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考试--多项选择题部分[大全]

时间:2019-05-15 12:2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考试--多项选择题部分[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考试--多项选择题部分[大全]》。

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考试--多项选择题部分[大全]

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概论(历年考试相关资料)摘自一考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BDE)A、原始森林的破坏与生物物种的减少;B、工业污水的排放与水质严重污染;C、彗星的出现与海啸的发生;D、过度放牧与草原荒漠化;E、毁林开荒与严重水土流失

2、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ABDE)A、量体裁衣;B、对症下药;C、声东击西;D、因地制宜;E、因材施教

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可能导致(CE)2007

A、激变论;B、庸俗进化论;C、机械决定论;D、庸俗唯物论;E、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4、以下选项中正确表达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时间和空间(BCDE)A、是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B、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D、是不可分割的;E、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5、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ABDE)2006

A、2005年11月松花江污染造成哈尔滨市供水危机;B、植被的破坏造成沙尘暴频发;C、彗星的出现造成地球上爆发战争;D、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大气污染;E、对森林的大量砍伐使生物物种减少

6、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ABCD)A、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B、生物界的生存竞争;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D、两岸同胞与“台独”势力的对立;E、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

7、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有(BCD)A、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C、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D、不能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过程;E、主张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8、下列命题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ABCD)2006,2005

A、积羽沉舟,集腋成裘;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ABCD)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10、下列选项中,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ABD)2005,A、因材施教,因人而异;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C、注意分寸,掌握火候;D、因地制宜,因时制宜;E、居安思危,有备无患

11、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的有(BD)2005

A、黄河之水开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E、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BD)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脑的机能;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E、人脑的分泌物

13、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BC)2005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14、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有(ACD)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B、实践和认识的关系;C、国家的国体和政体的关系;D、文学作品的题材和体裁的关系;E、社会意识中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关系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BCDE)2004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存在就被感知;E、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16、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可能导致(ACDE)2004,2007

A、庸俗进化论;B、庸俗唯物主义;C、激变论;D、政治上的改良主义;E、政治上的冒险主主义

17、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一面是利,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一面是弊,给我国带来了风险,提出了挑战。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我们必须兴利除弊,抓住机遇,化解风险。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ABC)2003

A、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着的两个方面;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发挥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E、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8、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的有:(ABCDE)2003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长短相形,高下相倾;C、利害相生,祸福相因;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机关算尽,反害自身

19、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AD)2004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

20、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BCE)2007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唯一对象;E、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1、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主要表现在(BCDE)2007

A、实践不断满足人们各种物质生活的需要;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E、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2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BDE)2006,2003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D、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E、理性认识中包含着感性认识的成分

23、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BDE)2006

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理论联系实际;E、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区别的有(ABCD)2004

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D、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E、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完全正确25、1958年,我们以麻雀吃粮食为由,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大量捕杀。实际上,麻雀虽然吃粮食,但主要吃害虫。所以,后来我们把麻雀从“四害”中解放出来。现在我们又把麻雀列为保护动物。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了(ABCDE)2003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B、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过程;D、对事物的认识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E、对事物的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6、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ABCE)2003

A、在一不定期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B、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D、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E、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27、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DE)2007

A、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生产方式是社会关系的总和;C、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E、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28、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BE)2007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方式;C、人们在政治上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D、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E、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2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DE)2007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取方式;B、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C、生产方式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30、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决定作用,表现为(BCD)2007,2005,2004

A、它决定生产的发展程度;B、它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C、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D、它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E、它决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1、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序列的有(ABCD)2007,2006,2004,2003

A、渔猎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E、现代社会

32、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我国当前的改革的性质和特点的有(ABCDE)2007

A、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我国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C、我国改革力量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D、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E、我国的改革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33、人的本质是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BCDE)2006

A、人的本质是自然的,不是社会的;B、人的本质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C、人的本质是后天的,不是先天的;D、人的本质是变化的,不是不变的;E、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不是超阶级的34、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BD)2006,2003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风俗习惯;D、生产方式;E、国家政权

35、马克思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下列各项属于五种社会形态系列的有(ACDE)2005,A、奴隶社会;B、农业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

36、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前提的有(CDE)2005

A、投机商人通过贱买贵卖的聚敛钱财;B、一些人利用暴力手段掠夺他人财产;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D、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E、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37、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下列各项属于这三大社会形态的有(CDE)2005

A、传统的农业社会;B、近代的工业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D、物的依赖性社会;E、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38、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ABCE)2005

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B、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C、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D、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E、文艺、道德、宗教

39、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AC)2004

A、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C、生产劳动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D、生产劳动是改造自然的活动;E、生产劳动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40、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高级层次。下列属于社会心里的有(ABC)2004

A、人的情感、情绪;B、人们的愿望、要求;C、人们的风俗、习惯;D、人们的道德观点;E、人们的艺术观点

41、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类型的有(ABC)2004

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C、无产阶级推翻反资产阶级的革命;

D、20世纪中期以来的新技术革命;E、改变产业结构的产业革命

4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原因在于(ABC)2003

A、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43、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BD)2007

A、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B、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C、表明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有不同的影响;D、为揭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根据;E、为测算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提供了计算指标

44、商品是(AE)2006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45、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资本可区分为(AC)2006,2004,2003

A、不变资本;B、固定资本;C、可变资本;D、流通资本;E、流动资本

46、体现在生产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是指(CD)2006,2007

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

47、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DE)2005

A、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二重性质;B、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D、生产各种商品的具体劳动性质不同,而抽象劳动的量上有差别但质相同;E、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者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4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BCE)2005,2003

A、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D、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E、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49、商品的价值量是(BDE)2004

A、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B、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与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与生产该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E、把复杂劳动换算为简单劳动来计量的50、下列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货币是(BCDE)A、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B、支付的租金;C、发放的工资;D、偿还的债款;E、缴纳的税款

51、货币转化为资本即在流通领域中进行,又不在流通领域中进行,是因为(CDE)2004

A、在流通中能低价购买生产资料;B、在流通中能高价出售商品;C、在流通中能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D、在生产领域中劳动力的使用能创造中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E、通过流通领域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52、相对剩余价值是(BCDE)2003

A、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的结果;B、在工人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所有企业都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必然结果;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工人必要生活资料价值下降的结果;E、劳动力价值下降,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缩短的结果

53、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CE)2003

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B、自觉地调整各阶级阶层的收入;C、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自觉地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E、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54、根据不同的资本分类标准,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DE)2007

A、生产资本;B、流通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可变资本

55、级差地租的形式条件是(AB)A、土地肥沃的程度的差别;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C、土地的租种面积的大小;D、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E、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6、从资本的不同分类来看,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ACE)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生产资本

57、资本主义银行利润(ACDE)2006A、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B、由贷款利息总和构成;C、由存贷款利息差额构成;D、来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E、由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

58、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BCD)A、土地价格;B、级差地租;C、绝对地租;D、平均利润;E、工人工资

59、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包括(CDE)2006,A、固定资本;B、流动资本;C、货币资本;D、生产资本;E、商品资本

60、资本主义银行的利润率(CDE)2005

A、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B、是银行利润与银行借入资本的比率;C、是银行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D、是通过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间转移实现的;E、一般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61、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指(AC)2005

A、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物质上得到替换;B、社会决产品中所含的剩余价值全部实现;C、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D、两大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得到满足;E、两大部类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得到满足

62、商业资本是(ABCDE)2005 A、处于流通领域的资本;B、商品资本独立化的形式;C、采取G-W-G’运动形式的资本;D、为产业资本家销售商品服务的资本;E、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资本

63、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成本包括(DB)A、预付不变资本的价值;B、所费不变资本的价值;C、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补偿可变资本价值;E、全部预付资本价值

64、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表现是(ACD)2004

A、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专门由商人来担任;B、商品资本最终转化为货币资本的过程由产业资本家兼任;C、商人必须有自已的独立的投资;D、形成独立的资本循环G-W-G’;E、产业资本家所经营的商品销售活动日益增多

65、农业资本家在优等地进行投资和追加投资获得的超额利润是(AB)2004

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II;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E、投资利息

66、固定资本是(ABC)A、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B、按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其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C、经过多次生产过程才实现其价值全部周转的资本;D、在流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资本;E、以原材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67、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BCE)A、商品内在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B、商品销售价格最低界限;C、商品价值中的c+v部分;D、商品生产中的实际生产费用;E、商品生产中实际耗费的成本

68、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来自(ABCD)2003

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的所占的比重;C、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E、预付资本的数量

69、借贷资本主要来源于闲置的货币资本,包括(CDE)2003

A、正在周转中的商业资本;B、在生产过程中发挥职能的生产资本;C、暂时闲置的固定资本的折旧费;D、暂时闲置的流动资本;E、暂时闲置用于资本积累的剩余价值

70、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ABCDE)2003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银行利润;D、利息;E、地租

71、货币资本是(ABE)2003

A、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B、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种职能形式;C、商品资本的组成部分;D、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E、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作准备的资本

72、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可以说明(ABDE)2004

A、等量资本投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个部门利润率不同;B、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门通过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率形成;C、同一部门内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企业只能得到平均利润;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积累会产生相对过剩的人口;E、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是形成绝对地租的条件

73、垄断阶段的竞争同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ABCDE)2007

A、竞争的目的不同;B、竞争的手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D、竞争的后果不同;E、竞争的范围不同

7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ABC)2007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设立国际垄断同盟;E、设立国际经济组织

75、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贸易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是(ABCDE)2007

A、新兴产业的大量涌现所导致的国际产业结构的变化;B、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高效率、大批量生产的要求;C、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D、更便捷、更灵活贸易方式的出现;E、国际协调对贸易限制的减少

76、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方式,大体可分为(AB)2004

A、直接调节、控制和介入;B、间接调节和控制;C、国家直接投资;D、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E、国家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77、资本输出对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是(ABCD)2004

A、为过剩资本找到出路,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的手段;B、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手段;C、扩大商品输出的手段;D、使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统治的手段;E、缓和和世界各力经济发展矛盾的手段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知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A 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C.特指马克思主义 D.泛指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B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C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

4.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人 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 A.历史唯物主义和权力剩余价值学说 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 C.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6.马克思主义的内容(ABCD A.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 B.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C.是极其深刻的和丰富的

D.称得上是博大精深的 E.已经难以适应发展了世界形势 7.马克思主义的内容(ABCE A.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 B.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C.是极其深刻的和丰富的

D.是人类所获得的终极真理 E.对当今世界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8.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A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9.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 19世纪所创造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这些优秀 的成果包括(ACD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古典经济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E.德国空想社会主义

10.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在 19世纪 — 60年代,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并发现了(ABE A.历史唯物主义 B.科学唯物主义 C.劳动价值论 D.资本论 E.剩余价值学说

1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 明(A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管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1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物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B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14.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A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性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话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15.“风定花犹洛,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时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6.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鳞似鱼, 爪似鹰,掌似虎,身似牛”的说法,这表明(AD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的并在人脑中改造的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17.下列关于时间空间的正确说法是(ABC A.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B.时空都是客观存在的

C.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 D.时刻能够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8.下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正确说法是(ABCD A.物质都是运动的 B.运动都是物质所作的运动

C.脱离开物质的纯精神运动和不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D.运动时物质的根本属性 19.实践活动的特点有(ABC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观性 20.关于物质和存在,正确的说法有(ABCD A.万事万物的最高共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唯一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都是有可知性 21.揭示事物发展形势的规律是(B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 22.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是(B A.人们在逻辑思维中所产生的矛盾 B.矛盾双方既对立统一

C.事物之间的斗争统一 D.事物之间的统一性

23.在我们分析人的时候,既要看到缺点又要看到优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 是(D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矛盾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2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B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5.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C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的关系原理

26.根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 证明只要通过 “电子邮件的 6次信息接力” , 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 系上,这表明(AC A.世界时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时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7.唯物辩证法德基本范畴有(ABCD A.原因和结果 B.必然性那个和偶然性 C.可能性和现实性 D.现实和本质,形式和内容

28.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尊重规律为借口,不敢锐意进取,积极创 新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BCD A.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 B.贬低或否认了意识的能动左右 C.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 D.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29.辩证法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承认(CD A.世界的统一 B.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D.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 30.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ABCD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具体 D.逻辑与具体

3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 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A.精神是 A.生产资本的构成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113.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在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在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AC)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有 C,V,M,三部分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分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114.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BCD))B.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D.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A.是资本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和方式 C.是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115.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A.社会总资产急剧增加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116.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实现的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A.联合制 117.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实现的 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B.个人联合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A.合作参与制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118.垄断利润是()垄断利润是(B)A.超额利润 C.平均利润 119.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垄断价格是()垄断价格是(C)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120.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是多采取()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是多采取(B)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

格 A.垄断高价 1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B)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有资本 D.股份资本 A.国家垄断资本 1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A.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向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与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1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B)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爱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爱管理经济的产物 12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C)A.商品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贸资本国际化 D.金融资本国际化 125.垄断阶级存在的竞争有(垄断阶级存在的竞争有(ABCD))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126.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征是(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征是(ABCD))A.竞争的目睹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127.垄断利润来自于(垄断利润来自于(ABCD))A.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通过垄断高价和低价来控制市场以获取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C.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D.通过国际不等价交换,占有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128.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CD))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D.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1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A.国家直接掌管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公有、合营的企业 C.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D.国家调节经济 13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有(AB)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私人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 131.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出的重要作用是(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出的重要作用是(ABD))A.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带来巨额利润和利息 B.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手段 C.成为增强通各国的友谊、履行国际义务的主要方式 D.带动和扩大商品输出的主要手段 132.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ACD))A.促进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对输入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C.给输入国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D.带动输入国建设了一些经济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 133.跨国公司(跨国公司(ABCD))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 B.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C.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 D.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 13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ABCD))A.是世界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B.是发展中国家总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C.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 D.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部分习题

1.8 1.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出版的著作不包括(《反杜林论》)。2.下面不是恩格斯代表著作的是(《哥达纲领批判》)。

3.恩格斯在经济、精神和创作上都对马克思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4.马克思生前只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后两卷主要靠恩格斯创作完成。(×)

2.11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辩证唯物主义的三观不包括(认识观)。

3.物理学两大发现推翻了旧唯物主义的观点,却推动了物质定义的提出,这说明科学的发展推动着人们认识的发展。(√)

4.把物质和实物区别开来,认为物质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观的根本不同。(√)

2.29

1.下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是(福与祸)。

2.形而上学在矛盾概念上的错误是(割裂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3.下面不能体现矛盾斗争性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4.“和”对应的是矛盾的统一性。(√)

3.19

1.下面属于人的价值性认识的是(苹果的营养是否丰富)。

2.下面对价值评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价值评价中主体追求的是事物本来如此的一种认识)。

3.每个人都需要进行明确的价值选择,树立坚定的价值观,而不是随波逐流。(√)4.在价值评价中,评价结果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4.29

1.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把人的活动归结为(群众的活动)。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精神因素归根到底也是由物质因素所决定的)。

3.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不是随时随地的,政治因素有时候也会占据主导地位。(√)4.每个人的意志都会受到其他人的阻碍,这样会削弱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

4.40

1.下面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描述不正确的是(否定了英雄人物的作用)。2.(尼采)提出了超人哲学,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3.唯物史观的三个基本原理不包括(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4.民本论归根到底还是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范畴。(√)

5.11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是8小时,那么剩余价值率是(4/3)。2.下面能够提高剩余价值的手段不包括(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3.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4.相对剩余价值依靠延长劳动时间获得。(×)

5.12 1.资本积累的消极影响不包括(生产规模的扩大)。

2.下面对再生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简单再生产的剩余价值低于扩大再生产的剩余价值)。3.资本的构成从自然形式来说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6.5

1.下列关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劳动者的生存处境

B、政府和官僚为讨好选民,不断扩张福利和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造成政府功能超负荷运转

C、作用有限,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实质 D、以上都对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是(工人阶级与社会主义的挑战,政党与国家的主动调整)。3.待待资本主义新变化中,政治制度的变化是(D)。

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 B、公民权利扩大,出现一批改良主义政党 C、加强法制建设来协调社会利益集团间的矛盾 D、以上都对 4.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5.资本主义的股权分散化现象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全面化的调整。(√)

7.6

1.革命的根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包括(D)。

A、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 B、各国历史文化传统有差异 C、时代和实践发展不同 D、以上都对

3.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4.社会主义不可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7.7

1.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泰国)

2.“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句话出自(《共产党宣言》)。3我国已经越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目

一、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 :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务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材料2: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 《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材料3: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等思想。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睦邻友好的积极作用。——温家宝 《2009年2月,在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的演讲》

问题1这三段话涉及的哲学原理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10分)问题2试从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等多方面谈你对“和谐”的理解。(10分)

二、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2费尔巴哈说:“自然并不让自己藏起来,它反而是尽力地自荐于人,或者可以说老着脸皮去迁就于人的。恰象空气通过我们的口、鼻以及一切毛孔,挤到我们身体内来一般。

材料3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地程度上发展起来。”

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原理,回答:

(1)材料1 坚持的是何种认识路线?(10分)

(2)材料2与材料3 在认识论上有何种区别?(10分)

三、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30分)

材料1:马克思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27页)

材料2 :由于人们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对物质控制能力的提高,纳米科技发展的进程正在逐步加快。2000年10月,中国政府明确提出了将新材料和纳米科学的进展作为“十五”规划中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任务,这为中国21世纪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近年来,中国的纳米材料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使中国的基础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应用开发研究也出现了新局面。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定会为纳米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纳米科学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推动物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数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

——摘自:《科学》

材料3:生态方面:人类的繁衍,使地球不堪重负,破坏性的开采使地球有限的资源几近枯竭。由于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在 2001年被迫全民移居新西兰。人类的种种行为,已经违背了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已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摘自金鑫:《世界问题报告》 材料 4: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摘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材料5:约翰•克里要做美国“环保总统”。克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同布什大相径庭。2003年 10月20日,克里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发表演讲时公开宣称:“今天我郑重承诺,我将成为一名'真正的保护环境的总统'。我们将恢复美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贫困和疾病传播方面的领导作用。地球是一个小小的星球,这里的风和水、污染和公害都没有边界。” ——摘自:中国环保网 

材料 6: 只有实行高技术产业化,才能节省资源、能源,才能开发新资源、能源,才能以新资源和能源,以及开发出的新的可再生资源和能源代替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只有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提高劳动人口素质问题,才能解决在经济管理的效率问题。 ——摘自:可持续发展小词

请回答:

(1)阅读材料 1、2,分析这两段材料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为什么说“纳米科学将极大地改变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10分)(2)结合材料 2 和材料 3,请判断“环境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这个观点。(10分)

(3)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同时,我国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环境污染较严重。我们面临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结合这一实际,并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阐述我们应该如何解决环境问题?(10分)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福师09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

福师09秋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一

第一章、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框内。每题2分,共20分)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B)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2.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D)

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B.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C.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3.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B)

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 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 4.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5.科学的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A.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 B.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 C.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D.意识形态的先进或落后 6.判断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D)

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生产力的发展

7.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B)

A.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是否重要 B.个人对社会奉献的多少C.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 D.个人知识和才能的多少 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9.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D)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表明(B)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第二章。多项选择题(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框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1.新生事物是(CDE)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E.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事物的 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主义正确态度的有(CDE)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肯定,积极继续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3.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ACD)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E.意识活动能够改变社会运动的规律 4.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ABDE)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5.下列命题中属于提示事物本质的有(CDE)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国家是阶段压迫的工具 6.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ABCDE)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7.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CDE)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三章、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否定就是毫无保留的彻底抛弃旧事物。

正确

肯定和否定作为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两种完全相反的规定性不仅是对立的,而且也是辩证统一的。首先,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其次,肯定和否定相互包含并相互转化。辩证的否定观包含三个基本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其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即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双方对立和斗争推动的。

正确

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2、所谓矛盾,是指任何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3、矛盾对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为事物的发展提供前提;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包含,使双方各自从对方汲取有利于自己的因素,使整个事物得到发展;其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规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第二,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一,在事物的量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事物的质变准备条件;其二,在事物的质变阶段,矛盾的斗争性促使旧矛盾统一体瓦解,新统一体产生,从而完成事物的转变。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抽象的、不变的。

正确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变动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的具体历史性。总之,不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之外去寻找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本质不仅不是抽象的,而且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这是因为,社会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发展和改变的。

第四章、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关于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派生物,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其二,关于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精神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其一,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其二,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客观标准。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乃至正确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不完全可认识的。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2、简述劳动在意识起源中的决定性作用。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2)思维的工具——语言,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3)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思维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日益完善,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4)劳动使意识产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3、简述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1、肯定和否定的对立。肯定和否定是事物内部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种相反的趋势:肯定方面力图保持事物的存在,维持质的相对稳定性;否定方面破坏事物的存在,力图使它转化为他物。

2、肯定和否定的统一。表现为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着否定。任何事物在肯定自身存在的同时,都包含否定自己的因素,都包含必然灭亡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不是对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把它的某些积极因素吸收到自身之中。在一定的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4、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由人的因素即劳动者和物的因素即生产资料构成。其中劳动者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为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和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是否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是评判生产关系先进或落后的根本标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第五章、论述题:(每题16分)

1、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

福师09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题二

第六章、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框内。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B)

A、自然界各个领域的规律 B、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C、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的总和; D、既包含一般规律,又包含特殊规律。

2、“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神”。这一事实表明(D)A、神的观念是感觉的复合; B、神的观念是主观自主的; C、神的观念具有客观原型; D、神的观念是意识能动性的产物。

3、人类世界是指(C)

A、与自在世界对立的“人化自然”; B、指人类生活; C、“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D、指有机界。

4、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D)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A、产生时间的先后 B、力量的强弱 C、是否适合人们的需要 D、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5、“一切真知来源于直接经验”,这是(C)

A、唯物主义经验论的错误观点;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正确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6、下列关系中,作为社会一切关系的基础的是(A)

A、社会生产关系; B、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C、人们之间的政治关系; D、人们之间的阶级关系。

7、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C)

A、先进的思想理论的形成; B、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C、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D、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形成。

8、人的本质属性是(B)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物质属性; D、先天属性。

9、空间是(D)

A、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B、事物之间的距离 C、物体的体积 D、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10、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C)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 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 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

第七章、多项选择题(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框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DE)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作用不同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特点不同 C.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地位不同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同 E.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同

2、以下说明意识的本质的有(BDE)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E.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3、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CE)A.占主导地位的矛盾 B.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占主导地位的矛盾方面 D.对抗性的矛盾 E.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

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ABCE)A.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 E.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5、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原因在于(ACDE)A.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6、根据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叫作技术社会形态。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BCDE)A.封建社会 B.渔猎社会 C.农业社会 D.工业社会 E.信息社会

7、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有(ACDE)A.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C.消灭了旧式分工,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D.国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E.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极大提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第八章、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被称为哲学的两个对子。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错误。

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地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但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活动本身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历史条件,是指一切现存社会要素的总和,大体上分为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的三种类别。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中生产力对人们创造历史的作用具有决定的意义。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在精神条件中,科学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特别是广大群众掌握科学文化的程度,对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第九章、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答:量变、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换。又称渐变。是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与质变相对。

质变、事物从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运动的基本状态之一。同量变相对。又称突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的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不可能没有量变,也不可能没有质变,而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只有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引起质变。讲述“笨人吃饼”的故事,说明:没有一定的量的变化,质变就不会发生。(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不会永远维持下去,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引起质变,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3)、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简述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答:实质: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 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更新。作用: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革与更新。

3、简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答:(1)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2)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必然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3)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的某些形式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简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答:(1)机械性。仅仅用力学尺度衡量一切变化和过程,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2)形而上学性。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的过程。

(3)不彻底性。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而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却是唯心主义的。

第十章、论述题:(每题16分)

1、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答:(1)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来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2)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念,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福师09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复习题三

第十一章、单选题(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相应框内。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C)A.时代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A)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D.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和总汇

3、两大哲学基本派别是(A)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4、世界观是(D)

A.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C.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D.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5、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这是一种(D)A.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B.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6、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方面是(A)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具有特殊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能否一致的问题

7、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A)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一元论唯心主义与二元论唯心主义 C.经验论唯心主义与唯理论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8、“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9、时间的一维性是指(D)

A.无限性 B.间隔性 C.可逆性 D.不可逆性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十二章、多项选择题(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相应框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BCD)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2、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A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3、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的基本原则的有(BC)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惟一形式的原则 B.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的原则

4、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ABCD)

A.物质文明的进步 B.精神文明的进步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产力的发展

5、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的有(BCD)A.国家政权在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转移 B.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 C.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 D.解放生产力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

6、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有(ABC)

A.“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B.“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索取” C.“苦了我一人,富了千万家” D.“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7、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ACD)A.循环论 B.激变论 C.朴素唯物论 D.庸俗进化论 E.庸俗唯物论 第十三章、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

1、静止就是绝对不运动。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静止即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相对静止有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指某种特定物体在空间上相对于其他物体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处在量变阶段,没有发生质变。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暂时的、有条件的。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正确认识物质运动中的相对静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相对静止,人们才能把握事物的质,认识事物,才能对事物的运动进行测量和计算,才能在事物不具备质变条件时促进事物的量变,为质变做准备。形而上学否认运动,把静止绝对化。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否认事的相对静止,也就否定了事物质的规定性,否定了事物的存在。

2、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谬误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答:此说法是对的。真理和谬误都反映事物的本质,只不过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谬误是歪曲的、错误的反映事物的本质。

3、人脑是意识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了人的意识。

答:此说法是错误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人脑并不是意识的源泉,有了人脑,而无客观世界是一样不能产生意识的。

第十四章、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尔后的实践作出裁决。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3、简述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答;(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答: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通过实践,达到使客体被人认识、改造、掌握和占有的目的,从而在实践中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实践中包含着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不同于生物对外界的消极适应和本能活动。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称其为人,才表现为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2)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人的意识,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

(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类活动方式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4)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所以,实践构成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

第十五章、论述题:(每题16分)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实践意义:1.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既然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把集中统一和灵活多样结合起来,把纪律和个性结合起来,把秩序和自由结合起来,反对专制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反 对僵化和无序。

3.既然物质是运动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与时俱进,把发展和稳定统一起来。

4.既然物质运动是在时空中进行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有强烈的时空观念,重视和珍视时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作好工作。

5.既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尊重、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认真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助学服务部

http://www.xiexiebang.com

心系天下求学人

专业 专注 周到 细致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考试--多项选择题部分[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考试--多项选择题部分[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梳理与心得 心得: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大学生一门重要的政治必修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少不了枯燥与乏味,但是却的确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论文班级:土木C105 小组成员: 陈益心 (107053) 丁轩(107054) 郭泉熙 (107058) 胡睿(107060) 苗向超 (107066) 宋连峰 (10706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复习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主要概念 1马克思主义; 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 辨析题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通过这一学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我掌握了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学会了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思想深度也有所增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总体上把握和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玉侠、张鑫鑫、孙曦婷、刘雨薇、刘雪、王楠案例分析(2009级) 题目:我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班级:09级3班 姓名:张洪......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外社会实践报告课题名称: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产生及发展的背景 实践形式:实地参观,参阅相关书籍,观看主题影片 参与小组:12土木6班 组长孙辉 组员邵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报告参考选题 一、政治、思想观念类 1、××地区村级组织选举状况的调查 2、××地区村民、居民自治状况调研 3、××村党支部在本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