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5 11:5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篇:福建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令

(第53号)

《福建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已经1999年12月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十三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代省长:习近平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日福建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行为,调节、控制预算外资金的规模和使用方向,提高预算外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算外资金收支与管理。

本办法所称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简称部门与单位)为履行或者代行政府职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下列财政性资金: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政府基金、专项资金和附加收入;

(三)部门和单位集中上缴的资金;

(四)用于乡(镇)人民政府开支的乡(镇)自筹资金和乡(镇)统筹资金;

(五)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资金;

(六)其他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

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通过市场活动取得的经营性和服务性收入,不属于预算外资金范围,但必须纳入本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并依法纳税。

第三条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预算外收入必须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收支计划统筹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四条 预算外资金的上解下拨应通过上下级财政专户办理。第五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依法对预算外资金实施管理和监督,对部门和单位审核、汇总、编报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进行审核、汇总,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后执行。

第二章 预算外资金收入

第六条 预算外资金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范围、标准、程序和办法收取

或提取。以收费形式收取的预算外资金必须使用财政部或省财政厅统一印制或监制的票据。第七条 预算外资金应当全额缴入同级财政部门设立在金融机构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少数费用开支有特殊需要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定收支计划后,可按确定的比例或按收支结余的数额定期缴入同级财政专户。

预算外资金的上解通过上下级财政专户解缴,按规定属于应上缴的预算外资金,各级财政部门应在接到缴款单位提出缴款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款项上缴到上级财政专户,不得压单、截留、挪用。

第八条 未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人民银行批准,部门和单位不得在金融机构开设预算外资金帐户,金融机构不得为其开设预算外资金帐户。

第三章 预算外资金使用

第九条 预算外资金用于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和以政府名义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障金的专项支出,由用款单位提出年度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分期拨付,专款专用,其结余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十条 预算外资金用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开支的,财政部门应在每月7日之前按计划拨付。

第十一条 预算外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支出,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按规定程序报计划主管部门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后,由同级财政部门按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拨付。第十二条 预算外资金用于购买专项控制商品支出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拨付。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应当简化用款拨付手续,保证部门和单位的正常用款。

对符合计划用款的,财政部门应自接到用款申请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审核并拨付资金;对不符合计划用款不予拨付的,财政部门应当说明理由。

金融机构应当在收到财政部门拨付凭证24小时之内将资金划转到用款单位的银行帐户。

第十四条 预算外资金结余,除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可结转下年度专项使用外,其他预算外资金结余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按隶属关系由财政部门统筹调剂使用,必要时由政府统筹调剂使用。

第十五条 预算外资金的下拨通过上下级财政专户拨付,各级财政部门应在接到上级财政部门下拨用款指标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款项拨付到用款单位,不得挪用、截留、滞留。

第四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六条 财政部门应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稽查制度;物价、金融等部门应根据国家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配合财政部门做好预算外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审计机关应对预算外资金收支情况实施审计监督。

监察机关应依法查处监察对象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第十七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检举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对单位或个人的举报,有关部门应当认真查处。对举报有功者,财政部门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将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专户的,由财政部门责令纠正,并处以1万元至3万元的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使用财政部或省财政厅统一监制或监制的票据执收预算外资金的,由财政部门予以警告,并处以30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未经财政部门审核、人民银行批准,金融机构为部门和单位开设预算外资金帐户的,由人民银行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滞留、挪用应上缴款项或拖延拨款,造成用款单位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并由监察机关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财政、物价、审计、监察、金融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1999年12月30日 实施日期:1999年12月30日(地方法规)

第二篇:黑龙江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0802

【发布文号】黑政发[1986]79号 【发布日期】1986-07-31 【生效日期】1986-07-3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黑龙江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

(黑政发〔1986〕79号 1986年7月31日)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国务院 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和《黑龙江省收费罚没集资管理条 例》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预算外资金是根据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财政资金。主要包括:

(一)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各项附加收入和按国家规定集中的各项资金;

(二)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掌握使用的不纳入预算的资金;

(三)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各种专用基金、利润留成及主管部门提取的管理费;

(四)地方及其主管部门所属单位未纳入预算的全民所有制企事业收入;

(五)实行企业化管理的预算外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建立的对外有经营活动的全民所有制服务公司收入;

(六)乡(镇)预算外资金。

第三条 第三条 对各种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采取以下方法:

(一)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没有纳入预算的各种收入和收费、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结余、全民所有制预算外企业的税后利润和乡(镇)的预算外资金等,由财政部门专户存储、集中管理。收入按规定存入同级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的预算外资金专户,支出按财政审批的计划执行,由银行监督拨款。

(二)国营预算内企业掌握的各种专用资金,实行计划管理,由各单位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查汇总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定后执行。

(三)企业主管部门集中的各种资金,采取政策引导、计划管理的方式。收入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支出按要求用于企业的部分,可按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年初计划执行;用于主管部门本身的,要逐项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四条 第四条 各种预算外资金的收费项目、标准、提取比例、留成比例,都必须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任何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增设预算外资金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改变收费比例。预算外资金支出,开支范围和标准,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计划执行。预算外资金应先收后用,量入为出,自求平衡,专款专用,不准挪用。

第五条 第五条 预算外资金用于安排基本建设的,要严格执行“先审后存,先存后批,先批后用”的原则。由财政部门审查资金来源,资金提前半年由财政专户足额转入建设银行,然后经计划主管部门批准纳入基本建设计划,由建设银行按规定监督拨款。

第六条 第六条 预算外资金用于购置专控商品,要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规定报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审批。

第七条 第七条 基本折旧基金应用于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搞基本建设。对于少数需要技术改造与基本建设项目结合进行的,应经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计划,并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经计划、财政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八条 第八条 职工福利基金、奖励基金和生产发展基金的提取和使用,必须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核定的比例,先提后用,专款专用。

第九条 第九条 预算外资金要单独设帐核算,并按财政部颁发的预算外资金收支科目执行。全民所有制预算外企事业单位的各项核算及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暂按同类预算内企事业现行规定执行。

第十条 第十条 预算外资金的预决算制度,按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决算,按规定时间报送季度收支执行情况,由财政部门逐级审查汇总上报。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协调和指导,协助主管部门和单位把资金安排使用好。各级审核机关对预算外资金要加强审计监督,对资金来源不正当、支出不合理、弄虚作假、隐瞒不报或转移资金的,要以违反财经纪律论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各市(地)县(市)财政部门应配备、充实一定数量的专业干部,各级财务部门也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计经委、财政、银行、审计、税务、物价、人事、劳动等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凡新办的预算外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向同级财政部门申报,未经财政部门批准,编委不批编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发执照,银行不设立帐户。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集体企业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省内过去颁发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黑龙江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省基金”)是我省为促进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而设立的科技专项基金,是我省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和加强省基金的使用和管理,激励科技创新,凝聚和培养科技人才,促进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根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省基金旨在围绕全省科技进步的目标和重点任务,重点资助对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科学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以加快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和人才团队的形成,推进我省优势学科和优势技术领域的发展,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条 省基金重点支持以下研究:

1、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技术创新价值,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

2、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有助于发挥我省自然资源优势的应用基础研究;

3、能推动我省有优势及特色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开展的基础性研究;

4、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科技人才群体培养的基础性研究;

5、有助于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基础性研究。

第四条 省基金项目分为:面上项目、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以下简称青年创新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一至三年,杰青项目实施期限为三年。

第五条 省基金的具体管理工作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负责。

第二章 申请

第六条 省基金项目实行“自主申请、平等竞争、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的资助原则。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我省有固定的受聘单位且聘期覆盖该基金项目的执行期限、资助期内每年在我省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在六个月以上、从事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符合申报条件的科技人员均可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通过所在单位申请资助。

第七条 申请省基金项目资助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具备良好的学风和科学道德;

2、申请项目符合申报指南,立论依据充分,目标明确,内容设臵合理,研究方法先进,技术路线可行,可达到预期目标;

3、具有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和必要的实验研究条件;

4、申请经费预算合理;申请者所在单位能提供资助不足部份的经费保障。第八条 面上项目申请者应满足上述第七条条件,同时研究项目的完成时间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第九条 青年创新项目申请者除了满足上述第七条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尚未主持过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2、截止申请立项1月1日时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具有博士学位。

第十条 杰青项目申请者除了满足上述第七条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截止申请立项1月1日时的年龄不超过40周岁;

2、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3、未主持过杰青项目;

4、主持过省部级或以上科技计划项目;

5、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省内外同行承认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或对本学科领域或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或对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

第十一条 省基金项目申请每年集中受理,具体受理时间在福建科技网发布。

第十二条 申请者应上网登录福建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填写、提交《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申请书》,经申请者所在单位审核、主管单位推荐提交。申请项目获得受理号后应书面打印申请材料,由申请者所在单位和主管单位签署审查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由主管单位按时集中报送省科技厅,同时报送加盖主管单位公章的申报项目汇总表。

第三章 评审与立项

第十三条 省基金项目的立项评审采用网络或通讯评审和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省科技厅根据当申报通知规定和项目申请应具备的条件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为初审不合格,不予继续评审:

1、申请者不具备申请资格;

2、申请手续不完备或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要求;

3、申请项目主体内容不符合省基金资助范围;

4、申请经费超出省基金项目资助范围且未对资助不足部分做出自筹承诺;

5、申请者以往获资助项目执行不力。

(二)初审通过的项目,送省外同行专家进行网络或通讯评审。可作为评审依据的有效同行评议意见不得少于三份。

(三)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对经网络或通讯评审筛选出的项目进行会议评审。对于杰青项目,评审委员会要在听取申请者汇报和充分质疑、讨论的基础上投票产生。

第十四条 省科技厅按有关程序对面上候选项目、青年创新和杰青候选项目进行审议并批准立项。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由省科技厅负责组建,人员由省内知名的科技专家和省直有关部门的科技管理人员等组成,其中专业人士不少于评审委员会总人数的2/3。评审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若干人。评审委员会成员连任一般不超过五年。

第十六条 项目主管单位接到省基金项目立项的通知后,应通知项目承担单位组织项目负责人上网提交《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任务书》,并在省科技厅审核通过后打印一式五份,报送省科技厅。在一个月内未签定《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任务书》又无正当理由者,视为自动放弃。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七条 项目负责人每应上网填写、提交《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执行情况表》,并经主管单位审核通过后,打印一式一份由所在单位和主管单位审核盖章,每 11月30日前由主管单位集中报送省科技厅。

第十八条 承担单位负责本单位省基金项目的日常管理,每年对本单位的省基金项目执行和管理情况进行总结。项目主管单位应于每年11月30日前向省科技厅报送本系统或本地区省基金项目执行报告。

第十九条 杰青项目实行中期检查制度。省科技厅组织或委托项目实施管理单位组织进行检查。

第二十条 省基金项目研究产生的知识产权成果归属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软件、数据库、专利以及成果报道等,均应标注“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项目” 或“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项目编号。未按规定进行标注的研究成果,不得作为省基金项目资助的成果参与项目结题、成果汇报、登记与宣传。

第二十一条 青年创新项目和杰青项目在项目实施期间不得更换项目负责人。

第二十二条 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研究人员变动、研究内容调整、中止实施、延长研究期限等情况,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应上网填写变更申请并写出书面报告,经主管单位审核后报省科技厅审批。

第二十三条 省科技厅根据目标管理要求,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结 题

第二十四条 凡获省基金资助的项目,必须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规定要求进行结题。面上项目和青年创新项目以批复验收方式结题;杰青项目以评审方式结题。

第二十五条 项目结束后,项目负责人须认真撰写研究工作总结,编制经费决算。项目承担单位须认真审查,由主管部门统一报送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和青年创新项目每年第四季度由主管部门集中报送;杰青项目全年受理。

第二十六条 对于面上项目和青年创新项目,省科技厅统一发出批复验收的通知。对于杰青项目,省科技厅核准报送的材料后,于两周内向项目承担单位发出组织评审的通知并及时组织评审。项目承担单位接到通知后,应及时组织项目负责人上网提交结题材料。

第六章 监 督

第二十七条 省科技厅及其上级有关部门受理省基金资助工作的投诉和举报。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省基金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评审专家、承担单位及其负责省基金资助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申请人或者项目负责人、参与者有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可以检举或者控告。

第二十八条 省基金管理工作人员不得干预评审专家的评审工作,不得披露未公开的评审专家的基本情况、评审意见、评审结果等与评审有关的信息;不得利用工作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二十九条 评审专家参加评审工作时不代表本部门和本单位,应自觉维护省基金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不得披露未公开的与评审有关的信息,不得利用工作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三十条 省基金评审实行回避制度。参加评审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回避直系亲属及可能影响公正性的申请项目的评审;评审委员会成员回避本人主持或参加的申请项目的评审。

第三十一条 省基金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承担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书面警告、通报批评、中止或撤消资助项目,并取消项目负责人在下一申报省基金项目的资格。

(一)弄虚作假,违背科学道德;

(二)项目执行不力,未开展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三)未按要求报送项目执行情况,无故不接受省科技厅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与审计;

(四)项目资助经费使用不符合有关财务制度规定。

(五)其它违反本管理办法规定的。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省基金项目申请、评审、立项、执行和管理中涉及到国家科技保密、知识产权和科技档案管理等问题,按国家和省科技厅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往发布的有关省基金项目管理规定等,如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厅负责解释。

第四篇:《福建省林地管理办法》

福建省林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林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苗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林业单位经营区范围内的其他土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林地管理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林政资源管理机构承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对林地保护、管理和利用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有权检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各种举报件,应依法查处;不属职权范围的,应当转送有权查处的机关。

第五条

在林地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林权登记与发证

第六条

依法实行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下简称林权)登记发证制度。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权登记的具体工作。林权登记按照国家林业局《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执行。林权依法登记后,由同级 1 人民政府发放林权证。

第七条

国有林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

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已经属于村集体所有的、村内两个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或乡(镇)集体所有的,应将林地所有权分别确定给以上各有关单位。

第八条

林权的设立、变更、转让、灭失,自依法登记之日起发生效力。

第九条

林权证是林权权利人依法享有相关权利的法律凭证。新发、换发的林权证应使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

林权证记载的事项应与登记台帐记载的事项一致,记载不一致的,以登记台帐为准。

第十条

因转让、互换、入股、赠与、分割、合并等取得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的,应当依法向原登记机关申请林权变更登记。

第十一条

林地全部或部分灭失,致使林地使用权不能实现的,或放弃林地使用权以及经营的期限届满的,应办理林权注销登记,受理登记的机关应收回或注销林权证。

第十二条

林木、林地作为抵押物时,当事人应持合法有效的抵押合同、林权证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进行抵押登记。

第十三条

林权权利人应当按《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五、六、七、八条规定的义务协助登记机关进行林权登记。林权权利人有权查阅、抄录、复印与自己有关的林权登记台帐记载的相关事项。

第十四条

林权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林地权属登记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经查实,登记事项确有错误的,登记发证机关应予更正。

第十五条

林权发生争议的,根据《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

协商不成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请处理。

当事人认为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侵犯其依法取得林权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向有权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章

林地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十六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

使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使用林地,不得擅自改变林地用途。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建立林地总量控制制度,采取措施遏制林地面积逆转。

第十八条

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筑坟以及其他毁坏林地的行为。

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耕地。

第十九条

严格控制在闽江、汀江、九龙江、晋江、赛江、木兰溪和 铁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以及城镇周围一重山占用、征用林地露天采矿、筑坟等。

第二十条

确因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征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占一补一”的调整计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签订新的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书。

第二十一条

经依法批准,临时占用林地进行勘测、修筑非永久性设施、采石、采矿、采砂、采土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保护林地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不得造成滑坡、塌陷,不得损毁批准用地范围以外的林木、林地。

第二十二条

未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改变林地用途的,林权单位有权抵制并按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举报、处理。

第二十三条

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转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五条和《福建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执行。

第四章

占用征用林地的申请

第二十四条

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林地或者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按下列规定分别向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一)省属国有林场应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自然保护区向其所归属的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三)其他森林经营单位向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申请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使用林地申请表》;

(二)项目批准文件;

(三)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权属证明材料;

(四)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的票据复印件;

(五)与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单位签订的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的协议或付款凭证复印件;

(六)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第二十六条

建设工程申请临时占用林地的,应提交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材料(安臵补助费除外),还应提交用地单位与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签订临时用地期满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合同或缴纳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保证金凭证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

森林经营单位需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的,应提交本办法第二十五条

(一)至

(四)项规定的材料。

第二十八条

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征用林地的,应当根据项目批准文件或总体设计一次性提出申请,不得化整为零。

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施工期长,进行分期分段建设的,必须提供分期分段建设的立项批准文件或项目分期分段初步设计的批复。

第二十九条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由用地单位或个人委托有资质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第三十条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主要包括用地单位或个人名称、项目批准单位、建设目的、占地总面积、林地面积;

(二)被占用征用林地区域概况:以行政村或乡镇为单位。主要包括:面积、人口、经济等社会基本情况,林地总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生态公益林面积等森林资源状况;

(三)被占用征用林地所处的位臵和地貌情况:主要包括被占用征用林地单位,林地位臵、权属、总面积、分地类或林种面积,树种,蓄积或株数,保护树种的情况,按照规定标准计算的各项补偿费用;

(四)对森林生态效益影响的评价,造成重大影响的应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五)使用林地是否可行的结论。

第五章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权限和程序

第三十一条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按《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实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林业主管部门两级审核制度,经审核同意的,核发《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第三十二条

为简化手续,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除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和省属国有林场经营区范围内的林地外,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0.2公顷以上不足1公顷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代审核;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不足0.2公顷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代审核。

第三十三条

建设工程临时占用林地的,按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 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权限采用文件审批。

第三十四条

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按下列规定的权限采用文件审批:

(一)凡需要占用生态公益林(《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的范围)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省属国有林场需要占用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三)其他国有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四)其他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第三十五条

林权有争议的,在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采伐林木,不得占用或征用林地。

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急需占用或征用的,可先审核同意。但应将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上缴争议双方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处理山林纠纷工作机构,待争议解决后,归还林地、林木所有单位。

第三十六条

林业主管部门在受理用地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用地单位送审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送审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告知用地单位,并限期补齐。

送审材料齐全的,应派出不少于两名林地管理人员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会同用地和被用地等单位,对拟用林地范围进行现场查验,并对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内容进行核实。

第三十七条

使用林地现场查验包括下列内容:

(一)面积核查采用的方法(实测、勾绘);

(二)核对被占用、征用林地的权属情况;

(三)调查被占用、征用林地的基本情况: 1.面积、地类、林种、亚林种;

2.林班、小班应按林权证记载和最新森林资源档案记载对应填写; 3.是否涉及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生态公益林林地以及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林地等。

(四)标有四至位臵的林业基本图和林权图复印件;

(五)查验人签名和查验单位盖章。

第三十八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占用征用林地初步审查同意后,应制定异地恢复森林植被的措施。

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植树造林的规划设计单位名称(盖章)、造林前的地类、造林时间、地点(林班和小班)、面积、树种、方式、密度以及资金的安排计划。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在收到用地申请后,经审核,对符合用地规定且材料齐全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或者审批;需要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也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上签署审查意见后,逐级上报。

对不符合用地规定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退还用地单位或下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并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中明确记载不同意的理由。

第四十条

工程建设临时占用林地和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 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在批准时应同时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认为下级林业主管部门对不符合规定予以批准占用林地的,应在收到报备之日起30日内通知其撤销或直接下文撤销。

第四十一条

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被批准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不予批准通知之日起7日内将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如数退还。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和审批管理档案。

第六章

补偿费用的管理与使用

第四十三条

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用地单位必须依法分别支付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并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四十四条

林地、林木补偿费的标准,按照《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的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按照福建省物价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林业厅闽价〔1993〕费字7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安臵补助费的标准,经济林地按《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其他林地按福建省物价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林业厅闽价〔1993〕费字7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是法定收费项目,法律、法规均无规定减或免的审批机关和审批权限,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减免。在国家统一标准下达之前,暂按每平方米一元收取。

工程建设占用、征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统一 收取。

临时占用林地和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属于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收取;属于设区市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分别由其审批的林业主管部门收取。

第四十六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由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按规定统一安排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

省属国有林场在经营区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其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应大部分返还各有关国有林场安排植树造林。

第四十七条

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保证金,在用地期满后一年内,用地单位已经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应退还保证金;逾期未恢复的,由收取保证金的林业主管部门用预缴的保证金代为恢复。

第七章

检查监督

第四十八条

按照省人民政府下达的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占用、征用林地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检查监督实行分级负责、逐级检查制度,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实施检查监督。

第四十九条

占用、征用林地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执行情况;

(二)占用、征用林地的起数和面积审核率;

(三)违法占用(含未批占用和少批多占)林地及查处的情况;

(四)违法批准占用、征用(未按规定和越权审核或审批)及查处的情况;

(五)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使用和异地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第五十条

建立违法占用林地重大案件报告制度。

对下列违法占用林地案件,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应于了解情况之时起24小时内将案发情况、初步调查情况和进一步查处的意见报告省林业主管部门:

(一)违法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的;

(二)违法占用除生态公益林以外20亩(1.33公顷)以上林地的; 第五十一条

代审核审批的设区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除按月向省林业主管部门报送审核审批台帐外,各设区的市林业主管部门还应按季度将本单位及本市各县、市、区已核发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存根联及相应的申报材料和审核同意书输入软盘汇总上报省林业主管部门。

第八章

责任追究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和《福建省森林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三条

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或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 还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审核审批的占用征用林地文件无效:

(一)未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

(二)超越职权审核审批的;

(三)化整为零审核审批的;

(四)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骗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

(五)不按法定程序或非法定形式审核审批的。

第五十五条

省林业主管部门发现下级林业主管部门违规行使占用征用林地代行审核权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通报;视情收回代行的审核审批权,情节严重的,建议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六条

违规批准临时占用林地或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由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七条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林业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做出行政处罚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并相应追究有关林业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五十八条

干预或改动占用、征用林地管理有关统计报表数据的,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九条

林地保护管理人员在审核审批、现场查验以及调查设计人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条

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对同级人民政府的有关指示、批复或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不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报送有关法律法规条文,或不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盲目执行造成林地资源破坏的,追究该部门主要负责人员的法律责任。

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部门负责人的有关指示、批复或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不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并报送有关法律法规条文,或者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盲目执行造成林地资源破坏的,追究该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追究做出违法的指示、批复或决定的有关负责人的相应责任。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第五十二条至第六十条规定的情形,涉嫌犯罪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省林业主管部门此前制定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福建省林地管理办法

福建省林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林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林地保护、管理和利用,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国有林场、林业采育场、苗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林业单位经营区范围内的其他土地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也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林地管理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林政资源管理机构承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

对林地保护、管理和利用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有权检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各种举报件,应依法查处;不属职权范围的,应当转送有权查处的机关。

第五条

在林地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

林权登记与发证

第六条

依法实行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以下简称林权)登记发证制度。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权登记的具体工作。林权登记按照国家林业局《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执行。林权依法登记后,由同级人民政府发放林权证。

第七条

国有林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个人使用。

农民集体所有的林地已经属于村集体所有的、村内两个以上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或乡(镇)集体所有的,应将林地所有权分别确定给以上各有关单位。

第八条

林权的设立、变更、转让、灭失,自依法登记之日起发生效力。

第九条

林权证是林权权利人依法享有相关权利的法律凭证。新发、换发的林权证应使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林权证》。

林权证记载的事项应与登记台帐记载的事项一致,记载不一致的,以登记台帐为准。

第十条

因转让、互换、入股、赠与、分割、合并等取得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的,应当依法向原登记机关申请林权变更登记。

第十一条

林地全部或部分灭失,致使林地使用权不能实现的,或放弃林地使用权以及经营的期限届满的,应办理林权注销登记,受理登记的机关应收回或注销林权证。

第十二条

林木、林地作为抵押物时,当事人应持合法有效的抵押合同、林权证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进行抵押登记。

第十三条

林权权利人应当按《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五、六、七、八条规定的义务协助登记机关进行林权登记。

林权权利人有权查阅、抄录、复印与自己有关的林权登记台帐记载的相关事项。

第十四条

林权权利人和利害关系人,认为林地权属登记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经查实,登记事项确有错误的,登记发证机关应予更正。

第十五条

林权发生争议的,根据《福建省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自行协商。

协商不成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的规定,向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请处理。

当事人认为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侵犯其依法取得林权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向有权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三章

林地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十六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其他有关部门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施行。使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使用林地,不得擅自改变林地用途。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建立林地总量控制制度,采取措施遏制林地面积逆转。

第十八条

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筑坟以及其他毁坏林地的行为。

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耕地。

第十九条

严格控制在闽江、汀江、九龙江、晋江、赛江、木兰溪和铁路、国道、省道两侧可视范围内以及城镇周围一重山占用、征用林地露天采矿、筑坟等。

第二十条

确因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征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占一补一”的调整计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签订新的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书。

第二十一条

经依法批准,临时占用林地进行勘测、修筑非永久性设施、采石、采矿、采砂、采土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保护林地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不得造成滑坡、塌陷,不得损毁批准用地范围以外的林木、林地。

第二十二条

未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改变林地用途的,林权单位有权抵制并按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举报、处理。

第二十三条

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转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五条和《福建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执行。

第四章

占用征用林地的申请

第二十四条

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征用林地或者需要临时占用林地的,应当向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按下列规定分别向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

(一)省属国有林场应向所在地设区的市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二)自然保护区向其所归属的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三)其他森林经营单位向所在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二十五条

建设工程申请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使用林地申请表》;

(二)项目批准文件;

(三)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权属证明材料;

(四)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的票据复印件;

(五)与被占用或者被征用林地的单位签订的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的协议或付款凭证复印件;

(六)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做出的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

第二十六条

建设工程申请临时占用林地的,应提交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材料(安臵补助费除外),还应提交用地单位与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签订临时用地期满后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合同或缴纳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保证金凭证复印件。

第二十七条

森林经营单位需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的,应提交本办法第二十五条

(一)至

(四)项规定的材料。

第二十八条

一个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征用林地的,应当根据项目批准文件或总体设计一次性提出申请,不得化整为零。

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施工期长,进行分期分段建设的,必须提供分期分段建设的立项批准文件或项目分期分段初步设计的批复。

第二十九条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由用地单位或个人委托有资质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事务所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第三十条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主要包括用地单位或个人名称、项目批准单位、建设目的、占地总面积、林地面积;

(二)被占用征用林地区域概况:以行政村或乡镇为单位。主要包括:面积、人口、经济等社会基本情况,林地总面积、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生态公益林面积等森林资源状况;

(三)被占用征用林地所处的位臵和地貌情况:主要包括被占用征用林地单位,林地位臵、权属、总面积、分地类或林种面积,树种,蓄积或株数,保护树种的情况,按照规定标准计算的各项补偿费用;

(四)对森林生态效益影响的评价,造成重大影响的应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五)使用林地是否可行的结论。

第五章

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权限和程序

第三十一条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按《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实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林业主管部门两级审核制度,经审核同意的,核发《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

第三十二条

为简化手续,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除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和省属国有林场经营区范围内的林地外,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0.2公顷以上不足1公顷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代审核;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不足0.2公顷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代审核。

第三十三条

建设工程临时占用林地的,按国家林业局《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权限采用文件审批。

第三十四条

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需要占用林地的,按下列规定的权限采用文件审批:

(一)凡需要占用生态公益林(《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的范围)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省属国有林场需要占用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三)其他国有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交由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四)其他森林经营单位需要占用林地的,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

第三十五条

林权有争议的,在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采伐林木,不得占用或征用林地。

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急需占用或征用的,可先审核同意。但应将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上缴争议双方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处理山林纠纷工作机构,待争议解决后,归还林地、林木所有单位。

第三十六条

林业主管部门在受理用地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用地单位送审的材料进行初步审查。送审材料不齐全的,应一次性告知用地单位,并限期补齐。送审材料齐全的,应派出不少于两名林地管理人员或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会同用地和被用地等单位,对拟用林地范围进行现场查验,并对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内容进行核实。

第三十七条

使用林地现场查验包括下列内容:

(一)面积核查采用的方法(实测、勾绘);

(二)核对被占用、征用林地的权属情况;

(三)调查被占用、征用林地的基本情况: 1.面积、地类、林种、亚林种;

2.林班、小班应按林权证记载和最新森林资源档案记载对应填写;

3.是否涉及国家或省重点保护的珍贵树木、生态公益林林地以及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林地等。

(四)标有四至位臵的林业基本图和林权图复印件;

(五)查验人签名和查验单位盖章。

第三十八条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项目占用征用林地初步审查同意后,应制定异地恢复森林植被的措施。异地恢复森林植被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植树造林的规划设计单位名称(盖章)、造林前的地类、造林时间、地点(林班和小班)、面积、树种、方式、密度以及资金的安排计划。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在收到用地申请后,经审核,对符合用地规定且材料齐全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或者审批;需要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也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上签署审查意见后,逐级上报。

对不符合用地规定的,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退还用地单位或下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并在《使用林地申请表》中明确记载不同意的理由。

第四十条

工程建设临时占用林地和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在批准时应同时报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认为下级林业主管部门对不符合规定予以批准占用林地的,应在收到报备之日起30日内通知其撤销或直接下文撤销。

第四十一条

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被批准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不予批准通知之日起7日内将收取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如数退还。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和审批管理档案。

第六章

补偿费用的管理与使用

第四十三条

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用地单位必须依法分别支付林地、林木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并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四十四条

林地、林木补偿费的标准,按照《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的规定执行;未作规定的,按照福建省物价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林业厅闽价„1993‟费字7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安臵补助费的标准,经济林地按《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其他林地按福建省物价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林业厅闽价„1993‟费字78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是法定收费项目,法律、法规均无规定减或免的审批机关和审批权限,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减免。在国家统一标准下达之前,暂按每平方米一元收取。

工程建设占用、征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费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收取。

临时占用林地和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属于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和省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统一收取;属于设区市和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的,分别由其审批的林业主管部门收取。

第四十六条

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由有关林业主管部门按规定统一安排异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植树造林面积不得少于因占用、征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植被面积。

省属国有林场在经营区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其缴纳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应大部分返还各有关国有林场安排植树造林。

第四十七条

林业主管部门收取的临时占用林地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保证金,在用地期满后一年内,用地单位已经恢复林业生产条件的,应退还保证金;逾期未恢复的,由收取保证金的林业主管部门用预缴的保证金代为恢复。

第七章

检查监督

第四十八条

按照省人民政府下达的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占用、征用林地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检查监督实行分级负责、逐级检查制度,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实施检查监督。

第四十九条

占用、征用林地检查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执行情况;

(二)占用、征用林地的起数和面积审核率;

(三)违法占用(含未批占用和少批多占)林地及查处的情况;

(四)违法批准占用、征用(未按规定和越权审核或审批)及查处的情况;

(五)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使用和异地恢复森林植被的情况。

第五十条

建立违法占用林地重大案件报告制度。对下列违法占用林地案件,设区市林业主管部门应于了解情况之时起24小时内将案发情况、初步调查情况和进一步查处的意见报告省林业主管部门:

(一)违法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的;

(二)违法占用除生态公益林以外20亩(1.33公顷)以上林地的;

第五十一条

代审核审批的设区市、县级林业主管部门,除按月向省林业主管部门报送审核审批台帐外,各设区的市林业主管部门还应按季度将本单位及本市各县、市、区已核发的《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存根联及相应的申报材料和审核同意书输入软盘汇总上报省林业主管部门。

第八章

责任追究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和《福建省森林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三条

未经批准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或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审核审批的占用征用林地文件无效:

(一)未经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

(二)超越职权审核审批的;

(三)化整为零审核审批的;

(四)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骗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

(五)不按法定程序或非法定形式审核审批的。第五十五条

省林业主管部门发现下级林业主管部门违规行使占用征用林地代行审核权的,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通报;视情收回代行的审核审批权,情节严重的,建议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六条

违规批准临时占用林地或森林经营单位在所经营的范围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的,由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责令纠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十七条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有关林业主管部门不给予行政处罚的,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有权责令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做出行政处罚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并相应追究有关林业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五十八条

干预或改动占用、征用林地管理有关统计报表数据的,按照《统计法》的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要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五十九条

林地保护管理人员在审核审批、现场查验以及调查设计人员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有关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条

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对同级人民政府的有关指示、批复或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不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并报送有关法律法规条文,或不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盲目执行造成林地资源破坏的,追究该部门主要负责人员的法律责任。

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部门负责人的有关指示、批复或决定违反法律法规的,不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并报送有关法律法规条文,或者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情况,盲目执行造成林地资源破坏的,追究该工作人员的责任;同时追究做出违法的指示、批复或决定的有关负责人的相应责任。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第五十二条至第六十条规定的情形,涉嫌犯罪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九章

附则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省林业主管部门此前制定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下载福建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省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省地名管理办法.

    福建省地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地名管理,实现地名标准化,适应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

    福建省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福建省统计工作管理办法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02-04-28 14:31 (1991年3月9日福建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5年6月1日福建省第八届人民......

    预算外资金管理

    财经专家白景明细说政府投资管理立法(与国家预算关系)时间: 2010-03-06 17:00:1受访人:财政部科研所副所长 白景明采访人:本报记者 范海坚 史晓龙政府投资比重下降,但地位未降记......

    齐齐哈尔市乡镇预算外资金、自筹资金管理办法5则范文

    【发布单位】80811 【发布文号】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第1号令 【发布日期】1991-08-01 【生效日期】1991-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森林采伐管理办法

    福建省森林采伐管理办法 (2008-7-30) 发布日期:2005-08-0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森林采伐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福建省......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福建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经营管理,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国家林业局、......

    福建省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

    福建省出租汽车客运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出租汽车客运管理,提高出租汽车客运服务质量,维护乘客和出租汽车客运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

    福建省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福建省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规范福建省优秀人才(以下简称省优秀人才)选拔管理工作,激励、聚集各方人才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根据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