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保险场景
银行保险场景
Bank 银行
Branch 分公司,分行 Account账户
savings account 定期账户 current account 活期账户 open an account 开户 teller 出纳,柜员
account 会计
insurance 保险
withdraw 取钱,萎缩 deposit 存入;押金
balance 余额
cash现金
credit card 信用卡
debit card 借记卡
ATM 自动取款机
Check 支票
Password 密码 = PIN = code Change 零钱,小费;改变 Currency 货币
foreign currency 外币 interest 利息
charge 费用;收费,充电 cash 现金
service charge 服务费 rate 比率
exchange rate 汇率
interest rate 利率
loan 贷款;借出
mortgage 抵押
debt 债务
refund 退款
refundable 可退回的,可偿还的 stock 股票 = share 股份 extension 延期
overdraw透支 = overdraft value 价值;评估
amount 总额
bank statement 银行账单 frozen 冻结(账户)activate 激活(账户)fund 基金
第二篇:移动银行应用场景
移动小额贷款解决方案
市场空间
小额信贷市场需求巨大,主要是农户和贫困人口本身已是一个巨大市场,另外,目前中小企业总数已占企业总数99%,其中30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95﹒8%,中小企业贡献中国GDP达到60%,这些小微企业的业务集中在批发和零售,普遍面临融资困难,存在巨大的融资需求。因此这对于日益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来说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随之而来的移动化营销技术的IT需求就变得迫在眉睫了。
方案背景
消费信贷业务中,绝大多数企业仍采用如下图的传统的业务办理方式:
1、客户申请
2、纸质录入信息
3、资料收集
4、信息录入系统
5、审核
6、签订合同
7、发放贷款
可见,消费金融业务的受理环节首先要依靠纸质申请表的填写与传递,不但时效性较低,而且较难实现营销方式的标准化和差异化,业务受理端的风险管理系统支持薄弱。且采用纸质申请表极易造成客户信息的外泄,对客户和企业造成损失。
因此,天畅信息该解决方案实现电子信贷移动平台的建设,将在一定范围内取代纸质申请表,实现业务的现场受理,并通过与中后台业务处理系统的整合,大幅度地提高中心业务处理的效率及风险管理的能力,同时该终端预留灵活的可扩展接口,根据其他业务的需要增加其他业务的推介与营销,促进交叉销售。
系统架构
从逻辑划分上来说,主要分为pad展现层,中间件业务处理层,核心支撑系统层,总共三层的逻辑架构,另有天畅信息的EMM产品座位设备管理,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
(移动展业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业务员能够使用PAD终端进行展业活动,为客户提供小额贷款申请,该解决方案实现的系统通过与核心业务的对接,实现业务数据的交互,即时上传最新的业务进件、大大提高了小额贷款的业务效率与流程。
技术特点
1.运用了二代证身份证识别仪的识别技术,实现二代证身份证信息的输入,并能通过与公安网系统交互验证身份证信息的真伪。整合身份证读取验真功能,通过与公安部授权的专属二代证读卡器厂商合作,直接读取二代身份证芯片信息,在确保身份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直接将身份证数据导入展业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投保人基本信息采集的真实性与便捷性。
2.运用到了电子签名技术,通过电容笔或者手指进行电子签名,并存档,实现业务的安全风险控制。
3.运用了录音技术,通过最终用户阅读相关风险条约,控制业务风险。
4.运用了GPS技术,实现对业务人员的考勤跟踪,每隔一段时间,即由PAD端上报地理位置信息。
核心功能
·业务产品介绍 ·业务申请 ·优惠活动宣传 ·营销支持 ·业务数据分析 ·业务支持 ·营销试算 ·信息查询 ·预审批查询 ·客户信息 ·申请件状态 ·准客户增加查询 ·日历 ·待处理公务 ·草稿箱 ·发件箱 ·贷款征信 ·系统设置 ·个人信息设置 ·密码设置 ·设备信息查询 ·签到 ·注销
客户收益
大大提升小额贷款的效率;
保护客户的隐私资料,防止业务违规操作;
通过联网核查贷款资质,有效减少了恶意骗贷的行为。
成功案例
1.南京银行电子信贷终端系统项目
2.兴业银行无纸化推卡及营销项目(大宗分期部分)3.渣打银行移动营销平台项目(小额贷款部分)
移动信用卡开卡解决方案
市场空间
全国共有银行企业上千家,其中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邮政储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合资银行 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华一银行、华商银行、中信嘉华银行,另外还有众多地方性银行,均存在对信用卡业务移动化建设的需求,市场规模非常大。
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在加剧,各银行在业务、营销等方面也不断进行创新,构建一套依托于先进数字技术,满足全新营销模式,支持销售展业的系统已成为各公司发展的迫切需求。
天畅信息的该解决方案基于对产品的定制研发能力,为银行业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移动展业支持系统,将信用卡开卡、信息查询等应用移植到平板电脑上,并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开发,极大的提高银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系统架构
从逻辑划分上来说,主要分为pad展现层,中间件业务处理层,核心支撑系统层,总共三层的逻辑架构,另有天畅信息的EMM产品座位设备管理,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
(移动展业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业务人员使用PAD终端进行展业活动介绍,并开展信用卡申请业务,PAD端系统通过与后台核心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传送,大大提高了进件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银行关于信息及关于信用卡业务的开卡率和首刷率。
四、技术特点
运用了二代证身份证识别仪的识别技术,实现二代证身份证信息的输入,并能通过与公安网系统交互验证身份证信息的真伪。整合身份证读取验真功能,通过与公安部授权的专属二代证读卡器厂商合作,直接读取二代身份证芯片信息,在确保身份证真实性的前提下,直接将身份证数据导入展业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投保人基本信息采集的真实性与便捷性。
运用到了电子签名技术,通过电容笔或者手指进行电子签名,并存档,实现业务的安全风险控制。
五、核心功能
客户端界面展示
1.用户登录
用户启动客户端系统后需要录入用户名和密码才可进入系统。用户登录信息需在服务端设置并开通才能启动。
2.产品介绍
天畅信息的PushWin信用卡开卡的产品模块作用主要是通过移动终端,利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宣传手段,向客户展示南京银行的业务产品介绍。产品介绍可根据南京银行业务变化需求,通过服务器端的下发至各移动终端,达到快速发布,展现灵活,吸引客户的目的。
3.业务申请
业务申请件功能为核心模块,客户进入具体的产品业务申请界面,将提信用卡申请、附卡申请、团办卡申请等各种形式和产品的信息录入工作,业代可协助用户,利用PDA对所申请的金融产品进行相关的信息录入工作。
待办事项:
待办事项为营销人员的一个待处理工作包,里面存留了各种未完成的事项,营销人员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可轻松找到并处理之前未完成的工作,并可继续操作。如下图所示业务人员工作一半保存的附件拍摄,再由待办事项直接跳转到离开时刻的业务流程。
客户收益
有效提升效率,将传统进件申请过程由7个工作日缩短到10分钟; 提高开卡的信息准确率;
通过产品介绍,增强了业务人员的营销能力。
成功案例
1.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天机变项目 2.兴业银行无纸化推卡及营销项目 3.上海银行PAD营销服务平台项目 4.渣打银行移动营销平台项目
移动银行厅堂管理解决方案
市场空间
全国范围共有上千家银行,面对移动化时代的到来,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各自建设了很多移动营销、移动CRM、移动OA等应用,但对于厅堂管理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以国内现有银行的数量来看,市场前景是巨大的。
方案背景
近年来,移动互联与智能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基于各类手持终端的金融服务成为国内外金融业创新应用的新热点,并将此作为有效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天畅信息厅堂管理解决方案正是为了提高银行网点的管理水平而设计的解决方案,旨在提升网点的管理效率,从而增强网点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系统架构
从逻辑划分上来说,主要分为pad展现层,中间件业务处理层,核心支撑系统层,总共三层的逻辑架构,另有天畅信息的EMM产品座位设备管理,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
(移动展业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图)
银行网点的大堂经理、客户经理能够使用PAD终端进行展业活动,提供网点服务,该解决方案实现的厅堂管理系统通过与核心业务的对接,实现业务数据的交互,即时展现最新最快的产品资讯、营销活动资讯、行情资讯等等信息,并实时上传最新的业务信息至后台,如客户信息、大资金变动信息等等。
技术特点
5.集成了MDM功能,集中管理移动终端设备。
6.优化了程序统一分发模块,实现了APK程序的统一入口,包括发布、下线、升级等全流程的管理。
7.运用了GPS技术,实现对终端设备的地理位置的上报,保证了管理终端设备的安全和资产安全。
核心功能
网点管理 产品中心 信息资讯 客户管理 系统设置
个人信息设置
密码设置 注销
客户收益
通过该解决方案建立的银行网点厅堂综合管理平台,使得网点业务人员更高效的实施客户关系维护、营销管理、财富管理和分析决策的重要工具;是加快网点转型、提升全行管理效率的办公辅助工具;是业务操作和空间的渠道延伸。
成功案例
农业银行上海分行综合移动平台项目
第三篇:银行保险
银行和保险公司如何在现有环境下携手合作|
内容提要:银保合作是银行业和保险业双赢的金融创新举措,在发达国家已十分盛行。但是,我国银保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作者在回顾国内银保合作的现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就在现有金融和法律环境下,银保如何携手合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和实施措施,以期促进这项金融创新在我国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金融市场 综合经营 银保合作
银行保险作为银行和保险的合作形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是在金融服务融合和金融服务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一种补充。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银行保险所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广泛
。欧洲银行保险的典型是法国国家人寿CNP公司,它通过银行和邮政销售的保险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
一、银行保险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国内银行保险发展尚处初级阶段,主要开展方式是以代理销售协议的形式在银行柜台销售保险产品,通常被银行称作“代理保险业务”,是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内容。在国内,银行保险一开始是由银行代收保险费为主要内容,2000年开始逐步开始开展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在近年的低利率金融环境下,凭借销售储蓄性的分红银行保险产品,银行保险开始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寿险领域,大量的寿险公司和银行开始进入并迅速拓展银行保险业务。
银行保险的发展,无疑成为保险公司保费增长的重要新渠道,受到保险公司的普遍重视。2000年占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不到1%,2001年为3%左右,到2002年猛增至17%,2003、2004、2005年的保费收入均稳定占据人身险保费总收入的25%左右。今年前两个月保费收入达261.92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总保费收入34%,银行保险业务收入已经全面超过团体直销业务,成为人身保险销售的三大支柱之
一。很多新兴的寿险公司更是把银行保险作为进入市场并迅速提升保险市场份额的主要渠道,其保费收入绝大多数来源于银保保费收入。
银行保险的对银行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随着银行主营业务利润空间的逐步缩减,银行对中间业务越来越重视。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银行中间业务对银行总收入的贡献多在30%以上,有的超过了50%,甚至70%以上
。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并不理想。国内商业银行一开始发展中间业务主要源自“存款导向”,即发展中间业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客户关系,稳定和增加存款,很多中间业务服务都是免费的。2000年以后逐步开始向“收入导向”发展,出现了一些
创新的中间业务,如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等。据银监会发布的数据,2002年中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8%,2003年达5.63%,2004年约为8%左右,虽然与国外相比
仍然偏低,但呈现稳步增加趋势。在目前蓬勃开展的银行保险中,银行方凭借客户、网点、信誉等优势占据主动地位,代理手续费节节攀高,成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如较早开展银行保险业务的工商银行,就从中受益匪浅。作为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早在1992年左右就开始积极与国内外多家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并将大力发展银行保险业务视为有效实现金融创新和利润突破的新型中间业务。2000年开始伴随着国内银行保险的“井喷”式发展,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迅速。据工商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工商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提高很快,到2005年其境内机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至138亿元,年增幅达20%,相对2000年累计增长了5倍。相关统计显示,2005年工商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量达到了853亿元,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已经达到了8.64亿元,在全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7.7%,成为了该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创新增长点。目前该行银行保险业务持续快速增长,业务规模稳居代理保险业务市场首位。
二、目前国内银行保险发展困境
在银行保险业务迅猛发展的同时,原本掩盖在繁荣背后的弊端日益突出。目前国内的银行保险市场远没有达到“相互渗透”、“一体化”的要求,仍然存在业务模式初级、竞争点过分密集的情况。目前银行保险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由银行主导的银保市场环境越来越明显,由于双方缺乏深层次资源整合,银行保险产品单一,竞争的焦点多集中短期的竞争点上,例如产品价格、收益率、手续费率等。由于竞争者众多,直接的结果就是竞争过度,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越来越低,而客户的需求、银行销售能力却得不到明显的满足和提高。
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银保发展的困境?一般认为,其根源还是在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和金融环境。目前,我国实施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制度。在“一体化”经营的金融环境中,银行和保险公司同属一个金融集团公司,或者是同一个集团下的子公司,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利益都要服从集团的总体利益,因此他们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而我国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都限
定在自身的领域,不得交叉经营,也不允许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相互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利益目标上不完全一致,难免在合作时产生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在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金融业是优先发展银行业的思路,保险业发展的时间较短。与银行相比
较,保险公司的资产规模要小得多。
银行保险是金融一体化过程中混业经营的产物,没有相应的制度环境,银行保险难以有大的发展。因此,很多业内人士都提出,要促进国内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首先营造有利于银行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从长远来看,金融一体化是银行保险发展的要求
和结果,只有建立较宽松的金融法律环境,才有可能实现金融一体化,为银行业更积极地进入银行保险建立良好的环境。我国金融业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银行与保险在加速融合,随着银行业与保险业一体化程度
逐步提高,银行保险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必然要求
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破除阻碍金融发展的制度束缚,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
三、立足当前,放眼未来,银行、保险公司携手共促银保合作的深化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和2002年10月修改通过的《保险法》都以法律形式确立了金融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这一原则。考虑到我国金融业并未经过充分发展,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及风险控制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目前大规模修改金融法律体系、确立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的条件还不成熟,坚持分业经营的金融体制符合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发展实际。但是,是不是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可以放弃银行保险发展,等到金融环境成熟时再去发展呢?其实不然,无论从目前金融环境的变化趋势还是我国银行业、保险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分析,我国银行和保险公司都有尽快发展银行保险的深刻动因,银行保险也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银行业和保险业都需要主动抓住时机大力发展银行保险,这样才能在将来的银行保险市场上占据主动地位。
在现有的金融环境下,要想摆脱这种银行保险目前的困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跳出现有对双方长远发展均不利的市场竞争框架,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分析研究银行保险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沟通协作,共同促进银行保险的发展:
1、保险公司和银行充分利用
和整合资源优势,在既有的法律框架下,主动升级业务模式,找准并创新价值点 从国际经验看,银行保险是有较高价值的,目前在国内的内涵价值这么低,甚至被一些
保险公司视为“鸡肋”,是目前的发展模型没有产生价值。目前国内的银保发展模型,使得竞争主要集中在收益率和网点的争夺上,导致银行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谁的佣金高就和谁合作,谁的产品好卖就卖谁的产品。不打破这种行业竞争怪圈就只能停留在无休止的价格战上,就无法实现突破性增长。为此,保险公司应当避免沿用传统的战略逻辑,采用找准并创造崭新价值点的战略,主动去推动业务模式的升级更替。这就要求
双方必须寻求价格和佣金以外与双方合作关系更为密切、更为关键的价值点。在现有的监管体系下,只有少数公司能实现与银行共同组建合资保险公司,为数更少的公司才能成为金融控股集团,多数保险公司和银行最多只能发展到战略同盟的阶段,但是相比
其初级的代理关系,战略同盟所能实现的收益已经十分可观。其次,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应充分研究价值创新策略, 通过合作模式和业务模式的升级更替,短期内可以分散竞争的集中度,为合作双方赢得时间来夯实基础,实现双方银保业务的稳健发展。在长期,通过不断深入合作,保险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关系会更加紧密,合作深化的结果就是导致业务模式的演进,从整合程度
较低的模式发展到更为高层次的模式。
合作双方还可以通过共用品牌使得资源可以进一步整合。初级的品牌策略可以是双方联名,例如保险公司与银行的联名信用卡;高级的品牌策略包括品牌联盟、专有品牌的产品等。
在销售模式上,也可以合作尝试出柜面代理之外各种创新模式,如保险顾问或理财顾问模式,即面对银行客户,将保险作为一种理财产品为其提供理财建议。还有银行电话行销模式,即从信用卡资料库中抽取客户名单,由保险公司通过邮寄信件方式将保险产品介绍给客户,并通过电话追踪并予以确认成交。
2、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合作,发挥整体联动优势
开发适销的银行保险产品,这是银行保险业务得以发展的关键。银保成功需要两个要素,客户群与销售模式。国内银行已经有很庞大的客户群体,却没有找到好的销售模式,只是以销售储蓄型产品为主,造成银保业务价值较低。在新产品的开发上,银行必须主动和保险公司联手创新,使产品能集保障性、储蓄性、投资性为一
体,以满足客户对全套金融服务的需求。对此,银行和保险公司应组成市场拓展的专家小组,对银行客户进行细分,确定相应的目标市场,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客户设计相应的保险产品。产品应该针对银行客户的细分区隔进行开发,以达到与银行享有产品充分互补的效果。
产品上双方的合作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由保险公司根据银行普遍的销售对象,结合保险产品自身的区隔,针对银行的业务特点,细分出各类客户,如储蓄存款客户、贷款客户、信用卡客户等,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虽然缺少银行的实际参与,缺少特定银行的针对性,但开发出来的产品也可具有普遍的适应性。第二个层次是银行参与到产品开发的过程,把该银行特有的销售对象、销售习惯等特点融入产品特性中,有效地实现产品的互补性和不同银行的专属性。
3、双方在银保的后援支持方面加强合作,全面提升银保合作水平
(1)双方加强培训合作。培训是保险行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目前银保合作中银行需要充分重视的。保险公司应根据产品和销售的特点对银行职员进行悉心培训,同时,把握住银行建立“理财中心”的机遇,为银行职员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知识培训,并从中渗透保险营销理念。这样的培训可以使得银行职员更全面掌握金融知识,同时由于逐步了解并认同保险营销文化,在销售过程中更具主动性。
(2)要在保险公司和银行之间建立一套运作顺畅的行政管理系统,保证销售过程中以及随后的客户服务能够到位。行政管理系统,包括开发适合银行保险需要的业务处理系统,为银行保险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平台。除此之外,保险公司和银行可以合作建立动态、持续的监控系统,定期评估销售的变化,把握市场机遇,这有助于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提高各自的业务运作水平。同时还要把客户服务纳入双方的行政管理系统。保险公司和银行必须理解顾客的需求,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客户服务。如双方根据客户状况共同制定综合理财产品计划,让客户享受真正“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协助银行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客户留存率。
(3)共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银保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有足够的激励引导银行职员主动销售保险产品。当然,激励是一把双刃剑,短期内能推动销售,长期可能损害业务发展。所以,在长期内,双方应该把激励与培训结合在一起,运用“软”激励,例如提供资助让业绩优异的银行职员参加高级金融理财课程,或者资助他们考取有关认证等,辅助他们进行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发展,而非简单地给予金钱、旅游等“硬”激励。
第四篇:银行保险调查报告
银行保险调查报告
所谓银行保险,就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他们的客户提供其产品和服务。现在“银行保险”的涵义更加广泛,已进一步延伸到保险和证券、保险和连锁超市、保险和网络等。
对银行而言,该业务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是银行借助良好的信用形象,代替保险公司办理保险业务,从中获取手续费的一种特殊服务。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这各业务是保险营销业务,属于保险营销中推销环节上的一种业务。银行保险的业务范围是通过银行柜面或理财中心销售保险,或以各类银行卡业务或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等作为销售载体的业务,或以银行提供的客户资料为销售目标的邮购,电话销售和互联网销售业务。
一、银行保险的起源及在国外的发展
银行保险的发展主要是在欧洲.其中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欧洲人寿保险公司的发展.欧洲人寿建立于是1989年,是加拿大宏利人寿保险公司的塞浦路斯的银行建立的一家合资企业。欧洲人寿建立以后,成功地运用了银行保险的经营概念,三年之内业务量便塞浦路斯的保险市场上排名第一。
由于银行保险在欧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银行保险的关注与探讨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纷纷效仿,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银行保险发展的浪潮。1999年
月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Grarrn-Leach-Bliley Fenancial Service Moderniztion Law),正式从法律上允许混业经营,并使得1998年月11月美国花旗银行兼并旅行者集团的行为合法化;在亚洲,银行保险在印度、新加坡、香港、台湾等正方兴未艾,日本也于是1997年实行根本性的金融变革,放松监管,允许混业经营。
二、中国银行保险市场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1996年以来,银行保险主体明显增多,竞争日益激烈
第五篇:银行保险介绍
银行保险介绍 【Bancassurance】
银行保险是由银行、邮政、基金组织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是不同金融产品、服务的相互整合,互为补充,共同发展;银行保险作为一种新型的保险概念,在金融合作中,体现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强强联手,互联互动。这种方式首先兴起于法国,中国市场才刚刚起步。与传统的保险销售方式相比,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实现客户、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三赢”。
银行保险特点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一种可以通过银行柜面或理财中心进行的简单、便捷的购买方式,具有诸多特色:
成 本 低--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柜面或理财中心销售保险产品,可使公司的经营成本下降,保险产品费率降低,给消费者更多实惠;
安全可靠--消费者通过银行办理投保相关手续,可确保消费者的资金安全;购买方便--银行网点遍布城乡各地,消费者可随时随地购买保险产品,同时便于与家庭预算相结合,选择符合实际需求的产品。
.对银行来说,可以通过代理销售多样化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对保险公司来说,利用银行密集的网点可以提高销售并且降低成本,从而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利用银行的客户资源和信誉,再配合以保险公司的优质服务,可以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开拓更多的客户源。
目前,国内多家寿险公司通过银行柜台销售保险产品取得了成效。今后,随着保险公司和银行合作的深入,人们还将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和满意的银行保险服务。
保险源于风险的存在。中国自古就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说法。保险是以集中起来的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用于对保险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给予补偿,或对人身伤亡和丧失工作能力给予物质保障的一种经济制度。
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投保人向保险人交纳保费,保险人在被保险人发生合同规定的损失时将给予被偿。保险合同通常又称为保单。
探其本质,保险是一种社会化安排,是面临风险的人们通过保险人组织起来,从而使个人风险得以转移、分散、由保险人组织保险基金,集中承担,若被保险人发生损失,则可从保险基金中获得补偿。换句话说,一人损失,大家分摊,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见,保险本质上是一种互助行为。
保险所涉及的风险限于纯风险。也就是说,可保风险一定是纯风险。所谓“纯风险”是指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既有损失可能又有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则称为“投机风险”。
并非所有的纯风险都是可保风险。纯风险成为可保风险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损失程度较高;损失发生的概率较小;损失具有确定的概率分布;存在大量具有同质风险的保险标的;损失的发生必须是意外的;损失是可以确定和测量的;损失不能同时发
生。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如地震、洪水等巨灾风险,在保险技术和实力都不足时,保险公司是根本无力承担这一风险的。但随着保险公司技术加强,资本日渐雄厚,以及再保险市场的扩大,这类原本不可保的风险已被一些保险公司旬在保险责任范围之内,可以相信,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和世界保险市场的发展,保险提供的保障范围将越来越大。
风险管理和保险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密切的联系,风险管理是指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
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提高认识风险的水平,概率论的发展为人们加深对风险的认识、量化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大数法则”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法则,即大量的、在一定条件下重复的随机现象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或稳定性;这一法则对保险具有重大意义。根据这一法则,同质保险标的越多,实际损失结果会越接近预期损失结果。因此,保险公司可做到收取的保费与损失赔款及其他费用开支相平衡。
银行保险业务:
银行保险业务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以共同客户为服务对象,以兼备银行和保险特征的共同产品为销售标的,通过共同的销售渠道,为共同的客户提供共同产品的一体化营销和多元化金融服务的新型业务。国际上银行保险主要模式从国际经验看,银行保险要得到较好的发展,建立密切的资本联系是十分必要的。银行保险的深化是一个从产品合作走向资本合作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产品合作以分销渠道为主,存在一个委托代理机制,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导致短期效应、成本加大和道德风险,所以会逐渐转向资本合作,相互分享成长的利润。目前国内比较广泛采取的是产品代销方式,涉及股权结构的金融服务集团也有。
国际上银行保险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银行代理模式,保险公司提供产品,银行提供销售渠道,收取手续费;二是战略伙伴关系,银行与保险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签订较为长期的合同,银行除收取手续费外,还分享保险业务的部分利润;三是银行入股保险公司,通过股权纽带参与经营保险业务。我国现在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而发达国家基本上都采用第三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