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方中英文学校课改
广州南方中英文学校课改
——别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
当今中国,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健康状况却越来越不理想,许多孩子小小的就严重近视、体弱易病„„很多孩子成绩上去了,但身体却落后了。追本溯源,这与我国的教育体制离不了干系。如何保障中小学生每天能有一小时校园体育运动时间?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校园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玩有所得学有所成?一种名为“大课间活动”的特色校园生活正在悄然兴起。
据了解,“大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第一节下课后,有足足40分钟时间参与到各项体育锻炼和英文学习中。
据悉,大课间活动是广州南方中英文学校在对教育局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方案作出深刻理解后采取的创新之作,“大课间”现已在同类学校中起到示范性作用,许多学校都纷纷效仿广州南方中英文学校这一做法。
针对大课间活动,记者专门走访了南方中英文学校。该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说:“起初还是有点抗拒体育锻炼的,觉得很又累又辛苦实在不习惯,宁愿在课室睡觉。但参加了大课间活动几天下来,我觉得其实很有趣,尤其是跳大绳真的很好玩,每天都可以跟同学们一起活动,而且运动完之后感觉反而更精神了,不会总觉得疲劳打瞌睡,也没有那么容易感冒什么的了。我很喜欢很享受每天的这40分钟!”
广州南方中英文学校的主任向记者坦言:“大课间活动落实之初,收效甚微,那段时间我们南方中英文学校的老师们不断对大课间的互动时间、内容不断地进行调整。现在,我们把军训队列操、广播体操、校园武术操、跑操、自由活动、放松操,三分钟英语课堂安排为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大课间活动在我们南方中英文学校实行至今,效果可谓是越来越好,效果也远远超过了我们南方中英文学校领导的预期期望。”主任还告诉记者“因为南方中英文学校是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所以大课间活动在他们学校对学生具有比其他走读学校更大的感召力,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气氛,还可以让学生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现在,由许多学校都开始效仿我们南方中英文学校的大课间活动,由此见得大课间确实是可行并且科学的。相信南方中英文学校的这次创新之作,会逐渐普及开去,成为中小学校校园生活中的“必需品”。这是我们南方中英文学校最初推行“大课间”时,没有预料到的。”
另外,记者在南方中英文学校采访的时间中,也深刻地体验到了大课间的魅力所在——南方中英文学校将三操和体育锻炼科学巧妙地融合浓缩在了短短的40分钟里,大课间过后,学生有三分钟的英语课堂时间。记者发现,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运动,从运动中强健体魄,在有趣的英文学习中重新投身课堂,南方中英文学校这一次课改确实是次特别的、有新意、有特色的改革。
据了解,南方中英学校实施大课间活动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一课改对学校的教育确实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南方中英学校领导表示,希望长期坚持并逐步优化这个活动,最终达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这个大课间活动目标。
第二篇:同德南方中学教师课改情况问卷调查
同德南方中学教师教学情况问卷调查
1、你班上过公开课吗?你认为公开课和平时的课堂相比:()
A、公开课效果更好,我喜欢老师的公开课;
B、平时课堂效果更好,我喜欢老师平时的课;
C、都一样
2、在一节课里,老师讲课的时间和你自己学习、探究的时间:()
A、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B、大部分时间是我在学习、探究C、差不多一样多
3、是否每节课老师都会给你回答问题和展示的机会?()
A、有B、有时有C、很少D、从来没有
4、和上学期相比,这学期老师的课堂变化有哪些?()【多选】
A、没有变化;
B、上公开课有变化,但平时上课没变化;
C、老师讲的时间少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多了;
D、课堂互动、学生更主动了;
E、课堂形式更丰富,学习气氛更活跃;
F、不如上学期。因为。
5、老师对作业和练习的安排是:()【多选】
A、在课堂上每讲完一个知识都会安排课堂练习;
B、当堂评讲练习和作业;
C、练习和作业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
D、课堂练习很少,课外作业较多;
E、作业太多,经常完不成。
F、因为作业太多,教师批改不过来,所以经常有些作业没有批改。
第三篇:学校课改总结
问渠哪得清如许
亲临华泰中学参观的同事或家长,常常被学生课堂上精彩的展示所感动,他们争问抢答,生龙活虎,阳光自信,落落大方,一举手、一投足,充分诠释着作为学习主人的快乐和追求。落实“为学生的将来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成功”,是华泰中学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课改背景
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一般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它的优点是有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可以按预订的自我设计来控制进度和完成计划。缺点是,它不可能面向全体,其效果与老师的师德、经验、教艺、魅力及学生的求知欲、注意力、与感悟能力直接相关。对这三者都较差的学生,便会逐渐掉队,最终造成两极分化,使部分学生彻底失去学习兴趣而被淘汰。
如何真正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摆在每一个教育者面前的难题。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索,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推行课改,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课堂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成为当务之急。
二、课改实践(1)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主要、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学会求知的方法比求得知识本身更重要)、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学会与人分享,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没有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从课堂改革入手,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模式的构建切入,华泰中学目前推行的“三自”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汲取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名校教学模式的精华,对学校过去已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是科学的、动态的、发展的教学模式。
“三自”课堂教学模式即“自学、自展、自评”课堂教学模式,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课堂教学的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信息搜集和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生在一定情境下通过自主、协作、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2)工作目标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文化,将课堂学习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在交际中、在互动中、在共享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培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力,以及主动探究、积极交流、仔细归纳的新知建构能力(生成力),善于展示学习成果的表现能力(表达力)。从而达到全面落实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考出优异成绩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尊重主体、尊重全体”、“让每一名学生快乐、成功、幸福”的办学思想和目标。
(3)措施方法
1、思想引领
在华泰中学流行着一句口头禅,“学习就是最大的福利”。课堂改革要想取得成功,让教师转变思想是首要任务。学校为了最迅捷最有效地让教师感受课改的魅力和收获,对教师培训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学校分两个批次组织全校老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体验,安排各学科组长、教研组长到山东昌乐二中、兖州一中,江苏洋思中学、河北衡水中学等地参观交流,学习各个学校先进的教改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学校先后邀请了杜郎口中学常务校长张代英、昌乐二中学科主任徐振升来校给教师们做课改专题报告,详细地介绍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2、模式导航 当教师的观念转变之后,学校便利用每周星期三上午法定的业务培训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三自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的培训,用格式化的程序净化人心,让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真正建构适合学情、适合教情、适合课情的课堂模式。
首先抓好“备”这一环节。一堂课成功与否,教师课前的备课至关重要,包括备教材、备教参、备资料、备习题、备学情。华泰中学教师备课中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编写《单元程序导学案》。《单元程序导学案》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线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所谓“单元”是指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内容,根据知识容量和文本特点可大可小;“程序”是指完成一个“单元”必要的学习程序(三步六环节);“导”就是要突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是指引学生学习目标达成的“垫子”、“梯子”和“桥梁”,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案”就是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角度思考和设计的符合学生学情和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单元程序导学案》编写要求导学目标要紧扣课标,要求明确,层次分明,让学生学有目标,练有方向;自学内容要紧扣课标,抓住教材要点,将自学内容问题化、层次化(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尽可能避免直接在文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由浅入深,让学生易于自主学习;自学题目选题要立足课本,瞄准重难点,有针对性、代表性,要在知识的重点、学生的疑点和不同知识的衔接点上设制题目,易于学生自学拓展,归纳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要注意控制题量和难度(80%以上学生能当堂完成掌握);达标测评要精挑细选,要有全面性(内容与新知识较好的对应,突出重点、难点、考点)、差异性(有基础题、能力题、扩展题,难度与学情相匹配),80%以上学生能当堂完成(题量与训练时间相匹配),要注意把握尺度和方向。
其次落实“自学”“展示”各个环节。“三自”模式分为三大模块,即自学、自展、自评;六环节思维程序即目标认定、自主学习→信息交流、加工整理→任务分配、合作探究→展示拔高、点评补充→穿插巩固、归纳小结→当堂测评、检查验收。一堂完整课型的基本流程通常包括“三步六环节”,但有时根据新课知识容量和文本的特点,也可以设计成自学交流课(侧重于自学交流、合作探究)、自展提升课(侧重于展示拔高、归纳总结)、自评巩固课(侧重于训练巩固、检查验收)三种基本课型。自学是展示的基础,是展示成败的关键。一般地说,自学交流课基本步骤和方法是:
第一步,认真通读教材,边读边思考,找出知识点(基本概念、原理、公式、规律性知识和方法等)和疑难点,并在书上做好标记或批注;
第二步,重温相关知识,利用工具书、参考书扫除学习障碍;
第三步,独立做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训练题(《单元程序导学案》),检查自己阅读教材时的理解程度;
第四步,结合做练习情况,带着问题再读一遍教材,对重难点问题进行重点阅读,以期对知识有较深的理解,对自学取得的成果(规律性知识和方法、易错点、易忽略点、易混淆知识点、一题多解等)和不懂的问题做好笔记。
第五步,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学习,能完成学习目标60%左右的内容(基础好的同学能完成80%左右的内容,基础稍差的学生能独立完成50%左右的内容);并在《单元程序导学案》上用双色笔做好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关键点、易错点,一题多解等自学笔记。教师在这一环节中的作用是巡回指导、点拔,而不是讲解(个别问题在学生个人和小组范围内点拔解决,共性疑难问题可在班级范围集中点拔解决),帮助学生渡过自学难关。
第六步,信息交流,加工整理。任务分配,合作探究。教师将必展题(用于总结规律,拓展延伸的典型题目)和学生在自学交流中没有解决的题目(学生已经掌握的题目不展示)合理分配到各小组(问题交错分配、重难点题目可安排两个组,甚至三个组探究,哪个组先解决,哪个组就获得展示的优先权),学习小组组内分工合作,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巡回参与各小组探究活动,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小组做好点拨指导工作,帮助指导小组顺利完成探究任务,为自展提升课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做好准备。
自展提升课为学生展示、思辨、联想、拓展提供了时空,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果的展现和提升,其核心是通过展示、质疑、纠错、点评、拓展等学习形式将学习过程变成师生、生生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将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让学生在自展提升课中激情表达、感悟生成、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和幸福,实现高效学习。展示过程要做到以下几点:
展示准备,包括确定好展示内容、组织好交流讨论、做好展示分工安排。展示时,教师要反复训练强化展示的基本要求,让学生明白对知识的解析是重点,倾听是获得知识的关键,能不能对同学的展示进行点评补充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反思消化是对所学知识消化的保障。
最后是抓好知识的落实。以往对课改的误解,认为课改就是不要成绩,实际上课改是更好地关注获得成绩的过程。“三自模式”中落实知识的具体做法有: ①穿插巩固,各小组展示完后,教师可安排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课中展示题目的有关规律性知识和方法、关键点、易错点等问题进行思考整理,对还没有掌握的问题或题目可跨组找同学帮助解决(也可在本组找同学帮助解决)。
②归纳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归纳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教师作适当强调补充。
③当堂测评,每堂自展提升课一定要有当堂达标测评环节。测评形式可多种多样,作业可以是口答、板演或书面作业,评价可以是自悟(学生对做错了的题目先反思,再对照答案用红笔订正,而不简单的对答案)、互评(学生交换批改,一对一的进行检查验收)、组评(学科组长检查批阅)、师评(教师对学生的当堂作业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矫正,个别问题通过师徒结对解决,共性问题可集中解决。
3、措施保证
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课堂为中心,课堂以学生的表现为中心。为了充分体现工作重心,有效推进课改,学校建立了一套“细标准、多层面、高密度、速反馈”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它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对学生而言,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是落实课改目标、提高课堂实效的有效策略之一。它包括组建学习小组(均衡分组、选拔组长、为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编一个相应的代号)、培训指导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明确角色分工、制定课堂学习规则、教会学生学习基本技能、建立同伴互助制、签订合作学习协议、制定小组定期反省制)、评价激励(每日、每周开展演讲明星、点评明星、智慧明星、黄金搭档、进步之星等评选活动)。通过各种奖励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教师而言,建立了课堂教学管理评价督导体系。包括学生班主任对各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议打分,班主任坐班听评把关课,年级组值日教师巡课,年级组长听随堂课反馈、年级组每天下午第四节的教学反馈会,年级主任的考核科,学科验评组的考核课、小课题研究活动、教师业务论坛活动等。而且,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华泰中学教师专业技术等级评职晋级方案。学校将教师专业技术等级分为10个等级,并与相应的技术等级工资挂钩,所有考核数据直接作为学期期末的评优依据。
三、课改收效
学校五个年级全面同步推行课改后,老师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我们的课堂变得丰富多情了,学生有太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精彩,大体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1、课改使学生从单纯的受众变成自我摄取知识的主体,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实现我校“三为”、“两尊”的办学理念。
2、老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变成“三自”过程中的组织者、释疑者、评价者,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师生互动的频率提高,对每名学生的强项与不足能了如指掌。将培优与帮困这两个在时间上很难协调的矛盾消弥于无形之中。
3、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当今社会,已不在“包分配”,对只会埋头读书,不会向社会推销自己的书呆子来说,恐怕是很难找到饭碗的了。在班级展示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绝大多数同学开始使用普通话、面向观众、自然大方地侃侃而谈。虽然还比不上杜朗口中学同学的个个伶牙利齿,底气十足的风貌,但也令远近参观者感觉神奇,不错!在小组交流展示中,人人都可以得到表现的机会。过去只会听,不会想,更不会动口说的学生,全部都过了金口难开关。
4、培养了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所谓终生学习能力其实就是无师自通的自我探究和摄取知识的能力。中学所学的这点知识,只不过是进入高校的“敲门砖”而矣!大学所学的知识也只是学了些为就业后从事各种专业技术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真正有用的实用专业知识,都是干起来再学的。到时候谁的学习本领强,谁就是佼佼者
5、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享受学习。因为不是完全被老师拖着走,多数时间是在兵教兵的的氛围中进行,可以不停地产生新的兴奋增长点,甚至产生“知识超市”的壮观画面。多数学生往往觉得一节课过得太快,而不是那种“怎么还不下课”的难熬感觉。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实践我校“构建和谐生态教育,引领师生健康成长”的理念。
6、提高了班级文化的档次。现在每间课室每组一块黑板,两人一个简易书架,伴以温馨又深寓哲理各种语录,如十(2)班课室张贴的“亮出自己的旗帜,你将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预习如发芽,展示像开花,实践全靠你我他”、“洁而生雅,静而生慧,相遇是缘,相知是福”等,班主任的匠心像雨露浅入每个学生的心田,于无形中提升他和她们的品位。
7、较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因为给了参与的机会,就会逐渐找到成功的感觉,从而也能享受学习的乐趣,逐渐克服厌学情绪。
到目前为止,学校教科所已组织编发了三期展现课改收获的校本资料《课改动态》。第2期课改实践论坛中带七年级英语的王晓红老师说,“以前学生学对话时总是背诵,现在总是自编自演对话,自然就能融入情境,做作业也比原来要积极,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
2009年4月,湖北省课改实验区高中课改研讨会在华泰召开,来自全省13个县市的老师在观摩了华泰中学的“三自”模式课后,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华泰中学的课改尝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多角度、多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上成效显著。
四、课改未来
1、课改症结探微
全省大环境气候还没有形成。针对目前的中考和高考,省教育厅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学生凭一张试卷一沓分数选拔录取的格局依旧没有改变,学校在大刀阔斧进行课改的同时还要考虑升学率及生源情况。
家长唯“分”是尊。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在课改大环境气候还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有些家长直截了当地说,“我只要考试成绩,不要综合素质,分数就是硬道理。”他们并不关心孩子获得知识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经历过怎样的过程。
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课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不仅要做一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还要做参与者、评价者、合作者。要想在课改中做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必须具有超常的组织驾驭课堂能力,能对学生的解析进行追问、点拨、整合、优化,从而引导学生归纳记住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
2、课改困惑及努力方向
任何模式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完美和绝对的一无是处。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华泰中学的课改还存在以下急待解决的问题:
总体课时效率不高,特别表现在预习中往往实际使用的课时超出计划的二到三倍;
优生因为担负了兵教兵的任务,牺牲了自己钻研的时间,成绩普遍呈下降趋势;
每当由学生讲解时,同样存在讲不清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使倾听度不尽人意。以致于有些学生觉得绕来绕去,还不如听老师三言两语来得干脆明白;
仍然有部分基础太差、求知欲望低、悟性差的学生,不习惯使用这种自主权,自学时,混混阵阵,什么都记不下来,考起来成绩拉得更远,这是始料未及的。
一学年的课堂教学改革,老师们深深感受到了一句话:教师的精彩不代表学生的精彩,或者说,因为学生的精彩,需要老师更精彩。开放的课堂对老师的要求和挑战更高了,教师只有相应地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前认真备课、周密组织、精心安排,做到从考点到知识点,从知识点到文本,从课内到课外的灵活把握,让心中的素养积淀如“源头活水”,才能引来课堂上的“清如许”和百花开。在以后的课改路上,华泰中学将一路思考,一路实践,一路收获,一路快乐!
第四篇:学校课改方案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课改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以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模式为重点,转变教学观念,完善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评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组织机构 组长:牛文丽
副组长:郝荣荣 宋晓鑫 王丽娟
成员:许学慧 江小红 梁红香 闫荣华 邢静
三、总体目标
1、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定“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信念。
2、改革课堂结构,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3、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确立“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
4、改革教学管理方式,提高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创设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的教学氛围。
5、改革教学质量的评价方式,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分层管理、统一标准的评价体系。
四、步骤及要求 第一阶段:培训阶段(一)主要任务:
1、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永威经验,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统一组织学、网上学、书面学、看录像学等多种学习方式,准确把握实质,深
刻领会课改的内涵,掌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操作流程,改进备课的方式。
2、针对各学科和年级实际,制订科学的实施计划。
3、各学科组长要先行一步,在学习揣摩的基础上,推出本学科授课模式,同学同科组教师观摩研讨,在此基础上推出典型课型全校观摩,形成基本结构,在全校推广。
(二)具体操作过程:
1、各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培训(1)学习实施方案;
(2)学习“课改”的有关材料;(3)做好准备工作;
(4)各学科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准备一节示范课课件。
2、全体教师培训
(1)校长动员讲话“学先进促课改,打造高效课堂”;(2)分科看示范课件;
(3)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管理条例;(4)学习“课改”的有关材料。第二阶段:指导推广阶段
(一)主要任务:
广泛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组织开展研讨课、示范课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全面推开,使全体教师掌握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进行教学,逐步构建起各学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二)具体操作过程:
1、组织开展各学科“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示范研讨课活动,并及时评课。
2、不定期的进行推门听课,及时反馈,及时交流。第三阶段:强行实施阶段
(一)主要任务:
1、开展课堂教学比赛活动,进一步深化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2、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交流,学习推广,进一步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将课改工作引向深入。
(二)具体操作过程:
1、开展“学先进,促课改”的赛课的活动。
2、加大不定期推门听课的力度。
3、落实“课改”的各项要求,对存在问题,依据有关条例进行考核。第四阶段: 总结推广阶段
全面反思学习推广工作,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制定完善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计划。持续推广三到五年,形成既体现永威模式又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模式。
五、保证措施
1、强化研究,融合创新
一要研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思想内涵及实施策略,使广大教师尽快“入格”;二要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整合创新,创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经验,使教师尽快“出格”;三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讨论交流,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集中攻关;四要研究集体备课的方式,永威经验促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集体备课的内容、重点及形式相应发生重大变化,要积极开展对集体备课的研究 提高集体备课效益。赴永威学校学习的心得体会
2、培植典型,示范带动
要按照面向全体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开的同时着力培养一批典型,及时总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直观直接、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推动课改工作的深入开展。
3、落实责任,健全制度
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研究制定相应措施,狠抓落实;要加强工作调度,及时总结,及时改进,确保“课改”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Xx学校2013、3
课改实施方案
西 草 寨 小 学
西草寨小学
2013年3月
第五篇:学校课改心得
点燃心中那盏信任的灯
—攀枝花市第二十五中小课改心得体会
张莹
【内容摘要】:本文就是从新分老师的角度的出发,谈一谈在执教的半年中,对于课改的体会和心得。特别是在课改中建立起来学生和教师之间深深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是教师敢于相信学生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学习任务;这种信任也是学生敢于相信自己在经过磨练后得到的提升。这种互相信任从无到有,从有到深深根植于我的心中,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我将与大家分享的。【关键词】:课改
学生 教师
信任
作为一名新分新调的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即面临了学校的重大改革,心中难免有些忐忑和不安,更多的还是不知所措。我带着这样的心情走上了工作岗位,在这半年中遇到过困惑和挫折,也有过成就感和幸福感。在这些复杂感情中让我体会最深的是——信任感。
一、让老师信任学生
课改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对于我来说,转变教学活动的角色和地位,是一个很具挑战的事情。
刚走上讲台,和学生一起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合作探究的题目:“好好儿活”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如:“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结合课文以及你自身的体验,谈谈你对“好好儿活”的理解?
刚步入初一的孩子对课文的解读和领悟水平都并不是很高,即使是小组讨论以后得出来的结论也是浅层的感悟。站起来展示的孩子在课堂上不停的摆手晃脑,嘴里嘀咕着说:“就是那种,哎呀,那种要珍惜生命活下去的那种。” 显然,这个孩子对课文是有所感的,却缺乏对语言的组织。而班里的孩子们,他们正处于极度想要表现自己的时期。这时课堂上,有的孩子在嘲笑展示同学的不知所措,有的孩子十分着急的想要争取这次展示机会,不停的举手,大声的说着:“我来,我来,张老师,我来!”课堂一度有失控。
我站在讲台上看着课堂下的一锅粥,着急心慌,于是我心一横直接让展示的同学坐下。顺着刚才的内容自己激情盎然地讲下去。甚至到下课铃响起,我还在讲,也没有再让任何学生起来展示了。因为我觉得学生们的感悟和解读并不能达到我的要求。虽然,在孩子们放下举着的手时,那眼里闪过的失望也曾触动我,可我也没有给他们机会展示。
久而久之,我发现孩子们的领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提升。在课下,有些孩子精致而深刻的理解让我印象深刻,到了课堂他们却统统选择了沉默。这时我才意识到,孩子们的沉默终归是因为我,因为我在课堂上不信任他们,没有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他们虽然有结论、有想法、有感悟,但是知道我在课堂上不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这些零星想法也就渐渐的隐没了。现在我知道,我必须去相信我的学生,将问题交给他们解决。相信他们可以给我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信任。
当课程进度到《绿色蝈蝈》时,还是我,还是那群孩子,还是那个课堂。这次我看到了这群孩子特别的一面。在合作探究阶段,他们有条不紊、切合课文的找到了那些隐藏在语句中的写作方法,像是“叠词的应用”、“拟人修辞的使用”等。当孩子们在进行当堂检测填空时,能有效的写出“侵略者”、“舔舔”以及“踌躇”等几乎和原文一样,甚至高于原文的词语时。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惊喜,看到了成长,看到了课改的成功。我告诉自己必须信任他们,他们能做的很好。
信任学生,是相信他们可以完成你给的任务,是相信他们能够越做越好,是相信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当老师的我们有时候就像父母,希望给孩子们做好一切,他们只用接受。可是孩子们在那看似做好的表面下,是能力的退步,是不作为的懒惰。在课改中,最先转变的也许就是我们老师那颗不信任学生,害怕他们做不好的心。
二、让学生相信自己
在课改的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是有发言权的。我在求学生涯中,并不是一个特别拔尖的孩子,也不是异常顽皮的孩子,极其普通。当我开始走上讲台,就更想关注那些普通的孩子,要知道“对自己不信任,还会信任什么真理”。这些中等生孩子们很听话,能够完成我交给的所有任务,虽然不很出色,却也是按时按量。其实,他们心中也有所期盼,也想成为那个闪光的孩子。
我在课堂上都会刻意的让这些普通的孩子起来展示发言。孩子们发现了我的这个规律,他们也鼓励着小组中最不爱发言的人起来展示。在班上有这样一个女孩子,不爱说话,很是内向。可是某天我在阅读她的家校联系本时,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是很有想法的。她不是心里无话,只是羞于表达。于是,在课堂上我就刻意的点她起来回答基础性的字词问题,保证她能回答正确。一段时间后,我对她的提问不再只是限于基础字词或文学常识,问题开始慢慢的加深。她的回答虽然不是最好的,可是一天比一天进步。她慢慢开始主动举手,而不是被动被我抽点起来,对于文本的感悟也越来越深刻,而声音也是逐渐洪亮起来。她的眼里泛着自信的光芒,这是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想来,这个孩子的变化是老师给予关注后的自我认同,也是得到组员们肯定后的自豪感,更是自己获得成功后的自信心。他们相信自己小组得到的结论,也相信自己可以完美的将这些结论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信任别人和渴望被信任的那盏灯,让这盏灯常亮着也是每个人的愿望。这盏灯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路,告诉他们要相信自己;这盏灯照亮了我们的教学之路,告诉我们孩子们他们在成长;这盏灯照亮了课改的路,告诉我们哪怕路途坎坷,可是孩子们的变化就是这一路风雨的最美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