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六课测试题
第六课 角色与责任 同步练习
姓名班级第组组长组名组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基本社会身份是()A.子女B.顾客 C.学生D.公民
2、下列对责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每个社会成员,都因不同的社会角色而负有相应的责任
B.责任与人终生相随,可以改变可以消失C.责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应承担的任务、职责、使命,以及人承担自己所选择行为的后果D.责任会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3、乐乐答应帮助生病的同桌补习功课,这个责任来自于()
A.传统习俗B.分配的任务C.对他人的承诺 D.道德要求
4、下面下发球责任来源的是()A.对别人的承诺B.法律规定C.与生俱来 D.道德要求
5、具有责任心的言行是()①不做有危险的事情②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③敢作敢为④父母要我做的事情就做,不让做的就不做⑤维护班级声誉⑥偏爱数学学习,不愿学习语文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①②⑤
6、负责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对自己负责②对他人负责任③对社会负责任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7、履行责任是()①个人自尊、自信、自律的具体表现②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③走向成熟的基本标志④实现人生价值的阶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8、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时,不发球着重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哪个责任与自身的利益更密切一些B.哪代上责任更为紧迫、更为重要
C.你是否拥有履行责任的能为和条件D.有无创造性的途径或办法解决相互冲突的责任问题
9、年仅38岁的田世国将自己的肾献给年届68岁的老母。他因这一感人事迹而被评为“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对于田世国的行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为年迈的母亲冒生命的风险不值得C.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D.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0.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这些责任都因不同的而决定的。()
A.社会地位B.社会身份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11.现在,我们是中学生,是父母的的儿女,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同学„„。将来,我们会做爸爸或妈妈,会成为科学家、教师、艺术家、公务员、农民、工人„„。这说明()
①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②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的变换自己的角色③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相同 ④对同一个人来说角色虽然不同,但责任是相同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2.责任是()A.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B.一个人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C.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D.责任只是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13.责任产生于()A.权利的享受 B.义务的履行 C.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D.法律的规定
14.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整个声调变成一片废墟。余震还没结束,救援工作已经开始;上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消防队员正在灭火,部队战士在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找寻的帐篷里做手术„„材料说明了()①不同的角色要承担不同的责任②责任是人们应该做的事情③责任是人们就履行的义务④责任是人们可以做的事情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某班举办一节“向雷锋学习——无私奉献”的主题班会。有同学说:“雷锋的确是个好,但是他也拿了因家发给的衣服,领了国家发给的津贴,所以,再无私高尚的人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自私的一面。”对此,你的正确解释是()
A.承担责任,就不能要回报B.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C.承担责任就必须要付出代价D.承担责任,标志着一个人走向成熟
16.18岁的中国籍旅美女学生王渊,因品学兼优并展示出领导才能,被评为1999年美国总统学者奖候选人。该奖项是美国每个优秀高中生梦寐以求的殊荣,但领总统奖的必须是美国公民。王渊所在的美国学校要求她加入美国国籍,王渊说:“我觉得当中国人没有什么不好,我不想为拿一个奖就放弃了中国国籍。”王渊的做法()①体现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丧失良机不值得③维护祖国尊严④是爱国主义的实际行动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7.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A代价B回报C权利D责任
18.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千千万万个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他们踏实地履行着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
A.面对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B.勇于承担社会责任C.做好本职工作D.真诚待人
19.承担责任会伴随着获回报的权利,回报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回报可能会有()
①他人的赞许②讽刺挖苦③新的知识与技能④良好的自我感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承担责任可以获得回报的权利②承担副会长就会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③承担责任可以使人走成熟④承担责任就不应要回报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1.有人说不伦是英雄人物还是先进人物,尽管他们很无私、很高尚,但一样要为自己挣钱,要领工资,这说明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只是一种理想境界,无人能够真正做到。你的正确理解是()
A.承担责任,就要付出代价B.承担责任是人们为获得某种利益不得已而为之
C.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D.承担责任就不应该要回报
22.现在承担的责任,正确态度是()①对相应的回报和代价正确评估,作出合理选择②不敢面对,畏手畏脚,退缩不前③凭借信心和勇气承担④放弃,保全自己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3.小柯想当班委,因为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是想到会占有学习时间和娱乐时间,就很犹豫,想有没有哪种选择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A.不当班委就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了,这就不用付出代价的B.可以当班委,在自己学习完了和娱乐完了之后再做事C.没有哪个选择是不需要代价的 D.当班委,顺其自然 24.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负伤的重殘军人朱彦夫,两只手人手腕以下被截掉,两只脚也被截掉,在眼成个“窟窿”,右眼看东西也模模糊糊。为了实现残而不废的目的,他请求离开荣誉军人休养院,回到了家乡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经过千百次练习,因尽磨难,他实现了生活自理。1957年,他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25年。他拄着双拐,带领群众打井、造田、植树,使贫穷的张家泉村,成为先进村。朱彦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是自愿选择做的事情,要为它们承担责任,否则可以不承担责任②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 ③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④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情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1.“如果你伸出一千只手,那么别人也会伸出一千只手来帮助你”。这是舞蹈《千手观音》的主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2.据报道,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报告工作于4月28日圆满结束。全国共有29615名高校应届结业生报名,比去年增加了近6000名,增长13.4%。在报名的毕业生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达19415名,占报名总数的39.1%,比去年的28.1%明显上升。
(1)你对大学生志愿去祖国西部服务是怎样认识的?至少从三个方面回答。6
(2)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向他们学习。
43.2005年4月1日中午,在江苏、金坛街头,面对一辆疾驰而来的小轿车,一位52岁的小学生教师殷雪梅奋不顾身地用身躯护住自己的学生,从“虎口”夺下七位小学生的生命。十万群众痛别英雄女教师。殷老师生前从来不责罚不听话的学生,而总是耐心地教导学生。每天放学后,她都会为个别没听懂的学生“开小杜”,单独讲解,还经常带学生回家补习,三十年如一日。殷雪梅老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这份职业的确很苦,报酬很少,但是我无怨无悔。”请回答:(1)是什么支撑着殷雪梅老师对这份事业的无怨无悔?
5(2)从殷老师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5
4.故事的主人公叫洪战辉。12岁前,他与众多农村男孩一样,也有着一天真烂漫的童年。可是家庭接连的不幸,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父亲的间歇性精神病突然发作,竟然摔死了他的亲妹妹;后来父亲又捡到了一个弃婴,洪战辉决定收养这个“小不点”;接着,由于难以承受家庭重担,母亲出走了。于是照顾父亲、看护孩子、养活全家的担子全压在了还是个孩子的洪战辉身上。在承担这一切的同时,洪战辉继续自己的学业,靠着自强自立的精神,克服一系列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克服一系列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他带着捡来的妹妹一起求学12年,以自信、自尊、自爱的精神出现在我们面前。
请你从这段材料中感受主人公洪战辉社会角色的变化及其所担负的责任。7
5.2006年4月20日,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丛飞因癌症医治无效逝世。消息传开后,成千上万人为之悲痛。一个普通歌手为何能感动这么多的人?原来,11年前的一次义演改变了丛飞的人生,从此他以奉献社会为快乐,以奉献爱心为己任,以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十多年来,丛飞认养了178名“干儿女”,原本富足的生活开始入不敷出。到2005年5月被查出患有癌症时,他已经背上了17万元的债务!即使在身患癌症接到社会捐助的为自己治病的钱款时,丛飞依然优先考虑要留出一部分充实到资助学生的学费里,而自己接受最保守的治疗。可以说,丛飞为了孩子而负债是无怨无悔的。为此,丛飞先后被授予“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深圳市五星义工”“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称号。(1)丛飞认养178名“儿女”的美德体现了一种什么意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意识,将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6
(2)从丛飞认养178个“干儿女”到他身患癌症时得到社会的救助,体现了哪些道理?
3(3)“丛飞为了孩子而负债是无怨无悔的”说明了什么?丛飞的这种精神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
4(4)有同学说:“作为一名初中生,我明白我的责任是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但我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我怎么能承担这一责任呢?”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56.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要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一位父亲在给正在读书的儿子的信中写道:„„家,养活你是一种责任、义务,并不图你长大后对家有什么贡献;但对国家,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不可不想到她的兴衰。当今世界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当今的中国需要一批有志有才的青年,希望你在努力学习的同时,多储备一些知识和能力,在思想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有价值的贡献,为了祖国的明天,努力吧!
(1)国家对青年人的希望是什么?
2(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
(3)科学成就未来,时势造就人才。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出发,给自己设计一条人生之路。
3参考答案:
一、1-5 DBCCD 6-10 ACABB 11-15 ACCBB 16-24 ADACCCACD
二、1、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都不可能发展生存;更不可能成就事业。我们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相互帮助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
2、(1)、是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紧密结合起来,自觉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当代青年勇于承担历史使命的具体体现;是发扬艰苦奋斗的表现。(2)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命运结合起来。
3、是责任。其实,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的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他们有些人离你很近,有的人离你远,有的人你熟悉,有的人你连姓名都不知道。
4、在家中,洪战辉的角色是儿子,责任是孝敬父母。进入学校后,角色是学生,担负的责任是学习。家庭变故后,他的角色是家庭的支撑,担负照顾家人生活与妹子的学习重任。
5、(1)①责任意识②才能共建和谐社会;才能共享美好生活;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标志。(2)当你在为别人、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的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他们有些人离你很近,有的人离你远,有的人你熟悉,有的人你连姓名都不知道。
(3)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那些最富有责任心的共有情感,丛飞是一个富有责任心的人。(4)这个观点不全面。理由:有理即可。
第二篇:《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探索真理的历程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探索真理的历程测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 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 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
2.一千年前,李白作有“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的诗句,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3.上述材料体现了下列哲学道理
①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人的认识能力在一定历史时期是无限的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天气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据此回答4-5题
4.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重“武装”,忌“包装”。如果只讲“包装”,不讲“武装”,就失去了意义。这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发展观是真理性的认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7.唐代画家戴篙曾作《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为珍品。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8.2011年11月22日至23日,广东省深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汕头召开。把行政体制改革作为新一轮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使全省各地初步形成“小政府、大社会”服务型政府雏形。顺德作为广东改革的“标兵”,在改革中对党政机构进行重组,原有41个党政部门大幅压缩至16个。至于改革效果如何,还应当由老百姓说了算。这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人民群众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9.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0.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
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 11.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黑格尔说“真理是在漫长地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它前一步的直接继续。”这说明真理
①在认识过程中不断被推翻 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在认识中不断超越历史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圆圈式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被推翻 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实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16.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这是因为
A.人能认识世界,但并不一定能正确认识世界 B.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C.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D.客观世界是无限变化发展的,人们的实践也是发展的 17.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农民种地
②科学家进行科学试验
③工人做工
④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
⑤学生学习
⑥经济体制改变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⑥ 18.马克思说过:“最蹩脚的建筑师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论述主要说明的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实践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社会活动
D.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过程 19.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将认识用于指导具体实践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
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20.2011年9月,科学家在“中微子振荡实验”中测量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超过光速,但随即发
现实验存在问题,测量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最新测量结果显示,中微子的运行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原测量结果存在误差。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 ③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④认识随实践发展而发展,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无止境的 A.①④
B. ①②
C.②③
D.③④ 21.下列没有体现要重视实践的观点的名言警句是()A.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就靠干
B.敢想敢做
C.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D.有志者,高山是台阶;无志者,小沟是江河
22.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这表明
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 D.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2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4.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25.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 26.人们常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这说明了
A.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C.认识总是先于实践而产生的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27.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概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才能获得 B.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改造世界离不开认识世界 28.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B.认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C.认识的根本任务和目 D.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9.“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朝同一方向迈进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A.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B.真理和错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D.真理具有相对性,不具有绝对性 30.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A.阶级性 B.反思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据有关部门透露,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一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尚未完善,二是就业空间相对紧)。因此,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了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13分)
32.飞船向空间站运送人和物资,必须解决对接的难题,我国的起步比美俄晚了30年。美俄都采取直接的多次发射试验的方法解决,费用大。我国“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是在地面做了117项试验,在多次的曲折之后,一次发射取得成功,而且是最难的智能自动对接。空间站建成后,美俄靠地面补给,代价大,我国拟利用植物、微生物的培养来生产食物、空气和水,建造一个天上江南。未来,中国要使人能到达深空的任何地方。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简评我国载人航天的探索。(15分)
33.材料一 :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发展市场经济以来,便有了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说法,在“又快又好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
材料二 : 在2006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人注目地提出了经济发展要“又好又快发展”,这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有所改变。“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的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将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
简要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哪些哲理?(12分)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 探索真理的历程测试题
一.选择题
DBDBD/DBBBA/BCCDA/DCBAA/DBDCB/DBDAC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3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面对2010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发展,国家形成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的共识,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1分)(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分)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1分)(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2分)正确的认识能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2分)国家始终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并在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共识指导下,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实现了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就业。(1分)32.答案:(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是在多次试验和解决很多问题的基础上取得的。(2分)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3分)我国载人航天要解决的难题会越来越多,没有止境。(2分)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3分)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理论和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的。(2分)33.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2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我们对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断发展。(2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分)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由原来的“又快又好”发展为“又好又快”体现了这一哲理。(2分)
③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2分)“又好又快”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基本指导思路必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2分)
第三篇:第六课教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2.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能力目标
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候,检查出勤情况
(二)复习
(三)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乘坐公交车、考试的图片,通过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思考设置的问题,据此导入新课。(图片内容见课件)学生观察体味、思考。
1.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么纪律?除此以外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
学生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乘坐公交车要遵守相应的交通法规,外出游玩也要遵守相应的纪律。
引导学生明白,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2.纪律在我们生活中有何作用? 纪律保证了我们能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引导学生理解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引入学习的第一部分)
(四)授新课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板书)
(一)纪律的定义(板书)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看多媒体课件。观察体味、思考
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你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挖掘学生日常生活情景,唤起内心对知识的感知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从而理解自觉遵守纪律要持之以恒,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反问: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不是就没有自由?(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并观看多媒体。
(二)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分析漫画《他敢剪吗?》,大家说他敢剪吗?他为什么不敢剪? 他不敢剪。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由问题引入纪律和自由好比甲乙两方,它们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纪律。自由是在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另一方面,纪律是对自由的保障。真正的自由是在纪律许可范围内行使权利的自由。让学生开展讨论,充分理解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三)纪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交通事故。学生观察体味、思考。不遵守交通规则,后果是什么?
多媒体展示了交通事故,案例说明,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出现混乱无序的状况,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
社会成员不能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就无法保证所有人有序正常的生活,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制定了哪些纪律规则来保证我们青少年学习与生活?(学生思考,引入下一部分学习)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板书)观看多媒体:与青少年相关的部分法律
1.法律的特征(板书)阅读教材案例,并思考。
这几名家长剥夺了几名孩子的什么权利?违反了什么法律? 法律有什么特征?它和纪律有什么不同?(思考,不作答)
观看多媒体,第一张图展示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大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直接创制的法律。此外,《民法通则》、《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也都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像这种国家制定法律是国家创制法律的形式之一。国家创制法律的另一种形式就是国家认可法律,即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上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宗教教规等加以确认。这就是法律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观看多媒体,展示的是一次公判大会。
根据图片,说说要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哪些因素在起保障作用? 警察、军队、法庭、监狱等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起到保障作用,即国家强制力。只有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才能有效地解决社会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纠纷,从而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因此说: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事实证明,依靠强制力对触犯法律的人予以制裁,是实施法律的必要措施和重要保证。总之,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就会变成一纸空文。这正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
观看多媒体,展示医院、街道等制定的相关规定。
这些相关规定是针对什么人制定的?这些规定和法律有什么不同?
医院制定的规则针对医生和患者,而街道制定的规则针对街道所管辖的范围人群。
使学生了解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显著特征。观看多媒体,说明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由此,归纳出法律的四个显著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板书)
观看法律与纪律关系比较图,明确法律和纪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两者都 要求人们遵守,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违法必违纪,两者是有区别的。3.法律的作用(板书)
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一。观察体味、思考
(1)片中小偷实施了什么违法行为?应受到什么样的制裁?
(2)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小偷偷取公共财物属于法律禁止的违法行为,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该案例体现了法律具有规范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又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二。观察体味、思考 婚姻中出现了财产纠纷怎么办?
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关系中的经济纠纷也随之增强,依靠法律强有力的武器,就可以处理好这些纠纷。通过这个案例,了解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 纠纷或矛盾的作用。观看多媒体,展示案例三。观察体味、思考
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营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案中网吧老板接待了未成年人进入,属于违法行为受到制裁。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工具。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回答,我们知道,解决纠纷和制裁犯罪需要通过法律,维护合法权益需要法律的支持。可见,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保护着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其中,学法、用法、护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爱法是我们应取的态度。(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板书)
青少年要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意识,把“一荣一耻”成为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原则,这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人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板书)(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五)课堂小结
按照本课时结构线索进行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思路,掌握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六)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和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如何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2.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结合实际,每个同学列出一至两个要求自己改正的缺点错误,警示自己。
学生通过实践性作业,提高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板书设计
一、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1.纪律的定义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3.纪律的作用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1.法律的特征 2.法律与纪律的关系 3.法律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三、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2.把遵纪守法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
六、教学反思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 4)理解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意义; 2.情感目标
遵纪守法,崇尚法治;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3.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依法治国
2)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教学难点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候,检查出勤情况
(二)复习
(三)导入新课
列举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在境内外势力的精心准备、策划下,暴徒们在有着两百多万人口的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大肆打砸
抢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果断处置“7·5”事件,当地政府组织警力依法留置、审查打砸抢烧犯罪嫌疑人1 000余名。尽管“7·5”事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公安、司法机关在处理这一事件时,同样贯彻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没有受非理性因素影响而违反法律规定。案例2:
39岁的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人佘祥林在背负“杀妻”之名服刑11年后,2005年4月初终于被中断刑期重获自由,(因为“被杀”的妻子张在玉又回到了家乡)并累计将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湖北法律专家指出,这个“离奇”的错案凸显出现行司法体制的一些漏洞,也势必促进司法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从而进一步促进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
(四)授新课
思考问题①:两个案例给你什么启示?
分析提示:案例一中公安、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处理乌鲁木齐七五暴力事件;案例二中主人公的11年冤狱反映出司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漏洞,说明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司法公正的重要性,公正是司法行为的灵魂,是司法的生命。
思考问题②:两个案例判罚的依据是什么?
分析提示:依据相关法律。不管是处理暴力犯罪事件,还是佘祥林的冤狱、国家赔偿都要根据相关法律进行。
思考问题③:冤案的发生是否意味着法律失去了它的效力?谈谈你的看法。分析提示:没有失去效力,正是因为相关法律的存在,才能严惩暴力犯罪分子,佘祥林才能获得70余万元的国家赔偿。而冤案的发生恰恰是执法机关没有严格执法的结果。
教师在引导分析时要明确指出法律存在的重要性和普遍性,政府治理国家的方式是依法治国,引出本节内容。(使用案例时,授课教师可以丰富案例资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什么是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
(教师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讲解)
①治国的两种基本方式:法治与人治;
②法治与人治的区别:法律与制度,个人意志;
③什么是依法治国?
定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思考问题:怎样做到依法治国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过渡到下一内容)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中的“法”指的是法律与制度。依法治国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依照法律与制度治理国家。请学生回答问题,加深理解,引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回答问题①:列举你所知道的法律名称?
分析提示:教师可在学生列举后进行补充,此问题是让学生知道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与制度的约束,做到有法可依。回答问题②:如果违反了法律将会怎样?
分析提示:受到法律的制裁,承担责任。如违反《民法》要承担民事责任,违法《刑法》要承担刑事责任,做到有法必依
回答问题③:谈谈你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理解。分析提示:违法犯罪的人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
学生看书本73页的依法治国必须做到的六条内容,并要求学生把74页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用下划线划下来。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治国方略,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之一。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本知识点可略讲)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2)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3)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 案例:
从2003年至2007年,全国纪检司法机关共计查办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案件67万多件,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929人,其中省部级高官35人,尤其是陈良宇、杜世成、郑筱萸等高官严重腐败案件在全国引起极大震动。这组数字清楚地表明党和国家反腐败的力度在加大,任何腐败分子,无论职位多高,一旦违法,就严惩不怠,这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①:结合材料,怎样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思考问题②:结合材料,说明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 ①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要求所有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以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可以为我国公民同特权现象作斗争提供法律武器,可以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案例分析:
2005年10月10日,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中华路上的白领大厦门前,一位农民工举着一块牌子,上面一行大字“急卖判决书”,下面一行稍小的字“653万元急卖550万元”。据媒体报道,这笔款子是开发商拖欠承建公司的工程款,法院判决后一直未能得到执行,承建公司因此无法向建筑农民工们兑现工资,无奈之
下农民工们打算自己亏出100万元换个现金救急。可是,与多数走此下策的债权人一样,他们至今尚未寻到买主。其实,公开叫卖(贱卖)判决书已经不算什么新闻了。近几年来,由于“执行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百姓手持生效的法院判决书当街叫卖的现象屡见于报端。
思考问题①:案例中的法院判决久久不执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提示:损害法律公信力,损害法律尊严,法院判决成“白条”。思考问题②:你如何理解法律权威和尊严?
分析提示: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法律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任何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威严。思考问题③:国家和公民个人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分析提示:此问题的回答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国家角度和个人角度,而个人角度又可以具体为中职生如何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1)国家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措施①: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思考问题:怎样落实?
分析提示:加强立法工作,严格执法,加强法制宣传,提高执政水平等; 措施②: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
包括:避免执法、司法腐败;避免冤假错案及不公正案件(佘祥林案)等(可以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的方式学习本知识点)2)中职生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①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②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③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朗读《普法歌》进行课堂小结:
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胸中有良法,歪斜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
(五)作业布置
撰写“学法、守法、用法大家谈”演讲稿,参与演讲活动。
六、教学反思
第四篇:第六课 爱劳动
第六课 爱劳动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洗手绢》、《大家来劳动》,并律动。
2、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并学唱。
3、观看动画片《三个和尚》,对不同的音乐表现出不同的人物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4、创编歌词、创编动作。设计意图:
本课的设计是以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为主题,通过学唱歌曲《洗手绢》《大家来劳动》,欣赏儿童歌曲《劳动最光荣》和动画片《三个和尚》,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在教学设计中,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劳动场景让学生有真切的体会,有感而发,扫地、抹桌、钉钉子等,不同的节奏产生的美感以及各声部合作产生的效果,使学生有机会在音乐实践中走近教材。有情感地演唱、律动以及欣赏都是学生在充分体验和感知音乐后的自主表现。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劳动最光荣》、《三个和尚》感受音乐的欢乐情绪和音乐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体会本课主题——爱劳动。
二、以不同的情感和声音演唱《洗手绢》、《大家来劳动》,表达歌曲的内容。用动作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三、能够创编歌词、创编动作表演,以及“劳动”主题的编创尝试,并表现“劳动”的主题。
四、通过图谱“走喔”的学习与实践,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
5、掌握二分音符时值。教材分析:详见教参
重点:通过学唱和欣赏以“劳动”为主题的歌曲和乐曲,使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加强热爱劳动的观念。
难点:二分音符的掌握及用正确的感情来进行演唱。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部分的打击乐器、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洗手绢》和欣赏《劳动最光荣》,使学生对这两首歌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找出两首歌曲的共同主题——劳动。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洗手绢》
2、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劳动最光荣》律动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欣赏导入
1.师:刚才在歌曲中你们听到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故事串起来
3.师:你觉得这首歌曲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边听边把你的感受到的用线条表现在课本上
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动作
三、引入新课《洗手绢》
1. 师:小动物们都很爱劳动,小喜鹊造房子,小蜜蜂采蜂蜜,那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都做过哪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呢? 生:洗碗、扫地、叠被子`````` 师:那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洗手绢。2. 教授新歌
(1)聆听歌曲
师:你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 生:红太阳、白云彩、洗手绢`````` 师:让我们一起来模仿洗手绢(2)教师范唱(3)朗读歌词(4)师生配合演唱(衬词部分由学生来唱)(5)学生根据教师展出的图片进行演唱(6)教师根据演唱的情况进行指导。
四、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五、结束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习歌曲《大家爱劳动》并要求用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唱。
二、通过动作的创编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二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内容:
1、巩固歌曲《洗手绢》
2、节奏练习:二分音符
3、学习歌曲《大家爱劳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洗手绢》律动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3. 演唱歌曲《洗手绢》
二、新课引入
1. 师:在生活中我们还会做哪些家务事?
2. 学生用动作来表现各种劳动的情景,让其他的学生来说说他是在做什么劳动,教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来进行节奏的练习: 扫地 shua □ | shua □ | 钉钉子 ding ding | ding ding | 擦桌子 caca caca| caca caca | 3. 出示节奏型
跑跑 走 走呦
4. 分声部进行练习
三、学习《大家来劳动》 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2.轻声演唱歌曲,并找出歌曲中的难点
3.同学间互相帮助,练习演唱并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4.通过比较、讨论学生能用轻而蕴涵力量的声音进行演唱(用不同的情绪、声音演唱)
5. 随着《大家来劳动》的音乐用动作来进行表演(可以用刚才出现过的动作,还可以用其他的动作进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歌曲《洗手绢》、《大家来劳动》并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伴奏。
二、欣赏《三个和尚》,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动画理解劳动才能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听《大家来劳动》律动进教室 2. 师生问好
二、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
1. 导入
师:你知道《三个和尚》的故事吗? 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下故事情节(讨论的形式)2. 观看《三个和尚》的片段
3. 观看后讨论不同的音乐表现出怎样不同的人物形象。4. 完整观看动画片《三个和尚》
5. 延伸课外知识:欣赏通俗歌曲《三个和尚》比较两者的不同点
三、复习歌曲《洗手绢》、《大家来劳动》
1. 指导学生情绪饱满地演唱歌曲《洗手绢》和《劳动最光荣》。
2.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几样打击乐器,并小组讨论如何为歌曲伴奏,确定为歌曲伴奏的节奏型
3. 没有乐器的同学可以进行演唱或是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进行比赛 4. 为两首歌曲伴奏,选出合作较好的一组,进行展示
第五篇:第六课教案
第6课 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艺术美和形式美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美术鉴赏究竟鉴赏什么?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个实际而又不清楚的问题。从本课开始,我们将进入美术鉴赏的专业知识学习阶段。我们在本课遇到的首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问题,这对于鉴赏美术作品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1.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2.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二)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艾尔》提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以改变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因为一般人的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它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由此强调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
紧接着在第二部分“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中对“艺术美”及其表现作出说明。这里涉及到“美术形象”这个概念,可以参照第3课对“艺术形象”这个概念的解释。不过本课所说的“美术形象”或“艺术形象”已经不是指某种具体美术类型中的特定形象,更不是指像具象艺术中的人物、环境、道具等可辨形象,而是包括了三种美术类型在内的美术作品所塑造出的“美术”的形象,是美术作品整体形象的体现,即存在于整个美术作品之中。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就存在于这种整体的美术形象之中。
第三部分“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是从潘天寿的作品《雄视》开始讲解什么是形式美的,指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这里先简单解释了什么是“形式”,然后具体说明构成形式的三个主要方面:1.美术的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所形成的形态变化;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美术作品的形式美主要就来自于此。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学习和掌握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是美术鉴赏进入专业层面的标志,也就是使学生脱离只能分辨“漂亮”与“不漂亮”的自然状态,进入更高的审美阶段,作为“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开始。因此,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说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为了说明这一点,在这里就必须紧紧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讲解,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就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也就是说,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但在很 大程度上又纯粹是一个个人的感觉问题。同时,本课还将涉及到大量抽象的概念,这也将为本课的教学增加不少的难度。在这部分应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这里的难点还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异同的讲解,课文中并没有特别给予说明,只是在课文的第三部分简要地指出了这个问题,但教师需要对此有较清晰的认识。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一般来说,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由艺术家通过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创造出的艺术所特有的美,其中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艺术美是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在这一点上,它与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具有同一的来源。但二者所指不同,所谓“艺术美”主要强调的是艺术独立于现实的自身所特有的自在的美,这种美在现实中也许可以直接看到,但也许根本看不到,它是由美术作品集中提示出来的。而形式美尽管也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和语言规则从现实中提炼而出,但它则更强调实现内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的美,其中包括语言的构成关系和所使用的材料的特质。但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的渗透和包容关系又使得这个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教师应注意不要在这个问题上作过多的纠缠,只要简单地指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独立性和与现实的区别即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需要不断学习和大量的积累,才能有更准确的把握与理解。这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内容资料
(一)作品分析
欧米艾尔(雕塑,1885年)罗丹(法国)
罗丹(Auguste Rodin,1840—1917)出生于巴黎拉丁贫民区一个贫穷的基督徒家里,父亲是一名小职员,母亲是受雇于人的女佣。罗丹自小就参加了各种手工艺劳动,做过首饰匠、珠宝匠、泥水匠、木匠、模塑工,由此他逐步爱上了美术。
《欧米艾尔》实际上是罗丹对从前的一个模特儿、一个老年的意大利女人所作的敏锐研究中得到的灵感,通过畸形、丑陋的形体,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悲哀和绝望。罗丹以极写实的手法,记录了老年人身上一切不忍目睹的肉体形态。但是罗丹绝不是仅仅为了再现老年人丑陋的肉体,而是用无与伦比的丑陋形态,象征人贪欲的结局,即对人因追求享乐而犯下的“罪恶”及其堕落的报应和惩罚。这在资本主义金钱竞争、享乐造成灾难的年代,无疑是一种反思,是用丑陋的肉体形象对当代人类行为的反思,也是对人的悲剧命运的反思。这种丑陋衰败的结局展示人类追求享乐的代价。因此,《欧米艾尔》这个人体雕塑越是丑陋,越是表现出作者对人类深沉的同情,体现出人类追求享乐的巨大代价。而越是丑得真实、丑得可信,越是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罗丹用其丑无比的肉体形象,表现了当代人的罪恶、堕落、痛苦、绝望,也表现了作者对当代人的批判、同情、歌颂。艾普色姆的赛马(油画,92厘米×122.5厘米,1821年,巴黎卢浮宫藏)热里柯(法国)
热里柯(Jean Louis 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生于卢昂一个律师的家里,幼年即随家迁往巴黎。
这一幅《艾普色姆的赛马》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倾向,是热里柯去英国访问(1820—1822)期间完成的。他把从意大利获得的题材,经过出国游览考察所得,酝酿成了这一幅赛马题材作品。从历史的角度看,热里柯的英国之行具有重要意 义,因为以马为主题的一系列后期创作,是他从英国返回后确立的。热里柯于1824年不幸在一次偶然的坠马中受伤去世,年仅33岁。
雄视(中国画)潘天寿
潘天寿(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颐,号寿者,晚年常署颐者、雷婆头峰寿者,浙江宁海县冠庄人,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之一。这幅《雄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潘天寿在构图和主题处理上追求奇崛、险峻和险中求稳的艺术特征。正是由于潘天寿的杰出艺术成就,因而和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一起被誉为“现代四大家”。
春雪(中国画,69.5厘米×138厘米,1984年)吴冠中
《春雪》体现了吴冠中的一贯艺术追求,但在他的同类作品中此画又是较为抒情的一幅。尽管此画尺寸较大,但仍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画面上似乎只有几块大片的墨色,间以墨点和墨线,少数地方用了一些色彩,但奇怪的是,一个巍峨秀丽的雪山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点、线、面等语言要素被作者运用得机巧而灵动,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语言特征,体现出中国画的形式美和艺术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老国王(油画,76.8厘米×54厘米,1916—1917,匹兹堡卡内基学院藏)卢奥(法国)
乔治•卢奥(1871—1958)出生于细木工家庭,原是法国象征派画家莫罗的学生。莫罗死后,他曾被任命为陈列莫罗作品的美术馆馆长,与野兽派画家志同道合。
卢奥的作品充满宗教情感,他憎恶法国社会道德的腐败,经常在出入巴黎地方法院时,看到一些“失去上帝恩宠的人们”,因而在他的画上增加了色衰的妓女、落网的歹徒和冷酷的法官等形象。
这一幅《老国王》,体现出彩色玻璃窗画的特色。颜色很厚重,黑色勾轮廓,体现出油画特有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特征。老国王的侧面形象显得很忧伤,不像国王,倒像个苦难者的化身,与基督受难像差不多。这幅画约创作于1916—1917年,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卢奥反复修改了这幅画,借以寄托画家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向正方形致敬(油画,120.7厘米×120.7厘米,1959年,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藏)阿尔伯斯(美国)
约瑟夫•阿尔伯斯(1988—1976)生于德国波特罗普,32岁时进入包豪斯学院做学生,以后留校任教。
阿尔伯斯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色彩知觉结构进行的详尽研究由其教学和作品传播开来,并对美国的抽象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50—1960年他离开黑山学院来到耶鲁大学成为建筑和设计系主任。这一时期开始了他著名的油画和正方形系列画,并都起名《向正方形致敬》。这组作品使他在抽象减少和视错觉的探索上达到一系列的高峰。
他于1959年开始的《向正方形致敬》系列,使他近乎绘制性地重复着他早先就已经开始的尽管不是很明确的主题,这就是用不同色调和比例以及不同变体的相叠的正方形色块,它使得埋藏在复杂视觉体验中的个人心理和丰富的情感内容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夜巡(油画,365厘米×438厘米,1642年,阿姆斯特丹美术馆藏)伦勃朗(荷兰)
伦勃朗(1606—1669)是荷兰大画家,不仅是杰出的油画家,而且是著名的 铜版画家。他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从而使他在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在伦勃朗的大量作品中,肖像画占了很大的比重,仅他的自画像,目前保存的估计总数在60~100幅之间。他的绘画风格,突出地表现在主要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明暗对比强烈,虚实结合,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
不管怎么说,从这一作品本身来讲,这一群像肖像画是富有创造性的。画家采用了接近戏剧舞台效果的表现手法,安排了一群民兵正接到命令准备集合出发去执行任务的情节,并有节奏地处理这些民兵们。民兵的负责人宁•科克正在集合队伍,所以在画面上处于突出的地位,并好像正与他的部下边谈着话边向观众走来。其他民兵,有的在击鼓,有的挑着旗,有的擦枪筒,有的举长枪,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举止神态,但都统一到准备集合出发这一情节上来。整个画面明暗对比强烈,但又极富层次感,构成一幅富有战斗性的构图,充分体现了伦勃朗独特的艺术风格。应当说明的是,此画原来画的时间是白天,由于此画被后人涂上了过厚的光油层,加上长时间的岁月侵蚀和空气污染,以致画面变暗,好像是画的夜景。大约从1800年开始,此画的名称一直被误传为《夜巡》。
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雕塑,高110.5厘米,191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波丘尼(意大利)
翁贝托•波丘尼(1882—1916)是一位博览群书、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也是未来派的重要理论家和灵魂,未来主义的两次宣言——“未来主义绘画技巧宣言”和“雕塑宣言”均出自他之手。
波丘尼努力将运动的过程在《空间中连续性的形式》这件雕塑上表现出来,即把时间这一因素引入到造型艺术中,为此他创作了这件作品。这是一个快速行进中的人物全身像,但这个形象并没有五官和双臂,艺术家将这个人的每个运动步骤联系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充满运动感的现代机械形象。它带有写意的特点,尽管没有完整的五官,也没有双手,并非一个真实的人体,但我们仍然能从它的动态感觉到一种力量速度,它在人的视觉上造成的是一个快速行进中的人物印象。
空间设计 里特维特(荷兰)在20世纪初的荷兰,风格派运动回应了阿姆斯特丹学派优雅的雕塑般的艺术风格,只关注艺术的客观性,他们拒绝使用物体的自然形态,而是尝试由直线、三原色以及黑、白、灰组成的抽象艺术语言。蒙德里安是风格派的创始成员之一,他的绘画获得了普通的承认。在建筑上,直线和平面互相穿插,提示我们建筑代表着空间的连续性而不是封闭的边界。
荷矛者(雕塑,高198厘米,公元前5世纪,罗马时期复制品,那不勒斯考古美术馆藏)伯留克莱托斯(希腊)
伯留克莱托斯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擅长表现青年运动员的形象。这里的《荷矛者》被塑造成一个体格健壮、充满朝气的青年战士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人在希波战争胜利后对英勇保卫国家的战士们的崇敬心情。同时,它也是作者长期研究人体比例的验证。他认为最理想的人体比例,即头与全身的比例为1:7,以肚脐附近为重心划分的上下身比例为黄金分割的近似值5:8,身体重心的垂直线落于右脚之上。整座雕像以均衡的动作形成统一的构成,显得极其完美和谐。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特(雕塑,高202厘米,公元前1世纪,巴黎卢浮宫博物 馆藏,古希腊)这座发现于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中的雕像,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阿芙洛蒂特的罗马名字是维纳斯。这位美与爱之女神,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已成为全部女性美的代表和体现者。
这座雕像可供四面欣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某种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美。女神的面部具有希腊妇女的典型特征——直鼻、椭圆脸、窄额和丰满的下巴。这正好说明希腊的神,是希腊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模样来创造的。她那安详自信的眼神和稍露微笑的嘴唇,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毫无纤巧娇柔、顾影自怜的造作神态。她使人们了解到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审美观:力求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丰腴饱满的躯体和端正大方的容貌,体现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体现着内在的教养和美德。这一切取决于雕刻家浑厚朴实而不追求纤巧细腻,但同时显示出人体动态中丰富的变化和含蓄的美感。
(二)名词解释 美的规律和法则
从某种意义上说,规律与法则是一致的,因为法则体现了事物的规律性,而规律则是通过法则呈现出来的。对美的规律和法则的认识和总结在古希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当时主要体现在建筑和雕塑之中,以后逐步扩展到绘画,形成造型艺术产生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规范。在古希腊,艺术的法则有三个特点:(1)被认为是最完美的艺术形式规范,是达到完美艺术的保证;(2)它是以比例的形式体现的,并且可以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现,例如事物各部分之间的比值和黄金分割率;(3)它是灵活的,可以随着人的审美的变化和视觉的需要加以适当的调整,但只有一个相对的空间。这样的研究对造型艺术创造自身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手段,艺术家可以根据这样的美的规律和法则创造出符合人的视觉感受的美的形象。也就是说,美的规律和法则是按照自然并符合人的比例关系创造出来的,是对自然界的艺术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这种规律和法则的普适性。在这其中人们又总结出了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规则。审美价值
即审美对象中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从而引起审美感受的价值属性。审美价值是建立在人和对象的实践关系上的,凭借美的规律,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对象化,即在对象中确证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由此获得自我享受。但审美价值的观念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就受制于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即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审美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对美的认识、想象和期待上就不同。变化与统一
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又称多样统一,也叫和谐。从整一律、对称均衡到多样统一,类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统一体现了生活、自然界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变化”或“多样”体现了各个事物的个性的千差万别,“统一”体现了各个事物的共性或整体联系。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事物本身的形具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曲直、正斜;质具有刚柔、粗细、强弱、润燥、轻重;势具有疾徐、动静、聚散、抑扬、进退、升沉。这些对立的因素统一在具体事物上面,形成了和谐。多样统一的法则的形成是和人类自由创造一种复杂的产品时要求把多种的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一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多样统一使人感到既丰富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这一基本法则包含了对称、均衡、对比、调和、节奏、比例等因素。所以一般都把“变化统一”或“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比例
造型各部分之间的尺寸关系。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整体的纵向与横向之间等相互之间尺寸数量间的变化对照,都存在着比例。适度的尺寸数量间的变化对照,都存在着比例。适度的尺寸数量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例如“黄金比例”是比较典型的。黄金分割率
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 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用数字来表示,即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最早是由古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协调的比例。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20世纪中,法国建筑师科布西埃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他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法国还产生了冠名为黄金分割画派的立体主义画家集团,专注于形体的比例。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一个轴线两侧的形式以等量、等形、等距、反向的条件相互对应而存在的方式,这是最直观、最单纯、最典型的对称。自然界中许多植物、动物都具有对称的外观形式。人体也呈左右对称的形式。对称又分为完全对称、近似对称和回转对称等基本形式,由此而延伸还有辐射对称等,如花瓣的相互关系。“均衡”是指布局上的等量不等形式的平衡。均衡与对称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对称能产生均衡感,而均衡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然而也有以打破均衡、对称布局而显示其形式美的。对比与和谐
在造型的各种因素(线形、体量、空间、质地、色彩)中,把同一因素中不同差别程度的部分组织在一起,产生对照和比较,称其为对比。对比只能在同因素的两种差别之间产生,例如体量的大小对比、线形的曲直对比。在两种不同因素之间,不能产生对比关系,例如色彩就不能与线形对比。同一因素差异程度比较大的条件下产生对比,差异程度小则表现为协调。对比强调差别,以达到相互衬托、彼此作用的目的。
和谐是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调和与协调一致,多样变化中的统一。和谐在造型中泛指一切组成部分有机联系,是优秀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现实本身合乎规律的过程是和谐的本源。古希腊美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就是和谐”。和谐是对立面的协调和统一,产生于相互之间差别的融合,是构成造型形式美的原则之一。和谐的观念来自对生活和艺术用审美观念去观察和理解的结果。人类早期的造型活动,依据的标准是对称、均衡、节奏等,都包含着和谐的因素,并促使创造的对象产生和谐的关系。和谐不是具体的和偶然的特征,而是取得形式美的普遍的必然的规律,既有直观的表现,也有潜在的作用。节奏与韵律
本指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中的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地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有规律的反复,是形成节奏感的基本条件之一。此外,运动中轻重疾缓变化的恰当的安排,也可以造成节奏感。层次变化以及连续中的停顿,也是产生节奏感的重要因素。反复、变化、层次、停顿等,如果运用得当,不但可以产生鲜明的节奏,而且会呈现鲜明的韵律感。
在美术中,是运用形、色、线、轮廓等的反复对比与呼应,以及构图或形象特征的动态化表现来显示其节奏。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就曾经认为,中国的古塔就非常具有像音乐旋律一样强烈的节奏感。造型艺术中潜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属于形式美感中深一层的现象,更多地着重于一定情感、气势或韵味的表现。造型艺术中的韵律有多方面的表现,各种构成因素有规律的变化、有节奏地递增或递减、相互之间的反复和呼应,都能够产生韵律。有起伏变化的韵律,有连续变化的韵律,有渐次变化的韵律,有分割变化的韵律。韵律是各种不同方式变化中产生的,有意识地利用变化中的节奏,有所强调和控制,并与整体融会和谐,自然会显现出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