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沙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长沙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科学研究课题指南
(“十五”课题)
自1984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之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变化。近几年,信息技术教育发生了三个转变:第一,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讨。第二,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课件制作转到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第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正在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转到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因此,有大量的课题需要研究解决。为此,我们提出“长沙市中小学信息技术科学研究课题指南”,供大家选题时参考。
“课题指南”所列选题属方向范围,申报时可参考所列选题,自行设计具体题目。
一、课题层次
(一)国家级重点课题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研究》,下设8个专项子课题。
1、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2、基于现代信息资源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研究
3、中小学信息化平台与资源库建设及其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4、基于网络的多校间协作学习课程开发与实践试验研究
5、网络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6、现代远程教育对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7、现代远程教育与学习的研究
8、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评价研究
(二)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
中央电教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南,共有五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教育技术发展战略研究
2、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习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3、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4、教育技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实验研究 5、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湖南省电教馆课题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软件资源开发与建设》
(四)长沙市电教馆课题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
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内涵和模式
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
b.利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的研究
c.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教学的研究
d.应用信息技术改革课程教学(数学、语文、英语„„等)的研究
2、校园网建设的研究
重点研究校园网的几种模式,校园网的管理及资源库的建设。
a.校园网设计的几种模式
b.校园网管理条例的研究
c.校园网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3、信息技术的课程、教法的研究
重点研究如何贯彻教育部文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及研究如何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能力的方法。
a.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研究
b.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特点的研究
c.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衔接的研究
4、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
重点研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开发
b.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关系的研究
5、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意识形成和能力培养的研究
a.教师信息意识、能力的具体要求探讨
b.培养教师信息意识、能力的途径、方法的研究
二、课题申报对象及要求
1、一般学校和申报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单位,可选择申报市级课题。2、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可选择市级课题或省级课题。
3、国家级、省级实验学校必须参加课题研究,其中必须有一个省级课题,其余的再可申报国家级重点课题和中央电教馆规划课题。
国家级课题指标少,中央电教馆的规划课题相对多些,大量的是搞省级课题或市级课题。
三、申报课题程序
1、6月25日之前,各县(市)区申报课题的学校,将予课题申请书(按课题类别填写相应的申请书)及研究方案报至县(市)区仪电站。(所需课题申请书请与县(市)区仪电站联系)。
2、长沙市直学校申报课题,请交子课题申请书(按课题类别填写相应的申请书)及研究方案报至市电教馆研究室。
3、所有申报课题及研究方案(一式五份),于6月30日前交市电教馆。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经初审后报省电教馆。
长沙市电化教育馆
第二篇:信息技术科学习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本次参加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国培计划”光盘信息技术培训学习。我们从“观看视频、阅读资料——做作业”这三个环节来细化学习任务,感觉有点像玩游戏闯关,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在本次信息技术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高度重视、认真负责的按照每个模块的要求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促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通过培训学习,觉得收获颇多: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
在农村中学中难以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我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如同劳动技术、美术、思品等课程一样可有可无。信息技术就是单纯的电脑操作,教师上信息技术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操作电脑,特别是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学会正确开机、关机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间的很多信息技术课时就用来给学生观看视频,学生不用呆在教室里学习就觉得非常高兴。作为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即使没有按照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很受到学生的欢迎的。
自从参加了培训学习,对照各个模块的培训知识,发觉自己以前的想发异常幼稚。针对我校的实际,我认为在农村中学中,要按照大纲要求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农村中学还有很多学生家庭没有电脑,很少有机会与电脑接触。学校的计算机少,电脑配置低,难以保证学生正常上机实践的问题,给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在此次培训中,我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并且注重学思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不断反思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让我在学习中感觉到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等都是一个新问题。就像我们农村中学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实现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应有的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科教师采取适合农村学校的教学方法,由于农村中学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非常少,大多数学生还是初次接触到计算机,可以说大部分学生是从零开始,所以对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那么如何能顺利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呢?
1、激发兴趣,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电脑”是新奇的“玩意儿”,所以学生刚接触时兴趣非常大,老师这时可以对计算机的神奇功能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种神秘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恰当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农村学生大多不会打字,在教学时如果单纯的讲解键盘,练习指法,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生打字时,以比赛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而且装上能及时反映学生打字速度的软件,学生打字速度的微少进步也能体现出来。学生打完一次后觉得不满意可再打,在竞争中,为更快地提高速度,学生主动地请教打字的指法及技巧,使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不仅提高了打字的速度,而且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注重交流与合作,平衡学生间的差距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在此过程中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增强合作意识。由于农村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其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相差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相合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合作表现得尤为重要。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是刚接触电脑,在教学上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困难。在课堂上,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个别的辅导,一个班中往往只有几个学生“高手”,接受速度较快,很容易就掌握。可以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特点,可以辅助老师手帮手地指导能力水平稍微低的同学,直到学会为止。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增强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习,可以促使“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高手”同学的帮助和指导,增强学习的信心;也可以使学生“高手”在辅导同学的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和内化。
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是通过电脑、网上课堂自学,虽然是这样,但是听着老师的讲解,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
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这次培训使我们对信息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通过培训学习,不但提高了我对新课程的认识,还使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与技术得到了提高,为了真正推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将会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同时,学无止境,我也将继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第三篇:长沙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长沙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信息技术教师)
尊敬的老师,您好:
欢迎您参加由长沙市教育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实施的问卷调查。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及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总结经验和及时发现问题,为我市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参考。希望您能根据本校实际如实填写问卷,衷心感谢您的支持!
填表说明:在“”上填入相应内容,在选项前“□”内打“√”
一、基本情况
所在县(市、区)学校类型(市直、区县属、乡镇、村)学校名称
所用教材版本(编者及出版社)
开课起始年级开课年级
我校共有名信息技术教师。
其中(1)年龄分布:≤30人 30~40岁人40~50岁人50岁以上人
(2)学历情况:研究生人研究生课程班人 本科人 专科人专科以下人
(3)职称情况:初级人 中级人高级人
(4)所学专业: 计算机专业人其他人(请列出专业名称)
(5)教师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龄(含先前从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
5年及以下人6~10年人10年以上人
二、问卷部分
1、您平均每天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为
□A 不超过1小时□B 1~2小时□C 3~4小时□D 4小时以上□E从不使用
2、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为
□A 0.5—1小时□B 1—2小时□C 2—3小时□D 3小时以上□E 从不上网
3、您使用网络主要是用于(可多选)
□A 浏览信息(比如看新闻)□B 下载教学相关资料□C 收发邮件□D 与别人网上交流 □E 玩网络游戏
4、您利用计算机备课写教案比例有
□A 10%以下□B 10%~25%□C 25%~50%□D 50%~75%□E 75%以上
5、您在教学中是否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开展过以下活动(可多选)
□A 布置网上作业□B 网上交流和指导□C 进行交互式学习□D 在线调查□E 网上研讨□F 网上考试
6、您获取资料主要通过(可多选)
□A 教辅书籍□B 通过搜索引擎(google,baidu等)查找□C 到专业网站(如教育资源类专题网站)查找□D 光盘等电子资源□E 图书馆、阅览室□F 同事之间共享
7、作为信息技术课的老师,您属于是
□A专职,只负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B 兼职,同时还担任其它工作
8.目前,您校每周安排的信息技术课的课时量是:每周____________节课
9、您认为,目前您校安排的信息技术课的课时量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
□A课时太少,应大幅度增加□B课时较少,应适当增加□C课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 □D课时较多,应适当减少□E课时太多,应大幅度减少
10.您在上信息技术课时,通常多少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
□A每1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B每2-3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C每4-5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D每6-7名学生使用一台计算机□E其它__________
11、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您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估?
□A基本不评估□B进行笔纸测验□C进行上机测验和操作技能的考察□D让学生用制作电子作品(如网页、演示文稿等)
12、您觉得,目前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很难说□D比较不符合□E完全不符合13、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如何?
□A非常重视□B重视□C一般□D不重视□E根本不重视
14、您认为自己在学校的地位如何?
□A很高□B较高□C一般□D较差□E很差
15、您校是否经常为教师提供参加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机会
□A经常提供□B很少提供□C从不提供
16、您认为自己在职称晋升方面的情况是?
□A很顺利□B较顺利□C一般□D较不顺□E很不顺
17、您认为自己在薪酬待遇上与其他学科教师比较的情况
□A很高□B较高□C一般□D较差□E很差
18、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因素和主要困难(可多选):
□A思想观念不够□B领导重视不够□C缺乏相应的推动和鼓励政策□D教师理论和技能不够□E投资少设备不好□F教学软件太少□G教学资源不足
19、您觉得最需要的教学资源和支持是(可多选):
□A优秀教学设计□B教育理论著作□C教学软件□D典型课例□F专业培训□G文本备课资料
20、您认为,目前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四篇:专项研究课题指南
教学工作委员会2011—2012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专项研究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课题研究工作要贯彻“双百”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要通过课题研究,带动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为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联系实际设计课题名称
本指南中仅列出本次专项研究主要选题内容范围。课题申报者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研究内容,课题名称可结合本单位或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化,即在研究内容范围的总体框架内,紧紧围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精神,紧密结合职教教学改革和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确定专项研究的课题名称、内容、研究方法等,并组织力量实施。
三、研究的内容范围
1.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 的研究。
2. 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3. 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5. 中高职课程、教材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6.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7. 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的研究与实践。
8.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9. 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研究与实践。
10.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1.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2.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13.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4.职业院校加强德育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5.职业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6.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17.职业教育运用现代技术和教学手段,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18.职业教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法和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19.职业教育公共文化课功能及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1.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2.职业院校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研究与实践。
23.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比较与借鉴的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
2011年10月15日
第五篇:河源市第四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3:
河源市第四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课题指南
一、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
1.地方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2.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教材、教辅资料等教学资源开发、编制、使用研究 4.特殊教育课程与实践研究 5.高中课程多样化的设计与实施 6.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开发研究 7.学前教育保教内容开发与实施研究 8.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实施课程研究 9.课程资源开发与创建办学特色研究 10.学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研究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1.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 12.先进教学方法推广实验研究 13.班级授课制的个性化教学研究 14.小班化教学、选课制等教学模式研究 15.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研究 16.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研究 17.缩小校际差异教学研究
18.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19.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研究
20.新课程初、高中学科教学过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提高中小学作业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22.因材施教、培优辅差行动研究 23.学前教育保教模式、方法研究
24.学前教育“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小衔接”关系研究
25.特殊教育学生个性化教学研究 26.学科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27.实验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28.普通高中走班制、分层教学、拔尖学生培养、学生发展指导研究。
29.有效教学研究
30.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三、教学实践与探索
3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3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提高实施效果的探索 3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 3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方法 35.大班额环境下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36.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实践与研究
37.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研究 38.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39.数字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转型 40.课堂观察的设计与研究
41.探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2.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 43.课堂教学问题诊断的研究
44.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45.学科教学中的问题类型及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46.学科教学中解题能力培养与解题指导的研究 47.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指导的实践研究 48.微课设计、制作及使用案例研究 49.翻转课堂实验研究 50.高效课堂的实践与研究
四、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
51.经常性、全面性、综合性教学评价研究 52.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研究 5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54.课程学业水平评价与考核方法研究 55.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研究 56.课堂教学水平与质量评价研究 57.实验课操作评价研究
58.教学评价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59.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探索 60.过程性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61.学生学习诊断与学业评价的方法研究 62.“走班制”教育实施与评价研究
五、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63.区域、校际教研制度建设研究 64.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 65.学科教研组建设研究 66.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67.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68.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69.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发展研究 70.教育科研教研成果应用研究
71.不同层次学校组织教师备课方式和策略的研究 72.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的研究
六、学科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洁修身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学研究
74.各学科课程教学加强德育、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75.学校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76.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研究
77.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78.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有效养成研究 79.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实效性研究 80.德育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
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81.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研究 82.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专用室场馆应用研究 83.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84.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
85.农村中小学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应用研究 86.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教研和网络教学研究 87.主题教学资源、网络教学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88.智慧校园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