。
周磊评:
周磊老师在本节课中能做到时间安排合理,详略得当,抓住重点部分进行讲解教学,给学生充分交流的学习机会并总结做题规律,学生在自主交流中学习知识。并注重拓展教学。
第三篇:永生的眼睛教案
18.永生的眼睛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课文中的“我”由当年对父亲捐献母亲角膜的不理解,到成年后亲自捐献父亲的角膜,这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展现了“我”思想认识升华的轨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课文讲述的故事中,进一步感悟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观念;二是学习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生动细致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学习目标
一、通过学习,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二、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从而改变传统的看法。
三、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琳达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
教学难点
抓住父亲的语言来理解琳达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看法的转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盲人的渴望──永生的眼睛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那个盲姑娘安静吗?她用小手触摸着美丽的春天,用心灵感受着生命的美好。如果她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该多好啊!可是,像安静一样的盲人,在中国就有500多万人,他们在黑暗的世界里度过了一生。想想这些盲人一辈子在黑暗中度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日子啊!请你们闭上眼睛,假如你是那些盲人,你最渴望什么?
教师预设:(我希望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希望有一双重见天日的眼睛,去看望我的父亲和母亲)
(我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蓝蓝的天空)
是啊,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们多么渴望有一双永生的眼睛。
(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屏幕出示课文插图和配有爱心图案的课题《永生的眼睛》,学生齐读课题)
(三)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屏幕出现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突如其来、笼罩、呵护、不由自主、孤零零、不假思索、不顾一切、捐赠、酷爱、屡屡、获奖、重见光明、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遵从遗愿、重见天日、夺眶而出。
1.读准字音。来,大家一起大声读。2.要记住难点的笔画。
请同学们看“酷”和“遵”哪一笔容易出错?
再看“突”、“零”、“获”和“热”,写时要注意什么? 把六个加点的字各写一遍,注意刚才提到的难点笔画。
二、爸爸的捐赠──永生的眼睛
(一)捐赠妈妈的眼角膜。
学生读课文1-4自然段,画出课文中主要人物所说的话。
1.老师想请四位同学一起来再现当年的对话场景。(一个旁白,一个“警察”,一个“父亲”,一个“琳达”)其他同学要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倾听他们的语气,再想象他们当时的内心在想什么?
2.同学们,在捐赠妈妈眼角膜这件事情上,爸爸的态度是怎样的?琳达的态度又是怎样的?表现在她非常的„„(伤心、不满、不理解)。
板书:捐赠妈妈的眼角膜 态度:不理解、不支持。心情:伤心、不满。下面谁来读出伤心的琳达?(声音低沉地读)
谁来读读不满的琳达?(非常焦急、生气的样子地读)
大家一起读读不理解的琳达!(怎么、这样、应该三词加重语气地读)
3.同学们,面对父亲的做法,琳达不理解,很不满。假如你是琳达,你会怎么做?为什么?(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
提问:妈妈爱不爱琳达?琳达爱不爱妈妈?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妈妈爱琳达,琳达也爱妈妈,真正的爱就是互相理解。你理解了妈妈,支持了妈妈,就是对妈妈最大的爱。
(二)捐赠父亲的眼角膜
1.当琳达长大了,爸爸也要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这时候,琳达感到怎样? 从爸爸说的哪几句话使琳达改变了态度?学生读5-7自然段,找出爸爸说的话。2.课件出示: “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1)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2)再读这句话,思考在父亲的眼里,怎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预设: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3)反复引读:
“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同学们,有些珍贵的东西,是我们身体之外的东西,送给别人以后,还可以用金钱买到的,可是有一种东西,送给别人以后,就再也买不到了,那就是我们身体的器官,这么珍贵的东西,父亲愿意在他死后捐赠给别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课件出示: “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父亲接着说: “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
(1)让学生读出这两句话,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
就是这样一句朴素但却感人至深的话使女儿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让我们不禁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2)学生交流父亲的话
读着父亲的话,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是怎样的一幅美妙情境!那个接受眼角膜的盲童,重见光明,见到了世界、见到了阳光,见到了梦中的亲人„„让我们再读一读父亲说的话吧!
板书:捐赠父亲眼角膜 态度:遵从遗愿
支持捐赠
心情:自豪。4.结合想像,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父亲的话。
三、温迪的心愿──永生的眼睛
琳达的女儿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外公与妈妈的耳濡目染,使她小小年纪就学会关心别人,让我们一起走近温迪,了解温迪。
1.学生自读课文第8-9自然段。说说你觉得温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温迪的图片及她所说的话)学生自由交流,评说温迪的才华,感受温迪的善良。
琳达为什么为自己的女儿-——温迪而感到骄傲?
板书:温迪也要捐赠眼角膜 态度:理解和支持。心情:激动、自豪、骄傲 2.从温迪的表现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课件出示: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1)引读(课件出示):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2)解读句子:
自由地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读懂了什么?(父亲还留下了什么?)(交流:还有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对别人的关心等)3.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这是琳达写的一篇回忆文章。今天,我不得不把这个令人无法接受的结局告诉你们。师:(有感情的讲述)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仍萦绕在我的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在我沉浸在失去温迪的痛苦中时,我收到了一封信,请同学们读读这封信。
课件出现信,学生配乐朗读,感受温迪精神的感召与爱的永生。
是啊,同学们,温迪外公、外婆还有她虽然永远离开这个人世,但是他们留给世界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
引导理解:还有他们无私的爱,他们的奉献的精神,这些都是永生的。四.大家的心愿——永生的眼睛
课件出示:让学生理解社会上更多眼角膜捐赠的感人事迹
教师总结:眼角膜捐赠者留下来宝贵的角膜,更留下了为别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真是一双双永远闪亮的永生的眼睛!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课题,永远记住文中伟大的母亲、父亲和温迪。让我们为他们也为所有愿意捐献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让我们记住:(课件出示)让世界永远充满爱!
作业布置:搜集一些捐赠器官的实例,感悟世界永远充满爱。
板书:
永生的眼睛
态度 心情
捐赠妈妈的眼角膜。不理解 不支持。伤心、不满。捐赠爸爸的眼角膜。遵从遗愿 支持捐赠
自豪。温迪──也要捐赠眼睛角膜。理解和支持。激动、自豪、骄傲
第四篇:《永生的眼睛》教案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3.学习作者一家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练习复述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详细地复述课文(2)简要地复述课文
(3)提示:文中都有谁捐赠了角膜?(母亲——→父亲——→女儿)(4)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作者的三位亲人死后捐献角膜,使他人重见光明的感人故事)
(三)再读课文
1.分别指名读“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这三部分内容。
2.自由读课文,分组讨论:为什么写女儿温迪捐献角膜的经过要简略地写? 3.指名回答。
(四)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让学生组词
达()命()肿()肺()访()
组()勇()敢()骄()拥()
教师重点讲解:“肺”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右半部分不要写成“市”。2.积累本课词语
突如其来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与世长辞 才华横溢
3.按拼音填空
yì 才华横()、文()、回()、容()、翻()、()思、友()
jiāo()阳、()傲、()花、()气、上()、香()
zǔ()挡、()织、()力、()国、()成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四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深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课文
1.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
(二)深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部分:母亲捐献角膜
(1)默读课文,找出“我”对父亲同意母亲捐献眼角膜这件事态度的句子,体会一下当时“我”的态度是怎样的?(不理解)(2)画出父亲说的话,并出示投影:
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以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① 自由读父亲说的这段话,思考:父亲认为怎样的死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② 听了父亲的话,“我”的情感有了怎样的变化? 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2.学习第二部分:父亲捐献角膜(1)自由读课文,画出父亲的心愿。
出示投影:
他愉快地告诉我:“我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①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 体会父亲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③ 指导背诵这段话
(2)“我“将父亲的心愿告诉了温迪,温迪有什么表现?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出示句子: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
(体现出温迪对外公的敬佩之情。)
(3)父亲也遵照遗愿捐赠了他的角膜,这使温迪有了怎样的认识?
体会最后一句话:
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还有辉映在我女儿眼睛里的一种骄傲!① 指名读句子 ② 自己默读这句话
③ 体会“骄傲”指的是什么?(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部分 3.学习第三部分:女儿温迪捐赠角膜
(1)齐读“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来信的内容”(2)理解句子,并出示投影:
我那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① 指名读句子
② 结合题目“永生的眼睛”来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③ 请同学说一说
(3)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内容,老师适时指导
(三)回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谈感想: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你一定有什么感想吧,请谈一谈。3.小组内交流并汇报
(四)布置作业
将你的感想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回顾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崇高品质
(二)针对课文内容进行巩固、扩展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这个题目的意思 3.指名回答
(二)自由读全文,体会人物所要表现的品质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①说说全文要歌颂的是什么精神?(歌颂了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
②那些句子体现了这种精神? 3.指名回答
4.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扩展练习
1.请你结合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看待“死后捐赠角膜”这件事的? 2.指名说
(四)小练笔
1.请你写一件给你感触最深的事情,要求内容要有详有略。2.学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3.交流自己的习作,教师给予充分鼓励。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你的小练笔读给家长听 四.板书设计:
7 永生的眼睛
母亲
父亲
女儿(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第五篇:《永生的眼睛》教案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新华镇镇新寨小学魏兵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尤其是“父亲”和“温迪”的语言描写,体会作者一家人以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2、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理解课题“永生的眼睛”的含义 课前准备:
共同收集有关器官捐献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质疑
1、同学们,春暖花开的季节已经来到了。让我们来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还记得这句话是哪篇课文吗?
[出示课件:春天的图片配乐。字幕:春天到了,可是„](生:语言的魅力)
2、春天到了,那位盲老人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生:自由说,有的背那句话)
3、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拥有它就拥有光明,拥有美好的人生。而盲老人却感受不到这一切。这节课,我们就带着盲老人的心愿和这份深深的期盼,继续走进课文,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我”与“温迪”的不同态度
(一)感受“我”的态度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都有哪些人捐献了角膜。(板书:母亲 父亲 温迪)那我们想一想,当琳达和温迪首次听到器官捐献的时候,她们是怎样的反应呢?
[出示:自学提示 :当琳达和温迪首次听到器官捐献的时候,她们是怎样的反应呢?快速的浏览课文1-8段,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师:打开课文,快速的浏览课文1-8段,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让我们回到1965年那个炎热的夏日,琳达十四岁的时候,她的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当父亲要把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捐出去的时候,她是怎样的反应?
3、交流(1)[出示:“我惊呆了。那些医生居然——自己的房间。”] 生:“我惊呆了„„冲进自己的房间。” 师:琳达的反应有多强烈? 生:我惊呆了。
师:“我”为什么惊呆了?
生:那些医生居然想要肢解妈妈,并将她的所有给予他人。师:你是从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生:理解“肢解”。(理解:切开、撕开或分离人或动物的肢体、器官)师:是啊,有些残忍,所以“我”当时心情(生:难受,痛苦)师:谁能把这个句子读一读?(生读)带着你的理解、心情去读的?(2)[出示:“我十四岁,可以”] 师:还有哪些地方体现琳达的反应的? 生:“我十四岁,„„可以。” 师:“我”为什么不能理解?
生:“因为母亲是我最挚爱的人,我无法理解父亲同意医生去‘肢解’她。” 师:[点红:挚爱 师:你怎么理解挚爱?(最深爱、热爱的人)]对于琳达来说,妈妈是她最挚爱的人。失去她的疼爱已是世上最痛苦的事。但是父亲却回答警官“可以”,此时此刻的“我”非常愤怒,反复引读: 我抑制不住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指名读)[出示: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 我无法忍受医生肢解我挚爱的妈妈,因此我大声地冲着父亲喊:(指名读)[出示:妈妈-离去] 师:你不能这样对待——生:妈妈;应该让她——生:完整的离去。(二)感受温迪的态度
1、我听出来了,琳达当时非常的痛苦,这都源于她对母亲深深地爱啊!十四岁的琳达反应如此强烈,同样是十四岁,温迪反应又如何呢?请大家再到课文去找一找。
2、交流
生:“我把父亲的心愿„„拥抱外公。” 师:温迪的反应强烈吗? 生:温迪很感动,很骄傲。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热泪盈眶,紧紧地拥抱。
师:是啊,多少年弹指而过。同样是十四岁,当听到医生要索取挚爱的人身上的器官时,同样的年龄,母女俩的反应用一个词:(生:天壤之别。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比喻相隔很远,差别很大。)。
三、精读课文,探究“我”态度转变的原因。
1、师:琳达一开始极力地反对母亲捐献器官,后来她的看法改变了吗?(改变了)是谁让她发生了这样的转变呢?)请大家用心继续默读课文4—7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使琳达改变想法的句子。
2、交流
交流句子一:[出示:“你能给予他人的„„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生:“你能给予他人的„„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 师:在父亲眼里,怎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生: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师:这样的父亲值得我们尊重吗?(尊重)你能带着尊重的语气读一读吗?(生读)。
师:为了他人可以将自己最珍贵的自身的一部分捐献出去,这位父亲多么伟大啊!谁能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这一番话语都是父亲平静地道出,而琳达刚才可是非常的愤怒,原因何在?(生答:他告诉我,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师:在父亲眼里我的愤怒是在预料之中的。所以—— [出示:父亲这一番振聋发聩的——一课。] 师:谁再来帮助大家回忆回忆振聋发聩的意思:生:(发:兴起。聩:天生耳聋。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激昂的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让人振聋发聩的话语。(齐读)交流句子二:[“如果一个盲童„„那有多么美妙!”] 师:父亲还说了什么话。
生:“如果一个盲童„„那有多么美妙!” 师:父亲因什么而美妙?
生: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马儿。
师:是啊,如果盲童能够多借助我们的帮助而重见光明,那父亲的死。(生接:也是有意义的)
师:[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哪有多么美妙!] 互相交流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配乐)
师:父亲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动了琳达的心灵。带着父亲的心愿谁来读读这句话!(2个读)
交流句子三:[出示:想想看,——骄傲。] 师:父亲接着又说了什么话? 生:“想想看„„又会多么骄傲。” 师:父亲的眼睛起了什么作用? 生:父亲的眼角膜给盲童带去光明。
师:当父亲的眼角膜起了作用,那么父亲的死(生:也是有意义的),正因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所以父亲感到多么美妙!多么自豪![点红:多么美妙 多么自豪] 你能读出父亲的美妙吗?你能读出父亲的骄傲吗?(生读)
3、师引领学生把父亲的三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依次出示三句话] 父亲曾平静地对我说:“„„” 父亲曾愉快地对我说:“„„”
父亲曾骄傲地对我说:“„„”
4、从这些语言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生:有爱心的老人、关心他人、善解人意、乐于助人、讲奉献、板书: 无私奉献
关心他人
5、是啊,父亲这看似平静的话语,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触动。他给琳达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也使温迪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1986年4月11日,这位可敬的老人溘然长逝了。当琳达遵从父亲遗愿捐献其眼角膜时,温迪为母亲,为外公所做的一切而感到骄傲,她是怎么骄傲地对妈妈说。生读——“妈咪——骄傲。”
6、温迪流的是感动得泪水,骄傲的泪水。请同学们读一读9-11段,能不能感受到这份骄傲。
7、多么善良的孩子啊,让我们把感受带入到朗读当中,我们分角色读:9-11 分角色读
8、温迪的话语令我感动,她也给琳达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我们来看这句话 [出示:齐读12 在这一刻——骄傲!]
9、父亲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他还留下了什么? 指名说,乐于助人的精神 值得骄傲的事情
高尚的品质 爱心 指着板书:无私奉献 关心他人的精神
10、是啊!父亲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帮助别人,无私奉献,关心他人的这种精神,这精神已经根深于温迪的心中。使我们看到了爱的延续、传承。
板书:画心
延续 传承
四、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配乐] 失去父亲仅仅两周以后,琳达又失去了她那可爱的才华横溢的女儿小温迪,这对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可是现在的琳达已经能够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她签署了女儿器官捐赠的同意书,这对父亲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他骄傲的女儿,对女儿温迪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封来自远方的信。
[出示:信,请大家轻轻地读。配乐一直有]
2、谁愿意大声读给琳达听
3、透过温迪那双闪烁着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不仅是父亲,母亲做到了,就连温迪也做到了。他的眼睛仍在世上闪烁着生命的光彩,所以他们的眼睛是(生齐读课题)。这双眼睛里留下捐赠者宝贵的角膜,留下了崇高的生命价值,这真是一双永远闪亮的。(生再读课题)
五、总结
1、温迪的一家只是许许多多捐赠者家庭的一部分,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们,我们看:(放《爱的奉献》)
图一:身患白血病的15岁女孩王聪聪,打算放弃治疗捐献角膜。在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帮助下,聪聪委托父亲正式填写了公民自愿捐献角膜申请登记表,达成了心愿。在签字那一刻,聪聪眼里充满笑意,而在场的很多人眼睛湿润了。图二:大学生也纷纷填写了角膜捐赠书。
图三:敬爱的邓爷爷也在去世后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图四:数字统计(师读)图五:眼角膜
2、像这样感人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生命因短暂而显得极为的宝贵,然而器官捐赠志愿者们战胜了生命的短暂,生命的价值得以升华,获得了永恒!我们将从更多的人身上看到这种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精神一代代延续下去。配乐一直有
师:美丽的春天又来到了,盲老人的心愿能实现吗? 板书设计
母亲 关心他人
永生的眼睛
父亲
无私奉献
女儿 延续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