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领导积极协调努力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发言稿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扩大工作领域、完善组织网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程序、增强法律效力等方面,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2002年,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了27;今年1-3月份,又同比下降了17.1。
一、加强领导,把调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触点增多,民间纠纷呈连年上升的势头。从1997年到2001年5年之间,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由民间纠纷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也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市场机制不尽完善和规范,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纠纷,原有的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近年来,由于FLG的影响,人们的信念发生动摇,导致社会不稳定;由于利益分配调整、工人下岗数量增多、经济交往扩大等原因,各种债务纠纷大量增加;因赡养、离婚等传统婚姻家庭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涉及承包地界、房前屋后边界等邻里纠纷层出不穷;因干部办事不公、不廉而造成的干群矛盾纠纷在整个矛盾纠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造成上访或“民转刑”,必须发挥民调的作用,从源头上遏制矛盾纠纷的发生,防止矛盾激化,从根本上保持社会稳定。
为此,工作中,我们首先做到了领导重视。把调解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抓紧抓好。我们做到在下乡调查研究时,过问调解工作;在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时,把纠纷调处做为重要内容;在领导精力上,向纠纷调解工作倾斜。工作中,我们成立了招远市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分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民间纠纷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采取对策,部署任务。去年,市综治委出台了《关于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管理规定》,加大了调解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增强了基层调解工作人员的责任感。5月份,在蚕庄镇召开了全市基层调解工作现场会,推广了蚕庄、金岭、玲珑等镇的经验;会上,市综治委主任讲话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总结前段调解工作,指出了问题和不足,明确了今后调解工作的重点,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针对调解协议在诉讼审判工作中的法律效力,以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转发了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从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机制、确认效力、深化改革、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等七个方面,对调解工作进行规范,为今后的调解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其次是落实责任。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为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各级各部门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责任。责任书明确规定,凡本单位内部出现的各种纠纷调处率达到98%以上,得60分,每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此项不得分。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做到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落实。近年来,由于落实了调解工作责任,全市各镇、街道、区普遍建立起了镇(街、区)司法调解中心,调解区、村调委会、调解小组和“十户三员”五级调解网络;制定了一系列的调解工作制度;加大对调解工作的投入,落实了调解人员的报酬,做到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充分调动了调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信息灵、速度快,保证了调处成功率,有效地防止了矛盾,遏制了纠纷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金岭镇实行“一村两牌”、“一户两卡”制度,把调解工作责任落实到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发挥综合治理的协调作用,促进调解工作顺利进行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仅靠业务主管部门孤军奋战,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工作中,我们注意指导和协调,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组织市调解领导小组和社会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共同做好这项工作,真正形成配套联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近几年来,我们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的功能,在人民调解工作中主要抓了三个协调:
一是协调队伍建设。近几年,我们针对调解工作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了调解队伍建设,在镇(街、区)注意把有一定法律水平、业务素质高的同志安排到司法所。特别是在机构改革时,做到了司法所机构不撤,人员不减。蚕庄镇在合并后原有两个司法所长,曾安排一名所长包区,机构改革时,为加强调解工作,把该同志从区上抽回,充实了司法所力量。在农村和居委会,普遍把水平高、能力强、热爱调解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两委”班子,享受班子成员待遇。2001年,及时制定下发了[2001]17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调解人员的工资标准及兑现办法,较好地落实了调解人员的经济待遇,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调解工作稳步发展。
二是协调重大疑难纠纷案件。近几年,由于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牵扯面比较广,这些矛盾纠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处理不及时或方式方法不得当,就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在社会上就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工作中,我们为了不使这些矛盾纠纷激化,对疑难纠纷实行综治成员单位现场办公,凡是涉及到哪个综治单位的,一律到纠纷第一现场查看实情,了解情况,找出原因,并提出司法调解建议,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松手,解决不好不罢休。去年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夏天,齐山镇大原家村因干群矛盾发生了纠纷,我们综治委组织公安局、司法局、土地局、信访局、林业局、农业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和齐山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及有关人员,经过两天两夜的努力工作,理顺了群众情绪,平息了事态,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今年以来,由于我们狠抓了涉及全市面上的易激化纠纷的调处,有效地解决了矛盾,在全国、省“两会”期间,没出现一起进京到省上访的,没出现一起集体访、越级访。
三是协调工作力量。今年1月份,市司法局牵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卷地毯”式的民间纠纷集中排查活动。为了深入开展好这项工作,我们积极协调综治成员单位和镇(街、区)的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协助司法部门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活动期间,市直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包镇(街、区),镇(街、区)两委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制发了民间纠纷调查表,一户一户地查,一户一户地填。有纠纷的填纠纷,限期调处,暂时调处不了的,向当事人做出承诺,讲明调处期限;没有纠纷的,由户主签字,保证春节期间不发生问题。通过集中排查活动,使全市的矛盾纠纷彻底清出了底子,捞出了底数,活动期间,全市共排查出纠纷1437起,调处1412起。由于措施得力,今年春节期间没出发生一起重大矛盾纠纷,有效地保证了全市稳定。
三、加强检查督导,确保人民调解工作各项措施落实
人民调解工作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要常抓不懈,决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落实不到行动上。工作中,切实做到常宣传、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近年来,主要落实三项制度。
一是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镇(街、区)综治办主任例会,汇报各单位本月的民间纠纷排查情况和疑难案件的调处情况。对倾向性的纠纷、代表性的纠纷,主要领导靠上做了哪些工作,现在的进展情况。同时,对下月的民调工作提出要求。
二是月报表制度。每月由各镇(街、区)上报“民间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汇报表”。内容涉及纠纷的种类、纠纷的原因、当事人姓名、调处人姓名、办结情况等。报表要实事求是,不准虚报、瞒报,更不准不报。特别对办结情况的填写,不准没有办结说办结,一是一,二是二,清清楚楚。发现报表不属实,对领导和填表人提出批评,严重失实的在年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中给予扣分处理。
三是督办制度。对易产生重大影响、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实行挂牌督办,由市综治委签发案件督办单,领导包案,落实责任,挂牌督办,限期办结。包案领导在案件调处后,要写出报告,汇报工作情况和纠纷结案效果。对所包调处的纠纷案件要及时进行回访,确保不反复,巩固调处成果。对包案领导玩忽职守,工作不力,迟迟调处不了,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第二篇:加强领导积极协调努力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发言稿
加强领导积极协调努力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发言稿
加强领导积极协调努力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发言稿2007-03-01 23:48:
32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综合治理的“第一道防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扩大工作领域、完善组织网络、提高队伍素质、规范工作程序、增强法律效力等方面,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年全市刑事发案同比下降了;今年1-3月份,又同比下降了。
一、加强领导,把调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触点增多,民间纠纷呈连年上升的势头。从年到年5年之间,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由民间纠纷而引发的刑事案件也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市场机制不尽完善和规范,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纠纷,原有的矛盾纠纷呈现出新的特点。近年来,由于×××的影响,人们的信念发生动摇,导致社会不稳定;由于利益分配调整、工人下岗数量增多、经济交往扩大等原因,各种债务纠纷大量增加;因赡养、离婚等传统婚姻家庭纠纷也呈上升趋势;涉及承包地界、房前屋后边界等邻里纠纷层出不穷;因干部办事不公、不廉而造成的干群矛盾纠纷在整个矛盾纠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影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造成上访或“民转刑”,必须发挥民调的作用,从源头上遏制矛盾纠纷的发生,防止矛盾激化,从根本上保持社会稳定。
为此,工作中,我们首先做到了领导重视。把调解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突出出来,抓紧抓好。我们做到在下乡调查研究时,过问调解工作;在研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时,把纠纷调处做为重要内容;在领导精力上,向纠纷调解工作倾斜。工作中,我们成立了招远市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分管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民间纠纷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采取对策,部署任务。去年,市综治委出台了《关于基层调解组织建设的管理规定》,加大了调解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力度,增强了基层调解工作人员的责任感。5月份,在蚕庄镇召开了全市基层调解工作现场会,推广了蚕庄、金岭、玲珑等镇的经验;会上,市综治委主任讲话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总结前段调解工作,指出了问题和不足,明确了今后调解工作的重点,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针对
调解协议在诉讼审判工作中的法律效力,以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转发了市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从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机制、确认效力、深化改革、队伍建设、加强领导等七个方面,对调解工作进行规范,为今后的调解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其次是落实责任。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做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各级各部门层层签定责任书,落实责任。责任书明确规定,凡本单位内部出现的各种纠纷调处率达到98%以上,得60分,每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此项不得分。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做到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落实。近年来,由于落实了调解工作责任,全市各镇、街道、区普遍建立起了镇(街、区)司法调解中心,调解区、村调委会、调解小组和“十户三员”五级调解网络;制定了一系列的调解工作制度;加大对
调解工作的投入,落实了调解人员的报酬,做到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充分调动了调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信息灵、速度快,保证了调处成功率,有效地防止了矛盾,遏制了纠纷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金岭镇实行“一村两牌”、“一户两卡”制度,把调解工作责任落实到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发挥综合治理的协调作用,促进调解工作顺利进行
人民调解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仅靠业务主管部门孤军奋战,是很难取得成效的。工作中,我们注意指导和协调,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组织市调解领导小组和社会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共同做好这项工作,真正形成配套联动,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近几年来,我们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的功能,在人民调解工作中主要抓了三个协调:
一是协调队伍建设。近几年,我们针对调解工作的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
础上,加强了调解队伍建设,在镇(街、区)注意把有一定法律水平、业务素质高的同志安排到司法所。特别是在机构改革时,做到了司法所机构不撤,人员不减。蚕庄镇在合并后原有两个司法所长,曾安排一名所长包区,机构改革时,为加强调解工作,把该同志从区上抽回,充实了司法所力量。在农村和居委会,普遍把水平高、能力强、热爱调解工作的人员充实到“两委”班子,享受班子成员待遇。年,及时制定下发了号文件明确规定了调解人员的工资标准及兑现办法,较好地落实了调解人员的经济待遇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调解工作稳步发展。
二是协调重大疑难纠纷案件。近几年,由于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牵扯面比较广,这些矛盾纠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处理不及时或方式方法不得当,就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在社会上就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工作中,我们为了不使这些矛盾纠纷激化,对疑难纠纷实行综
治成员单位现场办公,凡是涉及到哪个综治单位的,一律到纠纷第一现场查看实情,了解情况,找出原因,并提出司法调解建议,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松手,解决不好不罢休。去年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夏天,齐山镇大原家村因干群矛盾发生了纠纷,我们综治委组织公安局、司法局、土地局、信访局、林业局、农业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和齐山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及有关人员,经过两天两夜的努力工作,理顺了群众情绪,平息了事态,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今年以来,由于我们狠抓了涉及全市面上的易激化纠纷的调处,有效地解决了矛盾,在全国、省“两会”期间,没出现一起进京到省上访的,没出现一起集体访、越级访。
三是协调工作力量。今年1月份,市司法局牵头,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卷地毯”式的民间纠纷集中排查活动。为了深入开展好这项工作,我们积极协调综治成员单位和镇街、区 的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协助司法部门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活动期间,市直综合治理成员单位包镇(街、区),镇(街、区)两委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制发了民间纠纷调查表,一户一户地查,一户一户地填。有纠纷的填纠纷,限期调处,暂时调处不了的,向当事人做出承诺,讲明调处期限;没有纠纷的,由户主签字,保证春节期间不发生问题。通过集中排查活动,使全市的矛盾纠纷彻底清出了底子,捞出了底数,活动期间,全市共排查出纠纷起调处起。由于措施得力,今年春节期间没出发生一起重大矛盾纠纷,有效地保证了全市稳定。
三、加强检查督导,确保人民调解工作各项措施落实
人民调解工作是新时期党和政府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要常抓不懈,决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落实不到行动上。工作中,切实做到常宣传、常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近年来,主要落实三项制度。
一是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镇(街、区)综治办主任例会,汇报各单位本月的民间纠纷排查情况和疑难案件的调处情况。对倾向性的纠纷、代表性的纠纷,主要领导靠上做了哪些工作,现在的进展情况。同时,对下月的民调工作提出要求。
二是月报表制度。每月由各镇(街、区)上报“民间纠纷排查调处情况汇报表”。内容涉及纠纷的种类、纠纷的原因、当事人姓名、调处人姓名、办结情况等。报表要实事求是,不准虚报、瞒报,更不准不报。特别对办结情况的填写,不准没有办结说办结,一是一,二是二,清清楚楚。发现报表不属实,对领导和填表人提出批评,严重失实的在年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中给予扣分处理。
三是督办制度。对易产生重大影响、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实行挂牌督办,由市综治委签发案件督办单,领导包案,落实责任,挂牌督办,限期办
结。包案领导在案件调处后,要写出报告,汇报工作情况和纠纷结案效果。对所包调处的纠纷案件要及时进行回访,确保不反复,巩固调处成果。对包案领导玩忽职守,工作不力,迟迟调处不了,造成不良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第三篇: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
乌丹镇是翁牛特旗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辖43个嘎查村、5个社区居委会、295个村民组,全镇总土地面积312万亩,总人口13.2万人。2009年,我们面临的形势还很严峻,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就业、务工、下岗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很可能形成不稳定因素;二是信访形势不容忽视,越级上访、进京上访、集体上访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我镇的社会稳定和谐;三是敏感阶段相对集中,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西藏实现民主改革50周年,平息1989年政治**20周年,取缔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10周年。在新的社会矛盾出现的同时,原有的一些社会矛盾也可能随之凸显。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一些人的心理就会失衡,不及时排查化解就可能引发大的事端;四是随着社会上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心态日益复杂化,新老矛盾交叉影响,各种矛盾将进入高发期。人民调解是一项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它既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下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影响社会和谐的不安定因素,推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就
必须重新审视人民调解工作,理清工作思路,增强意识,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我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矛盾纠纷主要类型
近年来,农村矛盾纠纷主要表现在六大方面:一是土地征用问题。存在因基层政府实际征用与批准征用面积不符,引发矛盾纠纷;因征地补偿标准引发矛盾纠纷;因失地农民转型难,生产生活出路受困,引发矛盾纠纷。二是村务管理不善问题。村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村务透明度不高、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干部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财产,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矛盾纠纷。三是民间琐事纠纷问题。如相邻关系、地边地界、家庭婚姻、民间借贷等引发矛盾纠纷。四是土地权属、林权引发矛盾纠纷。五是移民搬迁。六是人身损害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务等引发矛盾纠纷。
二、农村矛盾纠纷的新特点
1、民间纠纷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传统的婚姻家庭和邻里纠纷呈下降趋势,而以资源权属、环境、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等经济内容的新型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其中因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在增加,特别是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政策实施后,土地纠纷大幅增多。矛盾纠纷主体构成日趋复杂化,一些跨行业、跨地区的纠纷也不时出现。
2、群体性事件增多,范围和数量增大,纠纷参与人数存在群体性倾向。参与人数动辄三五成群,甚至数十人,而且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甚至有的群体性纠纷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事前和事中都有较为周密的计划。
3、个别纠纷的当事人诉求方式和行为方式偏激,遇到一点小事或无虚有的事上访,制造事端,扰乱视听,有的利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假日或政治敏感期,进京、赴区、到市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无理缠访。
三、对新时期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
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自身建设,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例会、学习、考评、业务登记、回访、统计和档案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工作程序、工作纪律、当事人权利与义务公开,并上墙明示。按照及时、经济、严肃、和睦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水平。统一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名称、标牌、印章、调解庭(室)徽标、调解员徽章、调解员工作程序和调解文书格式。大力推动调委会“五有”(有标识牌、有相对固定工作场所、有印章、有调解回访记录、有统计台帐)和“四落实”(组织落实、制度落实、工作落实、报酬落实)的建设,推动规范化建设上新水平。
(二)科学建立农村矛盾纠纷摸排预警机制
针对当前农村矛盾纠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摸排预警机制。如何开展矛盾纠纷的摸排工作,要坚持二个原则。一是群众性原则。农村各类矛盾纠纷隐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以光靠镇村两级干部或者司法部门是不能及时有效地捕捉到种种问题的萌芽,我们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开展摸排预防工作。二是早发现原则。任何矛盾纠纷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爆发的过程,假如我们能够及早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就能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确保社会的稳定。
(三)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协调指导
要认真履行人民调解职责,切实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协调指导,及时把握农村矛盾纠纷动态,及时研究矛盾纠纷的新情况、新特点、新规律,切实当好乡镇党委政府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参谋助手。进一步加大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指导协调督促力度,切实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多种化解手段并用、两级调解良性互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加大教育力度,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加强对村民的政策法制教育,扩大普法的广度,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如广播、电视、报刊、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
方式在农村中深入普及法律知识,要注重普及与农民生活、生产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法律,宣传守法、执法和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等知识,还应大力推广村务公开,增强透明度,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村务治理,使干部与群众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相互支持,减少干群间的纠纷。同时,广泛开展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加强文化道德和修养,做到遇事冷静对待,互相谦让,正确处理,减少各类矛盾纠纷的发生。
(五)提高队伍素质,适应新时期需要
新时期的矛盾纠纷有突发性、潜伏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化解难度大,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适应新要求的高素质的调解队伍。尤其是提高基层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更为重要。首先应采取培训等方式尽快提高现有调解员的素质,其次端正干部思想,通过教育,提高各级干部对新形势下加强法制建设重要性的熟悉,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进而通过各级干部向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
(六)不断强化农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力度
面对新时期农村矛盾纠纷的新特点,要预防和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必须在科学建立预警机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以化解群体性、复杂性、易激化等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为重点,坚
持经常性与集中性排查调处相结合,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调解工作方针,及时、依法做好多发性、常见性民间纠纷调解,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和萌芽状态。工作中要注重从思想上正视矛盾,积极主动抓“苗头”;从全局上把握矛盾,集中力量抓“重头”;从客观上分析矛盾,实事求是抓“源头”;从根本上熟悉矛盾,以人为本抓“头头”。只有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维护稳定的目的。
(七)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说明,凡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变更法定事由的,应当确认其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立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树立人民调解协议的公信。
第四篇:1如何创造性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如何创造性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城区司法所所长何树生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制定的这一宏伟蓝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对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就要坚持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我们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应当认真思考人民调解组织如何更好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人民调解工作在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共同组成我国完整的调解体系。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其特征是它的人民性,民主性和群众司法性。人民调解的法律地位决定了它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调解组织既要及时正确地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又要通过宣传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预防犯罪,减少诉讼,配合有关部门抓失足青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半个多世纪以来,人民调解在我国的革命历史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东方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间纠纷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主 1
要表现为纠纷的多样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纠纷不仅有个人与个人、还有个人与集体、集体与国家、干部与群众、本地区与外地区等,涉及的范围不仅是家庭、邻里、婚姻、赡养等,经济领域的纠纷也日益突出,纠纷涉及到各个领域,增加了调解的难度,许多纠纷已经超出了人民调解的范围。因此,人民调解工作要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就必须把握市场经济的新特点,及时采取一些新措施,才能把这项工作搞好,更加扎实有效,更好的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我认为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改进工作方法,有计划性地、划分层次地,开展调解工作由于新时期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社会矛盾多元化,群众性矛盾多,解决矛盾的难度大,责任重,并且容易激化,而我们的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形式都很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因此,我们要研究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新特征,提出新措施,完成新任务。对因政府行为或涉及重大政策问题的矛盾纠纷,如涉及城建、市容、环保部门的矛盾,其调解方式只能是行政手段。为此,有关行政部门或负责单位必须挺身而出,履行职责,面对矛盾,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找到调解处理矛盾的合理方法。这就要求坚决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注重运用行政调解各种利益关系,主动改进工作作风处理各类矛盾。对于经济纠纷、或难度较大、或久拖未决的矛盾纠纷交由人民法庭主持调解,加大其调处力度,使矛盾纠纷尽快得到合理解决。对于民间纠纷,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充分运用法律和道德等手段和“以人为本”理念,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化解和疏导矛盾。
二、建立规范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
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人民调解委员会要掌握本地区矛盾纠纷的总体情况,尤其对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的苗头应予高度警惕,及时列入排查调处工作日程,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人民调解工作之所以被誉为“第一道防线”,就在于它不仅注重矛盾纠纷发生后及时调处,而更注重矛盾纠纷的预防,因此,要建立超前防范机制,各人民调解组织应从实际出发、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不断完善调解组织网络,通过建立通畅、快速的信息报告制度,才能及时发现纠纷苗头,才能掌握本地区矛盾纠纷的总体情况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使排查调处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因此,应把集中排查和经常排查结合起来,把矛盾纠纷排查作为调解组织的一项主要的基础工作,长期坚持下去。
三、突出功能,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人民性、民主性和群众司法性作用人民调解工作以其简更、快捷的手段,在调解民间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独特的功能。在新形势下,人民调解的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防功能;二是化解功能;三是教育功能;四是宣传功能。人民调解基于以上四个独特的功能,其在调解人民内部关系,稳定生产、生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等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1月1日,《人民调解法》的颁布实施对人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人民调解工作程序、人民调解协议等主要方面作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实现了人民调解制度与诉讼制度的接轨,为人民调解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规范人民调解工作,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调解纠纷,实际上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调解纠纷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引起纠
纷的原因不同,调解人员就需要像医生一样,学会找到引起纠纷的症结,对症下药,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依照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耐心细致地对当事人进行规劝、疏导和说服教育,妥善地疏导不良情绪,把思想工作做到对方的心坎上,促使当事人知法、懂法、守法,履行法定义务。
四、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稳定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人民调解工作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把涉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作为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重点,加强做好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稳定大局,关键要在“调防结合”上下功夫。在解决社会治安问题上,党中央强调一手抓严历打击,严重刑事犯罪,一手抓预防教育和管理,两手并举,标本兼治。人民调解作为“防”的一手,要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要积极调解,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把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减少到最低限度,搞好传统的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民间纠纷的调解,特别要妥善调解好有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民间纠纷,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产生的民间纠纷;另一方面,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努力做到对各种民间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激化,紧紧依托社区人民调解和法律服务这个中心,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社区司法调解中心两个优势,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的需要,使人民调解共和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服务中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纠纷数的不断上升,案件类别的不断更新,出现了一些派出所管不了,法庭判不了的案件。但是矛盾还是存在的不能任由矛盾的肆意发展激化。不能使用强制手段只能用调解的方式将矛盾化解。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应当更加重视并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实现新的发展。人民调解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
2010年XXX所人民调解工作重点是做好人民调解网络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镇社区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村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完善镇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化解疑难复杂纠纷、指导村调解组织开展工作的作用。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的自律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在流动人口聚居区、毗邻接边地区、大型集贸市场、等建立调解组织,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