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19-05-15 12:16: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一篇:当前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金融借款合同是指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出借人,以自然人、其他企业或者组织为借款人所订立的借款合同。近年来,我院审理的这类纠纷案件呈上升趋势。2007至2009年我院审理的此类纠纷案件数分别是:108/42/399。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及到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目前各国均在寻求金融市场的繁荣和稳定,在当前金融货币政策适度放宽,贷款数量激增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司法程序保护我国的金融市场稳定有序的发展,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是我们法院和金融机构当前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笔者试就基层法院在审理此类纠纷时发现的有关问题和解决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防范意识差、监管不严格,导致不良贷款案件增加。我院审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涉及的出借方金融机构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合)、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和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发行)。借款方有农民个人、农村粮库等,贷款用途有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服务业等。2007年108件有发行78件,有信合30件。2008年42件,有信合17件、工行23件、农行和住房公积金办各1件。2009年的399件有信合39件、农行1件、工行359件,工行这359件全是集中处理涉及农民的奶牛贷款案件。现在大部分案件已进入执行程序。只有一部分的债权得已实现。近3年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申请执行的案件数分别是:90/15/31,涉案标的为13602.4万/7.3万/157.6万。通过统计发现:出借方中没有涉及建设银行的。借款用途没有涉及住房个人贷款,借款人中很少涉及有固定工资收入的公务员或工人。从贷款合同和当事人在案件审理中诉、辩称及举证内容看,这些发生纠纷的金融借款合同在贷款形成时就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有:

1、对借款人、担保人的的诚信、资质、还款能力审查不到位。有些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虽有担保人担保,但相当部分借款人和担保人的家庭资产不足以偿还借款,有的甚至连其基本最低生活也难以保障;个别信贷人员贷前审查把关不严,对申请贷款的农户审查不到位,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主体资格、经营状况、借款用途、有无还贷能力疏于审查,造成贷款到期无法收回。或者明知借款人资信较差,放贷风险较大,但只要有担保人仍给予放贷。实际上有的担保人在多起贷款中担保,根本无力履行担保责任。如**乡刘某为村民34个人17笔近200万元贷款担保,**乡张某为村民14人7笔近100万元贷款担保。特别是那种一组三户、五户联保的合同,每户都有贷款3-5万,他们的实际资产加一起都不到5万元,却一次能借款10到15万元,这些贷款合同表面看是有担保,实际形同虚设,没有担保。

2、对借款用途考察不细,对实际用款人和办理贷款手续的人是否一致考察不到位。在借款用途上大部分借款用于农业生产,但也有部分贷款被用于买彩票、炒股票、赌博,或者用于娶媳妇、盖房子等消费领域。有些农户在贷款时把自己的身份证、印鉴交给村干部和银行、信用社在基层委托的代办员,让他们代办贷款手续。实际却没有得到银行的贷款。贷款被那些代办员自用或借给他人使用。一旦实际借款人不偿还借款,金融部门只能起诉那些顶名贷款人,而不能起诉那些实际用款人,而这些顶名贷款人并没有实际用款,所以在诉讼中不愿意承担还款义务。

3、对借款人的资产变化情况不能及时了解掌握,导致资产流失,不能足额及时还款。有的借款人在向银行贷款时,经济状况良好,后由于天灾人祸、不可抗力、家庭发生了重大变故,以至于无力偿还银行借款;例如:农行诉薛某等五人贷款一案、信合诉刘某等五人贷款案件等均是因为实际借款人死亡或家中发生火灾导致欠款不还,担保人也都不认可还款,债权人起诉到法院的。

4、清欠不及时,诉讼时效过期。有的金融机构不在规定的担保期限和还款期限内清理贷款,那些实际借款人和做贷款手续人为了逃避债务,举家外迁,不知去向,即使没有离开本地,有的贷款合同因为超过了法定的担保期限和还款期限,金融机构也没有定期催收欠款,重新确定新的还款期限和担保期限,导致案件超过法定诉讼时效而被驳回诉讼请求。即使经过催告不超过诉讼时效或者因被告去向不明,适用公告、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由于借款时间较长,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资产流失严重而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也增加了诉讼和执行风险。特别是前几年的粮库和农民个人贷款,有不少是因为银行自己没有按时清收贷款,丧失了起诉索款的最佳时机,无奈银行作为呆死帐处理,这样就给某些企业和个人以错误的信息,认为国家的贷款可以只借不还,助长了一些借款人赖帐不还的侥幸心理。

(二)贷款手续弄虚作假,担保抵押不符合法律规定。

1、给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人违规贷款、担保抵押。有的借款人自己有贷款不还,或者不是农民身份,不符合农业贷款条件,就用金钱收买农民的身份证和信贷员的感情,一些信贷员在为这些人办理贷款手续时千方百计弄虚作假,给不符合条件的人办理贷款,有些人用房子、车辆或奶牛抵押,但却没有在房产或相关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导致担保抵押合同无效。

2、债务人之间互相担保,担保人重复担保。在审理、执行中发现:此贷款的债务人又是彼贷款的担保人,有的担保人在几起案件中同时出现,但信贷人员却视而不见。只注重担保的形式要件,而不注重担保的实质要件,将担保流于形式;

3、诱发刑事、违纪案件发生。有的信贷员明目张胆、明码实价地公开向用款人要好处、要回扣。近几年因为在签订、履行金融借款合同中,信用社和银行的信贷员、代办员因无法收回、占用巨额贷款资金携款逃跑、或者涉嫌索贿、贪污被刑事处罚的,因违纪被降职处分的案件已有发生。

由于以前各行之间没有微机联网,银行系统对个人诚信情况无法查询,导致一些人到处贷款借债,却根本没有偿还能力,或者随意挥霍贷款消费,一旦银行催收欠款,出借人的利益无法实现。去年我县农业银行经国家政策调整,在剥离不良资产3000亿,被国家打包出售给长城等清欠公司的情况下,还有个别案件起诉到法院。今年由于农业银行集中突击放贷款,年初第一周全国放贷款6000亿元,我县放贷款1.8亿元。有的农户用新贷款还个人抬款。实在还不起了就举家外迁,去向不明。一旦这种新贷还旧帐的资金链条断裂,银行将承

担无法收回贷款的风险,因此今后由于这方面的原因,这类诉讼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二、减少金融借款纠纷,降低金融风险的解决对策。

1、规范金融借款合同的贷款审批手续,从源头上减少金融风险。

为了降低金融风险,金融部门近几年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要求信贷员对贷款的回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包括说情的人、帮忙的人,信贷员、审批人等。但仍有部分贷款因金融部门在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时不严格,导致贷款不能到期正常回收,因此金融部门还应该加强制度的监督和落实。定期对贷款发放情况、清收情况做检查,特别是在贷款审批、发放过程中,信贷员要多走访农户、村、屯干部,了解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有无不良贷款记录等,各银行、信用社之间建立微机联网系统,一经发现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坚决不予贷款。具体做到:(1)建立健全和落实信贷人员承担信贷风险制度。对确因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或严重违反信贷制度而造成的信贷风险,在调查核实的情况下,由信贷人员和相关责任人按比例承担所造成风险的贷款份额,以此警示信贷人员和规范信贷行为,对涉嫌经济犯罪的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追究其刑事责任,打消信贷人员所持有的“收不回来有法院”的依赖心理。(2)建立贷款农户诚信调查制度。诚信调查对避免贷款风险起着很大作用,信贷员在对借款人发放贷款前,可以着手从他们是否按时缴纳水费、电费、电话费,是否欠金融机构、其他村民款等方面进行基本诚信度的调查,从中发现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对收集和掌握到的借款人从事经营活动情况、收入情况、还款记录等信息资料,应建立完整的个人档案,并依靠村、镇干部和村级基层组织反映的情况正确作出诚信判断。金融机构还可以与法院执行机构沟通被执行人名录,形成一种长效的贷款借款人诚信体制管理机制。

2、取消简单的互相联保的固定数额贷款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担保贷款模式。

对于有还款能力,资信状况好的借款人,可以根据本人的申请,采用实物抵押和公务员或有资产的人信用担保双重担保的模式,并且要保证质押、抵押、保证合同的法律登记形式要件的规范,在适当的用款比例中放贷款。要坚决取消过去那种三户、五户互相担保,实际没有担保的信用担保方式。也不能一律要求借款人都一次性(一组)贷款9万或15万元,应当根据借款人的实际用款量和借款人、担保人的资产比例掌握放贷款数量,一般贷款量不应超过资产的1/3或1/2,即:借款人和担保人按全部总资产提供担保的情况下按资产总额的1/3或1/2提供贷款,这样借款人对偿还贷款有积极性,不至于发生资不抵债而拒绝还贷款或不能还款的情况。

3、加强对金融部门信贷员和农民的金融信贷风险意识的培训和宣传,责、权、利相统一。

金融部门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发放贷款实行贷前审查,贷后监督,责任到人,跟踪管理。对贷款的使用、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偿还能力有否变化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

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回笼;信贷员对于自己辖区的农民贷款负全部责任,一旦不能收回贷款,将面临下岗清欠的责任,一旦索贿受贿将面临被开除银行队伍的风险,因此信贷员在正常发放贷款,挣到了高额绩效工资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清欠责任重大,不敢轻易违规放贷款。法院可以就案讲法,在村、屯就一些有影响的金融借款合同案件就地审理、召开执行大会,让那些逃债的、拒不履行还款义务的人无处藏身,让群众知道拒还贷款的法律后果并引以为戒。

三、解决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诉讼难、执行难的对策。

1、以案件审理为抓手,审理中兼顾执行。审判人员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应注意收集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及个人信息,并及时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在审理中兼顾执行。利用巡回法庭、委托调解等司法便民新举措,及时找到欠贷农户就地审案,减少案件审理的缺席判决率。并在审理中加大案件调解力度,提高欠贷农户的自觉履行率。邀请镇、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工作,强化欠贷农户的信用观念,促使部分农户主动还贷,以点带面做好农户的宣传工作,促进农村信贷环境进一步好转。

2、加大执行力度、创新执行方式。对欠贷不还的被执行人,在其所在村、屯、社区和单位开展公告曝光活动,向社会征求执行线索并悬赏执行,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对查实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加大执行力度,该拘留的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定罪,让拒不履行、逃避履行债务的被执行人付出更大的经济代价,更高的拒执成本。

3、建立法院与金融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各专业银行、信用社和法院民商事审判庭、执行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法官要针对审判、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方面的疏漏,通过司法建议的形式予以反馈,以健全金融机构的信贷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同时,法院要协调各专业银行、信用社对欠贷不还的被执行人在金融系统内部进行曝光,并形成一种联防机制,使信用差的被执行人在各金融部门无款可贷,最大限度地降低信贷风险。

总之,对金融部门形成的大量不良贷款,除按上述方法要求金融部门采取责任清收、奖惩清收、依法清收等手段外,还应出台一些有利于金融部门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贷危机、降低金融风险,为县域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泰来县人民法院

第二篇: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徐迪 1230112930 数教2班

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提高德育地位,优化德育环境,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评价机制不全,教育观念转变困难重重。学校教育唯分数论,育人观念淡化。部分教师只顾教书不管育人,将“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参与体验不足。德育教学以灌输和考试为主,缺乏学生的亲身参与体验。说教代替实践,学生德育生成能力薄弱。教师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的工作量繁重且效果难以评估,严重影响和制约师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的积极性。

3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脱离,德育资源缺乏必要整和。中小学品德教育只是整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一个方面,从来不可能孤立地只存在于学校课堂教学之中。而目前的中小学品德教育却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定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影响了德育资源合力的形成和发挥。

有效实施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改革评价机制,促进德育观念的转变。要真正使中小学德育取得实效,还是得从根本上改变目前中小学德育中唯分数论的状况,切实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转变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性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2 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德育实践。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找到教学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德育教学。整合各种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丰富性和感染力。通过参观访问,充分挖掘当地红色纪念场馆,养老院等潜藏的德育教育资源。同时,学校和当地政府执法部门还应当对网吧,游戏室,书摊等进行检查清理和规范整治,优化中小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用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和优良的德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第三篇: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江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成2010年,开江县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上级行、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联系县域经济实际,积极吸收存款,优化信贷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改进金融服务,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金融运行形势总体良好,经济效益保持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将我县金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措施与对策汇报如下:

一、主要问题:

1、存贷比明显偏低。我县各金融机构立足县域经济特色,更多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三农“和一些在建、续建项目及少部分个体工商户、下岗失业人员给予了信贷支持,存贷比只有2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13个百分点。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信贷高度集中在地方金融机构(联社和城商行),而其他几家银行形成了事实上的“抽水”局面。

2、贷款投向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业集中度高。新增贷款更多集中在房屋按揭和开发上,基本上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0%以上;二是企业集中度高。县域工业新增贷款资金仍然主要集中投放少数优势企业和龙头企业,甚至多家金融机构对某一个企业投放大量贷款。

3、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仍然突出。虽然中小企业贷款增加较多,但从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主体结构看,获得新增贷款主体仍然是

优质客户、重点企业、重点工程,而全县占90%多的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大部分获取贷款难度大,即使得到贷款,额度也较少,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4、办贷效率偏低。一是对办贷业务认识不够,缺乏主动,对资产经营,特别是额度小、成本高和较为分散的个人小额信贷业务,仍然存在较大的“冷漠”和“排斥”。在业务开展中全靠计划督导,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时段性计划稍有完成便停止办理;二是人员不足,网点狭小,受理有限。稀少而狭窄的营业网点与极少的信贷人员,远远不能满足辖属众多较为分散贷户的需求;三是条件有限,影响开展,县域面积广大,特别是“三农”业务及其他个贷涉及千家万户,一定程度影响了客户经理办理此项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三农”及其他个人贷款业务的有效开展;四是手续繁琐,影响效率。要求提供的书面材料繁多,经手的岗位或环节过多。

5、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仍存在政府背景的不良贷款和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和个人,公职人员到逾期贷款清收力度不大。

6、金融创新力度不够。一是创新试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从目前情况看,一些金融机构对创新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把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有的试点工作经办金融机构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从2009年10月就开展林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到目前为止,成效不大,仅发放了4笔共6万元小额林贷;二是面上的创新工作力度不够。如在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工作中,对于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等新的贷款方式探索做得不够,在支持“三

农”发展、林权质押等方面探索创新不够;三是与担保公司合作不够。银行和担保公司对风险的分担问题难以达成一致意见,制约了担保贷款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四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截止目前,具体的操作办法还没形成,试点乡镇资料收集也没完成。

7、保险市场发展不平衡,不良竞争突出,险种创新乏力,保险范围相对狭小。

二、措施与对策

今年,中央的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为稳健,这是宏观政策导向的一个重要变化,比较有灵活性和针对性,这既是挑战,但也是机遇。我们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开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继续保持信贷总量的适度增长。开江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新增存款主要用于支持当地经济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落实县委政府“12345”发展规划,从信贷上全力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2、积极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开江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做好重点领域的信贷工作,实现信贷可持续增长。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保中央、省、市投资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信贷资金需求,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二是努力开拓消费信贷,在个人消费方面培育新的信贷增长点,继续保持个人消费贷款稳步增长;三是促进“三农”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贯彻落实

好达市府函[2010]167号达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四是着力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挖掘中小企业的潜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五是积极支持惠民工程。落实金融支持“惠民行动”,努力实现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业务取得新突破。同时,要严格限制并逐步退出对低水平、低技术、重复建设项目和“两高一低”企业的信贷投入。

3、深化银企合作,积极搭建银政企沟通平台。一是建立健全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信息交流会商制度,向金融机构介绍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措施及我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情况,通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银行重点关注的事项;二是完善银政企合作制度,适时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促进三方加深了解,增进互动合作。

4、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和融资平台建设,发展和完善保险市场,增强融资实力。一是积极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合作,为我县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多的融资担保服务;二是做实做强现有的政府融资平台,有效推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三是发展和完善保险市场,积极探索保险创新,重点发展险种,扩大保险范围。

5、加大金融创新工作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增强创新意识,加强创新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加大力度,鼓励创新,常抓不懈,要在不断的创新中,完善金融服务;在不断的创新中,增强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要在切实抓好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的创新试点工作的同时,要在金

融系统全面开展金融创新活动,要在开办小城镇建设贷款、林权质押贷款、联保贷款、青年创业贷款等方面探索创新。

6、深入开展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创建工作。一是继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要深入开展清收公职人员贷款专项工作,开展政府负债清理工作,坚决杜绝行政行为和地方保护主义对金融工作的直接或间干预,切实维护政府信用;二要大力培育信用企业。积极开展模范守信中小企业培植工作,开展信用企业评选活动,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形成整套从资金支持、项目立项、工商管理、税收减免等方面对诚信企业的激励机制和办法。二是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各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快试点乡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第四篇: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文

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当今大学生心理的正常发挥,个性保持健康和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代大学里,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普遍偏低,并且交往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由此值得我们去思考与解决。【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

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类型可分为:与同学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网络交往。

由于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校园内,因此大学生交往相对比较简单、稳定,人际交往既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又可以促进个体认识自我,同时它是实现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普遍问题

1.1不适应性和排他性

刚刚步入校园,周围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地域文化的不同,使得大学生初始阶段很难找到合拍的人,而有些人过个一两月就能适应下来,有些同学却始终不能适应。有些人也许在原来的学校里是名列前茅,到了高手如云的大学,就发现自己各种跟不上,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等负面情绪,也愈来愈偏离集体活动,只愿意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一直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学生,未来几年的生活问题将接踵而来。

大学除了接纳本省的学生之外,还接纳外省的学生,部分大学生因为宿舍里本省的人较多,就容易产生小团体,对外省的同学有一些排他性。又因为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社会上地域偏见的风气影响,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出现一些偏离,来自发达地区的部分学生产生一些地域优越感,出现瞧不起同学的现象。

1.2实惠性和不平衡性

大学生经济压力相对较少,人际交往方面相对单纯,情感因素占绝大多数,他们在交往中更加注重的是真诚、理解与尊重等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然而,在近代实用主义风潮的影响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因素正慢慢向物质层面倾斜,至今,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时,并不纯粹是由于情感所向和志同道合,交往动机变得相对复杂,出现了更加注重物质实惠性的现象。

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贫富的差别上。由于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学生的学费大幅度提高,有些学生特别是下岗职工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和那些家庭、经济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越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两个不同的群体。有调查显示,经济上的拮据使得前者在人际交往中较多的表现为被动、性格内向等,甚至个别学生还会由此产生自卑、孤僻心理。

1.3交往礼仪的欠缺

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群体,通常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独立自尊的要求更高些,他们期待交往的双方彼此尊重,相互容纳。而由于大学生缺少交往经验,形成了有口难开的局面,如心里本想说一声“谢谢”,却还是硬生生的吞了回去。又由于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基本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来到大学后就会有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从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往来,有时甚至会不肯让步,激化矛盾。经调查研究,毕业大学生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因面试中缺乏一般的行为素养而被拒,有些商家就针对这一现象,开展了礼仪课等活动。

1.4社交过度网络化

网络因为其快速、便捷、平等、自由、匿名等特点,为大学生们推崇。而电子邮件,QQ、BBS、虚拟社区、新浪微博等电子交友平台的风靡,使得多数大学生更愿意跟网络上的陌生人聊天,而不跟现实中的同学多接触。大学生成为“低头党”已经是大学校园里的普遍现象,因而网络上盛行一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虽说是调侃,可却值得我们深思。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策

2.1人际交往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大学生既要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又要步入别人的小圈子,唯有这样,才能体验到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自卑的人性格一般比较内向、敏感多疑,所以应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集体中,注意力会被他人所吸引,在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中跳出个人的小圈子,心情变得明朗起来。在活动中也可以培养自己开朗、乐观、热情、坚韧性、果断性等的优秀品质,克服自卑心理。人与人的交往是平等的,既不能把自己看得众若泰山,也不能把别人看得轻如鸿毛,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不可能事事都是对的,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2.2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

大学生人际交往八大原则:尊重原则、真诚原则、理解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适度原则、交互原则。大学生要把握好交往的广度、深度、频率、时间,阿伦森等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和喜欢一个人。被别人接纳和喜欢的前提是我们也要喜欢和承认他人的价值,并要对他们支持。大学生应当不以貌取人,不以势取人,进行适度的自我表露,站在对方的立场交往时应该做到一视同仁,记住别人的名字,说话注意礼貌。在人际交往中,不应该一味地索取,你想让别人为你做什么,那你也要有相应的付出,交往对方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又得到对方的报答,双方的关系也会继续发展。人们往往倾向于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

2.3培养健康的心理

自卑的人大多比较敏感,遇事过分小心谨慎,为减少挫折和失败,尽量避开人群。做事情时对自己要求很高,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与优点,要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自己,不仅要看到自己的短处,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要以自己弱项跟别人的长项比,要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评价事情的某次行为和结果时,不能以偏概全,比如自己考试失败了,对此的客观评价应该是“我只是这次没考好,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以后的考试都会失败,也不能说明我是个失败的人”。通过这种合理的积极的自我评价,便可避免产生自卑的负性情绪体验。也可以进行心理暗示,当遇到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不妨运用语言暗示,如“我一定能做到”、“ 别人行我也行 ”之类的积极暗示,则会增强信心。而一些嫉妒心较重的学生,应该把消极嫉妒的力量转移到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方面来,变嫉妒为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变消极嫉妒为积极的博采众长,不断的学习、探索,不断树立新目标,使自己的知识、技能不断得到提高,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2.4提高自身修养

2.4.1大学生应有意识的培养自信心

如加快走路的步伐,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懒惰的姿势和缓慢的步伐,能滋长人的拖拉和不自信,改变走路的姿势和速度可以改变心态。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加。2.4.2学会正视别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不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和不真诚,正视别人表露出的则是诚实和自信。

2.4.3应当选择最前面的位置坐。

心理学家说: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现在就把它当做一个规则试试看,再去课堂或者聚会时,尽量选择前排的座位坐下,以此来锻炼自己。

此外,大学生应当注重谈话技巧,交谈中避免争论,学会倾听,适度运用幽默,善于赞美,主动交往,这才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2.5走出“低头”族

只有经过社会化,人才能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社会人,由此可见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手机也愈来愈智能化,它可以给大学生带来最新的外界信息,将世界缩微成一个地球村,但并不能因此心甘情愿做手机的“囚徒”,所以大学生不妨每天规定与手机的亲密接触时间,喜欢却不沉迷,毕竟完全抛弃手机是没有必要的,手机带来的心情愉悦也是不可少的,多增进与同学亲人的沟通,积极做一个“抬头党”。

参考文献

【1】林丹华 童成乾 鲍作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2】马丁·布伯《对人的问题的展望》商务印书馆 1997 【3】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第五篇:当前税务稽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当前税务稽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内容简介]税务稽查工作是整个税收工作的“重中之重”,对维护税收秩序、提高征管质量、打击涉税犯罪及促进依法治税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内、外部原因,税务稽查工作并没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基层税务稽查工作更是存在不少缺陷,还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本篇简要的阐述了基层税务稽查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整改建议。[关键词]税务稽查问题对策

税务稽查是税收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税收法律、法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税收稽查职能是维护税法刚性、协调经济发展、保证税收秩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打击涉税违法行为的有效武器。由于这几年国税稽查部门把“以查促收、以查促管、规范执法”作为重心工作来开展,因此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发挥了应有的职能作用。特别在以下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税务稽查作为特定的公共职能,有效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在维护税法尊严,营造良好税收环境中发挥了其它征管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二是通过科学选择稽查对象,合理使用稽查人力物力,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对象的稽查工作,有效地发挥了稽查打击和震慑的作用,营造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税收环境;三是通过对纳税人进行纳税检查,对税收征管其它环节的行为起到监督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在基层乃至全国税务稽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使税务稽查应有的作用相应减弱。本文就目前基层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整改建议。

一、当前税务稽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取证越来越难。随着涉税违法分子偷税手段的多样化,税务稽查的调查取证也越来越难。例如;一是利用不建账、不用票手段偷税。小型个体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普遍存在不按规定建账、记账的现象,购进货物不索票,销售货物不开票,使税务人员无账可查、无证可取。二是利用两套账或做假账手段偷税。少数纳税人对必须开票的设一套账,对不需要开具发票的,以现金收取货款,账外循环、账外经营,另设一套账,隐瞒销售收入不申报纳税。对内用真账核算收入和分配,对外用假账申报纳税,应付税务检查,使税务人员没法得到真凭实据。三是利用修改或灭失证据手段偷税。在电子商务和财务处理电算化的纳税人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加密、改造电子数据等高技术手段,修改会计信息做假账或在税务检查前删除电子数据信息,通过修改或灭失证据的手段偷税。四是利用不办证或流动贩运手段偷税。有的固定业户长期经营不办理税务登记进行偷税逃税;有的中间批发商、代理销售商长年贩运,贩买贩卖,送货上门,现金交易,不办证、不用票偷税漏税。虽然以上偷税手段很简单,但税务稽查调查取证却特别困难,对税务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办案能力和办案经验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稽查人员不足,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当前我区各级税务稽查局稽查人员占征管人员的比重不高,距离总局要求40%的比例差距较大。由于稽查人员少、纳税户多,稽查力量更显薄弱,难以适应当前税务稽查工作的需要,从而影响了税务稽查的质量。同时,总局为了进一步规范税务稽查工作,明确稽查工作的职责,权限及稽查程序,提出了稽查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环节分离。但目前我区各地市稽查局人员很少,有些地区稽查人员甚至少到两三个人,根本无法真正实现四分离,也无法保证税务稽查的广度和深度。除了在人员数量上存在不足之外,税务稽查人员本身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也是一项很突出的问题。稽查人员应全面掌握和了解企业会计知识、会计电算化、税收政策以及办案应具备的法律知识等等,灵活运用现代的手段开展工作,如:电子计算机查案的技术、参与稽查调研等,但目前我区的税务稽查队伍中同时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员少之又少,这直接局限了稽查工作开展的深度与最终成效。

(三)配合意识淡薄。管理部门和稽查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相互之间缺少工作焦点上的共同探讨,缺少信息上的彼此相互反馈,造成双方信息传递不对称。管理部门没有及时提供纳税人偷税信息资料,稽查部门没有将整改意见及时反馈给征管部门,形成了一种各行其事、各自为阵的不良局面,相互制约监督的机制没有充分发挥。

(四)涉税案件的处罚率和曝光率普遍偏低,影响了对涉税案件的打击和震慑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征管法》第六十三、六十四条明确规定,纳税人有偷税、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行为,税务机关责令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但实际操作中各地在执行上述法律条款上不统一、处罚标准不一样,另外,由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承受能力等原因,全国范围内对涉税案件的处罚率和曝光率普遍偏低,20xx年全国税务稽查平均处罚率仅有16,远远达不到税法规定的罚款底线50。这大大降低了税务稽查的打击和震慑作用。

(五)税收规范性文件繁多、稳定性差。目前在我区乃至全国范围内每年根据实际需要不断的出台或更改税收政策,并通过通知、办法、解释等各种形式下发执行。由于这些规范性文件繁多,既影响政策的掌握,又影响政策的严肃性,也对稽查部门的政策运用和执行带来诸多不便。例如:藏国税发[20xx]98号、藏国税函[20xx]5号、藏国税函[20xx]82号三个文件都属关于保险企业营销员取得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允许税前扣除的营销费用比例的通知,三个文件分别规定保险企业营销员取得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允许税前扣除的营销费用比例15、25、50。从20xx至20xx三年内每年进行了调整。虽然这种调整符合我区实际情况,但这种调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外界误导认为税务机关执法随意性大,同时,无法体现税收政策的严肃性。另外,目前在我区这些税收政策法规文件仍用汇编成册的办法进行使用,很多已修改和作废的内容无法从文件汇编中更改或删除,导致政策依据查找和使用上的不便。

(六)稽查与征管之间在政策理解、把握上存在差异,影响了稽查效能的发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一致,存在偏差,执行的尺度也不一致。另外,征管部门做出的一些纳税认定,稽查部门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纳税人的真实情况却和认定的内容不一致,稽查部门很难改变。比如,一些企业符合认定一般纳税人的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就应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但如果征管部门未予以认定,或继续按小规模纳税人征税的话,那么稽查部门就无法对此定性。

(七)目前我区税务稽查人员还不能完全适应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快速发展,一方面推进了企业的会计核算管理,另一方面给税务稽查工作带来了很多难度和挑战。

1、稽查线索更为隐蔽。在手工会计核算中,稽查线索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都以书面形式反映,稽查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会计资料可见的线索检查证、账、表之间所反映的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中,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原来书面形式反映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等会计信息存储在磁性介质上或计算机内部,难以直观地看到其处理过程和修改、删除等痕迹,传统人工会计处理的可稽查特征及线索在这里难以发现。

2、对稽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手工会计条件下,稽查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审查一般采用审阅、核对、分析、比较、调查和证实等方法。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由于稽查内容扩大到电算化系统的程序、系统设计与开发、数据文件与内部控制等方面,为了提高稽查速度,降低稽查成本,确保充分的稽查面,在稽查过程中,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统计抽样;运用专门稽核软件进行系统的测试;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稽查技术去对付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下的会计软件,进行税务稽查工作管理。因此对稽查技术和电脑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整改对策与建议

随着征管改革的逐步深入,税务稽查在税收征管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加快税务稽查管理现代化步伐,进一步强化税务稽查工作,促进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把税务稽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提出以下整改建议:

(一)充实稽查人员,提高队伍素质。随着稽查工作的日趋完善,各级税务机关的稽查机构也需相应规范,稽查局内设机构也应建立健全。按照《税务稽查工作规程》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要求,最少设置举报中心、选案、检查、审理、执行等独立部门,配备业务精通又善于发现问题的查账能手和懂电子计算机的专业人员,进一步充实税务稽查力量,使税务稽查人员的比例不低于征管人员总数的40%。与此同时,把提高税务稽查队伍素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搞好队伍建设。通过进行岗位培训、能手选拔、等级考试、职级评定等各种形式来提高税务稽查队伍素质,使税务稽查人员真正做到一专多能,以提高稽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适应新形势对税务稽查的要求。

(二)强化稽查执法刚性,提高打击和震慑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税务稽查的打击和震慑作用,一是查前要精心组织,对检查实施要做好准备工作;二是要结合现有的稽查力量,精心配备检查人员,要加强对重大案件查处工作的力度;三是要排除阻力,加大处罚力度;四是及时进行案件公告、曝光,特别是对大案、要案的曝光。总之,通过各种手段,让涉税违法分子对涉税犯罪行为付出昂贵代价,来震慑其他有偷、逃、骗税意图的纳税人,同时树立稽查威性,不断提高稽查效率和稽查质量,增强稽查震慑力。

(三)进一步规范税收政策文件、提高税收政策稳定性。为了更好的体现税收政策严肃性、提高税收政策稳定性,制定税收政策时开展科学、完整的调研工作的同时,邀请各界人士组织以研讨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来研究将来不确定的因素对此次制定的税收政策的影响,尽可能的多考虑将来有可能发生的改变政策的各种因素。使得所出台的税收政策不仅可操作性好,也具有更久的保鲜期。另外,应开发一个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并且能够通过系统自动升级及时更改或删除已修改或作废的内容的文件搜索系统来替代税收政策法规文件用汇编成册的办法,这样不仅查找文件方便,也容易使广大税务稽查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税收政策。

(四)重塑税务稽查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稽查水平。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了更好的开展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稽查工作,有必要对税务稽查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一是需要加强对在职人员,尤其是稽查一线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训,使广大稽查人员掌握计算机、会计软件和稽查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调用被查单位的电子账册进行稽查,能够对稽查软件进行基本参数设置和日常维护;二是引进一些较高层次的计算机软件人才,并对引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进行会计、税收、稽查等综合知识培训,使他们担负起计算机稽查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任务。

(五)建立“征、管、查”信息传递制度。税务稽查的目的是“外查内促”,即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建议征管部门改进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征管质量。相互之间应该及时建立一套规范的信息联系制度,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指导、相互制约的格局,设置统一的信息传递制度,使纳税申报资料、税收管理资料、税收稽查资料在部门之间相互传递,真正搞好税务稽查与各环节的衔接,更好地发挥税收稽查效能,促进税收工作的和谐发展。总之,我区目前的稽查工作现状仍有不容乐观的方面。无论从稽查人员配置、知识结构、组织机构,还是具体操作上都存在种种困难和不足,如果要改变这一状况,赶上内地先进省市的稽查工作水平,除了需要上级的支持外,还需要我们稽查干部自身的充分努力。下一步,我们应当以加强自身业务素质为主要切入点,通过业务学习、实际操作,切实提高自身的稽查水平,为圆满完成各项稽查任务献计献策,为使西藏税务稽查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下载当前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审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患纠纷案件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351号令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最高法院同步颁发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两个法规性文件的施行,以及人们的法治意......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农村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环境......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五篇)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党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农民现在纷纷要求耕种原来多年撂荒弃耕的土地,由于此前土地......

    浅析当前高校存在的治安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当前××高校存在的治安问题及解决对策××市现有高等院校××所,均坐落在市区内,在校大学生××××*人,教职员工××××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中的一些不良因素......

    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雷 芳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长沙 410005) [摘要]作为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办幼儿园文化建设取得......

    当前城管执法工作中存在几项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城管执法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个 企业 的经营成败与合同和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本文围绕近年来建筑施工合同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

    当前民商事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民商事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影响逐步显现,由此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司法领域已经明显反映。民商事纠纷呈大幅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