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性与领导艺术
通透人性是带好队伍的关键
——读《情商决定命运》有感
吕孟云
情商、性格与成功,这三个单词很简单,但一旦与每个人的发展之路相联,都会演绎出一个个生动、苍桑而古老的故事。之所以说生动,是千个人千个活法,各有各的精彩;之所以说苍桑,是每个人的活法都是岁月积淀的结晶,充满了阳光与艰辛;之所以说古老,是每个人无论怎么个活法,都是重复着生命的诞生与终结,赤条条而来,裸露着去。尽管如此,但人们始终没有停止过去总结人、甚至人类的生存、发展与归宿。最近笔者有幸读了两本当前较为时尚的书,一本是《情商决定命运》,一本是《性格决定命运》。两本书写得十分精彩,也讲得十分前位,可以说都论理入木三分,讲事字斟句琢,很受启迪。但细细深思,其实,大都有就现象说现象之嫌,在本质分析上还有待挖掘。笔者并不是对此观点有异议,毕竟大家之言,可以为鉴。只是想就个人的想法作作交流。笔者以为人的一切归于人性,只有认真分析每个人的人性不同才能挖掘出每个做出每个决定的内在因素,从而真正地认识、把握人。作为一名国税领导干部,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从而切实提高领导艺术。
何谓人性,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本性。这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可以说东西方的先哲们都给出众多的答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食色乃性也,等等。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这些答案,起今为止,可以说都没得到大家的公认。以我等之能当然更是望尘莫及;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再来一个尝试又有何妨?我以为所谓人性就是受出生、生存、发展等影响,因不同时期所处环境的不同为达到个人所确立的短期目标而付之行动的内在因素。它是人的全方位反映,包括人的习惯、人的性格、人的心态等,而且人性还是随着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就是说人性是可变的,动态的。人性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求生的本能而存在的人性,即生存。当然,这种生存决不是简单意义地活着,而是与个体所处环境相一致地存在。另一方面是作为达到个人目标愿景的希望值而存在的人性。两个方面因素构成了人性的全部,也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生存、发展与选择时所做出决定的必然与偶然。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认真了解、准确把握每个个体的人性,因人而异地做出各种决定,将会大大提升领导艺术。基于上述两种因素,促使每个个体在处理各种事宜时,基本上都遵守着以下几种常规性的法则:一
是趋利避害。这是每个个体生存的法则,也是在日常生活反映得最为直接、明显,最为普遍的。而这一点在我国行政机关里表现得最为突出。当某个人有着明显上升的迹象时,一些人立即附势而来,当其没戏之时,立即又向其他成功者示好。在这些个体眼中所看到的只有两个字“利益”。二是得寸进尺。这是每个个体发展的法则,也是每个个体在环境改变后,对所处阶段的理解及对目标愿景的重新定位。应该说,对不同的个体,得寸进尺的程度是有所差异的,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而且站在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理解,应恰如其分的给予评价。三是惰性法刚。这是每个个体适应环境时根据环境不同而做出的一种最普遍的反映。总的来说,任何个体都有惰性(包括动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谁人不希望站在巨人肩上摘桃子,既可达到自己的目标,又可减少时间、物力等。四是惯性法则。许多行为和思维形成了习惯时,一切在习惯行为和思维内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但当这一习惯受到挑战时,都会受到打击,产生有时不应该、甚至违背道德的事情。五是平衡法则。平衡是大自然的天道,也是人类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然。个性强的女人如果找个性强的男人,家庭的平衡打破,这婚姻必然处处是危机,存在的时间只有在不断的磨合中寻求圆满。只有达到了平衡,家庭才能长此以往的存在,否则破灭是迟早的事。
人的出生、家庭环境及社会阶层不同是产生个性化人
性的关键。掌握了解每个个体的出生、家庭环境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将是准确把握个性化的人性的核心。乞丐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一定天天吃烧饼。这个简单地笑话流传了数千年,但每天都有人在重复。为什么呢?因为每个的言行实质上反映了其所处阶层、所处环境下目标愿景的最大值。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都有过乞丐之嫌。
1960年,著名的心理学米歇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在心理学家看来,能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是因为自控能力强。其实,此结论有些欠妥。因为心理学家没有分析孩子的家庭经济状况及教育程度。试想,一个天天能有机会吃到软糖的孩子还会等20分钟去吃另一颗吗?一个很少吃过软糖的孩子,他会不耐心等20分钟,因为他知道软糖好吃呀?可见,自控能力的强弱还得分析个人所处的环境因素。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善于领兵打仗,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大都督。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时候,才33岁,深得众人钦佩。可后来他却被诸葛亮三气而死。从表面上来看,周喻的低情商导致了他无法掌控自己的情绪,过早地撒手人寰(估且暂按《情商决定命运》中的观点说吧,但作为一个统领三军的大都督怎么可能是低情商的呢?)。究其实质,还要从周喻的成长来讲,周喻的发展之路可以说一路顺风,没有什么沟沟坎坎,甚至一直做到大都督都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地阻碍。要说要气的,东吴的一些老臣们哪才要气得吐血。长期走顺风的周喻,培养了马到成功的习惯和思维,培养了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性格。诸葛亮的三气,成功打破了这种习惯思维,周喻因少有挫折,解不了自己的心结,加之身中毒箭,因气而致毒发身亡。故周之死,不在其情商,而死于他对习惯法则受到挑战后不能承受。
通透人性,是一位领导干部管好队伍的必备功夫。当然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一些基本的规则与道义。如基本的正义感,基本的公道正派,基本的党性原则、基本的道德规范等,否则,即便你通透了人性,但用之不当,失之偏颇,带好队伍不过是剑走偏锋,迟早会走火入魔的。
第二篇: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
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企业领导培训教材)
一、企业领导科学的研究
为什么要研究企业领导科学?
因为优秀的企业领导是管好企业的关键,国内外实践证明: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经营的关键在决策――决策的中心的领导――领导的要害在于管理的群体结构和领导效能的发挥――即有效的领导――有限的领导就是软硬知识平衡的领导层。
美国著名的企业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出版了《企业文化的管理者》这本书。他说:“企业领导是企业最基本最珍贵的资产”。在一些管理学家中有一些观点认为:管理可以最简单的理解为,经由他人之手将事情做好。在这方面有的人能成功,而有的人不能成功,例子很多:
——在资本主义国家,每100个新的企业,2年内倒闭50%、5年内倒闭70%。原因是没有有效的领导,没有很好的使用“他人之手”。
——在美国管理比较好的企业占1/4。在日本,管理比较好的企业占3/4,原因也在于领导不同。
美国企业领导的个人表现:能力强、专权、体格健壮、仪表堂堂、有吸引力、现在光靠这个已经不合适了。
日本企业领导人的特点:
1、善于倾听和综合别人的意见观点;
2、善于和他人合作共事。
软硬专家领导的区分:1,工作能力。2,工作性质不适应。3,思维方法不适应。实践证明有效的领导人(或集团)能够影响下级人员使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能力,做出高水平的成绩来。
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们的活力――即把人搞活。
中国有句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因此,可以说企业领导人才是企业创业之本。要求硬专家和软专家组合领导,所谓硬专家是指学有所长或专项技术的专家。这类人当企业领导成功的少,如硬专家配以软专家交互的合作,成功率是100%。所谓软专家是指熟练掌握企业领导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系统工程学等管理知识。“相互搭配,取长补短。”究竟软硬专家如何区分,做出方法研究和讨论了。总之,企业领导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因果、上下内外错综复杂的工作。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具有系统的思想、多方位的能力、宽广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与工作方法才能担任。企业管理所用的知识也是“厚积薄发”,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二、关于领导的含义与定义:
(一)、含义:现代领导科学研究的重点是领导效能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效能论。现代领导效能论告诉我们:领导效能包括三个要素,即: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三者良好的结合产生效率和效益,结合得不好则低效或无效。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不同,在我国习惯用语中,把二者不加以区别。领导者是企业中的一个关键角色,是领导活动中的组织者、指挥者、带头人。
什么是领导呢?这个问题在管理学界争论了几十年,各有不同的影响力的作用;二是认为领导是一个“过程”――向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
(二)、定义:领导是通过领导者的影响力引导、带领和组织其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过程。
作为企业领导者,他对企业的影响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影响力(权威)=权力性影响+非权力性影响
(组织授权)(个人威信)
1、构成权利性影响的心理因素
①传统因素――人们对官的一种历史偏见,怕它、产生敬畏感。
②职位因素――领导者的职权、具有强制力使人产生威慑感。
③资历因素――领导者的资格、经历、所产生的心理影响、敬畏感。
2、构成非权力性影响的心理因素
①品格因素――使人产生敬爱感
②才能因素――使人产生敬佩感
③知识专长因素――使人产生信赖感
④感情因素――使人产生亲切感
(三)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在现代企业领导的概念(或特点)中,必须包括先进管理的概念,而且占主要成份。领导=1/3领导+2/3管理――构成一个完整的领导概念。
领导者=1/3领导者+2/3管理者――构成一个完整的领导者的概念。
领导工作主要是管理管理者的工作,者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来的,因为管理不好,在竞争中就要失败。
三、企业领导现代化
所谓企业领导现代化,是指要摆脱传统的领导方式,而采用现代领导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领导者观念的现代化和领导方法现代化。
(一)、企业领导者观念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换脑筋,由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到资本运营,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尤其是如何把高科技迅速投入到市场更加重要。目前日本人的劳动生产率是世界第一就是靠高科技,相对于我们公司来说,营销技术是占领市场的手段,安装维保队伍的建立,技术人才的挖掘和培养,是巩固市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3、我们公司要加强信息观念: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是企业的神经,是非常敏感的,信息是企业管理和科学决策的基础。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是现代企业管理者成功的保证。我们公司必须树立信息无论是电梯销售、基础建设、安装维保技术信息等,都要注意收集和运用,这一点,我们公司的做法是值得称道的,是好的!
4、系统观念:系统观念我国故有之,北宋时宋真宗命大臣丁渭修复被大火烧毁的皇宫就是系统观念。还有明朝永乐年间的工匠首创用“群炉汇流”法,成功的铸造40多吨重的特大型“永乐铜钟”的例子,都是古代系统思想的典范。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要素)组成的,具有确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或者整体大于它的部分的功能之和。系统的力量来自它的优化的整体结构组成。系统观念就是最优化的整体结构组合观念。比如我们公司,在管理方面,销售业务最强,可以销售很多很多,但财务工作跟不上,或者与湖南分公司合作不好,或者某个部门管理环节相脱节,最终会事倍功半,劳而无功。再如我们公司在组织结构方面,有些部门管理有序,力量很强,有些部门有事无人做。这种结合就缺乏系统观念。系统观念告诉我们,现代企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组织结构系统和管理工作系统等。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形成动态结构。对于企业决策来说就是要统筹兼顾。整体优化,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功能、多变化的系统工程。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能够高瞻远瞩,统筹全局,全面安排。决不可只顾一时,挂一漏万。可以说直观观念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也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方法。系统观念尤其对我们公司来说,更是不可或缺的,现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有一句名言:“向管理要效益”。现在公司试行规章制度,知识我们公司系统管理中的前奏曲,真正的系统管理还名言开始,这牵涉到员工素质,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5、人才观念:日本企业界有一句响当当的名言,许多经济管理方面的文章都沿引这句话:“经济竞争问题......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也有一句新话:“要财必要才,有才必有财”;“尊重人才、重视人才,是现代企业领导者极为重要的观念”;“把好钢用在到刃上”。做到人尽其才,才适其职,职尽其用,最大限度地挖掘人才的潜能,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是企业走向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公司现在正在兴旺发达阶段,网罗人才,用好人才,是我们公司领导者目前思考的重点。
6、时间观念: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美国彼得·杜拉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明确指出:有效的管理者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掌握时间开始,而不是从任务开始。他说:现代领导者必须知道,第一,时间永远是世界上最短缺、最稀有的资源;第二,时间的供给是没有弹性的。我说,还有一条,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一去不复返也。现代人都会说: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相对于市场竞争而言,相对于特定的事物而言,这恐怕就是千真万确定的事了,如何提高时间效率,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就是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上,并取得成功,其实这一点我们大家都知道。
7、市场观念:市场观念与市场经济观念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市场经济观念是国家经济政策变更条件下的市场规律,是客观政策方面的管理理念,是范畴性的东西;而市场观念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买方市场,是企业搞活的依据,我们的市场是消耗电梯的用户。在理论上,对企业来讲,创新价值靠产品生产实际价值靠市场。所谓市场观念,就是不仅要注意价值的生产,而且更重视价值的实现,企业应当用价值的实际来决策价值的生产,而且更重视价值的实现。企业应当用价值的实现来决策价值的生产,否则,就会造成商品的积压和浪费。用一句俗话说:叫“以销定产。”目前我们公司就电梯业务来说,根本用不着考虑价值的生产。因为这个生产价值由上海三菱公司挣去了。所以,我们公司必须把市场看成是我们公司运转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公司确确实实树立“用户至上消费者是上帝的观念”,这是我们公司市场观念的核心。
8、竞争观念:有市场就必须有竞争,有竞争就有企业破产和倒闭,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在法制基础上的竞争是公平竞争。主要提高挖掘企业潜力,提高企业品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做到物美价廉、做好售后服务,以优取胜、以快取胜、以信取胜。就我们公司而言,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呢?我曾经给谢总说过:你放心大胆地往前冲,我们在后面处理好扫尾工作,往前冲,开拓市场多接业务,这就是市场竞争的必然,是竞争观念的体现。刚才所说的挖掘企业的潜力,如何跟上谢总往前冲的速度,就是我们大家共同考虑的问题。第一步,大家要全心全意把试行规章制度的工作做搞好,照前所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优化的结构,这就是我们持续发展,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9、效益观念:是指通过效率而产生有益的结果。
效益=目标*产出/投入
效率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效率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作为领导者,主要不是看他“做了多少事”,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多少有益的事”。所以:“没有功劳有苦劳”的观念是不正确的,只有把效能、效率和效益统一起来,这是对“效”的正确理解。
10、全球观念:宏观战略,走向世界之意。节约时间,下次有机会再讲。
(二)企业领导方法现代化,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把研究职工的心理和行为汇率同决策科学化、管理现代化结合起来,运用于管理实践,这一方面,我们公司还要加强。我们的员工来自三湘四水,大家坐在一起讲方言的话,语言都不好沟通,从一定意义上讲,最好的沟通就是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
2、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体制。首先,是关心人的需要,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关心人的成长,尊重人的价值,信任人的才能。其次,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质量保证体系,因为工作质量的原因,产品质量是结果。第三,对职工不断地
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的智力和能力,挖掘人的潜力,要舍得下本钱,我们公司已经启动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3、塑造企业文化。形成高凝聚力、高效能的企业群体。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要求我已经在《建立健全落实规章制度资料
(一)》上说明过,这里不再重复,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我们公司现在墙壁上挂的,体现不出文化素养来。
4、领导者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化和因目标而已的领导方法。思维方式包括:唯物辩证法和系统论方法、层次论方法、控制论方法、模糊论方法等。还有古代思想方法,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语等古典著作中提供的方法,不一而是。这是纯理论方面的东西。我们用我们认为符合公司特征的方法。
5、选人用人科学化、制度化(民主、实践考察、综合评议、招聘等)。
第三篇:《新领导力与领导艺术》
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主讲人是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中国领导力学院院长刘峰,讲授的题目是:《新领导力与领导艺术》,摘录如下:
一、打开空间,创新思维
1、管理创新要打开空间:创新有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企业发展重在创新;管理创新重在决策和用人;决策决断重在选择(选择事、选择人、选择角度、选择时机、选择力度、选择方式);选择重在打开空间并且缩短时间(快速决策);要先策后决,多策少决,又策又决,重点在决;用人重在更新观念,重在团队建设。
2、管理创新的五个转换:由用小看大到用大看小;由排斥差异到重视差异;由单向思维到多向思维;由单脑思维到多脑思维;由做事之人到用人之人。
3、管理创新的角色转换: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是用人之人不是做事之人;关注组织绩效而不是个人绩效;关注领导能力而不是业务能力;创造环境和条件而不是创造成绩。
4、管理创新与团队建设:实干家、推进者、外交家、智多星、凝聚者、协调者、监督者、完美主义者。
5、创新思维要左脑加右脑:左脑的语言优势,左脑的逻辑思维,左脑的理论思维,左脑是优势半脑;右脑的艺术优势,右脑的形象思维,右脑的直觉思维,斯佩里的实验。
6.创新思维要内脑加外脑:斯隆送杜拉克三句话,杜拉克送斯隆一句话;外谋内断,外多内少;外先内后,外放内收。
二、果断决策,果断执行
1、领导要有决断力和影响力:领导决策要避免霍布斯选择,领导决策要避免布里丹选择。布里丹选择的“最优”,布里丹选择的“最乱”,布里丹选择的“最慢”。
2、领导决策重在排序:决策难在选择,选择难在标准,标准难在排序,排序难在理智。排优先序是领导者的基本功,调控情绪也是领导者的基本功。
3、领导者要提高“情商”:一要提高情商,自知之明很重要,自我管理是关键;识别他人见悟性,协调关系是重点。小布什的智商是91,对戈尔曼二八律的批判。
4、领导者要提高“胆商”:二要提高胆商,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于负责任,胆略、气魄、意志和勇气。孙子“五德”:“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与孔子“三不”: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勇于面对逆境——寻求突破;
勇于面对压力——寻求动力;勇于面对变化——寻求机会;勇于面对竞争——寻求领先;勇于面对风险——寻求效益;勇于承担责任——寻求角色。
5、领导者要提高“智商”:三要提高智商,要科学理性地判断市场,善于理论思维与战略思维,善于学习与提高战略思维;善于学习与提高“智商”,精通业务,胜任本职工作。
6、管理创新重在高效:“愚公移山”的思考(要愚公移人,另找出路);“中华鲟过坝”的思考;子贡的高尚和子路的自私(高尚难推广,劳动付报酬才可长久);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过程没有结果重要,目标没有目的重要,成本没有价值重要,效率没有效益重要。
7、完善决策的思路:根据目的选目标,根据目标选途径,根据途径先对策,“火烧赤壁”的启示:周瑜破曹操目的(三分天下,成立吴国)——目标(打败曹军)——途径(三个计策:苦肉计、连环计、反间计)——对策(孔明七星坛借东风)。修正决策的艺术(与制定相反):对策——途径——目标——目的。
三、重在用人,领导艺术
1、领导重在用人:刘邦为何成功(项羽为何失败):奖、赏、封、用。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高明的政治家。领导重在用人,用人重在激励,激励重在结合。
2、沟通与认同的艺术:领导力F的两个来源:扩大能力距离(胆商)S1,缩小心理距离(情赏)S2。为什么“仆人眼中无英雄”:离得太近,见识太远,标准不同。提倡“亲密有间”,有时要“摆架子”。沟通在先,认同在后;沟通认同的三部曲:一是外求共同点,二是内求共鸣感,三是深求认同感。连宋访问大陆的启示;毛泽东的“来”与“去”:来则超越别的人,去则回到群众中。
3、先激后励,先我后他:避免“克尔蠢举”,避免“威士忌”效应;激与励要一致,激励的两个阶段;先激后励,少激多励,以激促励,重点在励。先偶然后必然,激励一定要及时;国有企业激励通病,激励不要完全依赖日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全靠车头带,火车跑不快。
4、先心后智,先分后合:潜能不激励变无能,潜能受激励变显能,显能才能变效能,点燃激情与开发潜能;激励(金箍棒)与约束(紧箍咒)的组合,保健(常量)与激励(增量)的组合;激励对象的组合,激励手段的组合;激励制度与激励艺术的组合。管理三根柱:激励——约束——保健。GE韦尔奇“271”理论:用马(激励)护牛(保健)打狗(约束)。
5、方圆权变的艺术:邓小平的领导艺术:坚持“方”(胆商),善于“圆”(情商),方圆运用(智商)。大方小圆,内方(做人)外圆(做事),后方先圆,己方(严于律己)他圆(宽以待人);再谈“三商”并举的涵义。
6、善用软权的艺术:品德与人格,业务专长与领导专长;能力、资历与业绩,软权力的各种类型。软权加硬权,多软权少硬权,先软权后硬权,权力就是影响力。
7、授权的艺术:一是因事授权,二是视能授权,三是责权相称。把权力授给做事情的人,把权力授给有能力的人,把权力授给有责任的人,把权力授给你信任的人。讨论:为什么领导要授权?一可减压解脱,二可激励下属,三可培养锻炼,四可弥补不足,五可提高整体效能。
8、领导艺术的“四多四少”:决策要先策后决,多策少决;管理要先理后管,多理少管;领导要先领后导,多导少领;激励要先激后励,多激后励。
四、角色转换,行为修炼
1、领导者的特质:领导者具有特质?成功领导者具有特质吗?特质的先天性
(30%),特质的后天性(70%)。先领后导,少领多导,又领又导,重点在导。领导者有哪些特质?你认为哪几项最重要?
2、培养领导者的五个台阶:第一级,优秀个体的发现——潜龙勿用;第二级,优秀的团队成员——现龙在田;第三级,只用硬权力管理——惕龙乾乾;第四级,善用软权力管理——跃龙在空;第五,卓越领导的境界——飞龙在天。
3、卓越领导的四大特点:坚定的意志(胆商),谦虚的风格(情商),超优的绩效(智商),高超的艺术(重在情商)。这是柯林斯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元(春天)、亨(夏天)、利(秋天)、贞(冬天),才能吉。卓越领导与提高“三商”。
4、领导与管理的互补:领导与管理的(五大)区别(一是价值与效率;二是变革与秩序;三是激励与控制;四是软权与硬权;五是决策与执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还有:艺术与科学,外部与内部,员工与工作,个性与共性。领导与管理的联系;领导型的管理者;积极而又中庸的领导艺术。
5、中庸之道与领导艺术:左脑加右脑,内脑加外脑;智商加情商,软权加硬权;激励加约束,用己加用人;科学加艺术,领导加管理。
6、老子管理思想的精华:恨之侮之的管理(狠),敬而远之的管理(硬),亲而誉之的领导(软),不知有之的管理(隐)。怎样才能做到“不知有之”?一靠规章制度,二靠企业文化,三靠环境氛围,四靠人格魅力,五靠领导艺术。
7、高中基层管理的差异(十大区别):
高层:战略,结果,目的,求变,天时,胆商,超脱,善藏,价值,领导 中层:战术,过程,目标,应变,人和,情商,协调,中介,效率,管理 基层:技术,细节,方法,少变,地利,智商,忙碌,善露,业绩,执行
第四篇:领导艺术与传统文化修养
领导艺术与传统文化修养 作者:金世全
来源:贵州省行政管理学会 发布日期:2009年7月2日 点击:579次
领导干部是公共管理部门的组织者和指挥员。领导工作是人类自党的实践活动之一,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高超的领导艺术是凝聚人心的法宝,是看不见的标杆和旗帜。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工作的好坏,工作效率及创新能力的高低,人心的向背,很多时候都是其部门或单位领导艺术的外化甚至是试金石。因此,我们党的几代领袖都十分重视领导干部领导艺术的提高。毛泽东同志说:“领导人依照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统筹全局,正确地决定每一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工作秩序,并把这种决定坚持贯彻下去,务必得到一定的结果,这是一种领导艺术”。江泽民同志说:“希望各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借鉴古今中外一些好的领导实例,深入地研究领导科学,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胡锦涛同志也说:“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人民的意愿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领导艺术”。这些论述告诉我们,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的建立和提高,离不开客观实际与客观事物,离不开对古今中外领导经验的吸取,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党在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离开了这些东西,领导艺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生命力。由此可见,领导艺术是领导技能及其在领导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有效性。所谓创造性,是说领导艺术是真、善、美在领导活动中的自由创造与发挥,升华到了艺术的境界。所谓有效性,是说领导艺术必然带来领导绩效,领导实践是体现也是检验领导艺术的标准。套用亚里士多德的话:领导艺术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种存在于领导之中但又说不出来的东西。领导艺术只有通过领导干部对被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只有体现出来并被外化了的领导艺术才能显现其特征性。人们在对领导艺术的研究中,发现它有着与其它艺术不同的特征,主要是:领导艺术因人而异,它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与体现;领导艺术因时因地因条件而灵活运用,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规,更不千篇一律,它具有随机性和非模式化;领导艺术经过总结、推广,成为一定范围内普遍性的东西,就转化为领导方法,因而领导艺术与领导方法又具有相互贯通和转化性。领导艺术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头脑中所固有的,领导艺术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实践得以形成发展和提高的。作为领导干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增强执政能力,团结带领导范围内的广大群众完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才会不辱使命,有所作为。提高领导艺术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通过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廉洁奉公的作风;通过对中国历史的学习,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学习掌握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不断增强与人沟通的感染力等等。除此之外,针对领导对象的特殊性,要大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向部属传递真、善、美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感召部属。领导干部提高领导艺术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修养,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5000年的文明史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有如涓涓细流,浸透在中华民族的骨髓之中,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充分重视和珍惜这份遗产,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精神,挖掘其积极健康的成分,充分做到古为今用,将有效地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法制和德制,一直是治理国家的两种重要手段,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内容丰富,用这些思想加强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是提高领导艺术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领导干部要加强传统文化的修养就必须做到:
一、学而不厌,不断加大个人优秀传统文化的储量,为提升领导艺术奠定基础。学习是人
获得知识的基本态度和手段,是匡正人生,匡正社会,激发人性中的真、善、美的因素,使人不断扩充自己的能量,使人性得到弘扬,使假、恶、丑得以抑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使人生获得更大自由,人类社会走向自由王国的强大动力。学习还是人生自我实现的桥梁,是人完成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列宁曾经说过: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孔子对人生学习各个阶段获得的自由和达到的境界做了生动的描述,认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为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依据。由此可见,学习对于匡正人生及人生幸福都是大有裨益的。因为端正人生态度需要学习,获得人生自由需要学习,区分人的智能高低需要学习,成就人的美德需要学习,人要为人师表需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架起通向幸福的桥梁,只有学习才能实现理性的世界,只有学习才能满足情感世界的需要,只有学习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世界,只有学习才能明哲理辩真伪、识忠奸,只有学习,才能趋吉避凶、趋利避害,只有坚持不懈的学习,才能做到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达到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善成德、积少成多的效果。为传统文化转化成领导艺术提供必要的能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善于省身,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修身养性,为提高领导艺术准备条件。“省”身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省”身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价值,是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文明的一面镜子,用这面镜子照社会照人心,净化个人心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省”身说是被前人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孔子的高足曾参提出来的,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的“省”身说之所以被后人称道和倡导,首先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在儒家学说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是与孔、孟和颜回并列的儒家四圣之一,其立身处世为万世楷模,儒学理论修养达到炉火纯青,可见其具有“权威性”。其二是“省”身说提出了关系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课题,从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朋友、对待自己等层面回答了“省”身的内容。它为人们修身养性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具体实在、化抽象为具体、化共性为个性、化模糊为清晰的路。曾子的“省”身说告诉我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需要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才能顺利前进。人类自身为了逐步走向更加高度的文明就必须主动自觉地去“省”身,以发现缺点,改正不足,才不至于脱离理性的轨道而走向歧路。用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标准进行“省”身,就是要在熟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前提下,用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辩证法思想经常对照检查自己,在对人、对己、对事的过程中,是否合乎规范,是否合乎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有违民心、民意或损害民利。“省”身,要发挥眼睛的作用,眼观六路,要发挥脑的作用,用心去思、去想,明察秋毫,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认真检视,不可大而化之,从而使自己走正道而不入歧途,并从中得到幸福。要时常反省自己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职守。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讲诚信,对上级、对部属、对同志是否做到心诚,言而有信,说话算数。孔子认为,人如果离开“信”,其人生便无法把握,就像一辆车因缺少关键部位而根本不能行进一样。要经常反省自己是否在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对夸夸其谈,光说不练,甚至只会说不会做的风气的好恶。善于“省”身,不但“省”其过,还应“省”其功,既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长处,才能达到“省”的正确,“省”的理智,“省”出信心,“省” 出豪情,“省”去包袱,“省”得轻松幸福。
三、乐于思考,以“思无邪”与君子九思的态度,把握从传统文化向领导艺术的转换方法。传统文化和领导艺术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的领域,要把传统文化转化为领导艺术,实现从传统文化向领导艺术的融会贯通,只有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达到。孔子明确指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认为“思”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关乎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与人性的保持。在这里,“思无邪”是“思”的质的规定性,“思”的最终结果是没有坏处的。但在指出“思无邪”的同时,又提出了君子之“思”,指出:“君
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之所以把“君子”与“九思”联在一起,大概是指修养较高、层次较高之人才可谈“思”,是引导人们把握从共性到个性的思维路线,增强“思”的针对性、具体性。在君子九思中,孔子提出了九思附着的九种行为,即“视”、“听”、“色”、“貌”、“言”、“事”、“疑”、“忿”、“见得”,而这九种行为大体代表了人的知觉、状态、思想行为、心理情绪、利益关系的五个方面。孔子用“九”对人说“思”,就是告诉人们应多思。“思”得宽、“思”得细、“思”得深、“思”得透,不可丢三拉四,不可挂一漏万。乐于思考,就是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而不能少思,思不可无学,在学与思的问题上,要把学摆在第一位。乐于思考,就要像孔子说的那样,“视思明”,用眼睛看世界时应过脑,把事物的本来面目看得清楚明白;“耳思聪”,在用“耳”接受信息时应将该听的听进去,将不真实的挑出来,将确凿的沉淀下;“色思温”,注意做到表情温和;“言思忠”,注意做到在说话时说实话,而不能说空话、假话;“事思敬”,注意做到做事有一颗虔诚之心,小心翼翼把事情做好;“疑思问”,做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刨根问底,弄不明白不罢休;“忿思难”,注意做到在心中不平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想到会因此带来的麻烦和后果;“见得思义”,注意做到在现实利益已经清清楚楚地摆在了面前,伸手即可得到时,把握住自己,不要忘了“义”,将不该得到的捞到手。总之,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的领导艺术,就离不开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离不开勤奋的学习与思考。只有多思党的建设发展的安危,多思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旺、人民的安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和实事,多行善道,方能获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旨和领导艺术的提高。
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精神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是《人才规划纲要》的一个鲜明特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
神,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规划纲要》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抓好《人才规划纲要》的落实,要继续以改革的精神大胆创新,及时研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理论创新,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一切有利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加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理论研究,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推进人才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要进行工作方式创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加速人才工作信息化,不断把人才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作者系贵州省政府应急办副主任)
第五篇:经典智慧与领导艺术
经典智慧与领导艺术
顾泠沅说“教育如大河,经典文化是教育的源头和活水”。经典文化是人类优秀经典中蕴含的文化,孔子思想中“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被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150多所孔子学院传播到世界各地。在1933年的芝加哥全球宗教文化会议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被作为全球伦理的底线和黄金法则。足以说明中国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核心要素和精髓是“宽容和谐”。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和谐世界的建设就是基于“宽容和谐”。中国经典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日本汉学家安冈正笃用一生推广中经典文化教育,并用中国经典文化成功塑造了日本民族精神。应该说中国经典是日本教育的根本。
1.“君子不器”与领导艺术
说明校长的作用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要向卡内基那样,身边聚集一大批优秀人才。“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吕氏春秋),学习刘邦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拘一格量才用人,做善于用人的高明领导。以诸葛亮“身亲其事,形疲神困,终无一成”,“亲理细事,流汗终日”为戒,不像项羽那样,虽对将士慈爱,却大权独揽,致使韩信、陈平、萧何弃之而投刘邦。所以说校长要分清各层级的管理职能,要学会顶层设计、信任下属、善于放权。应该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是用人之人不是做事之人,要追求组织绩效而不是个人绩效,要提高领导能力而不是业务能力,要创造环境提供服务不是直接创造效益。
2.“使人如器”与用人艺术
“骏马能历险,犁田莫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各有长,人各有短。我们用人应本着“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的思想,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借鉴学习明君唐太宗的用人“五原则”。一是取材胜与己者。二是用人之长弃其所短。三是使贤不肖各得其所,四是容忍耿直着顶撞,五是不管亲仇疏远。做一个识得真才,有大修为和恢弘气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