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时间:2019-05-15 11:10: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的有效实施

潘磊任曦

[摘要]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践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然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上述多方面的误区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这一难点真正变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关键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农村;有效实施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义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确立了“活动课程”的名称并将它纳入到课程计划中,首次将“活动”正式纳入小学课程,构建了由“学科”和“活动”两部分组成的崭新的课程体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而且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对教学都有很大的意义,主要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2]

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践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地区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部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社会、自我三个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内容要素。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发现课程内容开发存在如下问题。

1、一些学校简单的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甚至在教室里“教”综合实践活动。

2、一些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单的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门课程分别进行开设,甚至出现以劳动课或信息技术课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

3、有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乏了解,而将传统的班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认识还比较模糊、不到位,也没有很好的研究和具体安排。因此,学校教师无法从高层次上获得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好的教师还能自己摸索,差一点的老师就只是应付一下了,从而使这门课陷入“无教材、无课程标准、无教研员”的尴尬境地。

5、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图书,需要信息技术、科学工具等硬件设备,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如科学馆、少年宫、相关科学技术部门等)的支持。但是,因为农村不具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硬件条件,制约了农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5]

(二)学校教学方面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学校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这给学校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和挑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学生活动的安全问题,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安全问题在接连出了几次事故后国家非常重视,可能你的学校里在暑假期间要安排专人值班,甚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去检查了呢。学校和老师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搞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出了事情学校承担不起这个大责任,所以说学校有心组织活动却不敢轻易的搞。

2、课程开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依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部分学校仍旧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可是安排课时,因为学校没有及时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严重。[3]

3、课程内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到。

4、费用问题。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资金作后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越是红火,投入的资金就越多,学习的老师就有人发过这样的感慨:有钱的学校才能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现在实行一费制,并且中央到地方要求都很严格,学校不能乱收费,就没有组织活动的额外的收费,通过学校财务支出却又困难重重,学校财务收归区教育局管理,学校没有便利条件没法随意支出这部分钱,通过正规渠道报销又要正式发票等票据,实在是不好操作。

(三)教师方面的问题

1、课程理念: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有的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2-

2、课程研究:一些教师缺乏研究意识,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

3、专业素养: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通常是兼任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学习,所以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在个别学校教师中存在。[4]

4、专业引领: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缓慢。教师还依旧陷在如下的误区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作传统的课外活动;当作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当作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

(四)家长方面的问题

农民认为孩子不用读书也能够种地、做小买卖,上学就是为了考学,为了跳出农门,多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还有的学生回家跟家长描述一天的学习情况,家长就有感慨了:老师每天不务正业,领着孩子玩,甚至连作业也不知不了几道,没事拉着孩子做游戏、演小品,甚至不给学生批作业,让学生自己批改,还拿那么多的工资。你看家长的观念也需要转变,特别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更需要时间转变思想。

三、保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有效实施的策略

在此针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学校领导是学校课程实施的先行者,应起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学校领导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带领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好组织好机构,确立教育意向。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

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得到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是否得到全面更新,教育模式是否得到更新,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在于培训研究的力度。所以无论是学校领导或教师,都应加强培训。

(三)加强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为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学校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四)建立课程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成长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一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

论,而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或

发展报告书,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的时间、质量及考评结果,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考评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现场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四个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和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办法,以安全、顺利、有成效为目标。对教师制定评价要求:

1、不得以学科综合性学习简单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得挤占或减少学时,凡违反课程设置要求的,要及时批评并纠正。

2、一般活动写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完整的活动记录,包括研究计划、数据处理表、访谈表、社会调查表、开展的照片和作品展等。

3、对教师承担综合活动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成绩优异的教师要予以表彰。

4、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取得大多数学生的满意。

(五)加强对农村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资源那么丰富,但有农村的特色,也有农村的资源,如劳动技术、农作物、乡村传统习俗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突出农村特色,找出自己学校办学的亮点,关注农村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总之,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产、生活中所蕴含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与贯通。

(六)加强校间的交流合作,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由于农村教师自身素质比较低,面对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多数教师都无从下手。而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吸收别人的成功经验,缩短自己的探索过程,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学校间可以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好,不同类型的学校,比如村小、中心小学等,建立实验基地,精心组织,大胆探索,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典型,然后各校组织学习观摩,并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借鉴,从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

(七)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强校内、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认识,从而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配合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加强和改善与社区各方面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有关机构和环-4-

[6]

境等地利资源,同时利用有关机构的研究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社会教育热心人士、素质较高和教育背景良好的学生家长等人和力量,协助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强化学校的指导力量,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八)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推进课程的实施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在课程改革中的统领、协调作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管理范围,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落实课程计划中的要求,并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管理,包括教师管理、课程实施的督导以及评价等几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在农村学校迎来新局面,素质教育会得到全面的推进。农村小学通过各方努力,更好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保证达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客观地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发挥主体性、创造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并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7]

(九)加强沟通,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改革和目的,从而支持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教育的发展,科学化的教育决定与科学化的课程,课程是教育功能的集中体现,是实施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发展学生身心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计划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活动”和“学科”共同纳入课程体系,在以“学科”为主的同时,“活动”成为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上述多方面的误区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这一难点真正变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只靠课堂上传授知识,已经比能满足培养21世纪接班人的素质要求了,而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活动课程。为了实现教育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素质,多出人才的宗旨,让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是活动课程成为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纬.浅谈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N].甘肃高师学报,2004(6)

[2]吴伟青,洪河条.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教育探

索,2004(8)

[3]徐辉,徐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N].今日教育,2004(5)

[4]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反思[N].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9)

[5]谢广田,李红,蒋璐敏,朱旭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61-70

[6]郭元祥,沈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3-91

[7]顾建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15-26

第二篇:农村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探索

农村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探索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渴望自己能在舞台上旋转自己的人生。新课程改革为学生们搭建了这个活动的舞台。综合实践以整合性、主体性、实践性、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点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宽阔的旋转舞台,且综合实践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被设置为一门必修课程是使这个舞台永不倒塌的保障。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与阐述已经比较完备,但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索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未雨绸缪,做好充分准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丰富学生的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国家的政策方针不能变。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国家课程,其名称、构成、各部分的课时都是由国家课程方案严格加以规定的。高中3年,学生必须完成15学分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学年一周、共6学分的社会实践,不少于10个工作日、2学分的社区服务。这些规定具有强制性,各学校必须严格执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都是综合实践活动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各个部分的侧重点不同,目标、内容、实施时间安排及组织方式上都有差异,不能相互替代,学校在具体实施时不能随意归并或者整合。

其次,学校要争取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或者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就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施的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第三,师生们主动参与是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形成特色的保证。大多数师生认为高中高考是最重要的,而新课程改革一些先行省市已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基本能力”纳入高考,这一信息有力的说明综合实践活动已经与高考联手,使师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后顾之忧。

二、规范社区服务,引导学生回报社会

社区服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开展,但为了更好的开展,形成特色,学校进行了整体规范,精心设计。

1.明确组织。由德育处、团委和年级组负责开展活动,主要是由团委统一安排,由各班团支部具体负责组织。以班为单位开展,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智慧和学生的主动性。

2.形成特色。因学校特点主要开展两大系列活动。义工活动系列:如开展打扫社区卫生、科普活动、宣传教育、修理家电等活动;爱心活动系列:如爱心资助、慰问孤寡老人与贫困家庭和保护环境等活动

3.认真评价。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其中主要是在高一和高二进行社区服务,每次活动需到团委申请,填写外出活动有关材料。领取义工活动登记表或者爱心活动登记表,每次活动要求拍照片。每次活动后将活动记录交团委,团委以班级为单位存档。每参加一个工作日的义工活动或者爱心活动记0.2个学分,由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公开评价。

三、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开扩学生的视野

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较活跃的、实践性最强的内容。由社会实践课的综合性、开放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征学校精心开展系列活动。

1.教学内容:因学校和当地社会资源因素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主要有三大系列:系列

一、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学军、科技文化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系列

二、学校传统活动。如值周活动、社团组织活动。系列

三、校外考察、实践基地活动。

2.教学管理:社会实践的教学组织既是松散连接型的又是紧密连接型的。其教学活动通常是在宽松的情形下进行,学生能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获得活动的愉快感。学校把不同系列的活动明确由各个部门组织开展:系列一由德育处和年级组组织开展;系列二由德育处和各年级班主任组织组织开展;系列三由德育处和年级组团支部组织开展。

3.教学评价:社会实践的教学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过程评价的办法。首先是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以参加与否、时间是否达到要求为依据,不参加或时间不足,不给学分;其二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表,班主任做好落实。并通过自评、组评、师评肯定相应学分,并统计上报德育处并及时录入管理系统。

四、落实研究性学习,提升个人素质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中最难开展的科目,我校从2003年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我们总结出了重点解决五个问题的做法。

1.从全体任课教师中抽调有责任心的教师

学校师资不足无法设置专职指导教师。同时指导教师的课程角色是“导师”,他们是认识者、咨询者、协商者、促进者、合作学习者。教师的任务是让小组的研究活动进行下去,而不是非要教师知道研究结果之后才可以指导。同时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教师加强校本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定期召开全体指导教师联系会,学习专题,共同探讨遇到的问题等。并且提高指导教师的待遇,如在考核评优时优先等,这样充分调动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构建内容体系,明确学习目标

研究性学习要求每个学生完成5个课题研究,每个3学分。主要集中在高一和高二开设,高三的一个课题安排在高二的署假。

高一年级重点:从《研究性学习包》中的《指导手册》和《综合主题》这两本书中精选十一专题。如: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分析、典型案例剖析、选择和确定课题、如何撰写结题报告、成果答辩等。并要求第一学期完成一个侧重查找资料类课题;第二学期完成一个侧重社会调查类课题。

高二两个学期重点:结合科技创新简介、科技创新评价标准、实验设计、数据整理、成果汇报等九个专题。并鼓励学生在项目制作和科技小发明上课题各完成一个课题。

3.规范过程研究,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指导方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觉得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把握七个环节,注重过程指导。

(1)解读案例:选题之前,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题选择典型的研究案例,给学生进行全面剖析,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学习范例;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中掌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体会在研究过程中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分组要求:过去我们先让任课老师预先设置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来选,结果有的课题组人数太多,难以控制,也很难组织学生开展研究。现在我们首先让学生在班级里自由组合,成立课题小组,然后各小组讨论选定题目。规定每个课题组的人数原则上为6~10人,每个课题组推选1个人担任组长。我们不鼓励学生单干,也不允许超过10人,因为单干,学生很难做出优秀课题,人数太多,有的同学就会滥竽充数,而且出现互相推脱的现象。

(3)研究时限:一般情况一个课题研究必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以便结题评审。通过几年的实验,只要学生的课题研究组织得好完全可以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当然如果学生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申请适当延迟。

(4)开题论证:过去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开题论证后才能进行,但是面对很多课题,学校难以及时组织学生开题,那么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就是让学生边研究、边汇报、边调整,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虚耗时间。

(5)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课堂组织教学,课程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分散和集中使用课时,我们把它转换为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主要进行方法教学和过程指导,而开展具体的实验、调查、考察、访谈、座谈等活动,让学生到课外进行。如果单纯利用课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校很难安排,教师也不可能组织,因为学生的具体实践活动不同,活动地点不同,活动方式也不同。

(6)撰写成果:进入总结成果阶段,学校布置结题任务,明确结题要求,并把结题《手册》发给学生:课题申请表、课题研究报告、活动记录表、实验记录表、访谈表、研究日记、自我考核评定表和其他相关的原始材料。这样学生提交的材料才会比较齐全,也比较规范。

(7)汇报成果:每个课题组做完一个课题后,一定要给予及时评价,否则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难以有成就感。过去我们搞全校性的研究性学习答辩,结果给组织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目前我们就在班级进行答辩,评选一、二、三等奖。评委由指导老师、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一个班的课题利用两、三节课就可以完成,组织工作也很简单,而且效率高。

4.构建评价体系,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认定制度

评价是有效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评价才有促进和发展。学校注重过程性评价,具体来说:一是评价指标系列化,让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起来;二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有自评、互评和终结性评价。

结合本校的实际,我校规定研究性学习课题被评为校一、二、三等奖,分别获得5、4、3个学分。获得一等奖的课题,课题组长可以奖励1个学分。设置参加课时和课堂表现学分1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每个学生在高中三年中必须参与5个课题研究,至少修满15个学分,否则不予毕业。

5.分级、分层规范全程管理

教务处:制订规划方案与配套制度,订购和发放教材,组织落实学分认定,定期召开学习小组长会议,考核课题指导教师。

学科组和年级组: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定期召开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交流会,检查督促课程的进展。

指导教师:组织指导选题、开题、证题和结题,定期组织小组活动,促进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活动正常开展,搜集学生成果上交学校。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新的问题,我们会不断努力探索,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常态化,并有效实施。

(责任编辑:林文瑞)

第三篇: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许多人把“习”理解为“温习、复习”。经常“温习、复习”有何乐趣可言?我认为,“习”字当理解为“实习”,就是说: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应用到实践当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这就与我们现在提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谋而合了。那么,在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今天,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呢?

1、整体理解、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属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一种作为事实的课程,而是一种作为实践的课程。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并不追求活动的“唯一正确”结果,而是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体验。如在我校开展的《走进电动自行车》实践活动中,调查小组要到电动自行车专卖店,请工作人员为同学们介绍电动自行车的优点及发展前景。可由于小组同学到专卖店调查时,没有和采访对象提前联系也缺乏与人交流的技巧,结果第一次调查并不成功。经教师指导后,第二次调查前小组制定了采访计划也精心设计了问话,所以这次调查取得了令同学满意的结果。

2、教师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有效指导。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在动机,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于自己活动的课题。在《走近电动自行车》实践活动过程中,在组织学生确定这一选题时,只是告诉学生:短短的时间内,电动自行车在全国风靡一时,数字显示,截止到现在,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到1500万辆。什么原因使电动自行车这么受老百姓的欢迎?这就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共同制定出小组活动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3、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

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主题的价值,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确定最有价值的主题。如上文提到的“走进电动自行车”主题活动方案确定阶段,学生们在最初选题时有过:敲开蓬莱名牌之门、还蓬莱碧水蓝天、变废为宝等十多个设想,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学生逐渐认识到“以上选题存在周期长、因素复杂、技术要求高、难以操作等问题”,最终选择了《走近电动自行车》这一个“新颖,同时也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课题。

4、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研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依赖校本的课程开发,尽管国家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规定了课时、课程总体目标、活动领域和活动形式,但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实施方式、实施过程,需要学校的自主课程开发。根据蓬莱山海相连,神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我们学校编写了《美丽富饶的蓬莱》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该书共分六章:第一章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第二章丰富的海洋资源,第三章璀璨的金都,第四章新兴的葡萄酒城,第五章蓬莱名人和第六章民俗风貌。结合学校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活动,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其真正成为基础教育中的亮点!

第四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模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的必修课程,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体现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等。下面就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提出几点建议。

一、课程实施分五个阶段

1.确定课题、拟订方案阶段。这是教学的起始阶段,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筛选、确定要研究的主题和子课题,然后拟订研究活动实施的计划方案。

2.活动实施、具体实践阶段。这是教学的第二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按照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产生的问题,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指导学生不断修订、完善研究活动的计划方案。

3.技术实践,设计制作阶段。这是教学的第三个阶段,主要体现教学内容的融合,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方面的教学,渗透技术设计理念,培养技术素养。在这一阶段,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技术设计的原理,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动脑进行与主题和子课题有关的作品图纸设计,动手按照设计图纸把作品制作出来。

4.展示汇报、交流分享阶段。这是教学的第四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将研究成果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班展示汇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交流,师生共享实践活动研究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析失败的原因,排泄经受的苦涩。

5.结题总结、全面评价阶段。这是教学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总结,以文本的形式完成结题报告,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并由家长和教师填写评语。

二、课程实施中六种基本课型 1.定课题、拟方案课

主题确定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生围绕主题讨论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从中筛选和确定子课题;然后根据研究兴趣,划分活动小组,并讨论和拟订活动实施方案。如《风筝》根据老师的主题设计思路,组织学生看多媒体,初步认识感知风筝,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想探究的问题,整合提升成为活动主题——《风筝》。对学生提出的不同小课题进行合并归类或者修正,形成以下主要研究问题:风筝的来历,风筝的种类,风筝的作用,制作风筝的材料等。根据爱好确定研究小组,组内共同制定活动计划方案,完成任务分工。

活动方案中一般包括小组名称、组员名单、指导教师、活动步骤、活动分工、预期成果、成果表达方式等内容。

2、活动方法指导课

针对形成的活动专题,教师进行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如何去开展活动,如何进行采访,如何写调查表,怎样进行分工与和作等。多在三、四年级上此类型的课。

3、社区服务实践课

根据活动主题,依照自我设计的活动方案,参与实践活动,经历、感悟、体验、探索方案的实施价值。学生分小组按研究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有的上网搜集有关风筝的来历,有的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有关风筝的种类,有的走访调查身边的人,了解制作风筝的材料及方法,并对活动过程进行记录,对资料进行整理,合作完成组内任务。老师参与并指导学生活动。

4、展示交流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成果,用各种形式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展示交流课主要是让学生口头发表实践活动的成果。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汇报形式分组展示汇报探究成果。程序是:各组推选一名主汇报人进行汇报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讲解,同时进行师生评价。有的组同学撰写了研究小论文《风筝的发展》,有的同学采用现场放风筝的形式等,全体同学参与到交流汇报、评价中。

5、技术实践课

学生根据活动主题和子课题研究的内容,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劳动技术的作品设计和制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技术设计,构思作品图纸,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准备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作品的制作。

6、成果展示汇报课

活动基本结束后,引导学生将在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书面的文字材料(活动过程记录、采访调查资料、活动感想及反思等)、图片及实物资料等进行交流展示,引导评价。

总结时根据汇报评价情况对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完善,个人撰写活动总结与反思,确定后续研究的内容。

评价是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进行同学互评和小组评价,最后由教师完成对学生的评价。

三、课程实施中两套基本表格 1.活动情况与过程的记录表 主题(课题)和子课题研究计划表

个人研究计划表

问卷调查计划表

课题活动情况记录表

实践活动过程的情况记录(如查阅资料记录、调查访谈记录、实验记录、设计制作技能记录等)课题研究成果报告单等 2.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表

学生的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等。

四、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一个主题结束以后,教师指导学生将两套表格和技术设计与制作作品及其他的相关材料装入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的样式、规格、收集作品的数量由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决定。

当然,这些仅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步探索。对如何创造性的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环节、课程方法、课程效果的设计和评价还在“填石子过河”,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在理论上归纳和提高。

第五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指导思想: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继续认真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及市教育局实施意见的要求,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经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3、进一步修整完善《玩转数学——综合型数学活动校本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依据新的办学条件,积极开发系列化的校本教材,建立健全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工作要点:

1.组建好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及教师团队,积极有序地组织教师学习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关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深入了解课程内涵。

2.继续有效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本教研活动,全面推动以本部为引领,六校区联合活动的教研模式,使学校综合实践教研组活动走向常规化,体现实效性。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在本地和本校的原有的课程资基础上,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内容。

4.对已有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玩转数学》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使内容更贴近本校学生实际。依托“数学社团”中的实践资源,积极开发相关实践内容,使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在整合中实现升华。

5.通过指导活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确立选题,并开展研究的能力,以及较强的选择能力,对搜集的资料会进行相应的辨别、整理。各年级学生自主研究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创新能力取得一定进步。

6.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从教师、小组的两重评价向教师、小组、家长、个人四重评价转变。力求对学生的评价做到客观、公正、全面。

7.通过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花艳东漾》,较好地展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主要措施:

1.落实课程计划,扩大团队力量

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在三至六年级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挤占不挪用,确保课程的有效落实。根据以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及本学期教育集团的成立这一新情况,将配备更多的教师加入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来,将“人人都是指导教师”的理念付诸于实践中,有效提升了综合实践团队的力量。

2.加强业务研讨,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1)理论学习常抓不懈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中,有经验比较丰富的,也有一些从未接触过此门课程的新手。为尽快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加强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借助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站,每月定期链接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相关理论,以供课程教师及时获取信息,随时学习借鉴。另外,借助校本教研活动时间,每月安排一次集中的理论学习时间,由教研组长负责准备好学习内容,特别是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课例分析》等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理论推荐给大家,让每一位教师都明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意义,提升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力,确保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学科教学实践。

(2)课堂研讨持之以恒

教学的立足点在课堂,有效课堂是任何学科教学的追求。本学期,将在市局有效课堂理念的指引下,继续加强课堂教学研讨,在教研组内开展研讨课,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提高每位老师的教学实施水平。

(1)继续开展好校区联合教活动

自本学期始,我校成立了以一校六校区为模式的教育化集团,为使各校区间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业务素养得到同步提升,加强校区联合教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活动拟用同题异构的方式,期初由教研组长定好研讨课题和承担研讨课教师,定期开展活动,力求使每位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都有锻炼和展示的机会。每次活动要求镇村教师全员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有效课堂理念,活动有听有评,真正将研讨落到实处。

(2)积极抓好学生现场活动成果展示

学生成果展示,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学期市教研室将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现场成果展示活动,期初要求各班积极准备,并组织一次校级层面的成果展示活动,并在公平公正评定的基础上,评选出一个优秀班级参加市级评比。

3.挖掘活动资源,落实实践研究重点

自主性、实践性、活动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显著特色,在教学中,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周边环境,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联系起来思考,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使综合实践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

本学期,每个年级要重点开展、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玩转数学》中的两个主题活动,要能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并有建设性地开展好各个活动。每个年级再充实两个活动主题,可以积极向校外延伸,向社区延伸,向广阔的社会延伸,引领学生亲近自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纸与我们的生活》、《网络,我们该怎么看你?》等活动。也可以根据学校德育活动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一些主题活动,如《重阳佳节,尊老爱老》,让学生从活动中懂得尊老敬老的意义,能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做好敬老工作。

4.积极实践“整合”,加强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立体化、综合化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自觉树立“整合”意识,将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评价方式等与学校特色、其他学科课程等统整起来。本学期,学校社团活动内容将进一步丰富,实施机制将更一步完善。根据学校新校区的资源以及工作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要有效地与社团活动特别是数学社团活动实现嫁接,积极开发构建新的校本课程内容。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记录活动经过、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督促,并且这些事情要力争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内成员合作完成。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的过程中,亲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5.规范过程管理,搜集资料成果

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计划,要求每位教师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备好课,上足上好每一堂综实践活动课。加强备课检查,每位教师的备课将由教导处专门人员分月进行检查打分,纳入每月“七认真”工作评比中。各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可利用开学初这两三周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商量确立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并初步安排出这一主题下的小课题内容、活动进程、活动方式等。教研活动每月至少一次,学期中组织安排两节教研课,组织活动进程及活动体会的交流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学习。

各个班级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过程资料的积累。每一个指导教师都要树立资料意识,活动过程资料整理要有系列性,一般包括活动方案、活动过程的详细资料、活动评价小结等。学期中,将要出版学生的研究性成果集《花艳东漾》。学期末,教师要把活动资料整理装订成册,以待交流检查。

6.探寻评价模式,推进后续发展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的角色把握,教师首先是与学生一样,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其次才是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得以转变,必须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实践活动过程的切身体验。而且,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呈多样性,如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班级集体探究等,并注意运用“自评”、“他评”、“集体评”、“再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成果、情感、态度等)进行恰当的评价。

学期中对课程的评价,将通过现场观察、学生座谈等评价方式,及时调整,规范活动。学生成果要力求多样化,包括小论文、调查报告、制作展板现场展示等,学期中还要将学生成果编印成综合实践成果集《花艳东漾》。每位教师要留心观察,及时推荐,以激发学生继续参与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附各年级活动主题安排:

三年级(上)

9月份:《玩转数学》第一册第1课《校园中的数学“密码”》

10月份:机动(可根据学校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供选主题:重阳佳节,尊老爱老)

11月份:《玩转数学》第一册第3课《旅游中的学问》

12月份:机动(可根据学校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供选主题:家庭交通工具的变迁)

四年级(上)

9月份:《玩转数学》第一册第5课《生活中的对称美》

10月份:机动(可根据学校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供选主题:我们的住房)11月份:《玩转数学》第一册第7课《小小数字学问大》

12月份:机动(可根据学校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供选主题:合理安排时间)

五年级(上)

9月份:《玩转数学》第二册第1课《走近校园小数星》

10月份:机动(可根据学校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供选主题:纸与我们的生活)

11月份:《玩转数学》第二册第3课《小鬼当家新体验》

12月份:机动(可根据学校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供选主题:走近绿色食品)

六年级(上)

9月份:《玩转数学》第二册第5课《存钱学问多》

10月份:机动(可根据学校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供选主题:网络,我们该怎么看你?)

11月份:《玩转数学》第二册第7课《走进古老的数学之谜》

12月份:机动(可根据学校活动开展相关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供选主题:我为社区做件事)

分月教研活动计划:

九月份:

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2.综合实践活动老师集中学习“有效课堂”专辑;

3.校级层面的学生研究性成果评比活动。

十月份:

1.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集体备课。

2.开设综合实践教研活动研讨课,各校区综合实践活动老师参与。

3.参加市举行的学生现场成果展示评比活动。

十一月份:

1.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研讨。

2.《花艳东漾》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集编印及送评工作。

十二月份:

1.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评比。

2.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研讨。

一月份:

1.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2.学生活动成果整理归档。

2009年3月1日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王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本地区的自然、历史、人文为研究背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实验为基础,以教师指......

    农村部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调研报告

    农村部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调研报告 西吉县第一小学吕灵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实施

    盘马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是一项过程开放、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系统性工程。如何在充分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围绕课程总目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南2013.9.29

    潍坊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实施指南 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目录前言 第一章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摘要 第一节课程内涵 第二节课程目标 第三节课程内容 第......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工作汇报

    我校位于抚宁县茶棚乡,共有学生316人,均是农民子弟,属于典型的农村小学。我校自XX年开始,全面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由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学校开发与实施的多级管理课程,综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模式(仅供参考)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基本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一、课程落实 我校根据《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和课程设置计划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安排到课程表中,3-6年级每班每周半天,1-2年级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