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斑羚飞渡学案用
《斑羚飞渡》学案设计人:王海英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斑羚飞渡主要情节,体会本文用具体生动的描写塑造形象的手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及画示意图理解文章的重点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文章主题的体会。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悟斑羚在危急关头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及群体意识。
2.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
[学习重点]:通过圈划动词法、画示意图法研读重点语段,进而理解头羊的形象及
作品的主旨。
[学习难点]:探究人和动物的关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尊重其他生物的生存权
利,与它们和谐相处。
【课前预习案】
预习课文时,首先应该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文学常识填空。
《斑羚飞渡》选自 ——,作者是当代作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肌腱恍惚逞能进退维谷略胜一筹
娴熟甜腻一尘不染眼花缭乱秩序井然3.整体感知课文(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简洁的话概括。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课内探究案】
(温馨提示:以下问题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再小组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
(一)重要情节分析
1.斑羚是怎样成功飞渡的? 试画图说过程。谈谈你的体会。(提示:抓住主要动词和比喻句谈体会)
合作探究
(二)重要“人物”分析
2.文中是怎样描述镰刀头羊的?它身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
拓展延伸 :
1、课文和这则故事中,人类充当了怎样的角色?
2、看人类捕杀动物的图片。
3、深信动物世界里及其悲壮的一幕幕已让我们目瞪口呆,而人类捕杀动物的行为更让我们触目惊心。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在震惊与触目惊心的同时,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形成性测试:
1、给下面 加点字注音。逞.能()娴.熟()一尘不染.()进退维.谷()恍惚.()甜腻.()眼花缭.乱()略胜一筹.()
2、根据课文填空写动词。
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半大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朝山涧对面()去;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也从悬崖上()出去。
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几组反义词,在文中划出。
这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偏高些,老斑羚角度稍偏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4、发挥你的想象,拟写一则关于保护动物的标语。(要求:句式整齐,内容新颖,不超过20字)
【课后延伸案】
学以致用,知识拓展时,努力探究,提高阅读能力。
生命之爱 写一个小标题。2.黑狗将骨头转给花狗时的“那种目光”,为什么会令人看了都会心颤呢?欣 儿
看见报上的一幅图画,一口烧热的油锅中弓着一条鳝鱼。图画的配文大意是说,下油锅的鳝鱼极力弓起身体,厨师不解,拿出鳝鱼用刀剖之,才知其腹内怀有一条
小鳝鱼,它是为保护腹中的小生命,努力弓起了腹部。
听友人讲起一件他目睹的很悲惨的事。一条有黑缎般光亮皮毛的雄性狗,离开
刚生下狗娃的花狗准备到街对面不远处的一家肉食小店去拾一些骨头。大约是被爱
情及爱情的结晶冲昏了头脑,它从北向南穿过十字路口时,没注意到一辆微型客车
正从西向东风驰电掣般开来,“哐”的一声,被车撞了个正着。车子几乎连速度都
未减一下,就开跑了。车子刚刚离开,狗就在车子喷出的废烟中,一个鹞子翻身站
起来,撒腿向肉食店跑去。在它被撞倒的路中间,红色的血慢慢向四周流动和凝固,像一个心的形状。血中漂浮着几根黑亮的毛。
黑狗迅速地跑进小铺子,用嘴拾起一根粗大的带肉的骨头,转身又飞一样奔向
它的花狗和小狗娃们的身旁,并将拾来的食物喂给了它们。这一系列行为在不到1
0分钟内全部完成。当它把捡到的骨头放到花狗的身旁,谁也不会想到,“身手敏
捷”的黑狗会在这一瞬间死去。
友人说,黑狗将骨头转给花狗时,他听清了它们相互间那种类似安慰的、狺狺
(yín yín)的低语。与它们的声音不同,它们的眼睛都充满了深深的哀痛、悲伤和无助。尤其是黑狗的眼睛,似乎是含着泪光,充满对生命的留恋,它那么固
执地看着自己的爱侣,看着自己的孩子,连眼睛都不转一下。那种目光,即使铁石
心肠的人看了都会心颤。
我还知道,前不久冰岛政府否决了原本拟定的再次允许捕鲸的计划,原因是“找
不到能使鲸迅速了结痛苦的捕鲸枪”。
在引起我们兴趣的事件日益增多日益刺激的今天,珍爱生命这件事显得书生意
气。然而,假如阅读黑狗含泪的眼睛,鳝鱼竭力弓起的身体,以及听到冰岛政府人
道的尊重生命的决定时,心不猛然地跳动,并向生命致以你最诚恳的敬礼,那么,活着就失去了最本质的快乐。不是吗?
我在这样一个阴郁的漫长午后,一遍一遍地回想这三个与生命相关的片段,它
们就像挂在屋檐下风干的萝卜条,让你忆起生命曾经是那么饱满、丰润和微光闪烁。
而珍爱生命,就像是用泉水去浸泡萝卜干,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浸泡,都会让人看
见生命恢复原状的过程,一种世间最耐人寻味的过程,一粒种子开放花朵的过程。
1.文中列举了三个与生命有关的事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给这三个事例
3.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读完选文后,联系自己的生活或经历,说说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二篇:斑羚飞渡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斑羚飞渡》导学案
一、学习重、难点及价值:
1、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领会作品的精神内涵。
2、品读斑羚飞渡的细节描写,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3、理解作者对老斑羚牺牲精神的赞美之情,感受斑羚飞渡揭示的关于生与死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课前准备: 自学内容:
1、初读课文,正字音、字形,解释词义。(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悲怆()娴熟()逞能()肌腱()....
恍惚()迥然不同()参差()眼花缭乱().......(2)解释下列词语 1娴熟: ○
2恍惚: ○
3进退维谷: ○
4迥然不同: ○
5一尘不染:○
6略胜一筹: ○
2、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作者,原名籍,1952年生于上海,1980年开始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被冠以“中国动物小说之王”。
三、交流合作,互动探究 交流课前预习情况: 预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四、教师评价,精讲示范: 课堂学习·研讨
1、导入
2、研读赏析·自主、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交流。
这个故事中一定有很多地方让你感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的朗读你最喜欢的课文片段,并说说你为什么而感动。
先自己思考,然后再讨论,并派同学发言。
(2)划出斑羚陷入绝境的语句,陷入进退维谷绝境的斑羚此时的表现怎样?表现斑羚怎样的品质?
(3)斑羚飞渡具有怎样的壮举?
(4)画出文中有关彩虹描写的内容。体会:课文中多次写到彩虹,有什么作用?(5)找出文章议论抒情的语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新知应用,能力培养:
1、阅读课文关于斑羚飞渡的语段,思考:
①将文中连续两次运用“目瞪口呆”换成“赞不绝口” 好不好?为什么? ②文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很是精彩,而14、15两段则运用了________描写,_______精神。
2、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品味并积累。
六、查缺补漏,重点强调:
认真看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对课文内容的疑问,也可以对整篇课文质疑。
同学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七、课外作业,巩固延伸: 任选其一:
1、请你给掉下悬崖的老斑羚写几句悼词。
2、请你给飞渡过去的小斑羚们写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3、请你给猎人们写几句你最想说的话。
八、过渡承转,指导自学:
1、朗读《华南虎》。
2、写出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3、诗人笔下的这只老虎具有怎样的个性?
它通过作者的________,赞美了斑羚的
第三篇:斑羚飞渡学案
《斑羚飞渡》学案
一、导入
创设请景导入。
二、作家作品及相关常识
沈石溪斑羚
三、字词
1、注音
逞能()恍惚()略胜一筹()....
磐石()炫目()悲怆()...
苍穹()参差()坠落()....
2、释义
进退维谷一尘不染迥然不同眼花缭乱
四、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100字以内)
五、精彩赏析
1、饱含感情的朗读第九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课文是怎样描绘第一对斑羚试跳成功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请你用手中的笔迅速圈画出文中的动词。
一老一少()到伤心崖,后()了几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朝山涧对面()去;老斑羚()在后面,头一(),也从悬崖上()出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一高一低。半大斑羚在老斑羚背上()了一下,就象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下坠的身体也再度(),轻巧地()在对面山峰,而老斑羚()山崖。
2、找到第九段最主要的修辞,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3、作者是不是把每一对斑羚飞渡都写得如此生动具体呢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5、17段的“灿烂”指的是什么呢?文中几次写彩虹,有什么作用?
6、你在这群斑羚身上,看到了哪些闪光的东西?
六、拓展延伸
可怕的灭绝—— 人类活动加速物种减少
两千多年前活跃在地球上的110种哺乳动物,139种鸟类,今天已经消失,而其中的1/3是最近50年内灭绝的。科学家估计:目前全世界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有406种,鸟类539种,爬行动物209种,鱼类242种,其他低等动物不计其数。
面对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呢?
第四篇:斑羚飞渡导学案
斑羚飞渡导学案
[日期:2012-09-28] 来源:云岗中学作者:吕慧云岗中学 [字体:大 中 小]课题:斑羚飞渡
【学习目标】
1.1.阅读课文,能够准确提取相关信息。
2.2.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3.3.通过课文学习,感悟动物身上折射出来的可贵的为群体而牺牲的精神,增强保护动物的责任感,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动物和平共处的重要性。
一、交流感知
1.查字典,给加点的字准确注音,并能够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读出这些词语。戛洛山悲怆娴熟坠落咩磐石参差迥然不同
2.读课文,标注段落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一群斑
羚,最后
以的方式求得种群的生存与延续。
3.作者具体写了哪几只斑羚?请找出具体语句,用曲线画在书上。
二、研读共品
4.大声朗读课文第9——13自然段,思考: 老斑羚是怎样用生命飞渡下一代的?请摘出具体描写的语句,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我的学习结果:
摘出的语句
有
表达效果分
析:
5.镰刀头羊是这场飞渡的组织者,文章几次写了它的叫声,请分析每次叫声的含义?并谈谈你对镰刀头羊的印象?
我的学习结果
叫声的含
义:
三、互助释疑
6.请提出你在阅读中的问题,和大家交流解答。
我的疑
问:
四、拓展延伸
7.斑羚的悲剧是人类造成的,人类的行径已经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如果你是一只斑羚,你会对人类说什么呢?请以“人类,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人类,我想对你
说
五.总结提高
这节课我懂得
了
课后思考:
1、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2、文中出现了几次彩虹?每次出现有什么意义?
资料链接
1.沈石溪,原名沈一鸣,1952年生于上海,1969年赴西双版纳插队,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其动物小说别具一格,在海内外赢得广泛声誉,他本人也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创作员,代表作有《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等.《最后一头战象》。《斑羚
飞渡》,《猎狐》,《帮大象拔刺》,《保姆蟒》,《残疾豹》《太阳鸟和眼镜王蛇》《会做生意的狐狸》,《第七条猎狗》,《脸色苍白的伙伴》等。
2.斑 羚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体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纹,喉部有一块白斑。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也很敏锐。斑羚广泛地分布于我国和亚洲东部、南部等地,属于高山动物,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善于跳跃和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也能纵身跳下10m余深的深涧而安然无恙。但是,斑羚虽有肌肉发达的4条长腿,极善跳跃,但也有极限。在水平方向,一般健壮的雄兽最多能跳出5m多远,而雌兽、幼仔和老年个体只能跳出4m左右。
第五篇:斑羚飞渡教学案
温馨提示:体型大小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及西南诸省区 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觅食活动,一般在固定的范围内。极善于跳跃、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即使纵身跳下10余米高的深涧也安然无恙。
雌兽的怀孕期为6~8个月左右,每胎产1仔,有时产2仔。哺乳期为2个月。1.5~2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5~17年。由于乱捕滥猎,斑羚的数量日趋下降。
一、预习导学
1、听写生字、生词。
2、复述课文内容(重点是飞渡的过程)
二、学习研讨(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不看动物世界? 生;师: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讲一个动物世界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x藏,一天,一只肥硕的藏羚羊被猎人发现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逃跑,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猎人,然后冲着猎人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跪下了。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他的眼中流了出来。猎人呢,并没有被他的怜悯所打动。枪声响起,藏羚羊应声倒地,到最后仍是跪拜的姿势,两行泪迹仍然清晰的流着。
同学们,请同学们猜猜看,藏羚羊为什么下跪,是怕死吗? 不是
师:随着猎人对他的开膛扒皮,一切便真相大白了,。原来,在这只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他已经成形了。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笨重的身体给猎人下跪,是在祈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 师;我被这慈母的跪拜深深地震撼了。可见,在动物的世界里, 也充满了浓浓的亲情与厚意。(二)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复述课文内容(重点强调怎么飞渡过去的,学生复述完以后,赏析flash,电脑演示飞渡的全过程)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斑羚飞渡的悲壮美,课文中的第几段把斑羚飞渡的过程写的最具体?是不是课文中的第九段?(这样悲壮的一幕,作者是怎样把他写的生动、真实、感人呢?)我们一块来赏析这一段。(课文中的第九段之所以把斑羚飞渡的悲壮美写的如此)(三)质疑,交流,探讨课文第九段。
1.找出主要的动词。找出运用修辞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师;这些动词那你写得好,不用这些动词或者换掉好不好。
生:不能。
师:对,这些动词能够把斑羚飞渡的过程具体而又生动。那么再读这些动词的时候应该怎么样?(生:重读)师;谁愿意来读一下,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
教师评价学生朗读的内容
师:又写了哪些比喻句呢? 生:读出比喻句。
第一个: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他在一块跳板上,他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一句把老斑羚比喻成了火箭残壳,比喻成了笔直坠落的鸟。我觉得很好,也很容易理解。火箭残壳的作用就是把卫星或者飞船送入太空的,把老斑羚比喻成火箭残壳,就是赞扬了老斑羚的精神,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小斑羚,把死留给了自己,宁愿粉身碎骨。再就是把老斑羚比喻成了
笔直坠落的鸟,尤其是“坠”这4个字,可见动作很快,很突然,老斑羚死的非常的惨烈,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师: 同学分析的很好,抓住关键词语来解释这句话,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第二个:当一老一小两只斑羚飞渡的时候,当老斑羚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度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飞船在空中完成对接一样。把老斑羚、小斑羚在跳跃的过程比喻成两艘宇宙飞船对接的过程。可以看出斑羚们动作的娴熟,技术的高超。我认为有2个原因:第一,斑羚们本身是一种跳跃的动物,跟平时的积累有关。第二,斑羚们想法是一致的,老斑羚们自己想把动作做完美些,一心想把小斑羚们送到对面,小的斑羚们想决不辜负老斑羚的一片苦心,希望也要生存下去。因为想法一致,都想完成种族的延续,所以动作如此娴熟,高超、完美。
师:说的非常好。(对斑羚们跳跃高度,衔接的时间,把握的事恰到好处。由此可以看出跳跃技术的娴熟、高超,更重要的是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就像一个班集体,如果小组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想给小组赢分数,那他就会不会认真完成作业,会不会好好预习呢?生:会。一个小组是这样,一个班级也是这样,对于祖国的大家庭更是这样。这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团队精神。)师:同学们,都说的非常棒,分析的很透彻。言为心声,在这段描写中,表现了作者一种怎么样样的感情。
师:敬佩、惊讶、赞叹(怎么样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呢,老师指定学生朗读,从突然到最后,注意要配上音乐。)师:打动同学们的不仅仅是 的朗读,关键是老斑羚们的精神。
课文中还有那些动作、行为打动了你? 生: 师:总之,老斑羚们从容选择死亡的舍己为人的精神足以让我们顶礼膜拜。而那头成功的指挥了这次飞渡的镰刀头羊更让我们由衷的钦佩。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2段,看一下镰刀头羊选择了什么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生:同读最后2段。
师;他是怎样自杀的?
三、拓展延伸
结尾:把同学们刚才所写的,所说的,大家都付诸行动的话,我们的世界一定是最美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