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

时间:2019-05-15 12:24: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

第一篇: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

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

摘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根本标志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

关键字: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

引言:

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且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不仅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广大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

正文: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性分析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措施。

1、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与经济矛盾的需要

众所周知,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它们的永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从水资源来看,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80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并且每年还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从矿产资源看,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其中主要矿产资源还不足1/2。

在资源严重不足的同时,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能源利用效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等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建立在资源消耗的基础之上,从而资源基础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

这些矛盾向我们发出了强烈的警示:必须尽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核心,努力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

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我国随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制订了《中

国21世纪议程》,这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庄严承诺,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反思之后所做出的正确选择。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其存量相对人类发展的需求,相对于经济的不断发展而言,总是稀缺的,其供给能力是有限的。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继续下去的话,总有一天会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对后代人发展的能力构成了威胁。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能力构成威胁——是相背的,即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

因此,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快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保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总体经济目标。

中国在未来20年的时间内,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达到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社会更加进步、精神更加富足,全民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加以统帅,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落实“五个统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4、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的核心则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必须在其承载能力之内,这就要求建设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

综上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中国自然条件决定的,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前面的分析表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国的国情,确立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和措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些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建议,主要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

1、确立节约资源的战略地位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首要任务是确立节约资源的重要战略地位,将节约资源提升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共同作为新时期我国的基本国策。并以此为根据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因素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

2、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

自然资源无价或者价格偏低是我国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自然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水资源为例,黄河沿岸的一些地区,农民为灌溉用水1000立方米所付价格比买一瓶矿泉水还便宜,这很难诱发出节水灌溉方式,从而造成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和配置效率的无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充分发挥市场对自然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科学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结构,逐步形成自然资源市场。

3、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扭转资源依赖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合理的产业分工格局,并逐步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4、将节约资源纳入到法制化轨道

目前,我国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并且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同时,法律法规执行过程存在很多问题。为此,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管理自然资源的经验,逐步完善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通过建立能源、资源审计制度,与现行的环境评价制度共同构成社会性管理的新框架,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

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破坏环境有罪的观念,坚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如果每个人都树立起节约和环保的意识,我们节省下来的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成果会十分可观。

第二篇: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现在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而我们平时做的节约用水,垃圾分类都是被资源节约型社会所包括的。古诗中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里的一方面说的是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不正是说的不要浪费这一点。而节约关荣,浪费可耻也正是节约资源的观念。节约资源人人有责。

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呢?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通俗的说,就是用的少,获得的多。而地球就一个如果用的太多那么地球怎么受的了。这不正是应该让我们全人类来节约资源,使地球美好。

地球只有一个,资源、环境极其宝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说到底是协调人和自然、人和地球关系的问题。纵观整个社会发展史,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目前人类所面临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严峻。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多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我们今天肆意挥霍,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实现新形势下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果人类不及时改变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建设友好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长此下去地球也可能成为不再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人人心里都想让力求美好,让生活环境漂亮。那该怎么做呢?从我们个人来说,人人养成节约一张纸,一粒米,异地水,一度电,分类垃圾的好习惯。对于一个家庭,少开一天车,买东西用布袋,多次利用水资源,随手关灯,这些简单的小事都可以为地球添一份颜色。对一个国家来说: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此,应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对于世界来说:我们都应该团结起来。对于在碳排放上不要过多责怪别人,希望可以想想可爱的北极熊把。问题已经出现,但只要人人出一份里,问题一定可以缓解。每人都献出自己的力量让力求绿起来。世界是人们共同拥有的,爱护地球,人人有责。

第三篇: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2005年6月27日下午胡锦涛指出,“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此后,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重点工作通知》,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了部署。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资源节约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节约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使用资源的意识。节约意识(观念)作为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建立在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认识基础上的。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

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主体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其中,资源节约型企业是指既追求企业生产成本节约又兼顾企业生产的社会成本节约,既考虑企业自身效益又兼顾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既考虑当前利益又兼顾长远利益,能使企业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之和达到最大值,使企业生产成本和社会因企业生产而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的企业。

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制度是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根本所在。其中要着重考虑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如,目前不合理的水价是阻碍水资源基础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水价导致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使与水相关产业的经营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同时,水价体系的不合理也是造成水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

完善产权制度

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既应明晰自然资源的产权,优化自然资源配置,节约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又应保护知识产权,提高人们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节约型技术的积极性。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用技术,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目前应重点支持一批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节油代油、洁净煤和节电、节水技术。大力研究和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核能以及生物能等“绿色能源”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为此,应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制定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用以指导全国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技术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

加强法制建设

加强环境资源、粮食资源、水资源及各种主要矿产资源保护法的制定和完善;制定反对浪费的法律法规,为惩罚严重破坏环境资源者和严重浪费资源者提供法律依据;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种产权权益,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完善产品质量和市场交易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坑蒙拐骗以及制假售假行为,规范市场交易,减少资源损失。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议

3.1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1)构建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网络。企业作为资源消耗的主体,应重点抓好资源节约、人才节约和资金节约。首先,应按照减量化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运营中的各种消耗。对于自然资源要利用各工料间的物料循环,减少物料使用,达到少排放和零排放的目标;对于人才资源应坚持人尽其用的原则,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资金应用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制度和稽核制度,确保资金运用的合理性,避免资金的浪费。其次,应通过技术进步改造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第三,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将节约理念纳入企业文化体系中去,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资源节约意识。

2)构建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网络。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政策,应优化产业区规划布局,进生态关联产业或其共生产业的簇群式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应该根据企业资源消耗的类型和特点,把不同的工厂连接在同一园区内,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成为其他企业的能源和原料,实现废物的再生,从而形成工业横生和代谢生态链,为构建节能、节材、节水为中心的节约型工业生产体系奠定基础。

3)建立健全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体系。首先要做好废物的回收,在回收过程中根据废物的特性进行分类,对于无法再循环的废物要在防止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及时处理,对于能够回收的废物要及时加以循环利用。同时,加大废物回收技术的开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带动再利用体系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

4)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实施体系。循环经济的实施体系应包括以下四部分:a.尽量做到减量化,使在生产物品和提供服务中利用的资源和物品最少;b.做到再利用,对已经使用的资源尽可能多次使用;c.实现再循环,对于淘汰的无法再使用的废弃物,及时加以回收处理,尽可能转化为新的资源和物品;d.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大力开发生物资源等新型能源,逐渐实现可再生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

3.2构建节约型政府,实现“政府生态”

1)建立自律、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a.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服务型的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b.科学划分各部门的职能范围,精简机构,缩短行政审批时间,规范行政人员的行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c.强化各级政府行政工作人员的节约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理念,尽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2)健全科学的决策机制。每年我国由于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浪费是相当严重的。因此,建立和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突出的意义:a.完善政府决策程序,对于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决策,要坚持科学民主的原则,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由于决策不当而造成的资源浪费;b.健全决策监督机制,不断完善政务公开机制,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和社会监督的作用;c.建立决策责任追究机制,实行

有权必有责,有责必追究的重大决策终身负责制,通过行政、司法手段对领导干部在决策中的严重失误

和失职行为依法进行追究。3)转变执行理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体制模式和增长模式正处在质变时期,单纯经济量的增长不能反映经济运行模式的好坏。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将“绿色指标”纳入考核政府官员的政绩指标中去,从而扭转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GDP 增长的错误做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培育节约型的社会文化

1)树立节约意识。a.政府决策中的节约意识,即在经济社会问题的决策和规划中珍惜现有资源,实现科学决策;b.体制改革中的节约意识,即体制的变革要充分考虑成本因素;c.管理细节中的节约意识,即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d.技术改进中的节约意识,注重技术升级的梯度性;e.资源整合中的节约意识;f.资源再生中的节约意识;g.社会控制中的节约意识,即要求政府在项目立项上要适度控制。2)培育节约主体的节约型文化。个人消费者要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消费观,树立崇高适度物资生活和丰富精神追求的价值观。企业组织要将节约理念丰富到企业文化中去,积极倡导生产节约和细节节约。政府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按照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要求,增强资源节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实现“政府生态”。

3.4搭建节约型社会的支持体系

1)制度支持。中国建立节约型社会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a.把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指导性的原则和纲领予以落实,为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提供政策上的支持;b.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节约型社会提供法律支持;c.完善资源节约的标准,为节约型行业建立提供标杆;d.健全相关财税政策,为节约型社会建立提供金融支持;e.建立资源节约监督管理制度,为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提供监督机制;f.研究新的激励措施,增强节约主体的积极性。

2)技术支持。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的主要手段。a.要组织技术力量对资源节约的技术瓶颈进行攻关,解决技术上的难题;b.要积极推广先进的、成熟的节能、节水和节材等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c.加强节约型技术人才培训力度,大力普及节约型知识;d.培育和发展节能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制度,为行业社会提出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3.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节约型经济格局

1)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传统的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瓶颈制约,而且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进程中应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道路转变,降低生产消耗,开发节约型产品,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长期发展。

2)发展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通过法律和经济的手段,研究制定促进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加快发展无污染环保产业、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环保产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同时加快用高新技术改进传统产业的步伐,实现产业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四篇:资源节约型社会

大学生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姓名:侯荣岩学号:

11交通3

2011147703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认都应该积极响应这个号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相应党的号召。

现在先来看看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2250立方米/人年,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元。我国的能源资源也十分有限。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此外,我国资源回收率比较低,许多可以利用或再利用的资源成了废弃物,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同学们还存在着非常巨大的浪费现象。1,大学生中的浪费现象

先来看一个事例,某高校新闻系学生日前针对校园浪费行为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的惊人浪费现象,不仅引发了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也引起了校方的高度重视。

用电:一年浪费量一家用58年。据调查后的不完全统计,学校一年电的浪费量是133682度,这些电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58年。比如调查教学楼内白天开灯现象,按一盏日光灯白天开8小时,一个月30天,一年按8个月计算,教学楼内一盏36瓦的日光灯,一年就要浪费掉35.94元。

用水:一年浪费水费32万元。学生们在调查中发现,水的浪费同样严重。“在教学楼和宿舍楼,我们都常常能看到„细水常流‟。经调查得出,一座教学楼年平均用水的浪费量是2945.2吨,粮食:食堂一周倒掉一亩粮。最令人惊心的是学校食堂粮食的浪费情况。一位食堂师傅告诉我们,每天在食堂就餐的学生超过3000人,如果每个人以浪费半两米饭计算,一个星期浪费的粮食就是一亩地的产量。” 而食堂师傅表示,比起饭菜的浪费,餐具的流失情况更为严重。仅学校一个学生食堂,开业时投入不锈钢餐勺700多只,一个月下来竟只剩200多只,之后补充了1000多只,而两个月下来,这批餐勺只剩下50余只!

在食堂里可以看到几乎在每个饭桌上都有剩饭剩菜。这种浪费太多了,学校有几个食堂,一个食堂每顿饭都能收拾到,有馒头、花卷,有米饭、面条,还有鱼、肉等,实在可惜。

另外,在食堂每天吃完饭后,只要看一下餐厅的剩饭桶,总会看到桶里倒满了白花花的米饭,还有肉片、蔬菜……据一工作人员说,每天这样的剩饭菜要倒掉几桶。由此可见我们学校饭菜浪费现象确实严重。那么,我们不妨假想每日每位同学浪费1克米,全校20000同学来算,一个月就将近浪费600000米,一个月如此,那么两个、三个……集结起来是一个什么数字呢?

2,大学生中的浪费现象的原因以及同学们的态度

一些同学是基于什么原因,倒掉这么多没有质量问题的饭菜呢?对一些有倒剩饭菜习惯的同学进行了采访。发现除少数是因为买到不可口味的饭菜,或身体不适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数同学是态度问题。

“吃不了。”是得到的最多的回答。食堂没有定量售卖,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饭量,为什么要多买呢?“吃那么干净干嘛?”这样的回答显然已经是态度问题了。采访中,多数同学对我的关注表示不解,他们认为,倒剩饭菜只是一个个人习惯的问题,并且也是司空见惯,浪费那么一两粒米,或者一两斤蔬菜,是无所谓的,首先经济上不会造成需要估量的损失,其次,许多习惯是小时养成的,一时不好改也不认为有改的必要。一位收拾餐具的阿姨说,更让人痛心的是,学生们在丢弃饭菜时,一点也不觉得可惜。

有学生称“花的是我自己的钱,倒掉又没有损害别人的利益”、“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倒点饭菜可以理解,用不着这么斤斤计较”、“我国是农业大国,这点儿粮食算什么”…

像以上这种浪费现象,在学校食堂里都或多或少存在。在大学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花的是自己的钱,倒掉又没损害别人的利益,别人管不着。他们说:“饭菜不可口要倒,菜里出现脏东西也要倒,吃不了当然更得倒了,太正常了。”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怕别人笑他们吃得太干净,说他们可能穷怕了,所以每次吃饭都故意剩一点。一位来自农村的大三女生说:“家庭条件差的同学很少浪费,但在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买多了吃不了就扔,饭菜吃着不可口也扔。”

另一种浪费主要是塑料袋和一次性木筷的使用,很多同学在买饭菜时生怕袋子不够结实,一下要套上至少两个袋子一起用。有的塑料袋质量确实有问题,有时会突然破裂把刚买的饭菜洒一地,不过这种情况只是很偶然的,用那样的方法防患于未然,代价确实大了点。这种塑料袋在地里需要五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掉,并且会恶化土壤,对农作物生长极其不利。还有,一次性木筷的使用量更是很庞大,有时看到许多同学一个人就要用很多双,说是要备用。

3,基于理性的反思

面对上面所说的这些触目惊心的浪费数字,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浪费?”“因为花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吗?何况大多数学生的钱并不是自己劳动所得?”我觉得比现象更可怕的是学生们对浪费的漠然和节约意识的极度匮乏。

明明是肆意浪费,但有些学生却不以为然且振振有词,这种对浪费行为的无知和麻木心态,比浪费本身更为可怕。如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怎样处理好适度消费与节俭的关系,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宣传活动,多么希望同学们基于此有所改观,也希望学校应尽量把饭菜做得可口些、实惠些,为消除浪费尽一份力。

对于一次性筷子问题,如果每个人一天从餐厅拿一双筷子,那么就是几千双,这些筷子就要很多棵树去制造。我们知道中国每天因制造这样的筷子就要消耗大面积的森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了。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不久前读到的一篇题为《我在德国得到一张罚单》的文章,说的是几个中国人在汉堡一家中餐馆就餐时的遭遇。由于多点了些菜,结果有1/3的饭菜没有吃掉,剩在桌上。被几位白人老太太“多管闲事”叫来政府某机构的工作人员罚款25欧元。工作人员罚款后,郑重地对几个中国人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在德国这样一个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经济相当发达、国民普遍富有的国家,人们还有这种意识,这相较于我们把浪费当成了时尚天之骄子,是否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人们一定对温家宝总理的“乘除法”还记忆犹新。在谈到中国的发展问题时,总理说:“多么小的问题,如果乘上13亿的话都会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只要除以13亿都会成为很小很小的数字。”这一充满了辩证关系的“乘除法” 给我们深刻的启示是,遇到那些浪费、陋习之类的事,千万不能只是一人一事地考虑,而是要从13亿的大数字来对待。别瞧不起身边的小事,“乘”以13亿,就是天文级数字。古人曾经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自己身边的点滴事情做起,要有德国老太太勇于较真的态度,该问的要问,当管的要管,使节俭成为全社会崇尚的美德。倘大多数人能够这样想这样做,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国是个资源不太丰富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但是,我们的社会“穷显摆”可谓俯拾皆是。请客吃饭,主人也怕客人吃不好丢面子,都点很多菜,结果总是剩很多……在这种大的社会背境下,大学食堂一年不倒掉价值上百万元的饭菜才怪!因此,我们真的需要摒弃某些陋习了。不知中国何时能开出像德国那样的罚单?

人常言,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可是浪费粮食又是一个怎样性质的行为呢?我们都知道粮食是农民们辛辛苦苦劳动后的结晶,浪费粮食的行为是可耻的,是不可取的!但在我们学校食堂里这种“不可取”却不断进行着。所以我呼吁:是时候停止了!

4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4,1 1 建设靠大家 节约从自己开始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大学生应该作为生力军,应该走在前面。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建设交替的重要枢纽,其作为社会老一辈和新一辈的连接点,更应该停止浪费,充分带动他人。带动大家参与。不少大学生的精力大部分不是放在学习生活上,而是放在上网打游戏和谈恋爱上面去了,放多点心思带动身边的同学以来开展节电、节水、节纸等多好啊,逐渐带动周边的社区来开展,扩大到全社会来开展节油、节电、节水等行动,只有将思想转化为行动后,才能逐步走向成功。

国家把节约作为头等大事,我们提倡节约责无旁贷,完全是利人利己。另外就是依靠自己的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大家有没有留意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可以举手之劳的,比如早上上课时顺手关一下教室的灯,在夏天傍晚下课后不要忘了把教室的空调和电灯关了。

一些容易被忽视的浪费,例如校园活动拉横幅过多过乱,而且横幅制作成本较高,又很少回收,造成很大浪费。大学校园内应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之风,注重各种活动的实际内容和效果,克服形式主义,杜绝横幅浪费。全校仅宣传横幅一年要耗费几万元呢。在校主干道上,在食堂、宿舍楼、教学楼等学生流比较集中的地点,悬挂横幅的密度也很大。可以尽量减少的。4,2日常生活方面

爱护环境。做环境保护的执行者、义务宣传者和忠诚卫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崇尚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观念;增强节约意识,做到身体力行。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提倡循环使用自来水,自觉做到爱水、惜水、节水,严格做到人走水断流,不用“长流水”;发现损坏及时报修;洗涮拖把不过量用水。

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离室关电,避免“白昼灯”、“长明灯”;使用完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设备后,及时断电,减少待机损耗;在教室学习结束和就寝后,及时关掉相应电器的电源,做到人走灯灭;充电电池要及时取下。

节约用钱,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学会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学习用品,养成善于理财的好习惯。

节约粮食,合理饮食。积极倡导餐桌文明之风,在食堂用餐盛饭时要适量,坚持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

爱惜资源,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提倡自带餐盒打包,减少环境污染;废旧纸张、矿泉水瓶、易拉罐等要在班级中设立回收箱进行回收。

爱护学校公物。特别要保管好寝室和教室里的生活、学习、教学的一切设备。

4.4智慧节约:使用节能灯,用电能省近八成,随手关灯。高效使用电脑,减少开机时间,暂时不用可以直接关掉显示器。不要将电器置于待机状态下,不用电器时切断电源。认识环保标志,优先购买绿色产品,不买过度包装的商品。自己不吸烟,也奉劝别人少吸烟。少吃口香糖。旧物捐给贫困者和有需要的人。爱护花草树木,积极植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另外积极广泛宣传节约意识。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献计献策,争做节约先锋。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是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承担的责任,这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校园生活环境和质量,更关系着整个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研究生应该去做也乐意去做的。让勤俭成为时尚,让节约成为风尚。

第五篇: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一、我国资源利用的现状

我国资源相对紧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经济已经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在全社会进行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经济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约束,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提出加快两个根本性改变以来,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取得了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但是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增长方式还基本上是属于粗放型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未来的十五到二十年,我们国家仍将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增大,面对着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加大的挑战,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否则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新兴工业化难以实现。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的提出,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内涵。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观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如果不计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导致能源资源约束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反过来影响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然而当前形势十分复杂。从国际层面看,一方面是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分工体系不断更新,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日趋紧密;另一方面是全球性资源竞争更加激烈,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要求愈加强烈。从国内层面看,二十余年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我国的经济社会状况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对粗放的增长方式和较不均衡的发展次序和格局,也带来了相当多的增长本身和增长之外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和瓶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二、具体措施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要建设节约型经济就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2.以转换机制为动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3.要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加大能源等战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坚持把开源与节流结合、节约放在首位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将把节约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

经济结构。我们要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节约能源法》,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工程,推广使用先进、高效的节能设备和器具,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

2.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

开发替代能源,不仅可以增强中国能源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可以保证在未来的国际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新的替代能源还可以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口的能源需求。

3.坚持把立足国内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基本方针

中国既是资源消费大国,也是资源生产大国。从能源看,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是中国能源的主体。未来中国国内能源供应的潜力仍然很大。从重要矿产资源看,中国资源比较丰富,探明铁、铜、铝、镍、铬、钾矿石基础储量分别居世界第4位与第12位之间。因此,我们有条件主要依靠国内来保障资源供给。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不断增加资源有效供给,保持较高的自给水平。

4.坚持把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解决中国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从能源看,中国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仅经济可开发水电资源就达4亿千瓦,我们将在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水电。中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风能宝库,可开发利用的风能约10亿千瓦,我们要加快发展风电。中国有良好的太阳能利用条件,2/3的国土面积每年日照时间超过2000小时,我们要加快太阳能发电的产业化步伐。中国是世界沼气生产和利用大国,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农村沼气建设。

(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生态环保力度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和宏伟工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1.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2.积极协调和配合,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3.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四)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2.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4.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5.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总之,要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方式。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央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是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意义重大。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总体性的目标,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需求持续增加,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约资源。加快建设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既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3.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还要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软肋”,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相当突出。从总体上看,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局部地区生态退化的现象有所缓和,但生态退化的实质没有改变,趋势还在加剧,生态系统更不稳定,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在加重。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实践看,发展循环经济符合国情,反映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将从根本上减轻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环境与资源对经济建设的持续支撑。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几年,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境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6.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 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近年来,我国石油、矿产等重要资源进口越来越多,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过多地进口资源,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会加剧国际市场供求矛盾,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外交方面的问题。加快建设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对于确保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必须加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因为它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生态环境开始急剧恶化,尤其是自然灾害,造成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能做什么?

(一)资源:

一增强节约和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由于节约意识的缺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在大学里是数见不鲜。食堂里剩菜剩饭到处皆是,为了方便大量使用快餐盒,这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而且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此外厕所、洗衣间、走廊上的灯经常是通宵亮着,拧开水龙头不关,另外每天用掉的塑料袋数目更是触目惊心。增强环保和节约意识,学习环保和节约知识,让环保和节约成为一种习惯。举手之劳就可以避免或减少这些事的发生。从我做起,从点滴开始,随手关灯、关机,宁紧水龙头,尽量用自已的饭盒,购买东西尽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洗漱时顺手关上水龙头。做举手之劳之事,不仅节约大量的经费和资源,还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二是树立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大学生崇尚时尚前卫,盲目追求名牌与款式,存在攀比现象。手机、MP3等电子产品频繁更换,服装穿一次便“束之高阁”等浪费现象。文明健康的消费理念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满足人们的需求,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变歪曲的价值观,提倡理性消费,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二手货集市(如旧书、旧学习用品等),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更重要是使二手产品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环境:

一是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保宣传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建设绿色校园。虽然不少高校每年都有环保宣传活动,但由于活动形式和宣传手段匮乏、单一,传播渠道不畅,舆论氛围不浓等因素,导致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应该积极、持续创新,开展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来吸引大众,引导大家树立环保观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培育环境友好的氛围。

二是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应该把个人节约和环保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的重要部分,把节约也纳入寤室美化大赛评选内容,设立节约和环保奖项等多种灵活机制来使大众共同参与环保行动,营造良好节约氛围,构建良好社区文化。通过下乡活动、参观活动等形式活动,把环保知识带到校外,引导全民参与环保。

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出一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下载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近年来,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节约型社会)的提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我国当前资源瓶颈制约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通过资源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郭颖 调查目标:了解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实地了解新型能源公司的发展成长过程和国企如何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调查时间:2009年8月13日......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一路高歌猛进。但无法回避的是,为实现这一发展,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以国家规划......

    为什么要走资源节约型社会

    为什么要走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会(最终五篇)

    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

    地理论文--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当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资源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世界科技的愈加发达,资源的重要性也愈加明显。 然而,资源不总是无穷无尽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资源的需......

    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2班学号:0807024201姓名;张香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