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出纳实务课程标准实施情况与成效总结(彭花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出纳实务》课程实施情况与成效
《出纳实务》作为经济管理系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介绍了票据、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整理、保管等知识和实务操作规范。本门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完《基础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基础上设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学习本门课程对将来学生从事与货币资金管理、与银行往来支付有关的工作有重大的帮助。学习本门课程也可以培养学生踏实、谨慎的工作态度和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
些不足。
一、课程建设主要实施成效
1、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大实
训力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论教学是我国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一直
强调的关键因素,出纳实务因其本身的特点,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除了应强调这“三基”的理论教学以外,我们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紧跟设计实践
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外,在分析中还应注重定性与定
量分析的相结合。加大实训教程的投入,使学生更能胜任未来的出纳岗位工作
2、制定并不断完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标准》和《出
纳实务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使教学活动有了新的依据和标准。
在原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实施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出
纳实务课程标准》和《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使得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训实习的设计、实施,以及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教学依据
和标准。
3、制作并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
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根据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新的《出纳实务课
程标准》和在“整体优化”教学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出纳实务教学设计》的要求,重新制作并优化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
4、师资队伍的优化
经过不断优化和建设,本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显著提高。
课程组的各位教师,思想活跃、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综合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逐步培养建设成了一支思想过关,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整体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这是一支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富有经验并且思想稳定的队伍。
5、考核方式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体系
我们改变了单一的试卷闭卷考试形式,以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在考核成绩的评定上,建立两级评分体系,总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课程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而理论成绩又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构成,平时成绩又由考勤(20%)、课堂提问(30%)、集体作业成绩(20%)、平时作业(30%)等四部分构成,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通过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来全面考虑学生。
二、存在的不足
1.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
(1)根据学科发展动态,结合会计师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应坚持“少而精,启发式”、“学为主,教为导”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科研化教学方法。
(3)完善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一是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二是精心授课,严格课堂纪律;三是课后辅导、巩固、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四是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教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大学生成长。
2.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剖析、进程的拟定、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但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同时教师的职业技能不足,具有实际经验的实训教师短缺,教师的这种职业技能局限,影响到改革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同时要培训和引进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3、网络教学的应用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加大投入出纳实务精品课程的研发。
建工管理系:彭花
2014年7月8日
第二篇: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实施情况与成效总结(彭花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财务管理》课程实施情况与成效
《财务管理》是依据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所开设的一门会计专业主干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财务管理理念,掌握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及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及专业技能,养成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和认真负责、善于沟通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和技能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筹集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收益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建设主要实施成效
1、教学方法手段上:
在教学手段上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绝大多数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大大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同时丰富的课程信息为那些想进一步深入拓展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便捷。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鼓励采用案例分析辅助教学,同时重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财务管理是一门管理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在知识传授中通常需要学生有相关的经历,这样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目前我们高职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相关的社会经历,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能够很快记住教材上的概念和公式,也能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但管理类知识的掌握要求肯定不仅仅在于原理的理解上,更主要的是能够运用相关的分析技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典型的问题,也就是说知识和能力并重。这一教学目的很难仅仅通过教材的讲授来达到。为此我们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中通过(1)知识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课堂内学习和课堂外—第二课堂互补(3)市场调研实践提高来加以解决。
教学用案例根据财务管理知识的模块而有针对性的选择运用。主要采用老师讲解和学生分组讨论以及小组演示分析内容的相结合方法。预备性的小案例(相关原理应用)学生准备和老师讲解相结合。综合性的案例(较复杂的决策)采用
事先布置、要点问题布置、学生小组准备、课堂演示讨论、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的形式。
2、完善了和教材相关的教学基本文件:
针对不同班级使用的教材编写了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用课件和习题库,教学用基本文件的制作主要在于规范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同时便于新教师加入课程教学,减少课程教学由于个别教师的流动带来的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3、制作并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 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根据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新的《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和在“整体优化”教学理论指导下完成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重新制作并优化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
4、教师队伍的优化:
经过不断优化和建设,本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显著提高。课程组的各位教师,思想活跃、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综合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逐步培养建设成了一支思想过关,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整体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这是一支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富有经验并且思想稳定的队伍。
5、教学组织活动上:
为规范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财务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双周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内容是规范教学内容,协调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并交流关键知识点的讲授方法。在课程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加大对平时的考核,避免将一次性考试作为课程学习考核的唯一手段。我们改变了单一的试卷闭卷考试形式,以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在考核成绩的评定上,建立两级评分体系,总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课程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而理论成绩又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构成,平时成绩又由考勤(20%)、课堂提问(30%)、集体作业成绩(20%)、平时作业(30%)等四部分构成,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通过注
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来全面考虑学生。
二、存在的不足
1.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
(1)根据学科发展动态,结合会计师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求,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注意介绍国内外财务管理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2)改革教学方法,坚持“少而精,启发式”、“学为主,教为导”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科研化教学方法。
(3)完善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一是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二是精心授课,严格课堂纪律;三是课后辅导、巩固、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四是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教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大学生成长。
2、科学研究,科研能力需要不断加强。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是加强本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围绕教学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申报科研课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3、网络教学的应用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加大投入财务管理精品课程的研发。
建工管理系:彭花
2014年7月8日
第三篇: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标准实施情况与成效总结(彭花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实施情况与成效
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融合管理科学与领导艺术、既有理论范式又强调灵活应
用的综合性、实务型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分析和初步解决职能层、事业层及公司层战略问题的思维和能力,能够运用
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诊断并解决企业一般性的战略及战术问题,为他们进一步从
事综合性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
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建设主要实施成效
1、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大实训
力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论教学是我国高等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一直
强调的关键因素,出纳实务因其本身的特点,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除了应强调这“三基”的理论教学以外,我们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紧跟设计实践
性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外,在分析中还应注重定性与定
量分析的相结合。加大实训教程的投入,使学生更能胜任未来的企业管理工作
2、制定并不断完善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标准》和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使教学活动有了新的依据和标准。
在原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实施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企
业战略管理课程标准》和《企业战略管理课程教学整体设计》。使得本课程的课
堂教学和实训实习的设计、实施,以及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教学依据和标准。
3、制作并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
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根据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新的《企业战略管
理课程标准》和在“整体优化”教学理论指导下完成的《企业战略管理教学设计》的要求,重新制作并优化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
4、师资结构的不断优化
经过不断优化和建设,本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显著提高。
课程组的各位教师,思想活跃、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综合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逐步培养
建设成了一支思想过关,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整体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这是一支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富有经验并且思想稳定的队伍。
5、考核方式的改革: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体系
我们改变了单一的试卷闭卷考试形式,以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察。
二、存在的不足
1.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
(1)根据学科发展动态,结合考试要求,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应坚持“少而精,启发式”、“学为主,教为导”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科研化教学方法。
(3)完善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一是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二是精心授课,严格课堂纪律;三是课后辅导、巩固、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四是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教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大学生成长。
2.课程体系改革的主体和中坚力量是教师,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课程的剖析、进程的拟定、技能的确定、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教学过程的组织都离不开教师。但教师的能力水平不平衡,个体差异较大,同时教师的职业技能不足,具有实际经验的实训教师短缺,教师的这种职业技能局限,影响到改革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核心教学能力,同时要培训和引进实际经验丰富的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结构。
3、网络教学的应用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加大投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的研发.建工管理系:彭花2014年7月5日
第四篇:市场营销课程标准实施情况与成效总结(彭花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
《市场营销》课程实施情况与成效
《市场营销》是以研究满足顾客消费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的交叉性应用科学,既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也是打开营销知识大门的敲门砖。因此,通过教学,必须使学生了解、熟悉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初步掌握市场营销的各项专业技能和具体操作方法;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通过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课程建设主要实施成效
1、教学方法手段上:
在教学手段上推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绝大多数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大大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同时丰富的课程信息为那些想进一步深入拓展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便捷。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鼓励采用案例分析辅助教学,同时重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市场营销是一门管理类课程,管理类课程在知识传授中通常需要受众有相关的经历,这样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目前我们高职学生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相关的社会经历,因此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往往能够很快记住教材上的概念和公式,也能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但管理类知识的掌握要求肯定不仅仅在于原理的理解上,更主要的是能够运用相关的分析技巧去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典型的问题,也就是说知识和能力并重。这一教学目的很难仅仅通过教材的讲授来达到。为此我们在市场营销的教学中通过(1)知识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课堂内学习和课堂外—第二课堂互补(3)市场调研实践提高来加以解决。
教学用案例根据市场营销知识的模块而有针对性的选择运用。主要采用老师讲解和学生分组讨论以及小组演示分析内容的相结合方法。预备性的小案例(相 关原理应用)学生准备和老师讲解相结合。综合性的案例(较复杂的决策)采用事先布置、要点问题布置、学生小组准备、课堂演示讨论、教师分析讲解相结合的形式。
2、完善了和教材相关的教学基本文件:
针对不同班级使用的教材编写了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用课件和习题库,教学用基本文件的制作主要在于规范教学内容,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同时便于新教师加入课程教学,减少课程教学由于个别教师的流动带来的对课程教学的影响。
3、制作并不断完善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 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团队合作,根据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新的《市场营销课程标准》和在“整体优化”教学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设计》的要求,重新制作并优化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
4、教师队伍的优化:
经过不断优化和建设,本课程教师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和教研能力显著提高。课程组的各位教师,思想活跃、勇于改革,大胆创新,专业基础理论扎实,综合业务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素质优良,逐步培养建设成了一支思想过关,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精神,整体素质较高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这是一支结构合理、能力较强、富有经验并且思想稳定的队伍。
5、教学组织活动上:
为规范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市场营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双周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要内容是规范教学内容,协调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并交流关键知识点的讲授方法。在课程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加大对平时的考核,避免将一次性考试作为课程学习考核的唯一手段。我们改变了单一的试卷闭卷考试形式,以试卷考试、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同时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笔试相结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不仅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考察。在考核成绩的评定上,建立两级评分体系,总评成绩由理论成绩和课程实践成绩两部分构成,而理论成绩又由平时成绩(30%)和期末成绩(70%)构成,平时成绩又由考勤(20%)、课堂提问(30%)、集体作业成 绩(20%)、平时作业(30%)等四部分构成,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通过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来全面考虑学生。
二、存在的不足
1.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
(1)根据学科发展动态,结合考试要求,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注意介绍国内外市场营销研究和实践的新成果以及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2)改革教学方法,坚持“少而精,启发式”、“学为主,教为导”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继续探索和不断完善科研化教学方法。
(3)完善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一是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二是精心授课,严格课堂纪律;三是课后辅导、巩固、拓展课堂所学知识;四是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加强教风建设,严格教学管理,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持教书育人,全面关心大学生成长。
2、科学研究,科研能力需要不断加强。
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是加强本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应围绕教学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申报科研课程,培养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3、网络教学的应用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加大投入市场营销精品课程的研发。
建工管理系:彭花
2014年7月8日
第五篇: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成效
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成效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成效。方法 科室从护理文化建设、知识及技术的强化学习、加强管理三方面着手,打造急诊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效促进了医护合作和团队凝聚力,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病人流量大,危重病人多,社会影响大,因此,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且病人心理等候时间长,是医患纠纷频发的场所。我科作为全院的护理重点专科,根据卫生部要求,结合科室特点,从护理文化、知识技能、管理三方面着手,打造急诊的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科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收到了很好的服务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包括抢救室、观察室、注射室、换药室、手术室,实际开放床位10张,护理人员19人;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31岁;工作年限1-35年;学历:研究生2人,本科8人,大专9人;职称:主管护师6人,护师8人,护士5人。
1.2 方法
1.2.1 开展前的学习动员 院领导及科室高度重视优质护理工作,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学习卫生部相关文件和制度,使“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内容人人知晓。并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制定了急诊科特色“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计划”、“优质护理实施方案”,提出“绿色急救,生命方舟”的服务口号,使护理人员达成了共识,努力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科室。
1.2.2 物质文化建设 创造美化的就诊环境:急诊科各区分界清晰,各种标识明显醒目,各类温馨提示,健康教育专栏,提供常用便器、卫生纸、一次性纸杯,24小时免费开水,专人维持就诊秩序,使整个环境让病人感觉到温暖和信任,拉近了与病人的距离。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严格执行医院护理人员行为规范要求,培训护士端庄的仪表,大方的举止,开展微笑服务,使患者感受到亲切和依赖。
1.2.3 精神文化建设
1.2.3.1 更新理念,倡导感恩 良好的服务态度及行为是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最佳服务的关键[1]。转变过去“重技术,轻服务”的观念,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技术与服务之间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倡导感恩服务,用感恩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位病人。
1.2.3.2 在细节上注重人性化服务 ①规范礼貌用语。言为心声,美好的语言可以医治病人心灵的创伤,能增强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力量。与病人交流过程中,使用文明用语,热情接待,态度亲切。②主动服务。要求分诊处见到病人,5米起立,2米迎前,1米问询,提供搀扶或代走工具;主动巡视候诊或等候检查结果的病人,及时解决困难;通过为留观患者倒一杯热水,用手套做一个简易暖水袋等,这些小小的动作,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迅速缩短护患距离,有效满足病人需要被照顾的心理需求,让病人真正感受到我们的服务,品味出我们的优质所在。
1.2.3.3 推行安全文化,强化“关注病人安全,万分之一的失误对病人就是百分之百灾难”。组织学习十大安全目标、《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做到质量安全标准人人知晓。每天组织各岗护理人员反馈工作中的不足和安全隐患,每月召开安全警示教育会议。对特殊急救个案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做晨会告知,周会强调,时刻为保障护理安全敲响警钟。
1.2.4 学习急救知识、精炼急救技能 科室内开展全员专科护士培训,邀请科内的医生参与我们的授课,弥补疾病理论知识的不足。制定个人的急救技能培训档案,循环培训及考核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及仪器的使用操作,通过不断反复的培训复习强化,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水平。每月定期由各组组长组织完成急救拉链演习,或个案或成批伤,通过进行流程化演习,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及危重个案患者的抢救能力,强化急救时间观念,为病人的生命分秒必争。
1.2.5 推动精益求精的管理
1.2.5.1 落实科学有效的绩效激励机制 遵循多元化护士考核办法,在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每个人的工作纳入考核机制,实行薪酬分配改革做到按劳分配,起到激励作用,从而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1.2.5.2 按岗设人,弹性排班 值班人员按岗设置,做到高、低年资合理搭配,职责分工明确,高年资护士指导低年资护士的工作,确保护理安全。并充分结合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和病人的需求,增加特殊日期(周五、六、日)及特殊时段(上午7:00-8:00,下午5:00-9:00)的护理人力,以满足特殊人群(打架、斗殴、醉酒患者)、学生及上班族的急救、治疗的需要。
1.2.5.3 畅通绿色通道,各科室间紧密协作 24小时开通绿色通道,并与职能科室建立紧密的协作机制,减少病人就诊的中间环节,缩短就诊时间;应对突发事件灵活机动?p把握全局;转运病人过程准备充分、安全实施;同时做好病情评估,保证护理安全及质量。体会
急诊科作为面向社会的窗口单元,体现出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是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缩影,所以护理服务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对提升医院形象和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在分管院长、护理部的领导和帮助下,结合科室实际情况,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调整,有效的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让患者从入院的那一刻起,随时随地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温馨氛围,不仅降低了医疗护理风险,减少护患冲突,还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急诊就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从原来的95.1%上升到97.5%。同时,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极大的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护士的责任感、自豪感、职业成就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如今护患和谐的声音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少,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极大的推动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和急诊护理学科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微.急诊科护士长的排班技巧与作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3,3(3):59-60.[2] 马香玉,康东红,刘静.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科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10):979-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