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课教育教案2
党支部党课教育教案之二
课目: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
时间:
授课人:
内容: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办公手段和条件日趋现代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还要不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还有无实效?我认为回答是肯定的。其一,加强调查研究是我们各级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保证。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级领导要决策的大事要事和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都比较多,怎么办?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很本工作路线。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经过系统而不是零碎的调查研究,周密而不是粗疏的综合分析,摸清实情,总结实践,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制订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对策和办法。诚然,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的报表、信息是可以也应参考的,但不能替代我们通过调查研究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很多问题,百闻不如一见。何况,经过多次转抄手抄的材料,有的难免失实失真,以讹传讹,加上有的搞利益驱动、“官出数字”,准确性就更打了折扣。因此,我们的领导者要取得洞察幽微、驾驭全局的领导权,要寻求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改革之方、发展之策、稳定之计,离开了深入调查研究是不可能的。其三;加强调查研究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在有的地方,为什么党群、干群关系由过去的“鱼水”关系变成了现在的“油水”2-
人民群众的反映,摸清事物的发展规律。当前调查研究比较普遍的问题是深入不够,有的从上级机关跑到下级机关调研,办公楼听汇报,招待所管食宿,即使到基层去,也是“坐着汽车转,隔着玻璃看”,走马观花的多,下马观花的少;有的事先打了招呼,到哪里,看什么,说什么,停多久,都做了规定,而且警车开道,保卫森严,“闲人免近”,也难得听到多少真话实情;有的先进发达地区去得多,后进贫困地区去得少,或者交通方便的地方去得多,行车不便的地方去得少,听到的往往是“莺歌燕舞”的东西多,体现真实面貌的东西少;有的层层有人陪,级级有人跟,被一个个“小圈子”所包围,接触的各级领导多,接触的工农群众少。显然,这种调查研究的所得是有限的,很难摸清民情民意,也很难掌握和了解真实情况,这种状况应当加以改变。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应当做到:一是要注意轻车简从。调研的队伍要精干,不要层层陪同,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不利于深入调研,尽可能多搞一点“微服私访”,事先不打招呼,不搞迎往送来,简化接待,力戒铺张,既有利于摸到真实情况,也有利于减轻基层负担和压力,降低调研成本。二是要注意虚心听取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比如到农村调研,应多找些乡镇和村组的干部聊聊,多开一些农民代表座谈会,有时不妨到农户家里住几天。鼓励他们讲真话,报实数,道真情。不带框框,不定调调,那怕说得不中听也要硬着头皮听,不要一触即跳,听到好话哈哈笑,听到差的哇哇叫。三是要注意多到贫困落后的地方去。越是边远穷困的地方,越是生活贫困的人群,越是期盼各级领导去。群众是通情达理的,领导同志去调研,老百姓也不一定会伸手要这要那,党和政府体谅他们的艰难,听听他们的意见,没有遗忘他们,也就心满意4-
其要听取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反映,大多数群众拥护和赞成的就坚持下去,不满意的就进行修改,反对的就应取消。总之,搞好决策调研,是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前提,是实施正确有效领导的基本功。各级领导都应高度重视,付诸实践。
四、积极推进调查研究工作的制度化和科学化
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对省市县三级党政领导干部应明确规定每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时间,鼓励领导干部每年亲自动手写出几篇有材料、有观点、有分析的专题调查报告,定期进行交流评比,将优秀调研文稿结集出版,使调查研究形成制度、蔚然成风。在实现调查研究科学化方面、应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万分发挥民主党派调查研究、参政议政的作用。民主党派人才荟萃,处在参政地位,没有利益瓜葛,看问题比较客观,提建议比较公正,对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有着重要咨询作用。二是充分发挥调研综合部门和专家智襄的“外脑”作用。发挥各级调研机构在调查研究工作中的归口、协调和指导作用。对有较大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成果应采纳和运用。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应聘请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专家担任决策顾问或特约调研员,重要政策和决策出台前,应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或交给他们进行可行性研究。三是注意采用先进的调研方法和办公手段。对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可采用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通过报纸电视等传媒实行政务公开等,听取群众意见。抓紧建立健全党政信息网络,加强对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筛远,搞好数据库、资料库的建设、努力提高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
第二篇:党课教案2
党课教案:
十八届三中全会
王永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3、加快转 变政府职能。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
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8、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9、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 督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10、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11、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2、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15、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 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四、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新观点新论断
1、“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过去我们讲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和人民的关系,最早是国家统治,后来讲国家管理,现在我们又确立了国家治理。统治就是我强你弱,我是统治者,我管着你、管着社会。后来用的“管理”也有管的意思,我管着你,你要听我的。现在用治理,治理是一个新的词汇,现在在全球也是比较流行的。它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国家管理者是主体,人民也是主体,还有各组织、各单位,都是参加管理的主体之一,所以这是从过去的一个主体变为多主体。
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更加科学、更加民主,同时也要更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都是我们现代化的含义,不受过去传统的那种生硬的、干巴巴的,或者是非常强硬的方式,向科学、向民主、向制度更好的转化、移动。
2、“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3、“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改革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当改革打响攻坚战,迫切需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在摸石过河中把握规律,在统筹规划中推进改革。强调顶层设计,是改革的大局观。尊重基层首创,是改革的群众观。“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十八大以来,上与下的呼应,最大程度聚合着改革正能量,激发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由此体现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因为市场机制是讲公平的,在市场中各个主体的竞争是公平状态,而不能有政策上的歧视。在同一市场中,因为你是国有的,所以,政策上扶持你;然后你亏损了,后面可以不断地有财政补贴。而非公经济我和你竞争,我亏损了自担。这种竞争就不应该了。所以,这回讲要公平。这次如果要讲亮点的话,它的亮点就强调在这两类的公平上。、“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阐明了财税体制的本质和目的,明确了它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职能,相当于指明了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
6、“改革税制、稳定税负”
营改增的全面推进已开启了中国新一轮财税改革,下一步税制改革还应包括优化政府收入结构与税制结构、完成增值税改革、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和强化房地产税等多个方面。稳定税负指的是稳定宏观税负,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要稳定宏观税负就需要继续进行结构性减税,两者是齐头并进的。
7、“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可以在完善事权的基础上强调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相适应,形成了财税体制非常重要的一块。
此处的改革必须和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相配套,事权的重新划分不仅包括一部分上收中央,一部分划归地方,还将有一部分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我们不能重复过去“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简单二元管理法,要纳入更复杂的规则,也要相配套。
8、“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权,就要有这样一种尝试,让宅基地、农民的自留地、农民的承包地能够以某种形式在市场上流转,形成这样一种收益,能够保障农民的生活,因为土地是农民的生活和生产资料。
9、“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可持续是首次放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前,不仅仅是只社会保障基金的可持续性,还包括了公平以及保障资金效率的可持续性。
第三篇:党课教案2
党 课 教 案
主题: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永葆党员先进性
教育目的: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统一全党思想,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有利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此次学习是广大党员同志明白当前正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时刻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基本思想,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中作出表率作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育内容:
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理论和实践总是不断发展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我们说,山有山脉,水有水脉,人有人脉。这里,“一脉相承”的“脉”就是不可切断的发展和联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统一全党思想,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有利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行动,其目的就在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基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须进一步增强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把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做好实际工作的基本目标。从当前情况看,在我科有个别党员还存在忽视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问题和行为,这种现象的存在破坏了党在职工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是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的,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和制止。
当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人民利益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利益关系的分散化和集中化复杂共在,各种需求的多样化和层次化趋势明显。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但有一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一致的,这就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目的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让每一个党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不能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
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通过的第一个党纲中就明确规定:“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1929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决议中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红军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明确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之中,为工农兵群众服务。1944年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题,悼念为革命而牺牲的张思德烈士,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正式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的总纲,通过党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
二、坚持求真务实,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大力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是内在统一的。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体现和根本要求,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坚持党的政策,提倡调查研究,努力求真务实。我们党的政策从哪里来?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来自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我们党的政策就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为什么要调查研究?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党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调查研究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为什么要求真务实?求真务实就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更好的发展。只有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实际情况;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不断把我们的事业推向深入;只有求真务实,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快更好的发展。而现实是不断发展的,是纷繁复杂的。我们会面对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也会有许多艰难和曲折,甚至会遇到像非典和禽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艰难困苦给共产党以锻炼本领的机会,天灾是一件坏事,但是它里头含有好的因素,你要是没有碰到那个坏事,你就学不到对付那个坏事的本领,所以艰难困苦能使我们的事业成功。”因此,只有克服困难,才能更好发展。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克服困难的思想和方法。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使党员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就是要使党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树立信心,不怕困难,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就是要使党员的各项素质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增强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去年,我科的一名党员用一篇心得体会去应付2次检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是在应付检查,而不是求真务实去做一件事,透过这一现象,反映了一些同志学习理论态度不端正,这种只图形式、不求实效的风气必须予以纠正。为此我科把理论学习作为检验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依据,从而充分调动了大家以求真务实精神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三、坚持群众路线,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深入群众,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是我们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执政党的最大风险是脱离群众。先进性教育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使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共享。从群众中来,“来”的是群众意见、建议、力量和智慧;到群众中去,“去”的是党的温暖,党的政策、党的形象。而这一切,就需要每一个党员树立起群众观点,坚决走群众路线,真正把群众的意见、群众的监督当作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重要资源。
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的。没有党员的先进性就没有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首先就是要把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因此,在党内也要走“群众路线”,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认真听取党员的意见,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我们党始终保持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就是在群众路线中体现出共产党的先进性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四、坚持统筹兼顾,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须做到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务求实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我们做工作既要统筹,又必须兼顾。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我们的党已经是一个有着340万个基层党组织和6800多万名党员的执政党。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以至每个具体的党员情况都很不一样;党政机关、城市基层和广大农村也各具特点。因此要保证先进性教育的已有成果和今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就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先进性教育是在全党开展的教育活动,带有普遍性,每个党的组织,每个党员都必须按照中央的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参与,以求实效,要把教育活动,提高到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就是统筹。区别不同情况:在我们办公室,要求党员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水平,勤政廉政,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基层队员当中,党员必须立足自身的岗位特点,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这就是兼顾,就是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应该做到统筹兼顾,以求实效。
五、坚持可持续性,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建立起“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可持续发展是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持续性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不是一劳永逸的,本质上也应该是可持续性的。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探索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党的先进性具有丰富的内涵。党的先进性首先是理论上的先进性,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党的先进性教育,就是要对每一个党员进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理论,理论的不断发展创新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断保持先进性的历史特征。党的先进性还体现在实践之中。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是发展的,党的先进性也是处于不断的持续发展之中。
党的先进性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到党员身上。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中央提出要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长效的党员教育机制,长效的党员管理机制,长效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长效的党内民主参与机制。这里涉及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以及党的制度建设等方面。长效机制的建立,就是使党的各项建设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使党的先进性得到持续有力的制度保障。没有长效性的制度,没有可持续性的机制,就很难保持住党的先进性,就很难保持住先进性教育已经取得的成果。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各项长效机制,真正做到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
思考题:
1、作为一名党员你应该怎么把科学发展观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谈谈你对科学发展观与党员先进性的看法?
第四篇:微型党课教案2
微型党课
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准确而全面的阐述。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了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思想深邃、内容丰富、完整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对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我认为各项工作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党员干部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这样我们才能事事求第一,样样做第一。以高水平的服务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群众。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经描述过的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我认为局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确立“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一切人民”的办公理念,要以促进党员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树立人人能够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党员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树立为人民一切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价值观。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学习,使党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切实地提高;党课教学倡导民主平等的作风。
二、严格按程序办事,科学地组织党课学习工作
科学的发展观要求凡事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不切实际地盲目乱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任何违背道德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发展留下广阔的空间
科学的发展观同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这就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是保持党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当今社会人才不断流动,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做好工作,提高工作待遇,关心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稳定工作队伍,另一方面单位领导要用发展眼光看待每一位工作人员,给每位工作人员展示自我的机会,不断地帮助他们,加大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使我们的队伍不断充实提高,保持源头活水,在保持工作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党员自身素质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尽在其中了。
综上所述,单位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员全面发展,坚持按程序办事,各项工作求真务实,单位一定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也一定会办出人民满意的事迹。
第五篇:廉政党课教案2
2011年廉政党课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和掌握确立廉政意识的必要性,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廉政。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现实需要,对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严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努力锻造一支作风过硬、素质优良的干部队伍,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授课:水务局局长
授课时间:2011.10
课时安排:90分钟
授课对象:全体党员干部
教学内容:
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
共有三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1、理论创新。理论上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标志。一个政党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前进。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2、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历史反复证明,不发展就会亡党亡国、亡国灭种。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腐败。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二、必须正视当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当肯定,当前我党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部是勤政、廉政的。但是也确确实实存在不少问题,个别问题还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度警觉。
(二)干部队伍中不勤政问题比较突出,必须认识到:贪污受贿是腐败,不廉政是腐败,不勤政也是腐败,精神状态不振,工作不作为,不负责任,不执行政令,不履行职责,都是腐败,而且是很大的腐败。
三、我们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决心很大,力度很大。从近年来反腐败工作情况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对腐败打击力度的加强,腐败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止,廉洁从政风气有所改观。但应当承认目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突出表现为腐败大案要案时有发生,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腐败行为向一些新的领域扩展,甚至腐败程度有所加深,腐败手法更加复杂,形式更加隐蔽。反腐倡廉工作尤其是制度建设尤需加强。从普通群众“仇富”、“仇官”现象看,社会上一些富人为富不仁、为非作歹,部分官员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这些都是导致“仇富”、“仇官”情绪产生的重要原因。贪官们有的贪腐成性,大肆挥霍和侵占公款,有的生活腐化糜烂。贯彻《廉政准则》,努力解决影响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深层次问题,最大限度地铲除腐败行为滋生蔓延的土壤,这对于我们党从制度入手遏止腐败,倡导廉洁从政有重大现实意义。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体现在党方针政策上,摆在了突出位臵,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坚持这些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各方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必须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
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必须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胡锦涛指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依纪依法严厉打击腐败分子。第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以党风建设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第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构筑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第四,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第五,要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胡锦涛指出,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旗臶鲜明,坚定不移地抓好工作,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的政治责任,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使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效运转起来,形成齐心协力反腐败的良好局面。
(二)体现在案件查处中,重拳出击,严厉惩处
近几年,先后查处了一批在全国影响恶劣的大要案。如:
1、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受贿、行贿案;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贪污案;厦门重大走私案;原全国人大副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成克杰受贿案;原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嘉廷受贿案。
2、胡星案;陈双全案。
因此就要开展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1)加强宣传教育。以招生、工程招标、职称评定、物品采购、财务和人事管理等
重点岗位的干部为重点,组织领导干部经常开展反腐倡廉典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等活动,加强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洁自律工作,努力促进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2)对分管人、财、物等重点部门和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的薄弱环节加强监督检查,继续大宗物资采购、基建项目设备招投标、职称评定、评优、晋级、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工作进行监督。切实加大监督力度,发挥职能作用,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
四、标本兼治,切实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加之自我放松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和党性修养,我们教育系统也有一些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比如许湘等案件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自己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滋长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作风,把握不住自己,耐不住寂寞,挡不住诱惑。我们要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加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廉洁自律能力。
要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就要:
一靠自律(自我约束),二靠制度,三靠查处,建立反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切实加强主观世界改造,过好“六观”,牢筑反腐败的思想防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看待问题,一定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世界。
1、世界观: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
2、人生观:指人们对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观念。(人活着为什么,应怎么样活)
3、价值观:人们断定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为己还是为别人,奉献还是索取)
4、权力观:权为民所用。
5、地位观:公务员是公仆。
6、利益观:利为民所谋。
(二)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坚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要变“事后”治理为“事前”预防,逐步建立一套防范腐败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约束,用民主、公开的办法解决腐败问题。一是制定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完善财务核算中心制度,切实解决财务混乱、接待费过大等问题;二是建立键全职工廉政和业务档案,定期检查执行情况,规范、严肃干部职工考核;三是继续抓好作风建设,狠刹赌博、酗酒等行为,树立林业干部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四是严格按政策、法规规范收取相关费用,杜绝违规收费情况发生;五是加大“三务”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达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教育腐败;六是建立和完善林业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机制,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听廉政讲座,观看警示教育片,增强职工廉政意识。
总之,廉政是一个长期的课题,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和干部能够长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