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4月财政学作业2
江汉大学12级金融专业
2014年4月财政学作业(2)
最完整版,几乎全对的~~~!黄色为易错
第一章 财政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A)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C、消费品D、固定资产
2.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
征,因而可称之为(A)。
A、混合物品B、公共物品C、私人物品D、准私人物品
3.(A)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B、税收C、货币政策D、国际贸易
4.(D)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5.(C)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ABC)。
A、垄断B、信息不充分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D、自由竞争
2.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AB)。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ABC)。
A、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C、财政手段D、法律手段
第二章 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C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
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C)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A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4、产品组合效率的含义是:B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5、交换效率要求满足(B)条件。
A、每一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6、生产效率要满足下述(A)条件。
A、每一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B、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D、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7、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A)
A、要使A的处境改善必然会使B的处境恶化。
B、若使A的处境变好,B的处境可以至少不变坏。
C、当B的处境给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状况。
D、A可以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而且对B的福利没有影响。
8、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D
A、资源配置效率B、收入分配公平C、经济稳定发展D、财政监督
9、吉尼系数以(D)作为公平的含义。
A、规则公平B、起点公平C、经济公平D、结果公平
10、吉尼系数取值范围:B
A、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B、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
C、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0。D、在-1到1之间。
11、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一倍,吉尼系数:C
A、扩大一倍。B、会扩大,但不到一倍。
C、不会发生变化。D、会缩小。
12、如果向一个社会中的高收入群体征税,并将取得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群体,吉尼系数会B
A、变大B、变小C、不会发生变化D、上述都有可能
13.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A)A、C+V+MB、C+VC、V+MD、C+M
14.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D)
A、农业B、重工业C、建筑业D、轻工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述(AC)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B、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使哪些社会群体受益?
C、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税收最终是如何为社会不同群体承担的?
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BC
A、从结果公平来看,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B、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境况最糟糕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平。
C、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等于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一个社会应追求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
D、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按同一个比例增长,吉尼系数也会同比例增长。
3、在一个两人社会中,如果甲的效用从原来的10单位增加到20单位,乙的效用从原来的5单位增
加到7单位:AC
A、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增加了。
B、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减少了。
C、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增加了。
D、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减少了。
4、如果一个两人社会中甲乙各自的效用分配存在下述几种可供选择的状态:(1)甲有5单位效用,乙有3单位效用;(2)甲有7单位效用,乙有2单位效用;(3)甲有10单位效用,乙有3单位效用;(4)甲有3单位效用,乙有6单位效用。下述(ABC)是不正确的。
A、从状态(1)调整到状态(2),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都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
B、从状态(2)调整到状态(3),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
下降了。
C、从状态(3)调整到状态(4),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没
有变。
D、从状态(4)调整到状态(1),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下降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没有变。
5.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为(ABC)
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B、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D、总供给与总需求无关系
三、判断题
1、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能够通过调整,使得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所有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时,这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处在帕累托效率状态。(F)
2、甲每月的收入是2500元,乙每月的收入只有500元。有人认为这种收入分配状态是公平的,因为甲对生产所做的贡献是乙的5倍。持这一观点的人所说的公平是指起点公平。(F)
3、生产效率只取决于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而与消费者的偏好无关。(T)
4、甲的收入是乙的收入的5倍。有人认为二者收入的差距太大,因此在分配上是不公平的,持这一
观点的人所说的公平是结果公平。(T)
5、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A的处境更好了,而其他人的处境都没有变化,那么改变后的状态就达到
了帕累托最优。(F)
6、当生产实现帕累托效率时,生产化妆品的资本与劳动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与生产航天飞机的资本
与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T)
7、边际转换率表示增加一单位A的产量必须放弃的B的产量。(T)
8、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公平。(F)
9、罗尔斯主义的选择结果必定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F)
10.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指出:“市场不是理想的,存在市场失灵.”(T)
11.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财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矛盾(F)
12.财政收入分配是对GNP的分配(F)
13.政府具有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和纠正不公平的双重职能(T)
第三章 财政支出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B)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财政再分配D、财政收入在分配
2.财政职能的体现都是更直接地通过(A)执行的。
A、财政支出B、财政收入C、财政分配D、国家补偿
3.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为实现政府职能对一部分国民收入和往年积累社会财富价值的(C)。
A、分散性分配B、结构性分配C、集中性分配D、全面性分配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按最终用途分为(ABD)
A、补偿性支出 B、消费支出 C、生产性支出D、积累性支出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AD)
A、生产性支出 B、补偿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 D、非生产性支出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
一、判断题
1.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支出,是财政实现国家职能的重要手段(T)2.国家的基本支出是国防支出(F)
3.使用行政管理支出的机构都是非物质生产部门(T)
4.国防支出是指财政用于陆海空三军建设和其他国防建设的经费支出(F)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A)是政府的一种无偿性支出,是财政支出的一种特殊形式。
A、财政补贴 B、社会保障 C、投资性支出 D、财政平衡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ABC)
A、完全基金制B、积累制C、现收现付制D、部分基金制
2.财政补贴的内容是(ABCD)
A、价格补贴 B、企业亏损补贴 C、财政贴息 D、税式支出
3.财政补贴按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类,可分为(AD)。
A、对生产的补贴B、对分配的补贴C、对投资的补贴D、对消费的补贴
4.财政补贴主要包括(ABCD)。
A、无偿支付给企业和个人的资金B、实物补贴
C、购买补贴D、税收支出和财政贴息
三、判断题
1.社会保障的对象是老人和小孩。(F)
2.世界的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社会保险税来凑集社会保险资金。(T)
四、案例分析题
1997年个人养老保险空账规模为140亿元,2004年累计为6000亿元。而如果任其发展,到2033年时,当期养老金支付缺口将达到4400多亿元,空账更是可能高达14万亿元。什么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现象?你是如何看待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
第六章 财政收入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A)
A、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2.按照马克思产品价值的构成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D)构成.
A、cB、v+cC、m+vD、c+v+m
3.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D)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分额
A、人头税 B、定额资源税C、比例流转税 D、累进所得税
4.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
A、税收收入B、收费收入C、债务收入D、事业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
1.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我国的财政收入分为(AC)
A、税收B、中央财政收入C、其他收入D、地方收入
2.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ABC)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物价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
D、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三、判断题
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因素(F)2.如果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在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T)
第七章 税收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主体(B)
A、税务机关B、国家C、海关D、工商机关
2.最早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A)
A、威廉·配第B、攸士第C、味利D、亚当·斯密
3.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课税依据 D、税率结构
4.下列税中,(C)属于中央税
A、增值税B、资源税C、消费税D、证券交易印花税
5.下列商品课税中,赋税最容易转嫁的是(A)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唐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6.税制构成的核心要素(B)
A、纳税人B、税率C、征税对象D、纳税期限
7.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率D、税目
8.在税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A)。
A、税率B、附加和加成C、起征点D、减免税
9.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是(B)。
A、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B、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C、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D、按税收和价格关系分类
10.营业税实行的是(A)。
A、比例税率B、全额累进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11.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从价值构成看,所谓增值额是指(C)。
A、C+V+MB、C+VC、V+MD、C+M
12.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A)。
A、应纳税所得额B、销项税额C、进项税额D、总产值
13.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叫(A)。
A、从价税B、资源税C、共享税D、消费税
14.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规定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叫(C)。
A、从价税B、增值税C、从量税D、所得税
15.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增值税属于(A)。
A、流转课税B、收益课税C、财产课税D、行为课税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ABC)
A、强制性B、无偿性 C、固定性D、有偿性
2.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则的研究》提出税收原则(ABCD)
A、平等原则B、确实原则C、便利原则D、最少征收原则
3.按税收的计税依据为标准税收分为(AD)
A、从价税B、价内税C、价外税 D、从量说
4.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分为(BC)。
A、实物税B、直接税C、间接税D、货币税
6.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主要有(ABD)。A、减税B、免税C、加成D、规定免征额
7.下列税收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有(BCD)。
A、所得税B、增值税C、营业税D、消费税
8.营业税的纳税人是(CD)。
A、从事各种货物销售的单位和个人
B、从事加工、修理修配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C、转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D、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9.税收按照征税对象分类,可分为(ABCD)。A、流转税类B、所得税类C、资源税类D、财产税类
10.税率的形式主要有(AC)。
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累进税率D、差别税率
三、判断题
1.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T)
2.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F)
3.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F
4.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T))
第二篇:财政学作业
财政学作业我国财政在对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大力支出时出现了哪些问题?应如何规范?运用财政理论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我国已出现通胀,在现行的税收制度下对财政收入是有利还是有弊?
3我国税费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目前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4现实经济中如何进行税制设计贯彻税收效率原则?有无与税收效率原则向悖的税制设计?
5我国国债负担的现状是什么?目前还有没有大规模的发债空间?(用经济指标来衡量)
6.我国分税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答: 如何完善我国分税制?
分税制是指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要求的,这是市场经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较为成功的做法。
我国现行税制是一个由多种税组成的复税制体系,这个复税制体系可以使我国税收多环节、多层次发挥作用。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是我国财税体制的重大改革,实践证明,分税制在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建立规范的财政运行机制、保证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增强中央财政调控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更好地发挥了中央财政的再分配功能,实现了中央与地方、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双赢”。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应按照“财力和事权相一致”的方向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税制体制。
一、现行分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还不够清晰、不够合理。我国现行法律对政府间支出责任只作了原则性划分,还不够清晰,也不够合理。一是一些应当完全由中央承担的支出责任,地方也承担了一部分,如气象及地震等管理职能;二是完全属于地方的支出责任,中央也承担了一部分,如地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和基础教育等;三是部分支出责任中央与地方职责划分不够合理,执行中经常发生交叉、错位。如我国养老保险由地方政府管理,而实际执行中中央
政府又承担了大部分支出责任;四是各省、市、县、乡政府间支出责任划分更为模糊,地区之间差别较大。政府间支出责任不清、风险不明,为财政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隐患。
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基层政府分享的收入与支出责任不对称。政府间收入划分不合理的首要问题是收入划分与支出责任划分不相匹配,基层政府收入来源有限,不利于基层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难以满足其正常的公共支出需要。其次是政府间收入划分覆盖面窄,相当数量的政府财政性收入游离于体制之外,既不利于政府间支出责任与收入的匹配,也不利于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差距。此外,我国税制结构中流转税占主体,流转税具有税基流动性强、地区之间分布不均等特点,也为我国政府间收入划分增加了难度。
转移支付项目设立不够合理,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目前财力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体系。但是,由于大部分转移支付项目都是出于配合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而设立的,随着各项新政策的出台,转移支付项目逐年增多,由此带来财力转移支付专项化、专项转移支付财力化的倾向。同时,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力度不够,转移支付资金的效益评估有限。
转移支付还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计算公式测算办法。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转移支付缺乏法律依据。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目前,各地普遍存在省以下横向财力不平衡问题,省以下纵向财力分布也不尽合理。省级政府没有在调节省以下政府财力不平衡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完善我国分税制的对策
(一)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
当前我国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事权,核心问题应该是投资权划分问题。政府应逐步从个人、企业或社会完全有能力承担并对整个经济发展不至于产生难以控制的冲击的经济建设领域和事业中退出来。同时,改变按投资规模大小来划分中央与地方投资管理权限的做法,除了特别重要的项目和中央负责的项目由中央投资外,绝大部分项目应按受益范围由所在地方政府承担投资。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界定,都是根据各级政府对有关事务的驾驭能力和适应程度进行的。一般而言,中央政府除负责国防、外交、公安国际国内政治事务外,在经济方面则实施宏观管理,进行收入再分配及需要中央统筹安排的各项社会事业。因此,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际、外交、公安及中央国家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的经费,负责承担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实施宏观调控及重点工程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地方政府则主要担负地方行政管理、城市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地区经济发展及本地文教事业等方面的事务。因此,地方财政主要承担与上述事务有关的所需费用。
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主要是宏观调控和协调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主要是完成中央政府下达的宏观调控任务,协调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根据适当集中、合理分权的原则,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同时,在合理划分事
权范围的基础上合理划分财权。将与维护国家权益相关和有利于实施宏观调控的税种划为中央固定收入,将与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密切的,适宜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固定收入。在财政支出方面,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支出项目,属中央事权范围内的由中央财政支出,属地方事权范围内的由地方财政负担。
(二)缩减预算级次,简化财政层级
导致基层财政困难的一个原因在于财政层级过多,从而加重财政负担。我国现有财政分级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而国际经验表明,较普遍的财政分税分级制度安排是不超过三级的。
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包括“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在内的财政体制改革,正是体现了政府简化财政层级的意图。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是我国加快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扩大县域发展自主权和提高县乡财政保障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
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旨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解决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备受争议的中央和地方事权与财力划分问题、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省以下体制以及加大对基层的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等。
(三)合理划分税权,使地方拥有稳定的财源
由于各财政层级间“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我国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进一步凸显。
在划定各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同时,还要赋予其相应的收入。地方税,应当具有收入稳定、不扭曲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特点。
财产税因为征收对象不具有流动性、征税对资源配置影响小而成为地方税收的首选。
在财产税方面,我国已分别对持有存款、股票的收益征税,但还没有对居民持有房产进行征税。有必要对我国的房地产税收体系进行调整,拓宽税基、调整结构,强化征管,切实发挥其引导消费、保护资源、缩小收入差距、为政府筹集收入的功能。
遗产税和赠与税,有助于调节财产禀赋,为居民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同时能够引导富裕阶层进行社会捐助。应创造条件,早日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落实好《营业税条例》(2009年1月1日起实施)。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按照营业税有关规定,纳税人申报缴纳营业税税款的地点。一般是纳税人应税劳务的发生地、土地和不动产的所在地。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制定科学的费用标准的基础上,以确保政权正常运转、履行公共福利承诺、提供最低标准的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减少项目类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和数量,逐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推动落后地区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
1.转移支付目标
一是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各级政权具有正常的施政所需的财力,二是使全国各地居民基本享有水平接近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和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到时或无法作用的领域,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实施调节,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2.转移支付的模式和手段
国际转移支付模式有两种,一是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制度,二是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依据我国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的经济改革状况,我认为我国不宜推行横向转移模式,而单一的纵向转移模式操作简便易行。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采用了这种模式,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这种模式处理政府间分配关系,已有丰富经验,因此,应通过法律化、民主化的制度设计增加透明度,减少随意性,逐步健全我国的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运用转移支付手段
根据转移支付手段的不同功能和我国转移支付的目标,我国可以设置一般性补助即税收返还、专项拨款补助、特殊因素补助。
3.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
逐步规范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大力加强财政法规建设,全面实施预算法,以立法形式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划分标准,确立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保证中央政府掌握大量的激励资金。
5.转移支付的管理
鉴于我国目前转移支付资金有限,财政部是专职主管政府资金分配的部门,运转高效,我国转移支付管理机构设置,目前应采用财政部内设机构的形式。并且转移支付方案确立后,要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的审查监督。
总之,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分税制,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还需要根据新形势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完善。
分税制是一种以分税为主要特征,以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为实质,同时配套实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管理体制。
成效:
1统一了税法,公平了税负,实行内外统一的一增值税为主,消费税、营业税为辅的流转税制,减轻了重复征税,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统一了个人所得税,基本实现了各类内资企业平等纳税,实现了中外公民统一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规范和取消了部分减免税,进一步公平了税负,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平等竞争。
2简化了税制。全部税种从37钟减少到25个,税制要素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3进一步理顺了分配关系。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的设立以及新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取消了原来的包干体制和承包制。理顺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
4强化了中央的调控能力。通过适当集中税权和税收收入,调整了税收政策,提高了中央财政收入与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保证了税收收入的连续增长。促进了国民收入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税制与国际税收惯例接轨的步伐。
问题:
1中央税制与地方税制体系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⑴ 中央税税种单一,这与中央税收在税收调控中的主导地位不相称。
⑵ 共享税规模过大,税种偏多,影响中央与地方在税收管理权责上的清晰规范划分,其分享效果接近财政分载体制,与分税制目标相悖。
⑶ 按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收入不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⑷ 地方税税制结构不完善。
2税权过于集中。我国现行的分税制不仅中央税、共享税,而且绝大部分地方税的立法权限全部集中在中央,地方政府只能制定一些具体点实施细则、征税办法、补充规定和说明,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分税制的要求。
3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目前的转移支付带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计算公式测算办法,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转移支付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机制,缺乏法律依据。
第三篇:财政学作业(打印)
财政学作业
金融学在职研究生 高珂
一、名词解释
1、寻租行为:寻租,即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人类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通过生产性活动增进自己的福利;另一类是通过一些非生产性的行为对利益的寻求。寻租,是一些即得利益者对即得利益的维护和对即得利益进行的再分配的活动。寻租往往使政府的决策或运做受利益集团或个人的摆布,这些行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的,并且往往成为腐败和社会不公和社会**之源。
2、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化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或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做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决策。
3、政府采购制度:是指有关政府采购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的总称.。即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平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4、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对投资项目将付出的成本和可能获得的利益进行测定,并将成本和利益综合起来加以合理分析,以在可供选择的支出项目之间进行抉择的方法。该方法有两类标准,即效率标准和非效率标准。
5、财政投融资: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6、税收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在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市场机制和税收机制达到最优结合。
7、拉夫曲线: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
8、税收超额负担: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国家课税后,会直接减少纳税人收入,不可避免地对纳税人的行为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国家征税后增加的社会效益,小于将相应税款留给
1纳税人而增加的效益,则税制就没有效率。与此相似的,如果征税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干扰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决策,造成经济运行紊乱和低效,也是没有效率的。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和尽量增加税收的额外收益。
9、部门预算:是编制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和方法,由政府各个部门编制,反映政府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情况的政府预算。部门预算的实施,严格了预算管理,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是防止腐败的重要手段和预防措施之一,是当前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10、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其内容是,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按照不同支付类型,采用财政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方法,支付到商口或货物供应者或用款单位。
11、预算管理体制:从广义上来说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国有独资公司、文教行政事业、基本建设财等政管理体制。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
二、简答题
1、简述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主要原因
答: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机构运转无效率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缺乏竞争、缺乏激励两个方面。
第四篇:财政学作业(模版)
如何实现社会养老保险的均衡
养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每个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21世纪以来,我国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面对银发危机,未富先老的中国显然准备不够----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日渐式微,而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和体系建设尚未完善。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中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对于国家来说,在目前的养老机制下,还能承受得了,但如果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风险,中国是否做好准备?对于家庭来说,养老的负担已然压得70后、80后的人喘不过气了。
目前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有:
个人帐户出现“老人”无帐户,“中人”帐户资金严重不足,而“新人”帐户给了“老人”,出现了空帐现象。
在总结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政府选择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积累式筹资模式,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是理想的。国家规定,个人帐户按照职工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建立,且企业缴费比例最高不超过20%。个人缴费年不得低于4%,最高不得高于8%,到达退休年龄后,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为当地职工上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养老金的月标准为本人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月),然而,目前转轨面临的尴尬局面,却是“老人”无帐户,更无资金积累:“中人”个人帐户上资金严重不足,个人帐户建立之前的工作年限,仅仅是视作个人缴费的年限而没有资金累积,“新人”帐户实际运作中现付给了现在的老人,帐户实际上是个“空帐”。显而易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偏差带来的空帐,使得养老保险的运作仍然停留在现收现付上,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区)养老保险的确保发放面临困难,“统帐结合”的改革目标模式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养老保险基金单一的来源渠道和单一的投资渠道,使目前基金的筹集与增值方式在日益增长的养老金支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目前,养老保险的筹资渠道主要是企业缴费,而企业缴费的大头又来源于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停产、半停产和破产企业增多,相当于一部分企业在交纳养老保险时。同时承担着“新人”退休费的支付,在这重负之下效益较好的企业缴纳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挫伤,使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上面临如下态势。
1、参加养老保险缴费职工人数连年下降,且降幅逐年增加,而离退休人员人数连年上升,且升速加快。
2、根据有关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目前只限于投资于国债和存入银行,表面上看,这种投资是安全的,而实际上却存在着贬值的风险。一是从1997年以来,我国连续多次下调利率,使存入银行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很难保值,更谈不上增值。二是国债现券的收益率也在逐渐降低,养老基金投资于国债也会面临亏损。
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使现实的养老保险运作面临困难境地。
1、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市地社会保险机构目标利益的非一致性,使得省级统筹的运作苍白无力。
按照国家规定,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了省级统筹,但是运转的效果却十分不理想,由于目前市地以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仍然隶属于地方管理,地方政府的利益必然是市地以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首选目标,而省级统筹的目标则是综合平衡全省各地方、各行业部门之间利益,这就出现了地方社会保险机构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出现了省级统筹应承担责任与其应具有权利相脱节,出现了地方和行业一致对付省级统筹的困难局面。
2、日益膨胀的社会保险工作业务,使现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难以承载。
随着行业统筹下放到地方和地方企业实行省级统筹,加上失业保险的重新定位,医疗保险改革启动,以及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保合一,省以下各级社会保险业务与现实弱小的社会保险机构载体形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形成小马拉大车。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不能及时到位;使养老保险在运作中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需经费改由财政核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运行的结果是一头卡死了,经办机构不再提取管理费。而另一头财政拨付给经办机构的经费却严重不足,这一现象严重挫伤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积极性。
4、现行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严重滞后,使养老保险在运作中缺乏科学的决策基础。
养老保险的深化改革,特别是社会统筹和职工个人帐户、以及省级统筹的实际运转。使养老保险的信息量急剧膨胀。客观上要求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而实施更高一级管理需要拥有数据完备,信息共享、反应快速、计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辅助决策手段;从目前情况看,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远远难以满足养老保险业务处理与管理决策的要求。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更需要人才的准备。
政府社会保障政策应树立长远观和全民观
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应当牢固树立全民观和长远观,坚守社会保障政策的公平取向与互助共济的本质,遵循尊重社会保障制度客观规律原则,尊重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国情原则,处理好制度内外的关系,追求体系内部的配合联动,以及与相关政策体系的相互协调。因此,根据现实需要与发展可能,将社会保障调整的战略目标的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即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到制度健全、完备,从选择性保障到公平、普惠的保障制度安排,概言之,也就是从只能维护人的生存条件到维护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
第一阶段,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核心是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制度,让全体人民享有起码的社会保障,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疾病忧患和从制度上解除养老后顾之忧。因此,这一阶段搭建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平台,维护的是底线公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城乡居民急切的社会保障需求将基本得到满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将有效缓解,人民的安全感及对未来的信心将显著上升,内需必然趋旺,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将顺利实现。
第二阶段,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建立区域内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定型、稳定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全国建立以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核心任务是统筹兼顾、动态衔接。一方面,社会保障政策要统揽大局,兼顾与协调好各方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城乡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较高水平的“衔接”。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在财力尚不充裕的情况下,构建渐进式、动态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有时间、空间的延展性,也有时间、空间的非一致性,呈现出全方位、多通道、因时因地制宜动态衔接的特点。
第三阶段,运用政策工具,建立覆盖全国城乡均衡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府公共政策的有效调整,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并实现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确保国民的生活质量,全方位满足国民对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覆盖城乡到区域城乡衔接,最终走向覆盖全国、城乡均衡衔接。这种均衡衔接,不仅体现在社会保障项目上,也体现在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之间全面的、多层次的动态均衡衔接。
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战略措施
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人能够公平地享有社会保障,合理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互助共济,最终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帮、贫有所济、孤有所助、伤有所治、残有所扶、死有所葬、遭灾者有救助、失业者能解困的目标。因此,政府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战略选择,宜从弥补制度缺失、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这一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在解除全体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切实维护公民的尊严感。
首先,通过政策调整,维护的是底线公平。社会保障政策公平、正义、共享的核心价值追求,决定了政府的公共政策调整只有从战略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才能不受制于局部利益或者受制于少数人利益的影响。其政策目标是: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一、差距缩小;多元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全民并实现合作医疗与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并轨;构建“三险一贴”养老保障体系,包括改进公职人员基本养老金制度、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真正实现全国统筹、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老年津贴制度,从制度层面实现人人享有养老金的目标;按照现口径统计的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从现在的12%上升到15%;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险预算制,完成《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的立法任务。
其次,通过政策调整,弥补制度缺失。其政策目标是:建立稳定、定型、规范的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形成区域统一的缴费型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疾病医疗的后顾之忧;形成以缴费型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辅之以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或年功年金及人寿保险等多层次成熟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护理保险等制度,并发挥其预防功能;发展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妇女儿童福利服务,建立残疾人、高龄老人专项津贴制度;将廉租房扩展成公共房屋政策并增加公共房屋的供应,同时以职业型住房福利作为有益补充,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建立具有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的慈善机构;将基本社会保障制度上升到法律规范的层次,形成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设置统一的社会保障监管机构,实现社会保障管理与运行机制信息化、规范化,并接受公众监督,同时打破条块分割,在基层建立综合型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尽可能集中面向各类受保障对象提供相应服务。
最后,通过政策调整,建立公平、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政策目标是: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逐渐实现城乡标准统一;缴费型养老保险制度逐渐覆盖到85%以上的城乡劳动者身上;形成全民健康保险制度,消除城乡公共卫生事业与医疗保障水平的差距;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护理保险制度得到全面发展,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以及教育福利、住宅福利等制度安排进一步完善;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公共服务十分发达,个人的社会福利服务需求能获得充分满足;社会资源动员能力显著增强,补充保障事业获得较大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保险措施几乎覆盖到所有劳动者;市场机制得到有效利用,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效率持续提升,相关社会保障服务采取委托与外包方式,通过竞争来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并纳入国家财政复式预算,接受立法机关与公众的监督;衡量社会保障水平的相关指标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全口径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不低于20%;现口径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不低于国家财政支出的25%;基尼系数不超过0.35,成为世界上收入较平等的国家。
第五篇:财政学作业
预算公开不怕“看不懂”
截至4月29日,91个中央部门向社会公开了2012年预算。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布时间比前两年早,预算报告格式统一,部门预算表格增加到五张,文字解释说明更详尽,有些科目公布到了款级或项级。财政学专家认为,虽然今年预算公开的内容更详细,但科目公布仍较宽泛笼统,具体的支出结构、去向无从知晓,大家还是看不太懂。(5月3日《中国青年报》)
预算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是公众监督政府预算行为的重要抓手。尽管今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比前两年更详尽,但许多内容仍然是大而化之的“粗线条”,远没有把“每一笔用在何处、每个项目花了多少钱”都交代一清二楚。财政学专家说“大家还是看不太懂”,这里的“大家”不光是普通百姓,大约也包括专家自己。当然,财政专家的看不懂,和普通百姓的看不懂还有所不同——前者是因为预算公布还不够详尽,看不到更具体、深入的东西,“看不懂”更多的是“看不清”的意思;对普通百姓而言,预算公开太笼统自然看不懂,公开太详尽同样也看不懂,而且可能因为太详尽、太庞杂而更看不懂。
预算公开太笼统,普通百姓和专家都看不懂,如果公开太详尽,普通百姓仍然看不懂,但专家却能看懂,而且只有充分详尽地公开,才能让专家把预算真正看懂。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政府公开财政预算,主要是为了让普通百姓都看得懂呢,还是要让财政学专家、经济学家、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士看得懂?答案显然是后者。
严格说来,预算公开原本就不该指望让普通百姓看得懂。只要公众有畅通的渠道监督人大代表,给人大代表施加足够的压力,人大代表作为民意代表,就一定会通过各种努力,想方设法看懂预算报告,并代表公众对政府预算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公众监督政府预算的目的就达到了。如一位作家所说,一个公民的“民主生活方式”应该是这样的:“政府的每一个单位的预算,公开在网上,让他查询。预算中,大至百亿元的工程,小至计算机的台数,都一览无遗。如果他坚持,他可以找到民意代表,请民意代表调查某一个机关某一笔钱每一毛钱的流动去向。”人大代表(民意代表)是干什么的?他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帮公众看懂并监督政府预算。
预算要公开,而且要细致入微、详尽无遗地公开,这本身就是目的,谁也不用担心普通百姓“看不懂”。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越是细致入微、详尽无遗的预算报告,虽然越有可能让普通人看不懂,却一定越有利于让专业人士看得懂,有利于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对政府预算进行有效监督。向公众提供详尽具体的财政预算,是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尽的法定义务,获得详尽的财政预算方案则是每一位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在此权利、义务关系约束下,任何以所谓“看不懂”为口实的推脱,都是对法定义务的违约,没有任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