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xxxx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肇庆市国资委的指导下,以中心为依托,强化管理,规范运作,不断研究、探索公共资产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使之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实现公共事业建设的良性循环。到目前为止,全市实施国有资产统管的单位共有136个,账面资产总量达 15.8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账面存值12.24亿元。几年来,全市实现国有资营运收益达10.24亿元。
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理清管理工作思路,深化资产制度改革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规范非税收入,整合政府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进一步推动城市经营发展,这是xxxx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依法行政、廉洁行政的一项重要新举措。由于历史、制度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过去,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经营性资产收益出现坐收坐支等问题。由于管理不严,部分单位造成国有资产的闲置、浪费和低效使用,甚至形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滋生腐败的隐患。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成立之后,特别是2006年以来在新一届市委领导下,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根据市政府赋予的职责,实施了对全市国有资产统一监督管理,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并对如何深化我市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主要是坚持“改革、规范、盘活”,注重“建机制、强管理、打基础”,做到“一个坚持、两个目标”。即:坚持“资产所有权国家所有,单位占有、使用 ”的原则,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代表政府行使监督管理权的管理模式。以实现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使用,防止流失,确保国有资产的科学、合理、节约、高效配置使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充实管理监督职能
1、明确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全面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共资产管理工作,印发了《关于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职能的通知》,市编委会印发了《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机构编制方案》,赋予了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一是贯彻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管理、运营、调配全市国有资产、资源。二是制定全市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明晰产权并组织实施产权管理和监督检查。三是负责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及所属企业资产的产权变动和资产处置的审批和监督,推动资产的合理配置、节约和有效使用;四是收缴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经营性资产收益,对经营性资产收益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并监督其实现保值增值。
2、成立城市经营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市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国土、工商、市政、计划、建设、房管、监察、审计、规划、人行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印发了《关于城市经营和公共资产管理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及各部门所履行的职责,确保城市经营、规划、建设的目标、方案、项目及可行性经营方式、方法、办法等得以研究论证、贯彻落实,使城市经营工作积极、稳妥、有序进行。
3、成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稳妥推动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组长由主管城市经营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及成员单位由纪委、监察、财政、审计等组成,对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三)创新资产管理机制,出台一系列强化、细化国有资产管理规定。根据财政部〔2006〕
35、36号令,结合xxxx市实际,研究制订了《xxxx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试行办法》、《xxxx市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管理的若干规定》和《xxxx市国有资产处置委托拍卖的若干规定》,市政府还批转了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等,进一步规范了国有资产管理和资产收益管理工作,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将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对国有资产的处置、产权交易的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初步搭建起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的一系列制度框架。
一是产权交易审批制度:明确了资产处置,必须先向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并上报市政府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凡未经批准的,任何单位都不得随意处置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同时规定了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权限,由分管的市领导签署意见后,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批。
二是产权交易评估制度:规定了任何国有资产产权交易都必须委托能保持中立、依法依规操作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评估行为,并为产权交易提供准确可信的参考数据。
三是产权交易入场制度:规定了土地产权交易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运作规则。要遵循自愿、诚信、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严格按照申请登记、挂牌公示、咨询洽谈、公开竞价、签约成交、结算交割、交易鉴证和变更登记等程序进行,确保交易行为依法规范运作,防止国有、集体产权权益受到侵害。
四是产权交易资金管理制度:明确了凡国有产权交易收益均属政府性收入,其资金必须全额纳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截留、挪用、侵占等违法违纪行为。
五是产权交易备案审查制度:明确了所有国有资产转让处置的呈批资料、审批文件等必须报市监察局备案审查,并在审查批准后方予公布,使国有资产转让处置的整个过程都在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充分利用电子审批监察系统实现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情况的动态监管。
(四)组织清产核资,全面摸清家底,为实施国有资产统管夯实基础。
首先是成立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城市经营的副市长担任,成员单位由纪委、监察、财政、审计等组成,积极稳妥推动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其次是制定《xxxx市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工作方案》,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全市政府性资源经营权、使用权清查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资产清查。按照“单位自查、主管部门核实、公共资产管理中心接收或登记”三个步骤,对全市国有资产实施全面的清查,通过清查核定资产,明晰产权,与资产评估工作结合起来,对没有入账的或账面不能反映其实际价值的土地、房屋、建筑物重新评估,核实价值。并要求资产使用单位将全部土地证、房产证移交市公共资产管理中心统一接收管理。真正摸清了国有资产“家底”,为科学、规范管理国有资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成效
一是规范了资产管理行为,强化了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人的地位,避免了政府所属职能部门、单位随意、擅自处置国有资产。
二是利用资产统管平台,对资产实行统一管理、配置、调剂使用,降低了行政成本,盘活了闲置资产。
三是规范了国有资产经营性收益的管理,杜绝了国有资产流失,从源头上防止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四是通过资产统管,提高了国有资产产权观念的认识,促进了廉政建设的有效发展。
五是实施了城市经营理念,吸引了众多外商和民营企业在xxxx投资置业。
近年来,xxxx市“三个五”城市建设品位显著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日趋完善,2006年至xxxx年,xxxx市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市,xxxx年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xxxx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1.38亿元,财政综合增长率居全省第六;在全省67个县(市)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排名中跃居第三名,实现了历史新突破。
三、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体会
(一)加强资产营运,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近年来,xxxx市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紧紧围绕“资产统管、融资运作、经营生财、滚动发展” 的经营理念,抢抓机遇,突出重点,通过运用存量固定资产投资,加大资产营运力度,积极盘活闲置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例如在2006年底,xxxx市通过招商引资,将本市闲置多年的140亩土地,以高出底价2.7倍的3.54亿元成功转让,盘活了该地块并实现了保值增值。
(二)加强经营性资产监管,按市场化运作规范资产交易行为,提高了资产经营效益。重点加强和规范经营性资产公开招租行为,通过推行公开招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产经营(出租)增收创收。其中招租创收比较突出的有市工商联辖下位于城区中心仅40平方米的商铺,原来年租金仅1.8万元,通过向社会公开竞投招租,年租金额达到6.05万元,增收4.25万元,增幅达到3.36倍。市金叶公司辖下位于龙江路约120平方米的3卡商铺,原年租为13万元,通过向社会公开竞投招租,年租金额达到近76万元,增收63万元,增幅达到4.3倍。
(三)着力整合资产资源,挖掘资产融资潜力,推动文化优雅之城建设进程。以资产统管为平台,充分利用资产的融资能力,为城市建设筹集资金,为加快城区街道建设、旧城区升级改造,扩大新城区规划、改善投资环境,完善路网、电网、管道、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xxxx市通过全面实施国有资产统管,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资产管理工作已经初步走上了一条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与城市经营的有机结合,为该市国有资产营运,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有资产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不足, 对资产的登记、入账、清点、保存等管理不严,手续不全。二是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等。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加强公共资产管理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教育与宣传,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对实施国有资产统管的认识水平和政策理解能力,消除思想误区,自觉配合做好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
(二)加强部门协作,通过资产统管平台,提升与财政预算、政府采购等部门的协调能力,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操作程序。
(三)继续加大对国有资产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严肃产权交易纪律,严格把好政策法规关、资产交易评估关、资产处置审批关、公开拍卖制度关,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发生。
(四)继续加大资产营运力度,尤其加大对国有企业资产的监管,开拓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领域新渠道,积极盘活闲置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第二篇:粮管所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xx市xx粮管所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
近几年来,xx市xx粮管所紧紧围绕改革创新、搞活经营、强化管理、稳定发展的思路,积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在确保完成市局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xx粮管所共有固定资产原值752万元,仓房7812平方米,附属用房
7418平方米,国有划拨土地面积94445平方米。该所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理顺产权关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盘活存量资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主要是针对资产运营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寻求对策和解决的办法。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主要碰到和发现了以下三个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薄弱,资产存量账物有误。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不断改革,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企业的仓房、设备、场地等固定资产均出现了部分闲置, 各种类型企业和项目在粮食系统内落户,投资主体亦是多元化。近几年,粮食经营管理体制和粮食财务管理体制的几次大的变革和几次大的财务挂账调整,也直接影响了企业产权经营机制的形成。在以经济效益作为衡量企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只重视企业利润状况,而忽视了对企业国有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指标的考核。由于宏观上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指导和监督上的力度不够,致使一些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对国有资产的增减变动账务处理不及时,出现账物、账账、账表不符等情况,最终导致了企业国有固定资产存量失真,宏观管理失控的现象。
二、国有资产的维修与保养不及时,完好率降低。
我市粮食系统内绝大部分的仓房均属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所建, 在计划经济时,为满足征购粮、周转粮和各级储备粮的需要,旺季中满负荷工作,目前破损率相当严重,加上近几年粮食企业资金紧张,专用维修资金不济,正常的维修与保养不及时,对国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受到直接的影响。对国有资产管理观念淡薄,对仓房设备管理粗放,没有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维修与保养的管理制度,对国有资产只使用,少维修轻保养,甚至不维修不保养,对维修不投入资金,加速了国有资产的损坏程度;导致仓库、设备完好率低下,这些资产只能提前报废。
三、国有资产部分闲置,得不到充分利用。
粮食流通市场化后,国有粮食企业各级储备粮的计划任务相应减少,由此就出现了仓房、设备和场地的相对闲置。对这部分闲置的国有资产放松管理,不加问津,或者随意处置,甚至是长期无偿使用,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国家财产遭受了不应有的损失。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 xx粮管所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对企业国有资产科学管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具体做法从三个“强化”入手:
一、强化领导,资产管理工作真正纳入工作日程。
xx粮管所领导一班人非常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并把此项工作纳入主要工作日程,从基础工作抓起,把工作抓实、抓出成效来。一是制定方案,列出计划,逐渐理顺管理中的各种关系;二是勤检查勤监督,及时做好对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的监督检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对策,及时纠正各类问题;三是健全账目,对所有资产重新核准、登记造册,并结合会计达标升级活动,针对存在问题,实事求是,健全原始纪录,保证账物,账账,账卡相符,为掌握企业国有资产存量,编制真实、可靠的原始依据;四是落实责任制,增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感,所领导分派一名副所长具体负责,所长总负责,对擅自转让、变卖或丟失、损坏的国有资产要逐级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二、强化制度,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
为进一步做好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根据粮食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一方面,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积极采取有利措施,适当控制压缩其资产投入,减少因投资不当而造成新的资产闲置和利用率低的状况。通过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体制,防止和纠正各种损害国有资产权益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各租赁企业的安全管理。加强以安全为重点的各项管理工作,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全所目前有30多家承租企业(个人),每年年初,所对各承租企业业主都签订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环保安全责任保证书,坚持每月9日“安全检查日”制度和不定期安全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了企业和承租方人、财、物的安全和资产的完整,至今未发生任何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事故。
三、强化管理,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益。
我们在组织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如何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使闲置的国有固定资产盘活,关键要加强国有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管理。一是根据不同的种类、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建立健全维修保养制度,以保证仓房、设备的完好率,提高效用效能,改变以往重购置轻维护的偏误,真正达到终生管理的目的;二是对闲置的仓房,设备及场地通
第三篇: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文章
改革体制
完善制度
全力推动国有资产“公开、公平、公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难点,也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当前,资产与预算、资产与财务、实物与价值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相对滞后,成为影响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因素,甚至阻碍了财政改革与发展。作为资产监管机构的责任人,我们不能漠视它对财政机体的侵害,有责任、更有义务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岗位上,用发展的眼光,去推动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用务实的态度,去促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用敢于冒险的精神,去担当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的实践者。
一、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化管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为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体制,产权管理分散,管理责任不明,公共产品占有不均,政府对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能力、调控能力不断下降,资产配臵随意性大,行政
运行成本、财政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资产管理效率低下。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而且制约了财政改革与发展。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产权政府所有、单位有效使用、财政有效监管”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体制,就是从根本上改变国家虚拟的产权所有,打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占有、使用的界限,所有资产产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有,单位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使用保管资产,财政部门履行资产管理职能的资产管理体制。建立产权明晰,监督有力、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着力推动资产信息化、科学化管理。
推动资产信息化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需要。目前,我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纳入资产信息系统管理,有少数单位利用资产管理的漏洞,无偿占有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因此,我们要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包括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差额补助单位、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企业,全部纳入资产信息系统管理范畴,努力实现从资产“进口”到资产“出口”的全过程监管。
二、不断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行政事业资产“公开、公平、公正”管理。
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资产管理新秩序,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资产管理的必然趋势。建立产权清晰、配臵科学、使用合理、管理规范、监督公正的的管理制度,就是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资产管理的实际,结合财政发展的需要,紧紧依靠法律、法规、制度,来推动行政事业资产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一是建立“统一集中管理、统一租赁合同、统一收费票据、统一竞价经营、统一收支渠道”的国有资产租赁经营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虚拟折旧制度,积极推动编制行政事业资产配臵预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使用的无偿性和资产形成的来源不计成本,是造成行政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公共资源占有不均,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根本原因。建立行政事业资产虚拟折旧,是减少行政运行成本,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化解财政支出矛盾,建立资产配臵预算的有效方法。虚拟折旧,就是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按照一定的折旧率乘于
固定资产原值计算虚拟折旧。编制资产配臵预算,包括虚拟折旧、国有资产收益两个部分,年末,我区固定资产原值***元,按照2%提取固定资产虚拟折旧,**年应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元,**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臵收入、门面出租收入近**万元。政府可以按照出租收入的20%提取资产配臵预算调节基金。**年资产配臵预算**万元。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虚拟折旧,积极推动资产配臵预算编制工作,是推动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三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建立资产专管员制度。积极推行资产专管员制度,解决单位资产管理缺位问题。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严重脱节,有的单位甚至将资产管理交给非财务人员代管,财务人员成为资产配臵、资产处臵、资产收益的被动管理者。建立资产专管员制度,明确财务人员的监管职责,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有效手段。资产专管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资产处臵、购臵、收益等各项资产管理工作,建立单位资产使用责任人制度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审
检、考核工作。确保资产管理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切实解决管理移位问题。
四是建立资产处臵、产权交易平台,促进资产规范化管理。资产处臵、产权交易是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资产管理的难点之一。搭建资产处臵、产权交易平台,是推动资产“公开、公平、公正”管理的基础,也是遏制随意处臵、权钱交易的重要手段。通过资产处臵、产权交易平台,可以将行政事业单位闲臵资产、不需用资产、报废资产,经过维修、加工等方式,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价值。通过公开竞价、公平竞争的方式,使行政事业资产收益最大化。
五是整合财政信息资源,全力推动资产精细化管理。建立财政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是实现资产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前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树立精益求精和依法管理的理念,应用信息化、专业化、系统化管理技术,建立健全工作规范、责任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管理,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管理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
地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效能。当前,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行政、资产、教育等管理软件,互不兼容,使财务人员工作负担过重,出现忙于应付管理软件的现象。因此,建立财政管理软件共享机制,是财政管理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资产与预算、资产与财务、实物与价值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只要我们始终站在客观公正、大公无私的立场上,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去推动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一定会成为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亮点工程。
第四篇:资源性国有资产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我市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长期以来,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勘察、开发和利用一直十分重视,也分别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对自然资源的市场属性和管理从观念和管理上都有待加强,尤其体现在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方面,导致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流失严重和过度开发利用等一系列问题。现试作以下几点思考。
一、资源性国有资产主要涵盖的范围
资源性国有资产,是指在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下,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资源性资产,主要包括在我国主权管辖之下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土地、水流、森林、矿藏、山岭、荒地、草原、滩涂等。我市的资源性国有资产中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利资源等储量十分丰富,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目前,我市资源性国有资产具体包括:河道砂石开采权,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搅拌混凝土(含需特殊加工的建材)、民用爆破等特许经营权,温泉资源的开发权、经营权,公共场所广告牌经营权,城市公共设施经营权,公共场所车辆停放和服务场点经营权,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经营权,道路、桥梁、公园、河堤、广场、景观、人防设施等城市公共资源的冠名权、广告权,旅游景区、景点经营(使用)权,国有林地经营权、建筑垃圾消纳场经营权、注册商标转让、加油(加气)站、码头经营权等公共资源、公共产品
多头管理或乱不作为、乱作为,容易造成国有资源的流失和浪费。而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法律多以行政法为主,处罚措施多以罚款方式,收益成本大于违法成本,起不到法的规制作用。因此,应尽快完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明确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概念、范围、种类、性质、权属、评估体系、监管机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同时,要对现有单行的资源行业部门法进行修改,与宪法相宜,这样有利于防止各类法律、法规之间产生矛盾和抵触,也为解决纠纷提供便捷途径。
(二)规范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程序
要健全完善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评估体系,建议由市国资管理部门授予具有资产评估资格的社会公正性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市国资管理部门审查备案。未经市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资产评估资格的中介结构评估的,一律不得从事资源开发和利用。如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的应当进行资源性国有资产评估或咨询,国资部门负责办理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评估和备案工作。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评估和备案,是企业设立、产权登记、经营使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必备条件。未经评估备案者,有关管理部门不得办理相关审批、发证手续。凡以经济功能为主、以市场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开发和使用,在符合国家使用规划和不影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除公共利益需要外,都必须进入公开市场转让,坚持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方向,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特许经营等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方式确定使用
者或经营者。
(三)厘清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职责
只有建立科学的监管体系,才能确保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要厘清部门职责,建立纵横交错、分工明确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各主管部门要在法律规定的职责内,负责抓好本行业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对国有资源的转让、收益、环保、治理和公平公正性负直接责任。国土、水利、林业、市政、城建、交通、旅游、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把好准入关、程序关、收入关,确保资源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建立资源性国有资产登记制度
对资源性国有资产实行实物管理,建立资源性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制度。实物登记制度是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建立完整、系统的资源性国有资产实物登记制度,才能以此为指导,了解当前辖区国有资源的存量分布情况及流量变化情况。实物登记制度有助于保证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完整,有利于明确经济责任,使企业在开采利用各种资源时根据数量、品质付费,可以杜绝一些小企业和低效率企业对资源的滥采行为,确保资源性国有资产实物的安全和完整。
(五)建立资源性国有资产开发保护基金制度
对生态型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见效周期长、民间资本不愿投资的,环保性能高的经营性自然资源的开发提供经费支持。这部分
--
资金一方面来自社会公益捐款,另一方面来自财政预算拨款和经营型企业的环保税。经营性企业的环保税作为税种之一,是专门由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或公司承担的一种负担,这种税收可专项款用于环保事业的发展,有利于鼓励人们对资源的爱护,解决国有资源取得、交易、保护过程中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冲突,体现出法的人文价值。
第五篇: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调研报告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分布在政府机关、人民团体、科教文卫、体育等公共部门,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和公益服务方面。由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形成比较复杂,所以对其监管和改革非常困难。正因如此,党的十六大要求在建立全国经营性资产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允许各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管方式的探索。中央领导在这一问题上也有明确指示,黄菊副总
理指出地方非经营性资产授权国资委监管可以继续探索并要及时总结。近日,我们对全市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就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现状和如何加强管理与营运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一、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状况
根据全市2004年汇总会计报表统计结果,截至2004年底全市国有资产总量96.49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79.72亿元(不含土地),占总量的82.62%;市直国有资产总量36.87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26.94亿元(不含土地),占总量的73.07%。数据表明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占绝对比重。
从近几年国有资产统计结果看,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由1994年的31.1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79.72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5%以上,递增态势强劲,增长速度较快。这块巨额资产一方面为加强地方政权建设和推进社会事业进步积累了一定的物资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将资产转化为资本资源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管理现状及成因
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财政等分管部门做了很多工作,对确保地方政权建设和推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成绩和作用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目前也确实存在一些令人堪忧的问题。
(一)无偿占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需要,具有明显的非经营性、服务性、无偿性的特点。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也产生了负面效应:一是部分单位由于利益驱动,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的占用更多更优的国有资产,在资产配置上存在一种自我扩张的冲动,实行超标准的配置,背离了合理、节约、高效地配备和使用的原则,既造成了单位之间的相互攀比,又造成了资产的闲置浪费;二是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收益由各单位自行支出,既吃“皇粮”,又吃“杂粮”。既造成了部门之间的苦乐不均,又为滋生腐败提供了土壤,影响了“公仆”形象。
(二)无规处置。根据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法规政策,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处置时,应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填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经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单位均未按规定申报处置,而是自行处置所占用的国有资产。主要有:
1、转让出售。某单位未经任何报批手续,擅自将2440㎡的办公楼以42.8万元价格出售,以解决单位政企合一遗留的职工买断身份和社保基金;另一单位正准备以同样的理由将占地2999㎡、建筑面积3944㎡的办公楼予以出售;有的单位擅自将本部门办公楼变现,将所获资金为职工购房。
2、抵押贷款。某单位用13936㎡的国有土地进行抵押,为下属公司贷款900万元;用5333.6㎡的国有土地为本单位抵押贷款100万元,一旦不能偿还贷款,被抵押国有资产所有权就会发生转移。
3、私自开发。某单位为解决本级和下属单位干部职工住房问题,将办公楼拆除,在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4、转移资产。某单位将账面价值为85万元的房产转入下属经营实体,没有按规定程序报批,没有对资产进行评估,也没有按规定上缴“非转经”占用费;若经营实体在经营中亏损或将账面做成亏损,用这一房产偿还债务,国有资产便难以追索了。另一单位在机构改革合并时,实行人合财不合,合并过来的资产仅是一栋已被抵押给银行的楼房,其他资产去向不明。
(三)无序管理。主要表现为:①资产形成渠道多头。行政事业单位可用于购建资产的经费,如行政经费、基本建设资金、事业费以及采取行政手段筹集的资金等分别来自不同机构和渠道,设立不同的账户,单位财务难以反映整体资产状况;②缺乏有效的资产预算管理机制和必要的管理程序;③房地产产权证的权属登记人混乱。有登记在部门的、有登记在部门下设机构的、有登记在下属企事业单位的。④财务管理不规范。一些单位对于固定资产更新、维护所形成的资产,调入、捐赠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甚至不入账;对于已经报废和已作处置的资产也不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造成帐外资产数额巨大,账帐不符、账实不符的问题普遍。经过几次行政事业单位清产核资都未能真正摸清家底,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前清后乱。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出现这些弊端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管理职能不顺。2002年机构改革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能是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管理,机构改革时为了上下管理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