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要拿人类的发展开玩笑-----《人与自然》期末论文
学号:2010210156姓名:王培迪 课程名称:人与自然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分数:
转基因食品:别拿全人类做试验
摘要:近些年来,人们关于转基因的争议越来越深入,而转基因作物还是在全球很多国家应用并推广,转基因大米也被端上了中国人的餐桌,然而,转基因食品食用后产生的后果在被人们洞悉之前,是不应该把转基因技术应用到人们的主粮上并让人们食用的,这无疑是在拿人类做试验。分析转基因食品对人们的危害,不光要用生物学的眼光来分析,更应该深入本质用政治眼光和长远眼光来分析。
正文:
随着转基因技术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和推广,转基因食品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转基因大米、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番茄、转基因大豆油······然而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越来越大,甚至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从事转基因研究和推广的一些专家,从全球人口增长和资源的紧张方面主张扩大粮食和其它食品的生产,而转基因技术用到植物上会增加粮食产量,起到缓解人类饥饿的问题。然而有很多世界人民竭力反对转基因技术在食品上的应用和推广,并对“转基因”这个词产生了畏惧心理。
Genetically Modified——转基因,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变异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期望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而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之所以被推广,是因为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然而转基因食
品还有很多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还有很多关于转基因作物的负面例子也是不容忽视的。
很多专家和一些政治家推崇转基因食品,最主要的原因转基因作物的高产可以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现今社会,人们的需求确实与现有条件不相适应,那么是不是就应该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就必须推广转基因食品呢?
首先,转基因技术发展不够成熟,专家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敢保证,只是通过做一些短期试验来证明人们使用转基因食品是不会中毒的。转基因水稻和大豆油是人们要吃一辈子的,30年、50年之后会不会有危害呢?正如吸烟,吸一次两次并不会中毒,但是吸30年、50年就会得肺癌。很多科学家也证明了被试验的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食品一段时间后内脏和免疫系统发生了变异,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50年后会不会有同样的反应或者更严重的后果,谁也不敢保证。另一方面,转基因作物对自然环境和野生生物都有或多或少的危害,没有人敢保证这种危害是不是不可修复的。
其次,人们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有些人就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在食品出售的时候标明是非转基因还是转基因食品。这也许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转基因食品由于它高产的特点以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畏惧,势必会造成非转基因食品的价格会比转基因食品的价格高出许多。而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很多低收入者,在购买食品时由于个人收入的影响,势必会购买价格较低的转基因食品。这样一来,转基因的风险又让世界劳苦大众承担。这在现代社会是极不公平的。另一方面,假如人们食用转基因食品后会产生像小白鼠食用后的内脏变异免疫系统被破坏的现象,那么,不久后的将来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精英世界”或者说“富人的世界”。
根据以上两点,在转基因食品技术不完全成熟、后果不可预知的时候就把转基因技术应用到主粮上并送上人们餐桌,这是一种对全世界人民很不负责任的做法,拿全人类做赌注、做试验,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呢?
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文明成果,带着美好的愿望预测未来,我们再也不会担心农药的危害,我们吃的食品都是新鲜的,我们的食品不会短缺……也许糖尿病人只
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补充胰岛素,也许我们会见到多种水果摆在药店里出售,补钙的、补铁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很有可能,转基因食品会让我们的明天灿烂无比。但在我们未了解转基因食品之前,还是不要拿全人类来冒险。
参考:
《现代科技导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业必修课《现代科技》教材视频《转基因的前世今生》
baike.baidu.com/view/30970.htm 2011-10-22
第二篇: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期末论文
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
——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润物之细雨,如拍岸之惊涛,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忙碌的街道上,一个电话飞去,交代要办的事情;在电脑前,轻轻的点击鼠标,搜索想要的信息;在百度上,浏览国内外的新闻„„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量子论、相对论和其他科技进展以我们都无法想象的力量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一、医学领域内的科技进步对人类生命的影响
人类寿命的大幅度延长得益于20世纪医学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人到七十古来稀”,这是100年前人类寿命的真实写照。1900年全世界人均预期寿命仅为45岁,而今天这一数字已提高到66岁。联合国人口署更是把老年人的年龄界限定为“85岁以上”。婴儿出生不久就要被接种疫苗,1921年起就进行人体试种的这种菌苗,赶走了结核病的阴影;患者走进医院,拍一张X光片就能够准确诊断病因;科技发展使计划生育成为可能:1960年,世界第一枚避孕药丸在美国投放市场,大大缓解了世界人口压力。
青霉素、乙肝疫苗、心脏起搏器、人工器官、避孕药、器官移植、人造器官、显微外科、心电检测、超声波诊断、核磁共振诊断、断层扫描成像(CT)……这些今天看来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发明和技术都是本世纪的重大医学成就,使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得到保障。
我国科学家在上海构建的转基因牛、羊,使人类看到了“动物药厂”的曙光。试管婴儿、克隆羊的问世,使人类生命之火越燃越旺。
二、农业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科技进步导致粮食增长,改变了农业结构,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过上了温饱乃至富裕的日子。
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就是人类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提到温饱问题,我们自然会想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1964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找到一棵自然植株,引发了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开始了第二次绿色革命;
六、七十年代,他在海南一株野生稻上开始的杂交水稻试验,改写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水稻耕作的历史,消除饥荒对生命的威胁,为解决全人类的“口粮”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也成功地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中国人。
三、生物学领域的科技对人类生命的影响
无论是医学,还是农业,它们的诸多进展缘于人类认识和把握生命奥秘的程度。一百年前,孟德尔最先总结得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而在35年前,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力的结晶蛋白质,标志着人工合成生命时代的开始。虽然中国本土至今没有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但这却是公认的诺贝尔奖级的成果。
1953年,呈双螺旋上升的DNA结构的发现,使年轻的生物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不由兴奋异常:“我们已经发现生命的秘密。”人们从此清楚,无论是小如细菌,还是庞大如鲸,生命遗传的主宰就是DNA。而20世纪末才开始并有中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把所有基因的位置、结构、功能和作用方式弄清楚,变成一本“生命的百科全书”,有了这本“天书”,人类的生、老、病、死之谜将可望得到破解,并进一步得到控制。
此外,转基因技术使转基因鱼、转基因的西红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交流、沟通与理解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而这在吃饱、穿暖之后尤显重要。20世纪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突破时空的约束,开始步入自由王国。20世纪人类在突破空间约束的同时,也开始突破时间的约束。录音机、摄像机、录像机、激光唱机和数字音像设备的发明使得我们可以把自己的音容笑貌留给后代,我们也可以耳闻目睹先辈们的风采。
在过去100多年里,无线电波、网络技术等肉眼似乎无法观察到的发明,使得信息插上了光速的翅膀,从本质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从电话到电报,从移动通信到传真机,从收音机到电视机,犹如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使人类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为方便。观看甲A球赛的球迷可曾想到,实现直播的是国产“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
100年前,人们要给异地的亲友送去问候,大多要依靠驿差的长途跋涉:从北京到广州2800公里的路程,即使是“加急”,马不停蹄也要32天才能将消息传到。而1969年问世并已风靡全球的因特网,让我们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远在万里之遥的友人便可以在瞬间收到你发去的电子贺卡。远在异地求学或工作的游子念家了,想爸爸妈妈了,只需坐在电脑前与家人视频便可以一解相思之苦。一个在昔日李自成屯兵养马的陕西商洛山区,农民如今已经用互联网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过去销路不畅的生猪、板栗、大豆一时间供不应求。到1999年底,全球网上部落的网民达2.6亿。计算机网络已经把全世界联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竞相把各种信息以适当的方式输入计算机网络,全世界正在构筑一个“数字地球”。
科技发展正在进一步突破时空的约束,随时、随地、互动地传输信息正在成为现实。人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加便捷。
五、交通工具的技术进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昔日诗人归心似箭的期盼,已成为今天活生生的现实。在20世纪,从公路到铁路,从水路到空路,运输工具的改变彻底变革了人们的出行方式。1903年,莱特兄弟用木头、电线、布料制作的飞机实现了首次飞行。飞行时间虽然只有短短12秒,却是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今天,日新月异的飞机制造技术,已可以使人们在24小时之内飞抵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六、航空航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正是在20世纪,人类开始走出地球,飞向太空。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苏联发射上天;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踏上月球;航天飞机不断往返于地面与太空之间,20多个国家的数百位宇航员曾经在太空驻足停留……最近50年取得的这些耀眼的航天成果使幻想变成了现实。航天专家预测,让人类登上火星,然后飞向更遥远的星空就要在21世纪实现。可喜的是,1999年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成功,中国宇航员驾驶飞船遨游太空也将变成现实。
此外,航天技术使部分育种转移到了太空,太空小麦、太空水稻和太空甜椒被搬上了人们的餐桌。
七、科技发展对人类劳动力的解放
20世纪科技发展印证了这一真理,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将越来越多的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洗衣机从诞生到发展的90多年历史,就是妇女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被逐步解放的历史;77年前发明的冰箱已经进入遥控阶段;1946年被美国科学家意外发明的微波炉,使烧饭做菜在几分钟之内就能得到解决。
更多微小的发明,都从不同的侧面解放了人类: “天衣无缝”的拉链在短短几十年间征服了全球,全世界每年制造的拉链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10圈;虽然人们至今还无法说清楚究竟是谁发明了抽水马桶,但是“冲去生活烦恼”的抽水马桶却从根本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电子计算机无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人脑的计算到电脑的计算,人类实现了“人脑创造电脑,电脑促进人脑”的奇迹。在第一台电脑投入运行的10年间,其所运行的算术运算量估计比有史以来人类大脑所有运算量的总和还要多。
20世纪里,科技对人类的贡献又怎能简单地用体力劳动的解放来加以概括呢?科技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日益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还有其他诸多领域的科技,它们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是深刻而又深远的,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科技的发展给人类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1996年克隆羊多利的问世,使得全世界更加重视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就在20世纪,人类遇到一系列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南极冰雪融化、沙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既可使人类文明获得巨大进步,也可被用来制造毁灭性武器,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能够和导致资源枯竭,甚至使富者更富,穷者更穷。核反应,让人们登陆原子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热能,也给人类带来了毁灭的危险。面对巨大爆炸,“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想起了印度的一句古诗:“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只要有人轻轻按动核武器开关,就可以彻底摧毁地球。这些问题反映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双重的,科技不仅促使了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同时也隐含着人类生存危机。
世纪交替,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面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和对资源的大量浪费,面对科技发展对伦理道德造成的冲击,人类开始觉醒:科技发展需要正确世界观的指导,要实现“理想国”、“世界大同”的梦想必须选择一条科技、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1999年6月,出席世界科学大会的2000多名代表发表了宣言,这意味着全世界科学家和科技决策者向全人类作出了庄严承诺:科学要对人类的未来负责,要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要扎根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2008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提出:“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但总的说来,在大方向上,科技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是非常大的。科技是人类发展的必要产物,也推动着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趋利避害,正确运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期待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和谐发展,期待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第三篇: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论文
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发明所引发的工业革命,使 人类的生产水平和物质文明水平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但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 引发了人类史上空前的生态环境危机,对当代人类的生 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主要表现为水(蓝色)危机、粮食(绿色)危机、人口危机、荒漠化、物种危机、生态死亡、臭氧层危机、大气污染、极 地污染、核污染、生化污染、基因炸弹(人种危机)、全球变暖,等等。
联合国发布的《千年生态环境评估报告》指出,过去 50年中,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类过度开发和使用地球资 源,一些生态系统所遭受的破坏已经无法得到逆转。报 告说,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15万亿英镑的物产, 如新鲜的水、清洁的空气和鱼等,但是人类活动破坏大约 2 /3提供上述资源的生态环境,包括湿地、森林、菜地、河 流和海岸等。目前,地球上10% ~30%的珍稀野生动物 濒临灭绝;24个生态系统中的15个正在持续恶化。大约 60%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服务行业,如饮用水供应、渔 业、区域性气候调节以及自然灾害和病虫害控制等,无法 进行可持续性生产,前景每况愈下。
关头之时,只有对造成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刻的 反思,方能探寻到解决环境危机的出路。关于环境危机 的主要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 见智。据巴里·康门勒(Barry Commoner)教授的归纳,主 要有这几种见解: ①“富裕说”,认为富裕社会的废弃物太多,还不如虽贫穷但与环境相和谐的穷人社会。
②“进取意识说”,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人类的内在进取意识,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残忍的物种。
③“人口说”,认为环境危机是人口太多的缘故。④“教育说”,认为人类所受的教育使人日益变得非人,变成不懂得为什么要爱自然。
⑤“宗教说”,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的自然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服务于人类的信条。
⑥“需求说”,认为污染的原因不在工业界而在公众过旺的物质需求。
⑦“技术说”,认为原因在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失去控制的技术发展。
⑧“利润说”,认为原因在于毁坏环境比保护环境更容易获得利润。
⑨“政客说”,认为由于制定和执行环境政策的政府机,使得那些机关瘫痪无力。
⑩“社会制度说”,认为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社
会制度。
上述各说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深 刻,不能切中生态环境危机根源的要害。笔者认为,造成 生态环境危机主要有如下这些原因:
1、西方式社会文化的主导工业革命导致的环境危机、生态冲突。这些问题跟西方式的社会文化理念有密切的关联。西方文化有3个显著特征:强调竞争与征服;漠视和谐,不仅仅漠视跟自然的和谐,还漠视跟其它社会、其它文化的和谐;无限制地利用物质,认为资源永远无限。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其主要特征是:以毁 坏自然的方式征服和利用自然;个人自由与财富消费至 上;解除宗教和伦理对人的控制等等,这些要素构成了传
统工业文明的主流意识形态。整个二十世纪,人类消耗 了1420亿t石油、2650亿t煤、380亿t铁、7.6亿t铝、4.8亿t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 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全球各国各民族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目前,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1400多亿吨,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40a;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为150亿立方米,静态保障年限仅为
。与此同时,地球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森林锐减、物种毁灭、气候变暖、荒漠扩大、灾害频发,一场全面的危机摆在人类面前。
2、人口压力。如前所述,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负载阈限。而处在生物圈中食物链最高位的人口的迅速增长,使生物圈的负载能力已达 到了极限,难以为继。
3、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地球的自然环境。然而,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进程中,只知道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和掠夺,却没有认识到地球承载人类生存的能力,取决于它能提供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人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这个系统的发展既有利于人类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利的一面,即过度耗竭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最终将导致人类的不可持续发展。
人类造成的生态环境退化有三个途径: ①非生物资源的消耗(地球上不可更新资源是有限的,是可耗竭的)。
②向环境的排放(污染和废物排放往往超出环境的自净 能力)。
③生物量的损失(可更新资源的使用速度大于更 新速度)。,可以说,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总压力超过了地球 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可能性,才造成了环境危机。关于这 一点,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就曾 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 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 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 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由此可见,正是人类对生态基本规律的认识不足,对生态资源肆无忌惮地无度挥霍,才导致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从而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性灾难。
因此,人类只有善待自然,按照生态基本规律办事,运用使发展更少地依赖地球有限的资源,更多地与地球承载能力达到有机协调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才有可能躲过大自然对 人类新一轮更大范围的惩罚。
4、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我们知道,人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从自然界索取衣、食、居住等方面的物质和能量的生存方式,使之能够世世代代地生存繁衍下去。但是,人类在和环境进行了长期的抗争和苦斗,极大地发展了自己,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之后,又逐步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为手段,以高速度、高发展为途径,以高消费、高享受为目的的生存方式。这种生存方式的后果是对环境的高,是以牺牲环境来求取发展的。在今天当环 境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 定的直接因素,在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频发不断,生态资 源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人类才对这种传统生存方式 的缺陷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在1989年12月22日第44 届联合国大会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联大第44 / 228号)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 原因是无法长久维持的生产和消费形态,特别是工业国 家的生产和消费形态。”
当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遵循着 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特征的生存方式。高物质消费生 活方式驱动着高资源消耗的生产,而高资源消耗的生产 又导致了地球环境状况的恶化。
环境危机的出现无不与这种浪费型、破坏型的传统生存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现在每1年燃烧的矿物燃料就要自然界用100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对这种传统的高消耗生产方式和高消费生活方式,有识之士称其为“发展的失败”。具体地说,即正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等几乎所有方面组成了威胁生态环境的社会惯性力量。因此,仅仅从其中一个方面入手,或是以为更新的技术本身就会解决这样的问题,或是寄希望于一套全新的发展战略,肯定是要失败的。,许多生物学家、生态学家、技术专家,当然还 有各方面的社会科学家都明确认识到,如果不对人类迄 今所处的生存方式,或者说对整个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 思,人类断难改弦更张。
5、技术的滥用。如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正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才使人类具有了改造自然的能力。它使人类能更大规模地采矿、办工业,从而向自然界索取更多的物质和能量,并同时向环境排出日益增多的废弃物。尤其是化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能合成许多自然界 根本没有的化学品,在排入环境后长期在食物链中循环, 危害人体健康。
可见,由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贪婪地索取 和掠夺,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科学技术是 一把双刃剑,它既有为害人类的一面,又有造福人类的另 一面。人类只有正确使用科学技术,将其运用于环境保 护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其他一 系列技术,实行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采取清洁生产方 式,实现废物的无害化、资源化,把对环境的负荷减少到 最低限度,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类社会 的永续发展。
6、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自由经济制度要求整个社会,要求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自由买卖、自由竞争、自由贸易、自由经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其保障和鼓励,甚至放纵私人自由地无限制地从事各种创造财富的活动。然而,这些活动大多是以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为代价来获取其高额利润的。在这种制度下,人人只图急功近利, 不顾长远后果。而正是这种对利润的贪婪导致了对大自 然的严重破坏。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无内在目标和固定方 向,仅仅服从于供需力量的调节。
三、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治途径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 根源在于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发达国家在发展 中,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力,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 然资源和能源,向环境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环境 问题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全球化。目前,世界上少数地 区的消费极高,但大部分人类的基本消费需求尚未得到 满足。正是工业化国家的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加 剧了环境退化和世界一些地区的贫困。
作者认为,要从根本上铲除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根 源,需从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可再生能源、实施可持续生 产和可持续消费等6个方面入手:
1、控制人口增长。根据世界人口学家估计,目前全球正以每年1 亿人的速度在增长,到2030年,人口将可能达到
亿。地球资源在开发利用的速度上目前已显得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而正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生态环境,尤其对土地、水、物种等造成巨大的压力,并造成了森林的锐减,土壤的退化,生态的恶化,资源的浪费,物种的减少等一 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 境,控制人口增长已成为人类迫在眉睫的共同任务。
2、开发可再生能源。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几乎是零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微乎其微。因此,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缓解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压力,减轻生态环境破坏的一条重要途径。
3、可持续生产。可持续生产是指满足消费者对产品需求而不危及子孙后代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生产。实行可持续生产的主要途径是在工业发展中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 率,降低物耗、能耗,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物量生产 经营活动。按照联合中巴黎工业与环境活动中心的定 义,清洁生产是:“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 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目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达到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 ①调整产品结构,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代替毒性 大、污染重的产品。
②调整原料结构,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代替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和原材料。
③调整企业技术结构,用消耗少、效益高、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工艺和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益低、污染产生大、污染重的技术、工艺和设备。
④设计物料闭路循环,开展“三废”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
⑤强化企业工业生产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
⑥对少量的、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进行最终的处理、处置。
⑦建立无废工业区小区,开展规范的湿地和鸟类保护工作,试验性建设湿地恢复工程。
4、建立湿地公园。在北戴河湿地等近城市区和南 戴河、黄金海岸等旅游区的湿地,规划建设具有保护和开 发相协调的示范性特色湿地公园,同时发挥湿地的生态 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5、探讨建立并逐步健全湿地保护社区参与机制。在参照国内外其它地区社区参与湿地保护成功经验的基 ,探讨性建立符合秦皇岛沿海湿地保护实际的社区 参与机制,使沿海湿地的保护和湿地所在县、乡、村社区 经济利益协调发展,让群众从保护湿地中得到实惠,从而 更加积极主动参与保护行动。
6、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模式。《21世纪议程》提出,世界所有国家均应全力促进可持续消费模式,发达国家应率先达成可持续消费模式,发展中国家应在其发展过程中谋求可持续消费模式,避免工业化国家的那种过分危害环境、无效率和浪费的消费模式,工业化国家要提供更多的技术和其他援助。
政府和商业界对改变消费模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具体手段有:运用经济刺激,改变消费行为;调整价 格结构,使价格能够反映出环境的价值;取消对不可持续 消费模式的保护性补贴;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的经验 和意识等等。环境标志(绿色标志)是某一个国家依 据环境标准,规定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必须符合环 境保护的要求,对符合或者达到这一要求的产品颁发证 书或标志。如果商品上印制了特定的环境标志,就表明 该商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的要 求,不危害人体健康,对环境无害或少害,有利于资源再 生和回收利用。
参考文献:
[ 1 ]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湿地公约履约指南 [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 2 ]国家林业局,等.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第四篇:通信导论期末论文 借鉴可以 不要都抄哦
通讯导论期末论文—— 论学习通讯导论之所学所想 信通院xx班 xx 2012210xxx 记得在九月份,第一次踏入通讯导论课堂时,老师就曾和我们说过,通讯导论这门课是这学期新开设的,因为根据我们的学长们反映,踏入校园之时,对于通信工程是什么东西不甚了解,因此心中甚是迷茫,很明显,这不利于专业的学习。于是综合各方意见,学校决定开设这门通讯导论,为的就是让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能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从而以后能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程。正所谓“在踏入无边无际的大森林之前,先登高望其轮廓。”,就是这个意思。然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觉得我也确实初步了解了,何谓通信工程。
记得高考时报专业的时候,我之所以选择通信工程,是因为听说这个专业在北邮最牛,而且,通信,听起来应该是属于IT界的范畴吧,目测自己以后基本上也是朝这个方向发展了,于是报了这个专业。然而要细究呢,却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于是,当高考的结果水落石出,别人问我通信工程到底是干什么的呀?我也只能敷衍他们:邮电大学嘛,就是送信的呗,以后我就是邮递员了。其实,何止是他们在问我,连我自己都在问我,通信工程到底是干什么的?记得上课时,老师有过这么个比喻,现在想起,还是觉得很诙谐,大意如下:听说有的同学说咱们通信工程是送信的,要是这么比喻的话,那别的学校的就是走着送信的,咱们北邮就是开车送信的。通过这个比喻,北邮在通信工程这个领域的地位,一目了然。确实,信息黄埔的美誉又岂是浪得虚名?在国内,北邮通信工程的地位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了。那么,何为通信工程呢?所谓通信,即指用任何方法,通过任何传输媒质完成信息传播。如此看来,通信其实是一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了的学问,从古时的飞鸽传书,烽火传信开始,一直到近代的电报、电话、无线电、广播,再到现在的更加高端的手机,互联网,通信的种类与形式正日新月异。而现在,又把工程这两个字,扣在了通信这两个字头上,可能让人有些难以理解,毕竟,因为通信还是个比较虚的词,不像建筑工程,一目了然是盖房子的,车辆工程,一目了然就明白是造汽车的。然而,要是细细想来,其实,通信工程也不难理解。我们构建的是一个眼不能见,耳不能问的世界,电磁波,电信号,光纤,这些都是我们的媒介,我们通过巧妙地利用他们,将各式各样的信息传到四面八方,供人们使用。其实呢,说白了,我们依旧还是“邮递员”,不过,过去的邮递员,靠的的是或用脚或用车的交通方式,传递的是信这一类的纸质文字信息,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邮递员,传递的方式和传递的东西都有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成为一个好的“邮递员”呢?我想这就是我们这门课要研究的。
提起通信工程,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令我印象十分深刻的人,他就是“信息论之父”--香农。上课老师介绍了那么多人,他们的名字我脑海中鲜有印象,但是唯有香农,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对于那些各行各业的创始人一向都是很崇拜的,因为他们没有前人基础的前提下,硬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新开辟出了一条伟大的航道,将这个行业发扬光大。香农正是如此的一个人,尽管我不得不承认,最开始记住他的名字是因为他的名字听着很小清新。香农于1916年4月30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的Petoskey,并且是爱迪生的远亲戚。1936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获得数学和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4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数学博士学位和电子工程硕士学位。1941年他加入贝尔实验室数学部,工作到1972年。1956年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客座教授,并于1958年成为终生教授,1978年成为名誉教授。香农博士于2001年2月26日去世,享年84岁。他于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学报》上发表的论文“通讯的数学原理”,奠定了现代通信理论的基础。
而说到这里就又引出了个新东西——贝尔实验室。若是说之前我对香农还是一无所知,那我对贝尔实验室还是略有耳闻的。毕竟,这里可是非常知名的是UNIX操作系统和C语言的发源地。自1925年以来,贝尔实验室共获得两万五千多项专利,现在,平均每个工作日获得三项多专利。贝尔实验室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生产和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技术,这些技术使朗讯科技公司在通信系统、产品、元件和网络软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贝尔实验室如此辉煌的历史不禁让人惊叹,但是在惊叹之余,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些什么。为何我国却没有一个实验室可以和他相提并论呢?记得老师讲课时介绍过,贝尔实验室成功之道在于其自主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宽松的研究环境以及技术商业化,而这些条件在我国现在看来还无法完全做到。所以说,要想搞好这个领域,光学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若是想赶超别人,不能只从表面下手,还要深挖实质。当初甲午战争之际北洋水师之所以全军覆没,正是由于之种表象。北洋舰队随号称亚洲最强,但也只是徒有虚名,封建的思想摆在那里,纵是有坚船利炮,也不过是过往浮云。百年后的今日,若是我国在通信领域想要有所作为,学习别国技术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研究别国的管理方式,运营方式,加以改进,制定出一条符合我国通信领域发展的路线。
记得老师的课间里有一个专题专门讲的是研究与开发。研究开发指为增加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改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活动。其要组成部分包括:1.基础研究: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发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2.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研究,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3.试验开发:指利用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际经验所获得的现有知识,为产生新的产品、材料和装置,建立新的工艺、系统和服务,以及对已产生和建立的上述各项作实质性的改进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研究的目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统称为科学研究,是为了获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理解而从事的有创造性的和有计划的调查。实质是创造知识的过程,特定的研究费用支出并不一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开发的目的是在开始商业性生产或使用之前,把研究结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计划或设计,以产生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实质是与生产活动直接相关,并不增加知识,所提供的材料、装置等是可以复制的原型。在某些情况下,企业能够确定其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初次之外,还有无数的定义,框架,表格,实在是让人看着脑袋就发晕。我想,对于初涉这个领域的人来说,可能最不屑一顾的就是这方面了吧。也许我们心中的科研就是对着一堆设备各种调试,或者对着一堆公式疯狂推导,谁有心思考虑这些乱七八糟的啊。然而,事实证明,这一部分,恰恰是无比重要的一部分。还记得那场软件危机么?软件危机泛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软件开发费用和进度失控。软件的可靠性差。软件错误生产出来的软件难以维护。很多程序缺乏相应的文档资料,程序中的错误难以定位,难以改正,有时改正了已有的错误又引入新的错误。用户对“已完成”的系统不满意现象经常发生。一方面,许多用户在软件开发的初期不能准确完整的向开发人员表达他们的需求;另一方面,软件开发人员常常在对用户需求还没有正确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就急于编写程序。注意,关键就在于“许多用户在软件开发的初期不能准确完整的向开发人员表达他们的需求。软件开发人员常常在对用户需求还没有正确全面认识的情况下,就急于编写程序。”这种心态好像很符合现在的我们,拿到一个工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干,完全不去调查。这么做的下场往往会十分惨痛,软件危机的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所以说,学习研究开发的过程还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最合理的完成我们的任务。
虽然本专业的专业课要到大二我们才会涉及,而现在上完通讯导论这门有着半专业课性质的课,自然也是受益良多。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我们不会迷茫,大步的迈向充满前途的未来。最后十分感谢对我们授课的老师,每位老师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到了高年级还能有机会进入您的课堂!
第五篇:城市发展与人类文明课程期末论文
XXXX大学2015-2016学年第X学期 《城市发展与人类文明》课程期末论文
姓名:XXX学号:xxxxxx班级:XXX
从水文化浅析杭州市人类文明表现特征及意义
内容提要:杭州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形态, 钱塘江、大运河、西湖、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都各具特色。杭州城市形成发展过程中水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篇着重分析杭州多样性的水资源对杭州的影响。水是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摇篮。多样性的水和谐共存, 突出展现了杭州水文化独特的魅力。关键词:杭州;城市;水资源;水文化
一、杭州独特水环境地理的形成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杭州的发展多得益于自身丰富的水系,杭州的扬名是与其城市深厚水文化底蕴密不可分的。钱塘江是杭州最初兴起的主导因素,运河与杭州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是杭州早期发展和城市形成的重要原因,西湖则是杭州后期声名远播的关键所在。
1.杭州陆地的形成得益于水
钱塘江杭州段岸线的变迁与城域形成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杭州湾口和长江三角洲原系一片浅海,当时钱塘江口以北的海岸线大致在杭州一带的浙西山麓。随着钱塘江北岸的延长,逐渐连接封闭而成湖泊。其后,又由于泥沙的淤积形成了钱塘江北岸的杭嘉湖平原。杭州湾的涌潮形成,西湖湾口的水下沙洲露出水面,最后使西湖与大海相连的通道被堵塞,西湖与海隔绝成为内湖,杭州城区开始成陆。待东汉“立塘以防海水”,西湖东岸已有较宽阔陆地,并已形成较大型的聚落。这条防海潮大堤,人为地加速了西湖的形成过程。杭州才有机会逐渐以她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世人所知。
2.水是杭州城市最具特色的独占性资源
杭州是一座山水城市,有江、有河、有湖、有溪,具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杭州被誉为江南水乡的典范,现代的杭州被冠以“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东方休闲之都”、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殊荣。杭州的城市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风格和文化风貌,形成了以水为主要特色的城市形象。
杭州这座著名江南水城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与其丰富的水资源形态紧密相关的。水,造就了杭州。杭州的环境优势在于多样性的水资源形态,使之成为杭州水文化的显著特征。杭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生、因水而立、因水而兴、因水而名、因水而强的历史。水是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摇篮,是杭州城市最显著的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资源。
二、杭州多样性的水资源和谐共存
杭州是一座水资源和谐共存的城市,水是杭州的根基和灵魂,多样性的水资源也为杭州增添了无穷魅力,显示出杭州得天独厚的水域环境优势。
1.古朴的京杭大运河
运河与杭州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是杭州早期发展的主导动力和城市形态形成的主控因素。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多数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惟有京杭大运河千百年来一直是南北沟通的黄金水道。运河对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京杭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的人工大运河。杭州城中运河的形成起于初唐,此后,直至明代,杭州成为沟通江南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和外海的河海水运枢纽。杭州作为京杭运河的最南端点,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运河杭州段是江南水文化遗产的长廊,本身就是一件古老的文物——两岸古老的街巷建筑、名人史迹、风俗掌故、神话传说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运河历史文化群落,成为杭州文化历史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杭州而言,京杭大运河是杭州早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金名片,至今仍是活着的、流动着的文化遗产。
2.大气的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写的“之” 字,故称之江。钱塘江因其河口独特的涌潮而举世闻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自古以来在文人墨客的诗句中留下印记,苏轼《望海楼晚景》中就描绘了大潮的气势。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观潮最能体现钱塘江的大气磅礴。但钱塘江大潮带来的水患也历来难以驯服, 杭州著名景点六和塔就有震慑潮水之意。为使钱塘江两岸长治久安,杭州市1997年从下沙海塘开始实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钱塘江标准海塘建设。如今,涌潮凶险的钱塘江下游两岸坚固的大堤巍然屹立,为杭州城市增添了一道“水上长城”,更显示出城市的大气魄力。
3.静谧的西湖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杭州之所以闻名于世,西湖功不可没。以西湖为中心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西湖因位于杭州市老城区西面而得名,它三面环山,层峦叠嶂;中涵绿水, 波平如镜。全湖面积5.6平方公里,绕湖一周近15 公里。环湖的绿荫丛中,隐现着数不清的 楼台亭榭,风姿绰约,雾霭漫漫。天然景色加上人工布局,把自然美和人工美融为一体。西湖风光之美,真是“古今难画亦难诗”。如果说西湖单以俊美还不足以称著于世,西湖不仅揽山水之胜,林壑之美,它更因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而生色,因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出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等,都埋骨西子湖畔,他们的英名和浩然正气长留于西湖的青山绿水之间。著名的诗人画家,如白居易、苏东坡、柳永、潘天寿、李叔同、章太炎等, 都与西湖结下不解之缘。西湖也因他们的题咏和描绘而更负盛名。千百年来,多少墨客骚人,倾倒于西湖的秀水幽山,他们各逞所能,创作了大量诗、词、曲、赋、文、联、剧、画、字、印等,乃至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工艺珍品、名点佳肴, 无不是西湖山水滋养哺育之下的精神文化产物。反过来, 它们又泽润山水,美化山水,传播山水。更难能可贵的是,华夏山水何止千万,像西湖那样自唐以来,被文学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家写人诗文书画连篇累犊的却是绝无仅有。据一家国外的权威机构考证:杭州是今天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杭州有此荣耀,因为杭州有西湖。
4.安逸的西溪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是杭州最大的一块湿地,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之胜,独在于水。园区约70 % 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正所谓“一曲溪流一曲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湾和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溪流、港湾、鱼塘、芦花、柿树、竹笋、菱角构成了江南水乡的特有韵味。2003年8月,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地从原始的原生态湿地演变为次生态湿地,西溪湿地的自然生态、人文生程正式启动。工程遵循着“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农居搬迁、河道清淤、植物复种、生态驳坎、房屋整修等各种措施,对西溪湿地的水体、地貌、动植物资源、民俗风物、历史文化等进行科学的保护和恢复,从而打造杭州特有的湿地生态品牌,全面提升杭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国际旅游名城品位。
三、从西湖时代跨越到钱塘江时代
杭州曾是五代时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杭州建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在钱俶手里,杭州就确立了老城区“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格局,西湖时代已经至少延续了一千多年。杭州城市要继续发展,就必须摆脱原有的面貌受束缚的局面,真正拉开城市建设的架势。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这为杭州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丰富了杭州水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
1.时代必然性
杭州城市的起源与形成和钱塘江河口海湾的演化息息相关,最初灵隐山下的天竺谷地,成为钱塘县最初的县治所在地;自唐以后,杭州城的发展才与西湖的开发利用紧密联系起来。到唐代大历年间,官吏引西湖淡水人城,城市发展的重心逐渐由钱塘江之滨转向围绕西湖发展,自此进入西湖时代。
20世纪90年代,“三面云山一面城”的面貌严重束缚了城市的进一步扩展。在10余年的论证后,杭州市提出了开拓城市发展新空间,由“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继而又明确以钱塘江为轴,两岸共同发展的新思路。跨江发展战略的提出,其更深远的意义是使杭州城市复归到钱塘江时代发展新阶段。钱塘江时代是西湖时代的继承与创新,两者同根同生。同时,和西湖时代的精致和谐相对应,钱塘江时代强调的更是开放大气的形象。
放眼杭城,无论是城西高尚居住区、沿西湖风景旅游区还是城北一带,其基本还是围绕西湖为核心的单核城区,且城市功能单一化十分明显。而钱塘江,杭州市境范围内全长20公里,北岸老城区较为成熟,南岸及下沙为依托经济强区萧山的新城区,线型平面上可规划、开发用地量在杭城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同时,钱塘江作为浙江母亲河、省内最大的江河水系,其生态价值及人文、景观价值弥足珍贵。
2.实施可行性
多样性的水不仅是杭州城之瑰宝,更是杭州的城之命脉。水是生活的源泉, 是构筑杭州环境品质的特色;水又是杭州文化的象征,孕育了杭州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钱江文化、西溪文化。打造“五水共导”的“和谐杭州”,推进跨江发展。把“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老城、建新城、促融合,推动杭州城市发展从“西湖时代”迈人“钱塘江时代”。
按照规划, 杭州目前正在有序的按照“一主三副六组团”的步骤进行建设发展。其中,在市区沿钱塘江将规划建设湘湖新城、之江新城、滨江新城、钱江新城、城东新城、钱江世纪城、空港新城、下沙新城、江东新城、临江新城等“十大新城”。
3.战略重要性
面对崭新的机遇,杭州乘势而上,科学确定城市功能和布局,制定实施气势恢宏的“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为杭州建设成为中国特色、时代特点、杭州特征,覆盖城乡、全民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城市定位做出贡献。
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是以钱塘江为生态轴、钱塘江沿岸成熟区块,即杭州老城区、萧山区等为依托,两岸夹江联动发展的21世纪杭州大都市格局的象征,代表着杭州城市的重心将从西湖转向钱塘江,而城市产业结构也将由以旅游名城为核心的单一化走向游、学、住、创业等多元化、综合型城市发展。在城市空间设计中,也将由原先聚焦西湖改变为以钱塘江——西湖为发展轴,钱塘江为生态轴及核心平行线,多点分区、功能呼应的全新格局。钱塘江时代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城市功能及老城区压力的释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老城区就业、居住、生活、娱乐等问题,平衡城市空间结构。另一方面,它将是新城市宏图的理想载体,开放型的地理位置及城市交通都为大都市提供了广阔前景。
参考文献
[1] 打造五水共导“和谐杭州”[N].浙江日报,2006-07-21
[2] 刘志琰,孟阳。武汉水文化研究[J].中国水运,2006(1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