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5篇

时间:2019-05-15 12:4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

第一篇: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

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关于七台河市农村劳动

力转移情况的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日益加大,必须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大产业,这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七台河市虽然是矿区城市,但农业仍占一定比例。现有农村劳动力12.4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6.29万人,占51%,目前只转移输出3.24万人,仍然闲置3.05万人。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征:转移规模逐步扩大。转移劳动力总量比1999年增长72个百分点。转移地域较近。多数在就近转移,转移到市外的占15%,转移到国外的仅占2%。转移行业分布较广。在工、商、运、建、服等行业的占68%,在农业内部转移的占32%。转移方式以自行转移为主。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组织转移的分别占3%和15%,经个别人介绍和自行转移的占82%。转移收入差别较大。在外就业靠出苦力的多、靠技能的少,收入差别较大。2002年转移在外地的劳动力总收入1.76亿元,比上年增收0.14亿元,人均5432元,年收入在3000元以内的占13%,3000-5000元的占46%,5000-1万元的占31%,1万元以上的占10%。转移时间不稳定。劳动力对土地的依附性仍然很强,绝大多数仍然保留着土地承包权,农忙季节还要返乡从事农业生产。由于兼业性,在转移时间上存在着不确定性,转移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占32%,6个月到12个月的占30%,12个月以上的占38%。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七台河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我国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为资源型城市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煤炭资源优势的发挥,产业链条的逐步延伸,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加大,已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动力;二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主副换位”工程,大力发展畜牧业和非农产业,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推动力;三是民营经济已成为主体经济和立市经济,大户企业群体的崛起,中小企业的竞相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较强的带动力;四是国外和国内沿海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居高不下,对内陆地区农村劳动力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

在审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发现许多制约因素:

(一)自身素质的制约。不同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决定了转移方式和转移方向的不同,导致转移绩效的千差万别。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特长的仅占10.4%,多数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专业技能较差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因素。

(二)思想观念的制约。相当多的农民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重土安迁,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许多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把种地当做满足生活需求的唯一手段,不敢轻易放弃耕地。传统的小生产方式尚未彻底摆脱,大多数农业劳动力聚集在传统种植业的圈子里,向农业产前、产后转移的劳动力较少,开发性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这些落后观念和生产方式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

(三)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完善,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政策保障。不少部门的工作职能转变较慢,工作缺乏主动性。中介组织、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外出的农民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保护,有的农民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外出打工。劳动力市场的不健全、不完善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大障碍。

(四)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制约。长期以来,城乡分隔的社会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社会就业管理形成的“先城镇、后农村”的政策惯性仍在起作用,甚至“农民”与“市民”在同等就业岗位上不能享有同等待遇,在子女入托、上学、劳动保险、医疗等方面还存在被歧视现象。受户籍和耕地的束缚,大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区域和转移时间受阻,不得不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办法,形成兼业型转移或间歇型转移。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症结。

(五)小城镇建设滞后的制约。小城镇目前还不能充分发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作用,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滞后,二、三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门类不多、服务面不广。小城镇的聚集效应不强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制约。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今后三年内,再转移出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就可以增加1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就可以登上一个新台阶。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充分就业。加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力度,积极扶持发展经济作物,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业向农业中其他产业转移;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创汇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绿色农业等,提高农产品的优质高效化程度,改变现行传统种植业劳动力偏多的状况,扩大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范围;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劳动力的支柱产业。尽快培植一

批大户群体、养殖小区、专业乡镇和专业村屯,加快畜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大力发展种养加、贸工农为一体、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共同体,稳定吸纳农业劳动力;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吸收部分农业劳动力,在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以农民自愿的原则组织起各种协作组织,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吸收部分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植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就地转移。从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贡献趋势看,农村各种民营企业对劳动力的就业贡献较大,这种类型的企业规模不大,资本有机构成不高,对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不高,所需要的劳动力容易培训,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当前和今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目前,中小企业尚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发展中小企业,需要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对其本国的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多元化推进小城镇建设,拓宽就业领域,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成本低,农民进小城镇有充分回旋余地,因此,小城镇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集散地和乡镇企业规模经营的基地,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的城镇化水平。要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新型小城镇,加快小城镇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等一系列配套改革,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大容量载体。通过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挥其产业门类多、服务面广、包容劳动力能力强的优势,吸纳大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四)加强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民要想在城市立足,最终要靠良好的自身素质,特别是青年农民,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二、三产业专业技术培训的机会。政府要有一定的财政投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实践证明,依靠农民“自我提高”时间很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展技术和业务培训。特别是对外出劳务人员进行上岗前的专业和法律等方面的严格培训,为农民外出就业提供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对转移成本、预期收益与风险作出正确判断,提高劳动力择业的自身本领。

(五)创新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真正作为生产要素实行有偿转让。外出务工经商农户可继续保留承包土地经营权,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进行流转。鼓励有能力的农民进行规模经营,组建家庭农场或经济联合体;尽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城乡壁垒,给进城农民以市民待遇。将城镇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及“城中村”的农户转为城镇户口;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接轨,逐步建立起社会化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切实保护好进城务工农

民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民劳务合同的监督力度,及时处理合同纠纷。做好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工作,保证受到损害的农民工依法享有各项工伤保险待遇。

(六)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转移富余劳动力进程中的作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制定近期和长期劳动力转移规划,把转移农村劳动力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大产业,摆上日程,列入各级党委、政府年度考核内容;市、县、乡、村四级要建立专门机构,成立办公室、设置工作站、确定联络员,随时掌握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劳动和经济管理部门要发挥“中转站”、“加油站”和“服务站”的职能作用。鼓励和支持发展各类形式的中介组织,逐步形成上下相联、内外相通、适应市场需要的劳务组织网络;加大宣传好经验、好典型的力度,在全社会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

第二篇:劳动力转移

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摘要: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他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部分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就称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暂时离开农村,到县城或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务工的现象,就是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鹿城镇通过积极实施“打工经济”战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向非农行业、城市、发达地区转移,打工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新亮点。从小范围上看,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可以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总体经济发展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种资源再配置过程,它对整个楚雄州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楚雄州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鹿城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近年来,随着鹿城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务工意识有所转变,鹿城镇每年都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大致呈现出以下特点:

1、就业方向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据调查,近年来鹿城镇进城务工人员所从事行业主要是:建筑施工业、电子电器业、制衣制鞋业、住宿餐饮业,这四个行业就占了鹿城镇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机械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

2、受过初中教育的中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外出务工的主体

据调查,近年鹿城镇外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且大部分都是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中青年。2011年鹿城镇外出务工人员共75人,中其包括初中学历46人,大中专学历8人,高中学历3人。75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四十岁到四十五岁的中年人占37%,二十岁到三十岁的人占36%,二十岁以下的青年人占27%。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龄农村剩余劳动力负担沉重,既要赡养父辈,又要抚养孩子,面对家庭巨额消费开支,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寻找赚钱的路子。

第二,新时代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初高中毕业后,他们一般不愿意留在本地,都有到外面闯荡一番的念头。

第三,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都寄较高期望,农村恶劣的工作环境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基本上不能满足青年人的需求。

3、08年后劳务输出数量在逐年增长

据调查,2007年鹿城镇劳务输出总数为56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不景气,很多村民心有余虑,不愿外出务工,所以劳务输出人员仅有28人,与上年相比人数缩减了一倍。2009年劳务输出人数为58人,2010年为65人,2011年为75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鹿城镇劳务输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4、外出务工人员中女性比重止升反降

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增加,有较强适应能力的男性农村劳动力新加入外出务工的潮流中,女性占外出务工人数的比重止升反降。2009年鹿城镇女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占总人数的51,2010年的女性比重是60%,2010年上升0.9个百分点,2011年比重是40%,比2009年下降1.1个百分点,比2010年下降2个百分点。

5、内陆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工资收入相对较高,福利待遇较好,生活水平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据今年

资料统计,鹿城镇劳务输出地主要是浙江、广州、上海、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改善劳动力利用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乃至对扶贫整村推进作用都是非常明显的,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无论是对流出地农村还是对流入地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从整个楚雄州劳务输出情况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不完善

从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数看,全州2005年组织劳务输出33983人,仅占全州外出务工人数的17.82%,说明大部分外出务工者还是属于非组织外出务工。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信息获取来源主要还是“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领示范、以及自己外出闯世界等方式各显其能。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

2、外出务工环境趋紧

农村劳动力拥有城市工作岗位的空间有限,加之综合素质不高,择业竞争压力大,从业状况不佳,获取收入少,外出务工环境趋紧。2005年全州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寄回或带回的现金26817万元,人均1407元,比2003年减少122元,比2004年增加14元。

3、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

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镇化建设进程慢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2005年楚雄州城镇化率26.0%,比上年提高1.2百分点;全州农村劳动力资源除了本地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移的人数

比上年增加0.52个百分点外,还有向辖区外转移的劳动力人数占农业人口的8.62%。全州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于城镇化发展速度;二是小城镇发展滞后。目前我州城镇化水平仍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摆脱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接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小,农村城镇化发展尤显滞后,造成农村第三产业不能随农村工业化的推进而发展,使农村非农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从而延缓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4、加重了城市就业和管理的负担,给人口管理增加了难度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使得本来就不够宽敞的城市显得更加拥堵,城市人口就业压力加大,交通负担加重,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的管理成本大大加大。农村人口长期在外,村干部对计划生育管理鞭长莫及,流动人口超生现象严重,且“超生儿”随父母四处游荡,不打疫苗,不接受教育,致使农村儿童的健康状况、文化素质等情况令人担忧。

以上反应的是整个楚雄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其也包含了鹿城镇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三、搞好扶贫劳务输出的对策

根据目前鹿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社会制度

加快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就业权、居住权、教育权、社会参与权、社会保障权、医疗服务权和公共设施权与福利服务权,农民无后顾之忧地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探索农民工在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福利、工资报酬、工作时间、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的途径和渠道。

2、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与信息服务机制

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特别是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要注意发挥

镇政府及各种中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为鹿城镇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和及时的信息支持,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和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受到的损失。

3、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的协调联系,为贫困农民外出务工创造条件

一是要建立健全劳务输出网络。对于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应健全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做到县有服务中心,乡镇有站、村有点,形成上下衔接、内外沟通、灵敏高效的中介服务网络。以县、乡为单位,在劳务输入地建立岗位信息窗口,形成稳定的信息沟通渠道。二是要充分发挥定点帮扶单位联系面广、信息灵的作用,构筑起双方对接的平台。应把接纳转移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作为定点扶贫的一项机制,作为评价定点扶贫单位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促进劳动力的加速转移。

4、搞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工作

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培训的目的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就业机会,最终提高农民收入。要依托培训机构,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在培训中要注重培训的组织管理要有系统性、培训的对象要有针对性、培训的内容要有实效性和特色性、培训的方式要有灵活性、培训的费用要有合理性、培训服务要有延续性。通过技能培训,要积极推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朝省内外条件较好的企业就业,同时可结合农民生产特点,开展种植业、养殖业、特色手工业等实用技术培训,多管齐下,促进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

四、小结

农村剩余劳动劳务输出收入是贫困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民能否增收。政府要积极关注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性,把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努力搞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针对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大扶贫工作力度,促进鹿城镇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业,实现农民增收,帮助农村致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篇: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有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另一方面,农村的闲置劳动力又可以得到从分利用,增加家庭的收入。3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组织技能培训,重点进行技能点的培训,使农民获得多技能,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就业的机会.4.鼓励农产品制造加工业在当地落地,农产品的升值使得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第三产业在农村兴起和发展。更加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的发展和就业。

5.建议在市场上难以生存的产业投入到农业当中,如房地产目前低迷,很难再发展起来,建议这一产业转向农业,一方面,往往他们拥有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他们懂的管理等 劳动力不足:

1.鼓励农二代,农三代回家从新尽行农业的生产,但是存在问题,农二代对农村的感情不是很深,不懂种地,不懂生产使得他们回到家乡很难从事农业生产,政府在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返乡者进行基本的培训。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有利于技术的共享,有利于降低风险,有利于节约人力,有利于农村的社会保障上完善。

3.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社会制度,有利于吸引农二代返乡。从而逐渐避免农村土地荒废,无人种地的状况。

第四篇:春天是一个大闹钟

春天是一个大闹钟

春天是一副妖娆娇媚面目踏着缓步来了,温煦的春风拂着面,暖洋洋的春光酥软了人的筋骨。周围炫丽的景色浓艳的有点虚幻,恍恍惚惚似乎在梦境,人也变得慵懒倦怠,总感到应该有某些东西来驱逐出这种颓丧和疲累,毕竟春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四射的。

在这种天气里“远足”应当是很令人陶醉和喜悦吧。然而一开始就急匆匆的脚步就破碎了所有我对此的幻想,立即让我明白这不是一次闲情逸致的散步,而是一次巨大的精神体力的长途跋涉,慵懒闲散的春天似乎一下子紧张急促起来,一下子残忍冷酷起来,我们在春光的烂漫里流汗流泪,接受春天给我们的考验。很有感于一位始终坚韧默默先前的同学,初遇她时,她体力几乎已消耗殆尽,脚已疼痛难忍,涨红的面上纠结着令人不忍面对的痛苦。然而她始终向前,缓缓移动的步伐令人肃然起敬,思绪万千。我曾询问她“干嘛这么拼命,被落下又不丢人,慢慢走就挺好。”他抬起疲惫的头,沉默片刻回答我说“我的身体早已僵硬了,此时只是在机械的运作。我不敢停,我怕一停下来自己也就垮了,我只想向前向前,总会超越一个班又一个班,就这样走啊走啊····”一种愁怨在她眉宇间闪现但随即又消逝了,只留下一种绝望的固执的疲惫,我只隐隐从她颤抖的嗓音里感到她在咀嚼一种难忍的苦痛,然后默默吞咽到她的体内,转化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这些艰涩的食物满是荆刺和皮壳,扎着她瘦弱的身躯,却从他眼中喷射出倔强的不屈的火焰。春光明媚,万物骚动喧叫,似乎在努力摆脱一冬的倦怠和阴冷,在柔光抚触下尽情释放生命所有的激情,从严酷的现实世界找寻生命的养分,努力向上向上。喧闹翻腾的春日像一个巨大的闹钟,叫嚷着要敲醒所有我们这些要昏昏欲睡的的灵魂,强硬的塞给我们一个冰冷的现实。目送她的身影渐渐远去在一片红艳的色彩里,她灰色的毛衣显得沉重单调却又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随着距离的不断拉长,那个不断缩小的身影似乎凝成了一座雕塑,象征着所有默默跋涉在烂漫路上坚守一份寂寞和苦痛,努力拼搏的卑微者,伟大就从中孕育和诞生。

春日毕竟是令人心旌摇荡,醉人心魄的,沂河大桥下壮美的水波浮动着春光的耳钻,闪闪烁烁。上下翻飞的白鸟优雅的在平阔的江面上舞蹈跳跃着,显示出速度和力的健美。蓝天上高高的风筝载着童年的梦幻,填充了记忆力空白的一隅,温暖了心中冰封一冬的冷漠,让我们重新回忆起爱、理想、童话这些美丽羞涩的字眼,重新回想起那些充满彩色卡片的时光,那些个无拘无束疯狂的诙谐的交响乐。现实中的阴霾似乎被春天这个大大的闹钟惊跑了,只有欢乐和无可言传的幸福和喜悦。

春日是一个大大的闹钟,它驱散了我们所有的颓丧与困懒,所有的阴霾与烦闷用精神与信念教导人们,将幸福和希望带给人间,春天,可歌可泣的春天。

第五篇:生活是一个大课堂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可以学到很多。学骑自行车这件事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初二的一个暑假,我们家新添了一辆自行车。我快要初三了,连自行车也不会骑,所以妈妈给我买了一辆,一来让我学一学骑车,二来以后出门也方便,又可以用来锻炼身体。正值暑假期间,我有许多时间可以练习。由于晚饭过后有许多人出来散步,在小区里容易撞到人,所以我在中午时间进行练习。

七月的中午,太阳很火辣辣的照着地面,我一出门就后悔了。在这样的温度下练习,不要脱一层皮啊!果然,下午回到家中我躺在床上爬不起来了。接下来两天无论妈妈怎么说,我都不出去。妈妈说:“只不过天热而已,你就不想练了,又不是什么大困难,做事怎么可以半途而废呢!”听了妈妈的劝说,第三天,我又出去了练习了。我学习的进展很慢,只能一只脚踩在踏板上,另一只脚蹬地。两只脚踩在踏板上根本掌握不了平衡。一开始妈妈帮我扶住车子,不让车子向别的方向倾斜。到了后来就只在一边看着我。没有她的帮助,我根本没法把另一只脚踩在踏板上。平时看路上的人骑车都那么轻松,没想到我学就这么困难。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我尝试着双脚踩两下踏板。谁知没有掌握好平衡,车一下子冲向绿化带。我还来不及放开把手,就连人带车倒在地上。这下可摔得不轻,身上擦破了好多处,腿上还划了个大口子。这下我说什么也不肯练了,车就这样闲置在家中。

转眼间,到了寒假,一天我去房间找东西,看见了那辆车。妈妈看了我一眼,说:“你再试试吧!只要坚持,总会成功的!”我低下头说:“我已经练了一个星期了,还是连两只脚放上去踩几下都不行,怎么可能学会啊!”妈妈微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再去试试,说不定这次行了呢?”在妈妈的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继续练习。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两个星期后,我终于成功地学会了骑自行车。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遇到困难便退缩,不是所有人都敢想象用自己的力量解决它,所以许多人才会对自己还不到的目标顶礼膜拜。但学骑自行车这件事告诉了我,只要坚持就可以获得成功。

下载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大产业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

    劳动力转移第六章

    第一课 农民工返乡原因 农民工提前返乡主要是由近期国际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及对外贸易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企业违法用工成本提高等原因造成的......

    劳动力转移对策

    落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区委五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突出“三农”工作重点,用50%的时间,保证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抓好“三农”工作,确保年内打牢“三农”工作......

    劳动力转移5篇

    全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是制约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影响农民增加收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缓慢,就业领域和空间狭......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词:农村劳动......

    劳动力转移1

    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过剩: 1鼓励和鼓舞农村人口外出,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避免劳动闲置和浪费的状况。 2.发展就地城市化,一方面,就地城市化可以发展当地的经济,完善当地的基......

    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1 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

    小班音乐 我是一个大苹果

    文档仅供参考 小班音乐 我是一个大苹果 上海市音乐幼儿园 叶老师 活动目标: 1、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念儿歌,尝试改编儿歌。 2、懂得吃东西前要洗手。 活动准备:大苹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