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第六单元主讲发言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主讲稿 时间:2013年10月
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备课人:马金芳杨立中景峰元董正卫李志成中心发言人:李志成记录:马金芳
整理:马金芳
一、单元说明:
1、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和2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至于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故事。《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2、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3、回顾拓展要加强课内外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25个生字,会认28个生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章,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课文,体会父母之爱,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个人的判断。
4.正确认识父母之爱,能写出最想对父母说的话,表达真实情感。
5.懂的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惊,让人感动
三、教学建议:
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可让学生查阅有关1994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的资料;深入阅读时,要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深究为什么说“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的品读,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对这些句子的理解体会,一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情境,如孩子们所处的环境,如何恐惧,7岁的阿曼达怎样鼓励同伴。二是要引导学生体验,如父亲当初“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的悲伤与绝望,接下来的坚定与决不放弃,儿子生还后的无比幸福喜悦。三是要加强朗读训练。披文入情,以读促思,在读中悟。父亲坚持在废墟中寻找儿子这部分课文,朗读中语调宜轻,以表现他的绝望与悲伤。“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语气应非常坚定。发现儿子后父子的对话,语气应是兴奋的,表现他们劫后重逢的喜悦与幸福;在品读文本,体验文本的基础上,可适当开展拓展活动。如编排课本剧,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方面锻炼孩子的复述能力,内化语言,一方面可营造关心孩子、勇于担当责任的育人环境氛围;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方式,读其他表现父爱或母爱的文章,等等。
教学《慈母情深》 一课,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默读课文,理清作者思路,勾画出描写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深情的。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有哪些感受和体会,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课文中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结合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的阅读,可让学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人物的对话,神态和内心活动的描
写较多,朗读时,不同人物的身份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妈妈要读出慈祥,和蔼,亲切的语调,爸爸的语言要读出严厉的语气,“我”的内容活泼及叙述的语句要读出平缓的语调。无论是妈妈的话,还是爸爸的话都要读出“爱”的感情。《学会看病》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理解这位母亲独特的爱子方式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 “读”与“说”、“读”与“悟”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走入文本,去理解母亲尽责的独特方式。所以教学的重心放在研读探究,体会母爱的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然后叫他们多读几遍,体会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因农村学生的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不强,我按母亲五次情感变化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让学生“读”与“说”,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进而理解这位母亲的做法。但是母亲对儿子那份浓浓的母爱之情学生体会肤浅。如何让孩子们理解更深入一些,我紧紧地抓住文中多处描写这位母亲内心活动的句子,反复朗读,设计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在边读边悟中,引导们学生不仅逐步认识到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即: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而且从这些细致的心理活动句子的描写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有的孩子能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或句子,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谈感受,但还是有一部分孩子理解不到位。
四、本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2课时。
2013.10.20
第二篇:第六单元语文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着“人间真情”这一主题选入了六篇课文(古诗有两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篇篇充满着人间真情和爱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 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体现里朋友间真挚的爱。
《搭石》通过对“搭石”这一乡间平凡事物的描写,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歌颂了其默默无闻奉献的精神。
一位台湾青年和一名医学博士,为了挽救一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顾自身安危,在地震中沉着冷静地抽取骨髓,最终让大陆青年重焕生命的光彩。《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示了爱的奇迹。
一名十多岁的小男孩不幸失去了亲爱的母亲,当他来到学校后,他的老师、同学以及同学的父母,都给了他无心的关爱。《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
在一个圣诞前夜,一个小男孩、一辆新车、一个成人、两次误会,向人们阐释了爱的哲理:《给予是快乐的》。
单元总体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
2、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及表现手法。
3、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要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单元教学措施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明白快乐的真谛。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来感悟课文内容。
3、在每课的教学末尾,可以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延伸开去,联系自己的经历过或读过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具体措施
1、《古诗两首》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是一篇精读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送别时,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一、同时呈现,比较题意
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
比较诗题,谈发现
预设一:都有一个“送”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凸显主题。)预设二:都有地名,“广陵”和“安西”。(引导学生利用注释来理解。)预设三: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提示人物。)区别题目中“之”和“使”的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借助字典和注释,并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并交流两首诗的大概意思。
诵读这两首诗。要求读得有节奏,读得有韵味。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预设一:烟花三月──赏一幅风景
预设二:孤帆远影──品一个“孤”字 想象相聚画面
孟浩然坐着小船,顺江东去了。李白伫立江边,思绪泉涌,他与孟浩然的交往还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
幸福快乐的日子就这样被这无情的“孤帆远影”带走了……(生齐读全诗。)预设三:碧空长江──赏一个“尽”字 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
把诗人的这种离愁别绪通过诵读表达出来吧。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
(二)《送元二使安西》
(课件展示渭城的繁华与安西的萧条景象。)预设一:多一份“无故人”的凄凉与关切
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喝酒,吟诗„„)
2、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没有朋友呢?西出阳关就没有──父母、兄弟、妻儿„„ 3、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生死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一句话──“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二:更多了一杯离别的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伤感的酒: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脚步,朋友终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祝福的酒: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吉凶难料,还请您干了这一杯,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壮行的酒:祝愿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一定能在边关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来年凯旋而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浓浓的离情,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这样的一首缠绵悱恻的诗──《送元二使安西》(配乐齐读)。
回顾全文,归纳升华
1、两位诗人就这样送别了朋友,朋友远行了,留给诗人的是一种怎样的愁绪呢? 2、“自古多情伤离别”,“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朋友走了,诗人还在反复吟诵着这两首诗──
设计作业,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两位诗人的离别世界,见证到诗人与朋友的那份真挚友谊,感受到他们替朋友担忧、为朋友祝福的那颗真诚的心,确实是感同身受。课后我们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别诗,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
2、《搭石》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一、教学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能过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教学生在读、找、画、议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找、画、议”法、“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播放配有音乐的美丽画面,同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头脑中浮现课文讲述的画面,将学生快速带入美境中。
默读课文,整体感受。
课文中不但有优美的景物,还有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美,让我们再默读课文,去发现课文中的美。让学生边读边画出认为美的地方,并思考:你为什么觉得这儿写得美?并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想。
让学生在小组内结合一个你们认为写得美的自然节谈谈文章哪些词句写得美?使学生运用读、找、画、议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时,师巡视指导,让自主学习落实到实处)
小组汇报:依照学生的汇报次序,教师顺次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品读、评读、研读,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重点引导:
1、示范品读第三段。这段话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作者写一行人走搭石的动作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仿佛在我们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抓住关键的词句,学生边读边展开想象,充分说出眼前浮现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美,感受美.然后指导读句,读出感情。
2、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 “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读出对老人的赞美.。
3、这第四段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理解“理所当然的事”.*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读。
4、第五段学习写法: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指导朗读,让生倾听与评价,充分理解与感悟。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感受。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最后师小结: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献,互相礼让,尊老爱老的孩子。
感情朗读,理解升华
本文作者是一个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人,他把平常的一件摆搭石,过搭石的事儿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美。谁愿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给配乐,听的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画下来。并让学生把喜欢的部分抄下来。
最后请同学们把平时曾留心观察身边的“美”呢谈一谈吧!感觉顿悟、全课总结
有一句话说:“世界上不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观察“美”、发现“美”!指导学生课后进行练笔训练,帮助提高习作能力。并将此布置为一次练笔作业回家完成。
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单元“人间真情”专题栏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本课生词
2、读懂课文,理解“生命桥”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进一步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重点:
1、“骨髓”对“小钱”的重要性;
2、李博士和台湾青年在余震中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难点:通过阅读感悟,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措施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写生动具体,情致淳厚感人,以“爱”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静心品味语言,进一步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在四十分钟里,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体会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教学中重课文朗读、重情感感悟、重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具体措施:
第一课时认识重点字词,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第二课时进行生字巩固练习和课文延伸写话练习。
一、提取生活体验,引发情感积蓄
在新课伊始,让学生理解“桥”的另一层含义——沟通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以引入“桥”也是生命的纽带,轻松导入新课学习。
在课文学习中,我还多次运用这种教学策略,如在创设了一个“有阳光,有花香的早晨”这样一个情境时,引导学生想象:在这样一个早晨,你会干什么?早锻炼,散步等都是学生日常所见的生活场景,可是课文里的“小钱”却静静地躺在床上,这样的解疑水到渠成,情感的体验油然而生,引导学生说说:你周围18岁的大哥哥在干什么?再一次让学生体会到“小钱”的生命垂危,急需救助的客观现实这样的交流,有效地利用了语文课堂,既是语言交流的提升,也是情感体验的深化,拉近了故事背景和学生生活的距离,降低了学习难度。
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品读感悟
课文描写了两个场景:“小钱”静卧病床等候骨髓移植;台湾同胞冒着余震危险抽取运送骨髓人间真情凸显,两岸骨肉真情感人至深在两部分的品读感悟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第一场景的教学上,采用了重点词语导入的方式出示“凋零
含苞
绽放”,先让学生读一读词语,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词语意思,再由表达“花——人”的意义引申,体会“小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接着引导学生从“苍白—红润”这对反义词中,进一步体会病人的痛苦在引导学生理解“辗转”这个词时,让学生说说:都找到了哪儿?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让学生感悟到找到适合骨髓的不易,为后面课文理解的情感体验埋下伏笔,完成了情感传递。
在课文学习中,感受“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无私形象,主要通过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运用“默读”课文的方法,静心阅读,勾画批注,从而形成个性感悟情感的表达是需要完整语句的,所以在这一环节的阅读交流中,还结合朗读训练,找出重点句子,感情朗读,细说体会,多次出现“
知道,骨髓可以使
,可以使
”,让学生结合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凋零、含苞、绽放、苍白、红润)填空,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一心想着他人的高尚品质,既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语言材料,又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在课文中,还可以采用了补充语言材料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奔波”的意思,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多种朗读方式,深化语言理解
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在本课教学中,应尝试用多种朗读方式来达到“读好课文”的目的。
1、自由朗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初读中,只有让学生充分自读,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人物形象,才能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
2、情感渗入,指导读好重点句子在体会到“小钱”的生命危在旦夕时,指导学生用同情、关爱的语气来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台湾同胞倾力救助时,指导学生用坚决、钦佩、感激的语气来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涓涓流出”;在“小钱”得救时,两岸同胞的博爱感天动地,指导学生用深情的语气配乐读“小钱得救了„„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只有读出神韵,才能加深体会。
3、范读引路,创设课文情境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背景,也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环境渲染法这一段优美的描写,和“小钱静静躺在病床上”形成对比,但又为文中人物的美好情感的烘托埋下伏笔所以,教师范读,通过教师舒缓的讲述,既让学生尽快走进课文学习,又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感。
4、《卡罗纳》是本组一篇略读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这本书。本文讲述的是小男孩卡罗纳遭遇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人真诚地理解他,热情地安慰他,默默地关爱他。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标是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
教学措施:先让同学们感受卡罗纳的不幸,再走进身边的人,感受关爱,这条情感主线,抓住重点语句进行研读,从而感受课文中的真情来进行教学。
1、利用学生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妈妈给予他们的爱,从而赞美母爱。然后通过引用歌词中的语句,“离开妈妈的孩子像一根草”等等,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失去了妈妈,以后的生活将会怎样?”让学生自己去说。通过“赞美母爱”和“失去母亲”这两点形成落差来揭示课题《卡罗纳》。
2、让学生说说失去母亲后的卡罗纳的心情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能表现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痛苦心情的句子,并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从而感受他的不幸。
3、从“失去爱”到“得到爱”这个转折点,我是这么处理的:先让学生细细品读课文,再让他们自己找出一份份的爱,来品位老师、同学、我和我的母亲对卡罗纳的关爱。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感悟、朗读。说到老师的关爱时,让学生想象如果自己是卡罗纳的老师会怎样跟大家说这件事,再去读悟;说到同学的关爱时,让学生以卡罗纳同学身份的去读,读出人物的感情。所以这一部分也花了很长的时间。
4、然后联系生活,安排了一次拓展说话:假如卡罗纳来到了我们身边,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你愿怎样帮助他?对他说些什么?为他做些什么?
最后总结,让学生明白爱只需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细微的动作,或是一个深情的眼神。
5、《给予是快乐的》本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主要写了保罗在圣诞节之夜与一个小男孩在短暂的接触中,由误解到理解的变化过程,揭示了“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文字比较朴实,内容比较浅显,很适合学生阅读,文中小男孩面对新车的种种表现和保罗产生的心理变化交替叙述,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很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依为课文的切入点,作为学习全文的经纬。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难点是抓住“保罗两次想错了”体会他的心理变化,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的真切体验。教学措施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借助学习提示和阅读连接学会略读课文的方法,能够抓重点句,人物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获得的快乐和给予的快乐,通过自读自悟,教师适行点拨引导理解课文内容,并以分角色表演加深体验。最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说出“我也曾因为 而感到快乐。”。
具体措施
让学生谈什么时候会觉得快乐?“-------是快乐的”通过补充课题,把学生德清感兴趣激发出来。进而揭示课题,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结合阅读提示要求,说说主要内容,学生可能会说保罗两次错怪小男孩,然后根据“保罗想错”两次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层次,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再抓住“保罗两次想错了,错在哪里”这个大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读中感悟,体会。让学生自己先学习保罗第一次想错了的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前先给自己3个学习要求:
1、自由读相关段落,令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次。
2、保罗的想法为什么会错?联系小男孩来谈谈认识。
3、学生读看以后,可能会说“男孩……”我随机抓住。
例如: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引导:从这“睁大了眼睛”这一表情,你读懂了什么?再请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的小男孩,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阅读告诉大家。
4、抓住“哇!我希望……”如果是你,你会希望什么?但是可是令保罗吃惊的是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对于小男孩说出这样的话学生可能有很多感受,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这句话的不同感受。
引领学生研读保罗的第二错。
男孩的想法是那么出人意料,令保罗吃惊,也令我们感到惊讶,文中男孩的哪些行为,那些想法更令保罗惊讶,更让我们意想不到的。然后学生继续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在自己有感受的地方写下一个词或一句话。
借此让学生再读读第11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了()这一填空,既总结了全文,使学习课文又回到了整体。拓展升华感情
1、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对于指导学生做人有着深远影响,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学美好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此,要结合文后的“阅读连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给予是快乐的。
2、填空题: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男孩的弟弟因为()而难忘,男孩因为()难忘,而保罗因为()而难忘。
6、语文园地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本组专题安排的,让学生对生活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或对需要安慰的人进行安慰。这个话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迁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同时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习作
这次习作有两个内容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任选其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我的发现
这次“我的发现”是引导学生发现、掌握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提高语文能力。日积月累
教学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引导学生积累:先读一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停顿;再讲一讲──教师简要讲一讲大概的诗意,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读出感情,但是不要求所有学生知晓诗意;最后背一背──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教师通过背诵竞赛、相互检查、全班抽查等方式予以落实。成语故事
这篇成语故事,讲的是“杏林春满”这个成语的典故。教学时,应以学生独立阅读为主,由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读懂成语故事,再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体会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热望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勤积累。教学目标
1、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2、熟读诗句,尝试背诵。
3、习作内容具体,句子通顺。
4、在交际中能就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自己的建议。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6、引导学生发现一些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7、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知道“杏林春满”的典故。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根据本单元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和目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时候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想好后和同学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2、说一说。
想想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打算怎样表示感谢;想想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再在班上说一说。
3、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4、演一演。
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表示感谢或安慰的过程。第二课
习作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
1、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想图中的人物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2、先在小组内说说他们可能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语言清晰,句子通顺,说详细一点。
3、在全班交流。
4、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
5、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6、如果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现实生活中自己经历的事情。
7、写好后先自己读一读,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认真修改习作。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读学习伙伴的话。你发现了吗?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回答。
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词语,但要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还应该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即联系上下文理解。
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生字。2、齐读──指名读
二、“读读记记”
1、读诗句,自读──指名读──齐读
2、说说诗句大意,想象画面。
三、“读读背背”
1、自读尝试背诵。
2、在小组里检查背诵;进行背诵竞赛。第四课时
成语故事
1、自学这个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
3、说说“杏林春满”“誉满杏林”成语的意思。
4、你还能说出几个关于成语的来历的故事吗?
教学时间安排 《古诗两首》 2课时 21 《搭石》 2课时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课时 23《卡罗拉》 1课时 24《给予是快乐的》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4课时 单元复习2课时
第三篇:第六单元语文
第六单元
教学内容:蔬菜营养丰富、冬天到雪花飘、参观自然博物馆、十二月花、练一练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学会生字33个,认读生字19个。
2、会读课文的词语和句子。
(二)过程方法:
1、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养成读书写字姿势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
1、教学中利用汉字的规律感悟汉字的特点。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和生活实际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3、乐于识字和写字。
教学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难点:
1、在语境中和生活实际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把笔画较多的字写正确写端正。课时:13课时。
5、蔬菜营养丰富
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认读5个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知道各种蔬菜都有营养。有学习的兴趣。
5、利用插图和实物向学生展示蔬菜的形状、颜色,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8个生字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3、知道各种蔬菜都有营养。
教学难点:学习8个生字、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儿歌,学习4个字。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2、词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学习难点;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3、知道各种蔬菜都有营养。有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2、知道各种蔬菜都有营养。
教学难点: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你喜欢吃青菜吗?你喜欢吃什么青菜?谁能说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身边的蔬菜,板书:蔬菜营养丰富。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己读课文,利用拼音,解决生字。
2、课件(词语)
鲜姜 大蒜 芹菜 萝卜 扁豆 南瓜 茄子 韭菜
紫皮蒜 柿子椒 西红柿 朝天椒 翠绿的 金黄的 细长的圆溜溜 甜丝丝 火辣辣 蔬菜 丰富 各种各样(1)自己读。(2)个别读。(3)齐读。(4)男女生读。
3、再读课文读的流利。
4、检查读、同桌互读。
三、精读体验,品味语言。
1、指读儿歌。
2、你知道哪种蔬菜?说给你的同桌听。
3、个别读,师指导读。
4、范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营 姜 芹 菜
2、你怎样记住,说给小伙伴听。
3、个别发言。
4、说说你的记字方法。
5、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该怎样写?(2)自己试着描一个,写一个。(3)说说哪一笔不好写。(4)独立写一个。
6、同桌互相欣赏,指出问题。改正。
五、回读全文,把握整体。
自由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4个。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2、在讨论中学习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3、知道各种蔬菜都有营养。有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2、知道各种蔬菜都有营养。
教学难点: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教学过程:
一、复检导入,整体感知。
读生字、词语。
二、品读语言,美读成诵。
1、同桌互读
2、指名读
三、识字写字,规范练习。
1、出示生字:富 柿 扁 丝
2、你怎样记住生字,说给小伙伴听。
3、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该怎样写?(2)自己试着描一个,写一个。(3)说说那一笔不好写。(4)独立再写一个。
4、书写生字;师巡视,指出问题。
四、阅读延伸,拓展运用。课外读本
6、冬天到,雪花飘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一个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知道冬天的主要特点。
5、体会冬天的美景。感受事物的变化。有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9个生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照田字格把字写端正。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六个词组,学习6个生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知道冬天的特点。体会冬天的美景、感受事物的变化。有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教学难点:规范书写。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找一找冬天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读一读学过的词语,再读下面的句子,要争取把字音读准。
2、有几句话?同桌互读检查。
三、精读体验,品味语言。
1、分句分段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流利。
2、在读中理解,把课后习题有机融入。
3、自由读。
四、学习生字:
1、师出示:雪花飘 大雪纷飞 漫天飞舞 银白色
2、指名读一读,齐读。
3、读了这些词觉得雪怎样?
4、你能用别的词形容雪吗?(积累)
5、出示生字:候 纷 漫 银
6、结合图意记字型、用自己的好办法记字型。
7、你还在哪见过这些生字,组词或句子。
8、观察田格描一个写两个。
五、回读全文,把握整体。
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五个生字,练习书写。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3、知道冬天的特点。
4、体会冬天的美景、感受事物的变化。有学习生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照田字格把字写端正。教具: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检导入,整体感知。读词语
二、品读语言,美读成诵。(课件)
1、冬天你见到过梅花、水仙是什么样的?
2、师出示图片看一看。
3、随机出现词语读一读。
三、识字写字,规范练习。
1、出现生字读一读。
2、自己想办法记字型。
3、说说你是怎样记字型的?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4、观察田格书写。
四、阅读延伸,拓展运用。
你还见过哪些冬天的植物,说一说。
7、参观自然博物馆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6个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利用插图和图片向学生展示各种博物馆,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的 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照田字格把字写端正。理解博物馆的意思。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六个词语,学习6个生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利用插图和图片向学生展示各种博物馆,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词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学习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
2、会读本课的词语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照田字格把字写端正。理解博物馆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北京有很多博物馆,谁去北京参观过博物馆?你参观过哪些博物馆?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参观几个北京的博物馆,你们愿意吗? 板书课题:参观自然博物馆
1、学习“参”
2、指生分析字型结构。
二、现在我们坐上汽车,来到了北京,首先我们来到了故宫博物院„„ 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介绍六个博物馆。
三、读词语:
gu Gong bo wu yuan li shi bo wu guan 故 宫 博 物 院 历 史 博 物 馆
hang kong bo wu guan zi yan bo wu guan 航 空 博 物 馆 自 然 博 物 馆
di zhi bo wu guan yi shu bo wu guan 地 质 博 物 馆 艺 术 博 物 馆
四、这几个生字又把自己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看看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练习读生字)
五、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该怎样写?(2)自己试着描一个,写一个。(3)说说那一笔不好写。(4)独立再写一个。
(5)同桌互相欣赏,指出问题。改正。
五、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自然博物馆。
2、通过读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3、表达出对博物馆的了解和喜爱。教学重点:通过读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说说都知道了那些博物馆?
二、学习句子:
1、导入:我们刚刚了解了很多博物馆,看了很多图片,今天,我们就走进自然博物馆去参观。
板书:自然
读课题:参观自然博物馆
2、打开书,读一读学过的词语,再读下面的句子,要争取把字音读准。
3、同桌互相读一读句子,听一听字音是否读得正确。
4、请你再读一读句子,想一想有几句话?
5、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请你再仔细地读一读。
6、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读表达出来。
7、你从哪儿看出恐龙骨骼化石高大?
8、出示句子,结合学生的发言改变重点词的颜色。
大厅 高大 特别矮小
三、有语气地读句子。
教学时间:2007年11月9日 期中考试
8、十二月的花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3、会读本课指定的词语。
4、能读儿歌,了解每句的意思。
5、利用插图和投影向学生展示十二月的花,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8个生字,认读7个生字。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07年11月13日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3、会读本课指定的词语。
4、能读儿歌,了解每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教学难点: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喜欢花吗?你喜欢什么花?谁能说说。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
8、十二月花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己读课文,利用拼音,解决生字。看谁的声音最响亮!
2、你们读得真认真,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朋友,你能叫准他们的名字吗?
3、出示词语:
水仙 粉红 红似火 吐芬芳 满池塘 长势旺 红艳艳
桂花 菊花 遍地香 共欣赏 杜鹃 石榴 茉莉(1)自己读。(2)个别读。(3)齐读。(4)男女生读。
4、再把这些词语放到儿歌中你还能叫准他们的名字吗?快试一试吧!
5、自己读课文,看谁能读准字音,读的流利。
6、检查读。同桌互读。
7、男女生读。
三、细读儿歌,理解内容。
1、个别读儿歌。
2、你知道那个月开什么花吗?说给你的同桌听。你喜欢那个月的花,读一读句子。
3、个别读,师指导读。
4、范读 师引读。
5、分小组读。比一比谁读的美。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粉 吐 芬 桂
2、你怎样记住他,说给小伙伴听。
3、个别发言。
4、熟字加一部分: 粉——米 分 分 旺——日 王
吐——口 土 桂——木 两个土
2、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该怎样写?(2)自己试着描一个,写一个。(3)说说那一笔不好写。(4)独立再写一个。
6、同桌互相欣赏,指出问题。改正。
五、作业: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4个,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注意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3、使学生对识字感兴趣。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5个生字。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教学难点:
1、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把字写端正。
2、“塘、遍、菊、欣”的正确书写和记忆。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你怎样记住他,说给小伙伴听。(1)按笔顺记忆。
(2)菊 中间的笔画要把米包住。
3、个别发言。
4、指导书写
(1)观察田字格,该怎样写?(2)自己试着描一个,写一个。(3)说说那一笔不好写。(4)独立再写一个。
5、桌互相欣赏,指出问题。改正。
三、作业:抄写生字。
练一练 6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07年11月14日 教学目标:
1、认清字形,了解字意。能把字写匀称。
2、在组词时发展学生的思维。
3、有创新思维,喜欢写字,有好的写字态度。教学重点:把字写匀称。教学难点:把字写正确。教学过程:
一、组字,组词。
1、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习例子。
3、按照例子独立写字组词。鼓励学生多写。
4、订正。
二、写字练习。
1、观察这六个字的结构。
2、观察笔顺。
3、指导易错的笔顺。企下面的“止”
4、指导笔画。
5、写字。培养学生按田格写字。有正确的书写姿势。
三、留言条。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提示。(1)谁通知谁。(2)两个不同的日期。(3)分清我与冬冬的角色。
2、按照正确的书写格式书写。
3、正文内容。把通知内容写清楚。要写清除“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
4、独立写下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态度大方、口齿清楚的说话。
2、加强口语交际的互动性。
3、能主动和别人进行交际。
教学重点:能态度大方、口齿清楚的说话。教学难点: 能主动和别人进行交际。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自己准备一处景点,可以备上画面,了解该景点的景色特点。
二、创设情境。
1、你是小导游,同学是远道而来的客人。
2、提出要求。
(1)口齿清楚、态度大方。(2)用一句或几句话介绍。
3、进行交际。边介绍边提问。是巡视指导。
第四篇: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ìxūjiùyuánxùnsùjīngxǐyèmùchūchuí
()()()()()
huòlúnyùnshūpèifusīhāopòkéérchū
()()()()()
二、扩词。
趣()()攻()()援()()
三、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难:nànnān都:dōudū长:chángzhǎng
参:cānshēn行:hāngxíng差:chāchà
1、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2、啥样的船我都()见过,可就是没见过种长()的船。
3、一行()白鹭上青天。
4、我们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5、这两种颜色相差()很大,怎么能说差()不多呢!
四、在括号里填上一对意思相反的词。
1、我们告别了()的老居,搬进了()的新居。
2、()对白天正如()对夜晚。
3、()对冬天正如()对夏天。
4、遇到危急的情况要(),不要()。
五、用“\”划去括号里用得不当的词。
1、他(坚强坚决坚韧)地说:“我去完成这项任务!”
2、科技人员只有不断努力,(改进改正)生产状况,才能提高产品质量。
3、老师在学习上(严格严肃严厉)要求我。
4、上课铃响了,教室里立即(安静寂静宁静)下来。
六、按要求填表。
要查的字部首组词字典上的解释应选义项
入潜入①进来或进去;②参加到某种组织中,成为它的成员;③收入;④合乎;⑤入声。
入学
收入
求供求①请求,要求;②追求、探求;③需要;④姓。
求学
求救
七、把下面排列混乱的句子重新排列,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借着楼道的光,我将教室里的门锁好,走下楼去。
()我关上楼道内的灯,摸着黑下了楼。
()写完作业,灯火通明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一夜要浪费多少电啊!于是,我转身又上了楼。
()我快速地收拾好书包,熄灭教室的灯,走出教室。
()走到操场,我忽然想起楼道的灯没关。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夏夜
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然成了红色。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刚刚消逝,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涌了过来。
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出现了启明星,它又大又亮,活像一盏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城市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它们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金景色,我怎能不感到兴奋和愉快呢?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晚霞()的沙滩()的启明星
2、选字填空。
印映应
()照()象呼()
失逝
()败消()()世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夏夜的景物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九、作文。
写一则日记
第五篇:语文第六单元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关爱他人”这个主题,选编了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识字6”选了几组词语的反义关系,与本组课文内容有一定联系。故事《窗前的气球》,让学生懂得对别人要时时关心的道理;故事《假如》,让培养学生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故事《日记两则》、让学生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培养写日记的兴;《古诗两首》,让学生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忧伤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7个生字,会写50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
三、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含义和道理。
3、激发、调动学生写话的兴趣和愿望,把自己要说的话有条理地连起来并写出来。
四、课时安排:
识字6
2课时 窗前的气球
2课时 假如
2课时 日记两则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识字6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9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识字学习、流利地朗读学习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为主学习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小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小组内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组内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小组之间再读入情
(1)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3)朗读单元引言
三、小组比赛学习生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1)组内自学生字的拼音并互相指读
(2)组内学习生字的笔顺并书空,不会的或拿不准的做标记(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3、教师教学学生不准确的笔顺的生字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教学反思:
窗前的气球
教学目标:
1.认识“科、亚”等7个生字,会写“户、亚”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谊。
4.懂得珍惜友情,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课前准备:课件、识字卡片、关爱他人的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并揭题
(一)师: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爱心》让我们的心中怀着那份浓浓的爱,进入今天的课文学习。
(二)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会写的字。齐读课题。
(三)师:窗前的气球代表着怎么样的爱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静听。
(二)组内学生自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圈出认识的生字。
(三)生字识记
1.出示生字卡片,利用拼音读准字音。
2.选其中的几个生字,给它们组组词。
3.你觉得哪个字最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4.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想办法记住它,然后告诉全班同学。
5.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同桌互抽识字卡片认记;听音辨字;换境认记等)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一)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二)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请同学帮你评一评。
(三)男、女生接读课文,读完后简单讲讲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一)出示生字新词,认读巩固。
(二)学生观察各个生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字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些什么。
老师相机点拨,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户:独体字,点在竖中线上,方框要写得扁,最后一笔竖撇要立起来。
亚:中间是两竖,两边的点和撇要向上。
周:中间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介绍病字旁的写法:一点居中央,一横略上扬,一撇长长的,一点低着头,一提向上方。
(三)学生跟写、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
(一)出示课后习题“读读写写”中的句子,齐读。
(二)比较“可爱的”、“高兴地”:“的”、“地”读音相同,字不一样,“的”后跟的一般是东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动作。
(三)联系生活,选择“可爱的”或“高兴地”说一句话。
(四)把句子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小组合作、探讨
问题:科利亚为什么不能和小伙伴玩耍?他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窗前的气球代表什么? 小组学习方法:
1.小组内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2.小组内总结
3.把找到的答案读给组内成员听 4.小组展示:
三、教师点拨:
(一)体会“孤单、寂寞”
1.请你细细地读这两段话,文章中的哪一句话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利亚的“孤单、寂寞”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填空:科利亚想到以前课余、午休时_______,_________,而现在_______,所以他感到孤单、寂寞。
(指名多生回答,拓宽学生视野,在联系中深刻体会“孤单、寂寞”。)
3.师生接读第二段。
(二)音乐渲染,感情朗读
1.病中的科利亚是那么地孤单、寂寞,那就请你自己先读读这两段话,把他的孤单、寂寞表达出来吧!
2.指名两生配乐读。
3.配乐齐读。
(三)观察插图,体会心情的转变
就在科利亚感觉真没意思的时候,忽然,一只红气球出现在他的窗前,他仔细一看,然后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出示图片)
1、能看着图片中科利亚的表情,来说说此时他的心情吗?(板书:高兴、快乐)
2.交流。
出示填空:因为科利亚知道(看见)
______________,所以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指名多生回答,从不同角度理解心情变化的原因)
3.科利亚猜对了吗?这会不会只是一只偶然飘过他窗前的气球呢?
四人小组讨论,在文章中找依据。
交流。
出示填空:窗前的气球______________,代表着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并上台板书。
5.教师依据学生的板书,进行激情小结,升华情感。
6.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三——五段,体会科利亚的高兴心情。
四.编写小诗,积淀情感
(一)编写诗歌,归纳课文内容
1.(出示小诗)四人小组合作编写
病房有个_________,谁也不能_______。
躺____,望_____,________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
________,飘来啦,祝你_______________!
2.小组汇报交流
(二)出示完整小诗,全体学生感情朗读
病房有个科利亚,谁也不能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孤孤单单想回家。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三)总结升华,情感深化
有了同学们的问候和祝福,有了那只可爱的气球的陪伴,相信科利亚一定能早日回到大家的身边。
五.拓展性作业
(一)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去探望他?
(二)课后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演一演这个感人的故事。
(三)在你的身上,一定也发生过类似很感人的事,和老师、同学说一说吧!教学反思: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同学团结友爱的快乐,也体会到了同学友谊的珍贵。让我们都来关爱他人,献出爱心,使我们的集体永远成为一个温暖的家!
假如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课文的8个字,字书写美观。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培养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的朗读要随感情读出变化来感悟课文。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动画,导入课题。
1故事导入课题: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
马良得到神笔后他用神笔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做些什么呢?
2、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是有关马良神笔的。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小女孩用他的神笔干什么吗?
3、板书课题:《
23、假如》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2、同桌相互学习生字的读音、字形、结构。
3、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利用不同形式认读)
4、巩固学生识字。(课件出示水果树,每种水果里藏有生字。)
三、小组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组内齐读课文。
3、组内互读课文。(接龙式读)
4、教师范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
四、复习要写的字,指导书写
1、复习步骤:记住字音,认识字型,扩词,用词说话
2、小组交流。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注意重点的提示
4、评议学生的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感悟语言。
1、指名学生读课文。(接龙读)
2、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诗中的小朋友要实现哪些愿望?
3、分组学习
A、课文用三节写了作者的三个愿望,你最喜欢哪个小节?在组内读一读。B、在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交流。C、你认为这一小节中哪个句子,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5、交流自学情况、感悟句子
A、你最喜欢哪个句子?为什么?B、扩展说话:我要给——(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课件出示句子)
7、感情朗读课文。
想一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几次?朗读时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A、读懂了你喜欢的小节,你觉得该用怎样的语气把他读好?B、多种形式朗读。C、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2、同桌相互读读背背。
四、扩展活动
小组讨论:课文中最后一段没有说为谁画什么,你能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写出你的愿望,像课文里的小诗歌一样。回家在把你写的愿望画出来。
板书设计:
太阳
23、假如
画 谷粒
一双好腿
„„ 教学反思:
本课利用多种形式朗读,在朗读中充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感悟,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合作意识,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感、人格的目的。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规范写日记的格式。
4、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继续培养写日记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在地图上找贵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况。
2、准备生字卡和相应的一些课件。
教学时间
本课教学需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己读课文划出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常规读文识字法)
四、流利读文,熟识生字。
五、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六、巩固生字,写字指导。
1、巩固13 个生字。
2、指导书写8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小组内自读自悟,探究发现,朗读深悟。
1、自读自悟,自己有什么发现。
2、把自己的发现与感悟,与小组同学交流。
3、小组汇报,点播导思,感悟朗读。
(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汇报
1、“我”做了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
2、“我”的梦没实现的心情读出来。
3、引导体会二则日记,“我”的心情并指导朗读,并相机出示课件,帮助感悟。)
4、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记格式,规范日记写法。
2、指导学生按正确格式写日记。
3、组织学生准备展示自己的日记。
四、板书设计
日记两则
我
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
(喜欢)
(生气)
(高兴)教学反思: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也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并激发了学生的写日记热情。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六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㈠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古诗叫《咏柳》,你还能背下来吗?(指名背再齐背)(课件)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贺知章,他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4、据题质疑:
⑴理解“偶书”,这里的“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㈡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⒈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⒉检查反馈:(课件)
⑴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⑵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
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㈢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⒈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
(1)指名读。
(2)点击重点词语:少小、老大、乡音、无改、鬓毛衰
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意思(板书:少小、老大、音无改、鬓毛衰)
(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
(4)师归纳,生质疑:
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1: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
生2: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以上问题让其他生来回答)
(5)师:看来同学们不仅会读,还会思考。那么你们能“从乡音无改”与“鬓毛衰”这两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6)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7)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⒉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2)学生运用自学,再集体交流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行诗的?
生:(试说:我是抓住„„。师补充口头提问:客在这里指谁?[结合看图]何处是什么意思?谁再来说说?)
师:幻想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
生:(略)
师: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3)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⑴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⑵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⑶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⑷指导朗读。(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4、挖掘课程,欣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出示课件,师诵读: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㈣表演想象,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学得真起劲,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
试着将《回乡偶书》编成故事,再与同伴合作演一演。(提示:如果你是贺知章,离开家乡几十年之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当时的心情会怎样?你当时看到的、听到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1、(1)分角色试练表演。(2)指定小组在班上展示表演。⑶师模仿“记者”,采访“贺知章”。
师:同学今天学的真不错,那么其他同学学了这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生谈)
2、齐背古诗,并边背边想象情景。
㈤示范指导,培养习惯
1、让生找出本诗的生字,并看看要怎么正确书写。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顺序,师边讲解。
3、学生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视,生写后互检。
三、自主选择,培养能力。(任选一题)
师:同学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都完成了,现在我们到作业超市去逛逛,然后你们选拔自己喜欢的题目作为课后的练习题。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为《回乡偶书》完成一幅诗配画。
3、自编故事,再与伙伴交流。
2005年4月14日(8周四上午)
反思:
1、渗透学法:从扶到半扶,学会自学。
2、创设情境:激发想像,融入诗境。
3、开发课程:立足课程,拓展延伸。
4、理解表演:引导合作,再现诗意。
5、尊重个性: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手段,孩子们会感到“易”“趣”“活”,课堂上不在是那种没完没了的单调重复的各种习题和可有可无的乏味的回答,学生的,视野、思想也不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通过表演,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都会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读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语言;其次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表演过程。因此,课堂表演能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课文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的有效方法。语文园地六
教学要求
1、发现汉字结构特点。
2、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3、积累词组。
4、学会填标点。
5、朗读儿歌。
6、口语交际。
7、才艺展示。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现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点。
2、感受情境,填写标点。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献爱心的思想与行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爱的奉献》的歌曲磁带,画面。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别字形
1、出示生字,学生拼读,朗读词语。
2、教师引导:大致理解词义。
3、学生仿照例子写一写。
4、教师擂台读
5、学生结合此特点想想还有哪些熟字是这种构字特点。
6、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7、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分一分。
二、我会填
1、学生读句子,并拼读要填写的字。
2、学生填写教师指正。
3、引导学生说说:多音字的特点。
4、说说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师小结。
三、课堂回顾:
1、学生朗读生字词,说说特点。
2、朗读句子,举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先自读词语,找出不认识的字。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多想多说。
3、小组读,全班读。
二、我会填
1、学生试读句子,体会语气。
2、请学生读,大家指正。
3、请学生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问号。
4、请学生说说还有哪些表达可以用感叹号。
5、同桌之间试用问的语气和感叹的语气对话。
三、我会读
1、结合字音,学生自读。
2、分组朗读短文。
3、同学们理解:藤和瓜为什么很好?
4、看图朗读。
5、想象情景朗读。
6、看课文插图朗读。边读边表演。
7、教师与学生一起读。
8、同学们说一小段话,交流评比。
9、教师引导,学了短文后的想法。
第三课时
一、游戏导入,深入感受
1、让学生扮演盲人,然后让他们说说看不见有多么不方便。
2、让学生扮演残疾人,让他们说说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组讨论,我们和残疾人相比有哪些优势。
4、汇报结果,教师总结。
二、想想说说
1、谈谈自己在路上会看见有哪些残疾人,有哪些行动的不便。
2、出示图片,想想如果你看见了,会怎么做?
3、教师引导指正,大家评论。
4、残疾人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怎样帮助他们?
三、实际演练
让一位学生扮演盲人过马路,另一位同学给他帮助,把说的和做的表演出来。
四、提出倡议。
第四课时
一、歌曲跟唱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学生跟唱。
2、学生感受歌曲意境。
二、认读歌词
1、教师出示歌词。
2、学生试着读一读,教师指正。
三、展示日记
1、学生朗读自己的日记。
2、大家评一评日记写的好不好。
四、意境升华
1、合唱歌曲,谈谈你的感想。
2、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该怎样做,举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