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初探
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初探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 软环境建设
[论文摘要]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后的发展成也在环境,败也在环境。、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大量事实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会形成优势明显的“洼地”效应,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哪里环境不好,不仅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难以光顾,就是本地经商者也会纷纷“出逃”,各种资源也会大量流失,必然导致发展停滞。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在客观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多弊端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适应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在一些领域或地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发展,除它本身先天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外,软环境建设的先进或滞后,直接决定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探究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的迫在眉睫,加快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政策和办法,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软环境的范畴
从概念上说,环境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主要属于硬环境的范畴,社会条件主要属于软环境的范畴。软环境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是一切有利于调动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因素。
二、当前经济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级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乱减负的指示精神,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全国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对取得的成绩,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国经济软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经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是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办法,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得不到落实,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得不到惩处,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投资商利益。
三是有的单位部门利益至上。想问题、办事情,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为了部门利益不惜牺牲整体利益。
四是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态度生冷横硬,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
五是不诚实、不守信。有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度很低,招商时好话说尽,项目到手后不兑现承诺,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软环境建设的概念
从软环境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软环境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深遂,又复杂。那么,相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来说,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因此,经济发展中的软环境建设就是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职能,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地方资源和人力,全方位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如何抓好经济软环境建设
(一)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抓好软环境建设,是践行“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思想的体现。
和谐社会如何建设?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通过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要营造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把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把我们自己的企业和人才留住。因此,抓好软环境建设的目的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经济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的竞争,也是政府间的竞争,是政府作风和工作效率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软环境的竞争。软环境的好坏,是检验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软环境好,就能把人才招来,就能把项目留住,反之,软环境不好,办事效率就不高,吃拿卡要成风,就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抓好软环境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一些公职人员手中拥有审批权、执收执罚权,而且这些权力在原有的体制下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权钱交易和以权谋私的行为,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抓好软环境建设,正是营造一种廉洁、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规范执法行为,让腐败行为,不公平的行为或滥用职权的行为失去滋生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软环境建设,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治本措施。
3.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推动和促进硬环境建设的需要。
强调软环境的重要,并不是说硬环境不重要。软硬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硬环境比作骨架,软环境就好比灵魂。离开骨架,灵魂就没有着落,没有灵魂,骨架也会失去生命。只有二者俱佳,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正确理解软环境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1.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过去盛传外商进入中国国门,不仅怕高关税,更怕数不清的公章和扯皮;企业立项审批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修改报批文件资料多达数百万字;经办人员被踢皮球式地来回折腾等等。像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悲剧不能再在今天上演。
2.文明开放、服务周到的软环境就象“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的宗旨,把投资商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则,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的方法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零缺陷”服务。
(三)搞好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谁在治理环境上用力多,谁就会成为成功者。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估价我们的发展环境状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和不抓经济环境治理就是失职、抓不好经济环境治理就是不称职的观念,从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
统一思想,把经济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痛下决心,万众一心,加大措施力度,努力营造最佳的经济发展环境,为资本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者兴业提供良好平台,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本地热土上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任务非常艰巨。目前,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的积累已久,有的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工作原因造成的。对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鲜明的态度和积极的解决措施。要按照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的“四优”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1)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大局和共同的任务。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经济建设服务。认真改进自身的工作,研究支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以大局为重,使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只要有利于经济建设,该放权的放权,该变通的变通,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要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三乱”行为。治理经济发展环境,要把整治“三乱”行为作为重点,动真的、干实的,确保尽快见到成效。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反应机制,集中受理各种投诉案件,监督各级各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永远不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若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3)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按制度办事,可以做到难点不难,热点不热。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做到通过建立一项制度,规范一方行为,狠刹一股歪风。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宽松的问题。
3.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体合力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领导挂帅,分工负责,集中治理。各级督查机构要发挥职能作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跟上督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改进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治理。
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综合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努力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浓厚舆论氛围,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经济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总之,软环境建设工作形形色色,涉及方方面面,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只有我们的大环境好了,才能共同迎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软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胡广鹏,《兰州学刊》2005(5)[2]《重拳整治窗口单位,优化发展软环境》陈仲文,《四川党的建设》2005(7)[3]《创建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软环境》陈兴发《现代企业》2005(5)[4]《经济软环境的监控机制研究》魏口《经济论坛》2005(8)[5]《优化发展软环境实现市域经济新跨越》罗海清《中国乡镇企业》
第二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心得体会
当前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好坏已经成为地区之间经济竞争、形象竞争和社会竞争的焦点问题,谁在软环境建设上落后,谁就会在竞争中败北。这里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就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及相关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与市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势相比,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关于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制度或政策措施不健全、不完善;三是存在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四是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还没有真正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五是一些政府部门服务质量不高,有关要求服务的一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甚至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六是一些行业存在不正之风;七是一些部门执法不规范;八是信用环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些问题表明,我市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二、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力塑造招商、亲商、富商的人文环境。要开展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起“抓软环境就是抓经济发展。抓经济发展必须抓软环境”的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软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
(二)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努力打造优质、高效、文明的政务环境。政务环境是打造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优势的重要标志。一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二要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三要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四要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五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三)依法规范行政和司法行为。倾力创造公正、严明、安全的法制环境。首先是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必须找准服务经济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其次是公、检、法、司部门要切实做好企业周边环境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依法维护投资商的合法权益和民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再次是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四是纪检监察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违纪违法案件。
(四)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吸引域外资金、技术、人才和引进大项目的重要前提条件和有力保障。要不断制定、调整和完善更宽松、更开放、更优惠的经济发展政策,狠抓政策落实,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兑现各项政策;明确重点,准确把握产业导向,对投资者一律实行平等待遇。
第三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总结(精)
2011年农牧局软环境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通化县农业局在加强软环境建设工作中,以服务“三农”为已任,以争创“三满意”活动为载体,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和制度建设,扎实做好技术、信息、执法等服务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切实把软环境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年初,我局成立了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软环境工作部署会议,认真研究制定了《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制。我局把软环境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了软环境建设各项工作。
二、加强学习,营造软环境建设良好氛围。
农业局各部门精心组织,明确了“抓软环境建设就是抓好农业各项工作发展,实现高效、优质、快捷地服务三农”这一主题,进一步深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一是加强班子成员责任意识教育。为充分发挥班子的表率带动作用,我们坚持加强学习,自觉找差距,看不足。结合实际建立了局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勤政廉政建设等制度,强化责任意识,身体力行。二是加强政治纪律教育。认真学习宣传乡(局级领导干部政治纪律“十不准”、社会生活“十严禁”暂行规定和机关干部文明行为“八不准”规定,使党员干部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
意识,树立了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三是加强农业法律法规知识教育。组织农业执法人员对《种子法》、《吉林省农药管理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四是加强服务意识教育。通过主题教育,对系统内干部职工进行集中教育整顿,切实把大家的思想统一起来,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知农、爱农、为农、护农”的为民服务意识。针对市场上存在出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进行坑农害农的问题,执法人员“把每个服务对象当作自己的亲戚朋友”对待,牢固树立执法就是服务的工作理念,加大对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
就。通过学习教育,使全系统党员干部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到加快农业发展上来,进而推动全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三、健全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为做好服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政务公开制度。对局内科室和基层单位承担的工作全部公开。特别对种子、农药、化肥管理、植物检疫、农机监理等涉及的行政许可审批内容进行重点公开,通过集中开展宣传活动、下发传单、制作公示板、设置电视专栏的形式向农民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农民对农业行政执法的认识。今年,我局农业综合执法和农机监理工作行政审批职能纳入政府行政审批大厅,在大厅内悬挂公示板,实行一条龙式便民服务。今年, 结合3.15,共举办现场培训、咨询活动6次,参加的经营企业、生产企业共 6个,发放的资料近2.4万份,推介了一批农药、肥料、种子等优质农资,接待咨询群众2000人次,整个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公开承诺制度。对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机监理站重点岗位及负责人向社会公开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今年,加强了植物检疫职能,制作了公示牌,方便群众办事。三是信访工作制度。在涉农信访工作中,对前来咨询、投诉的群众进行详细登记,并按程序搞好现场调查和妥善处理,确保让农民满意。同时,主动下访,定期深入乡镇、村屯和农户家中了解掌握农资购销使用情况,对农民提出的意见和问题及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以解决,赢得了群众认可。特别是今年针对农民反映“伊单159”玉米品种出现问题,我局及时协调省市种子管理机构,聘请专家对农民反映的地块进行现场鉴定,并给出具田间鉴定报告,同时及时为农民做好解释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共接待农民上访39起。
四、选准载体,以抓队伍建设促进服务水平提高。
我们以深入开展“三满意”活动为主题,以争做“农业科技传播人、农业信息服务牵线人、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人、农垦企业职工贴心人、服务龙头企业热心人、农民致富引路人”的“六种人”活动为载体,着力组建“三支”队伍,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一是组建技术服务队伍,传播农业实用新技术。年初,我
们抽调技术骨干,深入农村和田间地头,为农民实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今年,印发各类农业生产技术资料4.8万份,推广了农区统一灭鼠、测土配方施肥、优质水稻标准化栽培等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我县农业技术含量。开展绿证和阳光工程培训,“绿证”培训1000人,阳光工程培训2600人。
二是组建信息服务队伍,提供致富信息。建立了农业信息专家服务团队和信息员队伍,通过“通化县农网”和《农村致富信息导报》及农村经纪人等平台免费为农民发布种植预测、农产品供求等信息,实施了集电视、电脑、电话于一体的农业信息“三电合一”项目,建立了智能语音查询系统,解决了信息不畅、农产品卖难的问题。按照省农委要求,在全县16个乡镇农业站设立“12582”《零公里信息》服务站点,同时在160个行政村中选择了141个有责任心、能够密切联系周围农民、有信息服务热情,熟悉本村情况的村级小卖店(超市等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作为《零公里信息》服务站点,及时对信息进行宣传,进一步加快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在全县设立了15个农产品信息采集点,每周对23种农产品市场行情进行采集,并及时上报省级部门,为领导决策、调控农业生产、调节农产品市场等提供科学依据。组织编印了指导我县农业生产的《农业信息简报》5期,印发500多份。
三是组建农业综合执法服务队伍,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在执法服务过程中,我们由常规检查向主动循环式监督检查转变,实现从单一农资市场管理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执法监督延伸。举办了农资经营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班,培训人员142人,对全县142家农资经营单位开展了农药经营资格审核和种子备案工作,加强执法工作宣传,共下发传单2万余份,接待群众咨询500多人,展示农资产品1000多公斤。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全年检查90余次,出动人员360人次,共检查经营单位140家,整顿市场15个,查获违法经营农资案件37起,结案率100%,查封不合格种子2000余斤,审核制种田1810亩,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4万余元。加大全县农药市场监管力度。目前我县农药市场未发现禁用农药产品,建立高毒农药经销台帐,实现了高毒农药经营和可追溯化管理。农机监理站以热心待人、细心办事、真心服务,以民为本、帮民解难、助民增收、保民平安的“三心四民”为服务理念,变管理为服务,找准执法与服务的结合点,工作重心下沉,走村串户开展农机监理工作,目前,共开展上门服务30余次,清理黑车40台,非驾30人。新车落籍15台,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第四篇:罗平县民政局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罗平县民政局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整改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巩固前一阶段的整治成绩,寻找差距,鼓足干劲、以利再战,将我局的软环境治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发展软环境建设文件精神以及前一阶段我局开展集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实际情况和自查自纠的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的要求,通过前一阶段的自查自纠,寻找差距,鼓足干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进一步改进作风,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把罗平县民政局打造成“办事态度最好、办事程序最少、办事效率最快、办事水平最高、办事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的政府职能部门,要让全局干部职工鼓足干劲,发扬“孺子牛”精神,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
(一)自查自纠,扎实整改
按照各级领导讲话、县委县府文件精神和罗平县民政局《关于软环境建设的工作方案》,紧密结合本部门实际,深入查找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影响软环境的问题,机关干部作风是否做到风清气正,惠民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干部的服务意识是否到位;是否存在违背“公务员条例”、损害软环境的人和事;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谈话、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对象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九查九纠”活动:一查责任心差,纠正责任心差、事业心不强,耍滑头,不承担责任的问题;二查大局意识差,纠正本位主义、无团队精神、不协同作战、相互拆台、矛盾上移等问题;三查效率低,纠正办事拖沓、程序繁琐、效能低下、缺乏进取心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等问题;四查漠视群众、态度蛮横、敷衍塞责、冷硬横推、作风粗暴、吃拿卡要等问题;五查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落实不力,执行梗阻,执行决定事项“打折扣”等问题;六查不规范,纠正办事不公开、来公平、不公正,搞自由裁量、暗箱操作、弄虚作假,“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问题;七查工作不在状态,纠正工作上不求创新、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工作激情不足、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等问题;八查乱“伸手”,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九查乱检查,纠正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频繁检查、越位检查等问题。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中期、长期整改措施和方案,对照方案集中整改。
(二)健全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和完善高效办事的机关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首办负责制、文明办公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切实加强政风建设。
2、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办事程序、服务承诺及经费使用情况等。
3、建立和完善限时办结制和督查督办制。成立机关工作督查督办组,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督办。
4、建章立制,强化干部职工内部管理,进一步抓好全局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使干部职工履职到位。
5、强化“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宗旨,建立和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切实为民政对象排忧解难。
6、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全面抓好城乡低保的落实。
7、加强经费管理,严格审批制度,确保民政经费专项专用,充分发挥民政经费的作用,并对民政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工作要求
(一)深入学习发动。通过专栏、发放宣传资料、专题会、播放软环境建设相关碟子等形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使每位党员、干部深刻认识集中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人人关心软环境建设,全民参与软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构建责任体系。成立软环境集中整治领导组及办公室,制定领导组成员职责,明确责任。
(三)加大监督力度。局机关督查组要对我局集中整治软环境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检查,通过明查暗访的形式,随时检查各科室的学习、工作落实情况,严把学习关、查找问题关、整改落实关。每次督查后向镇主要领导汇报督查情况。
(四)加大督办力度。根据督查组反馈的情况,对工作不到位、做表面文章、流于形式的科室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问题严重的,还要追究其责任。
(五)认真开展测评工作。集中整治软环境结束后,对各科室和个人软环境建设情况进行测评,满意度达不到90%以上者,在机关职工会上予以通报批评。
四、整改效果
我局通过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治理,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的职能,推进了全县民政事业的发展,切实做到“五个突破”:
(一)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目前,在干部和职工当中,仍有不少人在思想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偏差。最为突出的是,其一,认为改善软环境是“虚功”、“慢活”,费力不讨好,不如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其二,认为优化软环境就是“分权让利、放松管理”,我们的经济本来落后,不严格管理,岂不是要更落后?其三,有极个别人还认为,“软环境好了,我的权力小了,利益没了,自我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了”。因此,首先要从加强学习教育入手,从根本上消除这样的思想认识。一是要加强干部职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提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二是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提高干部职工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法律意识。当前特别要学习《宪法》、《行政许可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知识。三是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知识的学习教育,提高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科学管理意识。四是要加强对软环境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的学习,提高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服 务意识。为了搞好这四项“学习教育”,提高四种“意识”,在全局进一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
(二)转变职能,在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上有新突破。第一,科学划分行政职责,理顺各科室之间的关系。第二,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努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三)健全制度,在依法行政和照章办事上有新突破。我局必须要建立的制度有:公示制度、办理期限制度、“窗口式”办公制度、定期评估制度、机关的监督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责任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
(四)严格监督,在责任追究上有新突破。要教育干部,教育群众,促进我镇软环境的尽快好转。
(五)加强领导,在督促落实上有新的突破。要保我局软环境治理的目标、任务措施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关键是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强领导,以求真务实的任用狠抓落实。领导要切实转变作风,真抓实干,亲自部署任务,亲自制定措施,亲自督促检查,亲自解决问题,亲自督办案件,确保软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〇〇八年七月六日
第五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达县檀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软环境发展建设的精神,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推进我镇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我镇实际,就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以投资者安心、放心、称心、满意为标准,以提供最优良的秩序、最优质的服务为目标,创建“重法制,讲信誉,高效率,优服务”的发展环境,营造全社会和全镇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和“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增强经济发展综合竞争能力,为推动和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解放思想,形成共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扫除一切阻碍和干扰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从解决观念和意识问题入手,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
(二)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确立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府部门主抓,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
(三)突出重点,务求实效。从机关单位、政府部门实际出发,抓住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突出问题,根治痼疾,重点突破,带动全面,优化整体环境,坚持以科学发观引领大局,以点带面大力优化整体环境。
(四)标本兼治,注重治本。从严厉整治现实问题入手,纠建并举,完善制度,研究和解决从源头上治理软环境的体制、机制和措施,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制度。
二、整治重点和工作目标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要突出以下8项重点:
(一)畅通政令渠道。重点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顾大局,各行其是,部门和小团体利益至上,政令不畅等问题,达到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二)转变工作作风。重点解决机关纪律松驰,作风松散,办事拖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效率低下,服务不优等问题。
(三)规范执法行为。重点解决办事不公、有法不依、违法行政、越权执法、滥用权力、野蛮执法等问题。
(四)遏制违纪行为。重点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以及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报,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问题。
(五)加强诚信建设。重点解决不讲诚信,不讲商德,不按合同办事,不践行承诺,道德失范,言行不一,坑商骗商,损毁投资形象等问题。
(六)整顿经济秩序。重点解决搞地方保护主义,搞不正当竞争,行业垄断,暗箱操作,制假售假等问题。
(七)强化检查监督。重点解决软环境建设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渠道不畅通、监督措施不落实、查处问题和责任追究偏宽偏软等问题。
(八)推进政务公开。重点解决行政审批项目过多过滥、政务公开透明度较差、服务承诺信用度较低等问题。
三、方法步骤和主要任务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2012年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调查研究和准备阶段。
由镇纪委牵头,组成工作组,分别到企业及社会各界调研,广泛听取关于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宣传动员阶段。
召开全镇软环境集中整治动员大会,部署2012年软环境建设工作任务。
(三)整治问题阶段。
各单位要对照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重点问题严格整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整改效果。
1、健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机构。成立镇软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检查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重要问题。领导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主动配合,形成合力。镇治理软环境办公室作为长期工作机构选配业务能力强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发挥监督检查、查办案件、调查研究、综合指导、反馈信息等职能。成立投诉举报中心,设在镇综合办公室,专门受理企业、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投诉举报问题。
2、实行软环境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各部门、各村要按照镇委、镇政府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找准软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制定和完善软环境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把软环境建设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落到负责领导和承办部门,狠抓跟踪落实,确保软环境建设工作不断深入。
3、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切实按照“公开、透明、高效、信用”原则,把政府重大决策及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审批权限、审批时限、办理结果、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提高政务公开的层次和水平,集中在镇政务大厅办理,一站式服务。
4、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合公安机关深入开展严打斗争,重点打击经济犯罪、侵财犯罪活动。确保投资者经济安全、人身安全,创造人民群众满意、投资者放心的良好治安环境。、加强清费治乱减负工作。集中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行为,减轻企业负担。整顿各项收费,规范收费行为。结合年审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进行清理,实行收费公示
制度。加强对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后减轻农民负担的监督检查。
6、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把软环境建设工作与全镇开展的“学、做、创”活动和“转变作风树形象,营造最佳软环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机关和部门工作作风转变,促进软环境建设工作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实。
(四)检查总结阶段。
1、由镇治理软环境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组成专项检查组,分别对政令畅通和政策执行情况、行政执法部门公正执法情况、涉及企业“四乱”行为等方面进行专项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2、召开全镇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情况通报会,对通报存在问题,解剖典型事例,提出整改意见并向有关企业和群众反馈情况。
3、召开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软环境建设工作情况,通报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巩固成果、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下步工作做出部署,确定工作重点,推动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 不断深入。
四、组织领导
全镇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由镇委、镇政府统一领导,成立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作为全镇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办公室),作为常设工作机构,负责软环境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
2012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