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风雨》导学案

时间:2019-05-15 11:0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风雨》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风雨》导学案》。

第一篇: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风雨》导学案

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风雨》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学习重难点】学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资料准备】1.走近作家作品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2.题目解读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于宝鸡的这篇《风雨》,正是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偌.大()刹.那()蜷.

曲()屋檐.()疏.忽()锥.形()

2.解释词语

偌大:

刹那:

疏忽:

3、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想一想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2).本文是一篇写散文,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找出描写的句子。

2.“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4.“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5.“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

6.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7.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三、交流展示,师生质疑。

四、拓展延伸

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习题。

六、【课后反思】

第二篇:《风雨》教学案

龙池中学语文学科

第 9 周教学案

制作者

执教者

审核人

《风雨》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2、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3、认识大自然的威力,勇敢面对大自然。学习重点

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及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3、读课文2遍,想一想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

4、检查、矫正课前预习第1题。

5、交流作家作品情况。

二、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6、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请逐段朗读课文,想一想:各段都写了哪些景物? 第1段:树林全貌;

第2段:垂柳、杨叶、芦苇; 第3段:断绳羊、女孩; 第4段:葡萄蔓、苍蝇; 第5段:鸟巢、鸟儿; 第6段:废纸、猫、瓦; 第7段:浮萍、鱼儿; 第8段:老头、孩子。

7、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风的?写出了风怎样的特点?

文章先从树林子开始着手,呈现给我们一幅恣意的狂风图。接下来,从 形状、声状方面对被风吹得乱了的垂柳、杨叶、芦苇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继续展现狂风大作的画面。写了几组自然物,作者的笔锋陡转,写到了动物,写到了人。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来具体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

三、精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

8、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

侧面烘托。龙池中学语文学科

第 9 周教学案

制作者

执教者

审核人

9、“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将树林子比喻为一块面团,并着一个“鼓”字、一个“陷”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地狂风中飘摇的情景。

10、“一头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你认为句中哪些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跑”、“撑”、“撞”、“跌”、“失去”,几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断了绳的羊”的一连串表现,从侧面烘托了风之狂。

11、“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夸张。只有“两步远”却“长时间走不上去”,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联翩,可见风之大。

12、“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蜷曲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这里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用?

比喻。将葡萄蔓比作“一条死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葡萄蔓被风吹落的情状。

13、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动词的使用及侧面烘托手法的运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除上面所涉及到的句子外,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其它句子,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四、合作探究,体会行文妙处

14、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同意这种说法。文章结尾,写孩子们“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由此看来,孩子们的脚下、门外,已是积水漫漫,否则又怎么可以放纸船呢?

15、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结尾处,与前面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文末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五、布置作业:

16、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请选择某一熟悉的景物写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第三篇: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 风雨 导学案(人教版) - 副本

3.风雨 贾平凹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贾平凹先生笔下的风雨场景。2.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3.能结合课文,运用自己的语言,赏析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并真切描写景物的细节及其变化的。

学习重点

学习作者运用侧面衬托来表现风雨的高明手法。【预习·交流】 1.走近作家作品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简明自然。2.题目解读

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于宝鸡的这篇《风雨》,正是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3.字词

1)给加点注音。偌大()

刹那()

蜷曲()屋檐()疏忽()锥形()......2)解释词语

偌大:

刹那:

疏忽:

4.自读课文,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

【自学·合作】

1.作者写“风雨”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试说明。

2.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是怎么看的?结尾的场景和情调跟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

【研读·赏析】 1.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绝。文中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请从文中分类摘录相关的句子。

2.作者在描写风姿雨态时,运用了很多形象而精炼的词语,请从文中选择两个词语进行品味,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词语一:_____________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二:_____________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作者在结尾一段写了“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

【巩固·拓展】

课堂练习

1.①作者对众多植物和动物在风雨中的表现进行了特别细腻的描绘,直接目的是什么?②请用两个词概括动物们在风雨中的表现。

2.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他们为什么会惊喜呢?他们还会做什么?如果你就是这些孩子们中的一员,请你以第一人称,写出你的感受和行为。

家庭作业——必做部分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以下句子的妙处。

1)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2)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2.积累巩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选做部分

推荐阅读:贾平凹的散文《丑石》、《月迹》

【教学反思】 1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绝。学生读起来很爽快,但是赏析起来有点难度。学生可以结合参考书理解即可,不要求强行掌握。2 文档设计较好,但难度较大。参考答案

13.风雨

【预习·交流】

1)ruò

chà

quán

yán

shū

zhuī

2)偌大:这么大,或那么大。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疏忽:忽然,很快。【自学·合作】

1.侧面描写,文里没有提到“风雨”二字,但是处处表现出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从被吹乱的树林、垂柳、鸟巢等均可看出来(请自行从文中摘录即可)。

2.放船出去,说明雨来了,可以让船起航,文章题目为“风雨”,前面只说风,只有这句,却是道出了雨,大妙。前文中,对风中景物的细致描写,写得惊心动魄,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一起天旋地转,很有力,很有视觉感和冲击感。结尾处的场景中描写的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是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

【研读·赏析】

1.示例: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羊、葡萄蔓、鸟巢、鸟儿、废纸、湿猫、瓦、浮萍、水池、鱼儿、孩子们„„ 景物一:树林子

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景物二.:垂柳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景物三:杨叶

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 景物四:羊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

景物五:槐树上的葡萄蔓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2.示例:词语一:忽大忽小,忽聚忽散; 赏析:文中用了连词,形象而贴切的讲述了风雨来时,树林的姿态,把无形的风化作有形了。词语二:撩起一角 ;赏析:说明雨大水急,让人联想到了大雨时池塘中的情形。

3孩子们之所以“惊喜”,是因为在这样的天气里,可以什么农活都不用做,在没有多少玩具的农村,一只只纸船就是很好的玩具。尽管大自然的疾风骤雨给许多生灵造成了灾难,但是孩子们还是能从中找到快乐的童年。在其他景物和人的衬托下孩子们的童真和快乐成了这个世界最美好、最感人的东西。

【巩固·拓展】 课堂练习

1.作者对植物、动物进行细腻描绘的直接目的是表现风雨之大之猛烈。动物们在风雨中表现得惊恐不安、脆弱无助。

2.略 家庭作业:必做部分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林在风雨中飘摇的场景。

2)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林被风吹倒时的情态。选作部分:略

第四篇: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lesson32导学案

Lesson32 At the Supermarket

【Teaching Aims:】

1.words:fresh,follow,count,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ninety,hundred.2.Structures and expressions:

(1)next to(2)No problem(3)Follow me(4)May I help you?(5)I will take it.【Teaching procedures:】

『预习案』

根据括号中所给的汉语意思用适当的单词填空,没空一词。1.Li Ming,can you(数)these numbers? 2.Our school has nine(百)students.3.Ten plus thirty equals(四十).4.Look at these apples.They are very(新鲜的).5.Please(跟随,明白)me.『探究案』

Step1.Review : phrases in lesson31

Step2.Lead-in: Have breakfast → Watch a video → At the supermarketStep3.Listening: ① Listen and match ② Listen and fill

Step4.Reading:① Read and answer② Read aloud in groups

Step5.Groupwork:shopping at the supermarket.Step6.Structures and expressions:

① May I help you?

② look for

③ next to

④ follow me

⑤ No problem.⑥ I will take it.『延伸案』

一、根据句子意思用适当的单词填空,每空一词。

1.This dress is beautiful.I’llit.2.The bananas arethe pears.3.Let’s 数)the numbers together.二、单项选择。

1.-Good morning!

-I want to buy a coat.A.Can you help me?B.What can I do for you?

C.Would you like this one?D.Do you like it? 2.Do you havefresh potatoes?

A.anyB.someC./D.a

3.Wang Hong can’ther bike.A.look forB.looking forC.findD.finding

4.They are

A.shopB.shoppingC.shoppedD.shops

Homework:Copy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three times.【课后反思:】

第五篇:七年级上册地图教学案

第一章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总 课时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3、学会在地图上定方向、量距离、识图例、填注记的基本技能。学习重点:地图的要素

学习难点: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学习任务一:地图的三要素为、、。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没有指向标

通常采用“,”的规定确定方向。

学习任务二:

1、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为。它有三种表示方法:、、。我们表示的范围越大,采用的比例尺越,反之,采用的比例尺越。

2、试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图例符号:国界 洲界

运河 长城 河湖

地图上的 说明,如山脉、河流等,以及标明山高、海深的 等叫做。

二、反思拓展

1、对图幅相同的①中国、② 山东省、③ 济宁市三幅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 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②、③详细 B、②表示的地理事物比①、③详细 C、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 D、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

2、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表示的范围越大

三、系统总结

四、达标测评

1、有“郁金香王国”之美称的国家是()

2、阿拉伯男子的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这主要是受()

A、民族习俗影响 B、气候因素影响 C、地理位置影响 D、地形因素影响

3、当你在一个城市旅游时,你应该选择下列哪一种地图作为导游图?()

A、中国地图 B、世界地图 C、1:100000000地图 D、1:1000地图

4、长江全长6300千米,画在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地图上大约长:

A、21厘米 B、210厘米 C、31厘米 D、310厘米

5、当我们面朝初升的太阳(北半球),伸开双臂,我们的右手则指向()

A、东北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五、课上限时作业

1、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C、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 D、图例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

2、绘制一张学校平面图,采用下列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 B、1/3000000 C、0 4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3、下列关于确定地平面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指南针定向,指南针总指向太阳

B、晴朗的夜空,不管位于地球何处,均可用北极星来定向

C、用太阳和手表也可定方向,一般来说,中高纬度地区,将手表平放,让时针对准太阳,时针和表盘上12点之间夹角的平分线所指的方向,大致是南方 D、北半球,树枝繁茂的一侧一般指示北方

4、阅读下面几段话,判断这几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

A同学:我现在来到了西安动物园门口,我想进去游玩。

B同学:寒假里,我打算到郑州姨妈家探亲,想了解乘车路线。C同学:2003年3月20日,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我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哪里。D同学:北京真大,我想知道故宫在哪里。

A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B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图; C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 D同学可以选用__________图;

下载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风雨》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风雨》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上册政治导学案[精选]

    第三框 自我新形象(第13课时) 班级____姓名____日期____ 主备人:杨雪玲 审核人:王兰英 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 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 2、 正确认识“......

    七年级上册:《白色鸟》导学案

    《白色鸟》教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小说的文体常识。学习字词、积累精彩句段。 2、学习小说通过事件和场景来表现人物生活的方法。 2、理解白色鸟的象征意义。......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咏雪导学案[模版]

    《咏雪》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独立翻译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

    山东省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育才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13《风雨》导学案

    风雨 【学习目标】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方面做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学......

    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复习学案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复习 一. 【知识回顾】 1._________和__________统称整式. ⑴单项式:由与的乘积式子称为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如a ,5. 单项式的系数:单式项......

    《风雨》教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熟练掌握文中生字词的字音、字义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文中重点语句,掌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侧面描写的写......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短语、句型

    Starter Units 1 — 3 【重点短语】 1.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早上/下午/晚上好 2. good night 晚安 3. thank you = thanks 谢谢你 4. in English 用英语 5. CD......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案

    七年级(上)语文讲学稿 课题:9我的信念 课型:自读 时间: 执笔:贾树林 审核: 学习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③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学习重难点:②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