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政策调研推动农业发展
强化农业政策调研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三门峡市农业局
(2010年4月 日)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本”、“成事之基”。在省农业厅的关心支持下,我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大局,不断探索、创新机制,深入一线开展农业政策调研,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010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70亿元,比“十五”末的33.1亿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5787元,比2005年的2935元增长97%,高于全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现就我们开展政策调研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促成调研工作格局
群雁高飞头雁领,任何工作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调研工作尤其如此。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政策调研工作,将其作为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三农”水平的重要措施,领导带队,全员参与,在经费使用、人员配备、后勤保障等三个方面给予倾斜,凡涉及调研方面的费用一律敞开绿灯,选择业务骨干以及新调入的大学生作为主要调研人员,并优先配齐现代办公设备,为推动农业政策调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局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基础设施等内容开展调查研究,多方听取意见,详细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帮助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近年来,局领导在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调研文章30余篇,邵学敏局长撰写的《加快我市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三
1门峡市农业信息化的实践与思考》分别在农村工作通讯、计算机与农业杂志上发表,撰写的《钱从哪里来,增收怎么办,观念怎么转》分别在市委组织部举办的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以及6县市区进行巡回演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围绕大局,突出重点,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要使调查研究有效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关键要抓住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活动。我们紧跟时代步伐,紧贴领导思维,紧系基层实际,精心设置调研课题,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
一是选准选精调研课题。在调研工作中,我们紧紧盯住领导和群众的关注焦点,盯住中央和省市的工作动向,盯住本地工作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作法,精心选题,找好调研切入点,再结合各地各部门的业务实际列出专题调研题目,每年都以文件形式下发,对组织的每一次调研活动都做到定计划、定课题、定时间、定质量,力求调研出实效。2009年,中央出台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为全面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我们选定了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土地流转等调研课题26个;2010年,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主题,确定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28个专题。同时,我们还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中心,超前选择带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先后开展了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创汇农业发展战略等中长期研究,从规
划、布局、步骤、对策等方面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的总体方向,为推动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是用足用活调研方法。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涉及面广、难度较大、任务艰巨,要想写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关键是靠深度挖掘。一方面,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取查资料、听汇报、看试点、办座谈等形式,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使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统一部署,对全市6个县市区、1364个行政村的经济发展、公共设施、村主导产业、农民收入、新农村建设一些有益的尝试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调研,提出了“六有六通六化四好四确保”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组织实施强村富民、四大工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另一方面,为使调研活动更深入,更能反映出农村深层问题,我们邀请省农科院、河南农大、郑州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学者,配合省人大,会同市人大、市政协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合力。2010年,为全面掌握我市农民收入情况,找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我们会同国家统计局三门峡农调队、市统计局、财政局、林业局等10多个部门,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农民收入调研,总结出了我市以特色促增收、以政策促增收、以转移促增收、以改革促增收的经验做法,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和对策。
三是做细做实调研督导。建制度、立规矩,是抓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为确保调研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强化措施,突出抓手,对调研工作实行目标考评责任制。年初在制定下发各科室岗位目标任务的同时,坚持把政策调研列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把
全年调研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年初抓布置,年中抓推动,年末抓检查,平时抓督促,随时要成果,对完成调研任务突出的科室进行奖励加分,对没有完成调研任务的科室扣除基本分。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将调研报告在“黄河农网”上发布,组织专家和职工对调研工作进行打分,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对评出的优秀调研报告进行通报表彰并装订成册,作为年终评先加分的重要依据。五年来,全市累计撰写调研报告200余篇,评出优秀调研报告60篇,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开展政策调研的积极性。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加快调研成果转化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进入领导决策,指导工作,为实践服务,这是我们做好调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们积极运用调研成果,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
为充分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我们对果品、畜牧、林业、烟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提出了对策建议。在果品生产中,围绕打造全国最大果品生产加工基地这一目标,根据调研结果,积极实施“六化战略”,推广“六项技术”,重点解决了果面着色不均、果品销售不畅等问题,全市果品总产达到17.5亿公斤,苹果出口10576吨,创汇749万美元,居全省首位;果品综合加工能力超过60万吨,约占全国的1/6;到“十二五”末,全市果品面积发展到300万亩以上,力争达到500万亩,总产达到32亿公斤,农民人均果品收入3000元。我市森林
覆盖率高,果树枝杈多,发展食用菌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我市食用菌发展速度缓慢、规模效益低下,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方面深入调研,查找原因,另一方面外出学习,借鉴经验,明确提出了“食用菌布局由深山区向丘陵塬区转移、栽培方式由段木露天栽培向代料设施栽培转移、品种由大路品种向特色品种转移”的发展思路,全市栽植规模突破1亿袋,“十二五”末达到2亿袋,鲜品产量30万吨,总产值12亿元。2010年,果、牧、林、烟、菌等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5%,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三门峡市调研时,称赞我市农业结构调整搞得好,特色农业促农民增收“很了不起”。
(二)积极探索,强力推进农业“三化”
针对调研中提出的龙头企业数量少、特色农业规模小、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我们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发展农业“三化”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全力推进,以产业化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以标准化提高特色农业品牌效应,以信息化加快特色农产品流通步伐。产业化重点是“建基地,强龙头,扶组织,带农户”,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化解市场风险。全市省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8家,各类规模以上农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50家,带动农户33.3万户。标准化以建设“两级三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培育发展名牌农产品为手段,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现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定点检测机构,成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市。信息化主要是围绕“市级抓提升,县级抓巩固,乡镇抓服务,村组抓延伸”的思路,创建了黄河农网、中
国苹果网和全国中西部第一家黄河金三角苹果电子商务交易中心,创办了新农村广播电台、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和黄河农业网络电视台,全市农业网站发展到300家,上网农民达到20多万人,网上销售农产品达14亿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更新观念,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三具两基一抓手”和“四个重在” 重要思想,要求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认真落实卢书记讲话精神,针对农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使农业生产由过去的注重数量增长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农产品加工由过去的不加工或粗加工向精深加入转变,农产品贮藏运输由过去的露天存放、敞车运输向冷库贮藏冷链运输转变,农产品销售由过去的注重国内市场销售向同时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产业发展由过去的稳步发展向快速发展转变,畜牧业就是要以加工促发展,建成全省畜产品重要生产加工基地,果品生产就是要壮大规模,提升品质,扩大出口,建成黄土高塬优质苹果标准化生产的典范,食用菌就是要围绕两大市场,加快四个调整,栽植规模五年翻番,努力实现我市由传统农业小市向特色农业强市新跨越。
我市在农业政策调研方面虽然作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市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加强政策研究,积极推进法制建设,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一、农业科技创新
近年来,高邮市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依托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基地建设,引进新技术,推行新模式,推广新成果,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高邮市委市政府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五大行动之一,并出台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通过政策支持、组织保障、资金支援等,全力提升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品种和技术创新
市科技部门做好成果申报,争取资金扶持,促使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此外,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大面积推广良种,使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苏邮Ⅰ”蛋鸭配套系已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并列入了今年全省农业主推品种;14家罗氏沼虾虾苗厂年产虾苗30亿尾,补齐了罗氏沼虾虾苗供应长期依赖外地虾苗厂的短板。
2、以资源优势与科技优势融合助推农业项目。
近年来,该市与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江南大学、里下河农科所等联合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合作项目,深入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目前,富裕达公司依托国内知名院校,成立了“高邮市罗氏沼虾研究所”,专门研究罗氏沼虾育苗、养殖、加工等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难题;高邮鸭集团成立了全国鸭蛋加工行业唯一的“国家蛋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禽蛋分中心”;双兔食品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展米乳、糙米汁等产品精深加工;戚伍水产公司成立了“罗氏沼虾养殖与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罗氏沼虾精深加工已组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5项。
3、以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高邮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以专项科技经费鼓励引导农业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先行先试,聘任了科技特派员79名,培植科技示范户3500户,建立科技示范基地40个。同时,认真开展农民培训工作,实现科技示范户、技术指导村村全覆盖。
4、以创新机制开发农业项目
高邮市在创新农业开发项目上明确三点要求:一是通力协作,明确责任,合力推进项目建设。该市对项目区乡镇明确专人负责,对施工单位、监理部门要求各负其职保工程质量,要求市农开局、财政局加强监管和督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把握节点,争分夺秒,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该市对项目区乡镇和中标企业要求排进度,对项目建设内容序时推,要求施工单位做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击在一个月内完成土方工程任务。三是咬定目标,争创一流,精心打造优质工程。该市明确提出了“扬州争第一、全省争优秀”农业开发的目标,切实要求相关部门要按照设计把好数量关、质量关、效益关。市农开局做到落实专人监督,加强跟踪督查,并在项目区乡镇邀请当地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能力强素质高的村民代表组成“民间监理小组”,全程跟踪项目的实施。
5、创新开发思路,构建农业产业化集中区
①集中区建设全面启动,稳步推进。为了从组织上保证集中区建设,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高邮产业化集中区建设领导小组”,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从而实现了集中区建设有组织、有班子、有人员。②出台集中区建设规划。这规划规定了集中区的区域,主要指紧靠省级高邮经济开发区,从京沪高速入口至北关河约二公里地段,沿高兴东公路南北两侧建设集中区。到“十一五”期末,集中区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凡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贸易企业及项目可优先落户集中区,其它项目原则上不得落户集中区。建设规划的出台,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在土地趋紧的大背景下,为集中区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③明确集中区发展目标。按照省和扬州市农开局要求和高邮市“三个倍增”计划,我局确立了集中区“十一五”发展目标,即到“十一五”期末,集中区农副产品加工及贸易企业达30家,比2006年增加20家以上;经济总量达40亿元,比2006年增加30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3万户,比2006年增加5万多户。④周到服务进区企业。我局把服务进区企业及项目作为推进集中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一是主动服务。设立服务热线,24小时不关机,谁叫谁到,上门服务。局负责同志还经常深入企业,了解发展情况,听取企业意见,及时帮助协调和化解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全方位服务。特别是新进企业和项目,局负责同志帮助跑政府、跑部门,办理登记手续,疏通审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在项目开工投产后继续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刚进区落户的高邮市龙宇食品厂,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办好了进区用地、规划、建设等各项手续,投资客商非常满意。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出台了优惠政策,在我局的争取下,凡落户集中区的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及项目,除在供地上得到保证外,还可享受工业生产加工型项目的一切优惠政策。二是包装、推介项目,年初我局包装了2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借助省和扬州市农开局农开网向外推介,同时还主动参加扬州市农开局和市政府在外举行的各类招商活动,积极宣传高邮农业开发,推介高邮农业项目。三是调动和发挥集中区所在地政府的作用,集中区的区域主要在龙虬镇,我们主动与龙虬镇党委、政府做好沟通,争取地方的理解和支持,合力打造集中区的局面已初步形成。⑥积极争取国开项目扶持。在国开办、省和扬州市农开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集中区争取了两个农业开发项目,一是国开投资参股经营项目,中央和省财政共同投资参股2800万元,支持我市双兔米业集团发展优质稻米深加工项目;二是国开重点产业化项目,投入国资900万元,支持我市富裕达公司发展无公害特种养殖饲料加工项目。随着这两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必将大大提升集中区的形象,支撑和拉动集中区的建设。
二、崛起的农业产业集群
1、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崛起特征 江苏扬州高邮市的农业产业集群,是以粮食等传统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与现代生产经营手段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在现阶段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增产增收两大目标建设中非常典型。以政府的高效推动、经济体的利益驱动,和资金、技术、人才的专业化联动,正在形成区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邮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在农业综合开发的大力推动下,高邮已发展成为苏中最大的名优农产品生产区域之一。建成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高邮产业化集中区、司徒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高邮鸭蛋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区、全国罗氏沼虾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和一批省、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有10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8个农产品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58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高邮麻鸭、高邮咸蛋、松花蛋、双兔大米、珠光大米、秦邮董糖、秦邮醉蟹等名牌产品闻名遐迩。高邮农业产业集群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优势特征:
①、政府主导性。以往各地形成的产业集群,或依托自然资源逐步发展,或靠经济资源拉动,逐步形成企业共同价值链。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一个鲜明的主线——农业综合开发,这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农业发展战略。“只要在产业集中区投资建厂,农业综合开发就优先立项扶持”,扬州农开局樊必余局长的这句话,一语道破了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政府主导性特征。由政府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制定规划和优惠政策,启动政府资金扶持,引导各方投入,并按市场规律组织好产业的衔接,并强有力地带起千百万弱势的农民致富。
②快速聚集性。世界性的产业集群现象可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德国,其快速发展则是战后的60年代,历经近半个世纪的衍生过程。我国其他地方的产业集群也大多经历20多年才形成规模。而高邮农业产业集群中,最早立项的高邮鸭集团项目,距今不过5年的时间。短短5年,进区企业12家,年销售额13.7亿元,带动农民76180户。产能快速扩张:如双兔米业30万吨、高邮鸭蛋1.5亿枚、富裕达饲料7万吨、戚伍水产2800吨、日兴生物1650吨、绿科生物850吨,等等。
③、专业协作性。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依托农业综合开发9亿多元投资打造的50万亩里下河粮仓,60多万吨的粮食产量、近10万吨的优质水产品,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由双兔米业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优质米,副产品米糠作为富裕达集团生产虾饲料的原料,西湖水产品加工厂进行水产加工,绿科生物和日兴生物科技公司则利用虾等水产加工副产品进行生物制药等高端产品生产。这种紧密型的专业协作性产业集群,与以往那种企业围绕某一产品,分定原料或零部件加工、产品生产、销售等分散型的专业分工性产业集群截然不同。
④、科技创新性。科技创新是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而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科技创新功能似乎更加突出。稻米生产中引进筛选优质品种,通过精确施肥、品质调优、“小壮高”栽培、节水灌溉、稻鸭共作、稻田养殖、高茬麦套稻、机插秧等技术组装,打造出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加工环节实行科技产业化开发,直接立项高科技企业,把产业集中区的产品档次,由稻米、水产品等初级加工,经过饲料等接口产业,迅速提升到保健、化妆品、生物制药等高端产品。
⑤、利益驱动性。政府主导是否带来扭曲竞争机制、资源配置失衡、不计成本、重复建设等老问题?实际上,市场的驱动力贯穿着高邮农业产业集中区建设的始终,农业综合开发顺势应时加以科学引导,才出现了目前的繁荣。当苏南等发达地区农耕经济逐步萎缩,苏北、苏中地区现代农业快速增长,“长三角”的龙头上海等超级城市群的高端农产品消费需求渐成趋势时,巨大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商业利润,造就出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就在情理之中了。
2、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因
在高邮市一个面积8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5万的龙虬小镇,何以在仅仅不到5年的时间,产生了一个产值12亿元的农业产业集群呢?而且据说核心区面积只有673亩,就集中了双兔米、高邮鸭、富裕达、绿科生物、戚伍水产、日欣生化和一个水产品交易市场等7家企业。实际上,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开放发展的程度有很大关系,是特定历史背景、经济制度、人文环境下的动态衍生,是市场配置资源、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府推动、科学规划、综合开发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邮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就至少有以下一些原因。
1、有优越的人文地理条件。据扬州市农开局的同志介绍,高邮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省中部,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和淮扬省道纵贯南北,堪称八府通衢。秦筑高台建邮亭,汉代成建制,历史悠久。高邮湖、大运河,湖滩密布,河流交错,典型的水乡平原造就了丰饶的物产,尤以农林水特产品居多。高邮人“亲商”,自古即商品集散地,近代贸易也有一百多年历史。
2、有雄厚的农业开发基础。高邮市已经实施了18年农业综合开发,有36万亩中低产耕地得到了改造,占全部耕地的七成以上。基本农田中水利设施、防护林网、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建设到位,农业生产已经初步实现水利化、机械化、合作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水平。特别是近些年高效农业的强力推进,使土地产出水平、生产经营水平和农产品数量及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3、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18年开发,高邮已经成为全国产粮大县和特色农林水产品生产大县,迫切需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龙头企业也看好了高邮的农业优势和“长三角”的市场需求机遇,积极要求发展高端农产品生产。循环经济的发展则需要稻米、禽业、水产等优势产业的联动互补,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也需要产业集聚,以形成人流、商流、物流优势,促进市场营销、行业互动、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形成。
4、有与时俱进的开发理念。在江苏期间,感受最深的还是上上下下干部的开发理念。扬州农开局的同志讲,我们的准则是“做人、做事、做特色”。一是创新开发理念,咬定效益不放松,千方百计发展高效农业,一心一意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扩大投资效应,以一个百人左右的开发队伍,几亿元的开发投入,集聚起20多亿元的项目建设规模;三是打造开发文化,在工作上、项目建设上努力争,向前抢。匆匆走过江苏的几个县,看到几则有趣的标语:“在工作中显本事,在发展中比能耐”;“不拼不抢是废人,错过机会是罪人”;“发现问题是能力,解决问题是政绩”。我想高邮的崛起与这个“争”和“抢”很有关。他们“争”、“抢”什么?争效益,抢机遇!发展是硬道理,农民富了是硬道理,所以,坚持发展高效农业就不动摇。
3、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思考
农业产业集群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经济现象,对我国今后的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尽管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刚刚起步,尚处于崛起过程中,我们还是从中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①、发展区域农村经济的推手。高邮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证明,借助产业集群,通过相关产业的横向拓展,纵向链结,继而形成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既在基地、产品信誉等方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又在资金、技术、生产经营等方面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创新基础和发展条件,进一步助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进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②、建设现代农业的载体。以相对完善的生产条件和物质装备为基础,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生产手段、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等要素来组织生产和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养业,也包括了农用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甚至也包括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以自给为主的取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相比,现代农业中,农民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被纳入市场交易,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农户广泛地参与到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分工中,实行产业化经营。高邮发展农业产业集群的经验说明,农业产业集群以其前瞻性理念、链结性功能和实践性作用,对于现阶段,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促进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延伸生产经营领域,转变农户传统观念,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③、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步好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和小城镇兴起的。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打开了空间,为广大农民在更广泛概念的生产经营领域增收找到了出路,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既增加了农村的集体积累,推动了小城镇建设,又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效实施步骤。江苏扬州高邮市以36万亩高标准农田、12家龙头企业,带起7.6万户农民集聚发展优质农产品加工制造业,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僵局,一着棋赢满盘皆活,实属难能可贵。
④、农业综合开发的新风向标。高邮,乃至扬州市、江苏省的经验,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立起了一个新的风向标,这就是向高效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迈进。具体讲: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增产目标,在新形势下的内涵是:在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同时,更加注重设施水利化、耕作机械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合作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建设经验。在坚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大力推进高效农业建设,为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探索新途径。在坚持生产领域工程措施硬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技术市场开发、股份制开发等生产关系领域和优质农产品安全、集约性开发等新领域的软投入,为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增收目标,需针对农村分散经营的不利状况,以集聚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纽带,以高效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实行土地上的适度规模经营,生产上的自主合作经营,产业上的集群协作经营,在不同区域、不同领域,形成众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开创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局面。
三、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高邮市成立
这将有效地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稻米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据了解,高邮市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的重要基地之一。高邮农业综合开发起步早,尤其是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充分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目前,形成了鸭业、新兴的鹅业、特色水产业、规模化林业和传统的优质粮油业大农业的“绿色五业”。优质稻米是全市农业的主导产业,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先进的行列。其中,全国第一个两系杂交超级稻“两优培九”,就是从高邮开始制种、示范、推广开来的。
尤其是“十二五”以来,高邮作为江苏主要稻米产区和全省优质稻米重点示范县市,随着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全市以稻米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优质稻米资源为基础、以深加工技术开发为重点,加大成果转化应用性研究,全力打造稻米精深加工新高地。至今,在界首、马棚、周巷、周山等乡镇采取集中连片开发,建成了一批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高邮水稻种植已成为当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绿色产业,其成功经验关键在于建设更高标准和更大规模的优质稻米生产基地,确保优质原粮产量,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专业化生产,确保优质原粮品质。同时,大力扶持与培育稻米精深加工企业,带动了本地区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江苏省优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稻米产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组成,将以推动稻米产业技术创新为目标,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推动稻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稻米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创新驱动进百企
大力开展“创新驱动进百企”活动,着力在项目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谋求突破,为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创新高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加强科技项目建设,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绕高邮“两新三主”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的科技项目,推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申报国家创新基金1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省工业、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个,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2个,省科技支撑社会发展项目5项,扬州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8个。今年以来,高邮新认定国家高企9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产品57个,完成科技服务业增加值2.58亿元。依托省级孵化器高邮市创业中心及高邮市富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国家级火炬环境平台建设。
同时,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省高新技术产品、重点项目,申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个,组织两家企业进行重大成果转化项目验收;组织11家企业申报省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江苏航天水力设备有限公司申报的“大型高效节能叶片泵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和江苏戚伍水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优质安全淡水鱼虾精深加工制品产业化开发”项目已进入公示阶段。
2、强化产学研合作,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积极巩固和发展现有政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和活动品牌,培育重大技术创新源。4月24日,我局组织开展了“高邮市产学研深度洽谈会”活动,结合高邮产业特点,邀请近百名有关博士、专家教授,与相关企业进行行业咨询、技术服务,重庆大学与市政府签署校地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1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今年以来,先后组织高邮近百家企业参加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题洽谈暨扬州市科技合作展示洽谈会等产学研活动。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嘉敏教授等12位科技嘉宾参加了上海推介会,现场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作为高邮市特邀嘉宾出席哈尔滨推介会并致辞,任南琪院士的第一个院士工作站就建立在高邮市的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目前该院士站运行状态良好。活动中高邮企业代表积极寻求合作、扩大交流,部分企业还在会上与相关高校达成合作意向。截止目前,高邮已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43项。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成效明显。一是切实加强知识产权宣传,“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发放宣传资料1500多份,接受近百位市民咨询;二是专利申请、授权量稳步增长,目前累计申请专利3075件(其中发明专利501件),占全年任务的89.1%,专利授权4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3件);三是积极组织申报相关知识产权项目,上半年组织菱塘乡申报知识产权管理集群试点,组织10家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创建,组织扬州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扬州普林斯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绩效,江苏长城电缆有限公司和江苏科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获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先进单位。已组织12人次参加知识产权工程师培训。
3、因地制宜,着力推动载体和平台建设
围绕高邮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增强载体孵化育成功能为重点,着力加大各类载体内涵建设。强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提高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承载能力。开发区科技创业中心二期2.5万平方米孵化器、3.3万平方米加速器峻工,1.2万平方米人才公寓主体完工,已启动管道、绿化等配套施工,1.5万平方米科研大楼(11层)建至10层;2.5万平方米江苏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峻工进入内部装修;科技招商工作全面开展,己有多个高科技项目入驻创新载体;3.5万平方米城南新区智慧大厦(软件产业园)4月18日开工。同时加快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照明器具、电线电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解决影响和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创新资源整合和集聚,实现开放式服务,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共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产学研重大创新载体1家,产学研重大创新战略产品1家。
截止目前,高邮现有55家高新技术企业已全部建立研发机构,全市已建立2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院士工作站,7家市级院士工作站,1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另外,2家企业建立了国家级研发中心,分别是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虾蟹类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高邮市红太阳食品有限公司的“国家级蛋品技术研发分中心”。
4、围绕产业需求,着力集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一是申报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1人,并协助市人才办组织申报、省“创新团队计划”1个、省“双创计划”23人、省“博士集聚计划”31人。二是申报国际合作项目4个,并帮助新港电机联系省对外交流中心与以色列合作。三是联系科技镇长团,与团员深入企业,筛查人才计划项目。省第六批“科技镇长团”选派人选全部对接成功。四是启动实施“秦邮人才集聚计划”,打造高邮引才品牌。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教与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服务高邮创新型经济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同时与上级人才计划相配套、相衔接,打造地方人才特色品牌,高邮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实施“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制定下发了《“秦邮人才集聚计划”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对凡来高邮自主创业和企业引进的创新类高层次人才,符合高邮基本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并能或已经产生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200万元资助
第三篇:农业发展调研小结
1、我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又有机会来参加调研并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参观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农业企业,确实感受到了****作为农业大县在农产品方面所具有的基础,之前我也通过参加这种调研的形式了解了更多关于我县农产品产业的状况,我觉得作为大县我们或许是做到了“面面俱到”,该有的农产品都有了,但我今天想说一点“面面俱到”,也许是把双刃剑,因为在什么都要有的状况下,很容易造成分摊效应,所以就很难突出一种优势产品,也就很难打造一个大的品牌。这也就是当前我们所说的目前****还没有一种农产品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效应的原因吧;
这是我说的主要原因,当然也会衍生其他很多原因,规模化程度较低(虽然生产单元多,但生产规模都不够大);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实农业产业化,是以生物(包括农、林、果、水产品等)为载体,进行的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所以农业的发展也是农业商品化的一个过程,所以市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比如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不够健全,没有有效的促销方式和平台,市场覆盖度小,缺乏营销经验等都会影响品牌的形成。
此外,还有一点是农产品再生产力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不高,产品效益升级不明显,也就是农产品优化转型和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存在一些结构上、方向选择性的问题,比如这边的杨梅、芦橘、青梅很多被用来做话梅、凉果,但我想除此之外应该还可以选择更有潜力、空间、升级效益明显的再加工产品,比如酿酒等。
2、如何打造现代农业、优质农业、精品农业?
其实很多项目并不是刻意打造的,其实如果条件具备,他也会应运而生的。所以,与农产品有关的旅游业,必须有一个成熟且有知名度和市场覆盖度的产业链作为依托载体,大家是因为被当地的农产品及农业生态环境所吸引而去参观旅游的。
我想举个例子,当然也许这不具有可比性,但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想法或启发。比如法国的波尔多,这个被称为世界葡萄酒中心的地方,可见葡萄酒在波尔多的举足轻重。
波尔多处于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有着最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常年阳光的眷顾,让波尔多形成了大片的葡萄庄园,葡萄酒更是享誉全世界。波尔多葡萄种植面积为12万公顷,居法国三大
葡萄酒产区之首;波尔多年产葡萄酒8.5亿瓶,其中40%用于出口,占法国葡萄酒出口总量的25%,法国的外贸盈余有15%是波尔多葡萄酒带来的。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国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体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性、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
我们可以借助某首诗开发一条具有品牌效应的产业链,选取一个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沿着合适的再加工方向,将所形成健康、环保、效益升级明显的产品投放市场。3、4、5、6、(波尔多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许多风景优美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堡。波尔多因此也被称为世界葡萄酒中心,每两年一度,波尔多酒协会举办盛大得国际酒展-Vinexpo。波尔多是法国西南部阿基坦大区和纪龙德省(GIRONDE)首府所在地,是欧洲大西洋沿岸的战略要地。阿基坦大区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在全国排名第三,玉米生产居欧盟第一位,鹅肝生产和加工居世界第一。它那碧水蓝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法国首屈一指。繁忙的港口贸易,又使得它多了很多和外界交流的商机,让这里的人富足起来。波尔多处于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有着最适合葡萄生长的气候。常年阳光的眷顾,让波尔多形成了大片的葡萄庄园,葡萄酒更是享誉全世界。波尔多葡萄种植面积为12万公顷,居法国三大葡萄酒产区之首;波尔多年产葡萄酒8.5亿瓶,其中40%用于出口,占法国葡萄酒出口总量的25%,法国的外贸盈余有15%是波尔多葡萄酒带来的。)如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如何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如何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综合竞争力
如何推进农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有效结合,将农产品打造成旅游产品
如何打造农产品国际知名大品牌?
我国农产品单从生产总量来看,许多产品都名列全球首位,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在全球最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厚厚的名单中又很难看到中国公司的名字。这与我国进入国际市场时间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对短,也不太了解农产品国际品牌塑造规律有关。全球三大农产品品牌大国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国学习。美国是全球最知名、也数量最多的农产品品牌大国,通过提供完善的全球免费农产品供求信息,大大降低的中小企业走出去的难度。
除了拥有麦当劳、肯德鸡、先锋等知名农业类、食品类知名全球品牌外,美国还以农产品相关品牌数量多知名度高而著称。其实这与美国公司与国家都极为重视打造国际品牌有密切关系。作为全球农产品出口超级大国与品牌强国,美国在农产品方面的许多品牌促销活动很值得我国借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大国,每年出口达5000多亿人民币。美国之所以成为全球农产品出口超级大国,除了得益于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外,还与美国政府多年来为促进出口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是分不开的。为了使美国农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美国农业部建立了堪称全球第一的庞大农产品信息网,搜集各国最新的农产品供求信息,并免费提供给中小企业,这大大降低的企业走出去的交易成本。除此之外,美国还举行各式各样的出口促销活动,提供出口信贷与食品援助等多角度来打造本国农产品品牌。
欧洲小国荷兰是如何成为全球农产品第二强国的?
欧洲的小国荷兰却是全球农产品出口的大国,是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大国。这个人口与北京人口差不多,国土面积不到4.2万平方公里的小国家,在农业上能却是首屈一指的,每年的净出口额300多亿美元。荷兰之所以由资源小国成为农产品品牌大国,得益于近几十年来一直根据国际市场,培育自身的农产品核心能力。荷兰农产品品牌塑造有以下三点特别值得学习:
其一是以拍卖场为中心吸引各类买家。荷兰的拍卖场在全球知名。拍卖场有许多妙用,最大的妙用可以使价格透明,使各类买家放心。除了这个传统的职能外,拍卖场的职能早已进行扩展,包括对产品的分类、分级、质量和包装等标准化管理,提供各种储存设施和冷库设备服务;除了拥有各种现代化的拍卖销售设 3
施外,它还具有市场研究、销售管理、海内外促销等职能,并提供购销信息服务以及完整的银行决算、交通运输服务。所有这些大大便利了进口商。
其二是快捷的传递系统。为了使鲜花及时地送往客户,便捷的交通运输相当关键。荷兰花卉的拍卖市场和运送系统非常发达,堪称世界之最。在荷兰,花卉拍卖市场共有7 个,分布在不同地区。拍卖市场一般由各园艺公司所共同拥有的股份联合体,各个成员公司按章程规定将自己的花卉产品交由拍卖市场出售,世界各地的购买商在拍卖市场登记注册,便可使用拍卖市场提供的各种设施。拍卖市场所有的花卉产品都通过拍卖大钟成交,各种不同品种、不同规格鲜花的数量、价格都在拍卖钟上显示,当购买商看中某种鲜花并决定以拍卖钟显示的价格购买时就按动按钮,电脑冰进行各项后道程序的处理,当天就包装运送到附近的尔伯国际机场,保证第二天就能在世界各地的花卉市场上零售。目前在阿尔斯梅尔——世界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占地约十个足球场),荷兰人正在建设一条巨大的地下隧道,直通Schiphol国际机场。,成交的郁金香将通过隧道系统直接迅速送上飞机。
其三是创新与研发。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荷兰政府和公司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究和发展新品种,比如一般的常见花卉,每一种花可以有十几万个品种,什么颜色、什么时间开花、大小、高低等等应有尽有,顾客需要什么就可提供什么,顾客什么时间需要就可什么时间提供。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靠大量的科研投入和发展现代生物技术换来的
法国是如何把自己打造成全球“美食大国”称号的?
法国是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大国,法国酒及法国食品一直在全球有着极高的声誉。法国农产品之所以在全球有这么大的名声,和法国农业部与SOPEXA的大力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法国政府每年仅通过S0PEXA支付的国际竞争力提升费用即达1030万美金。产业界支付给S0PEXA的国际提升费用达5090万美金。法国为了提升本国农产品形象,举行了许多活动,在许多国家推广“法国生活方式”“法国美食”展览。每年还邀请二十四个国家3000多名洒服务生参加品酒大赛,向全世界推广法国酒的知识和魅力。法国农业部每年支持特别市场调查,新农业企业发展计划,消费食品与健康研究,产业发展调查,新产品发展等等提供给走出去的企业,这些措施为企业国际品牌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如何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和农产出口大国相比,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品牌塑造方面还有诸多差距,比如缺乏品牌效应,出口市场单一,国际营销经验差,对国际市场的研究不足,信息跟不上、国家缺乏有力的出口促销政策等等。我国大多数生产单位对国际市场需求行情、产品安全标准等一系列问题缺乏了解,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但另外一方面,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产品出口贸易优势。除劳动力成本便宜外,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产品的发展和加工产品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原料保证。未来我国一方面应该加强政府在农产品出口方面的服务力度,比如提供国际农产品信息服务和签订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通过举办各类研讨会、报告会,介绍国外市场情况;组织商务考察团,帮助企业寻找国外的商业机会;建立出口服务中心,加强国际信息网络建设等等,另外一方面,企业也应该积极走出去,借助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的经验与教训,进行精心地打造。我想也许过不了太久,我国也可以从过去的食物生产大国转变成食品品牌强国的。
第四篇:农业发展调研文章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某某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到目前为止,我区省市级龙头企业达5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2011年新增的市级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发展迅速。现有140多个。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还不快,水平还不高,规模还不大,效益还不凸显。如何充分发挥我们的区位、资源优势,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已成为发展我区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执行不力,效益不明显。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上,各自为政的多,通盘考虑的少,计划经济的成份多,市场经济的手段少;在主导产业、产品的培育上,顾及眼前利益的多,考虑长远利益的少,对选准的产业没有一以贯之地抓下去;在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配臵上,盲目实施的多,以市场为导向的少。传统的农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现有的农产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一筐装不完、一车不够装”,难以形成规模、特色,品牌效应不突出。
2、政府扶持力度不大,没有形成发展合力。
一是财政用于农业产业化奖补资金少。这几年向上争取和奖励给某某农业资金不亚于邻县,甚至比邻县多,但真正用于发展农业的资金,特别是扶持农业产业的资金与邻县比差距悬殊。二是农业企业贷款难。农村大部分农业加工企业和种养大户因资金短缺难以做大规模,信贷部门支持力度微弱,阻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公共服务力度不大。某某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
防灾减灾能力不强,农业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四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强,服务力度不大。
3、龙头企业规模小,税收少,带动能力弱。
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上百家,但普遍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初加工多,深加工少,产品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财税贡献少。
4、基地建设相对滞后,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由于受传统的小农经济影响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制约,生产集约性较差,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规模小,生产方式粗放。全区极少数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外,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企业与农户之间大多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固定的契约关系或结成利益共同体。
5、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是服务质量不高。各合作社仅停留在技术、信息服务和产销的层面上,没有真正通过精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二是联合不紧。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各自为战,缺乏有效联合,如苗木、花卉、无籽西瓜、南丰蜜桔虽然产品销量不错,但对产品都没有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只是在产前、产中进行了合作,而产后则分散经营,树立不起品牌;三是管理不严。从合作社运作情况来看,只是利用营销大户原有市场优势进行销售,没有组建营销队伍拓展市场,组织管理较松散,社员和农户对合作社的依赖性不强,信任度不高,尚未形成紧密的经济实体。
6、机制体制不活,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慢。
部门管理机制不活,土地流转机制不畅,农产品基地建不起
来,种粮效益比较低,“一卡通”发放不科学,不种田同样能享受国家惠农政策。农业产业化要求产、供、销各环节协调统一,而现行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职能分散,条块分割,生资供应、技术指导、加工、贮运、销售和资金流通等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各部门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一致,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对策和建议
1、选准优势产业,完善落实产业规划。
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业产业,选准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充分征求、听取专家和有关各方意见,实行民主科学决策,充实完善全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力求形成区域明显、特色突出的产业发展格局。要保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连续性。对选准的产业要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一抓到底。我区80年代的烟业产业,90年代的麻绳产业均以失败而告终,而南丰的蜜桔、南城的麻姑米粉、广昌的白莲、金溪的蜜梨等依然红红火火,其主要经验就是对选准的产业要坚定信心,长抓不懈。
2、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建立高规格、强有力的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要用抓工业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和抓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干劲来抓农业产业化。要充实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的力量,强化其职能。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各有关部门在农业产业化工作中的职责,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把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乡镇和优秀个人进行奖励,逐步促进并早日实现工业支持农业、农业反哺工业。
三是要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鼓励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
户签订产销合同,开展定向投入、定向服务、销售等服务,提高订单履约率,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3、加大扶持力度,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和需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扶持投入机制,逐年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要捆绑农业产业化资金和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投放扶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其上规模、上水平。涉农金融部门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降低贷款门槛,拓展质押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提供资金保障。
要加大农业公共服务力度。一要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创新运行机制,保障财政供给,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构建服务到位、分工明确、充满活力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二要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大力推广优良优质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尤其要重点抓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切实提高生猪疫病的防控水平。三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技术和更新经营观念。四要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充分发挥农技员、科技特派员、科技副乡(镇)长的作用,实现科技与农民的零距离。五要大力提供农村信息化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服务作用,以手机短信、农民热线等信息服务方式为手段,建立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4、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以基地为依托,建设“第一车间”。要立足资源优势,不断发展壮大主导产业的生产基地和大户,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力争主导产业规模和档次上新台阶。一要积极发展优质稻
产业。在全区主推3-4个主导品种,指导不同地域的农民选择适用良种。在河埠、腾桥、东馆、嵩湖、桐源、大岗、温泉等乡镇建设常规优质稻基地,重点建设河埠、腾桥、东馆、温泉等绿色大米生产基地。二要优先发展花卉、苗木产。依托316国道方便快捷的货运形成产销链条,加大服务和指导力度,沿316国道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花卉、苗木基地。三要突出发展蔬菜产业。在湖南、文昌、孝桥等城郊区域,重点发展常规蔬菜及外向型蔬菜,形成一批规模相对集中的特色产业块状或带状生产基地,力促农业生产逐步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是以企业为龙头,增强“动力引擎”。要围绕主导产业,聚集多方财力,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整体效益。一要优化重组壮龙头。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科学引导区内大米、中草药加工企业优化重组,整合资源,统一品牌,提高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江西天顺、苍源、荣裕等一批省级龙头企业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高知名度。二要激活民资建龙头。要树立依靠社会力量发展的理念,多方借力,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创办龙头企业,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有序引导工业、城建领域的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农业。三要招商争资办龙头。要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围绕主导产业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农业招商项目,广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引进有志之士来我区投资开发农业。
三是以品牌为核心,打造“金字招牌”。要把创品牌标准化的生产经营、制度化的质量安全监管、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高效精品农业。一要争“绿”。要加快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二要创“牌”。要引
导更多的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国家级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保护原有的地方特色品牌,创立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优势的新品牌,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要扬“名”。要创新宣传理念和方式,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增加宣传投入,推动龙头企业加大自我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农业博览会、农产品展销会,化“名品”为“名牌”,增加公众对我区优质农产品的认知度。
四是以流通为桥梁,编织“坚韧纽带”。一要积极发展专业组织。突出抓好优质粮食、中药材、花卉、蔬菜、养殖、西瓜等六大特色产业合作社,争创省部级标准经合组织;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实现“田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二要积极建立行业协会。围绕主导产业,积极组建粮食加工、中药材、蔬菜营销加工三个区级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经营行为、调解利益纠纷等方面的作用。三要积极建设专业市场。要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合理规划,逐步形成一个以区级批发市场为框架,以产地市场为纽带,以乡镇农贸市场为网点的市场体系,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四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广泛发布我区的农产品信息,依托我区汽车货运业的规模优势,积极拓展省内外农产品市场,将我区打造成赣中优质大米集散地、抚州市中心城区蔬菜供应基地、花卉苗木产品输出地。
第五篇:推动项目发展调研讲话
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用水与灌溉用水之间的关系,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成果,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持续好转。
要认真做好区域内移民搬迁后续工作,帮助群众在移民点积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使他能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不断增强搬迁群众后自我发展能力,坚决防止移民反弹。
青土湖地下水自动检测井旁,看到青土湖地下水位由年的4.02米上升到3.6米,解到民勤全县76眼水位观测井,已有过去的逐年下降转为局部缓慢回升,今年有33眼水位回升的情况后,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市委和广大干部群众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群众为此做出了巨大牺牲,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这是节水节出来的成果。
要切实处理好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之间的关系,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坚持不懈得巩固好调水成果和节水成果。
看着曾经连绵起伏的沙丘,青土湖防沙治沙现场。如今被纵横交错的草方格锁定的壮观场面,场的省上领导无不感慨万分,并发出由衷的赞叹。
要进一步发扬“人一之、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精神,持之以恒、扎实苦干,健全机制,加大投入,科学治理,持续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切实巩固扩大“人进沙退”成果。
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节水、结构调整和治沙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坚定“根本的出路在于节水”理念,推动生态建设。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