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打造特色板块推动农业发展
打造特色板块 推动农业发展
仇平贵
2009年第5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孝南区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质稻、蔬菜、水产、林果、畜禽等五大特色板块,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孝南区是全省优质稻工程示范县(市、区)之一,优质稻面积达到35万亩;是全省316国道蔬菜产业带重要组成部分,精细蔬菜面积达到12万亩;是全省“水产大县”之一,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6.5万亩;是全国“四大名桃”基地之
一、全省六大经济林板块之一,早蜜桃、黄栀子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4.2万亩;是全省最大的鹅苗供应基地,年供应鹅苗40万只。2008年,在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区农业增加值仍然达到14.5亿元,同比增长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34元,同比增长19.8%。
加快结构性调整,立足优势建基地
我们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思路,发挥比较优势,选准特色产业,采取一个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发展规划、一个对口科研院校、一个龙头企业、一笔扶持资金、一个目标任务“七个一”的办法,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发挥孝南区传统种植优势,大力发展以香稻、糯稻为主的优质稻板块。围绕发挥北部岗地和南部湖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早蜜桃、黄栀子、茶叶为主的林果板块和以小龙虾、螃蟹、甲鱼、鳄鱼为主的水产养殖板块。全区小龙虾野生寄养达到4万亩,集中连片规模全省最大;怡盛公司温控人工繁育小龙虾基地达到3000亩,养殖规模全国最大;鳄鱼养殖达到1万条,养殖规模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围绕发挥百余里府澴河滩涂草场优势,大力发展以蛋鸡、肉鹅、肉鸭、肉牛、生猪为主的畜禽养殖板块。目前,全区已建成省级畜禽养殖小区 17个,其中万头猪场9个。围绕发挥孝南位于武汉、孝感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莲藕、小香葱、丝瓜、毛豆、大蒜、秋茄等为主的蔬菜板块。针对肖港镇沙性土壤面积大、适宜种菜的实际,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发挥蔬菜种植技术较高的优势,大力推进小香葱板块建设。目前,肖港小香葱已发展到2.5万亩,面积全省最大,产品远销上海、长沙、南昌、九江、株洲、武汉等20多个大中城市,年产值2.7亿多元,成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壮产业
我们坚持依托特色板块经济,采取外部引进、内部培植等办法,千方百计培育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全区区级及区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家。最大的龙头企业——南大市场,水产品市场“买全省、卖全国”,水果市场“买全国、卖全省”,年交易额达到10亿元,被列入全国同类百强企业。大基地联结大龙头,大龙头催生大产业。以南大水产市场、三汊水产良种试验站、天佳集团、顺利特种养殖公司为龙头,拉动了名特水产业发展;以正大集团孝感种猪场、武汉六和食品有限公司、百龙猪场、罗威鹅业公司为龙头,拉动了现代养殖业发展;以春晖米业、万丰米业和一批麻糖米酒企业为龙头,拉动了优质稻产业发展;以御金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大水果市场、杨店早蜜桃集团为龙头,拉动了林果业发展;以沙沟市场、熊咀市场和一批专业合作社为龙头,拉动了蔬菜产业发展。2008年,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板块建设51万亩,网络农户16万户,销售、加工、转化特色农产品38万吨,实现产值30.2亿元。
实施标准化生产,注重质量树品牌
我们注重把推行标准化生产作为增强特色板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努力推动板块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区里先后制定了包括早蜜桃、黄栀子、莲藕、糯稻、小龙虾、肉鹅等农产品在内的20多项生产技术标准,主要农产品基本上实现了有标可依。杨店早蜜桃基地被国家批准为第二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认证,全区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覆盖率达100%,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第一。通过实行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培育了一批农业品牌,提升了孝南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如焦湖莲藕、浐川龙剑茶、肖港小香葱等10多个农副产品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桃花驿”牌早蜜桃被列入“全省十大名果”。在2008年第五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孝南区的“佬米酒”、“孝感香米”、“凤港虾蚱”、“恒源优质米”又被评为金奖产品,获奖总量位居孝感市第一。朱湖糯米基地通过制定生产标准后,“珠莹寿糯米”品牌效应明显扩大,糯米价格由原来的1.20元/斤提高到现在的1.90元/斤,涨幅近60%。
加强社会化服务,推广科技增效益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较多,在家务农的大多是妇女老人和儿童、整体素质不高与建设特色板块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实际,我们创新涉农部门服务方式,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着力提高务农人员的科技水平,进而提高了特色农业板块发展的科技含量。目前,全区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达90%,新技术利用率达80%以上。全区测土配方施肥、“三元猪”养殖技术、水产精养鱼池平均单产、小龙虾温控人工繁殖技术和酵素菌高效生物鱼肥用量、渔业科技进村入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数,均在全省、全市排位靠前。全国机防工作现场会、全国小麦油菜重大病虫应急防控现场会、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研讨会、全省粳稻生产现场观摩会、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会议等先后在孝南区召开。孝南区成立的全省首家民营植保机防服务队,服务效果非常明显,得到了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区共网罗机防手3000人,机防面积30万亩,机防化率80%。相比人工防治,机防1亩所需时间可节约1—2小时,工效提高10倍以上,一季作物可少打1—2次药。在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连续多年暴发的情况下,孝南区优质稻生产仍然实现了稳定高产。出台扶持性政策,营造环境促发展
近年来,孝南区逐年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并实施一系列“以奖代补”措施,主要用于奖励优质稻种植、鱼池改造、畜禽养殖、农产品品牌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塘堰建设等,引导乡镇、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农民等共同推进特色板块经济发展。为做大做强香稻产业,我们争取省政府支持,整合资金2000万元,选育开发推广香稻品种。区政府拨款100多万元,用于育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1万亩香稻核心示范区实行购种补贴,每亩落实种子补贴30元;投资50万元,扶持楚丰米业、万丰米业等加工企业改造色选设备,提高香米加工质量;组织龙头加工企业与农民开展订单生产,每斤按照高于市场价0.20元收购。经过不懈努力,全区已实现了“四个一”目标,即打造了1个“楚爽牌”香米品牌、建设了100亩香稻原种基地、培植了1万亩集中连片高产示范样板、推广了10万亩香稻种植面积。目前,正在向建设全省香稻生产第一区目标大步迈进。■
第二篇: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村旅游经济
——关于城关镇西河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刘红星
城关镇西河村位于县城西边沟底,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过去因交通不便,地理环境不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近年随着县城人群体到西河锻炼休闲的增多,加之西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初步完成,为西河村发展村级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对该村的详细调研,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西河村应当围绕以乡野农村水利观光和休闲健身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城镇人群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以展特色农业为主,充实农家乐形式,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具体如下:
一、西河村基本情况
西河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640人,总耕地面积748亩,由于位于狭窄沟川地带,全村河川水浇地仅42亩,其余706地均为沟坡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很差。全村农业生产以水地种植蔬菜为主,沟坡地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另在荒山荒坡上种植有400亩花椒和10亩核桃。2013年全村种菜收入25.3万元,第一产业收入仅75.8万元,可以说农业生产除因离城近蔬菜销售方便收益较高外其他农业包括经济林收益很差。
二、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的优势、现状与问题
西河村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洗肠泉”为古代高僧佛图澄开
肋洗肠之地,“搠枪泉”因武帝饮马而得名,“跪姑泉”被定为“宫泉”。1997年以前这里是通往县城西北的交通要道,但是随着新西河桥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曾经繁华的西河村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千年普济寺断续香火,军队营房破烂不堪,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发展,离县城较近有沟有河的西河村成为县城人群健身娱乐的“后花园”,每天从县城到西河村健身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天有2000多人的流量。2013年,澄城县委、县政府依托“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西河村有水、近城、便于休闲等特点,作出“实施西河风景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把西河村开发建设成集水上游乐、休闲避暑、农家餐饮等现代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绿水生态风景区”的重大决策,拉开西河走向生态田园的序幕。西河风景建设被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亮点走进政府工作报告,“投资2500万元,实施县西河生态风景区建设工程”成为县长向全县40万人民公开承诺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目前,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841.7万元,对县西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河道2.89Km,新建排水涵管2处,新修下河踏步23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务局投资120余万元,新增实施了8座拦水坝工程,使西河老桥上下游1km范围内形成了3.6万平方米水面景观;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总投资1212万元,对县西河风景区河段及沿河两岸山坡进行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建设为西河
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基础,现在已经有农家乐、农家烧烤等出现,村民也自发形成了新鲜蔬菜销售群体。
通过调查,我认为,西河村具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突出优势,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引导。
1、发展能力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群众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没有多少效益,发展路子不多。该村的村民多数外出打工,条件好的也多在外地或县城安家,不愿意回村创业,现有群体没有投资发展能力。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县城通往该村的道路差,有一条水泥路得是很窄,离县城处道路污水垃圾纵横,严重影响消费群体进村。风景区内没有娱乐设施,留不住来往人群,现有接待消费者的农家乐的硬件设施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目前,该村发展休闲娱乐等产业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作指导,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4、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在发展中没有和农业发展结合,没有特色,难以吸引人。由于缺乏市场理念、定位不准、现有农家乐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没有规范化经营观念,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三、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应当坚持四项原则,采取四项策略
(一)坚持四项原则
1、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对于都市人群来说,乡村休闲娱乐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的特有的“农”、“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从农业入手,可以依托该村蔬菜种植强项,迎合城区人员消费喜好,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等农业产业,结合自采自摘,净菜超市等项目,使之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也可以利用沟坡发展经济效益好的土鸡养殖,野鸡养殖等项目,并结合农家乐现场进行消费,以吸引群众喜好。
2、保护环境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只有山表示水秀才有吸引人,必须要保护好西河村的水、两边沟坡的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特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把西河变成臭水沟,让群众丧失消费心情。
3、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风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山更青、水更秀。起居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都要
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环境。
4、突出特色效益的原则。发展乡村休闲娱乐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要尊重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多考察,多调查,有针对性进行开发,同时又要做好基础设施改善,加快水面开发游乐设施,并发掘民间文化,建设有质量、有特色、有内涵的娱乐消费产业。
(二)采取四项策略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村休闲游乐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本村的发展规划。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统一管理安排,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产业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规范引领,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2、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建设好乡村休闲娱乐项目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首先,村政府要积极争取,在配合县上建设好后续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各种农村建设性项目资金,加快本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全力做好通村道路和文化广场建设,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第二,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本村旅游的各种项目发放更多的就业创业贷款。第三,要大力招商引资,利用本村外出干事人
多,路子多,资金活的优势,以一些好的娱乐项目吸引外来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本村旅游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此外,还可以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3、重大项目带动,辐射引导发展。西河村旅游发展应当借助县上的大力支持,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战略。要利用大项目扩大影响,发挥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批中小项目和农家乐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4、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首先要做出几个精品项目,紧接着就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中介机构,以水利风景、农家美食、传说遗迹、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等为卖点对外营销。要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乡村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以各种节庆活动促销,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2014年6月4日
第三篇:依靠科技进步 打造特色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 打造特色农业
兴文县政府副县长万真华
兴文作为一个偏远的山区县,要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提升特色农产品竞争能力,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富民增收。
一、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200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商贸活县、科教立县”的发展战略,其中农业以金色的烤烟、绿色的蚕桑和林业、黑色的乌骨鸡、白色的生猪和蘑菇等“四色产业”为发展重点,逐步加大了科技产业化投入,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一)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政策逐步完善。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把“四色产业”纳入了《兴文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在五星乡马岩村、赶场坝村、九丝城镇新丰村等3个蚕桑专业村开展百万元村工程建设;在五星乡石龙塘村、莲花镇兴家村等17个蚕桑专业村开展五十万元村工程建设。同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科学编制了《兴文县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程规划方案》,将大坝苗族乡小寨村、仙峰苗族乡新界村、九丝城镇坪山村共32个村民小组、1336户农户、4849人、31.7平方公里、10500亩基本烟田规划为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区,集中连片打造。制定了《兴文县优质烤烟基本烟田建设与保护规划》,县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优质烤烟基本烟田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决议》,使特色烤烟产业发展得到了法律保障。
(二)农业特色产业规模初显。我县立足资源优势,着手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并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部分特色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一是“金色烤烟”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全县种植烤烟3.6万亩,占全市烟叶种植面积的27%。特别是2008年7月7日,全省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试点现场会在兴文的成功召开,有力地提升了我县烤烟产业在全省的地位,推进了传统烤烟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二是“绿色蚕桑”产业稳步推进。2006年全县蚕业发种2.2万张,产茧1.1万担,蚕农收入1018万元;2007年全县新发展桑园2.4万亩,蚕茧产量1.94万担,产值1540万元;2008年,全县发种4万张,产茧2.5万担。
(三)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在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我县不断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逐步形成了由科技部门牵头,部门配合的科技推广体系。2007年科技部门牵头引进推广各类农林牧新品种15个,引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 项,建立农业科技特色园区4个,牵头培训各类人才10.5 万人次。烟草部门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了76个中棚集中育苗点和1个钢架大棚集中育苗基地,实现了100%的集中式、专业化漂浮育苗;此外,还出资修建智能型密集式烤房群(组),由烘烤专业队集中烘烤,实现了烘烤科学化、专业化。农业部门加大了对烤烟种植技术的指导,提高了烟叶种植水平和病虫害防治能力。畜牧部门完成了四川山地乌骨鸡纯繁第七世代的选育,乌骨鸡羽色、肤色纯度更高,体型、外貌更趋一致,遗传更加稳定,生产性能进一步提高。丝绸公司按高标准新建桑园1万亩,全县推广良桑率达95%以上。
(四)特色产业经营机制进一步健全。经过两年来的探索,我县特色产业,特别是“金色烤烟”产业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经营机制。一是县政府和烟草公司分别按1:2的比例出资为烤烟种植投保,对风灾、雹灾、洪涝灾害、泥石流灾害、旱灾等5种自然灾害和我县烤烟常见的青枯病、黑胫病、花叶病、赤星病等4种病害实行政策性保险。凡烟农因灾损失累计达30%以上,按烤烟生长时期和灾害类型分标准进行赔偿,绝收烟田每亩最高赔偿金额可达700元,有效地降低了烟农种烟风险。二是切实加大烟叶税返还、农资补助等幅度,实行规模乡镇、村组及大户奖励制度,提高了烟农种烟积极性,扩大了户均规模,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三是着力烟农、烟技员、烟站到公司的全程连通,构建现代信息保障体系。通过配置MAS服务器、互联网、闭路电视等信息网络,实现了POS机即手持信息采集器(烟技员)、移动农信终端机(农户)、微机(烟站、公司)的“三机互动”,建立完善了从烟农、烟技员、烟站到公司的“一网连天下”信息管理网络,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又方便烟农及时了解烟草信息,农民成为了有文化、懂技术、能操作、会管理的职业化烟农。
二、我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优。目前,我县农业生产还是主要以传统的水稻、玉米、红薯、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其中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6万亩的70.2%,而“四色产业”中种植面积最大的烤烟仅有3.6万亩,占我县13万亩适宜烟地面积的27.7%。同时自然、历史条件的原因,我县与周边区县间许多特色产业相同,但在发展方面还多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没有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局面,造成了一些很有市场前途的农业特色产业难于做大做强,产品在市场上形不成规模,创建的品牌无法扩大市场占有率。
(二)科技含量不高。一是我县特色新品种、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不够,农特产品质量不高,新技术推广应用较慢。二是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手段较落后,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检测检验、认证管理、技术推广、市场体系等方面工作还没有完全理顺。目前,取得无公害以上产品认证的只有“山地乌骨鸡生产基地”等少数几个。三是标准化水平低,品牌缺乏。农业特色产业化程度较低、规模较小,实力强的龙头
企业和深加工企业(特别是实力强的民营企业)较少。产品加工、包装、储藏等技术手段较落后,造成产品附加值较低。现有的一些名优特产品(如珍稀食用菌等)规模上不去,加上全县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阻碍了我县资源优势转换成市场优势的步伐。
(三)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全县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不足,县上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农业招商引资难度大且进展慢,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项目比较缺乏,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规模较小,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服务人员较少,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作用发挥不明显等原因,造成产前不能及时准确提供市场信息,产中技术指导跟不上趟,科技效应不突出,产后不能及时做好与市场的对接等,影响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四)创新能力不强。一是对影响我县烟叶质量的青枯病、黑胫病、花叶病、赤星病等的研究还有需要加强;烤烟省力栽培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二是桑园利用率不高,养蚕的劳动量投入较大,优质蚕茧生产技术落后,蚕病防治能力弱等。三是经济林木普遍生长不良,保存率和结实率较低,产量少、品质比较差,市场竞争力弱。四是食用菌研发、总结能力弱,特别是珍稀食用菌的种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五是山地乌骨鸡生长缓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
三、打造我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对策措施
(一)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利用我县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正确把握“四色”产业发展的特点、方向,进行科学规划,作出准确定位,并加以分类指导,各有侧重。一是烤烟要作为“四色”产业之首来抓,充分发挥烟农的主体能动性,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整合相关部门力量,整体协调推进,打造亮点,加快烟草产业的发展,同时处理
好种烟与发展其他经济作物的关系,大力发展大户规模种植,不断扩大产业规模。二是蚕桑产业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基本要求,着力构建“企业+协会+农户”的现代蚕桑产业格局,以提高蚕桑产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茧丝产品优质率为重点,探索总结桑园套种新模式,提升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三是竹产业重点要根据竹林资源分布,坚持以僰王山镇为中心,大力培育竹林资源,积极整合竹笋加工企业,拉长竹业产业链,壮大竹业经济块头和比重,使之真正成为继烤烟、蚕桑之后促进我县农民增收的又一大特色产业。四是珍稀菌和乌骨鸡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扎实开展相关工作,做好项目的调研和储备。
(二)创新方式,提高效益。一是用科技培植扶持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除了通过常规的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政策性贷款贴息等方法外,还要重点帮助企业挖掘创新点,申报农业技术专利、农副产品产业化商标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等,通过自主知识产权来进行招商引资,改造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业综合效益。二是加快土地合理有序流转。按照自愿、有偿、合法的原则,鼓励农民采取转让、转包、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依法流转土地,使土地逐步向专业大户、种地能手集中,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创造条件。三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优品牌和产业化、高效化”的发展思路,做好 “东桑西移”、“北烟南移” 承接,搞好示范园、示范点和示范户建设,用“示范”来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
(三)强化应用,创新品牌。一是加大科技应用推广力度。要按照发展“三品”农业的目标,积极推进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新。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积极引进适合我县种植的蚕桑、烤烟、蘑菇优质新品种,配套先进的育苗、种植、加工技术,培育优势产业,打响做亮品牌,进一步提高产品价
值。二是加强科技培训指导,全面提升种养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对农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进行各种生产技术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掌握先进实用的种养技术。同时,鼓励科技特派员建立创业基地。根据不同乡镇的特色产业,调整农技人员的配备,突出产业技术重点(如,大坝乡以烤烟技术人员为主,僰王山镇以果树、林竹技术人员为主)。三是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高标准打造3—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放大科技的示范效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四是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质量、卫生、包装、销售等方面的检测制度,为农产品质量提供安全保障。同时,着力解决目前有商品无品牌和有品牌无企业的问题,鼓励特色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申报、认证,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
(四)多方筹资,加大投入。一是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强化龙头企业在农业引资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用科技招商,力争特色产业领域招商引资工作有一个大的突破。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三是各主管部门要经常“跑市、跑省”,吃透“上情”,有的放矢地申报项目,争取扶持资金。四是县财政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种苗繁育改良、品牌申报、宣传和畜产品检测、疫病防治以及特色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等。
第四篇:特色农业发展报告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边贸口子镇经济发展
——胡家营镇落实“一区两带”农业规划论文报告
胡家营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汤建明
2010年是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区两带”总体发展战略的关键年,也是促进胡家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创新工作,努力开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围绕一区两带建设,实施“123”工程。一是以土地沟为中心建设一个万亩桑蚕核心园区;二是以胡家营镇为平台建设“汉江源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和“木瓜批发交易中心”(即边贸农产品流通中心);三是以316国道线建立蔬菜产业带、以汉江沿线建立木瓜产业带、以陈庄山区沿线发展药材产业带。以集镇美化、亮化、净化为抓手,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桑蚕产业名镇、边贸物流名镇”,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社会稳定等工作。
一、特色产业发展前景
我镇发展特色农业是深入贯彻十堰市委“一统三分”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措施;是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一区两带”方针的具体行动,也是对县委确定的“一主两翼”生产力布局和生态型库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拓展和深化;是培植农村主导产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我镇又好又
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我镇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镇积极实施“123工程”,按照“突出重点、调优结构、扩大规模、提升品质”的思路,确立了“山上木瓜山下桑,种药种菜奔小康”的产业发展思路。一是以桑蚕产业为核心,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逐步形成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农业发展体系。通过政府引导,村组发动,财政补贴等措施,推动了以土地沟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八个村的桑蚕产业发展,区域性桑蚕版块联动式发展得到进一步提高。在产业发展企业化经营思路引导下,土地沟村农民自发组织的“郧县合叶桑蚕合作社”得到上级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该合作社生产的“桑绿牌”系列产品天然绿色养生蚕砂枕头、高档蚕丝被等产品已销售到国内很多省市。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模式带动了焦元、上红、陈庄、白塔、其林等八个村栽桑养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目前全镇桑园基地面积已增到4000余亩,桑农700多户1000多人,其中技术能手200名,至年底,桑蚕产业经济总量达380万元,带动全镇农民年人均增收100余元。
二是充分发挥山大人稀,山场面积大的优势,突出发展林特、养殖、药材等特色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截止目前,仅两河口、陈庄两村就建设金银花基地200亩;以科学养殖、规模养殖为主,全镇已形成年出栏牛30—50头,山羊60—100头,牲猪50头以上的大户20余家。
三是为稳定和发展桑蚕、木瓜、养殖、药材等特色产业项目,走可持续发展路子,给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针对桑蚕、木瓜、药材、养殖管理技术不到位、产量低、规模较小的问题,镇政府领导除加大农业科技培训的力度,还积极与县产业办、桑蚕办、木瓜办、畜牧局等单位联系请技术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指导,要求每户必须有一人熟练掌握一项农业项目科学管理技术,对发展较好的村和个人,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和奖励。由于农民从经营中得到较好收益,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的积极性普通提高,目前全镇已发展桑4000余亩,木瓜8000余亩,药材1000余亩,养殖上规模的大户20余户,农业产业化版块式发展框架基本形成。
三、我镇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相应对策
问题有一下几个方面:
1、农民心中有顾虑。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组织程度、传统观念等自身条件的局限和资金、技术、流通、市场等外部条件的约束,广大农民对发展特色产业还有许多的担忧。一忧结构定位是否准确可靠;二忧种植技术能否可靠及时;三忧销售渠道是否畅通宽广;四忧服务组织是否尽心尽力;五忧自身能力能否适应调整。介于以上原因,农民对特色产业种植有后顾之忧,对此信心不足。
2、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一是受传统家庭为单位经营模式的影响,目前特色产业种养规模小而分散,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比较效益不突出。二是特色产业缺乏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产、供、销严重脱节,致使许多特色农产品有优无势,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
3、农业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在新品种、优良品种的引进上力度不大,品种不多,新技术推广应用比较慢,在特色产业发展上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种养技术,仍处于粗放型生产技术层面上。加之缺少对农产品的生产环境、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机制,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还比较弱,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竞争力,市场占有份额小。
4、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镇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镇上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招商引资难度大且进展慢,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方面的项目比较缺乏,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产业又缺乏特色,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从我镇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特提出以下对策和意见:
1、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整体合力。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积极发展特色产业,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我镇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发展特色产业在实现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大力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消除心中顾虑,放开手脚,积极投身到产业结构调整中来,形成发展特色产业的整体合力。
2、创新经营方式,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自身区域优势,要积极发展桑蚕、木瓜、药材等高效产业,搞好示范区、示范点和示范户,用“示范”来带动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二是培植扶持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关键。要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外部市场,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强化科技应用,努力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一是加大科技应用推广力度。要按照发展高效农业的目标,积极推进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创新。加强科技培训指导,全面提升种养水平。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定期对乡、村技术人员、种养大
户进行各种生产技术及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掌握先进实用的种养技术。二是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按照“建设一个园区,带动一片基地,拉动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的思路,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一个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放大高科技的示范效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5、畅通融资渠道,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一是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我镇每年可以安排一定的特色产业发展专项经费,加大对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二是强化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围绕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以资源优势为依托,强化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
四、我镇特色农业发展规划
一是优化结构强产业。加快特色农业和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强“123工程”建设,促进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打造名优品牌,建生态边贸经济强镇。
1、重点突出桑蚕生态产业版块建设。发展壮大桑蚕种植面积,以胡家营镇土地沟村桑蚕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富家河、上红、两河、沙沟四个村的桑蚕产业园建设面积达10000亩,稳定桑蚕版块在全省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加强桑蚕产业系列产品市场开发,努力开拓省内市场,争取产品上货柜、进超市。最终达到“产业规模上水平,产业生存重效益,产业发展创品牌,农民、集体、企业联动发展双赢”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状态。
2、抓住市县关于316国道沿线有机蔬菜产业带建设机遇,突破性发展蔬菜产业,打破胡家营镇无蔬菜产业的历史,在富家河、陈庄、两河、大桥、将军、店子、上红、沙沟等村建设一个市级蔬菜产业带,力争实现明年上半年蔬菜面积达到500亩,两
年达到2000亩的目标,届时将实现直接与白河县、十堰市市场对接。
3、以“焦园、沙沟、漆沟、胡家营、木瓜、店子、冻青、洄水”等为主的“山上木瓜产业带”,全镇达到15000亩。培育出“焦元、木瓜、冻青、洄水、店子”五个“木瓜专业村”。
4、以“南沟、两河、陈庄、大桥、白塔、其林、焦元、洞沟”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带”,全镇达到5000亩。(其中:金银花达到3000亩)。
5、在洞沟、白塔等村开展农家鸡、牛、羊养殖等绿色生态产业,在洞沟等村发展牛、羊2000头,在白塔等村发展土鸡散养10000只。
二是整合资源活经济。围绕“绿色生态桑蚕产业名镇、边贸物流名镇”目标,大力发展以桑蚕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园区建设,根据“一村一策”原则,科学实际地结合各村区位优势,适时适地的发展蔬菜、木瓜、药材、养殖等富民产业。以发展汉江沿线生态经济为总的指导,以胡家营铁路货运站、十天高速等便利交通为平台,重点建设好“汉江源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和“木瓜批发交易中心”(边贸农产品流通中心)两个中心,为胡家营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平台和产业发展孵化器,以此促进郧西沿江乡镇、白河县,五峰、鲍峡等江南产业区域经济互动式发展,提升胡家营镇地跨两省三县的边贸口子镇政治经济地位和作用。
规划在思维,践行在实践,相信在县委县政府宏伟蓝图的指引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胡家营镇将会走向更辉煌的明天,为郧县的发展添上艳丽的一笔。
第五篇:(集邮博览用稿)打造特色集邮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推荐)
打造集邮特色文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共泸州市委副书记 杨文杰)
泸州市位于中国四川省东南部长、沱两江交汇处,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因出产闻名遐尔的泸州老窖和郎酒,成为中国著名的酒城,并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迪拜奖)等荣誉,今年7月,又成功入围“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最后评选。集邮为泸州争得了第一块文化类“国”字号金牌,集邮文化已成为泸州的特色文化品牌,为泸州市实现科学发展,推进“四个四”发展战略更好地提供支撑、凝聚力量。
一、集邮对泸州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集邮是一项健康、高雅的社会文化活动,吸引了我市十余万集邮爱好者陶醉其中,形成了氛围浓厚、内涵丰富的集邮文化,对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集邮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我市文化建设内涵。集邮活动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广博的知识性、高雅的艺术性和浓郁的趣味性,在我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集邮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我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们现阶段倾力打造的又一城市特色品牌。我们通过发行《鼎盛中国 辉煌泸州》、《魅力泸州》系列题材邮票邮品,举办集邮展览、集邮知识培训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带动和促进了城市文化交流发展,成为城市品牌和酒城经济文化建设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1
(二)集邮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先进文化主流,大力宣传集邮、倡导集邮,共举办各类集邮、收藏品等展览近40次,接待观众共计130000余人次;着力发挥集邮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加强对青少年集邮知识的普及,狠抓青少年集邮队伍培育,以开展“集邮进校园”活动为切入点,培育了一批高校开展集邮活动的先进典型,泸州职业技术学院被四川省集邮协会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通过一系列集邮活动的开展,陶冶了广大市民的思想道德情操,为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集邮文化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集邮具有文化价值的基本属性,也具有经济价值的内在特性。近年来,我市注重挖掘集邮文化的内在经济价值,将集邮文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立足我市集邮事业的优势和基础,利用邮票、邮资信封、邮册等重要载体,积极推动邮品开发,促进集邮文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通过举办一系列集邮活动,带动了我市相关服务行业发展,仅去年以来举办的几次大型邮展,就为我市带来了上亿元的服务性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泸州市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基础扎实
跨入“十一五”以来,泸州市经济实现了强劲增长,连续五年各项经济增长指标位居四川省前列。泸州要实现跨越发展,既需要提升经济的“硬实力”,也需要提升精神文化的“软实力”,所以,今年泸州市委、市政府将集邮作为“文化强市”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并于1月份正式启动“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创建工作。
泸州市创建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具有非常扎实的基础。第一,泸州的集邮拥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坚实的群众基础。成立了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等基层协会26个,吸收邮协会员3179名,占城市人口的3.78‰,吸引了集邮爱好者10万余人,成为最有活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一支力量;其次,泸州的集邮活动极其丰富。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很多集邮展览、集邮讲座、集邮知识竞赛、集邮学术研讨、集邮珍品鉴赏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特别是泸州题材邮票、邮品的发行,在弘扬城市文化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泸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第三,泸州的邮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几年,泸州邮政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经营发展、企业文化等方面整体推进,实现了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已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邮政行业一类局第一名,在服务大众、服务地方经济上作出了贡献。这三个因素为创建工作打下了牢靠的体制堡垒。此外,泸州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美酒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长江文化,为集邮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土壤。白酒文化、泸县彩龙和分水油纸伞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邮票提供了极为宝贵的题材资源。我们非常重视集邮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其作为文化产业的突破口,有决心也有能力推动集邮事业的大发展。
三、倾力打造四省市结合部集邮中心
集邮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产业和一个平台。创建工作使我们充分感受到集邮的文化传播能力和经济带动能力在泸州愈加彰显。所以,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打造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集邮中心,积极引导集邮文化走创意化、精品化和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进一步推动集邮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集邮中心的打造首先要建立平台。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更是城市的名片,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申请“国”字号邮票,如果一套“国”字号邮票面值以10元计算,发行2000万套就相当于国家投入了两个亿为泸州作宣传,这还不算邮票的增值空间。邮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这个宣传的力度和广度是其他方式无可比拟的。我们还将发行更多的邮品,举办更丰富的集邮活动,当我们有了这个平台,集邮产业将会给泸州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
集邮产业还能撬动经济市场。泸州已经具备了承办国际性大型邮展活动的条件和能力,我们要通过集邮活动构建和打造区域性、跨区域性、甚至国际性的交流、交易平台,推进第三产业的繁荣。所以,我市正在积极申办2011年全国最佳邮票评选大会,如果申办成功,泸州明年将会迎来10万宾客,带动会展、旅游、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这对宣传泸州、发展泸州,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和经济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这条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诸如酒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具有泸州特色的文化及文化队伍都要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强化基础、凝聚和谐、搭建平台、扩大交流、提升文化、推动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