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衡阳市民风民俗
湖南省衡阳市民风民俗
一、传统节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和“元日”。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年氛甚浓,礼仪繁多。初一凌晨,各家竞先燃放炮竹“开财门”。接着,男性穿戴整齐,由长者率领,举行“纳财”、“敬神”、“挂红”等仪式。仪式结束后,各自回家向长辈拜年。早饭后,仍由长辈率领,择吉方亲友家“出行”,或上祖茔“拜祖年”。读书人喜在这天“发笔”,用红纸书写“元旦发笔,大吉大利”等吉语。自初一至十五日,均为拜年时节,熟人初见面,互相抱拳祝福。并且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女拜娘”之例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放假3天。50年代后,“敬神”、“纳财”等习俗逐渐淡化,但拜年之风仍盛。80年代,富有人家互请“春酒”,又开始兴盛起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之夜称上元之夜,曰“元夜”,亦称“元宵”。旧俗,是夜张灯为戏,故亦谓之“灯节”。新中国成立后,沿袭农历之元宵节,是日,舞龙舞狮达到高潮。村中每户必进,燃烛鸣炮接灯,避邪趋吉,夜深始止。元宵夜,阖家团坐,吃汤圆或元宵。
三月三农历三月上旬已日,为古代之节日。民国19年,改阳历三月三日为修禊之辰,少数读书人有外出踏青、郊游、流觞、赋诗等雅事。新中国成立后,“雅事”之举已不复见,人们仍在农历三月三日采集地菜煮鸡蛋进食,俗云:“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食之,可益身明目。
清明节节前3日或后7日,一姓子孙后人,咸临祖茔,祭奠、扫墓,然后回家吃祭祀饭。旧时,一族一房置有祭祀田,多兴集体操办,只许男性人祠吃“清明酒”。50年代后,祭祀田已不存在,多分户主办。80年代,农村经济活跃,有的地方按户摊款,兴起集体扫墓、立碑之风。90年代,此风愈演愈烈,清明时节,城乡人民一齐出动。车塞于途,人拥于野,境内罗金桥、五马归槽、七里井等公墓山和烈士陵园,一时人满为患,间常造成交通和火警事故。
学校常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师生赴烈士陵园或抗战纪念塔等处献花圈,缅怀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日,称“端五”,又名“重五”、“端午”、“重午”,俗称蒲节。节日,每家每户习惯在门前插艾叶、菖蒲,用艾叶、蒲蔸熬水洗澡。中午吃面食、粽子,饮雄黄酒。将雄黄涂在小孩额上,颈上挂采丝香囊,谓可避邪解毒。午后,女性着夏装,打扮人时,扶老携幼,拥至江边看划龙船,俗称“摆端午”。
天贶节农历六月六日为“天贶节”。有谚云:“六月六,晒丝绸”,所以俗称“晒衣节”。人们喜欢在这天翻晒衣服、书画,以防收藏时霉变虫伤。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自初十日始,各姓子孙,以集体或分户轮流形式,备办酒肴香楮,一日三餐,供奉祖先。有的在此期间,还请僧众设醮,超度亡灵。十五日夜,各家于宅旁路边,焚烧纸帛、纸衣、纸屋等,送别先人。新中国建立后“供老客”之习俗已改。80年代后,此风又起。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意其居秋季三月之中,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其夜,一家人围坐庭前,吃月饼(农家有的用米糕代替)赏月,小
孩则玩香灯(柚上插线香),至深夜始散。80年代后,各级人民政府多在节前举办“三胞”(侨胞、港澳同胞、台胞)眷属中秋茶话会,遥怀故旧,畅叙乡情。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旧时读书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赋诗之习,一般人家无任何应节活动。境内农民多在九月开始蒸米酒,称“重阳酒”。
过小年旧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又称“过小年”。先一日为民间祭灶日,民谣渭:“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月祭灶王”。二十四,家家除尘,俗语谓之“打隆沫”,全家设办宴。二十五日凌晨,焚香桔,燃烛放炮,迎接玉皇下界察善恶。新中国建立后,祭灶、接玉皇之习已除。
除夕旧俗以农历十二月末日之夜为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明日即换新岁。俗称是日“过大年”,家家户户贴门联、门神或年画,整理房间陈设,合家敬神,吃“团年饭”,又称“庚饭”,大人给小孩散“压岁钱”。入夜,逐房点燃灯烛,或老少围炉守岁。
二、传统习俗
婚 嫁
清至民国,男婚女嫁,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礼节,十分繁琐,其程序大致是:拨庚 媒人首先衡量男女双方门第,俗称“量媒”,认为相当,便向双方家长口头介绍情况,双方都认为“门当户对”后,即用红纸书写男女年庚,由媒人互传,各自将红纸放在神龛磬子底下,如在半月至1月内家中没出大事故,家长再请人算男女二人“八字”是否相生相克,如相生不相克才认可,这叫“合庚”。“合庚”之后择定吉日,男女双方家长备礼“拨庚”。男方送首饰或钱币,女方送文具、鞋、手绢等物,数量成双。媒人引导女方代表至男家厅堂,焚香烛,放鞭炮,敬告祖先神灵,举行“拨庚”仪式。双方家长或亲友,对面书写男女双方出生年、月、日、时于红纸上,互相交换,称为“鸾书”,或“庚书”。对男女双方均有约束效力。报日 婚前1月或数月,男家择定结婚的日期,用红纸书写,请媒人持此通知女家,并随带礼金、衣料、首饰等作聘礼,谓之“报日”。女方如无异议,则按男方所拟定的日子筹办嫁事。婚前一、二日(也有新婚当日的),女方将嫁妆用抬盒抬送男家,谓之“铺房”。男方随即以布匹绸锻、金银首饰、糕点、糖食、鱼肉鸡鸭(或鹅)(均用偶数,意为成双成对)还送女家,谓之“过礼”。女方再回送女婿衣裳冠履,俗称“贺郎衣服”。迎亲先日,男家备酒款待媒人,宴后,由新郎本人或家长备“三牲”至媒人家“请媒”,媒人也备礼相还。接亲 结婚之日,男方备四人彩舆,俗名“花轿”,配置彩旗、乐队,鸣鞭放炮,由媒人率领至女家迎接新娘,谓之“接亲”。轿门贴有红联;一般男方出边书“吉日迎亲”,女方对边书“良辰于归”。女方送亲来的男客称“老爷”,女客称“奶奶”,视其双方门第贫富,或步行,或乘轿,随新娘彩舆后行。交拜 新娘彩舆停放在大门外,行“斩草“礼。礼生宣读斩草文,杀鸡,撒盐茶米谷,说是这样能将新娘带来的凶邪挡在外面。之后,花轿抬至堂屋瞻下,由两位多子女、家庭经济富裕妇女(忌再婚者)搀扶新娘出轿,引入洞房。稍事休息后,由接亲人和傧相扶新娘到堂屋,燃烛鸣炮,礼生司仪,指导新郎新娘,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公婆长辈,然后夫妻对拜,谓之“交拜”,俗称“拜堂”。合卺 赞礼生引新婚夫妇至花烛前,取两只小杯(盅),筛酒入内,夫妻对饮,然后将杯口相扣,用红绸封系同心结,置枕下,谓之“合香”。撒帐 新婚夫妇,各持同心结,相互牵联,坐床沿,赞礼生一边吟诗,一边向帐内撒红枣、花生、糖果,意有“枣(早)生贵子”祝福之意,谓之“撒帐”。礼毕,客人退出洞房。闹房 当晚,亲友邻居等聚集在新房内,主人设茶点招待,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强新郎新娘筛茶递烟,肆意戏谑,新人不以为侮,家长更不阻止,称为“闹房”,又称“洞房”。有“闹房三日不分大小”之说。卯宴 次日早晨,男方设酒款待女方送亲的“老爷”、“奶奶”,由男方长辈亲友作陪,俗称“卯宴”。宴毕,行洗厨礼,厨师唱词祝赞,送亲的人给厨师、走堂师傅送红包和其它礼品,以示酬劳。回门 新婚三日后,新郎家备糖食酒菜,新娘谐同新郎或乘轿或步行,一同回娘家,谓之 “回门”。女家请客陪新郎,俗称“回门酒”。酒后,新婚夫妇双双回家,女家不留宿。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新婚姻法,男女婚姻自主。青年人挑选对象,仍由父母操心,亲友介绍,本人同意。结婚前先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后择定时间举行婚礼。嫁女礼仪,农村基本上沿袭旧规。但是,“合八字”、“传庚”、“别祖宗”、“斩草”等习俗渐废除,请媒、拜天地均被精简,新娘哭嫁已不多见,坐花轿改为步行或乘车。彩礼数量、酒宴的数量、酒宴的规格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单位、城镇大都采用新式婚礼,多选择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举行,由家长或单位行政、工会领导主持,介绍人、同事、亲友一并参加。仪程一般是:典礼开始、鸣炮(间有乐器合奏喜庆曲牌)、主婚人讲话、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来宾亲友致祝词、新郎新娘致答词,礼成鸣炮。会后设宴招待宾客。也有的不举行任何仪式,只请新婚酒,酒宴上第五道菜鱼丸时,鸣炮,新人为宾客敬烟酒,称为“遨席”,以示答谢客人光临之意。70年代后,兴集体婚礼、旅行结婚。集体婚礼一般由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团体主持,遨约若干对新婚夫妇参加。1991年5月 4日,“衡郊青年集体婚礼”在莲花大厦舞厅举行,参加婚礼的共18对新婚夫妇。旅游结婚更简单,新婚夫妇履行结婚登记后,同赴风景名胜区或大城市欢度蜜月,期满归来,再请亲友吃喜糖或办一餐酒饭。80年代后,经济发展,群众收入增多。结婚时互相攀比,铺张之风泛起。聘礼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不等。聘礼物品由 60~70年代的单车、手表、缝纫机“三小件”升级到电视机、电冰箱、组合音响、金银手饰“大四件”。酒宴大操大办,兴师动众,有的租用甚至动用公家的小轿车、中巴、大客车数辆至十几辆,装嫁妆,迎宾客,炮竹连天,招摇过境,炫耀气派。
丧 葬
民国时期,丧葬礼仪极为繁琐,其程序大致是:移尸报丧 病人弥留之际,儿孙守护床前,病人心脏停止跳动时,后人在身边“送终”,烧“倒龄纸”,抽去被褥稿荐,白纸盖面,亲人轮流守灵,并遣人向亲友报丧。有文化素养之家,则书写“讣闻”张贴于外,晓知乡邻。请水 死者的子孙后代,披麻戴孝,长子或长孙穿上给死者装殓用的红衣裤,提钵(壶)带子弟等人到附近河边或溪边,舀回一钵清水,回家后再放入檀香加热煮温,给死者抹尸。请水舀水时鸣锣,死者享年多少,一岁一鸣,寿短寿长,闻锣即知。入棺 洗抹尸体后,给死者易寿衣冠履,裹兜衾(俗称兜尸被),然后移尸厅堂,4人手提入棺。棺内放置熟石灰或石膏粉、煤炭、白糖、盐等,视丧家贫富择用。棺虽盖而不严,留下空隙,意恐死者复苏,不至窒死。1~2 日后,择时加钉严封。封纸口 又名“封丧”、“封殓”。全家亲属到场,向遗体告别,举哀。然后给死者抹脸,也叫“开殓”。最后盖严钉封,棺盖四周缝隙,涂以桐油石灰浆,外贴白纸谓之“封纸口”。停柩吊唁 停柩中堂,柩前树灵牌,柩下点油灯,早晚从奉祭祀,孝子守灵。停柩间视丧家财力和天气寒暑而定,一般的三五日,也有七九日的才出丧。停柩期间,请僧道“开路”或作“道场”。绕棺拜椁,歌薤露,拜五方,穿九洲黄河,超度亡灵,意在减轻死者生前的罪过,免受冥罚。焚纸钱、金山银山及纸扎屋字、车马、仆夫等。期间戚友送挽联、悼诗,送祭轴、祭幛、祭菜、悼金,持香楮炮竹,向灵前致哀,行拜跪礼,谓之“吊孝”。孝子则跪伏灵侧稽颡,以谢前来吊唁者。发靷 俗称“出门”、“出殡”。先夕,请礼生、乐队(又称八仙)设酒筵举行祭奠。子孙作祭文颂死者生前功德。祭文请礼生代读3遍,子孙行3次跪拜礼,谓之“家祭”。亲友送酒筵或猪、羊、布帛,制文祭奠,祭文读诵1遍,谓之客祭。祭毕,有的还行“成服”、“点主”之仪。出殡安葬 早饭前,出“小车”(即将灵枢从厅堂移至坪中),然后丧家设酒宴招待前来吊唁者,谓之“出门酒(饭)”。宴中,孝子叩谢,并给参宴者每人发一段白布,谓之“发白”。丧者为上寿、大寿者,再给每个吊客发一饭碗,谓之“寿碗”。宴后,重新起柩,蓝伞旗号为前导,孝子捧灵牌随行,其后为灵枢,后人紧随灵枢,再后为一般亲友,吹鼓手殿后。鸣锣放铳,鞭炮齐鸣。枢至平坦处,还兴“转车”(抬枢就地几个圈),转车及过桥难行处,孝子均须跪迎。抬枢者,一般是16人,官绅富豪家多达32人,下葬前由“地仙”看地,选定位置、朝向、时辰,杀鸡撒谷米于枢穴,焚烧地契,下灵枢,再用石灰拌黄土捣捶封堆。
有的还“应七”祭灵,葬后农历逢“七”之日,备酒饭祭奠亡灵。祭满第七个“七日”(即49天),方可除灵。新中国建立后,丧葬礼仪渐趋文明、简化。50年代,逐步革除了做佛事,看风水、应
七、长期停棺在堂等旧习,一般死后三五天即出殡下葬。从60年代后期起,境内多数地方开始用开追悼会的形式取代了设堂祭奠仪式。“绕棺拜停、拜八方”等旧习几乎绝迹。用遗像代替灵牌,用鞠躬代替三跪九叩首,死者后人戴黑袖章、白花代替了披麻戴孝。亲友吊唁不再送三牲果品而改送花圈、炮竹和祭幛。城镇机关则只举行追悼会。70 年代后,开始推行火葬。80年代后期,旧的葬丧习俗在农村渐又抬头。
南岳香市
南岳是衡阳市著名景区,也是南方著名宗教胜地,每年有成百上千香客,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陆陆续续赶来进香。香期的高潮在农历八月,每天成千上万人次。香客们身着黑衣黑裤,头缠黑头巾,胸前系红色或黄色兜兜,绣有“南岳进香”。他们或举巨香、或舞红旗、或抬匾额,穿庙进观祁求心中的愿望。无辣不成菜
讲的是衡阳人民对辣椒的嗜好。衡阳人吃菜喜欢咸麻辣,特别是辣椒乃是每家每户必备之佐料。农村家家户户种植,尤以祁东的“灯笼椒”、衡山的“朝天黄”久负盛名。前者为菜椒,辣而甜,肉厚而个大;后者体小但辣椒劲十足,多为佐料用。每年秋季,待辣椒红了之后摘下晒干,食时研碎投入菜内,往往碗中泛红,令外地人望而生畏。衡东菜食偏咸,如果喜吃淡食的人初去做客,进食时,需得事先给主家打个招呼,否则就得和主人“有咸同享”了。衡南等地农村饮食规律与城市里恰恰相反,早、中为正餐,有酒有菜,而晚餐很随便,吃点面条、稀饭就行了。衡阳民间各地尚有不同的偏食性。常宁人喜欢吃糍粑,常宁糍粑就是用糯米饭冲抖而成,食用时沾上用白糖、芝麻、黄豆粉末拌和的配料,柔软香甜。祁东人喜欢把鱼做成鱼冻吃,有时也用鱼翅、鱼腮、鱼鳞等废弃物洗净,加水煮到一定浓度时去渣,再中入油盐、大蒜、生姜、酱油、味精等佐料,冷却后成胶状的鱼冻,味道十分鲜美,是当地一道名菜。
衡阳方言中的俚语
阴沟里出龙(很普通的人干出大事)发料浆(抓辫子,趁机训人)圳坑子牛两边吃(把双方都吃了)发乱话(讲胡话)
屎急挖茅厕(遇急事,事先无准备)走活水(行事见风使舵)埋秘子(预设机类以损人利己)打哈边(打抱不平)
充好佬(充当调解纠纷的能人)散闲事(调解纠纷)
自己打卦自己捡(自己造成的后果自己收场)卖烂碗(喻讲人坏话)大河余油,小河刮膏(失去多的,得到少的)打和兴(凑热闹)
无钱撤穷欢,冒米敲筒罐(穷人却高兴)找下文(事后找人麻烦)崽卖爷田不心疼(不知道父母辛苦)卖发水米(喻行为掺假)挖斗米筒(喻各人或各方凑钱办事)背牌子(仗势骄人)
打估铣(没有看清目标胡乱开炮)捏精打怪(编造谎言)
打蒙蒙鼓(喻行事敷衍,心中无数。)划冒底船(喻走险做事没把握)搞虚罗把戏(搞花架子,不务实)赌白眼咒(发假誓)打八横子(求人办事不果而返)抵啊子(故意与人放斗)吃摁心包子(吃了亏却做声不得)扯左械(劝架时偏袒一方)吃和皮麻(踩)弹裹梗棉花(不分好丑混在一起)一发一撂(干指挥)
起码头磴子(喻事前进行试探)闩门加桩(喻拒人于千里之外)下米、下扎子(加把劲,采取得力措施)倒马桶(人无出息)
挖屁眼、踩脚后跟(喻暗地找岔子,贬损他人)背石头打天(没有用的)
摸罗(拐),走夜路(泛指行贿、拉关系等行径)斗希打伙(凑钱凑物结伙行事)发书打卦(摔打东西,以示不满)矮子里选将军(选不出好的)欺红踩黑(巴结红人,欺侮失势的人)东扯西曳(又作“七扯八曳”)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希望下一代能有出息)借一步(途中请人让一步路)吃不得亏,打不得堆(在一起共事亏点没关系)秧田里出禾籼(成熟早)
鸡肚不知鸭肚(不如现成的好)白吃筲箕禾根豆(白干一场)亲吃酒,明算帐(在一起花钱,帐要算清楚)滚塘草鱼(喻喜欢闹事的人)杀嗒茅柴赶直路(不转弯抹角)假架郎(没本事只会装样子)斗大的字认得一谷箩(不识多少字)额头上贴福字(保证不会出事)空马桶(肚肉无货、无实际本事)吃空子(钻空子渔利)
刀子口,豆腐心(口出恶言,心是好的)砍倒树捉老鸦(先付酬后办事)上撞额头,下撞膝头(左右为难,不好做人)
煎不成咯蛋,煮不熟咯姜(没办法调教的人)
打赢只瘸子不算好汉(欺侮残疾人或弱智人不是好汉)
生前不养娘,死后满禾坪(父母在生前不赡养,死后搞得热闹没意义)
(注:部分参考资料引自百度百科 衡阳旅游网)
第二篇:民风民俗
AGYXAAFAaYtbKudx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收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积在一齐,由长辈年老者率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运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奋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齐,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民,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面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物色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办“打靶”竞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净、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第三篇: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山东省金乡县马庙镇中心校刘五香2013年7月17日 09:24浏览:69评论:10鲜花:2专家浏览:0指导教
师浏览:3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学科领域
语文√
音乐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八年级 民风民俗 刘五香
(课内六课时,每周十二课时,课外六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家乡风情”为主题,设计各种活动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活动应该有计划,有评价。计划应详尽,形式应多样,评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态度,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增加社会经验,培养多种能力。
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点击打开链接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立足语言教学,品味语句,积累语言;
2.适当扩展教学范围;
3.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过程与方法: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身边的民风民情,突出人文精神。
对应课标(1.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展。由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学生普遍较为陌生,教师可以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
3.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1、你了解我国哪些传统民俗文化?请举一例与同学来分享
2、我们家乡有哪些民俗?
3、你从网上或课外书籍中,你了解到什么民俗王文华?
4、任选一篇课文,谈谈你对本课介绍的传统文化认识。
专题一:《云南的歌会》(1 课时)专题二: 《 端午的鸭蛋》(1 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三:(课时).......其中,专题(或专题 中的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云南的歌会》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1.了解云南民歌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认识云南民歌自然纯朴、气势壮观的特点,激发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思想感情。
2.诵读品析,体味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境界,进而领悟作者借民歌歌颂的生命形态。专题问题设计
1、你了解云南的风光吗?
2、你了解云南的当地风情吗?
3、你听过云南的民歌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录音机
3、网上搜到的音像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1
1、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歌及其思想内容。
2、了解沈从文及本文创作背景。
活动2
1、几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层次。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文中写了哪几种场合下的民歌?各自的形式和内容及作者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总的来看云南歌会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演唱会有何不同?有哪些特点?
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三种场合下的云南民歌——山野对歌,是才情智慧的大比拼,具有对抗性质,作者侧重表现活泼开朗的人物;山路漫歌,是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的即兴放歌,作者侧重表现唱歌的优美环境;山寨传歌,是民歌展览的盛会,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大课堂,作者侧重于表现热闹宏大的场面。总的来看,云南民歌淳朴自然,气势壮观。
2、学生选段诵读品评,体会不同场合的特定情景。
3、学生选择优美的文句美读,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和想象赏析,体会作者感情。顺便完成练习二。活动3
1、学生探究主旨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欢云南的民歌?文章真正要歌颂什么?
(提示:关注文章对年轻女人、自然环境、吹鼓手的描写。)
学生明确:作者借民歌要表现的是特定境况下的生命状态,生命在这里呈现出激越昂扬的奔放之美、清纯质朴的自然之美和传递文明的责任之美。
2、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民歌,然后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一种民歌(如东北二人转,陕北的信天游)就其演唱形式进行描绘。(提示:可以从歌者的申请衣饰、歌曲的音韵情调、表演时的场面气氛等着笔,亦可虚实相生,描写歌曲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
3、学生总结,完成作业
评价要点
《端午的鸭蛋》
所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课时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1.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多篇幅写端午的风俗?
专题问题设计 2.作者为什么要写“鸭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和吃鸭蛋这样小事呢? 3.作者是如何写出生活中无穷的情趣的?
4.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的语言风格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录音机
3、网上搜到的音像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
意图: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回顾,同时为课文学习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对知识进行汇总归纳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地描述作者的家乡习俗,并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对这一习俗进行补充阐述,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问题:
(1)文章的主题是写家乡的端午节的鸭蛋,为什么开篇要用那么大的篇幅来写家乡的端午节?
(2)文章是按照怎样的结构顺序来安排课文内容的?
(3)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意图:问题一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作者通过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营造浓郁的乡风乡情,为鸭蛋的的出现做铺垫,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和。
问题二让学生自我概括,掌握本文“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为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做好积累。教师不宜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内容并不复杂,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问题三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写作风格,明确对文章主题的认识。这一问题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对主题的探讨可以进行引导,应落实到对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追寻以及对故乡乡土风情的思念上。
4.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问题: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例如:
(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意图: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5.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问题: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习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
意图:回归生活,在自己的身边寻找被忽视的生活细节,在回忆品味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印记,在讨论交流中重温民族文化的洗礼,加深对生活的感悟。本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6.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1、能在朗读中感受到美好的民俗文化
2、掌握了从多角度、多手法描写食物
3、学会了如何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信息 评价要点
第四篇: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中国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一定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招待跟来的小伙。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连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他的衣服放在空位上,以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第五篇:民风民俗
民风民俗
六年级张洁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习俗。例如:回族的风俗习惯就跟我们汉族不一样。
回族众多有趣的风俗中最让我惊讶的是他们的葬礼风俗。如果有哪位回族人去世,上午就早早的出殡了,而且他们都不用棺材。那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种风俗呢?
当有人去世,他们只是把死者用白布缠起来,缠的跟埃及的木乃伊到有几分相似。缠好以后,他们就会把死者装进一个早就准备好的纸箱里,再把纸箱抬到早已挖好的坑前。下面的步骤特别神奇,他们把纸箱抬在坑的上方,然后抽掉纸箱的底部,这时死者就掉进了坑中,如果死者是面朝上的落进坑里,那么他的亲人就都不哭,都笑着说:太好啦!你上天堂啦!如果死者的面部朝下呢?那他的亲人们就会立刻嚎啕大哭:天哪!你的命好苦啊!你怎么不上天堂而下地狱了呢!他们不止民俗有特点,饮食文化也更是与众不同。
在他们的饮食文化里,他们只吃羊肉和牛肉而不吃猪肉。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饮食规定以佳美为原则,所谓“佳美”除一般通常理解的色、形、味或营养滋补外,更主要的是指该食物的“洁净与性格”穆斯林是讲“卫生与卫性”的,正可谓“食以养性”。举凡食草类动物其性善,其食洁,如牛、羊、驼等。而尖齿、獠牙的食肉类动物或食腐尸、腐食之动物其性贪、恶,其食污,如猪、狗乌鸦等。因此,如果你要是请一位回族朋友吃饭可千万不能吃猪肉,否则你就犯了他们的大忌。
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可以在你感受到民俗中蕴含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