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调解中心调解工作计划
2012年调解中心调解工作计划
2012年,全区大调解工作将按照“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精神,围绕区委中心,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进一步落实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调解队伍的整体素质,使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与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相适应,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满意率持续上升,民转刑案件发生率、越级上访率和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不断下降的“三升三降”的目标。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大调解建设工作。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市的要求,制定全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领导,加强力量,加强沟通协调,加强督促检查,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召开专题会议,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汇报,齐心协力,通力合作,研究解决疑难问题,保证大调解工作的各项
措施落实,努力实现将处镇调解中心打造成融社情民意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大调解工作协调管理于一体的大调解平台,积极推动全区大调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切实加快调解中心建设。推进区、处镇调解中心运作进程,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调解中心办公场所、人员力量调配和经费保障上。确保镇调解中心面积不少于120平方米,并配备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和设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配置处镇专职调解员不少于2名,调解中心日常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含专职调解员),保持人员相对稳定。
三、强化对接机制建设,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充分发挥驻法院、检察院“人民调解工作室”作用,积极指导开展新增亮点工作,切实搞好委托调解、刑事和解工作。认真开展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工作。加强对医患纠纷、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民工讨薪等涉及民生问题的新型矛盾纠纷的调处,按照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全区大调解组织网络。同时,不断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的防范能力、调解能力和处置能力,努力创出人民调解的特色和品牌。
四、强化基层调委会建设。
要严格按照要求,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健全和完善区、处镇、社区(村)以及2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流动人口聚居区调解组织,积极发展区域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同时,探索建立交通事故纠纷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按照省、市大调解要求,进一步规范区调解中心软硬件建设,通过健全调解机构建设,构筑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大调解网络体系。
五、加强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要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在实效”的原则,围绕切实提高调解人员业务素质的要求,分层分批组织对全区调解员普通培训一次。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调解方法和技巧等,通过培训使调解人员达到“四懂”(即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懂调解技巧)、“四会”(即会预防、会调查、会调解、会制作调解文书)的要求,注重提高调解人员的调解技巧和调解水平,提高调解人员的协调疏导、法律适用、语言表达、纠纷调解和防止激化的能力。根据情况需要,适时组织调解人员代表参观先进地区经验。
六、充分发挥大调解工作成员单位间的信息联通、工作联动、纠纷联排联调的作用。
整合资源、整体联动,不断加大与处镇、区各有关单位、基层组织的协作配合力度,充分发挥有关单位人才、专家的优势。通力调处、通力合作,加大对重大纠纷、重点问题、重点人员的调处化解工作,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力量,推动大调解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篇:民事诉讼调解中心工作方案
调审分离 多元主体 构建专门化调解体系
——三明中院民事诉讼调解中心工作方案
为创新民事诉讼调解机制,构建“程序独立、多元主体、强化自主”的调审分离体系,理顺调解和审判的关系,促进调解工作合法有效地开展,充分发挥调解在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本、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价值,规范民事诉讼调解中心的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创新民事诉讼调解机制为依托,构建“程序独立、多元主体、强化自主”的调审分离体系,不断完善调解机制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实现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目标。
二、工作职责
1、调解民事案件。坚持依靠群众,联动相关部门,发挥多元调解主体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案件调解。
2、完善调解机制。积极探索调审分离的调解体系,建立程序规范、运行高效、群众满意的调解机制。
3、创新调解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有效的调解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调解艺术,提高调解成功率。
4、化解矛盾纠纷。引导群众理性地对待纠纷和诉讼,营造“互谅互让、诚信和谐”的氛围,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
三、人员组成1、民事诉讼调解中心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负责日常工作的统筹运作;调解法官若干,负责民事案件的调解工作;书记员若干,负责内勤、记录、送达、装卷、归档等相关辅助工作。
2、返聘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参与案件调解,充分发挥退休法官
具有丰富审判经验和调解经验的优势。
3、构建多元调解主体,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社会经验、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等有利于促成调解的个人担任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工作。
4、联合各基层调解组织、仲裁组织、工会、妇联、律师协会,建立综合调解网络。
5、抽调业务庭和有关综合部门法官担任调解中心调解法官,参与具体案件的调解工作。
四、调解原则
1、自愿原则。民事案件庭前调解程序的启动必须是当事人自愿选择或未明确拒绝的,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
2、合法原则。调解程序必须合法,经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不得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利益。
3、有限原则。一审案件调解期限为30天,二审案件调解期限为15天,调解期限届满,除非当事人申请延长调解期限,均按照调解不成处理,案件由调解中心移交业务庭进行审理。
4、调判分离原则。调解和判决的程序独立,参与调解的法官不得成为案件的审判法官。
5、不公开原则。为了营造更加和谐的调解气氛,除当事人申请要求公开调解外,庭前调解原则上不公开进行。
6、不可反悔原则。除非调解协议内容违法,或有证据证明是调解法官强制调解,或当事人受欺诈、胁迫而签订调解协议,当事人必须按照调解协议内容履行,不得随意反悔。
五、受理范围
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的,除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外,本院受理的其他民事诉讼案件均应由调解中心进行调解。
六、调解主体
调解主体采取“1+2+N”的多元模式。先确定一名主持调解的法官,并告知当事人,若调解成功需要出具调解书时,由主持调解的法官负责召集另外两名法官组成调解合议庭并告知当事人,当事人不申请调解合议庭成员回避的,由调解合议庭成员在调解书上共同署名。当事人可以在特邀调解员名单中选定相关人员参与调解,调解法官也可以根据案件调解需要邀请相关人员参与案件调解。
七、调解程序
1、案件受理。立案庭受理民事案件后将案件移送至相关业务庭,符合受理范围的案件由业务庭确定合议庭成员,并将开庭传票、告知审判庭组成人员通知书等诉讼材料准备完备后一并移交调解中心。一审案件开庭时间距离移交时间不得低于30日,二审案件不得低于15日。
2、选定人员。调解中心收到案件后3日内通知各方当事人从调解人员名单中自主协商选择调解人员,协商不成由调解中心指定调解人员。
3、材料送达。确定调解人员2日内,调解中心将调解人员名单、调解时间、调解地点及业务庭移交的诉讼材料一并送达当事人。
4、调解开始。调解开始时,调解法官应当先核对当事人的身份,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应当核对代理人的身份,再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并声明调解法官不拥有裁判权,如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案
件将迅速转入庭审程序。
5、调解过程。调解过程中,调解法官可以视案件调解需要比照庭审的法庭调查程序,进行必要的案件事实调查。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进行陈述,出示证据可以在陈述过程中穿插进行。调解法官对当事人之间无争议的事实证据和有争议的事实证据,应作好记录,总结归纳争议焦点,做好案件调查事实与是非责任的总结发表,并征询当事人的意见。一审案件调解期限为30天,二审案件调解期限为15天,当事人可以申请延长调解期限,延长的调解期间不计入审限。
6、调解结束。如果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法官制作调解协议,并经双方当事人和调解法官、书记员签字即发生法律效力。调解结束后,除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外,调解法官应当根据调解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送达给当事人,并告知相关业务庭。未能达成调解协议的,调解法官应宣布不能达成调解协议,庭前调解程序终结,并将案件退回业务庭,由业务庭适用审判程序进行审理。
八、救济程序
对于存在以下几种情形的调解协议或民事调解书,当事人、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提出证据予以证明确有错误,可以在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的一定期限内申请再审,但离婚纠纷案件中调解解除婚姻关系和子女抚养的内容除外:
1、实体法存在瑕疵的,具体表现为:(l)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2)侵害案外人利益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
2、在程序上存在瑕疵的,具体表现为:(l)当事人发现就同一调解标的在前已有确定判决或者调解、和解的,或得适用该判决或调解、和解的;(2)审判人员在调解时询私舞弊、受贿索贿并影响调解结果的。
3、其他存在瑕疵的情形。调解遗漏事项未调解或当事人认为调解书与调解协议不一致的,在调解书送达一定期限内,当事人可就该未尽事项自主选择申请法院再调解或申请法院裁定补正,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之后的一定期限内予以再调解或审查补正。
第三篇:2010年调解工作计划
2010年调解工作计划
随着社会转轨变型的不断推进,社区承接的任务快速增长。除了要做好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服务工作外,西庄街社区居委紧紧抓住法治这根主线,将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努力探索社区依法治理,依法调解的新路。社区的纠纷按依法调解,依法治理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居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取决于有一定法律素质、法律意识的社区居民参与、配合的制度。
西庄街社区调委会将在街道司法所、西庄街社区党总支的领导下,要以法制教育为抓手,通过各种会议进行法制宣传或培训。通过法制宣传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做到能依法以德,化解楼道中的纠纷,让纠纷不出楼道。为使西庄街社区调委会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定2009年工作打算:
一.健全西庄街社区调委会的制度,明确职责,使我们社区依法治理、依法调解工作的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是要有一套相应的制度,将在实际工作中逐渐完善和健全。
二.在依法调解工作中,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进行事先法律咨询和科学分析,注意实施之前的整个过程,要公平、公正、公开,要按法律观念的程序进行,认真、虚心,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
三.西庄街社区调委会本着“以人为本”依法治理,依法调解的工作理念,加强对调解员、在职调解员的工作宣传、培训和进行电化教育。真正提高调解员正确处理好社区各类矛盾以及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记好调解台帐,记录好调解纪录,健全调解后的回访制度。
四.为维护小区的稳定发展,组织社区调解员,调委会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真正提高每个人的理论水平,自觉遵守社会公约和社区制度,真正发挥调委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把小区的工作做好、做实。
西庄街社区
2010年1月20日
第四篇:大调解工作计划
2011年建设办事处“大调解”工作计划
为切实维护一方社会稳定,全面推进大调解工作,进一步强化村居社区调解室建设等基层基础工作,有效防止和及时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建设办特制定2011年大调解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区域社会治安格局以及社会矛盾主题演变格局,在充分发挥基层调委会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基础上,以大调解专业化调处新机制建设、专职化调解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大调解调处效能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特色调解,全面深化“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等机制建设,着力构建多元化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平台,维护一方社会和谐稳定。
二、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大调解工作的效能,确保我镇大调解工作在全县创优。
三、重点工作:
1、强化组织建设,提升专业化调解水平。镇调处中心切实加强对村(居)和企事业单位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基层调解人员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水平。通过以会代训、业务培训、庭审观摩、担任人民陪审员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法律知识、调解实务、岗位技能等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首席调解员队伍、一支专职
调解员队伍,推进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全面实行调解员任前培训、定期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努力探索“星级调解员”评定机制。
2、完善对接机制,拓展化解矛盾纠纷的渠道。一是全面深化“公调对接”机制建设,镇调处中心与派出所、警务室与村居调委会两个不同层面的有效对接。二是着力提升“诉调对接”整体水平。进一步健全和优化对接工作运行机制,大力推行诉前调解、委托调解与协助调解,做到能调则调,案结事了,进一步提高调解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全力构造“其他对接”工作机制。要以“大调解”中心为主线,继续完善“援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探索建立“劳调对接”等新机制。通过对接机制的建立,真正实行化解矛盾纠纷资源的再整合、调解职能优势的再联合、调解合力的再聚合,进一步提升大调解整体效能。
3、优化运行质态,增强处置矛盾纠纷的能力。一是完善排查预警制。坚持对矛盾纠纷的受理调处与主动排查相结合,镇每半月排查一次,村居每旬排查一次,实行“有矛盾报纠纷、无矛盾报平安”的“零报告”制度。要以“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主动地化解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群体性矛盾纠纷,不断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完善听证对话制。镇调处中心要完善听证对话规则,进一步规范听证对话的内容、方式和程序,提升组织水平和实际效果,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上下功夫,努
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三是深化特色调解制。在充分发挥镇大调解中心龙头作用和基层调委会第一道防线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老干部巡回调解工作队”的特色做法,完善“五心”(热心、诚心、细心、耐心、公心)调解法,巩固劳资预警机制,在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同时,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保一方平安奠定基础。
4强化基础建设,提高规范化建设水平。一是遵循严谨、便民、高效的原则,严格依政策、按法律、照程序调处矛盾纠纷,确保调处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建立季度工作例会制度,交流阶段工作情况,分析矛盾纠纷态势,研究重大疑难纠纷调处方案以及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等。
5、严格奖惩考核,提升工作绩效。年底,根据各单位及调解人员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调处实效,参与全县优秀调委会、优秀调解员等评比活动。同时,对因排查不及时、调处不力或隐瞒情况而发生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实行责任倒查。
二○一一年二月二十日
第五篇:矛盾调解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工 作 总 结
(二0一一年上半年)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本中心的具体分工下,现将本人上半年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部门分工。分工本人财务辅导、票据审核、审计、失地农民保障、土地矛盾纠纷调解等。
二、具体做法:
今年上半年以来,本人主要以拆迁工作为主,从新年上班的第三天即正月初九,按照魏镇长的统一安排,到红枫园解决遗留问题,至5月初结束。夏季收款结束后即安排参加车马湖意大游艇项目的拆迁工作。在此期间,本人能严格执行因工作需要而及不规则的作息时间,实是求是地共同解决了红枫园几例比较棘手的遗留问题。同时,在领导的安排下,和拆迁组的同志们一道,在游艇项目拆迁工作中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
关于审计。按照市委农办全镇农村财务每年审计不低于三分之一的村的要求,在本中心的统一安排和审计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序时任务;重点
审计的村,正按照领导的指示有序进行,具体审计事项本人起到了协调作用。
关于失地农民进保工作。由于该项工作在我镇是一项新生事物,进展非常艰难。目前,前期业务工作己准备就绪。在此期间,本人做了大量的宣传解释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关于土地矛盾纠纷调解。今年来,凡是接手的土地矛盾,无一搁置。连续解决了顾桥、谢楼等村相关农户的土地矛盾。没有发生一起因为自己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越级上访事件。
今年上半年,虽然本人以拆迁工作为主,但对交办工作做到穿插兼顾,从不借故推诿。然而,由于精力和时间的冲突,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本办公室同志的工作量和辛苦程度。同时,通过自我总结和与同志们对比,以及对照领导的要求,还存在许多不足。本人决心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农村经经济服务中心 吴 建 华
二 0 一 一 年 七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