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概论模拟试卷4
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C】
A.“任务分析”B.“活动分析”C.“工作分析”D.“课程审议”
2.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A】的追求。
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工具理性”
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的【D】一书标志着系统化、理论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大教学论》
4.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B】
A.夸美纽斯B.裴斯泰洛齐C.卢梭D.赫尔巴特
5.下列关于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所提出的直观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D】
A.夸美纽斯的直观原理是以培根的经验主义、感觉主义为理论来源的B.裴斯泰洛齐区分了两种直观:被动的直观和能动的直观C.夸美纽斯的直观是纯粹被动地接受外界的感性印象的直观D.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6.杜威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A】
A.主动作业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合成课程
7.在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上,斯滕豪斯首创了【D】的课程思想。
A.教师作为促进者B.教师作为组织者C.教师作为引导者D.教师作为研究者
8.布鲁纳所倡导的学习是【B】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9.幼儿学习绘画和写字技能,属于加涅所区分的五类学习结果中的【D】
A.理智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
10.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赞科夫提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C】
A.全面发展B.特殊发展”C.一般发展D.心理发展
11.下列属于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D】
A.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B.赞可夫的教学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D.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2.“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里陈述的目标属于【D】
A.“普遍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
13.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是【C】
A.课堂讨论B.自主型教学方法C.提示型教学方法D.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14.在课程要素中,支配课程的核心要素是【A】
A.哲学价值观B.方法C.原理D.技能
15.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是【A】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实际课程
16.合科教学的首创者是【B】
A.斯图姆B.奥托C.卢梭D.福禄倍尔
17.选修制的最初确立是在【C】
A.初中B.高中C.大学D.职业中学
18.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是【C】
A.选修课程是可有可无的B.二者拥有的教育价值是不相等的C.二者都是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D.选修课程的学习是浅尝辄止的、散漫的19.“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是在【D】中首次提出的。
A.《课程》B.《课程编制》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班级生活》
20.“小学生可以把音乐、公民、地球科学、视觉艺术等分散的学科整合起来去研究环境问题”,这表述的是“环境教育课程”中的【A】
A.学科际模式B.多学科模式C.跨学科课程D.综合课程
21.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B】
A.杰克逊B.夸美纽斯C.卢梭D.赫尔巴特
22.课程实施成为研究焦点的直接起因是【C】
A.基于理论的需要
B.教育改革的需要
C.对“学科结构运动”的反思
D.理解和评定课程改革的需要
23.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是【A】
A.效果评价B.内在评价C.目标本位评价D.目标游离评价
24.在利维划分的“古典的考试型时期”,评价的主要形式是【B】
A.纸笔测验B.口头提问C.标准化测试D.开放性的结论
25.在相互适应取向看来,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C】
A.线性的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关系
B.目的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关系
C.非线性的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关系
D.有机整合于一体的关系
26.差别模式是由【C】提出的。
A.泰勒B.斯太克C.普罗沃斯D.古巴和林肯
27.目标达成模式的提出者是【D】
A.布卢姆B.查特斯C.博比特.D.泰勒
28.“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体现的是【A】
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课程创生取向D.主体取向
29.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学过程就是【C】
A.教师对学生控制的过程
B.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C.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D.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的过程
30.在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中,【B】是意义建构的基本条件。
A.协作B.情境C.会话D.意义建构
31.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有哪些? 32.隐性课程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 33.教养和教育的关系如何? 34.古巴和林肯划分的“第四代评价”的特征是什么? 35.简述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31.(1)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2)教师与教育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3)开发综合性评估形式。(4)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
32.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特点:(1)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2)影响具有持久性。(3)它的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4)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
33.(1)二者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各具特性,各有其固有的逻辑。(2)二者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通过教养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知识技能,形成能力,这为教学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反过来,教育的成功与否也极大地制约着教养的成效。
34.(1)把评价视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2)评价是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的。(3)评价是一种民主协商、主体参与的过程,而非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4)评价的基本方法是“质的研究”方法。
35.(1)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结构性的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的知识和经验。(2)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构成;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36.谈谈你对当前大力提倡的“主体性教育”内涵的理解。37.试述几种典型教学方法的关系。
36答.主体教育观有两个基本内涵:首先,人是主体,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交互主体的关系”,教育即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之间自然是交互主体的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持续交往而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这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和内在价值。其次,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教育是一种群体主体,不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工具。教育不只是适应着生活,更根本的是对社会生活进行持续批判与超越。
37答.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是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三者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而且三种教学方法在功能上也有差异:提示型教学方法适合于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新知识、新信息;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适合于“集体思维过程”的运用,适合于社会态度的养成;自主型教学方法适合于独立探索和发现,适合于自主性人格的发展。三种典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样不容忽视。(1)三种教学方法彼此之间相互渗透。提示型教学方法并不排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主动性,否则这种方法会导致人的机械被动学习,从而压抑人的发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可以说整合了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主体性。自主型教学方法也不排斥教师的指导和帮助。(2)三种教学方法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体。当不同教学方法视具体教育情境的需要而优化组合、恰当运用的时候,它们彼此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三种教学方法及相应的三种学习方式在相互作用中形成一个连续体。对任何一个学习者而言,三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尽管不同学习者在三种学习方式的偏好上有所差别。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6分)
38.下面的材料记述了某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仔细阅读,然后回答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材料:……曾以“乌克兰的防风林地带”课题为例,说明了这种教学过程的阶段:第一阶段,首先用乌克兰防风林地带为特例,以具体直观的方法,提出关于防风林地带的问题。第二阶段,根据由防风林地带的特例所获得的认识,推论出乌克兰地区的特点,而且还要掌握该地带的普遍特性和类型特性,用开拓草原这一“类型”的认识来说明一系列类似景观的本质特征,如美国中西部草原。第三阶段,要明了草原化的过程及阻抑这一过程的努力,也即是明了人类是如何在特殊的气候、地理、形态诸条件下,干预自然,作用于自然,并且改造自然的。第四阶段,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要干预、改造并主宰自然。在这一阶段,教学已经由对客观内容的重视转移到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方面来了。……材料体现的是哪种教学模式?其基本思想是什么?结合材料说明这种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谈谈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
38答.材料体现的是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提倡的“范例教学模式”。它的基本思想是要组织教养性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即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态度。一般程序:
(1)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2)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3)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4)范例性地获得关于世界(以及生活)关系的经验。教育价值:表现在对学生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在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线、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知识就是力量”的传统,转而追求获得支配知识的力量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第二篇:《教育学》模拟试卷
《教育学》模拟试卷
(第一套)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l、教育学的研究对象______________。
2、关于教育起源问题在历史上有几种观点:_______、教育的生源起源说、_______、_______。
3、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_______、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_______。
4、_______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5、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6、1902年通过的“_______”学制、基本参照美国的学制,通常又称“_______”学制,这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_______,在国外,启发式教学始于古希腊的_______。
9、_______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
10、班主任争取家长配合,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家长会、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的答案题号填在横线上,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_______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
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_______。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 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
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______。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
5、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A.随意性B.娱乐性C.自觉性D.系统性
6、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
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现场教学D、启发式教学
8、“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_______提出来的。A、赫尔巴特B、班斯基C、布鲁纳D、赞可夫
9、班主任的工作是从_______开始的。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
10、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_______。
A领导地位B启发指导地位C顾问地位D主导地位
三、判断并改错(10分)
1、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2、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
3、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4、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第二套)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l、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_____阶段、-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2、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__实现的。
3、发现学习模式是_____提出的。
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和_____。
5、我国的专职教师大约在_____出现。
6、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组成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902年通过了“_____学制”,它基本是参照_____的学制制订的,通常又称“_____”新学制,是旧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
8、教学过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发展阶段。
9、好的测验都应当符合一定的要求,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指标衡量测验的质量。
10、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即要发挥_____的骨干作用和抓好_____的转化工作。1l、学校咨询与辅导一般可分为、、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三种
二、不定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
A发展方向B发展阶段C发展结果D发展进程
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养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发展的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4、下列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
A教育目的B生产力发展水平C儿童的年龄特征D教师实际水平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A《论语》B《理想国》C《学记》D《大教学论》
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
8、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
9、课的类型是根据()来确定的。
A教学目的B课的具体任务C学科特点D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电化教学B复式教学C课堂教学D现场教学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动物能哺育幼仔,因此在高等动物之间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3、形成技能、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
4、一个班级里几十个学生集合在一起,有了班级组织,就标志着班集体的形成。
5、读书法就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第三套)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学校美育的内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咨询的主要方法有:1)_____;2)_____;3)_____。
3、旧中国首次制订现代学制是_______年,称为_______学制。
4、课程结构最常见的结构形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范例教学中范例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有三次身心发展的高峰,第一次是_______,第二次_______,第三次_____。
7、班主任是班集体内教育的_______,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社会的_______,是学校对学生教育管理的_______。
8、备好课是对每个教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一个检验,因此教师备课必须做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三方面的工作。
9、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_______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
10、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2、从以下几种活动中,挑选出教学过程的活动。A备课B排课表C批改作业D教研活动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B特殊认识过程C发展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4、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A谈话法B复习课C单一课D综合课
5、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孔子苏格拉底B孔子亚里斯多德C孟子柏拉图D朱喜苏格拉底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提出来的。A赫尔巴特B布鲁纳C巴班斯基D赞可夫
7、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
8、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A审美教育B五讲四美教育C美好生活教育D美好思想教育
9、“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说的。A周恩来B毛泽东C蔡元培D王国维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的。
2、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3、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
4、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5、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教育学》模拟试卷
(第一套)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教育问题
2、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源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劳动的起源说
3、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素养
4、上课
5、遗传;环境;教育
6、壬戌;六、三、三
7、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8、孔子;苏格拉底
9、学生发展
10、家访;家长会;书面联系
二、不定项选择 lB 2C 3B 4D 5D 6A 7B 8D 9C 10B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校外活动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活动。
2、错环境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3、错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但是教育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学校产生以后的产物。
4、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5、正确。
(第二套)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
1、萌芽、创立、发展
2、教学活动
3、布鲁纳
4、遗传、环境、教育
5、奴隶社会初期
6、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7、壬戌、美国、“六三.三”
8、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
9、实用性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10、优秀生、差生
11、缺陷矫正早期干预
二、不定项选择 1AC 2B 3ABCD 4ABCD 5A 6C 7C 8A 9AB 10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动物能哺育幼仔,是动物的本能,它不存在教育。
2、正确。
3、错。形成技能、技巧是运用知识的中心环节。
4、错。集体形成的条件是:①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②要有健全的组织和积极分子骨干;③要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④开展有教育意义活动。仅仅有了班级组织,不能标志集体已经形成。
5、错。读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而无教师指导的阅读只能是学生的自学法。
(第三套)参考答案及要点
一、填空题
1、自然美育、社会美育、艺术美育、教育美育
2、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3、1902、壬寅
4、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5、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6、出生的第一年、六、七岁、青春期(14、5岁)
7、核心、纽带、具体执行者
8、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9、核心、出发点、归宿
10、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二、不定项选择lB2C3AD4CD5A6C7A8A9BiOC
三、判断并改错
1、错。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不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错。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动物中不可能实施教育活动。所谓狗会“算术”,是狗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3、正确。
4、错。在启发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是启发式教学,而在注入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讲授,则是注入式教学。
5、错。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说服的方法作用是很大的,但说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必须辅以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四
《教育学概论》模拟练习题四
一、判断题
1、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F
2、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T
3、论述题、作文等属于客观性评价F
4、汉武帝采纳董促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T
5、“五经”包括《诗》,《书》、《礼》、《中庸》,《孟子》F
6、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T
7、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T
8、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二十一世纪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F
9、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T
10、中世纪的骑士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T
11、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被称之为“产婆术“T
1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T
13、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T
14、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F
15、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F
16、孔子的教育思想体现在〈论语〉中T
17、〈论语〉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F
18、《学记》第一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原则T
19、《大学》中的三纲领即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T 20、《大学》中的八条目即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T
21、《师说》的作者是韩愈、《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T
22、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段性T 23、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提出,我国的教育体制应该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此时,多元办学体制、多渠道投资体制、政校分开的管理体制建立起来。T
24、教育的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与民主的教育。T
25、广义的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T
26、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立足于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观念,它包括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T
27、童年期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F
28、教育目的的三个特性:抽象性、理想性、终极性T
29、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支配、指导调节、激励评价T 3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和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T
31、卢梭是持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T
32、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真诚、决定和选择、负起独立的责任T
33、教育目的中的社会本位论包括: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F
34、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属于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F
35、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前提假设都是有缺陷的T
36、洋务派倡导的教育目的是明人论,以道德教育为轴心F
37、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论述教育目的重要性的第一人F
38、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T
39、《学记》中关于课程的说法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功夫、大立课程”等。F
40、在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T
41、从辞源学的角度看,当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时,其原初含义即为 “在跑道上跑”,其引伸含义即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活生生的经验或体验的过程F
42、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F
43、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 “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T
44、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是学科的萌芽T
45、活动课程的最大优点在于教育过程便于组织并提高了教学效率F
46、活动课程最早可追溯到杜威身上F
47、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T
48、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T
49、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属于教育中的显性课程F
50、传统的课程编制模式之目的是使人更加自由,更富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F
51、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按复杂程度分为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连锁学习、辩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T
52、课程的横向组织指的是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融合T
53、设计教学法是课程组织形式心理组织的典型例子T
54、课程组织按前后内容上是否重复分为: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T
55、在我国历史上,“教学”实指“学”,“教”与“学”同义T
56、二十世纪初,“教学”的含义实指“教授”T
57、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教学”才不再指教或学某一方的活动,而成为师生双方的活动T
58、学生的创造力指的是其在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与掌握未知知识的能力T
59、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指的是其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正常与和谐的发展F 60、师生之间互动的实质体现出两者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交往关系T
61、学生的主要任务即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原因在于提高认识人类知识的效率T 62、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过程的主要部分F
6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按顺序排列有:备课-上课-课后教导评价T 64、上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有关内容和要求,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具体情况,将教科书和知识转化为实际课堂教学的蓝图的过程F 65、备课和基本步骤有:确定教学目标--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行为--撰写教案--上课F 66、德育教育是教育目的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T 67、《小学德育纲要》提出的德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与良好品德。T 68、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主体也是德育的客体T 69、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F
70、道德认识包括道德知识与道德判断两方面组成T 7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T
72、学校管理机构分为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与反馈机构。其中,决策机构为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咨询机构为校务委员会;执行机构为校长领导下的各级执行系统;反馈机构由校务委员会与其他组织机构组成T 73、学校管理的过程有计划、执行、控制、评价T
74、共青团是学校的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F
75、班级组织是学生学习认同群体目标、掌握群体生活规范、培养正确的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的重要环境T
76、班级作为非成人组织,要完成靠外部力量来管理与控制F
77、班级管理的模式有三种:功能性取向模式、行为改变取向模式、人际互动取向模式T
78、果断纪律理论是行为改变取向模式的代表T
79、人际互动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动态方面的影响T
80、班级文化包括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T 81、教育执法指运用一切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或法律手段来实施教育法律的活动T
8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已于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的地位T 8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通过T
84、教师评价包括教学工作评价与班主任工作评价两个方面T
85、教学工作评价有学校领导评价、教研组同事评价、学生反馈评价、教师自我表现评价组成T
二、单选题
1、公元141年,四川太守大力兴学,被称之为:A A文翁兴学;
B蜀郡兴学;
C四川兴学
2、明朝的的一个著名书院即是:D A白鹿洞;
B岳麓;
C应天府;
D东林
3、“四书”包括哪儿部书:B A诗经;
B大学;C易;D礼
4、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B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外国语学堂
5、哪一部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开端?A A癸卯;B壬子-癸丑;C壬戍;D近代学制
6、西方教育历史中,中世纪的:“三艺”指B
A文法、修辞学、几何;B文法、修辞学、辨证法;C天文学、算术、辩证法
7、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哪些是正确的?A
A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C主动脉张胎教;D强调早期教育
8、卢梭的教育著作是:B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9、哪一本书是家训之祖:A
A《颜氏家训》;B《大学》;C《论语》;D《师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A A凯洛夫;B赞可夫;C苏霍姆林斯基;D马卡边阿
11、如下教育的特征体现在什么社会之中:“学校教育制度化、严密化,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一定年限,教学内容空前丰富,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C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12、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个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名字是:B A《21世界议程》;B《增长的极限》;C《学会生存》;D《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13、“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这样特点的人的发展的那一阶段:C
A婴儿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少年期
14、古希腊的学者认为教育应致力于理性的培养,这种表述属于教育目的中的那一个层次A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与教学目标
15、主张培养“自然人”的观点是:A
A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B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C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论
16、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
A杜威;B涂尔干;C凯兴斯泰纳;D秦梯利
17、“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一对教育目的论述出自:B
A1958年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C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8、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C A杜威;B洛克;C斯宾塞;D凯洛夫
19、《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__使用的B A动词;B名词;C形容词
20、历史上最早倡导选修课程的是:A
A洪堡;B杰弗逊;C埃利奥特;D杜威
21、选修课作为一种制度予以施实是由哪个人开始的?C A洪堡;B杰弗逊;C埃利奥特;D杜威
22、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C A斯宾塞;B卢梭;C杜威;D爱伦-凯
23、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出发引地儿童的现有的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这种观点是由谁提出的?C A斯宾塞;B卢梭;C杜威;D爱伦-凯
24、“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什么类型的综合课程D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B经验中的综合课程;C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D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25、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A A杰克逊;B杜威;C克伯屈;D阿普尔
26、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B
A过程模式;B目标模式;C连续模式;D断续模式
27、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的四个方面,哪一个最重要A
A确定目标;B选择学习活动;C组织学习活动;D评价学习结果
28、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谁提出?D
A杰克逊;B杜威;C克伯屈;D斯滕豪斯
29、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属于哪一种课程组织形式B A横向组织;B纵向组织;C心理组织;D螺旋式组织 30、阅读、写作、运算、实验等属于A
A基本技能;B基本知识;C基本能力;D基本素质
32、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哪一个范畴B A体力;B智力;C创造力;D个性
31、教师在教学中补充教学内容以反映最新科学成果,体现了教学的C A思想性;B科学性;C拓展性;D趣味性
32、教师在教学中引出内在的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教学的A A思想性;B科学性;C拓展性;D趣味性
三、多选题
1、狭义教育的内含:ABC A受社会制约;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边参与;C一种个人的活动
2、教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些阶段:ABD
A非形式化;B形式化;C非制度化;D制度化
3、中国古代学校的性质分为:BCD A太学;B官学;C私学;D书院
4、中国古代的私学按所教的内容可分为:CD A太学;B书院;C私塾;D经馆;E西学
5、北宋时期的著名书院有ABCDE A白鹿洞;B岳麓;C应天府;D嵩阳;E石鼓
6、南宋时期的著名书院有ABCE A白鹿洞;B岳麓;C丽泽;D应天府;E象山
7、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ABCDEF A礼;B乐;C射;D御;E书;F数
8、中国古代的选择士制度有:BCE A考试;B察举制;C科举制;D选拔;E九品中正制
9、中国近代教育的特点:ACDE
A国家对教育的干预与重视;B个人参与到教学之中;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实科教育迅速发展, D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增强;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10、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ABCD
A全民化;B终身化;C民主化;D现代化;E政治化
11、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其教育思想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ABCD
A重视教育的作用;B强调早期教育;C主张德、智、体、美的教育内容;D提倡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教育受制于经济
12、杜威的教学主张ABCD
A教育即生活;B学校即社会;C教育即生长;D从做中学;教育即社会
13、<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ABCD
A循序渐进;B及时施教;C预防性原则;D学习观摩;集中施教原则
14、<师说>的贡献表现在哪几个方面AC
A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B提出早期教育思想;C择师的标准是”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D严格要求
15、中国借鉴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C A陶行知;B梁漱冥;C陈鹤琴;D陈寅恪
16、教育民主化包含哪几个方面:ABC
A取消教育等级制度,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再学校中倡导民主精神;
C在学校里尊重学生的个性;
D教师不能批评与体罚学生
17、教育平等的涵义ABC
A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B教育权利平等;
C教育机会均等;D无差别的对待一切学生
1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ABCD
A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B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
C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D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
19、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中,包括:ACD
A教育目的;B每节课的目标;C培养目标;D课程与教学目标;E形成性目标 20、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ABCD
A约翰-密尔;罗素、B小原国芳;
C哈耶克;洪堡
D爱伦-凯;E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
21、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CD
A涂尔干;B卢梭;C凯兴斯泰纳;D秦梯利;E萨特
22、蔡元培倡导的教育目的有ABCDE
A军国民教育;B实利主义教育;C公民道德教育;D世界观教育;E美感教育
2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ABCD
A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培养劳动者;B支持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个性发展;C适当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要求;
D培养现代人的品格
24、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三个方面是:ABC
A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是一种基础性、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一种淘汰制的教育,是大多数人为少数人陪读的教育;B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一种导致片面发展的教育;C素质教育是一种充分发展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主体性教育,应试教育则是使学生丧失主体性的教育
25、把课程定义为“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并作为“动词”使用的课程专家有:AB
A卡斯威尔;B坎贝尔;C塔巴;D约翰逊
26、活动课程的特点ABCD
A儿童中心;按主题组织;B按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组织教学;
C促进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与增长;D强调“训练”、“指导与控制”
27、克伯屈提出,任何一种学习都包含三个部分:BDE
A深学习;B主学习;C快学习;D副学习;E附学习
28、就目前来说,教学中存在三种组织形式:ABC A班级授课制;B小组教学;C个别教学
29、德育目标的形成与确定受如下因素的制约:CE
A自然环境;B教育者的个性
C社会发展因素;D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E人的发展因素
30、学校德育的内容包括:ABCDEFGH
A爱国主义教育;B理想教育;C道德教育;D集体主义教育;E劳动教育;F自觉纪律教育;G民主和法制教育;H科学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
31、选择教育法的依据:ABC
A依据德育目标;B依据德育内容;
C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个别差异;D依据德育环境的要求
32、班主任工作的意义与作用表现为:ABD
A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B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C是知识教育的主要力量;D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
33、班主任保持与家长沟通与联系的方式有ABC A家访;B书面联系;C召开家长会
34、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较大的自主权,这些权力包括:ABCD A决策权;B指挥权;C人事权;D财政权;E集资权
35、我国班级组织的正式结构分为三层ABC
A班干部;B小组长;C一般成员;D教师;E团支部
36、动态变化的班级角色分配制度分为如下两个阶段AC
A建立班级制度,初步形成班级岗位制度;B教师任命班干部;C进行岗位轮换
37、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ABC
A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C相对评价,绝对评价, 个体内差评价
38、教学工作的过程评价主要的途径有AB
A通过学校领导或教研组同事的听课来进行,其主要指标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技能、教学态度;B通过问卷、痤谈等方法调查学生的听课反应来进行
39、学业成就评价包括ABCD
A书面测验;B口头测验;C操作测验;D作品分析;E客观测验 40、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原则ABCDE A客观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伦理性原则;E可行性原则
第四篇:《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
《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什么样的活动 A.自发性活动 B.主体性活动
C.生产性活动
D.社会性活动
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 A.教育物资 B.教育材料 C.教育媒介
D.教育环境
3.教育的宏观功能是 A.促进经济建设
B.增进社会文明 C.促进社会发展
D.提高人口素质
4.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生产 B.经济发展 C.工业革命
D.现代农业
5.格塞尔的“成熟势力学说”倡导 A.先天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后天决定论
D.环境决定论
6.儿童个体发展遵循 A.从脚到头的顺序 B.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C.从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D.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7.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人本位儿童观
B.家族本位儿童观 C.社会本位儿童观 D.自然本位儿童观
8.福禄贝尔创立的幼儿学校1840年更名为幼儿园,该幼儿园始创于 A.1827年
B.1803年
C.1837年
D.1823年
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基础支柱是 A.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工作,学会享受 B.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 C.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 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
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 C.保教性和辅助性 D.辅助性和社会性
11.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活动 A.特殊的 B.普通的C.唯一的 D.少有的
12.教育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和 A.教育材料
B.教育内容 C.教育环境
D.教育信息
13.教育的微观功能是 A.促进社会进步
B.促进文明进步 C.促进经济建设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4.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A.经济发展 B.社会人口 C.地理环境
D.政治制度
15.英国教育家洛克的“白板说”属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16.在古代社会,人类普遍重视儿童,他们的儿童观是 A.家族本位儿童观
B.社会本位儿童观 C.个人本位儿童观
D.人类自然本位儿童观
17.夸美纽斯出版的幼儿教育方面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
B.《理想国》 C.《母育学校》
D.《太阳城》
18.我国陈鹤琴倡导的教学法为 A.中心综合法 B.完整教学法 C.分科教学法
D.整个教学法
19.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包括 A.促进幼儿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B.促进幼儿智,德,体等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C.促进幼儿美,体,智,德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D.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20.托儿所(幼儿园托儿班)的保教原则是 A.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进行教育 B.让婴儿在一日生活中系统学习C.寓教于养,保教并重
D.保教合一,完整教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者
2.人的个体社会化 3.儿童发展 4.儿童观 5.教育观 三,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功能.2.简述儿童发展的特征.3.简述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4.试述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 1.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包括哪些
2.幼儿园如何作好大班幼儿的入小学教育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B 6.D 7.A 8.C 9.D 10.B 11.A 12.B 13.D 14.A 15.C 16.B 17.C 18.D 19.D 20.C 二,名词解释: 1.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是教育者.2.指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3.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4.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5.是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三,简答题: 1.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的宏观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教育的微观功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2.儿童发展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则:(1)个体发展是有规律地进行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个体发展都要经过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2)个体发展具有差异性;(3)个体发展具有阶段性.3.“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4.肌肉练习;日常生活训练也是蒙台梭利学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初步的知识教育;文化历史教育.四,论述题: 1.答: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正确儿童观,主要包括下列几点:
(1)儿童的发展是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多层次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2)发展不是孤立地,静止地由于某一因素的作用而发展,而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动态发展过程;(3)儿童是发展的主体,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地发展的,而不是被动地发展;(4)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5)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可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地划一;(6)儿童通过活动而发展,在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中发展知识,能力和个性,而不是坐着,只通过听或看教师的说和做而发展;(7)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体,智,德,美几方面教育也是互相联系的,应使儿童从小获得初步的全面的发展,不要孤立地只偏重某一方面的发展;(8)每个儿童都拥有发展权,受教育权等,这些权力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2.答:(1)培养入学意识:培养幼儿向往入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和学习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组织幼儿参观附近小学;可参加少先队活动和入队仪式;要向大班幼儿提出要求,逐步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进行毕业离园教育.(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培养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的良好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一定的读书技能;加强幼儿手的小肌肉协调的训练,培养正确的执笔姿势.(4)培养生活适应能力.
第五篇: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五)
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
(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首次提出“教育学的基础是:哲学的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的教育家是()
A 苏格拉底
B 夸美纽斯
C 赫尔巴特
D 斯宾塞
2、、把“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学校教育内容,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教育特点()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A 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
B 正规教育、业余教育
C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
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 主导作用
B 决定作用
C 不起主导作用
D 起基础作用
5、“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
A 春秋 孔子 《论语》
B 战国 乐正克 《学记》
C 唐朝 孔颖达 《五经正义》
D 宋朝 朱熹 《朱子全书?论学》
6、我国中学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是()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分组教学
D 复式教学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备课
B 上课
C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 课外辅导
8、教师利用模范、典型人物的优秀品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的德育方法是()
A 说服教育法
B 榜样示范法
C 道德叙事法
D 道德讨论法
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出“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
A 基本要求
B 本质要求
C 内在要求
D 专业发展要求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A 1986年4月2日
B 2000年4月4日
C 2006年6月29日
D 2008年6月29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写在右边的括号内。
1、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 遗传
B 环境
C 学校教育
D 个体主观能动性
E 机遇
2、教育的属性包括()
A 永恒性
B 历史性
C 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 阶级性
E 相对独立性
3、以下教育家主张“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的是()
A 杜威
B 卢梭
C 福禄贝尔
D 裴斯泰洛齐
E 赫尔巴特
4、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思想素养包括()
A 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B 科学的育人观
C 正确的学生观
D 现代的教学观
E 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5、课程计划的制定最终取决于()
A 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
B 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C 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
D 学生年龄特点
E 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
6、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
A 引发学习动机
B 感知和理解课程内容
C 巩固知识和技能课
D 应用知识和技能
E 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
7、“发现法”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
A 教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B 创设问题情境
C 学生提出解答问题的假设
D 反复试误,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E 得出结论
8、广义的德育概念包括()
A 政治教育
B 思想教育
C 道德教育
D 法制教育
E 理想教育
9、新时期教育需要班主任提出的能力要求包括()
A 教育教学能力
B 班级管理能力
C 自我调节能力
D 道德反思能力
E 精神关怀能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A 生存权
B 发展权
C 受保护权
D 参与权
E 受教育权
三、填空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课程体系”、“管理制度”等教育范畴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2、教育的__________起源论,认为人类社会适合人类同时出现的,只有人才能经营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
3、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发展和__________。
4、__________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5、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__________。
6、我国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和开拓精神被提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
7、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的场所,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
8、__________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9、班级的非正式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亲社会型、__________、反社会型。
10、__________是我国建国以来制定的第一部教育根本大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有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
2、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的新理念是什么?
3、应当如何评价班级授课制?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2、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辨证统一。
六、案例:本大题有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中学教师脾气较为暴躁,平时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方式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这位老师却不以为然。
请你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相关知识评价案例中这位教师的做法。
2、阅读下面案例请你运用教学原则的相关知识分析案例中教师的行为。
在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主动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2012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中学教育学模拟试卷
(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A
5、C
6、D
7、B
8、B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E
3、BCD
4、ABCDE
5、ABD
6、BCDE
7、ABCDE8、ABC
9、ABDE
10、ABCDE
三、填空题:
1、、赫尔巴特
2、劳动(或社会)
3、心理发展
4、素质教育
5、热爱学生
6、创新意识
7、参观法
8、德育目标
9、自娱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四、简答题:
1、第一,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
第三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
第四,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
第五,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2、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
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
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
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3、优点:第一,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班级,使学生成为一个集体,可以互相促进和提高。
第二,教师按照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第三,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能减轻学生的疲劳,符合学生的大脑活动规律和用脑卫生。
4、教育教学权
学术研究权
学生管理权
报酬待遇权
参与管理权
进修培训权
五、论述题:
1、人的发展包括人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众多,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第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第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
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第三,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2、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和学习内容、途径、方法的指导上。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其职责决定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第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六、案例:
1、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传统美德,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更大限度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
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围绕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回答即可。)
2、指出具体违反的教学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正确方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