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源环境概论课程论文要求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课程期末考试 论文(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资源与环境概论 任课教师:冯海艳
学时:32
开课院系:地学院地球化学教研室 开课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1月
论文写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论文选题应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或世界范围内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或举措。
可供选择的题目:
1)“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或“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或“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3)“资源的开发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或“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和对策” 或“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
或“资源开发利用及环境与生态保护问题探讨”
4)“资源化问题的分析探讨”
或“资源化问题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
5)“资源的环境生态效应与资源化利用”
6)“新能源在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
2、论文要求主题明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0~20分)。
3、列出与论文有关的参考文献 5~10篇,(0~20分)。格式参考: [1] 吕一河,陈利顶,傅伯杰.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2001,9(4):422-429.4、字数在2000~3000字之间(0~10分)。
5、报告用A4纸手写或打印(正文五号宋体),要求卷面整洁,格式规范,没有错别字(0~30分)。
6、严禁相互抄袭和直接下载他人作品(0~20分)。
7、最终分数由三部分组成:出勤率15%,平时成绩25%,读书报告60%。
8、提交截止时间为12月24日。
任课教师:冯海艳
教研室主任:杨忠芳
2010年11 月24日
第二篇: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论文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论文
论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姓名: 班级: 学号:
2012年 41
月 7日
论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经过有关部门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国环境状况正在由环境质量总体恶化、局部好转,向环境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转变。但是,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还是很大,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破的程度还在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一切地区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环境、经济现状分析
1.生态环境现状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渡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对资源的过渡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2.我国的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任务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综合国际还不强。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式,必须坚持基本国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订切实可行的分阶段目标,改善生态、治理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1)工业污染
把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主线,实施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工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城市环境保护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结合城镇化发展战略,强化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重点解决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垃圾污染,使大中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
3)农村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同时,开展农村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4)海洋环境保护
坚持河海统筹、陆海兼顾,以陆源污染防治为重点,以事实碧海行动计划为截体,加强对近海岸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渤海碧海行动为突破口,全面推动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力争海洋污染损害的速度和范围有所控制米海洋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5)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开展生态环境本底调查,编制全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努力减少人为生态破坏,力争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以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点。
6)核安全和辐射环境监督管理
加强在役核设施的安全运行监督,做好新建设核设施安全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建造过程的现场监督和核承压设备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核材料管制,做好中、低放射性废物的收贮和管理,开展退役核设施安全处置的政策和技术研究。
3.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增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但是在高增长中,也存在一定的周期波动。近
几年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已呈振幅缩小、基本稳定的特点。1998~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谷底值与峰值在7.1%~9.1%之间,相差2百分点。在此之前,最低谷低值与最高峰值在3.8%~15.2%之间,相差11.4个百分点。这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不存在所谓过热或者过冷的问题。按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未来十几年内中国将保持年均7%的经济高增长速度。
中国现时与未来的经济 高增长是有储蓄动力支持的。这种动力支持主要源于五个方面。一个是中国现在是一个发展中国中国家,经济总量水平低。二是中国劳动力供给充足,仅农村富余劳动力现在就有1~2亿人,尚且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需求。三是中国资本或资金供给充足。四是中国非常重视利用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并努力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从而可以依靠先进技术和人才,支撑现代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五是中国现在具有经济型政府特点,政府行政手段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行政手段对资源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高效率。
2)物价稳定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受到通胀的困扰,尤其是在1988~1989年和
1993~1995年中国的通胀曾达到严重的程度,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分别为18.8%、18%、14.7%、24.1%和17.1%。但是近年来,中国又出现了通缩的极限。1998~2002年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分别为-0.8%、-1.4%、0.4%、0.7%和-0.8%,其中有三年出现了轻度的通缩。2003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又上升到1.2%,特别是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了4.8%和2.3%。这说明现在中国已走出了通缩的阴影,并呈现出通胀的苗头。
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物价基本稳定,并呈现出通胀的趋势。
3)充分就业分析
中国现时的就业压力很大,大量失业人员的存在,不仅给事业家庭带来了生活困难,影响了社会的安定,而且又造成了劳动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消费和生产的有效增长。所以,中国现在和将来都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突出的位置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二、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1.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
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法扎与环境保护之间 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来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相互推动的。
一方面21实际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为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老人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淡淡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惊醒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谎报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
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
2.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
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物质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护环境包括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印象的情况。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
3.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要在这里生活。我们发展经济破坏了环境,有些破坏是无法弥补的,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现在世界各国都已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工业,无公害产业。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打过,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更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间。
4.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自然规律的要求
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将受到自然的严厉惩罚。重大的洪涝灾害都是破坏环境造成的必然结果。在抗洪救灾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恐怕已超越了牺牲环境的经济发展成果。自然规律是无情的,谁侵犯了它谁将受到它的报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经济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他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够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
发展应理解为两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
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课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考虑自身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又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
参考文献
1.朱晓清,中国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2.北京日报,实习编辑,张慧中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发布
第三篇:资源环境概论课程调查报告
雅安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门户和必经之路,曾为西康省省会,资源环境概论课程调查报告。它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旅游城,有“雨城”之称。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的“中国十佳魅力城市”,在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之后,整体发展势头较好,生态旅游、水电建设、茶文化发展、熊猫基地建设等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雅安市雨城区是雅安市的商业中心,这里人口集中,商户也较多,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我组主要就第四片区的文化资源与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以便能为建设魅力雅安,提供一些参考。1第四片区的资源特征本片区文化资源特征显著,现代与传统文化并存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呈现出极大的文化差异。本片区设有市人大、市政协等一系列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行政文化资源有独特优势;还有沿江茶园,现代休闲文化与茶文化并存;有雅州廊桥、沿江城市雕塑,凸显现代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1.1文化资源存在一系列问题1.1.1场所小、数量小、规模不足。只有沿江休闲区,雅州廊桥一些活动场所,资源有限。1.1.2经费和投入不足。现有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大部份活动场所的设施添置、损坏维修、场地拓展因投入有限无法及时维护和更新,一些活动场所的资金只能应付日常开支,难以对现有的设施和功能进行更新换代,更谈不上有较大的发展。1.1.3管理不到位,调查报告《资源环境概论课程调查报告》。因缺少专业管理人员,部分露天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毁损严重,服务功能受到制约,且存在安全隐患。1.1.4活动不够丰富多彩。休闲茶文化及麻将文化较为普遍,其他形式的文化较少。1.2对策与建议1.2.1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2.2扩大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保障,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多渠道投入的运行格局。1.2.3严格管理,保证现有活动场所的充分利用。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部门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1.2.4建立队伍,开展活动。采取聘请专业人员、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建立起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和辅导队伍,深入基层,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2第四片区的环境状况与问题城市生活当中,城市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在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了一定的问题,但是更家了解发现到雅安市环境管理者们倾注的心血,城市环境质量也得到了不少提高。2.1环境状况与问题2.1.1城区中的垃圾桶与垃圾站设置比较合理,每隔一定距离均设有垃圾桶。一定的片区设有大型的垃圾站。为垃圾的收集与清运提供了必要条件。2.1.2环境设施陈旧是其中问题之一,许多设施损坏后并未进行更换或修理,如铁制垃圾桶腐蚀严重,垃圾桶盖损坏,底部出现漏洞等等问题。2.1.3老城区的改造滞后。在城区中还存在着不少的木质建筑,他们大多已经发生结构上的损坏,存在一定的偏移,如若发生险情则有可能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2.1.4停车场明显不足,雅安市区较小,但车的数量却比较大,因为没有足够的停车场投入使用,城区当中占道停车的现象比较严重,人行盲道也被用来停车。2.1.5在青衣江的河道当中,应为砂石堆积而出现的滩头,被附近的居民开垦为菜园农田。这严重妨碍了河道的行洪能力。2.2环境提高建议2.2.1更换损坏的环境设施,如垃圾桶等。将更为环保更为耐用的垃圾桶代替已被损坏的垃圾桶,提高垃圾分类收集的能力。2.2.2加快老城区的改造,让魅力雅安的现代化建设加快速度。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问题的产生。2.2.3加强管理与执法强度,河道的畅通关系着大家的利益。保持河道的畅通不紧需要宣传,更需要相关执法部门的力量。3总结通过此次的调查,除了了解到雅安市区的资源与环境状况之外,也加深了我们对与雅安的了解。雅安市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为雅安的发展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我也相信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它也还将不断的提供强大的动力。虽然在环境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只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我相信雅安一定会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
第四篇: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报告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报告
关于温江城区资源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
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属于成都市主城区。地跨东经103°41′~103°55′北纬30°36′~30°52′。东临成都市青羊区,南毗双流县,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区府所在地-柳城街道办事处人和路距成都市中心城区(二环路)15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子)4街办,户籍人口34.39万。2008年温江区常住人口为39.40万人。温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有34.9万。温江全境气候温和,河网密布,适合农业耕作,素有“金温江”之称。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便发源于此,自古为川西重镇。解放後为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我组主要就第四片区的资源与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希望能为温江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一.第四片区的位置分布:由温泉大道、光华大道三段和南熏大道一段所围成的片区,位于温江区的东南方向,距成都比较近。
二.第四片区的资源状况:该片区是温江离成都市区比较近的区域,地理条件优越,沿光华大道,仅需十分钟车程就可到达成都市区,位于成温邛高速公路温江出口处,交通十分便利,同时金马河横穿该片区,方便居民欣赏美景。该片区及其附近的主要资源状况:
1.居住西蜀尚都、世纪光华、七彩花都、时代西锦、瑞景澜庭、尚西花都、美茵河谷、西花汀、珠江国际花园、香*颂岛、上林宽境、锦里光华、航天花园、烽火新区、优取舍、建设中的佳兆业晶丽港等小区,拥有各种低、中、高档小区,别墅区可供选择。
2.教育金苹果幼儿园、温江乐乐幼儿园、温江区实验幼儿园,公平小学、成都7中实验学校、温江中学、树德中学、37中、青羊实验中学成都7小、光华小学、成都市实验外语学校附属小学等,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大、四川教育学院、成都医科大学等,教育资源丰富。
3.生态文化花博会的300亩主展馆及近800亩的大型生态园区而800亩生态园区,在花博会召开以后,被改造成大型生态公园,拥有江安河,及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书法博物馆,中华翰宝院,蝴蝶泉欢乐水世界,碧落湖。
4.交通花都大道,光华大道,南熏大道,温泉大道,芙蓉大道,成温邛高速。
5.商场人民商场温江店、温江繁华时代、家乐福、永辉超市、苏宁温江大南街店、五环购物广场。
6.医院温江人民医院、温江中医院、温江红十字医院、成都第五人民医院、温江妇幼保健医院、华西医院永宁分院。
7.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
8.其他成都居安科力有限公司、江南华毅家私、温江盐业支公司、新博美装饰城等。
三.该片区的环境条件:
1.该区中的垃圾桶与垃圾站设置比较合理,每隔一定距离均设有垃圾桶。一定的片区设有大型的垃圾站,为垃圾的收集与清运提供了必要条件。
2.区域内有河流经过,且建设有人工湖,生态公园,绿化面积大,风景优美,居住环境安静休闲,能愉悦身心。
3.区域内设施完善,能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四.该片区资源环境问题
1.片区内有部分闲置荒芜土地,这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有乱堆垃圾,随意排放污水的现象。
2.区域内有部分地方正在修建中,这些地方就比较杂乱。
3.有一条街的商铺闲置,没有和其他周围的基础设施紧密结合,导致其经济发展条件十分不好。小区之前规划的商铺现在已经贴上封条,没有好好地利用,这样很浪费资源,不符合要求
4.绿化植物多,而且分布在居住楼下面,夏天蚊虫太多;树木离楼太近,而且又高又茂盛,导致楼层低得采光效果十分不好,也会遮挡视线,摄像头也被遮挡了。
5.部分道路车流量大,粉尘污染严重,由于道路交通繁忙,故噪声污染较大,居民生活与学校行课受到一定影响。
五.针对以上几点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结合当地的实际基本情况,提出一下几点改造建议:
1.美化环境,充分利用改造闲置荒芜土地,防止出现环境死角,同时应提高本区域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定期进行卫生、公共责任感等专题的宣传活动,通过群众共同努力建设本区域。
2.规范建设区域,强调建设区域的安全问题。
3.重新利用闲置商铺。一方面可以提供优惠措施吸引招商,另一方面,可以把商铺改造成一些活动室,比如棋牌室、茶室、咖啡室。这些商铺是处于临街地区,如果把商铺改造成一些有利于人们休闲娱乐的店铺是对资源的一个很好利用。
4.定期对植物进行修剪,这样树木就不会长期遮挡居住楼的光照;还要定期对树木花草的蚊虫进行处理,但是一定要在保证居民的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5.合理分布绿化带,调整道旁树的间距,使树能充分汲取土壤养分并发挥最大作用,更好的吸收粉尘阻隔噪音。
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成为全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更需要全民参与。必须增强全民的资源与环境意识,从战略高度提高对资源与环境问题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将其渗透到各项研究和实际工作中!而这对于我们农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增强资源与环境意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希望通过我们此次的调查及研究分析,可以为温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的参考与建议为其能够更好地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第五篇:房地产概论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房地产概论课程论文写作要求
一、选题
请2009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各个班级的各位同学选取好论文题目。选题时要慎重,尽量不要选取相同题目。一人一题,每个题目每班尽量不超过3个同学,一旦选定,不得更改,选题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写作。
二、写作
选题完毕后正式进行论文写作,请用microsoft word编辑软件进行写作,不要用其他字处理软件,以方便我系进行存档。所有论文要在2011年6月29日中午12点之前交至办公楼四楼土木工程系办公室,各个班级学习委员负责收取统一上交,每份同学的论文按照学号序号排列好。逾期不交、论文不符合写作要求,按照学校有关规定给予论文成绩不合格。
三、打印要求
论文定稿要求打印,打印时请使用A4纸张,文字采用宋体小四号字,在页面设置中,上下页边距都设为2.5厘米,左页边距设为2.7厘米,右页边距设为
2.5厘米。行间距固定值为22磅,段前缩进2字符。撰写论文时,可以参考其他资料,但不得全盘照搬,否则按不及格处理。论文递交时,无须外加任何塑料封皮及文件夹状物。
四、论文格式:
1、论文大标题,用宋体二号字,加粗,居中表示。若加副标题用破折号另起一行,在大标题下,用宋体小三号字,加粗,居中表示。在大标题与论文摘要之间附上一行“作者:XXX班级:XXX学号:XXX”,采用宋体小四号字。
2、论文摘要用【内容摘要】表示,顶格写,用宋体小四号,字数在200~400字之间。
3、关键词要用【关键词】表示,关键词要至少三个,每个词之间用空格隔开,无须用标点符号间隔,且都要加粗表示,用宋体小四号。
4、正文写作3000--3500字左右。正文分成若干部分,正文中的标题序列采用
一、(一)、1、(1)、„„格式,对于正文中的一级标题(一、二、„„)采用宋体三号字,顶格写,加粗表示。对于二级标题((一)、(二)、(三)、„„)采用宋体小三号字,顶格写。二级之后的标题则视同正文写作。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
5、参考文献。在论文最后要列出参考的文献书目。参考文献至少要3个。格式为:[1].作者.书名/题目.出版社,出版时间。
如:[1].章月萍.物业管理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五、论文选题如下:
1、宏观调控下柳州房地产的发展与分析
2、××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
3、柳州房地产发展与城市规划的探讨
4、试析柳州市商业地产发展
5、柳州市经济适用房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6、房地产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7、论可行性研究在房地产开发中的作用
8、房地产市场调查及方法探析
9、居住类房地产的市场营销
10、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11、房地产开发项目区位因素分析与研究
12、某地区房地产业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
13、小户型商品房的投资价值与走势
14、项目后评价在房地产开发与策划中的重要价值
15、房地产开发模式的探讨
16、建立在城市经营基础上的房地产开发
17、房地产投资风险及对策初探
18、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分析
19、房地产业的不规范行为与法律对策
20、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品牌战略/房地产企业的品牌建设
21、房地产开发可持续发展研究
22、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新思路
23、房地产开发成本控制的对策
24、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新思路
25、物权法与房地产发展之关系研究
26、房地产投资与经营策略研究
27、浅析房地产估价中收益还原法的运用
28、市场比较法在房地产估价中的运用
29、房地产估价中的折旧问题
30、旧城改造项目成功开发模式研究
31、中低价普通商品住宅项目开发研究
32、商业地产项目主题定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商业地产与住宅项目的开发行为比较研究
34、房地产开发经营的风险分析(可以某个项目为例)
35、房地产价格预测
36、房地产信托经营的渊源与发展展望
37、近几年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措施分析
38、如何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
39、公众自行建房的利弊分析
40、中国(或某市)房地产市场泡沫
41、目前国内绿色住宅发展形势和存在问题
42、和谐居住社区的构建
43、小城镇房地产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44、违规建房现象的特点、原因以及治理思路—以柳州为例
45、中低收入家庭住宅供应体系研究46、2011国家宏观房地产政策及其影响
47、柳州房地产市场分析
48、某楼盘项目市场分析
49、柳州房地产市场分析(住宅或写字楼)
50、二手房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51、农村居住环境分析(需要调查)
52、房地产估价实例分析
53、城市住宅智能化现状及发展展望
54、房地产网络广告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55、影响项目成败的风险因素案例分析
56、层次分析法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
57、房地产公司组织结构研究
58、项目团队的研究与应用
59、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研究60、2011柳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趋势研究
61、某某楼盘营销策划案例分析
62、现代居住小区规划创新发展思路——以某小区规划设计为例
63、试论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模式
64、柳州房地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比较研究
65、房地产市场的地区差异分析——南宁和柳州(或其他城市)比较分析
66、中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
67、旧城改造模式研究——以柳州为例
68、住房公积金制度利弊分析——关于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反思
69、对当前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
70、建设用地使用权最高年限及其续期研究—以居住用地为例
71、如何选择房地产市场竞争策略
72、谈我国住房金融模式的选择
73、试论我国房地产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74、浅谈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75、房地产企业融资新渠道探析
76、浅谈房地产企业的税收筹划
77、浅谈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
78、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
79、房地产宏观调控对房价及市场供求的影响
80、柳州市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分析
81、商品住宅价格与居民收入
82、税费增加对房地产业的影响
83、柳州市房地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84、柳州市房地产市场研究――市场与政府干预
85、城市地价与房价关系研究
86、“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87、房地产开发周期理论综述
88、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政策的相关性分析
89、开发区外部环境分析理论及实证研究
90、高/低档住房市场购买行为分析-以X市为例
91、整合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在房地产中的应用
92、X房地产项目营销方案策划
93、房地产业与经济发展关联研究-以XX市为例
94、房地产业发展特征与趋势区域比例研究
95、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XX市为例
96、城镇廉租房建设运营机制探讨
97、当前房地产企业风险防范控制探讨
98、济南市居住区停车位的建设管理初探
99、论我国房价上涨原因及减缓房价上涨的措施 100、论我国城市各阶层住房问题的解决措施
101、论科学发展观与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102、论房地产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103、论住宅小区命名与城市文化建设 104、房地产企业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105、住房理财的理论与实践
106、提高房地产融资能力的途径与拓展 107、和谐地产的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