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财政学
中国人民大学2000硕士入学考试财政学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财 政 学 试 题
招生专业:财政学
考试科目:财政学(含西方财政)
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瓦格纳法则
2、政府采购制度 3.税收归宿 4.国家预算调整 5.李嘉图对等(等价)定理 6.平衡预算乘数
二 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
2. 如何衡量内情和外债的限度?
3. 简述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三. 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试述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对效力。
2. 试述当前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并评析其政策效果。
第二篇: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财政学综合试题
人大2000硕士入学财政学综合试题试题
科目代码:513
科目名称:综合考试(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招生专业:财政学(财税电算化方向)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搜索引擎数据模型“千年虫(Y2K)”ASCII码
路由器黑客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请TCP/IP协议的主要组成部分并简要描述各部分功能。
2.举例说明国内的汉字输入方法大体可分为几种类型。你
认为应当如何选择一种“好”的汉字输入系统?
3.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三.论述题(第一题25分,第二题21分,共46分)
1.据你所知,国内外有哪些电子商务的著名站点,请试举几例。在我国全面实施电子商务的条件是否成熟?怎样做才能使我国中小企业应对“入世”之后的电子商务挑战?
2.试论如何推动我国软件业的健康发展——兼评软件盗版与软件垄断问题。
第三篇: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证明信
证明信
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
考生报名号:
现就读于XX学院,XX学院,2010级XXXX专业,本科。今参加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定准予考试。
特此证明
XX学院
XX学院
2013年11月11日
第四篇: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公告 各位考生:
欢迎报考2012年硕士研究生!现将报名工作现场确认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报考点接收现场确认考生范围
网上报名时选择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的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考生。
报考以上三校单独考试、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旅游管理硕士和工程管理硕士的考生须在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报名和现场确认信息。
二、现场确认地点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一楼大厅(校内一号路)
三、现场确认时间
11月10日-14日8:30-17:00
南京理工大学应届生10日-11日现场确认
四、考生须携带以下材料进行现场确认:
1)考生有效身份证件
2)应届毕业生出示学生证;非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非成人高校应届毕业生须出示毕业证书
3)报名费
4)网上报名编号
特别提醒:
准考证由考生在2011年12月25日-2012年1月9日登陆中国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经考生本人确认的报名信息此后一律不作修改,由于报名信息有误而导致考生不能参加考试或不能被录取,责任由考生自己承担。
报考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程序
1、验证缴费:
凭本人身份证、毕业证或学生证及网上报名编号(3204*****后五位)到确认现场“缴费处”,核验证件、缴纳报名费(全国统考、联考、单独考试120元/人,推荐免试60元/人),领取发票。
2、拍照领表:
经缴费确认后,凭本人身份证及缴费收据到 “拍照处”拍照,领取打印的《报名信息简表》。
3、签字确认:
认真阅读《报名信息简表》及《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正反面),若信息无误,在《报名信息简表》及《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上签上本人姓名,确认信息;若信息有误,应立即在《报名信息简表》上予以更正(按教育部规定:报考单位、院系、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考试方式、专项计划不能更改),并将改正后的《报名信息简表》交回 “信息修改处”,信息修改后,重新打印《报名信息简表》,确认无误后,签字认可。
4、交登记表:
到 “交表处”交《报名信息简表》,完成报名手续(不交《报名信息简表》者报名无效)。
江苏省报考点设置
2012年江苏省硕士研究生22个报考点设臵如下(报考点名称后为考生所要报考的招生单位范围):
3201 南京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2 东南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4 南京理工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体育学院; 3205 南京工业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江苏省内南京市以外的招生单位(不含苏州大学)、南京市内部分非报考点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科研院所、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3206 河海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南京艺术学院;
320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8 南京师范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
3209 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苏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3211 南京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地方招生单位(不含江苏)、报考全国(含江苏)军队系统招生单位;
3212 江苏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全国;
3213 扬州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全国;
3214 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15 无锡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16 常州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全国;
3217 中国矿业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江苏省外单位;
3218 徐州师范大学报考点:报考该校、江苏省内单位(不含中国矿业大学); 3219 淮安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20 盐城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21 连云港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22 南通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3223 泰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考点:报考全国。
2012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诚信考试公告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是国家选拔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其试题在启封和使用完毕前属国家绝密级材料。公平公正的考试竞争环境,良好的考风考纪氛围,试题的安全保密直接关系到国家考试公信力和新生入学质量,涉及到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涉及国家秘密的重要活动,主办单位可以制定专项保密方案并组织实施”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现对我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考生诚信考试公告如下:
一、热忱欢迎广大考生参加国家高层次专门人才选拔考试。请考生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和“文职干部证”),按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规则》,认真履行本人签署的《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相关承诺,珍惜个人名誉,遵守考试纪律,争当诚信公民。
二、考生入场时只能携带考试规定的必须物品,不得携带任何书刊、报纸、稿纸、资料、通讯工具(如手提电话、寻呼机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以及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考场。如误带上述物品,请在入场前存放在禁带物品摆放处;如带入考场,不论是否有意,一律视为违纪;如使用上述物品,一律视为违规。
三、第一科开考前30分钟,其他科目开考前20分钟,考生开始入场,监考人员将使用金属探测器检查违规物品,考生必须无条件协助和配合接受检查。为节省考生宝贵的时间,提高检查效率,考生着装应尽量不穿戴配有金属物件的衣帽鞋袜。考试过程中,我省各考点还将使用其他探测仪器,监测使用无线通讯工具等违规行为。每科考试结束前,不得提前交卷。
四、对考生违反考试纪律和规定的行为,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予以处理。作弊考生下一不允许报考,并将处理结果通报作弊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纪检监察和人事部门;同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供高等学校、用人单位查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者,将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特此公告。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节选)
第五条考生不遵守考场纪律,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要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违纪:
(一)携带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或者未放在指定位臵的;
(二)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的;
(三)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旁窥、交头接耳、互打暗号或者手势的;
(五)在考场或者教育考试机构禁止的范围内,喧哗、吸烟或者实施其他影响考场秩序的行为的;
(六)未经考试工作人员同意在考试过程中擅自离开考场的;
(七)将试卷、答卷(含答题卡、答题纸等,下同)、草稿纸等考试用纸带出考场的;
(八)用规定以外的笔或者纸答题或者在试卷规定以外的地方书写姓名、考号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标记信息的;
(九)其他违反考场规则但尚未构成作弊的行为。
第六条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以不正当手段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答案、考试成绩,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一)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电子设备参加考试的;
(二)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资料的;
(三)抢夺、窃取他人试卷、答卷或者强迫他人为自己抄袭提供方便的;
(四)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的;
(五)由他人冒名代替参加考试的;
(六)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
(七)在答卷上填写与本人身份不符的姓名、考号等信息的;
(八)传、接物品或者交换试卷、答卷、草稿纸的;
(九)其他作弊行为。
第七条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工作人员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相关的考生实施了考试作弊行为:
(一)通过伪造证件、证明、档案及其他材料获得考试资格和考试成绩的;
(二)评卷过程中被发现同一科目同一考场有两份以上(含两份)答卷答案雷同的;
(三)考场纪律混乱、考试秩序失控,出现大面积考试作弊现象的;
(四)考试工作人员协助实施作弊行为,事后查实的;
(五)其他应认定为作弊的行为。
第八条考生及其他人员应当自觉维护考试工作场所的秩序,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有下列扰乱考场及考试工作场所秩序的行为:
(一)故意扰乱考点、考场、评卷场所等考试工作场所秩序;
(二)拒绝、妨碍考试工作人员履行管理职责;
(三)威胁、侮辱、诽谤、诬陷考试工作人员或其他考生;
(四)其他扰乱考试管理秩序的行为。
第九条考生有第五条所列考试违纪行为之一的,取消该科目的考试成绩。考生有第六条、第七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
第十条考生有第八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终止其继续参加本科目考试,其当次报名参加考试的各科成绩无效;考生及其他人员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一条考生以作弊行为获得的考试成绩并由此取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学历证书及其他学业证书、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入学资格的,由证书颁发机关宣布证书无效,责令收回证书或者予以没收;已经被录取或者入学的,由录取学校取消录取资格或者其学籍。
第十二条代替他人或由他人代替参加国家教育考试,是在校生的,由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直至开除学籍;其他人员,由教育考试机构建议其所
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开除或解聘,教育考试机构按照作弊行为记录并向有关单位公开其个人基本信息。
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我是参加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我已认真阅读 《2012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有关报考规定,为维护此次考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平性,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郑重承诺以下事项:
1.名信息此后不作修改,如因信息有误,导致不能参加考试或不能被录取,由本人承担一切后果。
2.自觉服从考试组织管理部门的统一安排,接受监考人员的检查、监督和管理。
3.保证不将书刊、报纸、稿纸、资料、无线通讯工具(如手提电话、寻呼机、小灵通、耳机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等违规物品带入考场。
4.保证在考试中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研究生招生考试法规、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如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自愿服从监考人员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作出的处罚决定,接受处罚。
考生签名
2011年11月日
第五篇:财政学复习要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一、政府和市场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垄断,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利益),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政府干预手段:立法和行政手段,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财政手段。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政府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二、公共物品与公共需要 公共物品的特性: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2 公共需要的特征:
(1)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
(2)公共需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
三、财政的概念与职能 1 财政的概念
2财政的基本特征:阶级性和公共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3 财政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财政投资规模;调节财政投资方向;提高财政本身配置效率)(2)收入分配职能: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一、公共物品的生产和定价 1 公共物品的分类和生产:
(1)纯公共物品由国有部门和单位提供,采取国有国营模式。(2)混合性公共物品采用国有国控模式。(3)竞争性产品采用市场化模式。公共定价:平均成本定价法(最大福利),二部定价法(基本费+从量费),负荷定价法(按不同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二、财政支出效益评价 财政支出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的生产效率组成。2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财政支出分类 按财政功能分类: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3 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在财政支出的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职能较强。
二、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政治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会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
经济因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工作。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快于GDP的增长。(2)后来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论述
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导致财政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经济发展阶段论:早期阶段(提供社会基础设施);中期阶段(对私人投资的补充);成熟阶段(转向教育,保健,福利支出)2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
(1)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的基本特征:财政支出增长率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而且有些年份波折度较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运行的曲线呈先逐年下滑而后又逐年回升的特征。这种发展变化的趋势明显体现了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征。
(2)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原因的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前,占GDP比重较高是计划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体制改革之初,占GDP比重逐年下滑是经济转轨的必然结果;经济改革逐步到位和GDP的增长后,财政支出趋于回升;2003年以后逐渐转向了稳健的经济政策,使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增长势头趋缓。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社会性因素。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之一:社会消费性支出
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 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非生产的消耗性支出,它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就其本质来说,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共同需要。2 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行政管理费,国防费,文科卫支出
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 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行政管理费规模变化的一般规律:行政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2)影响行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历史延续性;经济整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以及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国防费:包括人员生活费,活动维持费和装备费
(1)我国的国防政策: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保障国家发展利益;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以信息化为主要标志的军队质量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营造有利于国家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
(2)谢林的军备观点:谈判本质上是非零和的。任何基于冲突的谈判,若谈判失败,则双方都会受损;任何通过谈判达到的协议对双方来说都会比未达成协议要好一些。
三、文科卫支出
第五章 购买性支出之二: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财政投资性支出的一般分析 投资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当经济增长缓慢时,往往依靠增大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当投资过旺及造成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往往首先采取措施压缩投资,迫使经济过热的势头减缓。2 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不盈利或微利,具有外部性;投资规模大;投资于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相关领域;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相关。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就业创造标准。
二、基础设施投资 1 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
三、财政对农业的投资 1 财政对农业投资的重要性
农业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稳定农业是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2 财政对农业投资政策的基本特征
(1)以立法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政投资范围应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第四节 财政投融资制度 1 财政投融资体质的现实意义
(1)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2)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先行资本或公共物品。
(3)财政投融资可以形成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2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银行的特点:业务职能的政策性;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 我国政策性银行进一步完善的主要思路:财政投融资体制的法制化;融资渠道多元化;加强财政投融资管理,促进投融资环节的严谨高效;完善财政投融资和市场投融资的协调机制。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一、财政收入分类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收和其他收入 政府收入=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3)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1)总体上说,增长势头良好。(2)1978-1995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财政对企业的减税让利,企业本身并没有得到实惠,而企业的缺口则要由银行发放无约束的贷款来满足。
(3)“九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一节 税收 税收的概念:税收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经济目标,按预定的标准进行的非惩罚性的、强制的从私人部门向公有部门的资源转移。2 税收的“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 税收术语
(1)纳税人:依照税法规定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人。(2)课税对象: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在现代社会,国家的课税对象主要包括所得、商品和财产三类。(3)课税标准:国家征税时的实际依据。
(4)税率: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比例关系,是指课税的尺度。(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
(5)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税收能力是指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税收努力是指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应缴纳税额的程度。(6)起征点与免征额: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7)课税基础:建立某种税或一种税制的经济基础或依据。4 税收分类: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直接税与间接税;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中央税与地方税 第二节 税收原则 1 税收中的公平与效率
(1)税收应以公平为本:普遍征税,平等征税
(2)征税必须考虑效率的要求:一是指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二是指征税对经济运转效率的影响,宗旨是征税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1)公平类:受益原则,能力原则
(2)效率类: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定简化原则 3 税收中性:政府课税应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政策运行。
(1)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额外损失或负担。
(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是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3)税收超额负担: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2 税负转嫁分为前转方式,后转方式,其他转嫁方式 3 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1)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2)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容易转嫁。(3)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4)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5)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转嫁。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当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进而影响到各类商品的购买量。第二节 税收的经济影响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增加工作时间和减少工作时间)2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收益的减少和以消费替代储蓄)3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增加投资和以消费替代投资)4 税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第三节 税收与经济发展 1 供给学派的税收观点: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一定朝同一方向变化。2 拉弗曲线
(1)高税率不一定能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3)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十章 税收制度
一、商品课税
(1)商品课税的特征:课征普遍,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实行比例税率,计征简便。
(2)我国现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二、所得课税
(1)所得课税的特征:税负相对公平,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课税有弹性。(2)所得课税的主要税种: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
三、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
(1)资源课税和财产课税的特征:课税比较公平,具有促进社会节约的效能,课税不普遍,且弹性较差(2)主要税种:资源税,财产税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一、国债 国债的含义: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2 国债的分类: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等 国债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国债依存度:是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大比例是依靠国债来支付的。
二、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国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国债的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后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2 国债的经济效应
(1)国债的资产效应:国债发行量的变化,不仅影响国民收入,而且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
(2)国债的需求效应:国债融资,增加财政支出,并通过支出的乘数效应增加总需求,或通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并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推动经济的增长。
(3)国债的供给效应:增加供给量和改善供给结构。3 国债的政策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
三、国债市场的功能 国债市场的功能:实行国债的顺利发行和偿还;合理有效地调节资金的运行。
四、政府的直接隐性负债和或有负债 政府负债的种类: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或有显性负债,或有隐性负债。政府负债的风险矩阵P328 3 我国负债现状
(1)直接显性债务:国债,欠发工资而形成的债务,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的亏损挂账,乡镇财政债务
(2)直接隐性债务:主要是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所形成的债务。(3)或有显性债务:公共部门的债务和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4)或有隐性债务: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国有企业为弥补亏损,对供销社系统及农村合作基金会的援助。
1、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有哪些?
(一)税种因素。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联系较为紧密的税种,其税负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价格联系不密切的税种,其税负则较难转嫁。从主要税类看,商品课税容易转嫁,而所得课税难以转嫁。
(二)商品的供求弹性。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课税,税负较易转嫁,相反,则税负较难转嫁。
(三)课税范围。一般来说,课税范围广的商品税容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
2、为什么增值税会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1)征税范围广泛,税源充裕(2)实行多环节课税,但不重复征税(3)具有税收“中性”效应;(4)相关经济主体在纳税上具有相互制约性;(5)便于出口退税
3、为什么税率的增加并不一定使税收增加?
税收负担影响纳税人的收入水平,进而影响经济主体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以及投资和消费水平,因此,税收负担水平过高的话,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美国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所提出的“拉弗曲线”较为形象的说明了经济发展、税收收入和税率之间的内在联系。拉弗曲线表面上看是反映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实际上体现的是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为税率过高导致税收收入下降,是源于税收负担过重抑制了经济活动,损害了税基。
第十三章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一、国家预算概述 国家预算: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政府支配和管理资金的基本形式。国家预算的分类: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3 国家预算的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性 4 国家预算的程序: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批准、预算的执行、预算的事后监督
二、国库制度 1 国库制度:对政府资金进行保管和监督的一种管理制度。(独立国库制,委托保管制,委托存款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帐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3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点:
(1)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统一账户,各单位在统一账户下开设分类账户,实行集中管理,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账户保存。
(2)各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可以在经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但要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支付货款,不再分散支付。
(3)除某些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货商。
三、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动的经常性活动。政府采购的基本功能: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宏观调控;促进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有效保护国内产业。
四、预算管理体制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统收统支体制,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分级预算体制。2 分税制:在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分税,分权,分征,分管,建立规范化的中央预算对地方预算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进行无偿的财政资金转移所制定的制度。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概述
一、财政赤字或结余的计量口径和分类 赤字或结余=(总收入+无条件赠款)-(总支出+净增贷款)2 财政赤字的分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 3 财政赤字的融资机制:债务融资,货币融资
二、运用IS-LM模型分析财政赤字的经济效应 1 IS-LM曲线
(1)IS曲线:描述了商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和总产出的组合。(2)LM曲线:描述了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利率和总产出的组合。2 IS-LM模型分析(1)财政赤字的债务化
政府发行债权,一般而言,货币供给量不会发生变化,LM曲线基本不动,IS曲线右移,导致总产出增加,利率上升。(2)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央行为政府融资,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LM曲线就相应右移,导致总产出增加(更多),利率下降。(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分析
财政赤字增加了政府支出,结果是同时提高了产出和利率,利率的提高排斥私人或民间投资(或消费),减弱了政府支出增加的扩张效应。(4)财政赤字的长期效应分析
长期中发生的是完全挤出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LM曲线右移,从而使得利率大幅度上升,导致私人支出下降到足以完全抵消财政赤字增加的扩张效应。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的目标:经济适度增长,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再就业机会,收入的合理分配,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3 财政政策工具
(1)税收:宏观税率的确定,税负分配(政府税种,税率的制定和市场的税负转嫁),税收优惠与税收惩罚。(2)公共支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3)政府投资:财政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它最终将形成各种类型的固定资产。
(4)国债:国债的调节作用有“排挤效应”“货币效应”“收入效应”4 财政政策的类型: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公共支出的自动稳定效应(补贴等)(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汲水政策:对付经济波动的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萧条时靠付出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使经济自动回复其活力的政策,是以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恢复能力作为前提的治理萧条政策。
补偿政策: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波动的目的。
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的区别:汲水政策是医治经济萧条的处方,而补偿政策是一种全面的干预政策;汲水政策的实现工具主要是公共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载体可以包括公共投资,所得税,消费税,财政补偿等等;汲水政策的公共投资不能是超额的,而补偿政策的财政收支可以超额增长;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而补偿政策的调节对象是社会经济的有效需求。
二、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1 财政政策有效性=2 财政政策乘数(1)税收乘数:-b1-b政策的积极作用(实现政策研究费用政策执行费用政策目标产生的效果)补偿费用(或效率损失),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税收增减与国民产出呈反向变动;政府增税时,国民产出的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b)倍。(2)购买性支出乘数:11-b,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购买性支出的增减与国民产出呈正方向变动;政府增支时,国民产出的增加为支出量的1(1-b)倍;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
(3)平衡预算乘数: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若同时等额的增加支出,国民产出也会等额的增加。换言之,即使实行平衡预算政策,仍具有扩张效应,它的效用等于1.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宽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总需求。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后和消减政府支出规模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
(2)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息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紧缩的货币政策: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1)双松: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可能带来通货膨胀。(2)双紧:有效的遏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
(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胀。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巨额的财政赤字。3 当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而货币需求对利率高度敏感时,财政政策的效力就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大体一致,但货币政策的决策时滞,执行时滞比财政政策要短,而效果时滞要比财政政策要长。
第十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一、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权益的税收活动。税收管辖权的交叉:居民税收管辖权,地域税收管辖权,公民税收管辖权。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扣除法和低税法,抵免法,免税法 4 税收饶让:一国政府对本国纳税人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一部分所得税,同样给予抵免待遇,不再按本国规定的税率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