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最遥远的距离”作文讲评
“谈最遥远的距离”作文讲评
题目: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有人从天文学的角度说: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也有说: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试以“谈最遥远的距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指导:
1、题目上的“距离”应理解为心灵的距离,应围绕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交流,创设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温馨。可以先通过反面列举人与人之间缺少联系,缺少沟通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局面,之后分析原因,最后提出改变这一局面的具体做法,提出自己的美好愿望。
2、从文体角度看,本题可写成记述文,如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悟到无私渊博的母爱;从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的距离,也不是我站在你眼前,你却不晓得我爱你,而是人与人之间挖下的一条不可逾越的边界”想到本人与父母的隔膜等;可以写成谈论文,如从“农夫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谈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优秀习作:
谈最遥远的距离
我的爷爷说:他怕远,怕合上双眼永远地离开。
我的姐姐说:他怕近,怕冲闯不出近处的风景。
怕远的,留恋近处;怕近的,向往远方,人呀,你在哪里呢?
都说你在天边,在最遥远的地方,就像苏子说的远在“千里”是吗?就像李白说的远在“长江天际”是吗?可是你不是在“婵娟”与共吗?你不是在儿女“沾巾”吗?千里不算远,因为有心相连;万里不算长,因为有情相依。那天,你在太空行走;那天,你挥舞着五星红旗;那天,你行走在我们未曾到过的空间;还是在那天,你,我,还有他,我们所有的人走的又是那么近,好象彼此都听到了对方的呼吸!我们明白,你到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你我最近的时候。
都说隔海相望,都说鸡犬相闻,都说同根同源,可为什么一轮朗朗的明月,恍惚各有其华;为什么一弯浅浅的海峡,仿若事隔千年?能说近吗?当年的德国只有一道柏林墙却隔绝45年。能说近吗?二战之后东西两方只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彼此却陌生近半个世纪。再说人情,吴宓与毛彦文擦肩而过,终不能成为伉俪;刘兰芝与焦仲卿本可朝夕相伴,可却饮恨而逝。我们明白,你在最近的时候也就在最远的地方。
都说距离是一堵墙,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都说距离是一抹泪,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都说距离是一种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最遥远的距离是不能用公里一类来测算的。它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它早晚出现,却恍若隔世。于是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我的追求和我的希望。
大洋彼岸,一份牵挂,轻轻点击,一封E-mail在最遥远的距离里传递你与他的情话。千年企盼,一样血统,众口相传,一个神话在当今社会里撒播文明与和平的种子。没有一脉相承,没有魂牵梦绕,没有心灵相通,朋友,你我永远只能处在最遥远的地方。
于是我的爷爷说:他不怕远,远的地方也有祭拜。
于是我的姐姐说:他不怕近,近的地方令人回味。
【点评】
起笔与收笔,语言相似,意味不同。没有开门见山摆出中心论点,而是隐隐提及。就全文而言,论点是一步一步慢慢张显,“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快要结尾的时候,才旗帜鲜明的提出来,这样有水到渠成之妙。语言方面讲究对称,用例方面讲究简洁,分析方面讲究沉实,是一篇较好议论文。
谈最遥远的距离
距离会使本来不很完美的人看上去很完美。——题记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诗中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确,真正的距离并不在乎路程的长短,心与心如果能靠近,那天涯也如咫尺一般切近。
我没有去过太空,但我听说,从太空遥望地球,那是一颗美丽的天蓝色的星球,像一颗宝石,在摇曳着光辉,但从小就生活在地球的我,每天看看脚下的土地,工厂不停地排出的废气、污水,一切似乎没有了那份祥和和宁静。于是,我理解了距离产生美的意义。
一直不相信完美而又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我们,有时太过于接近目标,以至于它那微小的裂痕都被我们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于是我们厌倦了这些不完美而去追求别的完美,人生也在这一次次放弃和追求中充实。之后,我明白了,真正的完美需要距离的修饰。
有一个画家,在他作画的时候,总是不时地后退几步来观察自己的作品。因好奇心的驱使,问他后退的原因,他的回答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作品。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猛醒:作为人,了解不需要形影不离,喜爱需要有一定空间来彼此放松。
距离的存在使我大悟,原本优雅的山峰,欣赏其优雅,无需身临其境;原本汹涌的大海,要领略它的波涛,也不必登上海轮,你只要站在高高的岩石上,任海风吹乱发丝,任骄阳晒黑皮肤,任潮水拍打脚下的巨石。如果你还觉得不够,那么,让自己飞翔,化作一只苍鹰,你会看到蓝天、白浪、金色的沙滩、暗红的礁石。这时,你说你找到了通向美的道路,我衷心向你祝贺。
其实每个人都能看到美,感受美,只是有人太急于求成,把一切都抓取到眼前,以致无美可言,于是抱怨这个世界太不美。想一想吧,不是吗?有的人或抱得太紧,或看得太清,而世间本就没有完人,所以他们的一生充斥着孤独和失落。人与人就像两个运动的分子,只有拉开了距离才会相互吸引,只有距离才会使本就不完美的人看上去完美。
于是距离成了一双眼睛,她明亮、她迷离,她使世界因她而充满了美。彼此不要如此紧密,世界就会因充满了距离而美丽。
谈最遥远的距离
冰冷的防盗门,虚拟的网络世界,四通八达的电话网,林立如劳笼的高楼大厦。这一切,告诉我们世上有种东西,叫距离。
爱琴海边,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塔列斯那意味深长的铭刻:“人啊,认识你自己。”唤醒了人类。人类不再相信君权神授的谬论了,不再沉守刀耕火种的愚昧了。人类进步了,可是他们抛弃陈旧的同时丧失了什么?
是的,我们忘记了坦诚相待。我们开始学会给自己戴上面具,去抵挡所谓的伤害,周旋于纷繁的尘世。周而复始,我们就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心安理得。
是不是很久没和朋友谈过心了?准备好一肚子的苦水,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从嘴里说出来的却是莫名其妙的一切安好,满腔愁苦却在网络里成了无谓的打情骂悄?
是不是很久没看过一封手写的信了?开始相信如果自己都无法保守的秘密又怎能奢求朋友为自己保密。是不是,淡然于透过打印纸整齐的铅字排版?却是看到了对方格式化的脸,格式化的心。
是不是已经学会逢场作戏?在一大片肆无忌惮的笑声里强作欢颜。听阿桑的《叶子》,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却毫无心悸。
而在一个个孤单清冷的午夜,我们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安慰自己:距离产生美。
其实我们早已心知肚明。我们所谓的距离并不是真正的距离,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因距离而变得更加美好。太近的不是距离,是干涉,侵犯;太远的也不是距离,而是冷漠,隔阂。真正的距离,是恰倒好处的远近,是不妄加干涉,也不置之不理。
才明白塔列斯的铭刻为何被后人咀嚼,也明白了我们所迷失的岁月里,需要怎样的距离。
谈最遥远的距离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泰戈尔说得好,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其实遥远的距离并不需要追究它到底有多少米,多少千米,或许只是你放过了一个身边可以抵达成功彼岸的机会。
如果你真是无心,那么身边遥远的距离真是甚多。有的人不注意小节,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有时候脚下有片纸屑而垃圾桶就在几步之遥。你却以懒或没时间为由不去捡。那么你做到文明的这一步是那么遥远。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困难固然是有的,有的人粗心大意,没有耐心,本身思路对了,到最后只是因为计算出错。或懒得算下去就白白地把一道送分的计算题放掉。等出了成绩才后悔不已。或许有的人有了这几分,就可以达到优秀。有的人因为这几分可以及格。而现在你却离他那么的遥远。
如果你真是无心,那么身边遥远的距离真是甚多。职场竞争也是如此。警察局里要提拔干部。而考题只是念一份报纸,念报纸这件事人人都会,只是考题另外还有,考官在考场门口似是无意的摆放了一个倒了的扫把,有的人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看都没看地从扫把上迈过,有的人嫌它碍事,就饶了过去。而只有有一个人把扫把扶了起来,念报纸可能确实不如其他人流利,不如其他人识字多。但是就是一个扶扫把的动作,这个人也可能被提拔。
有的人总是抱怨成功有多困难,以为是命运的坎坷,或上帝不公平的眷恋。孰不知,有多少成功的机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过。设想一下,如果你多走几步把纸屑捡起,如果你再耐心点儿把计算题检查一下,如果你将倒了的扫把扶起。那是一个多么相反而又美好的结局啊!又是一个看似多么遥远可又多么轻而易举得到的结局啊!
如果你真是无心,那么身边遥远的距离真是甚多。我们大家都经历过的800、1000米测试,800米可以算是遥远的距离了。还记得第一次掐时记成绩,我半途因为累而停下走起来,没有坚持到终点。
后来认真想过,也确实很后悔。当时只要我坚持住再往前迈上一步向前跑,或许没有多好的成绩,也跑完了全程,这就是胜利。于是接下来的每一天,我都不断的鼓励自己多向前迈出那一步,为迎接到终点的胜利曙光奋斗着。当我觉得很累,呼吸困难,腿抬不起来,非常难受的时候。当我想要放弃的时候,激励自己,告诉自己,再迈一步就是成功。就这样,不断缩小着与成功之间的距离。终于在最后体育测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首望去,原来,成功只有迈上一步这么遥远。
没有永远抵达不了的遥远距离,也没有闯不过去的难关。更没有征服不了的困难。遥远的距离也阻断不了什么,所以身边缩短与成功的距离的机会有很多,不要让他们轻易溜过。
谈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也不是相隔千山万水,而是与朋友成为陌路。心与心的隔阂诗人时间最难逾越的鸿沟。
曾经几时你对我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曾经几时我们猫在被窝里说着悄悄话;曾经几时我趴在你的怀里痛哭,诉说着内心的委屈;曾经几时我们对天发誓此生要作永远的朋友……不记得了,一切都已变得模糊,像是在昨天,又像是在遥远的从前。
记得相识的那一天,我们都是独自一人,寂寞难耐。一番搭讪让我们开始了最初的交往。志趣的相投让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那时的感觉就像是干枯的沙漠里出现了绿洲。内向的我开始变得活泼开朗,到处都会看到我忙碌的身影。朋友越来越多,快乐始终围绕。心与心的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们常常甩掉一大堆朋友躲在角落里谈心,你笑着对我说那么多的好朋友当中,我是你最好的朋友,我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嗯,我也一样呢。”
从此以后,我们形影不离,惹来多少羡慕的目光。可想不到我们之间也会产生矛盾,而且越来越多。我的学习比你略微好些,你总是说羡慕我,让我帮助你,可我的确是力不从心,我说不会做的题目,有时你却认为是我不愿给你讲,怕你赶上我;自习课上,你让我帮你打掩护看小说,我没有帮你,你说我不够朋友。越来越多的矛盾是我感觉我们的交往出现了问题。
记得那天在考场上,你暗示我把答案传给你,可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弄虚作假,没有照办。考试结束后,你不理我了,我向你解释,你听不进去,反说我无情。你抛给我一句话:“没想到你是这种人,还朋友呢,要你这样的朋友有什么用呢?还是不做的好!”我懵了,我错了吗?眼泪在眼眶里打着转,这就是我的朋友?
几天后,你托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得,“我们不再是朋友,就当没有认识过。”结束了?一切就这样结束了?曾经那么令人羡慕的友谊就这样结束了?我反复问自己,埋葬了这友谊的是我还是你?
直到今天,我们见面还是视而不见,可你知道吗,每次擦肩而过时我的心里都会有丝丝隐痛。曾经亲密无间,现在形同路人。虽然近在咫尺,却不能交流,何时我们才能超越着遥远的距离,再回到从前呢?我期待着……
谈最遥远的距离
人在身边,觉得遥不可及,人在天边,觉得驻在心间;你在远方,我百般期盼,你往眼前,我十分厌烦;你和我稀薄头不见抬头见,手与手无缘相牵;你和我从没唔面,心与心永恒相连。
这就是神奇得带点蛊惑的距离,这就是美得有点迷人的距离。
雾里看花,楼头望月,芳草更得更远而生,地平线在远处走近还远,长距离生发美感受,生发诱惑,生发想象,生发无穷的期盼与追求;鱼翔水里,蜂落蕊中,轻轻地贴着你的脸,融入你的心房,零距离使人融,使人亲切,使人幸福,使人与人产生爱的火花,使心与心产生情的雨露,产生真实可掬的美妙感觉。
你看我时很远,我看你时很近。一堵厚实的墙让人无法进放,一张薄透的纸也让人终生相融,咫尺天涯,对面沟壑,相邻也常是天堑;相逢常是美丽的错误码率,距离短短,将人生拉得迢迢又远远;短短距离,将情感推得长长又遥遥。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这端与那端,流水滔滔,白云悠悠。手与手不能相牵。梦与梦却日日相连;眼与眼不能对望,心与心却时时交错。关山千万重,阻不断绵绵的思念;水路千万里,隔不开苦苦的牵挂。距离是思念与牵挂的生产线,大批量地生产人生最真挚最热烈的爱怨交织与悲欢交集的情感。距离是一块橡皮,拉长,感情才有绷紧的张力;距离是一张弦弓,拉长,感情才有冲动的欲望;距离是一根弹簧,拉长,感情才有接近的期求。如果人对鲜花已经熟视无睹,那么鲜花,你不必四季开放,你可以隔着冬夏,待到养大才灿烂开放;如果人对鲜花已经举伞躲避,那么鲜花,你不必日日光临,你可以隔着风雨,隔着霜雪,待到冬后才倾情明媚。在爱情缺乏少许情的时候,你该要的也许不是接近,而是疏远;在亲情乏至的时候,你应该也许不是厮守,而是分开。
零距离让人亲密,也产生摩擦;长距离产生思念,也让人遗忘。距离是烦人的鬼怪,距离也是撩人的精灵;距离是碰伤感情的恶魔,距离也是愈合伤口的天使。走吧,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远方才有梦想;来吧,陌生的地方没有感情,故乡才是门宿。
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我们不倦跋涉,在跋涉中感受风景,感受生活,感受酸甜苦辣;从此时到彼时,是岁月的距离,我们不倦奔走,在奔走中体验过去,体验现在,体验悲欢祸福;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我们不倦往来,在往来中品尝苦恼,品尝人生,百般滋味皆备的喜怒哀乐。
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抵达,那就是爱与爱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出发,那就是梦与梦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拉长,那就是生与死的距离;有一种距离,我们渴望缩短,那就是心与心的距离。
谈最遥远的距离
曾记得泰戈尔说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在我看来,距离的远近决定于个人的感情。当你想得到某物却无法得到时,当你失去某物却无法挽回时,你才会知道“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含义,你才能体会得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悲哀。
对于这个问题,一千个人可会有一万个答案。但是无论他的答案是什么,所回答的必定是他渴望的。也正是由于这段距离,给予了人们走向成功的动力,正是由于哥伦布的渴望,使得欧美大陆间漫长的距离被征服,正是阿姆斯特朗的渴望,使得地月间那一线的距离被串联。在中考临近的日子里,在申奥临近的日子里,大大小小的计时牌都在提示着我们距离越来越近。它为什么会给我们压力,给我们动力,给我们那满怀的激情,不是这段距离,不是我们心急,而是我们对距离背后那成功的渴望。老人们坐在摇椅上,把着草扇,唏嘘着当年的岁月,那是对青春的渴望。病人们卧在床榻中,捧着热茶,承接着明媚的阳光,那是对健康的渴望。我们坐在这教室里,捧着课本,读书学习,就是为了和自己的目标减少距离。
我们的答案都不相同,却各有各的道理。古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爱情。近有“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乡情。而对现在的我来说,其实本没有最远的距离,不要自己吓唬自己,目标很近也很远,但是我坚信它很近。
在距离的路上,铺满了勤奋的砖。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有充沛的体力,有灵活的头脑,还有用不尽的汗水,磨不灭的毅力。最远的距离,可能……只在你的脚下!
谈最遥远的距离
泛舟于历史的诗海里,古人提笔兴诗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使那段即将快被风干的距离再一次焕然一新起来。《汉乐府》中唱到:“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种“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山盟海誓往往到了最后被现实催作了世间最心碎的悲痛,最遥远的距离。
“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各个都是国色天香,可命运就是会捉弄人,在一个大雪天的骊山脚下,玉环与三郎相识了,有人说这一见钟情开开始了他们缠绵的爱恋,但我认为“夜雨闻铃肠断声”说的没有错,从此他们走向错误,走向陌路,断送了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重色误国的李隆基还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心追求这段黄昏恋,三郎对玉环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此不再顾问故事,沉迷于美色中,他忘记了一个国君的责任,愧对自己是一国之君!“宛转蛾眉马前死”马嵬坡上六军不发,三郎被迫用一条白练隔开了彼此生与死的距离。作为一个国君,他最后选择了国政,作为一个丈夫他抛弃了自己的爱妻。真是“不及卢家有莫愁”谁会料到结局竟是“一抷黄土收艳骨,数丈白绫掩风流”呢?难道古人的教训与遗作把这份情墨韵的不够遥远?不够深邃吗?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又是一个多情郎,他年少聪颖,读过的书目既能成诵,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他以词为闻,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令人不忍卒读,他就是“断肠声里忆平生”的纳兰性德。
在性德眼里前朝的三郎与玉环只不过是“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易破碎的物语,“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只不过是场过剧而已,他的词见证了历史,也承载了许多幽情。身在权贵家族的他当挚爱的妻子离他而去后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
是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的一曲”何事秋风悲画扇“记述了班婕妤在后宫里面凄凉哀婉的怨歌行,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后的团扇,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轻怜蜜爱了。不久,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汉成帝过世后,班婕妤守着灵柩,清清冷冷地渡过了余生。
对啊!人生若只如初见,若与相爱的人如同初次相见那样惊艳和期待,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那么三郎和与玉环、性德与爱妻、班婕妤和汉帝的距离也不会那么的殊途。但现实是残酷的,历史中的诗词都记载了一切并告诉我们当美好的事物瞬间支离破碎的时候,是最心碎、最遥远的距离!……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第二篇:作文谈最遥远的距离
谈最遥远的距离
我的爷爷说:他怕远,怕合上双眼永远地离开。
我的姐姐说:他怕近,怕冲闯不出近处的风景。
怕远的,留恋近处;怕近的,向往远方,人呀,你在哪里呢?
都说你在天边,在最遥远的地方,就像苏子说的远在“千里”是吗?就像李白说的远在“长江天际”是吗?可是你不是在“婵娟”与共吗?你不是在儿女“沾巾”吗?千里不算远,因为有心相连;万里不算长,因为有情相依。那天,你在太空行走;那天,你挥舞着五星红旗;那天,你行走在我们未曾到过的空间;还是在那天,你,我,还有他,我们所有的人走的又是那么近,好象彼此都听到了对方的呼吸!我们明白,你到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你我最近的时候。
都说隔海相望,都说鸡犬相闻,都说同根同源,可为什么一轮朗朗的明月,恍惚各有其华;为什么一弯浅浅的海峡,仿若事隔千年?能说近吗?当年的德国只有一道柏林墙却隔绝45年。能说近吗?二战之后东西两方只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彼此却陌生近半个世纪。再说人情,吴宓与毛彦文擦肩而过,终不能成为伉俪;刘兰芝与焦仲卿本可朝夕相伴,可却饮恨而逝。我们明白,你在最近的时候也就在最远的地方。
都说距离是一堵墙,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都说距离是一抹泪,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都说距离是一种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最遥远的距离是不能用公里一类来测算的。它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它早晚出现,却恍若隔世。于是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我的追求和我的希望。
大洋彼岸,一份牵挂,轻轻点击,一封E-mail在最遥远的距离里传递你与他的情话。千年企盼,一样血统,众口相传,一个神话在当今社会里撒播文明与和平的种子。没有一脉相承,没有魂牵梦绕,没有心灵相通,朋友,你我永远只能处在最遥远的地方。
于是我的爷爷说:他不怕远,远的地方也有祭拜。
于是我的姐姐说:他不怕近,近的地方令人回味。
距离会使本来不很完美的人看上去很完美。
——题记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诗中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确,真正的距离并不在乎路程的长短,心与心如果能靠近,那天涯也如咫尺一般切近。
我没有去过太空,但我听说,从太空遥望地球,那是一颗美丽的天蓝色的星球,像一颗宝石,在摇曳着光辉,但从小就生活在地球的我,每天看看脚下的土地,工厂不停地排出的废气、污水,一切似乎没有了那份祥和和宁静。于是,我理解了距离产生美的意义。
一直不相信完美而又一直在追求完美的我们,有时太过于接近目标,以至于它那微小的裂痕都被我们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于是我们厌倦了这些不完美而去追求别的完美,人生也在这一次次放弃和追求中充实。之后,我明白了,真正的完美需要距离的修饰。
有一个画家,在他作画的时候,总是不时地后退几步来观察自己的作品。因好奇心的驱使,问他后退的原因,他的回答是为了更好地看清自己的作品。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我猛醒:作为人,了解不需要形影不离,喜爱需要有一定空间来彼此放松。
距离的存在使我大悟,原本优雅的山峰,欣赏其优雅,无需身临其境;原本汹涌的大海,要领略它的波涛,也不必登上海轮,你只要站在高高的岩石上,任海风吹乱发丝,任骄阳晒黑皮肤,任潮水拍打脚下的巨石。如果你还觉得不够,那么,让自己飞翔,化作一只苍鹰,你会看到蓝天、白浪、金色的沙滩、暗红的礁石。这时,你说你找到了通向美的道路,我衷心向你祝贺。
其实每个人都能看到美,感受美,只是有人太急于求成,把一切都抓取到眼前,以致无美可言,于是抱怨这个世界太不美。想一想吧,不是吗?有的人或抱得太紧,或看得太清,而世间本就没有完人,所以他们的一生充斥着孤独和失落。人与人就像两个运动的分子,只有拉开了距离才会相互吸引,只有距离才会使本就不完美的人看上去完美。
于是距离成了一双眼睛,她明亮、她迷离,她使世界因她而充满了美。彼此不要如此紧密,世界就会因充满了距离而美丽。
冰冷的防盗门,虚拟的网络世界,四通八达的电话网,林立如劳笼的高楼大厦。这一切,告诉我们世上有种东西,叫距离。
爱琴海边,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塔列斯那意味深长的铭刻:“人啊,认识你自己。”唤醒了人类。人类不再相信君权神授的谬论了,不再沉守刀耕火种的愚昧了。人类进步了,可是他们抛弃陈旧的同时丧失了什么?
是的,我们忘记了坦诚相待。我们开始学会给自己戴上面具,去抵挡所谓的伤害,周旋于纷繁的尘世。周而复始,我们就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心安理得。
是不是很久没和朋友谈过心了?准备好一肚子的苦水,在电话接通的那一刻,从嘴里说出来的却是莫名其妙的一切安好,满腔愁苦却在网络里成了无谓的打情骂悄?
是不是很久没看过一封手写的信了?开始相信如果自己都无法保守的秘密又怎能奢求朋友为自己保密。是不是,淡然于透过打印纸整齐的铅字排版?却是看到了对方格式化的脸,格式化的心。
是不是已经学会逢场作戏?在一大片肆无忌惮的笑声里强作欢颜。听阿桑的《叶子》,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却毫无心悸。
而在一个个孤单清冷的午夜,我们会用这样一句话来安慰自己:距离产生美。
其实我们早已心知肚明。我们所谓的距离并不是真正的距离,我们的生活也没有因距离而变得更加美好。太近的不是距离,是干涉,侵犯;太远的也不是距离,而是冷漠,隔阂。真正的距离,是恰倒好处的远近,是不妄加干涉,也不置之不理。
才明白塔列斯的铭刻为何被后人咀嚼,也明白了我们所迷失的岁月里,需要怎样的距离。
第三篇:谈最遥远的距离
谈最遥远的距离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到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夙慧篇》中的一则故事:
当初晋元帝突发奇想,想要考一考身为太子的晋明帝司马绍。于是,他把司马绍叫到榻前,问他:“长安、太阳哪个更远?”他想了想,答道:“太阳。我听说过有人从长安来,却没听说有人从太阳来。”晋元帝大为诧异:“这个孩子的回答真是出人意料地与众不同。”后来,晋元帝在朝廷上和大臣们提到了此事,又问司马绍:“太阳、长安哪个更远?”司马绍不加思索地说:“长安。我抬头就可以看见太阳,环顾四周却看不见长安。”
作为一个有科学常识的人当然知道:太阳离他的距离要远远大于长安理他的距离。所以他在第一次回答时答了“太阳”。但他的第二次回答的答语更富哲理——长安看似比太阳离他更近,实际上在他的心里,长安是重要城市,地位比太阳要重得多,可望而不可即,因此他才会说太阳近而长安远。
其实,没有所谓的“最遥远的距离”。最遥远的距离是物与心的隔阂(当然也包括心与心的隔阂)。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么个故事:有一次庄子睡觉,忽然做了个怪梦。在梦中,庄子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儿飞东,一忽儿飞西,在草丛花枝间翩翩起舞。要说快乐呀,那真是快乐极了!庄子所变成的这只蝴蝶,只是一个劲儿地飞来飞去,完全忘了自己是庄子。它玩得正起劲,忽然醒了。庄子一看自己还躺在床上,这才明白原来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庄子。可是庄子忽而又感觉到这未必对:自己或许本来就是一只蝴蝶!是做梦,梦中才变成庄子的!接而又想,这恐怕是错了:自己明明是庄子,刚刚肯定是在做梦!就这样,庄子一会儿这样想,一会儿那样想,想来想去,总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庄子还蝴蝶。就像庄周梦蝶一样,人与蝴蝶本是毫无瓜葛的两样事物,它们看上去相差甚远。但在庄周心里,物我之间,已经到了相互依存的地步了。正如道家所言:“万物即我,我即万物”。这样,遥不可及的两件事物通过心与心的交通,最终划上等号了。而就连庄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庄周还是蝴蝶了。其实在这时,庄周与蝴蝶之间毫无差别,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存在了。
有人说:“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我要说:“都不是!”倘若你心系宇宙,无垠的宇宙就在你心里;倘若你心系逝者,你就可能幻想他/她就在你身边,哪还有什么距离可言呢?抑或你能够理解一个人,即使他/她不理解你,早晚有一天,他/她也会明白的,又怎能成为最遥远的距离?我觉得: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心与心的隔阂。
心与心的隔阂,并不是指某一方不理解另一方,而是指彼此之间的不理解。比方说:你的心里想着一个人,你能够理解他/她的心,但他/她却不能理解你的心,这不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我不能理解你,你也不能理解我,两个人没有丝毫的共同语言(或者说两个人刚认识,对对方什么都不知道),这样的两个人就算面对面的站着,心中也充满着冷漠。假如这两个人在聊天中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一个共同的话题(或者说心灵逐渐相通),距离也就逐渐缩短。最后,距离有可能就消失了。其实,自然本身并没有所谓的“最遥远的距离”,距离就在你的心中。
当年,蔡邕哭董卓得罪了司徒王允,被捕入狱。蔡邕知道这次幸存的可能性很小了。他捧出了宝贵的焦尾琴,弹了起来。蔡文姬从琴声中听到了父亲有死难当头,伤恸五内,五脏欲裂。蔡邕事先并未告知文姬其死难,但凭借着父女之间特有的心灵感应,她还是听出来了。她们之间没有距离,心灵相通,所以没有什么秘密瞒得住。
总之,距离是具有可变性的。没有最遥远的距离,只有心与心的隔阂。最遥远的距离就是物与心的距离。只要心灵相通,距离自然也就消失了。
第四篇:作文 谈最遥远的距离重点
命题作文:谈最遥远的距离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有人从天文学的角度说:还在不断扩大、无从探测边界的宇宙,就是最遥远的距离;也有说:最遥远的距离,是生与死的永远分别;更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试以“谈最遥远的距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其实命题作文并不难写,关键在于审题。下面就命题作文如何审题,浅谈几点拙见。
一、找准关键,把握题眼。
拿到命题作文的题目,首先要从语法结构对题目本身作一认真细致的分析,尤其要敏锐地判断出题目的关键词——也就是题眼。仔细找准题眼,加以深入分析,努力把握住文章的重心。“谈最遥远的距离”,题目本身难度并不大,只要稍加分析,一般的同学都能判断出题目的题眼为“遥远”。“遥远”是一个表距离的形容词,距离可以分为“有形的距离”和“无形的距离”。事实上“有形的距离”因为太直白太具体,很难在这个立意上写出优秀的作文来,而“无形的距离”因为能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写作中容易把握,稍加比较,我们很容易想到应该选择“无形的距离”做文章。
二、题中字词,精推细敲。
审题时找准题眼并加分析固然重要,但题目中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词亦不可忽视。“谈最遥远的距离”,“遥远”应是此文的重心没错,但一个“最”字却内涵丰富。“最”字在题中限定了两个内容:
1、“最”字表示程度达到极限,无以复加。如果谈论的是客观存在具有物理性质的距离,那就偏题了;
2、“最”字客观情况已经存在,介入者必须面对。譬如说,由于某种原因,彼此不能相互理解,现在又因为某种原因,沟通好了,彼此没有了隔阂,没有了误解。从中可见,“最”字虽告诉我们:抽象的事态即便发展到极致,它却是有变数的。因此,对于题目中的任何信息都不可轻易放过,一定要细加揣摩,仔细品析,这样审题才能全面,文章才能写到位。
三、体味设题意图,巧妙构思文章。
真正审准了题目,把握了文章主旨,构思文章就简单多了。“谈最遥远的距离”这一题目,只要细心体味,就可以从多个角度下手:从地理自然角度构思,空间广博,宇宙浩瀚,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以表现人类的聪明智慧可以战胜一切阻隔,创造美好世界;从人生社会角度构思,此心到彼心,此人到彼人,虽气息相闻,却形同陌路。探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寻求解决之道,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可以从历史现实角度构思,人类从现实回溯亘古久远的历史,探究远古文明如何穿越时空,文明之光如何映照后人,思考文明无界,人类共享的问题等问题。构思举例: ①最远的距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莫让冷漠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障碍。
②不在乎距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执政朝暮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心心相依、心心相知,哪怕天各一方,也如近在咫尺。
③辩证看距离:“远亲不如近邻”,可见距离足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哪怕是曾经最亲密的人。然而俗话又说“距离孕育发生美”,适当的距离可以让许多原本平常的事物孕育发生朦胧美。可见,距离并不纯然糟,又非绝对好。只有把握好程度适当的尺寸,我们才可以让距离为我所用,为我所喜。
例文一
谈最遥远的距离
我的爷爷说:他怕远,怕合上双眼永远地离开,我的姐姐说:他怕近,怕冲闯不出近处的风景。
怕远的,留恋近处;怕近的,向往远方,人呀,你在哪里呢? 都说你在天边,在最遥远的地方,就像苏子说的远在“千里”是吗?就像李白说的远在“长江天际”是吗?可是你不是在“婵娟”与共吗?你不是在儿女“沾巾”吗?千里不算远,因为有心相连;万里不算长,因为有情相依。那天,你在太空行走;那天,你挥舞着五星红旗;那天,你行走在我们未曾到过的空间;还是在那天,你,我,还有他,我们所有的人走 的又是那么近,好象彼此都听到了对方的呼吸!我们明白,你到最远的地方也就是你我最近的时候。
都说隔海相望,都说鸡犬相闻,都说同根同源,可为什么一轮朗朗的明月,恍惚各有其华;为什么一弯浅浅的海峡,仿若事隔千年?能说近吗?当年的德国只有一道柏林墙却隔绝45年。能说近吗?二战之后东西两方只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彼此却陌生近半个世纪。再说人情,吴宓与毛彦文擦肩而过,终不能成为伉俪;刘兰芝与焦仲卿本可朝夕相伴,可却饮恨而逝。我们明白,你在最近的时候也就在最远的地方。都说距离是一堵墙,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都说距离是一抹泪,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都说距离是一种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似。最遥远的距离是不能用公里一类来测算的。它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它早晚出现,却恍若隔世。于是有人说: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我的追求和我的希望。
大洋彼岸,一份牵挂,轻轻点击,一封E-mail在最遥远的距离里传递你与他的情话。千年企盼,一样血统,众口相传,一个神话在当今社会里撒播文明与和平的种子。没有一脉相承,没有魂牵梦绕,没有心灵相通,朋友,你我永远只能处在最遥远的地方。
于是我的爷爷说:他不怕远,远的地方也有祭拜。于是我的姐姐说:他不怕近,近的地方令人回味。【点评】
起笔与收笔,语言相似,意味不同。没有开门见山摆出中心论点,而是隐隐提及。就全文而言,论点是一步一步慢慢张显,“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的心思”,快要结尾的时候,才旗帜鲜明的提出来,这样有水到渠成之妙。语言方面讲究对称,用例方面讲究简洁,分析方面讲究沉实,是一篇较好议论文。
例文二
谈最遥远的距离
距离无非是人与人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若心,思想不在一起,那便是最遥远的距离了。
人心可畏,人心的冷漠会让你无路可逃,会让你精神崩溃。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就是人心,居心叵测,察言善变。一个人如果没有心了,那什么事儿都能干,要是一个人心死了,那什么事都不能干。所以最远的距离就是心与心的距离。
鲁迅笔下那勤劳、倔强的祥林嫂,在身旁人的唾弃的日子里过活。“克夫”、“克子”、“扫把星”……流言蜚语把她与别人隔离起来,就如一张坚固的大网,隔离的不仅仅是她,而是她的心。她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不想再开口谈论。人们的麻木、冷漠、讥讽便是伤害她的最好的武器,没有人能理解,没有人能懂她。渐渐地,她与周围的人交流少了,距离远了。就这样,一点点的远了,直到任何东西对于她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直到她对一切完全丧失希望。后来很多人都猜测祥林嫂到底是怎么死的,可能最直接的就是她与周围的一切都脱离了关系,她的心已不在现实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毁了一个人,同时,它有种强大的力量,也可以用那种无形的力量拯救一个人。
还记得看过那样一个故事。一个少年因为在家里受了委屈,他觉得在父母眼中,几乎就没有自己的位置,在同学老师眼中自己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他觉得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多于的人。于是那天,他爬上了天桥,坐在天桥护栏上,看着天空,两只脚吊着,一前一后的摇摆,一副很轻松却眼睛里满是绝望。
人们在注意到那个少年后,都驻足在原地,不久后,人越来越多。他的父母,警察也都迅速地赶到了。少年的母亲在下面大声地嘶喊,泣不成声。正当他们想靠近他的时候,他却一点点地往天桥的边沿靠近,不得已,他们就这样一直僵持着。许多之后,人群突然走出来一个青春美丽的女孩,她对警察说她是那个少年的同学。只是因为同学之间发生了点小矛盾他才这样的,所以想去劝劝他。经过一翻讨论之后,警察决定让她去。
女孩悄悄地来到天桥上面,她走得很轻,到了男孩后面他也不知道,这时候,她并没有一把抓住他,而是对男孩轻轻地说:“我可以坐下吗?”看见了她,很愤怒,可当他看到
女孩脸上安静的笑容时,男孩也就没搭理她。于是女孩坐下了,开始女孩和他交谈,男孩当没有听见,女孩说:“其实当你觉得对别人不重要时,有时却恰恰相反,反而对他人来说自己很重要……”说到这里,男孩定住了,女孩突然亲吻了一下男孩的脸颊,接着说:“或者,我们就是朋友了……”就是这几句话,这几个动作,让男孩从未平静的心平静了下来。女孩此时牵起男孩的手说:“我们下去吧……”
其实,那个女孩与男孩并无任何关系,就是陌生人,原来他们之间的距离却被女孩的真诚、善良拉近了。最遥远的距离并不是两个从未认识的陌生人之间的隔阂,而是心与心的距离。
最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是心与心的不信任。谈最遥远的距离
最遥远的距离,是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隔着一堵厚厚的心墙。——题记 什么是最遥远的距离?航海者说:“最遥远的距离是在海洋里看不见海岸,找不到归途的方向。”攀登者说:“最遥远的距离是山顶到山脚的距离,因为这一路的攀登是艰辛困苦的。”,面对亲人的别离,有人会说:“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生与死的永别。”但是,我认为,最遥远的距离是心灵间的距离,是人心隔着一堵厚厚的墙。
古今往来,有多少像这样的例子。你看,着名作家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一个活生生的科举制度下的知识分子,就是在那样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下,像孔乙己这样的读书人也不免成为穷困潦倒的下等人。生活在孔乙己周围的那些人,缺乏同情心,漠视他人,不同情可怜之人。当孔乙己偷盗别人财物而被追打时,周围群众只是冷冷地站着笑,不时又指手画脚地对孔乙己冷嘲热讽。这种麻木不仁、冷漠无情、入木三分的人际形态便划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想,如果当时的人能多一点同情心,多一点怜悯之心,多几句关怀安慰的言语去关心孔乙己,那么,也不至于他后来无故的离开人世。孔乙己和周围群众的距离便是最遥远的距离,是一道划开人与人之间互爱互助的距离。
2008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中,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患难见真情,当巨大的石块压在受难者的身上,我们国人的心如刀绞,解放军展示也义不容辞的站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帮助无数受难群众脱离苦海。此刻,人们血溶于水,用团结友爱的力量铸就钢铁般的长城,距离近了,陌生的面孔不再陌生,不同的言语不再是障碍,只因你我心连心。
说到这里,我便想高声的赞扬那驻扎在灾情第一线的解放军和志愿者,是他们挽救了一条条可爱的生命,是他们众志成城的勇气缓解了灾情。然而,该批评的是那群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人们,是他们腐朽的心灵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孔乙己和他周围的人们。最亲近的距离,莫过于灾难下人们团结一心的精神。
最遥远的距离,是一条划不开的隔膜,是一道隐形的线条,是一根连接爱心、同情心和友爱之心的绳索。让我们打破这遥远的距离,用双手送给他人温暖,用行动去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让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友善的情感!
第五篇:作文:最遥远的距离
最遥远的距离
谢涛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诗人李白面对蜀地与长安的距离发出的嗟叹,“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那阻隔还真是不小。可倘若我们放眼宇宙,地球不也已经46亿年没与外星世界“通过人烟”吗?所以,空间的距离无论是多长都无所谓的“最远”,最遥远的距离或许是不可跨越的遗憾,不可强求的际遇,又或者是不可追忆的伤感„„
让我们感到遥不可及的不也正是我们曾错过的吗?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份迟到的孝敬,这份永远的遗憾如何才能跨越生与死的距离呢?年幼的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可曾留意那陪伴着我们的“那些花儿”正日渐憔悴?壮年的我们意气风发走四方,何曾瞥见守在家乡苦盼团圆的爹娘?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人到“百年”之时才能体会“万里悲秋常作客”这句话里的羁旅乡愁吧!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里的辛酸,年轻的游子是体会不了的,只怕当他们“识得其中味”的时候,那份错过亲情的遗憾已经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更悠长,更不可跨越了。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写《滕王阁序》时王勃年仅26岁,可他对于士子的“命途多舛”了解地多么深刻啊!似乎自古以来,才子与贤君之间就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才逢重用是一种不可强求的际遇。君不见杜甫数十年漂泊追寻帝王,却终落得老病孤舟客死异乡的下场!君不见精忠报国忠勇岳飞连战连捷,却挡不住十八道金牌的索命!
不遇明主是名士的悲哀,遇上了明主又如何?李广终其一生也破不了不得封侯的魔咒,就像是造化给他开了一个充满恶意的玩笑。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飞将军”遇上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却没有遇到自己的“黄金年龄”,错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你要问李广什么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他一定会说“封侯的那一天”!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自古劝学的诗文不少,可听劝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有几人能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一样坦然面对自己的青春,敢说出“我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的豪言?有几人能像陈胜那样在青年时立下“鸿鹄之志”并为之奋斗呢?家境好的只怕都像《琵琶行》中的歌女一样“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了。也许还有不少人在空叹“有志却无力”或者“无物以相之”,从而错失掉人生的最好年华。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有一句经典台词“青春是场远行,回不去了„„”我很喜欢。正因为回不去,青春才是最可贵的!可当青春在侧,我们又往往浑然不知,只是在“此情可待成追忆”的伤感中才发觉我与青春早已渐行渐远!
也许青春注定是我们生命中“美丽的过客”,但我们不必徒劳感叹我们与青春的距离。我们不如从此刻开始收集青春的印记,珍惜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美丽“华年”,不让下一次错过又成为心中不可企及的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