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人传导读教学实录
《名人传》导读 教学实录
天津一中 祁馨
师:开学初给同学们布置了本学期的名著阅读任务,是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我想问一下大家,现在的进度如何?
生1:还没看。
生2:还没看。
生3:看了贝多芬传的一半。
生4:看了贝多芬传,大概三分之一。
师:看来大家的进度不快啊。那么能说说自己为什么没看么?已经看了的同学,说说自己喜不喜欢这本书,你觉得这书好看么?
生1:我以前看过关于名人传的介绍,我觉得大概了解了,就没再看原文。生2:考试太忙了,没时间看。
生3:看了,但看不下去,没有情节,没意思。
生4:不好看,看不太懂。
师:大家说得都很真实,这样很好,希望大家都能把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出来。其实《名人传》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本陌生的书,为了给大家讲解,我必须利用业余时间从头读这本书,看的时候我和大家遇到的困难一样。每天下班已经很累了,再看这样一本没有情节的,充满漫长的外国人名和注释的书,实在有看不下去的感觉,而且我本人也不太懂古典音乐,在贝多芬传中那些交响曲啊,音乐的专业名词啊,是很大的困扰。不过,当我沉下心来认真读下去,我发现,这真是一本值得看的书。那么今天老师想跟大家分享,我在读书过程中写下的读书笔记。我用这种方式,强迫自己深入地读进去。我想,大家听后,可能会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读《名人传》。
教师配乐朗读读书笔记:
当我郑重地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译者傅雷先生的序言迎头砸中:
“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
我甚至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读懂第一个句子,原来苦难,还要分作幻想的苦难,与真实的苦难。忽然想起不久以前做过的另一个调查,学生们喜欢看的书,我看到哈里波特式的神话故事,看到纵横古今的穿越网文,看到充满恋爱忧郁的校园小说,那里面无一不有苦难,甚至是宿命的,不能逃脱的,硕大的苦难。然而归根结底,那些苦难,不过是衣食无忧的我们,坐在温暖的书斋里,或是躺着舒适的大床上,给自己已经平淡到无聊的生活寻找一点刺激。幻想的苦难是用来审美的,是可以微笑着欣赏的。而当我们翻到贝多芬的传记,那样一个惨烈的生命拼尽自己的全部燃烧给我们看时,我们忽然害怕了。他太真实,真实到会刺伤我们的平静亦或平庸。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这是一个比任何时代都拥有更多名人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比任何时代都缺少伟人的时代。他们迅速的成名,再迅速地销声匿迹,直至在遗忘中腐朽。我的孩子们,包括八零后的我,我们喜欢谈论着时尚和八卦,却从不关心永恒的意义与心灵的价值。我的班上,有那么多的孩子有出色的钢琴技巧,他们考过了一个又一个级,炫耀着自己的比赛成绩,而却不能说出,自己所弹奏的作品,究竟感人在哪里。面对这样的序言,我在瞬间被戳到痛处,有烧
灼的羞愧感。
所以,我们读《名人传》是需要一点勇气的。
擦除文化的隔膜,去亲近真实的灵魂。
摒弃现实的浮躁,去获得心灵的宁静。
同学们,你们愿意同我一起来吗?
生:愿意!
师:《名人传》共分三个部分,我们今天先从贝多芬传开始。
教师出示幻灯片,贝多芬画像
师:即使你没有读过贝多芬传,也一定知道贝多芬这个人。那么我请大家描述一下,当听看到贝多芬的画像,听到贝多芬的名字,脑中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1:扼住命运的咽喉。
师:好,一句名言。
生2:一个在厄运中勇敢拼搏的斗士。
师:好。有没有同学印象里的贝多芬印象是负面的,不那么讨人喜欢的?
生:脾气暴躁的,古怪的疯子。(众笑)
师:以前有个学生跟我说过,只要记住贝多芬的事迹,就掌握了议论文写作中一个百用百灵的论据。可以写苦难、奋斗、成功、失败,似乎可以放到任何话题里。他在我们的印象里似乎已经被固化了,而真实的贝多芬,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从他的音乐里找答案吧。
教师播放《命运交响曲》开头片断。
师:同学们听,这样急促的旋律,就像命运,不公平的命运似乎把所有的厄运都加在了他一个人身上,疾病、贫穷、孤独,但这样的痛苦如今只是一些空洞的名词,真实的贝多芬,那个天才的音乐家,却注定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在这里,我想,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无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给彼此,完全安静的一分钟。
一分钟静寂体会。
师:请大家来说说刚才的感受。
生1:觉得无声的世界很难耐,所以我忍不住睁开眼睛,想获得周围的信息。
生2:让我想起了我感冒的时候,有时听力会下降,别人跟我说话听不清,很着急。师:有没有同学觉得安静挺好的?
生3:平时声音多的时候难以静心,很容易烦,安静下来觉得挺舒服的。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一瞬间的宁静给你带来的安心,是因为你知道,你想听到的时候,还能听到。其实我们体会的静寂只是相对的,我们还可以听到远处风经过的声音,人们远远的脚步和笑语,屋子里风扇的声音放映机的声音。而如果,我们把这些背景声全都调淡,调淡,直到完全没有。从你非常年轻的,二十六岁,日复一日,一直持续,三十年。我看到很多同学脸上的表情很严肃,这样绝对的静寂我们只是用想象都难以忍受,而这样绝对的静寂,才是贝多芬的真实。而我们看看,贝多芬用什么来回应了这样的命运。
教师在幻灯片上出示贝多芬作品年表。
师:同学们看,我在列表中打上一条红线,上面的日期是1796年,这是他耳聋开始的时间,这时他的作品编号是5,那我么往下拉一下,大家看。
WORD文档快速下拉,密密麻麻的作品掠过,学生中发出惊叹声。
师:结尾处,作品编号138。也就是说,贝多芬一生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耳聋后写的。他在无声的世界里,写了那么多美妙的音乐来给予我们。他怎么做到的?那么我们来把命运交响曲听完吧。
教师播放《命运交响曲》后半部分。
师:同学们听,是很悠扬的音乐。当节奏快起来的时候我相信所有同学都会感觉到一种力量、光明,甚至是一种喜悦。这就是命运交响曲,在不停的厄运中,展现自己的微笑,努力地迎向它,就像暴风雨中,逆风飞行的飞鸟。他怎么做到的?带着这样的敬佩和困惑,我去读了《名人传》,那么我们来分享,罗曼罗兰的原文。
教师配乐朗读《名人传》原文摘录:
贝多芬的力不但要控制肉欲,控制感情,控制思想,控制作品,且竟与运命挑战,与上帝搏斗。他可把神明视为平等,视为他生命中的伴侣,被他虐待的;视为磨难他的暴君,被他诅咒的;再不然把它认为他的自我之一部,或是一个冷酷的朋友,一个严厉的父亲„„而且不论什么,只要敢和贝多芬对面,他就永不和它分离。一切都会消逝,他却永远在它面前。贝多芬向它哀诉,向它怨艾,向它威逼,向它追问。
“亲王,您之为您,是靠了偶然的出身;我之为我,是靠了我自己。亲王们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至于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这种骄傲的反抗,不独用来对另一阶级和同一阶级的人,且也用来对音乐上的规律:——“照规则是不许把这些和弦连用在一块的„„”人家和他说。——“可是我允许。”他回答。
师:伴着这样的音乐我们听到了真实的贝多芬,他是我们印象里那个与命运搏斗的勇士,但真实的他,音乐里的他,远远比我们印象里的更鲜活,更丰富,更震撼人心。
教师播放音乐《致爱丽丝》。
师: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
生:致爱丽丝。
师:同学们你能想象这是贝多芬写的吗?跟我们刚才听到的贝多芬似乎完全不一样是不是?准备这个课的时候我去百度的MP3里搜索,我打贝多芬的名字,出现在最显眼位置的是这首《致爱丽丝》。听这样的曲子,能告诉我你的感觉吗?
生1:温柔,宁静的。
生2:浪漫,幸福的感觉。
师:这是贝多芬么?跟我们印象里的完全不一样啊。其实我刚听到这曲子的时候,我也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贝多芬写的?于是我很有针对性的,可以说处心积虑地去读了《名人传》,我想看一看,贝多芬的爱情故事。
教师配乐朗读《名人传》原文摘录:
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我心头装满了和你说不尽的话„„啊!不论我在哪里,你总和我同在„„——我爱你,像你的爱我一样,但还要强得多„„啊!天哪!——咫尺,天涯。——„„我的不朽的爱人,我的思念一齐奔向你,有时是快乐的,随后是悲哀的,问着命运,问它是否还有接受我们的愿望的一天。——我只能同你在一起过活,否则我就活不了„„永远无人再能占有我的心。永远!噢,上帝!为何人们相爱时要分离呢?你的爱使我同时成为最幸福和最苦恼的人。爱我呀!继续爱我呀,——永勿误解你亲爱的心。——永久是你的——永久是我的——永远是我们的。
师:毋庸讳言这是一封情书,热烈的表白。在大家的年纪可能刚刚对爱情有了一点懵懂的幻想,而读这样的文字,我也是女孩子,如果有人对我这样表白,我想我一定融化掉了。(生笑)而已经读过《名人传》的同学,谁能给我们讲一下,贝多芬的爱情,真的这样美好吗?
生:我印象里不是的。我读到的部分里写到他爱的姑娘很爱慕虚荣,嫌弃贝多芬的残疾,最终嫁给了另一位侯爵。
师:她做了一个简述。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对贝多芬的爱情做了这样的评价,他说贝多芬对爱情抱着非常神圣的观念,他觉得爱情是至高的纯洁,而这样的一个人,是生来受爱情的欺骗,做爱情的牺牲品的。所以他一生没有尝到过爱情的美好,他爱的姑娘嫁给了别人,他最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读《贝多芬传》我读到这样一个镜头,贝多芬老年的时候,抱着爱人送给他的画像,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在这个镜头里的贝多芬,和我们印象里的非常不一样。他好像不再坚强,他好像非常脆弱。
师放大《致爱丽丝》音乐声。
师:所以我们能听到这样的曲子。他心里有爱。他原来比任何一个人,都懂得爱,都愿意爱,都更用力地去爱过。我想我明白了,他为什么能在命运无穷无尽的苦难中永葆生命的热情。或许爱就是答案。
师播放钢琴曲片断。
师:请同学们说说,听到这样的音乐你心里的感觉。
生1:很凄美,很轻柔的。
生2:舒适悠闲,舒缓的。
生3:宁静,平静中带着一丝忧伤。
师:同学们描述得很细致,不过我一直没有告诉大家这支曲子的名字。学钢琴的同学有没有能告诉大家这支曲子的名字?
生:这是《悲怆》的第二乐章。
教师板书曲子题目:悲怆奏鸣曲。
师:同学们如果我不告诉你们,你们能把这样的曲子和这样的题目联系起来么?我告诉大家他是哪一年写的,是1799年,也就是他耳聋三年以后。同学们听,这么轻柔的曲调,如果说那里面有一丝的忧伤他也是温和的。像夜晚的月光,很安静的倾诉。和我们印象里的贝多芬,还是不一样。我以为贝多芬永远是怒吼的,永远冲向自己的命运的那样一个斗士,可是原来他的悲怆,是可以用这种方式表达的。我又一次迷惑了,原来这也是贝多芬么?于是我去找原文。我们一起来看,罗曼罗兰对悲怆奏鸣曲进行的描述。
教师配乐朗读原文:
奇怪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带忧郁的情绪,无疑的,要使心灵惯于愁苦也得相当的时间。它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际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当“现在”太残酷时,它就在“过去”中生活。往昔美妙的岁月,一下子是消灭不了的;它们不复存在时,光芒还会悠久地照耀。独自一人在维也纳遭难的辰光,贝多芬便隐遁在故园的忆念里。
他从没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庄严的父性的大河,它是那样的生动,几乎赋有人性似的,仿佛一颗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流过;它的浓阴密布、鲜花满地的坂坡,受着河流的冲击与抚爱。在此,贝多芬消磨了他最初的二十年;在此,形成了他少年心中的梦境,——慵懒地拂着水面的草原上,雾氛笼罩着的白杨,丛密的矮树,细柳和果树,把根须浸在静寂而湍急的水流里,——还有是村落,教堂,墓园,懒洋洋地睁着好奇的眼睛俯视两岸,——远远的,蓝色的七峰在天空画出严峻的侧影,上面矗立着废弃的古堡,显出一些瘦削而古怪的轮廓。
师:非常美是吧?甚至不像传记,而像优美的散文诗。这是罗曼罗兰笔下,贝多芬对故园的记忆。而已经看过贝多芬传的同学,能告诉我们,贝多芬的童年,真的这样美么?
生:我记得贝多芬小时候他父亲逼着他弹钢琴,总是爱打人,母亲过于柔弱,想保护儿子却做不到。好像很痛苦。
师:她做了一个大概的描述。我想读过贝多芬传的同学,应该会有印象,贝多芬的童年,应该说很残酷。他的父亲酗酒、暴力。也许在贝多芬的童年时期他对音乐不是热爱而是憎恨,因为他的父亲用暴力的方式逼他学音乐,把他整天和小提琴和钢琴关在一起,逼他练习,而只是因为,他希望儿子的天才,成为他的摇钱树。而唯一很温柔很爱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贝多芬在十七岁的时候就不得不承担生活的重担,因为他的父亲酗酒过度,身体极其差,根本就不能劳动了。他要照顾家庭,他要承担繁重的生活压力,而最终我们听到的是这样的乐曲。有忧伤么?当然有。但只是很淡的。更多的是怀念,甚至是对故乡的一种依靠。在困苦的境遇里只选择采撷并记住他的美好,是属于贝多芬的坚强。我想或许我懂了,他为什么能那么坚强地面对命运,因为他从小,就是这样地热爱生活。
教师播放音乐片断。
师:听到这儿都知道是什么曲子了吧?
生齐:欢乐颂。
师:这是我们最熟悉的贝多芬的名曲《欢乐颂》,实际上它是贝多芬的最后一部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的主题部分,这是一部合唱曲。第九交响曲公演的时候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据罗曼罗兰的描述观众的反应几乎有暴动的性质。观众们给了贝多芬五次热烈的鼓掌欢迎,而在注重礼节的维也纳,给皇族的欢迎礼也不过是三次掌声而已。这样热烈的欢迎,对贝多芬来说,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他已经完全聋了。他背对着观众站在台上,完全不知道台下已经成了欢乐的海洋。直到一位合唱队中的女演员,含着泪拉着他的手转过身来,他才看到了观众的表情。他看到所有观众都站在那里,为他鼓掌,而他耳畔还是绝对的静寂。这支交响曲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并没有给贝多芬带来经济利益。就这在之后不久,他贫病交加而死,在身边没有任何亲人朋友的情况下,黯然离世。而他的最后一支交响曲同学们听——
突然放大音响,出现欢乐颂合唱高潮。
师:你能听到一丝一毫的阴霾么?完全没有。我第一次听这支曲子的时候是在深夜里,我觉得我听到了光,即便在黑夜里眼前都是光。我完全不能想象这是一个完全聋了并且贫病交加的人写的。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也花了很大的篇幅来写欢乐颂,我们来听。
教师配乐朗读原文:
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方能欢乐!
师:我第一次听这个曲子的时候的感觉就像这张照片。
出示幻灯片,大教堂的照片。
师:仿佛站在空旷的万神殿,明亮的阳光从天顶上洒下,身侧是洁白的鲜花与圣水,天使在唱诵着神圣的传说。
放大音响,出现欢乐颂完整主题的合唱,高潮,全体静听。
师:好,都听完了。我们今天在音乐里,完全了一次对贝多芬的接近,也领略了罗曼罗兰的精彩文笔。我想,同学们应该继续去读名人传,这的确是一部能给我们带来心灵震撼的作品。为了方便大家有目的的阅读,老师给大家留两个问题:
大屏幕出示问题:
1哥德听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后曾大为震动,你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为什么蕴含着“令人骚动”的力量?
2你觉得贝多芬于我们的意义何在?当你读完贝多芬传,你将如何面对苦难?
师:那么《名人传》还有两本,关于这两本,我也留两个引导问题。
大屏幕出示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问题:如此辉煌的壁画,米开朗琪罗是如何完成的? 已经有了这样伟大的成就,为什么米开朗琪罗的一生仍然被罗曼罗兰看作悲剧?
大屏幕出示托尔斯泰画像。
问题:托尔斯泰出身贵族,一生衣食无忧,地位尊贵,他的苦难在何处?他的苦难是否是“自讨苦吃”?
铃声响起,下课。
第二篇:《名人传》导读
《名人传》导读
【作者简介】
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批判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法国中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880年全家迁至巴黎。1889年高等师范学院毕业后,写了不少剧本。其中《群狼》《丹东》和《七月十四日》合称为“革命戏剧”,《圣路易》和《理智的胜利》两部红剧合称为“信仰悲剧”。他经过10年酝酿、10年写作,于1912年完成了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该小说于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罗曼?罗兰困此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作品概述】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它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
本书中的三位主人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塑家、画家、诗人米开朗琪罗,另一个是俄国作家、思想家、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虽然他们各自的事业范畴不同,贡献不同,所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他们毕生的精力。他们或承受病痛的折磨,或生活遭遇的悲惨,或内心慌感矛盾,或三者交叠加于一身……沉重的苦恼,几乎让人窒息,几乎要毁灭人的理智。而他们之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生命的追求和信心。
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历路程,凸显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每一个阅读《名人传》的读者首先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品中无法抑制的热情,都会为罗兰那极富感召力的语言而怦然心动。
《贝多芬传》
贝多芬(1770-1827),是一位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演奏家、指挥家。他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一生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具有着深远影响。在东亚,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期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便做了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起了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逐渐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
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贝多芬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
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命运交响曲》。
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
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完全失聪,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
生活的种种苦难没有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独特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音乐之风。
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与世长辞。
【人物解读】
贝多芬是一个被命运作弄的,最终耳聋的音乐家,是一个用痛苦换来欢乐的英雄。
这个表面狂傲的人,在世时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音乐家最重要的器官损坏了,他不敢表露出来,不敢让人知道,只好选择离群索居。他没有知音,甚至连朋友都没有。但是,贝多芬接受了现实,承受了上天给予他的痛苦的命运。因此他也成为作者罗曼?罗兰心目中的英雄。
【贝多芬语录】
1.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永不欺枉真理。
2.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迸发出火花。
3.没有一条规律不会为获得“更美”的效果而被破坏。
4.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灵并把他的光芒撒向人间。
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因为它不能使我屈服。
6.为了追求更美的东西,我们能够冲破任何规律的阻挠。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
1475年3月6日,米开朗琪罗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卡波热斯),父亲是当地的一名法官,脾气暴烈,母亲在米开朗琪罗六岁的时候就死了,于是米开朗琪罗便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
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成绩优秀,他的老师很嫉妒他,于是,一年后米开朗琪罗转入了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也离开了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两天后,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米开朗琪罗、达芬奇、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米开朗琪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拉斐尔都合不来,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米开朗琪罗语录】
1.忧郁症是我的欢乐。
2.一千次欢乐也抵不上一次痛苦。
3.我的肉体归黄土,我的灵魂归天堂,我的金钱归穷人。
4.幸福的精灵,以热烈的爱情,使我垂死衰老的心,保持生命。
5.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
【人物解读】
米开朗琪罗是一个忧郁症患者,是一个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个舍弃欢乐,享受痛苦的英雄。
作者罗曼?罗兰让我们了解到了米开朗琪罗十分矛盾而又复杂的心理,他有着对自己行为的极端厌弃,因为就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个十足的弱者和懦夫。心灵的折磨和奴隶般无休止的劳作,使米开朗琪罗的一生饱受折磨,对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狱。
《托尔斯泰传》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他的著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
托尔斯泰出生名门贵族,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1841年他的监护人姑母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祖母监护。
1862年列夫?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作出了震动19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所处的社会决裂,但此举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
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病死于一个小火车站上。
《托尔斯泰传》是三大传中最有意识地含有教训意味的,几乎全是歌颂人类友爱的赞美诗。
【托尔斯泰语录】
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2.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3.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
4.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5.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6.你没有最有效地使用、而把它放过去的那个钟点,是永远不能再回来了。
【人物解读】
托尔斯泰――一个自我折磨、自我折腾的人,离家出走的老翁,一个打破生活的安宁以安抚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拥有了财富、名誉与地位,但他却像一个疯狂的信徒一样,不断地解剖自己,不断地忏悔,以至于为了自己的信仰抛弃了家庭,抛弃了生活的欢乐,最后做了一个离家出走的决定,客死荒郊。
第三篇:名著导读《名人传》
名著导读·《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为此写作了《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自古以来,传记几乎都是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名人传》却使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痛苦、挣扎和矛盾。罗曼·罗兰指出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人们却彼此隔膜,不懂得互相安慰,所以他要写作《名人传》,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从古希腊神话开始,英雄都是战功显赫的神祇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他认为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惟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因此伟人们的生涯往往就是长期地受难,他们的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折磨,然而正是忧患造就了他们的伟大。贝多芬、米开朗琪罗这样的天才竟终身未婚,未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而托尔斯泰夫妻之间持续数十年的互不理解,则是他的悲剧的最直接的根源。他们在社会上更是受到了最冷酷的对待。贝多芬面对的是怀着敌意的城市维也纳,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米开朗琪罗除了被迫为教皇服务之外,他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有一批卑鄙小人出于嫉妒和怨恨,对他进行恶毒的污蔑和攻击。托尔斯泰面对的则是整个贵族上流社会,以至于被教会宣布为“邪教徒和叛教者”而开除了教籍。
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这三位伟人正是属于后者:贝多芬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米开朗琪罗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了传世的杰作;托尔斯泰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由此可见,他们是在经历了超越常人的磨难之后才成为伟人的。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苦其筋骨„„”,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名人传》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而且在提高人们对于历史和伟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吴岳添)
【阅读建议】
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分别生活在18世纪的德国、中世纪的意大利和19世纪的俄国,因此《名人传》涉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比较复杂,阅读时,要着重理解这些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必要时可读一些与此有关的书籍,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例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以贝多芬为原型的小说,如果读一读这部名著,对于理解《名人传》会大有帮助。
【精彩片段】
1.“„„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2.“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3.“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点评】第一段是贝多芬写给友人阿芒达牧师的信。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使他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还可能受到敌人的污蔑。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由于耳聋引起的一切痛苦,他由此更深刻地体会到世界的可怜和自私。
第二段是贝多芬在书信中写到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亲国戚时的情景。其中“背着手”和“撞”等十分传神的描写,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他对皇亲国戚满不在乎的态度,最集中地表现了贝多芬的叛逆性格。当然贝多芬和歌德的处境不同,对他们进行比较时要全面分析。
第三段是《贝多芬传》的最后一段,是这一部分的总结。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乐家,而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而写的。他隐忍自己的痛苦,却用他以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给人们勇气和力量。这段话概括了贝多芬的音乐的本质。
【探究思考】
1.你也许认为生活中应该充满了鲜花和欢乐,人生来不是为了吃苦的,但是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磨难。人们常说苦难是最好的锻炼,读了《名人传》之后,你对生活中的磨难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请结合阅读的心得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自己的体会。
2.这三位名人如果采取与现实稍微妥协的态度,就会极大地改善他们的处境。米开朗琪罗只知道工作,却不肯改善一下生活;贝多芬与资助他的朋友绝交,使自己陷入困境;托尔斯泰放着舒适的日子不过,想到森林里去修行,这些做法是不是自讨苦吃?
3.罗曼·罗兰描写了名人们相貌丑陋、体弱多病、与家庭关系紧张、与同事不和等缺陷和不足之处,这是否会影响你对他们的崇拜或尊敬?这种兼顾人物优点和缺点的写法,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第四篇:名人传导读教案
痛苦和磨难造就伟人 ——走进《名人传》教学简案
授课教师:丰宁第三中学 滕俐君 授课年级: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名人传》相关常识,了解作家作品知识,了解其中第一本《贝多芬传》主要内容,多角度认识人物,整理阅读思路。2 过程与方法:用教师自己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多媒体课件辅助,音乐引导贯穿。总结阅读方法。情感价值观:学习贝多芬挑战命运的坚强精神,领悟人性之美。教学重点:多角度认识人物,激发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在学生未深入阅读的情况下引导思路,总结方法,激发阅读兴趣。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浩瀚的书籍海洋,大浪淘沙,多少书籍已经被历史的长河淹没,而经典名著却跨越时空,光彩灼灼,亘古流传。阅读名著,让你提升品位,增长智慧;阅读名著,让你文采飞扬,口吐莲花;阅读名著,与睿智的思想交锋,与高尚的心灵交流;阅读名著,让自由的思想驰骋,让繁杂的情绪宣泄。本学期,老师给大家布置的阅读任务是世界名著《名人传》,大家阅读进度如何?
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很真实,其实《名人传》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本陌生的书,我必须利用业余时间从头读这本书,看的时候我和大家遇到的困难一样。每天下班已经很累了,再看这样一本没有情节的,充满漫长的外国人名和注释的书,实在有看不下去的感觉,而且我本人也不太懂音乐,在贝多芬传中那些交响曲啊,音乐的专业名词啊,是很大的困扰。不过,当我沉下心来认真读下去,我发现,这真是一本值得看的书。今天,我们一起来初步探讨这本书,希望今天的学习能够给你今后的阅读一些方法指导。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请大家阅读老师发给你的资料,并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勾画批注。
二、交流研讨:
问题研讨:
1、上述关于作家作品的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2、引起你注意的是哪句话?对此你有何感悟?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详细地了解了《名人传》的作者,不难发现,罗曼罗兰本人也是一个英雄,正如他自己所说,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了解作者对我们把握文章和书籍的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在学习中需要了解作者哪些内容呢?老师想让你们用一首小诗的方式总结整理,我们一起来完成吧。
教师总结:大家填的真棒!让我们再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我们创作的阅读技巧小诗吧!
教师过过渡: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了解书中的内容,本书共有三个传记,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个人物。
(三)认识三个英雄人物:
1、出示图片,边看图片,边读外貌描写片段,猜出描写的是哪一个人。
2、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发现罗曼罗兰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有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罗曼罗兰的外貌描写也给了我们启示: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我手写我心,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写出自己的特点。
这三个人,谁排在第一位?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贝多芬传,看看作者记叙了那些内容。
(四)学习《贝多芬传》
1、师:即使你没有读过贝多芬传,也一定知道贝多芬这个人。那么当你看到贝多芬的画像,听到贝多芬的名字,脑中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教师总结:以前有个学生跟我说过,只要记住贝多芬的事迹,就掌握了议论文写作中一个百用百灵的论据。可以写苦难、奋斗、成功、失败,可以放到任何话题里。我们来看看,世人对贝多芬是如何评价的。(出示图片和评价)读了这段文字,哪两个词语深深地吸引了你?(痛苦、欢乐)
2、贝多芬经历了哪些痛苦?我们来看看贝多芬的生平简介,请你概述贝多芬的困难。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词语概括贝多芬的苦难,老师选择了其中的几个,贫穷、残疾、孤独和童年的不幸,这几个词语概括了他最深的苦难。
3、他的孤独还体现在他的爱情和亲情上,详细介绍贝多芬的情感。
4、刚刚我们谈到的都是痛苦,他的欢乐在何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作品。
5、他是在1796年耳聋的,但是,他仍然执着地热爱生命,顽强地进行创作,现在你怎样看贝多芬的欢乐?
6、从贝多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7、欣赏贝多芬名曲《第九交响曲》
(五)关于《贝多芬传》老师准备和大家交流的就是这些,莎士比亚曾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细细体验,期待与你们再次分享阅读感受!
学完了这些,你能对老师想要告诉你的阅读方法,做个总结吗?
请你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句式概括一下我们学习的过程。
(六)、总结学习内容: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什么?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收获哪些阅读方法?
(六)结语:《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中国人的一句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同学们,带上你们的智慧和意志,去认真读《名人传》吧!
教师简历: 1999年——2006年在万胜永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2006年——2008年在鱼儿山小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2008年 ——2012年在黄旗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2012年——2014年在丰宁二小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2014年——现在在丰宁第三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工作。
第五篇:名著导读 - 《名人传》
名著导读2-
娜》、《复活》。
22.“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
这句话是《名人传》中贝多芬的名言。“幸福的灵魂,时间在其中不再流逝!”是米开朗琪罗的名言。“不能忍受考验的人是无法教点什么给能忍受考验的人的。”是托尔斯泰的名言。
23.请列举三件米开朗琪罗的伟大的作品:《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末日审判》。
24.请分别列举一条贝多芬在关于人生,关于音乐,关于批评的名言。
人生:“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音乐:“音乐应该让人们的精神火花迸发出来。”
批评:我同伏尔泰一样地认为,“被苍蝇咬上几口,骏马仍旧奔驰向前”
25.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斯泰的妇女观。他反对现代的女权主义,称赞贤妻良母,认为勇敢的妻子应该是丈夫的助手而不是他的工作障碍。
26.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 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作为音乐家、作曲家却耳朵失聪;最大的幸福是他战胜痛苦,创造出拥抱欢乐的《第九交响乐》。
27.在《贝多芬传》后,作者附了“海利根遗嘱”的目的是什么? 增加传记“引文”的真实性,同时也是贝多芬痛苦生活和读者心灵的一次撞击。
28.《米开朗琪罗传》中,作者写到雕塑家完成的许多雕塑,可看出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有怎样的与众不同的特征? 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男性的雄伟和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新鲜感,因而备受世人的尊崇。
29.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探索了这位艺术巨匠哪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痛苦和磨难——时代与社会给他带来的种种苦痛;二是他的艺术创作带给他的短暂的狂欢。
30.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传)、雕塑家(米开-3-
朗基罗)、文学家(托尔斯泰)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三人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丰富多彩,他们的作品精深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