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措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难以应用科学而有效的财务分析工具,财务控制力薄弱等。这样就需要加强企业的规范性,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建立一个更好的财务管理体系。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难以应用科学而有效的财务分析工具。
局限于传统模式下的核算体系,核算模式大多还是靠手工,电脑中的财务管理软件不能很好地利用,不能建立自己的微机网络。不会将各项业务事前取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预测,将隐患消灭。另外,由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限制而难于采用科学有效的分析工具进行财务管理,如现金流量贴现分析在中小企业中难于采用。视野咨询归纳原因有:其一,管理资源匮乏,经营者未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不能使用科学的决策分析工具;其二,由于组织机构简单和管理行为分界不清,经营者穷于应付日常事务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运用贴现分析技术,企业采用简单的分析被认为是理性的经济行为;其三,贴现
技术的分析成本过高。
(二)财务控制力较为薄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有时月末存货占用资金往往超过其营业额的两倍以上,造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四是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浪费严重。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的管理不到位,出了问题无人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三)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这种模式势必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
理能力和管理思想落后。企业管理者基于其自身的原因,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适应网络经济的新需求,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注重财务分析。
适应网络经济的新需求,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注重财务分析。在企业内部,应尽量加大网络化硬件投资力度和引进先进的网络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数字运算中走出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实地调查和财务分析上,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管理需要。这不仅要求财务人员真实、准确、及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还要把形成这些指标的原因,以及所要达到某一目标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通过各种分析方法体现出来,使领导者一目了然,为制定工作目标、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在企业外部,通过网络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全面提升资金的运作水平,在网络经济条件下,通过网络与银行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利用银行的一些服务资源,争取融资,投资于有吸引力的新产品形成竞争优势,全面提升资金的运作水平。同时,银行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为运作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二)创新财务制度,加强财务控制力。
财务制度创新是利益相关者之间为达到利益协调与合作的目的而对财务合约作出的重新安排。财务的制度创新体系主要包括财务治理与财务控制两个方面的创新。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实质上是业主主导型的治理结构。财务治理应当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让关键性资源所有者参与财务治理,关键性资源所有者参与治理也是激励约束机制的一种创新体现,可以大大激励关键性资源所有者专用性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投入专业化资源。财务控制创新主要包括:一是再造财务控制流程。当前企业的财务控制流程与业务流程是脱节的,企无法对业务活动实施实时监控,这样的结果很可能导致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价值链环节的失控。
(三)改变陈旧的观念,全方位转变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
树立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加入WTO后,资本市场开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都将进驻中国,大量的外国资本将涌入中国市场。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趋势。企业的每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和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扬弃“以物为中心”的观念,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科学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篇: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添加时间:2009-7-17信息来源:前程无忧浏览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招聘形式日趋多样化,报纸、网络、人才交流会乃至猎头公司,为企业招聘提供了诸多的媒介和平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招聘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在某个媒体发布一则招聘启事,几天之内就会有求职者发来简历甚至登门造访。如此轻而易举,所以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每次招聘,流程十分简单,招聘质量不高。然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吸纳人才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市场竞争已逐步发展到人才战略上,要想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需要在其各业务模块上实现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招聘作为企业人才引进的前沿阵地,担负着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不容忽视。
一、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分析
1、缺乏计划性
企业每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中应明确指出。中小企业人员的配置缺乏计划性表现在没有与企业的短、长期目标相结合,只关注眼前的人员需求,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变化与发展没有预见,造成雇佣上的失误,形成资源和成本上的浪费。
2、任职资格没有针对性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缺乏人力资源规划,更何谈有什么招聘标准了,用人需求部门提出招聘申请,需要怎样的人员也不明确表示,人事主管便从报纸或者网上拷贝招聘条件草拟了招聘启事。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任职资格,引来了“四海之内”的求职者,各层次的人才一应俱全,增加了简历筛选的工作量,减少了合适人选的面试几率,招聘工作既没有效率,又没有质量,并且辜负了不少求职者的企盼。
3、面试过程不合理
对于中小企业的面试而言,一般经过初次面试和复试两道程序,即人力资源部负责初次面试,用人部门进行复试,而复试的结果决定着录用人选。通常,在面试问题的设置上,面试考官基本没有仔细考量过,喜欢随机发问,至于问题的目的和考察求职者哪一方面素质,考官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面试过程中,面试考官往往根据“第一印象”的偏好做出判断,印象好的多问些,相反则草草结束面试。
4、测评体系缺乏科学性
针对人才测评体系的建设方面,就目前的中国本土企业很少有几个公司的测评体系做到专业且成熟的程度,即使是所谓的中国前500强企业也不例外,何况刚刚起步或是发展初期的中小型企业。
往往用人单位根据招聘人的感觉即决定是否录用一个人,而不是系统的评估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成为公司的有效的一份子。单纯用某些技能来衡量人的价值,而没有从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评,录用后觉得失望也在所难免。毕竟,技能是可以通过相关培训来培养的,而人的秉性很难轻易改变。
5、录用决策过于草率和主观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经常招聘基层员工,合适的人选有着极强的对应性,人员录用决策就比较简单,很可能一目了然。但当招聘管理岗位,特别是高管职务时,由于测评系统不完善或是评价意见不统一,每个招聘岗位可能存在多个合适人选,招聘人选或许又能够适应多个岗位,且招聘人选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此时人员录用决策就比较复杂,不是能够用眼睛可以看出来。
通常采取“谁的职位高谁说了算”来解决这一困扰,只要老板喜欢,说用谁就用谁,责任都由老板承担,其他部门倒还轻松了。决策正确还好,如果决策失误,则可能使整个招聘过程功亏一篑,不仅企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因此延误企业的发展。
以上问题,反映了中小企业招聘在确定招聘标准和进行素质测评方面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平,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改进措施
(一)建立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建立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企业现阶段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即确定招聘的标准。它是招聘活动的中心与纽带,把招聘主体、客体、对象、方法和结果联为一体,同时也成为整个招聘工作指向的中心,在招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做好准备
首先,在进行企业员工素质测评之前,必须收集掌握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测评对象不同,方法有所不同。
其次,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测评小组,选择适当的测评人员,要求成员了解、熟悉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及测评方法。测评人员须坚持原则,公正不偏;有主见
而善于独立思考;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测评经验;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不怕得罪人;了解测评对象的情况等。
最后,制定测评方案,包括被测评对象、素质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参照标准及测评方法等。
2、具体实施
首先,测评小组应统一思想,明确测评的意义和目的,做好测评前的动员工作。其次,选择适当的测评时间和环境。中小企业员工普遍一专多能,工作时间较长,琐事颇多,选择在员工情绪稳定且工作安排妥当的情况下测评,更能反映结果的客观性。而一个宽敞、明亮、舒适、安静的环境,能使被测评人员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最后,从测评指导到实际测评,直至回收测评数据整个过程,应严格控制时间,掌握方法,注重反馈。
3、结果调整
由于测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晕轮效应、近因误差、感情效应及参评人员训练不足等诸多原因,会引起测评结果的误差,需结合测评数据做进一步调整。
4、综合分析
这是确定招聘标准的最后一个步骤,可采用的分析方法很多,从中我们得到了企业关于各个岗位的任职资格,包含的是素质和技能的数字及文字的描述,即制定出一整套内容完善的职务说明书。
如此专业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建立流程,相信能为中小企业在招聘上无标准可循的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二)完善面试测评系统
针对人才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了。许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将现有的传统人事工作逐步转型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招聘工作同样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倾斜。
中小企业招聘面试存在着准备不充分、过程草率、结果缺乏公平性的情况,想要改变此类情况就需要完善招聘面试流程,加强素质测评。
1、面试的程序
由于面试的结果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面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设计结构完整的面试程序,无论何时何地何人操作,其结果是十分可靠有效的。
(1)面试的准备阶段:需要制定面试指南,准备面试问题,确定评估方式,培训面试考官。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在此阶段制定招聘计划,做好包括选择招聘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准备资料和场地、费用预算等的准备,对面试问题、评估方式、考官培训方面较少涉及。因此,需加大这几项准备工作的力度。
(2)面试的实施阶段:分为关系建立、导入阶段、核心阶段、确认及结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负有不同的任务,所采用的面试题目类型也有不同。
(3)面试的总结阶段:应根据每位考官的评价结果对求职者的面试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决定是否被录用。在任何企业,如果以某部门或者个人的判断来决定用人,均是主观的、片面的。不光中小企业,甚至不少大企业都存在最高领导“一言堂”的现象,当然,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入发展,企业领导也非常重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将权力分散到各相关部门,甚至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方法。
2、结构化面试
目前,最广泛的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活动中的面试方法是结构化面试。
(1)结构化面试的内涵: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它指面试前就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结构化涉及的面试方式。
(2)结构化面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面试问题多样化及面试要素、评分标准、面试考官、面试程序、时间安排的结构化上。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结构化面试是面试方法的一种,在细致全面的职位分析基础上,针对岗位要求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参考求职者的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综合分析及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行为指标,观察其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做出量化分析和评估;同时结合个人简历、证书等资料,提出对每个职位需要着重考察的工作经验、求职动机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把握求职者的心态、岗位适应性和个人素质。
中小企业进行结构化面试,可以弥补之前存在的许多漏洞,改变依靠主观印象和经验判断的面试形态,从而有效提高招聘质量,为企业人才发展及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任职资格体系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希望员工如何做事,员工应有什么样的贡献?企业在投入上要明白员工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知识、技能,在员工作业的过程中,要将期望员工的行为明确传递给员工,再进一步管理好员工的贡献,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管理循环。
任职资格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1)任职资格标准:包括三个方面:胜任力标准(素质、知识、技能)、行为标准(工作行为、职业行为)、贡献标准(工作成果、解决问题、知识贡献)
(2)任职资格评估:评估上述任职资格标准的方法论包括:结构化行为访谈(BEI)、文件筐测试、素质测评(心理测试/问卷)、取证评价(职业化水平认证)、述职评审、演讲、纸笔测试、案例分析、投射技术、行政职业能力测评等。
(3)任职资格应用: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标准组合和评价方式,用于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领导力发展(晋升、继任计划)、组织发展、职业发展规划(双通道职业发展)、知识管理等方面。
建立任职资格体系,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系统建设,进而达到推动组织成长的目的。
(四)制定录用决策程序
在经过笔试、面试或心理测试后,招聘录用工作进入了决定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甄选评价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确定每一位应试者的素质和能力特点,根据预先确定的人员录用标准与录用计划进行录用决策。
测评数据资料的综合分析是通过专门的人事测评小组或评价会议进行的。测评小组共同讨论每个评价维度的行为表现,得出对某一求职者有关这方面情况的一致评价意见。在对每一评价维度都进行了类似的综合后,评价人员就要考虑勾画出该求职者在所有评价维度上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做出最后的录用决策。需要注意的是:
(1)如果人事部门与用人部门在人选问题上意见有冲突,应尊重用人部门的意见。
(2)组织应该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与企业精神、文化相吻合的个性特点的应聘者,即使他们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因为这些可以通过培训而获得。
三、总结
相信如果每个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能够上升到企业战略的角度,每个HR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够着实为企业服务,每个岗位的招聘工作能够制度化、程序化,每个招聘环节能够标准化、细致化,那么企业又怎能不发展壮大呢。
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低到高逐渐演化,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也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今天招聘工作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而我们又需要更加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小企业招聘的未来。
第三篇: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作者:孙爱芬 沈中霞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7期
[摘要]我国中小企业进入了——个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由于受外部理财环境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制约,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意识淡薄,缺乏适应现代化企业发展要求的强有力的财务管理能力。因此,文章认为应当加快研究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步伐,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融资;投资
[中图分类号]P25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灵活的生产方式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出发,以现代财务管理为依据,通过分析,寻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弱点和问题,从而探讨适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方法,完善财务管理机制,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对策;问题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们知道,企业管理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财务管理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核心,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即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可见,只有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协调运作管理体系的各个方面,才能有效地强化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在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管理思想僵化落后,使企业管理局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低下,据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和全国工商联联合调查显示:私营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下,有40%的业主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那又叫他们如果来谈规范财务管理呢?另一方面,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遇到的阻碍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的问题,有企业自身因素,也有宏观经济因素。例如,政策的“歧视”使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不能公平竞争;地方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大量的干预,使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短期化;财务管理受企业领导的影响过大。另外,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也必然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深化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特点各异,所以,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存在的问题”,仅指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融资困难,投资盲目,造成中小企业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但是,融资难、担保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其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1)一般性原因。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也不是我国特有的问题。按照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是“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的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
(2)特殊原因。主要是经济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带来的制度摩擦,集中表现在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导致一部分中小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出现补充资金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对银行贷款的需求量就相应增大;金融体制改革不深入,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不协调,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等。
2.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
一方面,中小企业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就是经营者,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仅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管理,使决策大都没有经过科学而严格的论证,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
3.对资产的管理缺乏科学性,控制薄弱
(1)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现金闲置或不足。
(2)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
(3)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
(4)只关注现金流,缺乏大局观念。
4.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2)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3)内控制度行为主体素质较低。
5.内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后
21世纪是软件的世界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是中小企业逐渐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时代。然而在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局限于那传统模式下的核算体系,电脑只是办公室的时髦摆设,并不会运用财务软件及建立自己的微机网络。使得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不会将各项业务事前取得的信息进行比较,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预测,将隐患消灭于未然。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1.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对策
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加强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应着力采取以下三个方面措施。
(1)规范中小企业制度,健全治理结构。
(2)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要把商业银行改造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并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3)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应培育企业家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银企之间的关系。
2.中小企业投资要面向市场,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1)政府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指导。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市场比资金更为重要,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如果产品销售出现困难哪怕是暂时的困难,都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克服资金不足,关键还是取决于新产品能否及时销出并收回投资。由此可知,有无合适的市场销售渠道是研究投资项目是否可行的先决条件。
(2)为了回避投资风险,中小企业应采取跟进战略。中小企业应尽量避免率先开拓市场。跟随成功者的做法,不失为中小企业避免风险的有效方法。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强,可根据市场变化较快地调整其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甚至转行,充分发挥“船小好调头”的特点,从而较快地适应市场新的需要。
(3)中小企业应以对内投资方式为主。对内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②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③人力资源的投资。尤其是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拥有,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因此,中小企业应以内部投资为主,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4)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投资多元化是现代企业降低投资风险、控制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
3.企业要苦练内功,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对于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和一些成长的企业来说,保持财务的稳健性,对于支持公司业务的健康和持续发展,防范财务风险,有重要的意义。
(1)强化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应收账款控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不得不部分甚至全部以信用形式进行业务交易。应收账款控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财务核算准确翔实,债权债务关系明确。
第二、评价客户资信程度,制定相应信用政策。
第三、加强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第四、注重收账实务。收账实务中应注意以下两点:①针对不同信用风险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收账程序和方法。②挑选合适的收账人员。
(3)现金流量预算控制。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采用“以收定支,与成本费用匹配”的原则,采用零基预算(4)成本控制。中小企业从原料的采购到产品的最终售出,都要采用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同时通过改善生产产品的工艺来降低成本。中小企业应对比“产出”和“投入”,研究成本增减与收益增减的关系,以确定最有利于提高效益的成本控制方案。
4.建立严谨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1)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2)责权利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4)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5)企业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并自觉接受监督。
5.简化中小企业的财务报告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中小型企业的财务报告一般都实行豁免揭示制度,即对小于一定规模的企业在编制与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豁免待遇,允许其按简要形式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值得我国借鉴。
(1)小型企业可以采用简要的财务报告体系
考虑到小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概括性和注重盈利能力反映的要求,小型企业可采用下列简要形式的财务报告体系: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简要资产负债表、简要利润表、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无需编制报表附注;季度无需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月度仅提供简要资产负债表和简要利润表。
(2)中型企业可以采用基本的财务报告体系
基本的财务报告体系是指财务会计报告的框架与大型企业相似,只是内容简略些。中型企业应提供、半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季度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不作要求。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简要会计报表附注、简要财务情况说明书。
6.中小企业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建设
中小企业要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普及会计电算化是当务之急,实现无纸贸易,使得一张凭证从制单到记账仅需几秒钟,建立企业自己的微机网络,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计算机联网,实行银行对账系统。这大大缩短了结算时间,企业办理汇票、本票和电汇等业务仅需要通过电脑操作及现代化的通信设备就可以办理。
同时,建立财务控制体系,通过企业内部计算机网络,在每一生产及经营过程中,或某一重要阶段上建立控制环节。没有控制的财务核算,所造成的损失将难以估算。可建立行之有效的动态报表体系,即预测、控制、监督三个报表体系。这样,将记账与财务分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地协调进行,实现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
以上是我根据所学的基本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并结合自己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经历,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浅略地分析,并针对其财务管理方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并呈现多样化趋势,如融资范围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比例将大幅度增加等等。同时,解决途径也会因客观经济环境变化、企业自身发展而发生变化,只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工作,才能使这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而不至于半途夭折,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与转换,不断提高我国的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的编制办法,按收付实现制来反映现金流入流出。
第五篇: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文件
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招聘形式日趋多样化,报纸、网络、人才交流会乃至猎头公司,为企业招聘提供了诸多的媒介和平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招聘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在某个媒体发布一则招聘启事,几天之内就会有求职者发来简历甚至登门造访。如此轻而易举,所以许多中小企业并没有真正重视每次招聘,流程十分简单,招聘质量不高。然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吸纳人才和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市场竞争已逐步发展到人才战略上,要想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需要在其各业务模块上实现专业化和系统化建设。招聘作为企业人才引进的前沿阵地,担负着企业发展的重要责任,因此不容忽视。
一、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分析
1、缺乏计划性
企业每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中应明确指出。中小企业人员的配置缺乏计划性表现在没有与企业的短、长期目标相结合,只关注眼前的人员需求,对企业可能存在的变化与发展没有预见,造成雇佣上的失误,形成资源和成本上的浪费。
2、任职资格没有针对性
大部分中小企业都缺乏人力资源规划,更何谈有什么招聘标准了,用人需求部门提出招聘申请,需要怎样的人员也不明确表示,人事主管便从报纸或者网上拷贝招聘条件草拟了招聘启事。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任职资格,引来了“四海之内”的求职者,各层次的人才一应俱全,增加了简历筛选的工作量,减少了合适人选的面试几率,招聘工作既没有效率,又没有质量,并且辜负了不少求职者的企盼。
3、面试过程不合理
对于中小企业的面试而言,一般经过初次面试和复试两道程序,即人力资源部负责初次面试,用人部门进行复试,而复试的结果决定着录用人选。通常,在面试问题的设置上,面试考官基本没有仔细考量过,喜欢随机发问,至于问题的目的和考察求职者哪一方面素质,考官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在面试过程中,面试考官往往根据“第一印象”的偏好做出判断,印象好的多问些,相反则草草结束面试。
4、测评体系缺乏科学性
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针对人才测评体系的建设方面,就目前的中国本土企业很少有几个公司的测评体系做到专业且成熟的程度,即使是所谓的中国前500强企业也不例外,何况刚刚起步或是发展初期的中小型企业。
往往用人单位根据招聘人的感觉即决定是否录用一个人,而不是系统的评估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成为公司的有效的一份子。单纯用某些技能来衡量人的价值,而没有从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评,录用后觉得失望也在所难免。毕竟,技能是可以通过相关培训来培养的,而人的秉性很难轻易改变。
5、录用决策过于草率和主观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经常招聘基层员工,合适的人选有着极强的对应性,人员录用决策就比较简单,很可能一目了然。但当招聘管理岗位,特别是高管职务时,由于测评系统不完善或是评价意见不统一,每个招聘岗位可能存在多个合适人选,招聘人选或许又能够适应多个岗位,且招聘人选相互之间差异不明显,此时人员录用决策就比较复杂,不是能够用眼睛可以看出来。
通常采取“谁的职位高谁说了算”来解决这一困扰,只要老板喜欢,说用谁就用谁,责任都由老板承担,其他部门倒还轻松了。决策正确还好,如果决策失误,则可能使整个招聘过程功亏一篑,不仅企业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因此延误企业的发展。
以上问题,反映了中小企业招聘在确定招聘标准和进行素质测评方面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平,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进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改进措施
(一)建立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建立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企业现阶段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即确定招聘的标准。它是招聘活动的中心与纽带,把招聘主体、客体、对象、方法和结果联为一体,同时也成为整个招聘工作指向的中心,在招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做好准备
首先,在进行企业员工素质测评之前,必须收集掌握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数据,测评对象不同,方法有所不同。
其次,组织一个强有力的测评小组,选择适当的测评人员,要求成员了解、熟悉并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及测评方法。测评人员须坚持原则,公正不偏;有主见
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而善于独立思考;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测评经验;作风正派,办事公道,不怕得罪人;了解测评对象的情况等。
最后,制定测评方案,包括被测评对象、素质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参照标准及测评方法等。
2、具体实施
首先,测评小组应统一思想,明确测评的意义和目的,做好测评前的动员工作。其次,选择适当的测评时间和环境。中小企业员工普遍一专多能,工作时间较长,琐事颇多,选择在员工情绪稳定且工作安排妥当的情况下测评,更能反映结果的客观性。而一个宽敞、明亮、舒适、安静的环境,能使被测评人员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最后,从测评指导到实际测评,直至回收测评数据整个过程,应严格控制时间,掌握方法,注重反馈。
3、结果调整
由于测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晕轮效应、近因误差、感情效应及参评人员训练不足等诸多原因,会引起测评结果的误差,需结合测评数据做进一步调整。
4、综合分析
这是确定招聘标准的最后一个步骤,可采用的分析方法很多,从中我们得到了企业关于各个岗位的任职资格,包含的是素质和技能的数字及文字的描述,即制定出一整套内容完善的职务说明书。
如此专业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建立流程,相信能为中小企业在招聘上无标准可循的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二)完善面试测评系统
针对人才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情了。许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将现有的传统人事工作逐步转型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这就要求招聘工作同样向专业化和系统化倾斜。
中小企业招聘面试存在着准备不充分、过程草率、结果缺乏公平性的情况,想要改变此类情况就需要完善招聘面试流程,加强素质测评。
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1、面试的程序
由于面试的结果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面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设计结构完整的面试程序,无论何时何地何人操作,其结果是十分可靠有效的。(1)面试的准备阶段:需要制定面试指南,准备面试问题,确定评估方式,培训面试考官。大部分企业,都能够在此阶段制定招聘计划,做好包括选择招聘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准备资料和场地、费用预算等的准备,对面试问题、评估方式、考官培训方面较少涉及。因此,需加大这几项准备工作的力度。
(2)面试的实施阶段:分为关系建立、导入阶段、核心阶段、确认及结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负有不同的任务,所采用的面试题目类型也有不同。(3)面试的总结阶段:应根据每位考官的评价结果对求职者的面试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决定是否被录用。在任何企业,如果以某部门或者个人的判断来决定用人,均是主观的、片面的。不光中小企业,甚至不少大企业都存在最高领导“一言堂”的现象,当然,伴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入发展,企业领导也非常重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将权力分散到各相关部门,甚至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面试方法。
2、结构化面试
目前,最广泛的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活动中的面试方法是结构化面试。(1)结构化面试的内涵: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它指面试前就面试所涉及的内容、试题评分标准、评分方法、分数使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的结构化涉及的面试方式。
(2)结构化面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面试问题多样化及面试要素、评分标准、面试考官、面试程序、时间安排的结构化上。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结构化面试是面试方法的一种,在细致全面的职位分析基础上,针对岗位要求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参考求职者的行为举止、语言表达、综合分析及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行为指标,观察其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做出量化分析和评估;同时结合个人简历、证书等资料,提出对每个职位需要着重考察的工作经验、求职动机等方面的问题,全面把握求职者的心态、岗位适应性和个人素质。
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中小企业进行结构化面试,可以弥补之前存在的许多漏洞,改变依靠主观印象和经验判断的面试形态,从而有效提高招聘质量,为企业人才发展及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任职资格体系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希望员工如何做事,员工应有什么样的贡献?企业在投入上要明白员工应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知识、技能,在员工作业的过程中,要将期望员工的行为明确传递给员工,再进一步管理好员工的贡献,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管理循环。
任职资格体系包括以下方面:
(1)任职资格标准:包括三个方面:胜任力标准(素质、知识、技能)、行为标准(工作行为、职业行为)、贡献标准(工作成果、解决问题、知识贡献)
(2)任职资格评估:评估上述任职资格标准的方法论包括:结构化行为访谈(BEI)、文件筐测试、素质测评(心理测试/问卷)、取证评价(职业化水平认证)、述职评审、演讲、纸笔测试、案例分析、投射技术、行政职业能力测评等。
(3)任职资格应用:根据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标准组合和评价方式,用于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培训与发展、领导力发展(晋升、继任计划)、组织发展、职业发展规划(双通道职业发展)、知识管理等方面。
建立任职资格体系,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系统建设,进而达到推动组织成长的目的。
(四)制定录用决策程序
在经过笔试、面试或心理测试后,招聘录用工作进入了决定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甄选评价过程中产生的信息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确定每一位应试者的素质和能力特点,根据预先确定的人员录用标准与录用计划进行录用决策。
测评数据资料的综合分析是通过专门的人事测评小组或评价会议进行的。测评小组共同讨论每个评价维度的行为表现,得出对某一求职者有关这方面情况的一致评价意见。在对每一评价维度都进行了类似的综合后,评价人员就要考虑勾画出该求职者在所有评价维度上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做出最后的录用决策。需要注意的是:
(1)如果人事部门与用人部门在人选问题上意见有冲突,应尊重用人部门的意见。
中小企业招聘现状及改进
(2)组织应该尽可能地选择那些与企业精神、文化相吻合的个性特点的应聘者,即使他们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因为这些可以通过培训而获得。
三、总结
相信如果每个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能够上升到企业战略的角度,每个HR管理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够着实为企业服务,每个岗位的招聘工作能够制度化、程序化,每个招聘环节能够标准化、细致化,那么企业又怎能不发展壮大呢。
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低到高逐渐演化,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也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今天招聘工作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而我们又需要更加进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小企业招聘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