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调研提纲格式及
调研提纲格式及范文
调研提纲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标准。调研提纲应该为调研提供方向,即告诉调查者怎样进行此项调研,比如目的,内容,方法,对象。调研提纲在调研之前完成,所以不应该有对策,结论性的东西包含在里面,因为那些是要调研结束之后才能得出的结果。
提纲应很好地体现设计者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逻辑性,简明扼要,思路清晰。一般思路可以是:研究对象的过去发展,发展到现在的状况(发展成绩),综合过程要求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调研提纲应该到此为止,至于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是调查结束后报告的任务。
就我看到的调研提纲形式有两种:
叙述式和问题式。前者直接规定调研的内容,条述式罗列调研内容。后者以问题的形式列提纲,更容易让调查者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调研提纲范文一:
2013灵青计划春晖使者行动第十二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筑梦彝乡公益团队调研提纲
目录
一、前言概述
二、选题背景
三、调查实施方案、计划
四、附件
一、前言概述
(一)调研课题:乡村教育助学金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以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盖 租乡为例
(二)调研目的:考察助学金计划是否可行性与可持续性,是否能支持更多大山里的 孩子能够接受教育,继续完成学业。
(三)调研对象:当地的公益组织、学校(主要以中学为主)、孩子(受资助与未受 资助的)、孩子的家长、其他村民。
(四)调研内容:
1.现有助学金的发放情况:
2.现有乡村助学金的发展的不足与盲区;
3.助学金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
4.如何使得助学金如何避免盲区(如: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透明,资助 学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合适等)。
(五)调研方式: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社会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六)调研时间:2013年07月13日--2013年07月25日(依实际情况将会小幅波动)
二、选题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发起本调研的团队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筑梦彝乡”公益团队,现已成立近两年时间。团队在对四川凉山帮扶中的近两年里积累了许多经验,经过长期与当地公益组织、学校的沟通加深了对当地状况的了解,拥有了对当地较为充分的了解及预调研后确定本调研题目,使得题目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性。
通过过去近两年的暑假短期支教以及寒假两次调研,我们团队了解到,四川凉山彝族地区的很多学生存在小学到初中,甚至初中到高中阶段辍学的现象。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资助更多集中在小学以及大学,而忽略了初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我们希望通过对当地初高中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习情况的调研,了解这一人群的实际需要,帮助更多的学生继续完成学业,同时为筑梦助学金计划的进行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分析,为日后的助学金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对于该地的乡村资金资助,其现状大致是:教育资源普遍缺乏;资金资助多是针对小学;中学的具有拔高性阶段的资金资助未受重视。归根结底,通过这样的教育资源的资金分配方式,可利于当地孩子普遍素质提高,但也难以培养出人才,不利于当地的长久的发展。
另外,以调研地盐源县为例,其占地面积达到8388平方米,但县内初中有仅8所,高中仅仅2所,能够通过该地的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考试而脱颖而出的孩子是万中挑一的;且在山区,还有不少本来在小学取得优异成绩的有潜力学生,因为家庭贫困问题或者观念问题,不能继续学习,最终导致辍学,浪费了山区的人才资源。扶持好山区有潜力的学生完成学业,也是为他们改变山区未来做努力。这样成绩优异的孩子对持续性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且通过对其资助,我们能较好的使得捐助资金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也是改变山区命运的关键。因此,建立可持续的助学金机制对山区来说尤其重要。
到底乡村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应如何满足孩子们的教育需求?利用好已有的教育资源,使得他们在接受基础教育后能更好地发展,通过基础教育之外的拔高性的中学教育来提高当地的总体生活素质,不用再因资金短缺走家中长辈在乡村中模式化生活的老路,也不用在城市中沦为“农民工”。
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为例,从当地孩子的教育资助出发,考察筑梦助学金计划是否可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透明以及资助学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合适等,以此来逐步完善筑梦助学金计划,使更多大山里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继续完成学业。我们希望这一次的调研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当地教育状况,满足教育需求。
(二)研究意义及背景
1.理论意义:
我们将立足于团队已有的调研成果、现有的相关研究的文献及现今政策,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分析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的助学金资助问题,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对当地基本情况的了解与收集,而是建立团队助学金的可持续性的角度上,对当地的实际状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与调研,力求通过此次调研,考察筑梦助学金计划是否可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证有效、透明以及资助学生的考察条件是否合理合适等,以此来逐步完善筑梦助学金计划,解决相关的实操问题,确定未来助学金的发展及实操方向。
团队将通过多角度分析,以助学金的整个流程为主要的思路,从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确定其可行性与发展方向。我们将从一开始发放助学金的人群的入选、不同的助学金的筛选标准、收集社会捐助资金的可能方式、善款输送到孩子手中的方式、后期的跟踪孩子状况、对社会各界的反馈等进行了较为清晰的调研标准的设定。
以下将由助学金现有的几个方面来对流程中不同的节点进行说明:
(1)受助孩子的名单:孩子基础资料的来源、进入可能受助的孩子基本标准、受助 孩子的年龄等;
(2)筛选的标准、方式等;
(3)社会捐助:每次捐助的金额:如何捐助:捐助方式等;
(4)善款输送:方式:资金跟踪确定等;
(5)跟踪孩子的状况:学期间信息对称的方面、信息对称等;
(6)反馈:主要是涉及到对象及方式,(重点捐助者、广泛捐助者、社会社区公众 等)。
2.实践意义:
本调研是基于团队自有的具有可借鉴性的前期经验及资料、团队现有的公益发展方向而提出。通过前期较为广泛的文件搜索的情况,我们发现,就目前来说已有的调研论文来说,现有的大部分的调研仅仅停留在“世界观”的层面,处于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阶段,其多数没有从真正的“乡村的助学金”的“方法论”的,即是“怎么去做”角度去对教育资助问题进行较好、较深入的,且有针对性的调研;同样的,在多数团队调研之后,成形的多数论文大多都仅是提出了问题,但提供的是较为宏观层面的解决方式,而受调研的地点的实际情况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团队本次将进行的调研,是建立在团队发展的基础之上。为了使本次调研更有借鉴与指导意义,我们更从其可行性、可持续性的角度上进行考虑,能够在整个调研的过程中围绕“可行性”“可持续性”进行相应的地区走访与问题设计、访谈;同时拜访具有较丰富经验的公益组织,共同探讨助学金的项目的实操性,即“方法论”问题。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在本次调研结束后,团队能够能在后期的调研结果攥写、团队未来项目发展方向中体现本次调研的实质意义。
3.背景:
目前乡村教育资金,主要是助学金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支持,中国乡村普遍存在的助学金资助的现状是:为了提高学年儿童受教育率与识字率,社会要求多是强调基础教育,总的来说,基础教育资助资金雄厚,而相对对于人生的学业进取的重要阶段的中学教育费用资助社会的关注度普遍较少;
除了整个社会的一个帮扶山区趋向推动我们选择初高中教育资金资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原有的调研及分析当地的状况得出中学对助学金有强烈的需求。
以本次调研地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以下将从地点的现有状况进行相应分析:
(1)经济条件普遍较差:
盐源县由于其较为发展的苹果产业、烟草业、及旅游业,在整个凉山州的经济发展状况较好,但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普遍行业以农业及高山放牧业为主),家庭难以负担起孩子上了中学远离家庭居住地的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等较大开支。(初中孩子不享受免费午餐,高中不存在异物教育,学费高);
(2)学业竞争大:
本次盐源县的初中有8所,高中仅仅2所,而起占地面积达到8388平方米,学校数量少,难以满足孩子的升学需求,因此导致县内升学压力大,能够考上初中的学生数量有限,考上高中的更是万中挑一。
(3)支持的家庭较少:
凉山的孩子普遍上学较晚,多数孩子小学毕业时已达到15、16岁,许多孩子为了养家糊口而外出打工,家庭希望支持孩子继续深造的愿望普遍不大;
(4)孩子自身读书意愿:
在山区生活,周围学习气氛不浓厚,www.xiexiebang.com许多孩子对学业兴趣较小,且竞争度大,孩子们多数难以继续坚持读书。
综上所述,通过当地小升初的激烈竞争后,能够读上初中的孩子一定程度保证了:
(1)孩子成绩较好,能在激烈的学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家庭支持,即使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送去上学;
(3)孩子读书意愿较大,能够有毅力,乐观,积极读书;
(4)能一定程度上预见孩子未来的发展,可期回报家乡;
(5)助学金投入能看见其对孩子的积极,有效力的影响;
因此,选择对中学生进行助学金的资助,更有针对性且效用更大。
三、调查实施方案、计划
(一)调研地的选择及说明
1.调研地选择: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
2.调研地选择的原因:
(1)当地基础:经过一年多与当地的沟通、交流,团队已与当地相关组织、学校及其工作人员建立了较好的联系,现已具备初步的地区调研基础,且该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调研成员的安全;
(2)实践中的问题:在团队早期对当地的调研及帮扶当地的实践中,团队发现了该地教育资金的投入分布不均、不够有效透明等相关问题,且这些发现的问题较大程度地影响到当地孩子的发展之路;
(3)思想:盐源县作为凉山州的大县之一,该地的居民思想相对开放,较能接受外来人员进入地区。且在“中国梦”的号召及“城镇化”的推进下,该县正处于山区农村与“城镇化”之间,发展具有典型性;
(4)交通:该地靠近四川省泸沽湖旅游区,交通相对较发达,具有一定的运输基础,能够保证调研成员在调研地之间往来;
(5)地区典型性:该地地处川滇交界处,山地为主,其地势特殊性对于整个凉山地区具有普遍意义,乡村教育、居住地人们思想相对具有典型性;
(6)民族多样性:该地聚集了汉族、彝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民族种类多样,多民族文化交融,文化多样,较能涵盖西南地区(云贵川等地)多数的民族类型与发展中的教育资金受助问题。
(二)调查研究方法及说明
1.调查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社会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2.调研研究方法说明:
(1)调研时间段:
本研究初期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电话访问、过去经验总结等方法去进行前期的定性分析,再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个助学金的流程,助学金的人群的入选、不同的助学金的筛选标准、收集社会捐助资金的方式、善款输送到孩子手中的方式、后期的跟踪孩子状况、对社会各界的反馈等方面张开,与当地已有联系的公益组织与学校确定该方向的可行性,对当地的助学金可行性及可持续性进行调查。
在整个调研的主要时间段(即在所在调研地的时间段)主要用到实地考察、人物探访,同时兼顾问卷法等方法。我们将用这些方法从助学金的流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调研。
在早期,将拜访有一定的助学金派发经验的公益组织,了解其主要的助学金的派发内容,相应的标准,在原有网络信息(包括二手文献、信息的了解)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访谈与问卷等方法,进一步了解其相应信息;
第二,在去到早有联系的当地的中学之后,与校方进行沟通,主要是通过实地考察与访谈方式了解现有社会的资助奖学金的方式、受助者的筛选标准、利用的有效性、资金透明度等问题进行了解,并收集其意见与建议;
最后,对当地的受资助的孩子、与中学生进行了解,主要是通过对其问卷调查、问题访谈,从孩子自身、家长的态度、村中的其他村民(如邻居等)各种不同的人群了解,将会涉及到期基本现状与相关人员的态度。
在这持续时间长的调研究中,团队将针对乡村孩子的教育资金需求,主要进行是实地考察法、人物探访与访谈法等。本研究不仅将有详细深入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更会由具有实操经验的大学生公益组织的角度介入,务求更全面更深入探究此问题。
(2)拟解决问题的程序图如下图:
本次研究将综合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相结合。考虑到山区特殊的沟通条件与受访者的普遍理解能力,主要是采用定性为主,辅以定量方式(调研问卷)。
文献分析、研究、归纳整理、总结→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设计(包括学校筛选、当地沟通的公益组织筛选、山区背景调查、访谈设计)→抽取小样本进行研究前测(汇总访谈的答案并访谈问题调整、计算问卷的有效度及信度)→修改研究(包括问卷及访谈内容)→实地考察与调研(包括相关校方各种数据收集)、公益组织及学校采访(了解他们眼中当地学生的教育资金需求的不足与挖掘可借鉴之处)、人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相关问题收集与整理、家长的期盼、其他村民的看法等)→调研数据汇总及分析(SpSS统计分析法)→于当地再次进行求证已归纳出具有助学金可行性的、可持续性建议→报告撰写。
(三)研究优势及说明
1.团队优势及大本营优势:
调研方向主要是由已有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公益团队“筑梦彝乡”经过实践及相应实践经验与前期预调研得出。“筑梦彝乡”公益团队成立于2011年10月份,团队已成立进两年,在这段时间里,团队在对四川凉山的帮扶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管理模式逐渐成熟,经过长期与当地公益组织、学校的沟通加深了对当地状况的了解,拥有了对当地较为充分的了解后进而确定本调研题目,使得题目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操性;同时,在近两年的发展中,团队不仅获得了所在高校的校方支持,同时与当地的公益组织、学校的负责人及其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模式,四川凉山当地作为团队的项目执行地,定立调研题目具有大本营优势。另外,我们的团队规模较小,信息方便交换,更便于管理和高效工作。
2.成员优势:
本次调研队伍成员主要来自原有“筑梦彝乡”公益团队,大多数成员具有公益实践及调研经验,在调研中对公益及课题更有思辨性与指向性;团队成员中有四川人,能够讲流利的当地语言,熟悉当地的文化熟悉,更有利于调研时的沟通。且团队成员不仅仅有行政管理、法学等相关调研学科专业,同时也有其他专业成员,在调研的过程中具有多学科的专业优势,能更好的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思考问题;团队顾问作为校内的志愿行动指导中心的指导老师,具有较为丰富的学科基础与志愿工作的实操与管理经验。
3.调研课题针对性强:
调研课题主要是针对乡村孩子的助学金发放问题,从多个角度入手调研。经过资料查阅及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深入或是全面,且可行性较低;本课题针对性较强,调研范围小,地点明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盖租乡,本次调研更倾向于把目光放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可行性与可持续性调研,而不是脱离实际侃侃而谈。
4.对调研地具有一定了解:
团队已进行过对凉山当地初步调研与支教实践,对调研地已有一定了解,同时在长期的帮扶过程中,更了解当地人(包括其少数民族)的沟通、行为模式与相关的文化,对调研题目的相关人员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与当地孩子(以小学、初中为主)也建立较为深厚的感情,因此对问题的了解也比较深入,更有利于高效提出与解决问题。
5.关注文化的影响,课题更具有人文色彩:
在本次调研中,团队不仅仅关注课题进度,同时也关心关爱当地的孩子,且不同于其他乡村调研团队,我们更加立足于孩子的长期发展中教育资金的需要,不仅仅助学金本身的发放的流程性之上;同时我们也注意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特殊的汉族文化相结合,关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孩子的特殊的教育助学金需求。
6.课题价值高,成果可借鉴、实施可能性高、作用大:
本团队现已与相关的组织企业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可利用资源较为广泛。经过本次调研,团队所获得的成果可提供给其他相关组织进行借鉴,如:与广东地区的经费赞助人、凉山当地公益组织,通过推动两地资源的联结,从而更有利的推动凉山孩子的能力发展,更好推动问题的解决。
7.团队具有一定的财务实操基础:
经过对凉山当地的3次实地调研,已有一定的财务实操基础与资金花费方向,对经费控制能力较高,且财务较为公开透明,已有了较好的对内总结、外反馈机制,以上经验能较合理分配本次调研经费的支出比重。
四、附件
主要展现与调研相关的附件。以下是随文发送的4份附件。
(一)调研实践时间安排
由于附件信息较为具体,实际时间推进信息请关注参赛回复的邮件。
(二)针对老师的调研访谈问题
由于附件信息较为具体,实际访谈信息请关注参赛回复的邮件。
(三)针对家长的调研访谈问题
由于附件信息较为具体,实际访谈信息请关注参赛回复的邮件。
(四)针对学生的调研问题问卷
由于附件信息较为具体,实际问卷信息请关注参赛回复的邮件。
关于提交参赛文件的提醒:
以上是筑梦彝乡团队的调研提纲,另一份暑假助学金项目团队策划将在另一条长微博发布,请注意区别。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筑梦彝乡公益团队
2013年6月6日
调研提纲范文二:
西安市灞桥区中考体育调研提纲
一、您认为西安市中考体育项目应该怎样设计?
立定跳远,实心球,女子800m、男子1000m
二、你认为用50米跑代替台阶试验学生成绩会发生怎样变化?为什么?
50m的测试
1、天赋占很大因素
2、成绩偶然性太强。如起跑、天气,场地、测试过程、人为因素等。3城乡差距太大。平常测试还行,不宜设立成中考容易起矛盾的项目,及容易起矛盾。
三、如果50米用手计时测试,考试时会出现哪些问题?
1、手计时测试太落后,误差太大,2、人情、关系因素无法避免。
3、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准确。
四、如果50米用电动计时测试,考试时会出现哪些问题?
1、抢跑
2、是否能用钉鞋
3、怎样判罚抢跑、4、抢跑后如何处理
5、测试仪器准确率、可靠性有多大。
五、中考体育怎样考才能对学校体育起到积极作用?
中考体育首要职能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其次是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最后教会学生体育锻炼方法。提高中考体育分值,学校、家长才能真正重视体育工作,才能保障学生有效的训练时间,才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了学生快乐学习、健康生活,中考体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
西安市第六十四中王青
第二篇:调研提纲
附件:
调研提纲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重点是研究如何选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式和途径,如何构建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何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内源性发展能力;如何加快农业“六化”(机械化、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如何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创新能力;如何加强泛珠三角农业合作,推广农业外源性扩展能力;如何强化农业保护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安全保障能力;如何加大山区扶贫开发力度,提高山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等。
三、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重点是研究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制度性措施,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如:研究如何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转移机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如何大力培育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如何建立完善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如何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缩小
城乡收入差距;如何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和区域协调发展;如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制度化、规范化。
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问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本地优势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如何加快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竞争力;要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促进我省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
五、广东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重点是研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模式和途径;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措施等。
六、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问题。重点是研究如何落实好法律政策关于增加农业投入的各项规定;研究如何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按照“两个趋向”要求, 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不断增加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研究如何进一步调整完善现有的政策措施,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果;研究如何开辟新的投入渠道, 更好地从财政、基建、金融等各方面支持农业的发展;研究如何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七、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重点是研究在入世后过渡期,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和策略,趋利避害,确保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我省外向型农业比较发达,还要认真研究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消除贸易壁垒,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
第三篇:调研提纲
职称改革调研提纲
一、总的原则
职称改革既要顺应山东省关于职称政策的新要求,又要符合我市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又要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创新;既要在全市范围内有个大的杠杠,又要允许学校有补充意见,进而逐步转变到由学校按岗评审、实标推荐上来。计分标准要与烟台市评审规定接轨。
二、具体内容
1、您认为现行学历、资历计分的分值是否需要调整?怎样调整?依据是什么?
2、您认为学历和资历分别计分是否可行?分值多少合适?
3、您认为学历的分值是否可以规定上限?若是,多少合适?
4、烟台市规定荣誉证书(指综合表彰、政府部门单项表彰、辅导类表彰、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等)总数不超过5件,并在此5件内计分,优质课证书不超过4件计分,您怎么看?
5、您对综合表彰的计分政策(包括分值、第二个综合表彰按20%计分等)有什么看法?
6、您认为我市教育领域有无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成果?含金量怎样?对我市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起到过促进作用?
7、您认为结题类的东西是否可以视为通过鉴定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应该通过哪些部门来鉴定?
8、您对优质课的计分政策有什么看法?
9、上级对提供论文呈淡化趋势,您对论文计分政策有什么看法?是否应该弱化?
10、您怎么看《中国体卫艺教育》?
11、您对考核的计分政策(包括计分的、分值、次个优秀、良好按20%计分等)有什么看法?
12、您对继续教育的计分政策有什么看法?
13、教师每年要参加若干次由不同级别和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您是否赞同对在继续教育培训中获得“优秀学员”之类的荣誉计分?
14、您对现行的地域计分政策(分每年0.5、0.3、0分三种,至多10年)有什么意见?
15、您对给普通高中任教教师加分有什么意见?
16、您对给班主任加分有什么意见?
17、您对给参与创建规范化学校领导加分有什么意见?
18、您对给支教(含援外和龙口市内支教)教师加分有什么意见?
19、您对在同样情况下,职称晋升向任职期内业绩突出的教师、一线教师、偏远地带学校任教的教师、老教师优先有什么看法?
20、您对为接近退休年龄的教师争取优惠政策有什么看法?
21、您对为争夺荣誉、考核优秀等而不择手段有什么看法?
22、您对在职称评审中提供假证件、假材料有什么看法?
23、您对职称材料的推荐上报程序有什么意见?
24、您对我市的职称政策还有什么新的意见和建议?
25、即使以后由学校按岗评审,实标推荐,推谁不推谁,学校也应该有个推荐标准和排列顺序,这个标准和顺序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满意?
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2013年4月
第四篇:调研提纲
调研提纲:青海海东事业单位改革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相关背景资料:
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相关政策
2、青海海东事业单位的相关政策支持
二、研究目的1、通过调研了解事业单位的改革现状,具体在那些方面做了改革。
2、在了解改革现状中发现事业单位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三、调研提纲
一、对海东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摸清总量、结构、供需情况
1、调查了解本区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和在职人员构成情况
2、调查了解本区所属事业单位结构分布情况
3、调查了解本区单位资产总量及分布情况
4、调查了解本区社会事业发展与事业编制配置比例有关情况
二、对青海海东事业单位改革基本情况、改革方向的调研
1、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方向
①承担行政职能类
②社会公益类
③生产经营类
2、产权结构变动状况
①社会公益类的竞争机制引入状况
②生产经营类的民间资本引入状况
③行政职能类的社会服务职能转向
3、人事制度改革状况
4、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状况
①生产经营类的改企改制后的薪酬状况
②生产经营类和行政职能类的聘用制薪酬实施状况
5、社会保险状况
三、青海海东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效评价及其指标
1、机构编制是否精简、是否更加合理
2、财政支出压力是否切实减轻
3、相应机构的运行是否更加灵活、高效,是否能更加充分、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事业
4、相关改革政策落实情况
5、所涉及人员对改革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6、社会对此项改革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四、进一步推进青海海东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
1、观念的转变方面
2、事业单位自身完善方面
3、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方面
(根据所调研的第二三项的内容再做相应调整。)
第五篇:调研提纲
调 研 问 卷
被调查人姓名:年龄性别所在单位(或社区)职务:
1、目前您所在社区网格是如何划分的?是何种网格管理模式?
2、您认为社区网格怎样划分、实行何种管理模式才更有利于实现管理服务的便捷高效?
3、您心目中,民政部门工作进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履行职能职责,与街道社区的互动是怎样的?
4、社区居民群众及家庭目前普遍急需的社区服务有哪些?
5、您所在社区目前有哪些社区社会组织?他们目前组织开展了哪些社区服务活动?
6、现在的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怎样?在发展运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7、社区还需要培育发展哪些社会组织?社区需要社会组织开展哪些社区服务活动?
8、您心目中,社区居民、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街道社区与政府(职能部门)该怎样良性互动、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9、你是否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本单位是否有人参加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10、您认为本单位、本行业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具体改进措施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11、您认为本单位、本行业目前需要什么类型的社会工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