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12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调查还显示,目前共有227115万人参与了“社会保障”分项调查,其中45%的网友表示参加了养老保险,30%网友参加了医疗保险。在“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是否满意”的调查中,92%网友希望提高养老金的上涨幅度和速度。关于医疗保险制度改进,27% 网友期望扩大可报销病种和药物种类,42%网友认为应提高个人报销金额比例,14%希望各地域之间衔接,实现异地报销。关于是否支持弹性退休制,58%的网友支持,42% 网友表示反对。
回顾近年的两会调查,2011年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以71090票位于榜首;2010年的两会调查中,养老保险以104304票排在首位;2009年的两会调查,社会保险位居第八位;2008年社保养老也进入两会调查前十。历年调查来看,社会保障已三度位居榜首,有关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网民关注。
2008年2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在上海、广东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等。但因阻力太大而中途夭折。
2011年两会期间,改革养老“双轨制”成为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当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1年要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保部也就此做出回应,表示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时隔一年,改革时间表尚无迹象。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除了企业职工养老,温家宝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不久前,在征求对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让农民安心在农村生活。
第二篇:对养老金制度的看法
对养老金制度的看法
提纲:1.德国、美国、日本的养老金制度
2.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和我的看法
3.我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小看法
当今社会,养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年轻人为了自己老了以后能有个依靠,开始自主的缴纳养老金。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养老保险法》的国家,原因在于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成负数,人口趋向老龄化。德国养老保险实行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制,最大的特点是实行代际协调制度,即由目前工作的人员承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正常情况下3个劳动者负担一个退休者,但据预计,2O年后这个比例会降到1.3∶1,显然,那时整个养老金制度将崩溃。目前,为了弥补整个养老金的亏空,德国政府补贴占养老金支出比重已由先前的1/4上升到1/3,财政不堪重负。
在美国,据预计2018年前后,美国养老金年支出将会超过年收入,而到2042年前后,美国养老金将完全破产。而美国的养老金制度靠“三条腿”支持:“第一条腿”是每个公民必须参加的社会保险,政府每年给予大量补贴;“第二条腿”是企业年金(即企业资助的职工个人储蓄账户);“第三条腿”是个人资金的各种收益。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社会负担越来越重。另外,日本实行超低利率政策,股市又长期低迷,日本养老基金的资金运作十分困难。日本厚生劳动省所管辖的养老金基金2001年至2003年曾连续三年出现巨额亏损,累计亏损达6万多亿日元(1美元约合119日元)。
这些种种的都证明了,世界的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但是每个国家的财政支出将无力承受这笔不断增长的支出,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带来的阴影还未完全消融的今天。
而我国2012年60岁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7亿,而且这个速度还在增长,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养儿防老”。但是对于生活压力日渐增加的年轻一代来说,一对夫妻要养4位老人,一个孩子,这个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但是,我不是建议说年轻一代就不养老人,因经济问题而推脱养老人的责任。而是应该为老人、为自己、为家庭考虑一个周全的解决方法。养老金应运而生。
但是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并不是很完善,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某个制度堪称完美。就我国的养老金而言,一般都是自己和自身所在的企业一同缴纳,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政府会有一定的补助。而没有单位的个人或者单位不给于缴纳的单位,只有自己全权缴纳。所以,为了自己老了,有所依靠,当今社会的人们都自主的缴纳养老金。
但是现有的养老金制度只能解决现在上班的人的养老问题。在出台《养老金制度》之前,有很多老人,也是革命的一些革命老人的养老问题还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无论基于何种的理由,我们都有义务与责任抚养这些给予我们好日子的老人,给予他们美好的晚年生活。而这些负担就落在了政府头上。赡养这些孤寡革命老同志的经费是财政支出的,这给政府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还有一些贫困户的老人、孤寡老人、农村的留守老人,这些老人该如何过上较好的晚年生活,都是我们这些小辈应该考虑的问题。虽说,国家现在有了低保,有了一些减免的政策;各地的居委会也在想办法。但是,这力量并不是能帮他们脱困,而且也不是所有老人都能帮助到。因为现在,我们还是能看到一头满头银发的老人出来拾捡塑料瓶,或是提着、背着竹篓在街边卖水果、蔬菜等。更让人心酸的是,有些老人还在街边乞讨。每每见到这些老人,都让我们心酸的同时也愤慨那些老人的子女的行为。同时,也令我们深思,为何中国的政府的机制是那么的不完全。有一天,我去南屏街,看到一对外国的夫妇递给一个街边的乞讨的老人人民币10元,并对老人的行乞很惊讶。妻子问丈夫:“is beg?”丈夫只是点点头。我在旁边,一度有些茫然。人人都说中国强大了,昆明正在飞速发展,但是为何我们还能让老人在街边行乞?
现在,大家又听说要“推迟退休年龄”。而有很多报道和个人观点都认为推迟退休是必然的趋势。我认为:这是政府在为了减轻养老的负担而出台的一项措施,同时,推迟退休的年龄也可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政收入。所以我也认同这是一项必然的趋势。但是很多上班族都反对,特别是离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上班族们特别反对。因为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而且在很多人的心中都认为,政府之所以不能弥补支付养老金的财政缺口是因为政府把财政资金过多的用于公共设施和其他的隐形支出。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推迟退休年龄。虽然我认为一部分原因是这部分的人已经在倒数着自己的退休日期,突然间要增加时间,心里多少肯定会有抵触情绪存在。而这部分理性人的存在,将会使得“推迟退休年龄”的这项政策不能顺利的实施下去。
第三篇:关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看法的调查
关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看法的调查
姓名;XXX 学院;XXX学院
班级:XXX 学号:XXX 关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看法的调查
一、中文摘要:现今国家社会日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不再只追求吃饱、穿暖,而是更加注重均衡饮食,更加注重营养。三鹿奶粉事件(三聚氰氨)、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猪肉事件等的频频发生,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为此,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看法的调查。通过调查和科学的统计得出较为正确合理的结果,进行理性的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和使用。
二、关键字:公众
食品安全
看法
三、导论:
调查研究的背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更加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尽管很多人并不太清楚这些食品“好在哪里”,但媒体的宣传抑或周围朋友的议论已逐渐的让这样高质量的食品深入人心!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消费者选择这样的产品,“价钱是高了点,无所谓啦!吃的放心就好!”
然而,近几年来,国内国际上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食品污染事件,如含三聚氰胺的牛奶、苏丹红事件的麦当劳、掺福尔马林的干货、硫磺熏白的蘑菇、病死猪肉做的肉松等都给大众带来了恐惧心理。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食物中毒等都是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担心的因素。曾经的伤痛似乎成为一种心理的阴影,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虽然已经过了三年了,但是“三鹿奶粉”事件还时常浮现在眼前,这不论是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是对省、全国奶制品行业以及整个食品产业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调查研究的目的:
1、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
2、宣传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3、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意识
4、增加我们自身的社会实践经验
四、实践主体:
实践内容:
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情况并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专业科学的设计,而且对被访者在性别、年龄和收入等方面做了科学的配额。本次调研采用国际通行的CLT(Central Location Test),即集中定点调研方式,共访问公众313人,其中男性占40.6%,女性占59.4%.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本次调研的置信度在96%以上,完全符合调研的准确度。运用SPSS for window 11.5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在进行科学的频数和交叉分析后得出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
调查资料:本次社会实践问卷如下: 1.您是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A.关注 B.一般 C.不关心 2.您用于食品的月支出是:
A.100元以下 B.100-300元 C.300-500元 D.500-1000元 E.1000元以上 3.您的月收入是:
A.800元以下 B.800-1500元 C.1500-3000元 D.3000-5000元 E.5000-10000元 F.10000元以上
4.您购买食品通常选择以下哪些场所:(多选项)
A.超市 B.便利店 C.农贸市场 D.路边早/夜市 E.其他 5.您选购食品时主要关心:(多选项)
A.价格 B.品牌 C.生产加工厂家 D.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 E.相关检验证明 F.食品的色泽、外观等感观方面 G其他 6.您有没有购买过:(多选项)
A.有机食品 B.绿色食品 C.无公害农产品 D.安全食品 E.转基因或进口食品 7.您了解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之间的差别吗? A.非常清楚 B.了解一些 C.不清楚 D.不关注 8.您有没有买到过不安全食品? A.经常会遇到 B.有过,但很少 C.从来没有过 9.您所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有:(多选项)
A.没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B.假冒知名品牌 C.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 D.没有明确的标识转基因、进口食品 E.宣传虚假或夸大 10.您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多选项)A.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 B.肉品中兽药残留超标 C.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 D.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 E.食物中毒
11.您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众多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项)A.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 B.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不够 C.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明 D.各执法部门沟通不畅,缺乏配合 E.购买者假冒伪劣鉴别能力不高 12.您认为食品安全问题应该由谁负主要责任? A.生产加工厂家 B.中间商 C.物流及配送企业 D.批发及零售市场 E.政府相关部门 13.您通常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多选项)
A.不在马路市场、早/夜市上购买 B.固定几家企业或几个品牌多次购买 C.选择净菜或有包装的食品 D.尽量选择在家用餐,减少外出用餐次数 E.注意媒体报道,选择推荐品牌,避免购买上黑名单的商品
14.您主要是从什么渠道了解到我国很多食品存在安全隐患的 * A.电视媒体 B.身边人的议论 C.互联网
15.您一般是从哪些途径得到食品安全消费的知识?(多选项)
A.有购买经验的人 B.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 C.电视、广播 D.网络 E.相关知识讲座 15.您认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最需做的是:(多选项)
A.政府部门应该加强检查 B.对销售不安全食品的市场进行查处 C.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生产加工企业严加惩罚 D.曝光典型案件 E.普及科学消费知识,提高购买者的感观鉴别能力
16.企业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提高您的消费信心?(多选项)
A.通过国家有关食品认证 B.树立放心品牌 C.开展诚信经营及行业自律 D.严格食品检验检测 E.采用最新防伪技术 17.您还会购买有安全问题厂家的食品吗,如果他们已经重新整顿 A.难说 B.会,因为已经重新整顿了 C.不会,失去信任了 18.您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看法是:
A.问题太多,令人失望 B.有些问题,但可以解决 C.问题不大,无所谓 D.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
19.您对提高食品安全质量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调查结果:
共发放了335分调查问卷,收回了有效问卷数为313份。调查结果如下:
此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年轻人比较青睐于加工食品,而中老年人则是喜欢天然的果蔬。在买菜的时候大部分人还是会去农贸市场或是集市,而去正规的有安全保障的超市的人只占30%。初步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地区超市还不是很多,所以买东西并不方便。二是,一部分地区的收入较少而超市的菜虽然有安全保障但是在价格上要比无保障的集市高很多,而他们是消费不起的。大部分人无法区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之间的区别,这样直接导致了他们购买食品的盲目性加大。而90%以上的人都很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并对此感到焦虑。虽然大家很注意这个问题但是对此并无深入了解。有80%的人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有20%遇到过假冒知名品牌的问题,有25%曾遇到过食品未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有50%遇到过宣传虚假或夸大,5%遇到过食品超过保质期。然而有60%的人选择沉默,并未争取自己的利益,有26%的人与生产经营者协调,有14%的人向消费者协会提出申请调解。在这些用不同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的人中,有65%的人的问题得到解决,而其余的人问题则被搁置。调查还显示人们担心最多的是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的问题,其次是非食用原料加工和食物中毒。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主要原因是不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还有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明,并且有90%的人认为我国食品法规体系不完善,有5%的人认为国家对失信企业的惩罚的力度不够。有40%的人通过尽量选择在家用餐,减少外出用餐次数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22%的人通过不在马路市场、早/夜市上购买来避免,28%的人通过.固定几家企业或几个品牌多次购买或选择净菜或有包装的食品来避免,另外有10的人通过.注意媒体报道,选择推荐品牌,避免购买上黑名单的商品来避免。尽管方式不同,但是总的来说大部分人都尽量避免遇到食品安全的问题。调查显示有54%的人通过电视报纸得知食品安全的问题,有32%的人是通过互联网得知,其余的则是通身边的人的议论得知。人们一般是通过网路及电视得到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极少数是通过相关方面的讲座得知的。有73%的人表示不会再信任出过问题的厂家,而有8的人表示无所谓,另外11%的人则认为对于整改之后的厂家可以予以信任。
经验体会:在调查中我发现,大众对食品科普知识的掌握还是甚少的,即便是高学历的知识一族对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了解也较浅薄.人们一般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一点常识,其他诸如阅读科普书籍或者参加讲座等这些活动还是没有普及!尽管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们交流机会众多,但很明显,食品科普知识还无法成为一种时尚去深入我们的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宣传上多做出更多努力。电视、网络上多涉及一些相关的内容是很必要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发放一些小漫画,编简单的顺口溜等这样一些简单的方式来增加大众对这方面的认知,提高整体素质。当然各地方也可以组织像食品文化艺术节,食品知识大赛,知识讲座等较大型的活动让全民参与进来!
或许我们的食品安全还不容乐观,或许市场中还存在一些忧患,或许人们在这上面还是有一定的担忧,但我们所面多的一切必定是在好转。过去的“灾难”已让我们提高了警戒,已帮我们丰富了经验,所以我们应该拥有积极的心态来面对食品安全!
而做为“食品”班的一员,我将会在这个领域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必然要主动承担起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的责任,让自己学到的东西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的消费者真正放心。而面对未来的就业市场,我也充满了信心,食品必然是越走越好的产业!我已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理性思考: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公众对我国的食品安全很失望,对我国的食品安全质量体系并不信任。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监察机构对食品制造商的检察力度不够,使得很多企业都存在侥幸的心理。不久之前出现的三鹿奶粉问题,由于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小孩喝了之后发生了肾结石。孩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一些厂家只想着如何赚钱而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对于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唤起那些人的良知。反思之,为什么他们可以在食品中添加这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而没有被检查出来,我想一个是因为我们的检测技术不够先进,还有就是在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暗箱操作。这也是公众对我们失望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企业的监察力度。
问题和建议 :
1、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与监督检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对销售不安全的食品市场和企业进行查处;
2、落实并且健全法律机制,对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生产加工企业和主要负责人严加惩处;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有问题的企业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曝光;
4、生产商也应增强危机意识,提高个人信誉,严格自律;
5、普及科学消费知识,提高购买者的感官鉴别能力,让家庭了解更多食品安全常识;
6、要重视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加大教育力度,增加科研经费和政府补助,减少其工作阻力,改善其工作环境。
五、结语:
虽然然本次社会实践算得上是圆满成功,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例如:问卷比较少,使得一些概率不准确,问卷发放的范围比较小,有的人没有认真填写等等。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自己真的是受益匪浅,作为一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学生,了解这些是很必须的,而且增强了自己和别人交流的能力和社会实践的能力。我认识到,在生活中吸取周围人的经验和阅历,掌握一些社会礼仪的技巧是极为必要的。充分发扬本人自身的优点,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对将来充满信心,也为以后真正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对大学生活看法的调查报告
对大学生活看法的调查报告
一、摘要
通过本次对在校大学生的大学生活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我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我们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积极锻炼自己的能力。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但还是存在不足,有少数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通过这次调查,我组成员受益匪浅,从中获得了很多,让自己更清楚自己的目标,认清自己的方向,从而摆脱迷茫的状态。
二、前言
当代大学生对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各持己见,千差万别。本报告关于大学生的学习观、社会实践意识、恋爱观以及人生价值观等所做的调查报告及问题分析。这一篇调查报告,皆源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生,是正值花季的大学生们对自己学校、专业以及自己未来的看法。他们都以青春的活力投身于大学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他们仍然坚持不懈的努力,以换取更好的工作和就业方向。
三、我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看法。
㈠、你对你所在的学校是否满意?以及你是否喜欢你所选择的专业?
经过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对所在学校是否满意”与“是否喜欢所选的专业”。其中对所在学校十分满意的有19%,比较满意的23%,还可以42%,不满意16%。而在是否喜欢所选的专业中非常喜欢的有10%,喜欢占36%,一般占10%,不喜欢占20%。大多数同学对学校的感觉是还可以,对学校也只是可以接受,由此可见学校应该要完善学校的基本设施,或者其他方面的能力,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接受学校,爱上学校。本身也应该改变观念,“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不可以改变了,就应该安心接受,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校变得更好。对于所选专业来说,大部分人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的专业,不喜欢的只占一小部分,因此,对于那些是凭自己喜好来选的同学,学习会有动力,既然喜欢就更应该要学好,而对于不喜欢的同学来说,选择了就不要放弃,不喜欢就让自己努力喜欢上,努力学好,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拿下的!㈡、对于大学谈恋爱,你有怎样的想法?
调查显示,很想谈恋爱的同学占4%;66%的同学认为谈恋爱需要随缘;而认为无所谓的同学占19%;认为在大学期间不想谈恋爱的有11%。这个结果看来大学生对于谈恋爱的看法比较中肯。经过了我们学习研究小组的讨论以及网上调查了解,大学恋爱主要存在2个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1.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2.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大学生谈恋爱的益处: ① 增加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
在恋爱的过程中,少不了甜言蜜语的滋润,而在确认一段爱情之前,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信,在拥有自信的前提下,对心仪的女孩子进行追求。并且在和异性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
② 可以开阔思维。在开阔思维这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案例经行分析:光棍节当晚,广东工业大学的男生用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他们的“寂寞”,用宿舍的亮光组成了“11.11,i love u,广工,mm”几个字,寓意为:11月11日,我爱你,广东工业大学的mm们。网友们说,一间严重缺乏女生的大学,光棍节自然成为一年一度的民间嘉年华。
③可以从中学会关心别人。
俗话说,女孩子天生就是要被呵护的,那么,如果当某个女孩子是你的女朋友时,你还不更加的对她进行呵护吗?这一点我们无需过多进行议论。
④ 了解多一些有关情感的事,有的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不至于以后过多的感情用事。
大学生谈恋爱的弊端:
①我们在大学期间的行为或者说是所有的活动的起点来源于家里人的支持,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
②我们不能说我们的大学生在身体和心里方面还不成熟,但是我们还是要承认我们在大学期间的恋爱有很大的一部分还是比较茫然的!没有正确认识感情。
③大学里面的爱情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纯粹的爱情,是建立在物质上的感情,依靠的是二人间物质的循环,不能长久。
④两个人在一起的话,大家就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失去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很有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和自己班级同学的陌生,不利于大家的融恰。㈢、你认为来大学来是干什么?
经调查有50%的同学认为来大学主要是学习,35%的同学认为到学校来主要是提升交际,5%的同学认为到大学来无所事事,10%的同学则认为到大学来是做以上以外其他事情的。通过此问卷调查我们所能发现一半以上的同学到大学来不是玩儿是学习的东西的,不论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专业课程,还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至少大部分人是本着学习的态度来到学校的,虽说一些人认为到大学来学不到太多的知识,只是多认识人,多提升交际能力,但总的来说态度是端正的,但仍有学生认为到大学来无所事事,如果是这样的态度来校,那么大学这几年肯定是虚度光阴,其实大学给了我们一个很还得学习的平台,偌大的图书馆,种类丰富的书籍,知识渊博的老师,有学习经验的学长学姐,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或许有的人认为大学时间充足,学业抓的不是很紧,整天无所事事,有没有其他是可以干,所以把好好的时光给浪费了,其实反过来想一下,时间充足我们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多去图使馆,多学些知识,多交朋友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等等,大学中的我们时间是很充足没错,但那不是我们虚度光阴的借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㈣、你最想在大学中得到什么?
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是每个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70%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是打好基础。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学习,离开家庭独立的机会,练习与人相处的技巧。“让大学对自己有用”是每个大学生的责任。结果,很多大学生急迫地想学习“管理”,来获得社会地位高的职位。但是,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能让自己适应社会,做各种不同工作的平台。也不能盲目的学习,得给自己定个位。一目标为中心,应该想想自己的目标。在大学想得到什么?是文凭、能力还是情感呢?又要怎样才能得到?从对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看出,70%的大学生是想得到能力,20%的大学生则认为获得文凭更实在,还有10%的大学生认为应该获得友情、爱情。因为它也能给自己未来创造条件。总的来说,大学是一个让自己成长、成熟、成才的地方。只要认真付出,都会收获到成果。㈤、你赞不赞成大学生找兼职工作?
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都想独立主义。甚至是经济上的独立。所以,大部分学生一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不想再仅仅依靠父母。那么,唯一可以实现这一愿望的就是做兼职。在课外时间里,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做兼职工作,一方面可以捞点“外块”,让自己经济更充裕。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能力,让自己以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目前城管学院大学生中85%以上有兼职需求。它可以让人早点得到锻炼。以后找工作,关键是个人能力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兼职能使人较早地接触社会,更清楚地认识社会,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的复杂性,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斗志,在竞争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但还是有15%的同学不赞成兼职。他们认为兼职会分散学习精力,进而影响学习。在兼职中不能很好地培养我们的工作经验。再加上有些同学缺乏经验,容易上当受骗,所以,锻炼能力固然重要,大学生还是应该以学习为重,有更多地知识来指导实践。㈥、你有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
调查显示只有20%的同学有明确的人生规划。而有60%的同学有不明确的人生规划,这说明大多数学生仍处于迷茫状态,没有自己前进的方向。而仍由17%的同学还在思考中,还弄不清自己要干嘛,可以干嘛,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只有3%的同学完全没有一点头绪。总体来说大多数学生认识到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并将继续学习以获得更高的学识来增加自己在未来就业中的身价砝码。一直以来,许多学生对我国的教育制度表示不满,甚至仇视,埋怨这样的制度抹杀了我们的天分与未来,却不曾想过,制度我们无力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那些走向社会后被埋没人海,陷于计较柴米的市井生活的人们并不应该把过错推给教育制度,而是应该责问自己,如果有一份明确的规划,有为追逐梦想无所不能的毅力,那么,人生绝不会是这样。我们不能沉浸在自己美好的童话中,我们应该抬起投来看看我们所处的环境认清形势的严峻。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那样我们才能活得更精彩。
㈦、除了学习,你会和其他同学攀比吃、穿吗?
关于这个问题,75%的同学在学校不会和其他同学攀比吃穿,20%的同学认为偶尔可以和同学攀比一下,而5%的同学认为会去和同学攀比。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能保持好的作风及生活习惯,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学习是最重要的。我们拿着父母辛苦挣来的钱去攀比的话,就太对不起我们的父母了。我们要比就比成绩,那才是好样的。㈧、你每月的主要花费是?
在学校中68%的同学主要花费是吃、穿、交通,17%的同学只要花费是娱乐,而15%的同学主要花费是学习资料。从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都不是在乱花钱,但仍有小部分同学把钱花在娱乐方面,再次还可以看出一些不足,在学习资料方面花钱的同学很少。在大学来适当的娱乐没错,可不要过度消费,不要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学校挥霍,来学校是学习而不是消遣的,还是应该在学习方面多下功夫,不要荒废学业,不要让自己毕业后一无所知而后悔,不要太挥霍,要知道父母的钱来之不易,要用就用在实处,对用在对自己学业和能力有帮助的地方。
㈨、大学生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充足,你会如何利用呢?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这对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此情景下,在校大学生如何在未来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那么其在大学期间对时间的利用成为当代学生尤为重要的因素。而大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很多,是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利用这些时间已经成为每位大学生必须解决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究竟是如何来分配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呢?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到底到哪里去了呢?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是学习锻炼身体。12%的学生想挣钱。28%的学生上网娱乐。此结果看来,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但仍有少部分学生迷恋上网,浪费时间。
四、总结及建议。
通过本次对在校大学生的大学生活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我校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我们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积极锻炼自己的能力。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但还是存在不足,有少数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通过这次调查,我组成员受益匪浅,从中获得了很多,让自己更清楚自己的目标,认清自己的方向,从而摆脱迷茫的状态。在此,我们建议同学们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保持较好的生活作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能虚度了我们美好地大学生活。
第五篇:看法调查报告
看法调查报告
看法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20xx年3月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xx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养老金成为了公众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xx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除了企业职工养老,温家宝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不久前,在征求对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让农民安心地生活过日子。
看法调查报告2
一、调查时间:
2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
网络调查
三、调查对象:
社会公众
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新浪网,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53.x%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万家团圆的日子过完了,许多人的钱包也瘪了。过年送礼是传统习俗,但如今越来越高档的礼品、一年多过一年的压岁钱,成为许多人过年回家的沉重负担。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新浪网,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多数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元~6000元之间(64.4%),但超过6000元的也占到近两成(19.1%)。53.x%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受访者中,80后占3x.6%,70后占43.x%,60后占15.9%.
我国户均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收入占比很高
最近,在某公司上班的陈小姐仔细算了一下账,发现过年开销近8000元。这对于刚毕业工作两年、月工资3000多元的她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年回家,总得给长辈们买点礼品,给晚辈们发压岁钱,这两年水涨船高,钱少了根本拿不出手。”透支了两个多月工资的陈小姐过年回来后,只能眼巴巴地盼着尽快发工资来填补“亏空”.
人情消费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它具有加深情感和促进交往的功能。但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升格,成了不少人一项沉重的生活负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x0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户均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9%,农村家庭则高达11.4%.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每年的人情消费层次,主要集中在1000元~6000元,其中有两个消费区间占比:花费在1000元~x000元区间的受访者占16.8%,花费在x000元~3000元的受访者占15.7%.但也有19.1%的受访者每年人情消费超过了6000元。
来自四川的谢先生在国有企业上班,年工资5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他在人情消费方面要花到5000元,而且集中在日子前后两个月。“现在人们的人情消费越来越多。比如结婚的礼金就从50元涨到x00元,又涨到三四百元,几乎翻了好几倍。”
调查中,53.x%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给他们造成了沉重负担,其中15.6%的人认为负担“很重”.认为人情消费负担“不太重”的占5.6%,认为“没负担”的只占3.1%.
人们对“人情消费”既爱又恨,可谓毁誉参半。正面评价有:“是一种传统礼节习俗”(43.4%)、“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38.6%)。负面评价有:“成为许多人的负担”(34.8%)、“是面子心理作祟”(34.3%)、“是一种畸形的消费”(x5.3%)、“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x4.8%),还有人认为是“滋生贪污和腐败的温床”(x4.6%)。近半受访者(49.4%)对人情消费持中性看法,认为是一种礼尚往来。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学教授王裕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情消费实际上是人们礼尚往来习俗根深蒂固的表现,是小农经济留下的产物。但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人情消费不再是传统的相互支持意义上的礼尚往来,而是带有人情投资的意味。
38.3%的人对人情消费表示无奈,但不得不跟风随大流
调查显示,人们进行人情消费的对象主要是:朋友(71.0%)、亲戚(67.1%)、长辈(51.8%)、同事或同学(48.1%),还有领导(x8.1%)、老师(17.1%)及一切社会关系(x1.7%)。
人情消费种类繁多,包括:婚嫁送礼(69.0%)、逢年过节送礼(46.1)、添丁送礼(45.4%)、同学同事聚会(44.7%)、压岁钱(4x.9%)、生日寿辰(38.3%)、祝贺乔迁(31.3%)、看病求医(x6.6%)、职场打点(x3.9%)、升学拜师(17.8%)等。
“在各种婚嫁、寿辰、升学等宴会中,人们习惯以宴客的桌数来衡量礼仪的隆重程度,这样只会越来越攀比。普通老百姓一面要应对这样的排场,一面要应对还礼的负担,而且还礼通常要高于别人送礼的礼金,最后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湖北红安的殷先生说。
湖北宜昌的陈永发在民意中国网上留言,现在一些人情消费已沦为敛财方式,消费标准越来越高,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要用作人情消费。被请者为收回付出,不得已也开始大摆宴席,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王裕国教授认为,婚丧嫁娶等正常人情消费无可厚非,办一些大事也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为了追逐面子和排场不择手段、不计成本,就有些变味了。
他说,现在人们的人情消费支出确实在逐年上升,对于收入不高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人情消费在农村占到家庭收入的30%到50%,对于刚摆脱温饱进入小康的农村家庭来说往往很难承受,但是没办法,因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收了别人的礼得还,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于人情消费,调查中,38.3%的受访者表示无奈,但不得不跟风随大流。x3.7%的受访者表示反感,认为这样的风气需尽快改善。也有x3.1%的人认为这很正常。
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文江看来,人情消费在中国是一种民俗文化,亲朋好友有婚丧嫁娶,人们送财物表达祝福、庆贺、哀悼等,逢年过节,晚辈给长辈送点礼表示祝贺,都是很正常的。只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情消费越来越货币化,并在互相攀比中被逐年拉高。“中国是礼俗社会,崇尚礼尚往来,比如你给我500元,我给你就不能少于500元,一来二去就越送越多。”
但他认为,人们在人情消费方面其实会量入为出,但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给党政官员、权力阶层送礼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它不同于亲朋好友之间的正常人情消费,而是一种权钱交易。
54.x%的人建议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
该如何改善人情消费过重这一现象?调查显示,受访者的建议有:“大力宣传节约、简化精神,提倡礼轻情义重”(61.7%),“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54.x%),“严肃党风政纪,狠刹腐败式人情往来”(48.5%),“遏制节假日礼品奢侈包装现象”(4x.8%),“培育一些打理礼节事务的社会组织,对群众人情消费进行合理约束和引导”(3x.1%)等。
王裕国教授提出,在人情消费畸形走高的当下,要提倡移风易俗,维护关系不应该靠物质和金钱。首先,应该提倡邻里、亲朋之间,办事不要摆阔气、讲排场,提倡节俭。“现在宴席费用都不低,结婚动辄三四十桌,就拉高了送礼的份子钱,何况送礼的人还期望以后收回,人情消费只会越来越高了。”其次,领导要带头倡导节俭之风,媒体也要起到舆论宣传的作用,反对、抵制这样的风气,更杜绝以人情消费名义进行权钱交易。
四川的谢先生认为,送礼的目的是大家沟系,完全取消不太可能,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大家可以出份子钱、AA制,不要总是请客送礼。
“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如果能大力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节假日送礼之风,相信很多人都会轻松很多。”民意中国网友陈利江说。
看法调查报告3
今天是20xx年7月28日,云上“互联网”+小组开展以普法教育为主题的乡村扶贫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的第三天。
今日上午,组长张雪颖上午九点发布今日实践活动要求:根据昨日的调研结果撰写报告,主题是昨日调查结论以及对乡村法治振兴提出规划。十点,团队调查问卷负责人王海龙将汇总昨日问卷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主要得出了一下数据结论:受访者所在地区偶尔开展普法活动的比例达到58.43%,71.91%的受访者更加喜欢普法情景剧形式接受法律学习,65.17%的群众更希望学习民法,愿意主动学习法律的人数比例达到88.76%,89.89%的人在权利收到侵害时会选择使用法律武器,团队的总体得分在满分5分的前提下,达到了4.12分。每一项的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都透露出当代乡村法治教育的缺失,71.91%的受访者更加喜欢普法情景剧形式接受法律学习,则证明人们是积极接受普法活动的,问题是当地政府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合适的实施方式是否恰当;89.89%的人在权利收到侵害时会选择使用法律武器,则证明群众都是有法律意识的,知道法律是捍卫自身权益的最好武器。
通过今日的实践活动,我们真实地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对乡村法治振兴有了更深的感触,知道问题的根源,知道怎么解决最高效。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也越来越期待最终的成果。
看法调查报告4
调查时间:20xx年3月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xx年全国两会x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xx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20xx年x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在上海、广东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等。但因阻力太大而中途夭折。
20xx年两会期间,改革养老双轨制成为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当时,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xx年要积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保部也就此做出回应,表示将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时隔一年,改革时间表尚无迹象。
20xx年xx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落实好各项保障措施和救助机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除了企业职工养老,温家宝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不久前,在征求对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让农民安心在农村生活。
看法调查报告5
据统计表20xx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0万人,比去年减少8。2万人,这是非颠倒20xx年以来报考研究生人数的首次下降,教研执法“降温”现象出现。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教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对未来很多人并没有目标,其中60%以上的人虽有目标但不明确,甚至还有24%的人根本没有目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大学,这是一个值得在校大学生和即将踏入大学殿堂的中学生深思的问题!
在问到是否在大一时已经决心考研,回答是否不明确三种答案的人所占比例相当大一由于刚进入大学还处于比较松散的阶段,对考研还没有做过多考虑。
问到为什么会决定考研时,认为考研只是想拿到更高的学历,以后有个好工作的人占地66%,回答考研是因为喜欢学术研究的占有一席之地14%,迫于父母的压力和想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的各占10%。
这也许就是考研热潮持续高温的主要原因吧!更多的人只是希望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学习层次,以及缓冲就业压力,考研究生却认为其没有价值的现象有原因。
在每年的考研人群中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在职考研,在我调查的对象中有34%的人愿意在职考研,66%的人选择应届考研。
综合现已读研的人对此的反映,可以看出未曾跨出校门就直接读研的学生由于急于在经济上独占,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对步入社会显得有点迫不及待;
而工作后再返校读研的人则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看到了加强自身知识储备对将来参与社会竞争的重要性。
共存而相悖的表明,工作和读研是矛盾的统一体,已然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形成一种“围城效应”
面对近几年教研现状,其中68%的人认为出现考研热最主要的原因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使人们不得不通过拿高文凭来提高自已的竟争力,24%的人认为大部分人只是盲目的随大流,自已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仅有4%的人认为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
调查的结果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选择教研是否有何时何地,其实自义务教育结束后,一个人是否再续接受教育,或接受怎样的教育,都应该成人个体独立的选择
但是我们的社会却缺乏这样的允许大家有多无选择的环境
一方面,观念上不支持,而另一方面,现实的出路,也迫使我们做出逶心的选择,那些在教研很热或者教研趋冷的环境中始终能更改的进行考研分析,然后作出选择的人十分难能可贵。
只有进行了事先的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对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活进行长远的规划,并使得研究生学习更有价值。
希望那些还未做出决定或已经做出决定的人都能更改的对待考研,做出适合自忆的人生规划!
看法调查报告6
漫漫求学路,如果说高考是一道槛儿,那么考研就是一条难跨的梁了。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大学生们“天之骄子”的光环已经失去了往昔那灿烂夺目的光彩,于是追求更高的知识层次,考研成为新的学习主流。招生人数一扩再扩,莘莘学子废寝忘食,在校园里,“君考研否”的流行就像中国人问“吃了没”一样的普通平常。
一、大二生活之后,很多同学在大三阶段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大学毕业后是工作还是考研,同学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力进行着取舍。国家对研究生招收政策的放宽,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始迷茫。是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就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在前几年的高校研究生大扩招背景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放宽了专科生考研的条件,还放宽了考研能力要求,而对体检的放宽及自主招生的相关规定也无疑刺激了扩招规模的增长。
对于面临毕业的大学学子来讲,考研还是就业,成为一个现实的两难问题。如今,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当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据此,作为一个也即将走向大三,面临选择的大学生,我在课余时间关于当代大学生对于考研的态度进行了实践调查。
调查目的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了解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真实地了解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动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考研心态,提高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并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考研学习条件。
调查对象
长安大学学生。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
在这次的调研当中绝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选择考研,其中个人自身原因是促使他们不考
研的最大因素,也有很多同学表示读研还要读三年,只是为了把就业往后推迟三年而已,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况且等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就业情况谁也无从知晓。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认为早点出到社会工作会比继续还在校学到的知识还要多,最起码动手能力会有所提高。更多的同学表示,不是只有通过读研究生才可以学到知识,出到社会的时候还可以以其他途径深造,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总的来说,考不考研那是因个人条件而定。从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在金融危机加剧的今天,很多学生还是选择勇敢的面对这强大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理性和慎重的。而选择考研的大部分同学目标也比较明确,不盲目不随大流。借以此篇此文,预祝我们考研的同学能够在即将到来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同学也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坚定信念,抓实专业知识,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就业之旅中占有一席之地。
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
由结果可知,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
根据调查显示:
68%的同学不打算考研,占了被调查人数的大多数。“是否考研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入学门槛、读研成本及就业前景。有关专家表示,通常而言,如果考研的入学门槛及读研成本增加,但如果有一个好的就业前景,那么考研报名还可能稳定,甚至增长。“但现在,读研难度增加,又找不到好工作,那么考研的人数当然就要下降。”其中,81.8% 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工作;17.1%的.同学认为考研费用太高,而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不打算考研;1%的同学选择其它途径深造;11.1%的同学则不想再读书,因此对考研不作考虑。另外,也有3.7%的同学持保留意见,认为自己离考研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现在对它没有太多的想法。
32%的同学选择考研,从侧面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趋向于继续深造的意向。在这部分同学中,30%的同学的考研动力是为了将来找工作更具有竞争力,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忧患意识,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已有准备。当然,同样是选择考研,许多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由考研人数的显示,21.3%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想就业,而选择考研也是一种途径。63.8%的同学是为了继续深造,一种观点是为了以后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考研女生人数增加的比例大大超过了男生,尤其是女生,就业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继续读书,求得一个高学历,为以后的就业寻找更好的机会,女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增加,其中就业压力大是一个原因。另一种观点是基于对某所大学的向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现在不想参加工作。由此可见,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多元化,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道路。关于考研专业问题,60%学文科的同学,认为考研没有必要,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生和本科生是有本质区别的,研究生的专业素质的确要比本科生高很多,所以认为理工科学生考研还是有必要的。
所占比例也是相当大的。65.3%的同学选择报考本专业,34.7%的同学选择报考外专业。而调查到报考该专业的原因:37.7%的同学表示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第一位;33%的同学则考虑到报考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是否看好。也有20.3%的同学选择相对容易考的专业报考,还有8.7%的同学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既喜欢又热门还有把握的专业报考。但这种三全之事并不多见,因此,报考专业时仍应谨慎考虑。
根据研究生收费改革的相关规定,20xx年,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17所高等学府都取消了公费研究生制度,而两到三年的研究生学费也要在开学的时候全部一次性交齐。尽管部分高校有替代办法,如北京大学就采取了奖励助学金的方式资助优秀研究生的学费和生活费。但是,一次性拿出这笔钱(一般都在万元以上)对于很多考研者来说依然困难。“要看到考研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太高的学费负担他们往往承受不起,只能选择放弃。”在我们被调查者中有45%的同学来自农村,33%的来自县城,22%的来自于城市。而他们的月生活费在300元以下的占8.9%,300---500元的占48%,500—800元的占34%。在考研的同学当中45.1%同学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多,40.4%了解一些,仅有4.5%同学非常了解,还有1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了解。对此,希望广大的同学对考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更充分地准备考研。如果考研没有考上,其中,27.2%的同学认为应该全心投入明年考研,47.7%的同学想先找个工作,抽空复习明年在考。25%的同学不想考了,直接找工作。当然还有13.6%的同学没有想好。
调查的最后一项是“你对考研的看法”。大多数同学认为考研是个人的原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考研是为了继续深造,是为了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将来。上研究生是大学生不错的结局,有理想的情节,找工作地情节去考研。同时,他们认为考研也是一次人生经历,努力过,奋斗过,即使结果不一定尽如人意,那考研过程中丰富而充实的记忆也足以让自己好好珍惜。
结束语大学生要对自身和当前形势有清醒的认识。要立足于客观实际,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不要盲目从众,必须认清自己,清楚的认识、设定目标的可行性,有长久的积极性和热情,有认识的前瞻性。在确定自己的目标时,不要以为的追求当前的热门学科,要从长远出发,选择自己喜欢的并愿为之奋斗的事业。其次,要对考研的艰巨性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做到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在这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牢记自己心中的奋斗目标,从紧张的学习中寻找乐趣。——再次,要有良好的身心素质。要注意张弛有度,在紧张中放松自己,切不可搞疲劳战术,以身体为代价。此外,在准备过程中要通盘考虑,各科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进行了事先的理性分析,才有可能对整个研究生学习生活进行长远的规划,并使得研究生学习更有价值。希望那些还未做出决定或已经做出决定的人都能更改的对待考研,做出适合自忆的人生规划!
关于大学生对于考研的调查问卷
1.您所在的年级?
2.您所学专业是什么?
3.您在上学期间有没有考虑过考研?
A刚上大一就这样打算B大三毕业才匆忙决定
C 完全没有想过D因为不喜欢所学专业,大二时候开始计划
4.您了解考研吗?
A了解B一知半解C完全不懂
5.您对跨专业考研有什么看法?
A完全是痴人说梦B跨专业应该是考研的主要目的
C跨专业考研太困难、但未尝不可
6.如果您选择专业的话会选择哪个专业?
7.您会选择普通学校的重点专业,还是重点学校的一般专业?
A前者B后者
8.您觉得考研最难的是什么地方?
A坚持B专业课
C英语D数学
9.如果您决定考研的话,您会找专门的考前辅导机构给您做考前培训吗? A是B否
10.如果您已经是硕士研究生,您还会考更高的学位吗?
A会考虑B不会
11.无止境的学下去考下去,或者找一份安定的工作,您会选择哪一个? A前者B后者C看别人
看法调查报告7
【摘要提纲】: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中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第一、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第二、深入的哲学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
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态度
【调查目的】:
1、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2、从中分析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解程度;
3、为增强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
【调查对象】:
河南工业大学的学生
【调查地点】:
河南工业大学
【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
【统计方法】:
百分比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共有62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基本能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理解。
具体调查项目分析如下:
(一)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对马克思的基本了解。
第3题
您了解马克思主义吗?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十分了解
2
3.23%
一般了解
48
77.42%
基本不了解
9
14.52%
很不了解
3
4.8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根据调查,从百分比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当代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还处在一般了解的程度上。甚至还有14.52%的当代在校大学生还是基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这说明当代在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程度还是可以的,说明了我国长久以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有较大成效,学生的思想倾向于社会主义。
第4题
您知道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吗?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知道
22
35.48%
知道一点
35
56.45%
不知道
5
8.0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知道一点。只有35.48%的在校大学生能知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5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哪些理论思想?
[多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毛泽东思想
59
95.16%
邓小平理论
60
96.7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0
96.77%
科学发展观
48
77.4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还是很了解的。这说明了在校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部分学的很好。
根据上面3题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不透彻。我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首先,马克思主义距离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书本所传授的知识过于哲理化、权威化;其次,针对中国的“考试”国情而言,当代大学生之前的学习皆是以记、背为主,缺乏自身的思辨性与批判性。在大学的较低年级开展此课程,不仅在潜意识中加深了大学生对于马克思思想学习的厌恶,而且不利于大学生尽早的适应自由思辨性的学习模式。甚至导致泛政治化、思想禁锢的恶果;再次,绝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教材、教案跟不上当今时代的步伐。我们不难发现,老师所举得人物事例,皆是以中世纪、上世纪为主。大学生在不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情况下,很难理解此思想产生的始末、缘由。这也阻碍了我们对此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最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也阻碍了马克思课程的学习与理解。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产生及其发展都离不开以社会实践为支点。以《劳动价值论》为例,它包括商品和劳动的二重性。可当今大学生却极少的进行社会实践,又何来理解呢?我们知道,大学课程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与其想方设法的降低马克思思想的“思辨、实践”成分,还不如通过增加实践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改革。
(二)调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兴趣度及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第6题
您认为有无必要去了解、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有
46
74.19%
无
6
9.68%
不清楚
10
16.13%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上表数据可以知道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9.68%的大学生认为没必要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16.13%的人不清楚有没必要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7题
您会主动了解、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吗?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会
15
24.19%
不会
25
40.32%
不一定
22
35.4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在校大学生不会主动了解、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24.19%的调查对象会主动了解、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8题
您对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积极主动,乐意学习
17
27.42%
被动接受
41
66.13%
不愿学习
4
6.4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只有27.42%在校大学生热衷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是被动接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甚至还有6.45%是不愿意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从上面3题调查数据可知,在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的兴趣度不高。造成其原因有二:其一,根据对象的学习而言,他们在接受中等教育时,就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政治教育,为现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二,针对对象的性格而言,乐于学习马克思课程的大学生普遍具有平和近人、喜爱讨论、思辨力强等特点。这也使我们明白要在高校更好的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着重着手课程开展的前期工作。同时,也要充分了解相关学生,促使他们发挥好带头作用。
还有的就是绝大多数同学属于“志不在此”类型。这部分在校大学生表现为受分数、学校等外力所强迫,不得已而为之。他们的兴趣度处于中等水平,学习情绪波动不大,较为稳定。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表现为多方面:其一、对于课程教学而言,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却在老师的教授中找不到自身学习的精神出路。其二,针对于教材教法而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厌烦老师的“经典人物+经典示例”教学。这在无形中加剧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更重要的是,“经典人物+经典示例”属于“历史”示例,是不可改变的,加重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其三,针对于评价评估而言,课程的评价主要是以考试为主。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质性的鼓励或奖励性措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会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落入“学好不如背好”的误区。
(三)调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应用和影响及对在校大学生的意义。
第9题
您认为“马克思中国化理论”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影响极大,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53
85.48%
影响不大
6
9.68%
不清楚
3
4.84%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从上表数据知道绝大本分在校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中国化理论”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第10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如何?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意义重大
23
37.1%
意义一般
32
51.61%
没有意义
3
4.84%
不清楚
4
6.4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从上表数据知道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对他们的成长意义一般,有37.1%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对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极少部分认为没有意义。
第11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否帮助大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能
32
51.61%
不能
6
9.68%
不一定
24
38.7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62
从上表数据知道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否帮助大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38.71%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未必能够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甚至还有9.68%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根本不能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从上面3题的数据可以得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在校大学生和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对国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而人是社会的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实践不是单个人孤立的行为,而是社会的活动。所以,实践作为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强调要透过现象捉住本质,实事求是。对于某些复杂的社会现象有着强大的认识和分析作用。
【总结、建议】:
(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普遍被当今大学生接受,但认识停留于表面,并未能够渗入大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校园生活中。马克思主义教育需要加强宣传与教育改革。
(二)通过形式多样的马克思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丰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加强对马克思的了解。
(三)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应用意识,开拓马克思主义应用渠道,使马克思主义能更正确地指导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强大“软件”支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偏废。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主动、热情的学习马克思主义。
(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会使我们受益无穷。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自觉改造客观世界,使外部对象发生某种改变的现实的物质性活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附件:
作为大学生,您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调查问卷
感谢各位从百忙当中抽空完成这份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共有11道选择题,其中第5题为多选题。请根据自身情况和第一感觉做每道题。此问卷只作为学术研究,不作他用。
第1题
您所在年级:
[单选题]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第2题
性别
[单选题]
男
女
第3题
您了解马克思主义吗?
[单选题]
十分了解
一般了解
基本不了解
很不了解
第4题
您知道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吗?
[单选题]
知道
知道一点
不知道
第5题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哪些理论思想?
[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第6题
您认为有无必要去了解、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单选题]
有
无
不清楚
第7题
您会主动了解、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吗?
[单选题]
会
不会
不一定
第8题
您对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
[单选题]
积极主动,乐意学习
被动接受
不愿学习
第9题
您认为“马克思中国化理论”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单选题]
影响极大,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影响不大
不清楚
第10题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精髓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如何?
[单选题]
意义重大
意义一般
没有意义
不清楚
第11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否帮助大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单选题]
能
不能
不一定
看法调查报告8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互联网
调查内容:关于民众对电影票价格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2月27日,新华网发展论坛发起的题为电影票团购价不能够低于7折合理吗的调查显示(1258人参与),98.6%的网友对这一规定表示反对,仅1.4%的网友表示支持。
一名环球网网友说,现在电影票价一般都要70元左右,imax电影票价有的高达150元,打个七折也不便宜,这对一个月工资才两三千元的老百姓来说不是小数目。电影局的《意见》真得多调查了解老百姓的意见,才不会那么离谱儿。
一名新浪网友调侃说:电影局这一招儿太高深了,一般老百姓很难理解其背后目的。说是为保护消费者利益吧,这样做又会使更多人看不起电影;说是为扩大票房成绩、保护电影发行方利益吧,但看电影的人少了,票房自然受影响;说是为促进国产电影发展吧,可是国产电影即便只要二三十元,看的人也不多。没人关注,国产电影又谈何发展?电影局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一名网易网友认为,电影票价是否合理,应该具体考虑每部电影的质量。比如,《阿凡达》票价100元左右,可是大家还是抢着去看,最后卷走14亿元;对于部分国产烂片来说,即便打一二折,票房还是少得可怜。真不知道优惠不能低于七折这一规定的道理何在。
电影局的手也太长了吧!一名新浪网友说,电影票价高低属于物价范畴,该归物价部门管,电影局规定最低限价,有越权之嫌吧?
大江论坛一网友认为,即便现在的电影票价经常打三四折,那也是建立在中国当前电影票价虚高基础之上的。中国电影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票价太高,而不是太低。
一名新浪微博网友指出,电影票价确实需要管理,有关部门应下大力气治理票价虚高问题,让影院打出实价,使更多人走进电影院。可是现在的做法,却是在限定最低折扣,弄反了吧,这算怎么回事?
海西论坛网友水中月说,在国家倡导文化复兴、电影发展的今天,电影局作为主管部门,应该花更多精力提高电影的品位和质量,让观众有更多机会欣赏高水平作品,而不是去代替院线限制票价,剥夺观众选择权,让老百姓失去低成本的娱乐机会。
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指出,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一定的管理和引导,但管理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听取老百姓意见,该管的要大胆地去管,不该管的千万别瞎管。
看法调查报告9
一、实践内容:
调查中我一共问及三个问题:
问题一:您认为大学生参加选举对于国家发展
A 、十分重要 B 、一般重要 C 、不重要
问题二:您以前是否参加过政治选举活动?
A、参加过 B、未参加过
问题三:在您参加的选举中,您对候选人是否了解?(问二答B者不答)
A、十分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二、实践结果:虽数据量较少,但从上述数据能反映出:
1、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参加选举对于国家发展是有一定重要性的。
2、大部分大学都有过政治选举活动。
3、大学生选民中大部分对于候选人都不甚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
三、社会实践总结或体会:
选举权是与人民主权联系最为密切的权利,当一个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还击,人民主权也同样,如果有人想让我们的选举权变成一堆废纸,我们也应竭尽全力反抗。
大学生作为社会知识分子中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在选举中发挥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校中的政治选举不应儿戏,不应如此潦草。我参加第一次选举过后的感受是:我们选的是名字不是人!候选人既无演讲,也无生平简历,这让代表我们主权的票该投向何方呢?
几乎每一所大学中都有过政治选举,我认为在这点上我们的政府做的很好,但是想要充分地调动大学生们的力量,仅仅是让人人有票选还是很不够的,我认为还应该让我们大学生有一些能够了解候选人们的渠道。
要想让大学生们有一些了解候选人们的渠道,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们,我们的候选人们能走下神坛,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人民群众听,让选民们能有机会听到,您们若当选后会干些什么利国利民的事情(哪怕是虚假的),也好让选民们能有一个标准,起码我们能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您们的工作,能通过舆论之力量来让您的工作尽量向您的标准靠近,若如此,我们便会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要是领导们,候选人们都将自己的想法心照不宣,那我们如何能够用我们的力量来协助您们来将这个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呢?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对领导的称呼能从“他们领导们”变为“咱们的领导”;
我梦想有一天,咱们的领导们能高举起拳头在人民群众中高呼“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能将自己的承诺无愧地向人民群众宣读,能将政府的每一笔税款都用在哪里透明地公之于众;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民众能高举起平等自由的旗帜无需畏惧地在街头高呼着我们的主张。
为了我们的主权不再受到侵犯,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提升我们的主权意识,要敢于与那些侵犯我们主权的“大人物”们相抗衡,让法律规定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每一项权利都能真正管用。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珍惜国家赋予我们的每一项权利,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尽己之力背负起“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这一重任。
看法调查报告10
调查时间:
20xx年4月14日——4月15日
调查地点:
工商学院南区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调查目的:
了解本校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看法,加深对创业的 认识,更好的服务大学生创业。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分组调查
调查人:
郑九文
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60份。每份问卷共设置20道问题,每道题有多个选项,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可多选,统计及分析结果如下.(后面附调查问卷。)
表格分析如下:
1.你是否有创业打算?(每一题的分析对应上面每一题号)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5%的大学生不曾想过创业。占80%有考虑过创业,有近5%的学生已着手开始了创业。说明创业在大学生中已深入人心。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创业。 2.相对于处处求职,你更愿意创业吗?
在这一项中有66.7.%的学生更愿意创业。还有33.3%的人不愿意创业,更愿意去求职。说明相对于就业来说,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一条重要出路。 3.你对自己创业有信心吗?
调查结果显示,有34.5%的学生认为自己信心十足,有33.5%的学生抱着尝试的态度,而32%的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这项调查报告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创业的信心不是很高,学生们对创业的态度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说明大学生对创业的顾虑还是很大。 4.你创业的推动因素是什么?
在这一项中,有33.3%的学生认为来自家庭影响,35%的学生来自成功人士的鼓励,6%的人是为了出风头。25%的学生人创业的动力不明。这项结果说明了大部分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创业没有充分的去做准备。
10.你认为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主要障碍是什么?(多选题) 调查结果显示,51%的大学生认为资金不足,没有更好的创业方向成为最大障碍,49%的学生认为经验不足,没有社会关系是主要障碍。其中6%的学生认为要继续深造成为主要障碍。还有3%的学生认为家人的反对成为主要的障碍。调查结果说明了资金不足、经验不足成为大学生们创业的最大障碍。
11.你创业的依据是什么?(多选题)
在这一项中,50%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兴趣,51%学生认为来自市场的需求。33%的学生认为来自自己所学的专业。仅有9%的学生是认为来自容易开拓的项目。这项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的创业依据很大一部分来自自己的兴趣,兴趣萌动了创业的想法。 19.关于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你了解吗?
这项调查结果显示。高达55%的学生完全不了解创业的政策。33%的学生略知一二。仅有12%的学生对创业政策有所了解。说明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对创业的政策不了解,也说明了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力度不够到位。
调查总结和建议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去创业,说明创业思想在我们学校还是很深入的。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的几大条件即资金、经验、专业、社会关系对大学生的创业影响是很大的。有一部分的大学生对创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对创业的动机很不明确。同时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创业的政策不是很了解。所以对大学生的创业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多参加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二.学校应开设一些对大学生创业的培训,同时要开展一些宣传活动。
三.学校要多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加强创业管理的培养,南区创业园开设很好,不过缺少长期对创业园的跟踪管理和指导,有一些创业店铺都倒闭了。所以对于大学生创业不仅仅要开店,还要学会管理。
以上的调查分析结论仅仅是部分人调查结果,不代表本校全部想法。
对于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的电商班几位同学表示感谢!
看法调查报告11
一、调查目的:
在早期,在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修订座谈会上,其中有一个代表提出了将九年义务教育增至到,针对“是否就应将九年义务教育增至到12年”这个问题,我利用了国庆的假期对社会上各界人士和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做了一个调查,以此了解社会各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调查方法:
透过访问法,问卷法和查资料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
我随机对20个不一样年龄阶段和不一样职业的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1)在20个人中,赞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有13人,占其中的65%;赞成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35%。明显,在现代,赞成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比赞成十二年义务教育的人要多,大多数人倾向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2)对于第二个问题,只有两个人认为国家有潜力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占10%;而有18人则认为此刻,国家暂时还没有潜力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占90%,由此可见,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觉得国家在此刻还没有潜力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
(3)在我采访的人中都一致认为山区人民或农村人民会赞成九年义务教育,占100%,而在采访当中,有一个人在回答我这个问题,说出了自我的见解:“早在1986年,我国就已颁布义务教育法,宣布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然而,近来,围绕义务教育的落实状况一向难以令国人满意,特别是在农村和山区的人民,农民因孩子上学而不堪重负,我想,如果不是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他们甚至可能根本不会让孩子去读书。即使想让孩子多读书,也可能没有这个潜力。”
(4)在我采访的20个人在回答第四个问题中,有3人赞成发展快的地区实行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慢的地区实行9年义务教育,占15%;17人不赞成发展快的地区实行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慢的地区实行9年义务教育,占85%。
(5)针对“认为此刻的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得是否成功”这个问题,同意与不一样意的人各占一半,各占总人数的50%。
四、调查的结论
通过对20个人的问卷调查与采访,我大致了解到,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赞成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其实,早期,在国家的修订座谈会上,人大代表们都已经否定了将现行的9年制义务教育延长至12年义务教育,他们都认为就应等到客观条件成熟时再实行12年义务教育,但通过这一次的实践,令我更加确切地了解到我们老百姓对这个切身利益的话题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看法调查报告12
调查人员: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张瑜
调查单位:西安各大高校
调查时间:20xx年1月15日至20xx年1月17日共3天
一、实践内容:
调查中我一共问及三个问题:
问题一:您认为大学生参加选举对于国家发展?
A 、十分重要
B 、一般重要
C 、不重要
问题二:您以前是否参加过政治选举活动?
A、参加过
B、未参加过
问题三:在您参加的选举中,您对候选人是否了解?(问二答B者不答)
A、十分了解
B、一般了解
C、不了解
二、实践结果:
1、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参加选举对于国家发展是有一定重要性的。
2、大部分大学都有过政治选举活动。
3、大学生选民中大部分对于候选人都不甚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
三、社会实践总结:
选举权是与人民主权联系最为密切的权利,当一个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还击,人民主权也同样,如果有人想让我们的选举权变成一堆废纸,我们也应竭尽全力反抗。
大学生作为社会知识分子中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在选举中发挥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校中的政治选举不应儿戏,不应如此潦草。我参加第一次选举过后的感受是:我们选的是名字不是人!候选人既无演讲,也无生平简历,这让代表我们主权的票该投向何方呢?
几乎每一所大学中都有过政治选举,我认为在这点上我们的政府做的很好,但是想要充分地调动大学生们的力量,仅仅是让人人有票选还是很不够的,我认为还应该让我们大学生有一些能够了解候选人们的渠道。
要想让大学生们有一些了解候选人们的渠道,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们,我们的候选人们能走下神坛,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人民群众听,让选民们能有机会听到,您们若当选后会干些什么利国利民的事情(哪怕是虚假的),也好让选民们能有一个标准,起码我们能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您们的工作,能通过舆论之力量来让您的工作尽量向您的标准靠近,若如此,我们便会有一个更好的生活。要是领导们,候选人们都将自己的想法心照不宣,那我们如何能够用我们的力量来协助您们来将这个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呢?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对领导的称呼能从“他们领导们”变为“咱们的领导”;
我梦想有一天,咱们的领导们能高举起拳头在人民群众中高呼“为人民服务”的口号,能将自己的承诺无愧地向人民群众宣读,能将政府的每一笔税款都用在哪里透明地公之于众;
我梦想有一天,我们民众能高举起平等自由的旗帜无需畏惧地在街头高呼着我们的主张。
为了我们的主权不再受到侵犯,我们大学生也应该提升我们的主权意识,要敢于与那些侵犯我们主权的“大人物”们相抗衡,让法律规定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拥有的每一项权利都能真正管用。我们大学生也应该珍惜国家赋予我们的每一项权利,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尽己之力背负起“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这一重任。
看法调查报告13
[提要]网络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对大学生关于网络学习方式的看法进行调查与分析,有利于认识现在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改进现有的网络学习模式,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效率。通过对上海市8所高校的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本文对调查数据及大学生的相关看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得到重要结论。最后,笔者对网络学习的进一步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学习;大学生;问卷调查
引言
网络学习是大学生在与他所处的网络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并满足学习需求的一种新型学习活动;也是大学生在数字化生存时代的一种独特的生存状态,是通过不断地调节自我并与网络学习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网络学习方式是网络学习的一种手段,是学生网络学习状态的一种体现,网络学习方式的优劣,可以直接影响网络学习效率。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才资源,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接班人,因而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捷的知识获取平台具有积极意义。网络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还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在信息化脚步快速,网络覆盖范围较广的上海,网络学习以其快捷、灵活、成本小及信息量大等优势,成了大学生获取课外学习资源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黄泽民认为,自主学习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来满足网络学习的需要。而且,网络教育平台是一个为学习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交流工具和助学工具的系统。如果系统设计者能更多地了解学习者对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方式和特点,将有助于其开发出更合理易用的网络教育平台。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了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
一、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标及问卷设计。调查目标: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及对网络学习方式的认可程度。并通过对这些看法的深入分析,发现现阶段网络学习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问卷设计: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进行了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兼有少量开放性问题。问卷共涉及了10个题目,分为三个部分:个人基
本情况,对网络学习方式的选择,对网络学习建议。问卷题目层层递进,从各个角度进行题目的设计,从而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二)调查过程。此次调研是随机抽取上海部分大学的学生,通过现场发放,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填写的。共调查了上海8所高校的学生,每个学校发放70份问卷,共发出了56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是485份,回收率为87%。其中,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上海一流大学共发放280份问卷,收回256份,回收率为91.4%;同时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4所高校发出280份问卷,收回229份,回收率为81.8%;下面针对问卷上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结论。
二、结论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综述。调查结果显示,网络学习已成为多数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且网络学习的途径以专业的文字形式为主呈现多样化。同时,与传统课堂相比,网络学习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目前只能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但两者各具优势,可以互补。从长期来看,网络学习方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结果分析。下面对一些主要结论进行介绍和分析。
1、结论一:半数以上的大学生经常通过网络来获得学习资料。此结论是由问卷的第二题:“平时,你会通过网络来获取学习资料吗”得出的。本题结果如表1所示。(表1)由表1可知,有51.3%的学生会经常通过网络来获取学习材料,32%的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学习材料的频率是一般。总体来看,网络学习已经被大学生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又一重要途径。
2、结论二:大学生选择通过网上的文章、论文等方式进行网络学习的现象较普遍。这个结论是根据问卷中的第三题:“在进行网络学习时,您通常使用哪种方式”得出的,该问题的选项有:相关教学视频;网络上的文章、论文等参考资料;网上的习题及解答;网络论坛上讨论或问答;其他。(按选项顺序依次排列,下同)
如图1所示,在进行网络学习时,有44.5%的学生会通过相关教学视频获取学习资料,83.1%的学生会利用网上发布的文章、论文等形式的参考资料获得,41.9%的学生会通过网站上的习题及解答获得。由此可见,学生网络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网上的文章及论文等较为直观和专业的形式为主。但是,通过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多数情况下学生是在进行单向的网络学习,缺少及时的沟通交流,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若要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沟通平台应必不可少。(图1)
3、结论三: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两者各具优势,可以互补。结论由问卷中的第七题:“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您对网络学习的观点是什么”获得,本题设置的选项有:不具备课堂教学优势,不可能代替传统教学;具有很好的优势,能够代替传统教学;两各具优势,能够很好地互补;特点不一样,适用于不同场合,不能串用。
如图2所示,与传统教学相比,72.6%的学生认为网络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各具优势,能够很好地互补,但同时84.9%的学生表示目前的学习是以课堂学习为主,网络学习只是起到相应的辅助作用。所以,总体来看,网络学习目前仍处于不成熟阶段,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效用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传统课堂学习还有很多网络学习无法取代的地方。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学习也以其独有的特点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成为课堂之外,学生获取资源的又一大途径。
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应改革课堂教学,提倡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满堂灌”授课改为课堂问题式、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两种学习方式的结合更加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形成了新时代下更加开放进步的学习模式。(图2)该问卷最后的题目为:“你认为目前的网络学习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根据调查统计的最终结果显示,现阶段网络学习还存在网络资源分布零散,内容良莠不齐,缺乏规范化和专业化等不完善之处。为了营造更加完善的网络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分析网络学习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关建议是有必要的。
三、网络学习存在的不足
(一)网络资源缺乏系统管理,导致同一类资源不能很好地归类。而且很多网站内容都相互独立,导致资源不流通,从而给学生的资源查询和归纳带来了阻碍。另外,网络学习资源良莠不齐。在缺少参考和对照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辨识正误,容易接收错误的信息。
(二)网络学习缺乏沟通和交流平台。现在很多资源都是个人或组织发布而来的,内容及发布者都不是透明的。当学生对某部分内容不理解时,没有适当的平台进行及时的提问,导致学习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真正地理解。
(三)专业性网站数量较少,且已有的网站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普及。大学倡导的是自主学习、开放式学习,加之网络在大学得到普及,因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对网络资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所以,建立专业性资源分类网站具有良好的市场,会得到大学生的青睐和响应。可是,目前专业性资源网站并不多,产生供求不平衡的现象。即使是已有的专业性网站也还没有在大学生中间普及开来,从而导致专业性资源网站缺口较大。
四、对网络学习方式的改进建议
基于上述提出的问题,对网络学习方式的改进有如下建议:
(一)各高校可以从自身出发,建立资源分类性网站。事实上,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一些专业的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一些课程的内容及知识。但总体看来,各学校的网站在内容的丰富度及沟通交流方面还有很多有待完善之处。首先,各高校的网站应尽可能地扩充其内容,各种论文、期刊及时事新闻等,尽可能从各个层面和角度满足学生的需要。同时,可以采用实名制的方式鼓励一些教授和专家积极在网站上留言,并为学生排疑解难,增强学生网络学习的互动性。
同时,各高校资源分类性网站的建设能够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形成专业性的高效率电子图书馆。学习资源是网络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开发适合学科教学和学生需要的学习资源,动员学生由资源的消费者向资源的生产者转变;另一方面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学校的电子图书馆等学习资源。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科,尽可能地开发多种类型、数量居多的资源类型供不同学习需求和爱好的学习者学习,加强网络学习资源开发的深度,增强资源的直观性、形象性和实用性,组建大型实用性网络学习资源超市。
(二)政府应积极发挥其客观能动性。政府需加强对网络的监管与治理,优化网络学习环境。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总理就强调要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因为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既要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又要用现有的法律、道德以及适宜的培训来教导和约束。由于网络的自由度相对较大,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良莠不齐,网络秩序不规范等现象。政府需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对发布在网上的内容进行严格地审核,规范网络秩序,追究发布不良或误导性信息者的责任,并对事实进行澄清。必要时可以出台相关法律加以硬性约束,从而营造文明规范的网络环境。
(三)从各大主流网站的角度来说,在进行各类资源分类的同时实现资源共通,并通过相关渠道使各个网站的同类资源相互链接,从而能够使资源很好的集中。这对于网站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合作,既可以丰富各个网站的资源,又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完备的资料。
五、总结
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成本小、灵活性高、信息量大等独有的优势受到大学生追捧。它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可以与传统教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然而,现阶段,网络学习还没有完全发挥其优势,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网络学习方式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不够;网络资源零散,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网站的数量较少。这些不足,直接削弱了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效率。要使网络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要有井然的网络秩序加以规范,否则,其潜在的效用就难以实现。而规范的网络学习环境需要学校、政府以及网络经营者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地实现。
看法调查报告14
一、调查时间:x0xx年x月。
二、调查地点:网络调查
三、调查对象:社会公众
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酷猫写作,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53.x%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万家团圆的日子过完了,许多人的钱包也瘪了。过年送礼是传统习俗,但如今越来越高档的礼品、一年多过一年的压岁钱,成为许多人过年回家的沉重负担。上周,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酷猫写作,发起的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显示(5795人参加),多数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元~6000元之间(64.4%),但超过6000元的也占到近两成(19.1%)。53.x%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受访者中,80后占3x.6%,70后占43.x%,60后占15.9%。
我国户均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收入占比高达7.9%
最近,在某公司上班的陈小姐仔细算了一下账,发现过年开销近8000元。这对于刚毕业工作两年、月工资3000多元的她来说,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年回家,总得给长辈们买点礼品,给晚辈们发压岁钱,这两年水涨船高,钱少了根本拿不出手。”透支了两个多月工资的陈小姐过年回来后,只能眼巴巴地盼着尽快发工资来填补“亏空”。
人情消费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它具有加深情感和促进交往的功能。但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也在不断升格,成了不少人一项沉重的生活负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x0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户均人情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高达7.9%,农村家庭则高达11.4%。
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每年的人情消费层次,主要集中在1000元~6000元,其中有两个消费区间占比最高:花费在1000元~x000元区间的受访者占16.8%,花费在x000元~3000元的受访者占15.7%。但也有19.1%的受访者每年人情消费超过了6000元。
来自四川的谢先生在国有企业上班,年工资5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他在人情消费方面要花到5000元,而且集中在日子前后两个月。“现在人们的人情消费越来越多。比如结婚的礼金就从50元涨到x00元,又涨到三四百元,几乎翻了好几倍。”
调查中,53.x%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给他们造成了沉重负担,其中15.6%的人认为负担“很重”。认为人情消费负担“不太重”的占5.6%,认为“没负担”的只占3.1%。
人们对“人情消费”既爱又恨,可谓毁誉参半。正面评价有:“是一种传统礼节习俗”(43.4%)、“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38.6%)。负面评价有:“成为许多人的负担”(34.8%)、“是面子心理作祟”(34.3%)、“是一种畸形的消费”(x5.3%)、“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x4.8%),还有人认为是“滋生腐败的温床”(x4.6%)。近半受访者(49.4%)对人情消费持中性看法,认为是一种礼尚往来。
西南财经大学消费经济学教授王裕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情消费实际上是人们礼尚往来习俗根深蒂固的表现,是小农经济留下的产物。但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人情消费不再是传统的相互支持意义上的礼尚往来,而是带有人情投资的意味。
38.3%的人对人情消费表示无奈,但不得不跟风随大流
调查显示,人们进行人情消费的对象主要是:朋友(71.0%)、亲戚(67.1%)、长辈(51.8%)、同事或同学(48.1%),还有领导(x8.1%)、老师(17.1%)及一切社会关系(x1.7%)。
人情消费种类繁多,包括:婚嫁送礼(69.0%)、逢年过节送礼(46.1)、添丁送礼(45.4%)、同学同事聚会(44.7%)、压岁钱(4x.9%)、生日寿辰(38.3%)、祝贺乔迁(31.3%)、看病求医(x6.6%)、职场打点(x3.9%)、升学拜师(17.8%)等。
“在各种婚嫁、寿辰、升学等宴会中,人们习惯以宴客的桌数来衡量礼仪的隆重程度,这样只会越来越攀比。普通老百姓一面要应对这样的排场,一面要应对还礼的负担,而且还礼通常要高于别人送礼的礼金,最后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湖北红安的殷先生说。
湖北宜昌的陈永发在民意中国网上留言,现在一些人情消费已沦为敛财方式,消费标准越来越高,每年收入的一半都要用作人情消费。被请者为收回付出,不得已也开始大摆宴席,结果陷入恶性循环。
王裕国教授认为,婚丧嫁娶等正常人情消费无可厚非,办一些大事也需要有一定的形式,但为了追逐面子和排场不择手段、不计成本,就有些变味了。
他说,现在人们的人情消费支出确实在逐年上升,对于收入不高的人来说,是一种负担。人情消费在农村占到家庭收入的30%到50%,对于刚摆脱温饱进入小康的农村家庭来说往往很难承受,但是没办法,因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收了别人的礼得还,也希望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对于人情消费,调查中,38.3%的受访者表示无奈,但不得不跟风随大流。x3.7%的受访者表示反感,认为这样的风气需尽快改善。也有x3.1%的人认为这很正常。
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文江看来,人情消费在中国是一种民俗文化,亲朋好友有婚丧嫁娶,人们送财物表达祝福、庆贺、哀悼等,逢年过节,晚辈给长辈送点礼表示祝贺,都是很正常的。只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情消费越来越货币化,并在互相攀比中被逐年拉高。“中国是礼俗社会,崇尚礼尚往来,比如你给我500元,我给你就不能少于500元,一来二去就越送越多。”
但他认为,人们在人情消费方面其实会量入为出,但打着礼尚往来的旗号给党政官员、权力阶层送礼则是另外一个问题,它不同于亲朋好友之间的正常人情消费,而是一种权钱交易。
54.x%的人建议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
该如何改善人情消费过重这一现象?调查显示,受访者的建议有:“大力宣传节约、简化精神,提倡礼轻情义重”(61.7%),“倡导朋友、亲戚之间互免礼节费用”(54.x%),“严肃党风政纪,狠刹腐败式人情往来”(48.5%),“遏制节假日礼品奢侈包装现象”(4x.8%),“培育一些打理礼节事务的社会组织,对群众人情消费进行合理约束和引导”(3x.1%)等。
王裕国教授提出,在人情消费畸形走高的当下,要提倡移风易俗,维护关系不应该靠物质和金钱。首先,应该提倡邻里、亲朋之间,办事不要摆阔气、讲排场,提倡节俭。“现在宴席费用都不低,结婚动辄三四十桌,就拉高了送礼的份子钱,何况送礼的人还期望以后收回,人情消费只会越来越高了。”其次,领导要带头倡导节俭之风,媒体也要起到舆论宣传的作用,反对、抵制这样的风气,更杜绝以人情消费名义进行权钱交易。
四川的谢先生认为,送礼的目的是大家沟通关系,完全取消不太可能,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大家可以出份子钱、aa制,不要总是请客送礼。
“人情消费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如果能大力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之风、节假日送礼之风,相信很多人都会轻松很多。”民意中国网友陈利江说。
看法调查报告15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内容:关于公众对养老金看法的调查
调查方式:在线调查
20xx年全国两会3月初将在北京召开,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调查。截止目前,社会保障高居榜首。
本次调查涉及二十个热点问题,包括房价调控、社会保障、医疗改革、食品安全、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物价问题、收入分配、小微企业、三农问题、社会道德、社会管理、基层民主、三公经费、事业单位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公平、法治建设、网络问政、反腐倡廉等。
截至2月20日8时,在20xx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以198541票暂居榜首。收入分配与社会管理分别位居第二、三位。
20xx年2月29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确定在上海、广东等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退休待遇与缴费相联系等。但因阻力太大而中途夭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失业、生育保险制度。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继续通过划拨国有资产、扩大彩票发行等渠道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极稳妥推进养老基金投资运营。
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分类施保,实现应保尽保。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城乡低保与最低工资、失业保险和扶贫开发等政策的衔接。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的基本生活。
除了企业职工养老,温家宝总理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不久前,在征求对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意见时,温家宝总理表示,要把农业现代化摆在重要位置,培养一代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建立适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有了完善的社会保障,才能让农民安心在农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