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浅谈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
浅谈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
浅谈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
王 飞(中铁三局建安公司财务会计部助理会计师***)
【摘要】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成本压力持续增大的同时利润率逐渐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控制成本成为施工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全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正是企业进行低成本战略的重要一步。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责任成本管理的概念,然后就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及现阶段实施的现状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提出加强责任成本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高。施工企业之间竞争首先便是价格的竞争,而隐藏在价格之后的竞争则是成本管理水平的竞争。因此,加强成本管理是现代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点和核心问题,施工企业要想在如此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工程成本。责任成本管理是现代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和全面管理的理论基础,建立完整的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对于施工企业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含义
项目成本作为施工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主要是指以施工项目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的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简言之,就是工程项目所发生的直接费和间接费的总和。责任成本管理则是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以工程项目部,班组和职能部门为责任中心,以项目成本中的可控成本为对象,通过预算管理、定额管理、会计核算等方法,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对成本、费用的发生进行控制和考核。
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依据各项规定和格式把完成这个项目的软硬要素通过反复优化固定下来,进而计算出完成这个项目的最低的总成本,并以此做为总目标再进行目标的分解、责任的划分和奖惩的约定,最终实现两个确保:一是要确保项目整个活动过程的费用要控制在这个总成本范围之内,并通过责任的锁定实现责任利润;二是确保总收入与总支出之差足额上交公司,公司再根据事先合同约定按一定的比例还返项目后项目按贡献分配给各责任人。责任成本管理就是围绕这样一个工作思路的活动过程。
二、责任成本管理的核心
责任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管理者的成本意识。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好坏关键在于管理者的观念、意识。只有管理者具有强烈的成本意识才能自觉的承担成本的责任,认真的控制成本,主动地探求提高成本管理效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成本意识问题是施工企业现在推行责任成本最大的瓶颈。
三、施工企业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企业项目大都由单项工程构成,成本支出繁多,施工成本难以控制,如何降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耗费,使投入资金达到优化配置,是当今所有企业所共同关注的问题。责任成本管理是将企业总体目标中的价值目标按照经营责任归属、传递、控制、考核、报告经济信息,并对经营活动的业绩与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
分析,形成全员参与,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一套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它强调按确定的经济指标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考核,做到经济责任、经济权力、经济效益、经济利益相结合,并把企业资产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经营、管理落实到每个职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就能有力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有新的增长,企业资产能保值和增值。因此,在现代施工企业的管理中迫切需要建立责任成本管理。
现代企业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是价格的竞争,而价格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成本的竞争。尤其是当今的建筑市场,建筑企业之间都在比拼成本,可以说谁的成本低,谁的价格就低,谁就能占有市场。因此,低成本战略打造价格优势也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行完全责任成本管理是提高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效益来自收入和成本的差额是多少,增加收入和减少成本都是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但收入是由市场确定的,而少支出则是企业自己可以控制的。责任成本管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贯串整个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的成本管理,是包括工、料、机、质量、安全、进度等在内的全面管理,具有综合性;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业务部门算帐,算、干分离,职责不清;责任成本管理是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参加工程项目的全体人员参加算帐,参加管理,真正的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和控制。责任成本管理可以促进全体职工和基层领导转变思想观念,克服那种只管进度不管效益的现象,提高全体职工的全面管理意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中的工费成本,为企业赢得“最大化效益”。
四、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现状
现代施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重视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大部分企业针对各自行业内的特征一一编制了符合各自特征的操作规程,因地制宜的创建了一套责任成本管理措施,尽管不断的努力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然而和期望的效果仍有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畏难情绪严重。鉴于工程企业行业的特征,员工流动性大,项目管理复杂,跨度大,项目经理部基本上都是临时组建的,再加上其产品较为单一,同质性不好,以至于责任成本管理的推行困难重重。然而一味的以客观原因为借口,不去重视现实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还沉醉于过往的预算包干、以包代管,或者是事后算账,究其原因在于思想上畏首畏尾。没有迎难而上的信心就不会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所以,充分重视责任成本管理的宣传,有利于促进员工积极的配合责任成本的实施。
(2)绩效考核不全面。预算部门应在明确规定各个工作流程中的预算指标的基础上编制责任预算,对员工绩效考核时要细致到各个环节。然而具体实施过程中,分部预算不清晰,大多数绩效考核仅仅重视结果,忽略了过程,这样即便到达综合考核指标,实际上掩盖了某些过程中没有达到的目标。
(3)编制责任预算不细。对于责任成本管理来说,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它的核心任务是确定责任中心成本控制额,建立责任单元考核标准,所以,要细化此项工作,落实责任至每个员工。当前大多数工程企业相关人员,在做责任预算时运用都是粗放式的模式,忽略了某些重要的预算成本,以至于现场只有一个大体的责任中心,而不是每个现场人员都有精确的成本责任。
五、施工企业加强责任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责任体系,深化成本管理
将投标部门纳入成本管理中心。好的工程造价决定着好的效益预期。消灭投标部门只管承揽不管效益的错误观念。项目在承揽之前我单位应组织评估小组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切忌盲目承揽。过去投标部门为了完成指标不计效益盲目的承揽项目导致项目从预算就开始亏损,直到项目结束一亏到底。这样惨痛的教训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因此,要想加强成本管理必须从源头做起。
(二)建立项目经理培训班
建立项目经理培训班,按照各项目类别进行培训,让项目经理成为职业经理人。施工企业项目经理普遍都是从基础干起的技术人员中提拔起来的,就技术方面一般都已比较过关,其缺乏的就是“项目管理能力”。现代企业管理拥有精通管理的领导,这样能将一个体系当中的各个要素充分的链接起来然后发挥其最大优势。而作为我单位的基层项目领导,在管理方面并没有经过培训,他们的管理能力完全由自身的天赋和自学能力来决定。想想就知道公司将动辄几亿的项目的重担压在一个自学成才的管理者身上有多么冒险。
(三)建立项目内部责任管理体制
明确责任中心的责任和划分原则实行责任成本核算,要对每个责任层次所进行的经济活动进行明确的责任范围划分,这个能够使各个责任层次严格控制的活动范围称之为责任中心。责任中心作为责任成本核算的主体,其建立要科学,规范、无责任交叉,要本着“负责什么,就控制什么”的原则,以责任中心负责人为主要责任承担者来建立。同时,要注意划清责任、独立核算的原则。建立责任中心实际上就是对项目责任成本的一种分解,不论哪一个层次的责任中心,都要做到能清晰界定责任范围,便于核算、考核和奖惩兑现。
(四)设立专业的项目评估小组
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公开对外招聘项目成本概算和项目成本评估专业人才了,这些人才将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动态评估,出具评估报告,使项目成本更加透明化。有了透明化的成本才能想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节约,才能进行有效的分配。组建这支评估小组的必须是独立于其他相关部门的责任小组。
由项目评估小组对项目进行成本的动态评估。现在我公司项目大多都是自项目上场有计划部门甚至直接用投标部门提供一个项目预估总成本,然后一直用到项目结束,最后以“肉烂在锅里”的方式调整一下预计总成本然后成本对冲销项。这种老套的管理方法对项目的成本管理十分不利。首先是项目的预估成本跟项目的实际情况已完全脱离,更谈不上成本控制了。进行项目成本的动态评估就是由项目成本评估小组定期(根据项目的投资额和工期来定)对项目的预测总成本进行跟踪式评估,对项目的变更(成本调增调减,收入调增调减)进行科学化的分析,并重新调整各部门的责任成本。
(五)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
推行责任成本核算管理、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高、决策能力强的财务队伍是分不开的。因此,在项目管理中,财会人员在经营管理中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加强财会人员培训,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以适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责任成本核算管理的需要。
(六)严格执行责任成本效益考核
责任成本的成果要给予考核和评价。结合施工项目责任预算分析所核定的工程量进行验收,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对责任预算执行情况,人员收入,工程产品中的安全、质量给于综合性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给每个责任成本中心兑现经济效益,以有利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项目经济效益。通过对责任成果的考核与评价,可以为编制下期责任预算提供依据,从而使项目能编制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责任预算,推进项目责任成本预算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大变革,因为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时间的认知和认同的过程,由于没有太多的现成的经验可寻,或者受陈旧思想和观念的束缚,责任成本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各级领导坚持不懈的强调和推广,相信责任成本管理的方式方法必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相信只要坚持以责任成本管理管理为中心,坚持成本预控,就一定能够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占福.浅谈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08):50-51+58.[2]魏贵芳.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1):44.[3]贺政恩.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2,(07):83.[4]朱雪峰.关于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2,(04):12-13.[5]钟青仙.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商业,2011,(12):201-202.[6]宋利勇.浅谈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J].中国市场,2011,(19):47-48.[7]杨正春.浅谈施工企业责任成本管理[J].甘肃科技,2010,(08):85-86+78.
第二篇: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文/蒋曙光山西临汾中铁十二局一处
【摘要】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效益之源,责任成本管理是把“责任”和“成本”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成本管理,是目前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效益源头,项目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前的基建行业已不再是拼设备比消耗的低水平竞争,在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的情况下,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取决于管理的好坏,取决于成本的高低。只有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使责任中心和职工个人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与其经济利益密切挂钩,才能转变基层领导和职工的思想观念,克服重产出数量不重投入成本、重产值不重效益的思想,促使职工从过去“要我算”到“我要算”的转变,从而实现算中挖潜不断增效,企业的经营机制从“广种薄收”的粗放式经营向追求投入产出双向效益的集约化经营转变。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1.1 责任成本管理的特点
责任成本管理集预算管理、定额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等方法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职能,因而能有效地控制成本支出。责任成本管理涉及的部门多、人员广,需要各业务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参与,责任成本管理是全员参加、全方位进行的管理,责任预算实行层层分解,责任成本进行层层归集,经济利益进行层层兑现。责任成本管理的责任、职权、利益分明,每一个职工、每一个业务部门,既是管理的参与者,也是管理的组织者。
1.2 责任成本管理的原则
(1)目标一致性原则。就是要求各责任层次在执行责任预算或编制所属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时,要使本层次的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一致。
(2)可控性原则。就是在编制责任预算和进行责任绩效考核时,要以各责任中心对成本的控制能力为前提,只要责任中心能够控制的,就要列入其控制范围,对不可控的成本,要列入其它责任中心或上一层次的责任中心。
(3)合理性原则。在编制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时,应在遵循可控性原则的基础上,公平合理地确定各责任中心的定额数量和责任单价,明确其所包括的内容,平衡各责任中心的经济关系,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合理。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明确各责任中心应承担的责任,明确其在责任范围内的权利,还要根据各责任中心运作的情况兑现经济利益,进行奖罚。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
责任预算是开展责任成本管理最基础的工作,是预测成本的基础和控制各责任中心成本支出的依据,也是各施工生产单位和各责任中心计量与统计、预测与规划、调节与控制的目标成本。责任预算的合理公正与否决定着成本管理的成败。
2.1 责任预算的编制依据
(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场地布置、劳力组织、工期要求、进度安排、安全质量措施、机械设备及物资供应等。
(2)现场实测的实物工程量。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具体的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条件确定的实际施工细目工作量,施工过程中实际工作量有出入时,应及时调整责任预算。
(3)工料机内部施工定额。按各单位制定的能够反映本企业管理水平的工料机施工定额执行。
(4)经上级批准的编制及定员。即必须按照上级批准的项目部编制和定员编制工费和间接费责任预算,不能以项目部实际人数编制。
(5)内部结算价格。企业制定的用于责任成本核算的内部工料机单价。(6)内部计费和费用开支标准。
(7)同业主签订的施工合同。编制责任预算必须要充分保证甲方的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
2.2 责任预算的编制范围
(1)按成本项目划分。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和间接费。直接费: 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材料运杂费。
其他直接费: 包括冬季施工增加费、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高原地区施工增加费、原始森林地区施工增加费、行车干扰增加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工程定位复测及场地清理费、检验实验费。
间接费: 包括临时设施费、现场管理费和施工队伍转移费。
(2)按成本的性质划分。即在编制责任预算时按照实际施工队伍的不同而分别采取不同的编制方法。目前一般包括外部劳务队责任预算、内部施工队责任预算和现场管理费责任预算。
(3)责任预算不包括的成本项目。项目部上交的上级管理费、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各项税金、按照工资总额提取的工资附加费等。由于项目部本身对其数量无法控制,属项目部的不可控成本,一般不应包括在责任预算总额内。
2.3 责任预算的编制方法及审批程序
责任预算采取逐级编制上报、逐级审批下达的方法进行。项目开工前,项目部有关业部门应向计统部门提供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细目进度控制图、细目工程量、日工资、材料费、机械台班费、材料运杂费单价、管理费计划指标等资料。由计统部门汇总编制责任预算,经项目长签字后报上级成本管理办公室审批。在施工过程中,凡发生政策性变化、设计变更、设计与施工严重不符、自然灾害等因素和因上级责任因素造成的成本增减,应逐级向上申请调整责任预算,上级应及时审批下达。3 责任中心的划分及责任范围
责任预算批复下达后,施工项目部要根据内部管理系统的各个责任层次和责任预算各项费用的性质,按照“可控性”原则,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并明确其责任范围,将上级批复下达的责任预算向各责任中心进行分解。
3.1 责任中心的划分
建立责任中心,既可按行政编制将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工班、班组、机组等划分为责任中心,也可按工序、分部、分项工程、单机、单车划分为责任中心,一个业务部门可以是一个或几个责任中心,几个业务部门也可合并为一个责任中心,也可划分有具体成本控制指标的责任中心,也可划分只有考核标准要求而无具体成本控制指标的责任中心。一般情况下项目部可划分有人工费责任中心、材料费责任中心、机械使用费责任中心、管理费责任中心、技术责任中心、安全质量责任中心等。具体操作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按照“可控性”的标准采取灵活多样的划分方式。
3.2 责任中心责任范围的确定
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是与其相应的职权范围而对应的。能够控制什么,就对什么负责,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大致可按以下标准确定。
(1)人工费中心。对本项目部人工费的节超负控制责任。因改善上级的施工组织设计,提供降低成本措施而形成的节约,应作为其实现的责任利润。
(2)材料费责任中心。对本项目材料费的节超负控制责任。因材料费中心控制自购价格、合理组织材料供应,努力降低库存、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修旧利废,提出降低成本措施而形成的节约,应作为其实现的责任利润。
(3)机械使用费责任中心。对本项目部机械使用费的节超负控制责任。因设备管理人员责任因素造成的各项节约应作为其实现的责任利润。
(4)管理费责任中心。对本项目部管理费用节超负控制责任。
(5)技术安全、质量责任中心。对本项目部施工技术和安全质量负控制责任。责任预算的分解
划分了责任中心、明确了责任范围后,就可根据每个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按照“可控性”原则将上级批准的责任预算分解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实行分级归口管理,以此作为考核各个责任中心工作绩效的标准和奖罚的依据。
4.1 分解的依据
项目责任预算的构成、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及工作标准和要求。4.2 分解的目的
使项目成本控制指标落实到每个责任中心,至每个职工头上,增强各责任中心和每个职工控制成本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对成本支出进行控制,达到控制支出、提高效益的目的。
4.3 分解的方法
由项目部成本管理部门根据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和对成本的可控制程度,对每个责任中心重新编制责任预算,对上级批准下达的项目责任预算进行二次预算分割。正确合理地分解责任预算是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考核兑现的准确性。这一环节做不好,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就无落脚点,等于流于形式。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
责任成本承包责任制是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形式,其性质是责任预算承包,即项目部对上级批准下达的责任预算进行承包,项目部各个责任中心对项目部编制下达的中心责任预算进行承包,并以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和责任利润的实现情况确定承包单位和部门的职工收入水平,同时挂钩考核产值、工期、安全、质量、设备管理、物能消耗指标及各项应上交款的完成情况。其具体方式就是签订责任成本承包合同,通过合同的形式来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经济效益。
5.1 企业与项目部的合同
项目长的经济责任、企业费用的收缴额度、项目部的职工工资总额和工资单价要在这一合同中加以明确,其目的是要明确企业与项目部的经济关系。
5.2 项目部与各个责任中心的合同
各责任中心的工作职责和经济责任、责任成本工资的分配方案等要在这一合同中明确,其目的是明确项目部与各责任中心之间的经济关系。责任成本的核算
责任成本的核算是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核责任中心责任预算完成情况、评价责任中心绩效和给责任中心兑现经济利益的依据。6.1 责任成本核算的方法
责任成本核算的对象为各责任中心,核算的范围包括纳入责任预算的一切成本费用支出。责任成本的核算,首先要将各责任中心当期发生的可控成本归集起来,计算出每个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然后将责任成本与责任预算进行比较,计算本期的责任盈亏,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最后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制业绩报告,进行经济效益兑现。
6.2 责任成本核算的台帐制度
为及时准确地做好责任成本核算工作,必须建立科学严格的台帐制度。责任成本核算台帐分成责任成本总帐、责任成本明细台帐和责任成本辅助台帐三类。责任成本总帐由项目部财务部门设置和登记,责任成本明细台帐由各责任中心分别设置和登记。各类台帐的登记必须以各责任中心认可的实际收支为依据。各责任中心发生成本支出时,首先要经各责任中心负责人签字认可,然后再履行正常的审批手续,财务部门据此编制会计凭证,进行会计核算,并同时登记责任成本总帐。各类台帐均要按月小计,按季按年累计。责任成本核算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数据积累,而是对施工过程各项支出的认真分析、归集、分摊、计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责任成本的考核与兑现
责任成本管理体现的是以人为本,通过建立责任体系激发员工的主动性,提高责任心,加强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减少失控环节,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的。要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加强对成本支出各细节的考核控制,必须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罚。
7.1 完善考核制度,认真落实“责任”
为了保证责任成本管理的健康运行,从项目长到普通职工,都要无条件地纳入制度管理。考核责任成本结果,一方面要依据各责任中心的台帐记录,另一方面要依据制度条款,谁的责任谁承担,一清二楚,明明白白,哪个责任主体的费用节约了,就按规定提奖,哪个责任主体的费用超支了,就用工资弥补,用事实说话,公正合理,做到罚者无怨无悔,奖者心安理得。
7.2 完善分配方案,实行“按效取酬”
责任成本工资制就是以岗位定工资,以绩能分配工资,建立按能、按责、按劳、按效的分配体系。其基本内容是,以项目部职工档案工资中的技能、岗位等基本工资为基础,核定项目部的责任工资单价,编制项目部职工工资预算,纳入项目责任预算总额,在分配时打破档案工资平均分配的方式,按照责任者执行责任预算的情况进行分配。实现责任利润时,要把责任利润的大部分用于效益工资的发放,当出现责任亏损时,金额从责任者工资中扣回,档案工资只作为编制工资责任预算和职工调出时的依据。其根本目的就是在项目部实行按效取酬的工资分配制度,以充分体现责任成本管理“按效取酬”原则,充分调动项目部职工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积极性。
责任成本管理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方法,已被西方国家的很多企业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我国有一些企业应用比较成功。他们通过建立“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责任成本管理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了成本。但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成本项目不规则,成本支出不确定,如何搞好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还需要不断摸索探讨,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用类似施工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系统,项目部可进行成本管理水平的自检。责任成本管理环节是否缺失,各部门业务数据是否缺项等真实情况,上场即可洞悉,提高了责任成本管理的透明度。
想要关注更多内容,可添加qq:1605295626。
第三篇: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工程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特殊行业,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和其他专门工程的生产,因建筑产品本身所固有的特殊性,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都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点,成本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生产及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对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招投标价格偏低,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严重危及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施工企业却并没有认识到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有的企业虽然施行了工程项目评估和考评办法,但工程成本却始终没有得以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是对工程成本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可操作的实施办法或制度办法在执行中流于形式。
一、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工程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的管理,目标成本要通过施工生产组织和实施过程来实现。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仅仅是会计人员。长期以来,有些施工企业经理一提到成本管理就认为这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简单的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会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管理责任。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使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调迁等费用增加;如果技术人员提供的材料用量不准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供应的不及时或超储积压。而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也必然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只能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2、缺乏可操作的成本控制依据。工程成本的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工程项目作为施工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其结构、规模和施工环境各不相同,各项工程的成本缺乏可比性。工程成本管理与一般产品成本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目标成本管理是一次性的,它管理的对象只有一个工程项目,随着这个工程的完工而结束其历史使命。因而,如何针对单个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目标成本则十分关键。但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程式化,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依据企业以往的工程成本降低率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以及工期的要求,项目经理部内部又将这一目标成本按照工程成本的构成即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制造费用等按同比例套算下来,而不管这些成本项目到底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在成本管理措施方面,只有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由谁去做,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提及,缺乏可操作的成本管理流程,制定的规章制度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这样的目标成本由于没有和实际施工程序结合起来,可操作性差,起不到控制作用,更无法分析出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
3、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动力。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各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特别是有些国有施工企业长期受大锅饭思想的影响,对本该受重奖的人员施以重奖怕别人眼红,所以意思一下就算了;对于本该受处罚的人员,碍于情面批评一下了事。这种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成效,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不对称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有关人员的积极性,也给以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二、提高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1、全过程施行工程成本管理
(1)在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编制施工预算为最终确定投标报价提供依据。根据施工现场的踏勘情况,技术部门提出施工技术措施;工程管理部门提出施工组织方案和设备配备规模;劳资部门提出工种结构和人员规模;结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确定出施工中各种消耗材料价格;根据工程所在地与现驻地距离及需要调遣的人员和设备数量计算出机构调遣费用;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数量、交通工具及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出现场管理费用;最后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要求,按上述各方案计算出工程的总体施工费用预算,称之为施工预算。然后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税金计取比例和方式确定工程税金,再加上投标费用,预计发生的交工后保修费和后期管理费等费用构成了施工企业承揽该项工程的全部支出,称之为工程预算成本,并依此可作为投标的最低报价。预算成本的计算为企业投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既避免了以过低价格中标,又有利于在竞争中取胜,为企业取得合理赢利奠定了基础。
(2)在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工程中标后,项目经理部要根据企业本部下达的预算成本编制责任预算。一是根据图纸和技术资料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的选型、人力资源调配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以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为编制科学合理可行的责任预算创造条件。二是在对当地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工程机械定额等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详细确定劳动定员、机械运行及材料供应定额。同时,经过反复比较制定出材料、机械单价控制表,结合现场施工条件计算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责任预算。三是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量为基础,按照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分工进行分解,形成各部门、施工队和班组的责任成本,为以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
编制目标责任成本和责任预算,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对将要实施的工程项目作出科学的预测。编制之前,要仔细、详实地搜集、分析当地的市场行情和供应条件等资料,以确保目标责任成本和责任预算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3)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主要指成本控制和分析。人工费控制:对各施工队、班组实行工资包干制度,按照事先确定的工日单价乘以队、班组完成实物工作量的工日数作为班组工资,多劳多得,从根本上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培养、配备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合理调节各工序人数松紧情况,既加快工程进度,又节约人工费用。材料费控制:材料费控制分为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首先要把好进货关,对用量较大的材料应采取招标的办法,通过货比三家把价格降下来,或者直接从厂家进货,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材料差价;其次是零星的材料要尽量利用供应商竞争的条件实行代储代销式管理,用多少结算多少,以免造成库存积压和损失;实行限额领发料制度,严格避免材料浪费。机械使用
费控制: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对确需租用外部机械的,要做好工序衔接,提高利用率,促使其满负荷运转,对于按完成工作量结算的外部设备,要做好原始记录。非生产费用控制:要压缩非生产人员,在保证工作的前提下,实行一人多岗,满负荷工作;采取指标控制、费用包干、一支笔审批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节约非生产开支。项目财务部门要按月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月度工程成本,同时要按照责任预算考核要求,按分部分项工程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反馈到工程管理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纠正偏差,以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利影响或质量损失;对盈亏比例出现异常的,要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准确查清原因;对于由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施工进度节约费用的应及时推广;对于以牺牲工程质量、偷工减料降低费用的应及时纠正。
(4)在工程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企业按照图纸要求完成施工并经业主验收后,进入工程结算阶段,直到该工程项目的所有款项收回结束。在结算之前,项目技术、预算人员要认真核对已完工程量,将尚未办理变更索赔手续的项目取得业主的签认,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
在工程保修期内,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实际工程质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用,并作出保修计划,以此作为保修费用的控制依据。根据实际情况,项目部可委派专人或由就近施工的人员代管,尽量节约开支。
2、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1)分清管理层次,明确考核指标。由于施工企业的规模大小不同,管理层次的多少亦各不相同。较小的企业一般实行企业对工程项目的垂直管理,即企业本部直接管理工程项目经理部;较大些的企业大多实行分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垂直管理。一般情况下,公司对分公司下达经济指标,分公司再向各工程项目部下达指标,项目部向施工队和班组下达指标。但有时也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公司共同参与的大型工程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项目部和分公司管理的交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以工程项目为管理主线,即公司直接对项目进行管理。向工程项目部下达经济指标,就应同时调整对分公司下达的经济指标,即分清施工管理成果的归属,否则就会造成管理层次不清,责权利不对应,影响工程项目部或分公司的积极性。施工企业应根据经营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管理层次以明确责任,形成层次分明的成本中心,形成实现公司成本目标的保证体系。
分清层次后,还应明确各层次的考核指标,即逐级下达任务。本着先进合理的原则,实行成本倒算,所下达的指标必须在相应各层次可控制的范围,各层次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目标。同时,应将上述内容通过内部经济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逐级签约,落实到人头。指标下达后,应赋予各级成本中心充分的权利,上级对其正常管理工作不应干涉,以保证各级成本中心能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对各级成本中心的奖罚比例政策要掌握在确实足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的程度,起到奖优罚劣、多劳多得、职工与企业双赢的作用。
(2)适时考核,奖罚到位。责权利明确之后,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考核时间的选择方法有两种:一是按日历时间分月度、季度和竣工考核;二是按分部分项工程的进度,即各分部分项工程结束、总体工程竣工考核。企
业应结合管理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设定方法作出规定,制造费用的考核应以日历期间划分。
按时间分阶段考核,可根据分析期末成本报表内容进行考核,考核时不能局限于报表上的数据,要结合成本分析资料和施工生产及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评价,以对下一阶段工作起到纠偏、鼓励的作用。待工程完全结束后,应及时对责任者进行最终考核,对分阶段考核出现的偏差,多退少补。
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工程项目经理部,因为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不管施工企业的规模、管理层次如何,完善企业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处理好对项目经理部的责权利关系,这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第四篇:工程项目部责任成本管理论文
现在的施工企业已被完全的推向了市场经济,施工企业已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上目前建筑行业招标投标市场很不规范,暗箱操作时有发生,标价一降再降,更有甚者,保本经营也相当困难,而施工企业还处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致使企业效益流失严重。因此,加强企业的管理已刻不容缓,尤其在加强成本管理上更是重中之重,要从管理要效益,加强成本管理,把施工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成本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即是财务管理中说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可控成本一般情况下,是不随销售增长而成正比增长。只有可控成本才会随销售的增长而成正比增长。所以,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对可控成本的控制应下功夫,将可控成本进行分解,层层落实,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也就是开展责任成本。
一、下面对责任成本作一下简单介绍
1.责任成本的概念
责任成本是按照项目的经济责任制要求,在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各个责任层次,进行分解项目全面的预算内容,形成了“责任预算”,称为责任成本。责任成本划清了项目成本的各种经济责任,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计量、记录、定期作出业绩报告,对于项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2.目前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还是粗放型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成本管理不是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出现待项目完成后作出决算才得知项目的盈亏,一旦项目亏损也无法补救。
(2)目前很少编制施工预算作为目标成本对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发现亏损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成本的偏差。
(3)项目生产第一线的生产消耗很少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4)项目施工方案很少编制相应的预算,并与合同价格(或与企业承包价格)比较,因此,出现按项目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结果是施工成本大于合同价格(或企业承包的价格)。
(5)决策加快施工进度,不考虑是否加大施工成本。
克服上述问题,必须要面向市场,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加强一切经济活动的核算和控制,从工程项目中取得更大的收益。
3.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计划经济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属于静态管理,工程完成后算帐。而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市场经济下形成的管理模式,是对工程项目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属于动态管理,也是现代化管理成本的模式。
(2)传统的成本管理具有单一的属性,而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具有终合管理的属性。
(3)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业务部门算帐,而责任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工程项目全体人员参与算帐、参加管理。
(4)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责任明确,充分体现了经济责任体制在基层施工单位的落实,真正起到控制生产第一线的资源消耗量。终上所述,可以看出责任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促进职工和基层领导转变思想观念,克服那种只管干不管算,重完成产量不重视资源投入,重完成的产值不重视效益的现象,扭转过去要我算转变为我要算,人人讲算,上下讲算,增产节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提高工程项目全体人员质量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第三,可以调动工程项目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中的工费成本。
二、如何开展责任成本
根据项目目前的经营模式,施工生产任务绝大多数都是由施工队伍完成的,所以,对施工队伍的成本控制应为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工计价方面的控制
施工企业验工计价是指对施工队或分包方所完成的工程量予以收方验收,并结合相关单价计算出完成产值的工作过程。对业主做的验工报表是核算财务收入确定债权的依据;对施工队的验工报表是核算成本支出确定债务的依据;对内部班组完成工程量的验工报表是成本分析、承包考核的依据。因此说验工计价工作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验工报表将实物量统一以货币计量,并以此作为会计核算、监督、分析的依据,它在施工企业会计原始凭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验工计价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同时这项工作在不同的企业具有多样性,操作上不规范,随意性大,基础资料不全,事后监督困难。现实中,施工单位对业主少计漏计、对施工队多计重复计等情况屡有发生,甚至利用验工计价弄虚作假,这些都对企业效益造成极大危害,更无法利用它来进行内部考核和分析,进而造成管理混乱,项目效益差、亏损原因不明。对此,建立完备的验工计价操作规范迫在眉睫。以下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验工计价每月25日由工地生产负责人召集技术、机械、质检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验收组,验收组在工地生产负责人的带领下对当月完成的所有工程量进行收方并按验工计价人员记录分项签认。工程量收方一定要走出去,不能靠估计、推断、闭门造车。明确谁组织、谁参加、谁记录、定日期,责任明确,避免扯皮,防止大家都在管,实际没人管,最后一个人说了算,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
2.特别在对下计价方面,项目部各部门人员要全员把关,严防个别人员弄虚作假、损公肥私。根据目前项目的实际情况,绝大部分工程量都由施工队完成,现在的对下计价控制体系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效益,至使项目始终走不出完成产值多而利润相对少的怪圈。所以我认为加强对施工队成本的控制是项目在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现在单位在新项目上已经实行二次分割制度,总的是好的,在具体工作上还应该把此项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在上级来人考核的时候要广泛听取技术、计划、物资、财务等部门的意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材料单价、明晰各单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制定出整个工程的直接费与间接费的开支情况,在上级的监督下与施工队伍签下施工合同,上级还要与该项目部签管理费用开支责任状,责任明确道人;同时还要制定奖罚措施,节约的要奖、超支的也要罚,使整个工程的成本开支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技术、计划、物资、安质及财务部门要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在月底对施工进度、施工队完成工程量情况各部门要坐到一起开会,把将要给施工队计价情况内部公开化,在工程量、单价等方面有不合理的地方都提出来,最后各有关部门都在计价单上签字,这样就避免了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有利于施工队成本的控制。
(二)对工程物资的管理与控制
工程费用的支出60%左右都是在工程材料方面的支出,所以项目要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从物资采购上采取措施,以下是对物资管理方面的建议:
1.物资采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采购。物资采购涉及以下部门:计划部门、使用部门、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保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各个部门要各负其责,严把进货质量、价格及采购数量关,不论哪一环节出错都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采购前要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技术、计划部门按工程实际情况提供真实、准确的采购计划单,报送项目经理同意后递交采购部门采购,同时财务部门准备采购资金。大量采购的物资单价要经各经管部门共同同意后方可签采购合同,防止个别人说了算、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3.物资采购回来后,验收部门要严格查验所购货物的质量和数量,检验合格后要与采购部门签字。
总之,对责任成本的管理要从各方面进行,从组成成本各要素进行控制。责任成本管理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地制宜,适时控制,实行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同时要有一定的奖罚措施,按照本单位制定的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合理及时兑现工资,调动全员参加成本管理的积极性。真正把责任成本管理体制建立起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
第五篇:路桥施工管理论文 施工成本控制论文
路桥施工管理论文施工成本控制论文
路桥施工中成本的控制探讨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有效的成本控制成为了路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对路桥施工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及加强其成本控制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路桥施工;成本控制;责任成本管理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高速公路、高架桥梁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路桥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遵循成本控制原则,制定和落实严格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合理降低成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探讨路桥施工中成本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路桥施工成本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1.1 节约原则
节约就是项目施工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省,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节约是要积极创造条件,着眼于成本的事前监督、过程控制,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是否出偏差,以优化施工方案。从提高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入手来达到节约。检查每笔成本费用的合理性,避免返工损失、减少并杜绝工程延期违约罚款和安全事故损失的费用发生。
1.2 全面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的所有部门、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班组和每一个员工控制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同时,成本控制贯穿项目施工过程的每个阶段,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轨道。
1.3 动态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无偏差,则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路桥施工中成本控制的措施
2.1 树立现代成本控制理念
首先,把成本控制贯穿于路桥施工的全过程。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往往偏重于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而现代的成本控制体系要注重事前的计划测算,事中的控制调节及核算,事后的分析和考核;其次,完善成本控制的内容,不仅要重视工程成本的控制,还要对技术成本、质量成本、安全成本、方案设计成本及工期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2.2 建立责任成本管理制
为了能够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必须把管理人员的绩效与成本指标相挂钩,落实责任成本管理,做到责、权、利清晰分明。具体做法如
下:第一,施工工程负责人要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负责,制定详细的成本目标管理计划,协调好各部门和各环节的关系;第二,企业的各职能部门要对施工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检查,要对因为检查不到位造成的经济损失负责;第三,工程技术部门要负责对施工人员培训,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并且对因组织施工不当和技术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而付出的额外成本费用负责。
2.3 强化施工阶段的成本费用控制
2.3.1 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占据全部工程费用的10%左右,所以控制人工费用对降低成本支出有重要意义。首先在用工数量上,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控制工程成本;其次在用工工时上,充分利用有效的工作时间,避免工时浪费,做好人机配套工作,减少工作中的非生产时间;再次,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注意加强对零散用工得管理,提高整体的劳动生产率。
2.3.2 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0%—70%,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材料费的控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在保质保量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保证采购的材料在价格和质量上更符合预期计划,以及采购的过程足够透明化、规范化。对于运输成本的控制要充分考虑施工进度、运输距离、运输工具及运输路线等因素,在保证不影响材料施
工供应的前提下,选择最为经济的运输方式;第二,加强材料的仓储成本控制。为了使材料的仓储成本降到最低,必要提高仓库利用率,合理规划材料物资的存放。根据电力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实的物资材料仓储管理制度,建立物资保管明细账,做到每日清账、每月结账及定期盘点库存,保持账面库存与实物相一致。在材料领用出库时,要遵循先进先发的原则,保证材料的时效性。对于需要露天存放的材料物资,要归拢整齐便于看管,时刻注意气候变化对需要维护的物资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免因为管理人员的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三,加强材料的使用管理。建立计划用料制度,确定限额领料量,控制材料的使用量。对于在电力施工中出现的浪费、违规用料、偷盗材料等现象要进行监督整改,必要时要做出严厉的处罚。
2.3.3 机械费的控制
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费用支出,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租赁价格。做好机上人员与辅助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作业率。
2.4 做好成本预测与计划、成本分析工作
在施工之前必须做科学的分析论证,预测出完成工程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额,以此作为进行计划成本控制与目标考核的依据。对各项
管理费的编制要遵循实事求、厉行节约的原则;在阶段性施工完毕后做好成本分析,确定各项费用成本的总支出,对超额支出的部分,分析其造成的原因和提出避免再次发生的合理性建议;当工程竣工后,对工程的整个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方法。
2.5 重视安全成本和质量成本控制
安全成本控制要着眼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并且要规范施工操作,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安全性成本支出。施工企业不能因为一味的追求低成本提高利润而忽略了工程质量,这样只会造成在验收过程中因为质量不达标而发生窝工、返工的现象,不但要付出额外的成本,还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名誉上的损失。
结论:
总之,路桥施工中的成本控制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必须引起是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且要对成本控制不断地进行实践探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来降低成本费用支出,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确保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冯晓飞.分析路桥施工中成本的控制[J].中国科技博
览.2009.(10).[2]刘胜高.路桥施工工程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风.2010.(07).[3]金红艳.路桥施工成本控制浅议[J].科技资讯.2007.(10).[4]李鹏.浅谈路桥施工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