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半年总结
2010年人口转移工作半年总结
今年年初以来,阿镇人口转移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旗委、政府会议精神,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围绕重点工作,加强调查走访,积极推进人口转移工作。现将上半年全镇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进展情况总结上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人口转移工作。上半年我镇共计转移农村牧区人口289人,其中:①举家搬迁111户、289人;②转移劳动力260人。在转移的人口中,转移到乡镇内部289人;从事第二产业的12人、第三产业的有160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96人,占所转移劳动力总数的74%。
(二)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10年我镇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报名工作顺利进行。截至6月底,完成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50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报名63人。从职业技能培训报名所选专业来看,计算机应用占60%;商品及市场营销占21%;其它专业(包括家政和餐饮服务、机电专业等)占29%。
(三)农村牧区劳务输出工作。今年上半年,全镇农村牧区外出务工的农牧民共计175人。从各项构成指标来看,21~40周岁的劳动力居多,103人,占58%;初中以上文化的居多,109人,占69%;外出务工在乡镇内部的居多,164人,占97%;从事二三产业的居多,175人,占99%。据抽样调查显示,外出务工者平均月收入为1900元。
二、采取的措施
(一)积极开展入户调查,制定方案。上半年,镇人口转移办公室紧紧围绕人口整体搬迁转移、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累计深入各村5次。并根据所了解到情况,制定了下一步工作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牧区人口转移。
(二)进一步完善人口转移信息体系建设,加大人口转移工作宣传力度。上半年,人口转移办公室加强宣传工作的多元华,畅通转移渠道,加大转移政策的宣传力度,全力做好各项转移服务工作。并通过信息简报和各村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发布各类信息12条。为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方面。一是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牧民进城(镇)务工的各项歧视性规定没有消除,转移服务难以跟上;二是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体系没有建立,因此当前农村牧区人口转不稳定;三是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资金投入不足;四是由于近两年来物价上涨的影响,各村人口转移举步难。
(二)搬迁方面。整体搬迁转移区农牧民的年龄相对偏大,外出就业困难,进一步增加了搬迁转移的难度;
(三)培训方面。培训经费严重短缺,补贴标准较低,职业资格鉴定等工作没有经费支持。由于培训补贴标准较低,学员只能进行短期培训,提升就业技能的作用有限。
阿镇人口转移办公室
2010年6月22日
第二篇:2010年巴拉贡镇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总结
2010年巴拉贡镇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围绕重点工作,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推进人口转移工作。从目前来看,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进展较为顺利。现将2010年巴拉贡镇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人口转移工作。据统计,截止11月30日,我镇共计转移农村牧区人口1157人(劳动力960人),其中:①举家搬迁370户、1157人;②常年外出务工在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960人;在所有转移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巴拉贡镇内部、镇外旗内的、旗外自治区内和自治区外的分别有341人、466人、73人和80人,分别占已转移劳动力总数的35.5%、48.5%、7.6%和8.4%;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别有244人、158人和558人,分别占所转移劳动力总数的25%、16%和59%;从文化程度来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611人,占所转移劳动力总数的63%。
(二)磨石沟移民区整体搬迁转移工作。
针对磨石沟居民十年来生活贫困的现状,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争取和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磨石沟移民区179户农牧民实施整体搬迁。镇里成立调查组深入磨石沟进行逐户登记,确认整体搬迁对象,现已确认可领取补助户99户309人。其中,一直在磨石沟的原住户90户289人,政府重复指定户9户、28人。按“三区”划分,禁止开发区44户、139人;限制开发区46户、148人;优化开发区9户30人。先期兑现4000元生活补贴,并在新建千户移民小区建设项目中按市场最底价格或以经济适用房的形式解决整体搬迁农牧民住房问题。
(三)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10年我镇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在我市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培训工程的带动下,顺利推进。据统计,截至11月底,我镇完成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2000人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00人。职业技能培训从专业来看,汽车驾驶与维修270人、占90%;其它专业(包括家政和餐饮服务、机电专业等)30人、占10%。
(四)农村牧区劳务输出工作。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牧区外出务工的农牧民共计2000多人次。从各项构成指标来看,20~40周岁的劳动力居多,1800人次,占90%;初中以上文化的居多,1200次,占60%;外出务工在镇外旗内的居多,1000人次,占50%;从事二三产业的居多,1400人次,占70%。据抽样调查显示,外出务工者平均月收入为2200元。经初步推算,今年我镇农村牧区劳动力外出务工总收入约为2500万元左右。
二、采取的措施
(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意见,编制工作方案。今年,我镇紧紧围绕磨石沟移民区搬迁转移、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沿河劳动力的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累计深入基层达5次之多。并根据调研情况,编制了工作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牧区人口转移。
(二)进一步完善人口转移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大人口转移工作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各村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畅通转移渠道,加大转移政策的宣传力度,全力做好各项转移服务工作。并通过新闻媒体、信息简报和等多种渠道发布各类信息10余条(篇)。这不仅为镇领导的决策提供了依据,也为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三)强化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加快工业化步伐,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则是巴拉贡镇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以发展工业、壮大城镇经济总量为目标,与城镇建设紧密结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围绕中小企业创业园区,充分发挥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效应作用,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聚。通过园区推动,进一步加快工业化步伐,为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村人口更快更有效地得到转移消化。预计中小企业创业园区能为巴拉贡地区解决1000多个就业岗位。
三、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工作方面。一是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得到全面建立,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牧民进城(镇)务工的各项歧视性规定没有消除,转移服务难以跟上;二是支持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体系没有建立,因此当前农村牧区人口转移随机性、不稳定性较大;三是全镇城镇化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
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规划的滞后,严重阻碍着转移出来的农村牧区人口的安臵;四是农村牧区人口转移资金投入不足.(二)整体搬迁方面。一是整体搬迁转移区农牧民的年龄相对偏大,外出就业困难,进一步增加了搬迁转移的难度;二是到目前,没有出台较为完善的整体搬迁转移配套政策,广大农牧民对整体搬迁转移的政策稳定性顾虑较多,也增加了搬迁转移的难度;三是整体搬迁转移的投入严重不足。从目前看来,推动整体搬迁工作,只能依靠国家的大项目支撑,而本地财力投入非常有限;
(三)转移培训方面。一是培训专业过分集中,大多都集中在汽车驾驶员上,有待于进一步拓宽专业面;二是培训经费严重短缺,补贴标准较低,职业资格鉴定等工作没有经费支持。由于培训补贴标准较低,学员只能进行短期培训,提升就业技能的作用有限;三是我镇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不足,部分符合我镇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在职业技术学校没有设臵,而去外地进行培训,对农牧民来说,既不方便,费用也太高;四是部分专业培训后与企业对接较为困难。
四、以后的主要工作
在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方面。一是要加强项目管理,扎实做好国家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我镇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二是加大培训专业的开发。开发前景看好、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的专业,如电力专业、机械铸造、水泥化工等;三是培训周期方面,要进一步扩大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并拿到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四是在搞活培训机制的前提下,争取培训资金,提高补贴标准,特别是提高生活困难农牧民的补贴标准,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五是进一步做好培训后的就业跟踪服务工作,真正做到扎实培训,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
巴拉贡镇人口转移办
第三篇:2013年县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2013年**县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2013年,**县劳务输出计划任务10.01万人次、8.68万人(市任务10.01万人次、8.679万人),其中,六个月以上稳定务工6.19万人(市任务6.181万人)。培训农牧民2万人(市任务1.9万人),其中技能培训4000人(市任务3680人)。举家外出4255户(市任务4255户),转移农村牧区人口13616人(市任务13614人)。劳务输出收入8.3亿元,农牧民人均劳务输出收入2515元(市任务2500元)。
2013年**县劳务输出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为主线,以技能培训为重点,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扶持培训机构、中介组织、中介人,在加强职业农牧民队伍建设的同时,通过宣传引导和典型引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实现农村牧区人口向建制镇和中心城市稳定转移。
突出重点,做好农村人口转移工作。一是宣传引导,使农村人口转移工作深入人心,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通过政府协调、宣传引导和典型辐射等手段,做到上上下下达成共识,以劳动力转移为先导,实现农村牧区人口向建制镇和中心城市转移的目标。二是通过培训,使转移后的人员进入企业并逐渐成为主力军,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和相对固定的工资收入,成为长久的城市居民。三是支持劳务输出中介人,在向外介绍劳务的基础上,组建本地的专业队伍,吸纳农民工参加,常年承包专项工程,以先转移劳动力再转移农村人口的方式,在把农民转变成工人的前提下,实现农村人口举家向城镇转移。
充分利用媒体,发挥应有作用。一是继续编辑《**县劳务输出》通讯。印发工作安排、阳光工程培训、春季用工招聘、劳务输出形势分析和技能培训开展情况等内容。二是继续维护更新好“**县劳务输出”网,以新浪博客的形式链接**县党政信息网,满足社会各方面浏览**县劳务输出工作、统计、公示、招工、剪影等内容,给人们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全面、更直观平台。
到2013年11月份,全县劳务输出100272人次、91807人。稳定务工62000人。培训农牧民22000人,其中技能培训4130人。举家外出4255户,转移农村牧区人口13616人。全县劳务输出总收入8.3亿元。农牧民人均劳务输出收入2515元。
2012年,**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一百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为了做好试点工作,我们着重做了三件大事:第一,确定基本思路。确定**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思路是:**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长期、全面、系统、综合教育为主线,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依据农民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鼓励和支持公立和私立及县内和县外培训机构和组织共同参与,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规模对农民进行全方位培训和培育,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技能、有责任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第二,做好基础工作。印发《**县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认定管理制度》,根据全县主导产业分布情况和优势产业特点以及农牧业发展方向,有重点、有侧重地把1000名新型职业农牧民的名额分解到十二个镇场,要求各镇场进行调查摸底和初步认定,并将认定名单和档案报送县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之后又印发文件,确定刘增军、温忠、吴继军、丁乃民、张桂华、陶占富、于永文、陈洁等150名农牧民为**县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制定了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时间表和路线图。第三,实施“三动战略”。一是开展“文化穿线”活动,二是采取“掺沙子”和“挑珠子”行动,三是实行科技院校与产业农民双向互动。通过培育,一支有技术、有技能、有道德、有责任、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在成长。
成绩面前也显露许多不足:一是农民工技术、能力、素质偏低。个别农民工不讲诚信,不适应城市生活,不专一钻研业务,没有长远打算。二是培训的运作与农民的意愿不合拍。表现在培训时间与农民工闲暇时间不合拍,讲授的方式与受训对象的接受习惯不合拍,项目要求与农民期盼不合拍,讲课内容的深度与农民的文化程度不合拍。三是在农民工的观念中存在着传统保守思想。不敢走出去,怕在外面学坏了。四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单凭农广校的力量,微不足道,无法满足对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等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培育。
今后,我们将树立为返乡创业而打工的理念,为主导产业而培训,重点培训红干椒品种鉴别和栽培技术、茉莉香葡萄栽培技术、香瓜种植高产技术、苹果和苹果梨苗木选择和栽培技术等专业的培训。协调帮助各镇场、相关部门和单位、**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社会私立培训机构、企业内部培训学校,设立“流动讲堂”,讲授急需的知识和应尽的义务以及所负的责任,共同开展好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让农牧民走上“吃专业饭、挣技工钱”的路子。
第四篇:门关于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实施
【法规名称】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颁布部门】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查看
【发文字号】 青政办[2004]153号
【颁布时间】 2004-08-14
【实施时间】 2004-08-14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关于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四年八月十四日
关于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
(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财政厅2004年7月28日)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进——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和《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发[2003]15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br /br /
一、基本原则br /br /坚持从实际出发,医疗救助水平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坚持属地化管理,救
助重点对象,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扩大覆盖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信”原则;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br /br /
二、救助对象br /br /持有《五保供养证》的农村牧区五保对象;持有《农村牧区特困户救助证》的农村牧区特困人口;持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证》的农村牧区特困优抚对象。
对以上人员,由县级民政部门核发《青海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证》,享受医疗救助。
三、救助办法及标准
(一)省上根据东部、环湖、青南三个地区的不同对象、不同标准,依据享受医疗救助的人数和所筹集到的资金总额,核拨医疗补助资金。
(二)对确定的三类救助对象每人补助10元。在已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资助其参加当地新型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地区,补助的10元钱纳入到医疗救助资金总额中,统筹使用。
(三)救助资金总额中,除资助救助对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外,对五保户按西宁、海东每人年50元,海北、海南、海西每人年70元,黄南、果洛、玉树每人年90元的标准给予门诊补助。剩余资金的40%作为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门诊医疗补助资金,60%设立五保户、特困户、重点优抚对象大病医疗统筹基金。
(四)门诊补助资金用于救助对象在乡镇卫生院或由县有关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支出。
(五)大病救助的办法及标准。
1、已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医疗救助对象因患大病、重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费用仍然过高,导致家庭生活难以维持的,按照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的申报审批程序审批后,按大病医疗救助标准给予补助。
未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地区,医疗救助对象因患大病、重病需住院治疗,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按照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的申报审批程序审批后,按大病医疗救助标准给予补助。
2、大病医疗救助资金的申报审批程序。医疗救助对象向村(牧)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病情诊断书、必要的病史材料、医药费支出凭证、居民身份证、《青海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证》等相关材料,由村(牧)委会进行初评,并将评议后确定的享受医疗救助对象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3日。无异议的,上报乡(镇)政府审核,并再次张榜公布需救助者名单,无异议的,填写《青海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大病医疗救助审批表》一式三份,报县民政局审批,批准享受医疗补助金额,并在《青海省农村牧区特困人口医疗救助证》上登记备案。
3、大病医疗救助标准:一次住院发生费用100元起报,100元-500元(含500元)的补助50%;500元-1000元(含1000元)的补助55%;1000元-1500元(含1500元)的补助60%;1500元-2000元(含2000元)的补助65%;2000元以上的按70%补助,但最高补助标准不超过1500元。全年累计补助金额不超过1500元。
四、资金来源
采取多渠道筹集的办法:争取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安排一部分,彩票公益金留归本级民政部门资金中安排一部分,社会捐赠、专项募集,基金利息及其他资金。
五、基金管理
(一)医疗救助基金专款专用,不得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
(二)农村医疗救助基金收支计划由县级民政部门商财政部门后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民政部门定期向同级财政和上级民政部门报送救助资金执行情况。
(三)县级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汇集、核拨、支付等业务。县级民政部门设立农村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核拨、支付和发放业务。
第五篇: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文章标题: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
今年来,县委、政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五原县转移就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的五年,我们将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力度,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种植创新、养殖突进、工业强兴、三化推进”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对外输出和就地转移的原则,使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现将“十一五”期间我县农牧民转移和培训规划制定如下:
[最规范的文秘资料网-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写材料的都知道!]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的市场就业机构,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我县的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为农牧民就业创造宽松环境。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期间,全县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占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50以上;农牧区劳动力培训占转移就业人数的60以上。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实现人口进城、工业入围、产业集中和要素聚集,积极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预计到2010年,全县城镇率达到53以上,为有效吸纳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走好第一步。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对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摸清情况、统筹安排,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列入当地发展计划目标,层层分解,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和培训工作的经验,分析解决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
(二)加快发展经济,努力扩大就业渠道
发展经济是解决城乡劳动者的根本出路。要把经济发展与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结合起来。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民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所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托我县新兴的重化工等龙头企业和特色市场以及工业园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的建设,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大限度地实现农牧区劳动力就业的规模效益。
(三)逐步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
要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所有求职的城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农牧民工的职业素质,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就业”的规定,规范企业招工行为,消除一切制约农民工就业的障碍,维护农牧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全方位地为农牧民开放,实行免费职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就业训练等一系列就业服务。全县利用五年的时间完成镇(街道)劳动保障平台的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网络建设,使全县的镇(街道)办事处的劳动保障平台真正达到符合“六到位”的标准。
(四)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等各类职业院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和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农牧民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职业教育机构和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牧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级就业训练中心的作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大力推进先进适用技术和农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培训。对农牧区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开展以就业政策、法律法规知识、怎样找工作、劳动合同、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维护权益和城市生活常识为主的引导性培训。还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订单式定向培训,使更多的农牧区劳动力掌握专项职业技能,对职业培训结业的农牧区劳动者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行“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机制。
(五)加快农牧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农牧民工的特点,实行相关的社会保险措施,用人单位和农牧民工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城镇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失业保险条例》为其招用的农牧民合同制工人办理参加失业保险手续,由单位履行缴费义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应当为符合条件的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
全县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牧民工参加工
伤保险。
逐步要为不稳定就业的农牧民工建立大病医疗保险,探索和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农牧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
(六)建立和完善进城就业农牧民权益保障制度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切实解决企业在安全生产设施、劳动保护条件、职业病防治、使用童工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
强对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支付工资和兑现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要依法严肃查处。
(七)取消限制农牧民进城务工的一切不合理规定
各有关部门应对现行有关政策进行清理,对不利于农牧民进城务工的限制性政策应坚决取消。要进一步疏通农牧民进城务工的渠道,改善农牧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单位用工、子女入学、管理监督都要一视同仁。
(八)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效果
要充分利用各新闻媒体和信息网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不断提高对农牧民进城就业的认识。定期开展以“改善农牧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牧民工权益”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农牧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以便做好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工作,使我县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农村富余人口转移就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