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银行中小微业务发展之难题
解读银行中小微业务发展之难题
“如果哪一个中小企业说我什么都缺但就是不缺钱,那一定是谎言。”缺钱是中小企业目前一个普遍的问题,在中国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他们对GDP的贡献超过60%,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和82%的新产品开发,但是他们依然很难获得银行的青睐。
如果依靠我国银行业的现有金融产品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相关规定,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不可能的,如果改变不了中小企业的现状,那么就需要改变银行的信贷方式。中小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单一,品种较少,严重依赖银行间接融资,而银行和担保机构出于利益和风险的考虑,又不可能降低贷款门槛。现在看来,在金融体制上另辟蹊径,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创新,已经是当务之急。
随着中小企业融资压力增大,各种金融创新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一些银行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贷款抵押、担保方式确实帮助企业缓解了资金压力,突破了发展瓶颈。但是,现在看来在创新方面,走在最前面的还是一些中小商业银行和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商业机构,大型商业银行的动作和它们比起来仍然显得有些迟缓。对占据了金融市场主导地位的大银行来说,中小企业与它们心目中的优质客户距离有些远,风险与收益、成本与产出的比例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但无论是浙江泰隆、台州泰隆等众多中小银行的成功案例还是专门贷款给穷人的尤鲁斯都告诉我们,中小企业并不是一块食之无味的鸡肋,而是一块具有巨大潜力、给银行带来巨大收益的金矿。
我们也注意到,一些登陆中国的外资商业银行,这几年为了拓展中国市场,也频频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它们灵活多变的创新方式和成熟的风险管控机制,在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上得到了充分展现,尽管眼前可能收益不高,但未来的竞争力不容小看。而在今年两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曾经提醒过大型商业银行,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大企业会越来越多地采用直接融资方式,这实际上会给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形成很大压力。各家银行如果不从现在开始注重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加大金融创新,失去的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今后的信贷市场竞争中将会处于不利的地位。
那么商业银行面对如此之大的需求市场,亟需要做的就是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产品创新。其中,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产品创新又可以细分为创新融资业务品种、创新贷款保证方式和创新贷款管理手段三个方面。
(一)创新融资业务品种
开发动产(仓单)质押、动产托管、无形资产抵质押、提单质押、出口退税质押、专利质押、账户托管、应收款项抵质押、税款返还担保,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保理、仓单(存货)质押、银团贷款、标准仓库质押贷款、厂房贷款、商票保贴、票易票、T/T押汇、保理融资等便利性产品。抵押贷款方面有国债外汇存单作为质押物的贷款;在贸易融资上,有买方信贷、打包贷款、保函、保理、福费廷等。对生产、流通企业,可办理原材料质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对生产季节性产品的企业,可办理仓单质押贷款;对拥有信誉较好的大型企业优质应收款的中小企业,可办理权利质押贷款;对采取赊销方式销售的企业,可办理保理贷款;对资金需求量大的企业项目,尝试银团贷款等业务。在中小型企业比较集中的经济开发区或科技园、商务区重点发展厂房、商铺、办公楼抵押贷款;抓住中小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重点发展以企业现金流、物流为依托的商品、贸易等债项融资;在产业集群与大型商品集散贸易地重点发展以商品信用为基础的融资、理财服务。
(二)创新贷款保证方式
突破传统的担保方式的限制,接受中小企业用企业自身的无形资产(包括品牌、商标、专利)、集体土地使用权、个人信用作为担保;接受自然人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以其财产或权利为抵(质)押的担保。同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和保证方式要灵活多样,对抵押性贷款融资,其融资比例应低于大型企业的平均水平。
(三)创新贷款管理手段
1.向企业提供专业化融资解决方案。包括控制风险、解决融资、推动销售、管理战略,从资本、资金到销售、风险管理、融资计划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逐步优化中小企业的信贷流程,简化操作程序,力争建立高效的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机制。银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贷款核算机制、贷款审批机制、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专业化的人员培训机制以及贷款违约信息通报机制。专门设计针对中小企业的贷前、贷后调查报告模板、授信审查审批表、信用等级评价表,以核实企业资产真实性、经营真实性为核心,增加对企业纳税证明、水电交费单等公共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加大信用评级中反映经营者自身情况的定性指标权重,简化授信审查内容,提示关注授信后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担保人担保能力和抵押物市值变化等关键风险预警信息。规定贷前调查环节由主、协办客户经理共同深入企业调研,独立提出调查意见,分别对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和调查意见负责。信贷人员在授信前约见授信客户主要经营者,必要时进行实地调查后再签署意见;审查环节实行专职审查制度,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业务专职审查岗,专职审查中小企业信贷项目;贷后检查环节实行“双线检查”制度。
2.创新授信管理模式。一是创新授信管理办法。对贴现、存单质押贷款等低风险信贷业务及“包贷包收”等特殊业务品种,可突破正常的授信管理限制,采取即时增加授信的办法;在核定授信总量的前提下,放宽对分项授信之间相互调剂的限制;在确定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时,不仅将信用等级得分作为参考依据,同时可充分考虑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抵押物的抵押率等因素。二是创新业务流程。根据基层行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及所在地区的企业融资规模,分层次划定融资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①将信贷客户分类、信用等级评定、统一授信的审批权限转授二级分行,由二级分行批复。②除项目贷款需报一级分行审批外,其他融资申请在分行转授权范围内由二级分行审批。③允许二级分行根据实际情况向下级支行实施必要的转授权。④建立低风险业务快速审批“绿色通道”,对提供低风险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各类信贷业务审批权可一直下放到基层行。⑤对办理低风险信贷业务的客户,可以不必评定信用等级而直接进入贷款审批程序。
3.加强定价管理。一是根据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水平、筹资成本、管理成本、收益目标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对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别利率;二是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产品组合方案,通过产品组合提升客户价值回报,减少风险损失;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类、损失拨备、呆账核销的风险补偿机制。
综合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小微金融市场势必将成为商业银行转型过程中的重点业务。那么准确把握中小微企业业务操作技巧、金融服务方案设计以及风险控制要领在如今竞争激烈的中小微金融服务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中金会通过与银行资深的业务专家沟通,发现制约银行发展中小微金融业务主要归因于业务创新问题,为此,中金会力邀某商业银行资深中小微业务主管、高级业务经理等为各行主管中小微业务领导、高级经理、客户经理、风控专员、产品开发组等从业人员进行为期2天的“商业银行特色转型时期如何有效开展中小微业务”培训课程,尽最大的努力为各位银行会员解决业务重点、难点。
第二篇:农商银行小微业务发展调研
##农商银行小微业务发展调研
##农商银行本着“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宗旨,结合市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本行实际,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率先推出小微贷款业务,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创新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小微业务总体情况
截至##年底,小微贷款共发放676笔,累计发放1.18亿元,贷款余额9855万元。
(一)小微贷款定位
小微贷款是以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业主为借款主体,以个人经营收入及家庭收入为第一还款来源,贷款额度为5千元至50万元、期限为3个月至2年,无需抵质押的经营性保证贷款。
小微贷款的目标客户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具备三个月以上经营历史的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从我行小微贷款客户的所属行业分布来看,小微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副食批发、零售、五金建材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二)小微贷款专营体系
##年初,##农商银行设立微贷业务部(现小微业务部),将原有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研发、营销等职能和相应的决策权集中,实行集约经营、专营管理。小微业务部内设营销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年先后设立了渝水、城南、城北、新钢和分宜5个营销片区,##年增设了高新、仙女湖2个营销片区。由小微业务部派
驻客户经理团队到各支行开展小微贷款业务。
(三)小微贷款业务特点
1、处理时效快。小微贷款是劳动密集型的信贷业务,针对小微贷款客户资金需求“短、频、小”等特点,应用可不断复制的信贷分析技术,提高分析效率,从而降低贷款成本。每个业务处理环节都有时效规定,以效率为生命,满足客户资金需求
2、准入门槛低。小微贷款采取保证人担保的方式,不需要客户提供抵押品,且实际经营期限满三个月即可(申请金额10万以上需经营期限一年以上)。
3、开展营销主动。主动营销是小微贷款与传统信贷业务最大的区别之一。小微贷款业务要求客户经理根据所在市场区域,主动开展上门营销进行陌生拜访,走访各类型潜在客户,了解资金需求与行业特点。客户经理每人每周必须有一定量以上的营销时间和营销户数,不允许等客上门。同时,小微贷款注重多种营销手段的有机结合,如短信营销、行业营销、媒体营销、口碑营销等,达到综合性的营销成效。
4、贷款调查真实。小微贷款调查以“实地眼见、审慎保守”为基本原则,首先了解客户基本信息,通过偏差分析了解客户的社会成熟度,即“软信息”。其次客户经理必须在客户的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真实经营信息,并要求提供相应凭证予以核实,并拍照存档。通过现场汇总调查信息,进行逻辑检验、交叉检验,只有情况基本相符,实地调查才完整结束,并由客户经理自行编制资产负债表
等,确保调查的真实性。
5、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小微贷款以客户的正常经营所形成的、可支配的真实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客户经理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分析其现金流和偿债能力,从而确定其是否符合贷款标准,改变了传统信贷业务对抵押品的过分依赖的情况,以确保客户具有实际偿债能力。
6、贷后监控严谨。小微贷款要求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后15天内必须落实贷款用途,并定期实地回访客户,监控其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客户异常情况。注重监控贷款具体用途和去向。改变了传统贷款重贷前、轻贷后的做法。在关注客户经营情况的同时,建立起与客户良性互动,提高客户的还款意识,增强信用观念并持续进行拓展营销。
7、强大IT技术支撑。小微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同时贷款各环节都有时效规定,如营销统计、工作进度、客户还款提醒、风险预警提示等。在强大IT技术的支撑下,系统处理代替人工进行预警、记录、分析、统计等工作,节约了成本,降低了风险。
(四)小微贷款的工作成效
1、满足小型微型企资金需求。小微贷款业务是面向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的贷款,在国家宏观政策趋紧而“求贷无门”的情况下,我行及时推出的小微贷款业务,满足了这部分客户群体的信贷需求。
据统计,截至##年6月底与##农商银行建立小微信贷业务的133位客户中,有120位客户是第一次获得金融机构的正规金融服务。根据贷后监控及续贷的情况来看,客户经营规模和经营利润较去年同
期增长了30%以上。小型微型企业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抵押品与信誉度等原因曾经被传统信贷业务一直拒之门外。当他们获得了小微贷款的资金支持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盈利水平,进而改善经济状况,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了金融的杠杆作用,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提升社会形象。小微贷款业务自开办以来,以上门营销的方式了解客户需求,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信贷业务等客上门的工作作风,以高效快捷的调查与审批模式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转变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在还款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到期一次性换本付息方式,根据客户现金流科学设置还款计划,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帮助客户合理支配资金;以严格的行为规范构建新型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强化客户经理的职业性。
小微贷款以实事求是的贷款调查方式逐渐为客户所接受,严谨的贷后监控逐步为客户所理解,规范的审批流程为客户所信赖,规范化的员工行为准则为客户所赞赏,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客户雪中送炭,优质的信贷服务为树立##农商行的社会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3、培育新型信贷文化。客户经理严格遵守“实地眼见”的审慎原则,无法核实的各类资产均列入表外。同时,强化廉洁自律,遵守从业准则,客户经理办理业务过程中严格遵守“不喝客户一滴水”、“不拿客户一针一线”等小微贷款客户经理从业准则。在贷款发放环节延伸了“面谈、面签”内涵,由业务主管确认客户经理流程操作是
否合规。对内强管理,对外树形象,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培育创新型信贷文化。
二、小微贷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位于江西中部,因钢设市,人口11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近50万,形成了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现就业务开展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外部环境局限
如前所述,##城区面积较小,城区人口较集中,围绕三大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中度较高。2010年,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7.1%,全市80.63亿元的财政收入中,工业经济提供的税收占58.2%。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服务行业、贸易行业仅满足辖内基本需求,未形成立足##,辐射周边地市的优势产业集群。并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目前还不具有物流、贸易集散地的客观条件。
(二)标准客户群体较小
在外部环境的局限下,小微贷款业务所面向的目标客户群体较小。##市区常住人口50万,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占较大比重,从事小生意的个体工商户占比相对较小。##矿产资源丰富,很多个体工商户、私营业者都存在风险投资偏好。随着袁河新区建设、高铁项目的相继上马,围绕工程项目开展的土建、工程类业务成为民间投资追逐的热点。对小微贷款而言,此类客户尽管从事多年主营业务,但是主营业务之外的多项投资经营将会极大的影响客户的现金流。因此很多客户不符合小微贷款的投向与准入门槛。种种内外因素的交替作用下,小微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进一步缩小。
(三)业务量饱和度不足
小微贷款在平稳增长的发展趋势下,##年年末达到贷款累计投放1.17亿元,完成了原定经营计划投放8000万的目标。按照小微贷款户均额度15万元计,发放笔数676笔,25名客户经理(不含专职后台)人均放款笔数为27笔。而一名客户经理经过培训期、实习期、见习期三级进阶,必须达到放款45笔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客户经理。完成放款100笔,一名小微贷款客户经理才可能达到业务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以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放款进度来看,客户经理的业务饱和度远远不够,业务水平提升较慢。
三、小微业务的发展思路
(一)技术创新
##年9月,##农商银行启动了小微贷款技术移植筹备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小微贷款技术进行模块化分析,对技术的核心流程营销、调查、风险管控等技术环节进行标准化设置,根据贷款担保方式的多种;类型进一步细化、优化了贷款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如调查尽职指引、贷款分析表格、到逾期处理等。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贷款技术定型基本完成。为小微贷款技术复制做好了准备工作。
##年1月31日,启动了小微业务专营计划,小微业务部作为专营机构,负责全行200万元以下(含)的经营性贷款,不包括消费贷款、不良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农区贷款和二级支行管理的贷款。根据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移交存量贷款,并负责受理全行
200万元以下新增贷款。
##年2月6日-9日,全体客户经理组成工作小组,统一行动,利用3天时间,完成了431笔、近2.34亿存量贷款的档案移交工作。
##年2月10日-30日,为确保平稳过渡,小微业务部组织客户经理对所有已移交的贷款客户开展上门面谈,明确贷款服务流程、客户经理行为准则等内容。面谈内容由客户签字确认,实现客户面谈率100%,并随后进行了电话回访,确保工作要求执行到位、规范管理监督到位。
(二)产品创新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小微业务部根据目前小微业务贷款种类与分布,对特色贷款产品进行了定位。在延续原有小微贷款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基础上,小微业务部主营贷款品牌增加了快速抵押贷款、商贸链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自然人保证贷款、联保贷款等。通过深入调研,对各片区进行了特色定位,新钢和城南片区作为快速抵押贷款的试点片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主力推广快速抵押贷款产品,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年5月1日,小微业务贷款已累计发放1218笔,累放3.75亿元,余额3.32亿元,其中发放快速抵押贷款99笔,余额4657万,打响了品牌推广的第一战。
通过小微业务贷款专营,进一步落实了监管部门要求的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
利率风险定价机制,以风险权重设置利率水平,体现利率杠杆作用;独立核算机制,建立以内部转移价格为基础的独立核算机制和内
部合作考核机制。专项业务指标单独考核小微业务的成本和收益;
高效审批机制,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小微业务专营的贷款审批流程简洁高效,实行了差别授权管理。小微贷款(50万元以下自然人保证贷款)审批权限下放至小微业务部,其他小微业务贷款在总行信贷授信业务集中管理中心进行审批;
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薪酬以综合贡献度与到逾期管理为基础,确保业绩优异的客户经理薪酬与业务量成正比专业化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机制,从全行员工中选拔出5名职员,经过上岗培训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并持续不断的对全体客户经理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违约信息通报机制。通过人行征信系统和本行信贷管理系统,将信用记录不佳的客户列入“黑名单”。
(三)体制创新
小微业务部以小微贷款这一产品为核心进行产品标准化设计及流程化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将原有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研发、营销等职能和相应的决策权集中到小微业务部,实行集约经营、独立核算,并对全部经营活动和盈利状况负责。通过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小微业务部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流程化管理、专业化管理,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探索实践,对产品事业部制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体制的活力同样可以运用在其他以产品为核心的管理部门,对本行现有的零售业务进行体制创新,逐步探索以零售业务产品为核心,进行产品标准化设计及流程化设置。将产品的营销、服务量化成各项具体指标,实现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考
核精细化。
(四)项目输出
以小微贷款产品为核心,逐步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内试点法人单位进行整体项目输出。以技术为核心,以人力资源为依托,通过人员、技术、培训等资源整合,对小微贷款产品进行整体打包输出。
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的工作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市场营销,明确当地标准客户群体特征;建立和培养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团队,导入小微贷款技术,逐步积累行业经验,提高客户经理在实地调查、客户分析和风险识别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确保合规经营。通过可复制、可改造的项目输出逐渐实现小微贷款实现可盈利、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银行零售业务发展
银行零售业务是指银行机构向居民个人、家庭、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活动,包括存取款、贷款、结算、汇兑、投资理财等各类业务。相对于批发业务“对公业务”而言,零售业务具有单笔规模小、风险分散、收益稳定;客户群体庞大、易于发展中间业务;属于资本节约型业务等诸多特点。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国内居民财富日益膨胀、金融需求多样化所形成的良好形势推动下,另一方面在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和受到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业务竞争,以及国内金融监管国际化发展、注重资本监管和风险监管形势的经营环境挤压下,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国内银行经营战略转型的基本选择。
一、国内银行零售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经营一直存在“重批发、轻零售”的现象,一直把个人金融业务视为投入大、成本高、规模小的低效业务,致使零售银行业务一直未得到重视,目前总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与花旗、汇丰、渣打等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比较先进的银行相比,在思想观念、市场定位、产品和服务创新、管理流程机制、信息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营观念落后,经营模式陈旧。表现在:一是没有正确认识零售业务的价值和战略发展地位,将零售业务等同于储蓄吸存。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的银行把通过零售银行吸收存款放在了首要的地位,存款指标的完成情况几乎成为零售银行业绩考核的唯一标准。二是没有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和追求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在体制、组织结构、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方面都未能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实质性的改变,“一字排开的柜台、一视同仁的服务、千篇一律的产品、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推销”成为当前国内零售业务状况的写照;在实际工作中“以产品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不重视对客户需求的研究,不尊重客户体验;在“业务创造价值”的传统模式价值观影响下,只看到了银行价值创造的直接载体,忽视了为银行带来业务的主体(客户)、为创造银行价值的手段(服务)、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主体(员工),导致客户价值没人关心、服务品质没人过问、员工为银行创造的价值不能作为判断员工绩效的依据。三是缺乏市场定位观念,对零售业务市场层次、市场定位把握不准确、不到位,对客户分类、需求定位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更缺乏针对区域经济特点和自身优势确定明晰市场策略,导致了产品同
一、服务无差别、核心产品不突出。
(二)产品品种有限、功能单一,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薄弱。一是品种有限,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几年零售业务产品品种逐步在创新中丰富,但总体上功能单
一、种类有限,创新也仅仅是简单复制,同质化现象严重,尤其缺乏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金融产品。经营中注重传统的低盈利品种而忽视了对理财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以及零售中间业务等高收益业务的拓展。二是产品创新针对性不强,缺乏对市场中“有效需求”充分调查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三是品牌意识薄弱。现代企业专家史蒂芬金这样评价优秀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产品是企业所产生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所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优秀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产品易过时落伍,但成功的优秀品牌却能经久不衰。”但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习惯以业务名称代替品牌名称,以业务管理代替品牌管理;同时各银行都不同程度缺乏集中本行优势所独创且他行不能替代的核心产品,1 / 4
无法形成良好品牌。
(三)营销战略不明,营销体系亟待健全。一是营销战略不明。由于观念缺陷和市场定位研究不足,国内商业银行长期缺乏系统、有效的零售业务营销战略规划,营销策略针对性较差。二是组织结构模式落后,营销组织不力。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组织构架基本上是政府组织形式的变体,是按专业纵向建立、按区划管理而行程的总分行制或类似结构,总体上属于直线-职能型与地区事业部型的结合体。这种组织构架的管理层级多、信息反馈损耗大,缺乏全局观,组织损耗成本高,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功能重复或缺位的情形,也造成纵向的条与整体的块之间的不相融,营销渠道不畅通。
(四)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滞后,难以适应现代金融竞争的需要。一是欠缺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很少再会对客户进行跟踪服务,询问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意见建议等,并根据客户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担能力向客户推荐适合的其他金融产品。加之缺乏客户信息收集机制和高效的客户分析工具,造成客户结构难以优化,客户信息难以共享,分层次服务策略难以实施等等。二是欠缺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由于多数银行网点实行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的、一字排开的推销方式,业务流程以业务处理为中心,网点人员忙于应付大量的记账和现金业务,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识别客户、挖掘客户和优化服务上来。加之业务流程中审批环节多、存在重复控制的现象,因此客户办理业务的周期长,环节多,手续复杂,服务效率难以真正提高。三是欠缺人性化的高质量服务。由于客户的无限性与银行资源有限性的矛盾,重视所有客户的结果是对所有人都不重视,尤其是对高端客户的不尊重;文明优质服务只能停留在态度层面上,无法认真研究客户需求并针对性开展高品质和深层次服务;另外,商业银行现有人员素质普遍达不到客户资产增值的需要,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仍只局限于一般的、较低水准的服务,难以满足客户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
(五)渠道建设方面的问题。“零售业务,渠道为王”。当前国内银行客户服务渠道也不断发展和丰富,且电子银行渠道拥有的客户量正在迅速增加。但国内银行在服务渠道发展上普遍缺乏统一的策略和规划,柜台系统、网上银行、Call Center、手机银行等相互分离,渠道之间缺乏信息交互通道,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也得不到充分挖掘和利用,最终使技术支出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相反多渠道发展却成为银行业务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并为今后渠道拓展和维护带来很多问题。渠道的独立分离所形成的数据分裂等、渠道冲突等问题,提升了业务成本,并成为客户关系管理的障碍,降低了零售银行业务竞争力。
(六)人力资源支持不足。银行零售业务范围广泛,其产品功能和现代技术紧密结合,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包括个人结算、理财、金融咨询、投资服务等业务同时渗透了很强金融专业知识;零售业务营销战略能否有效实施最终取决于营销人员的素质。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队伍的主体基本上还是原来从事传统储蓄业务的储蓄人员,知识结构单
一、知识老化严重,缺乏办理资产业务、会计业务、结算业务等综合业务操作技能。能够适应现代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匾乏,对零售业务产品开发、市场营销、业务组织、综合理财、投资咨询
/ 4
等都形成制约,必然会严重制约现代意义的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
二、促进零售业务发展的对策
要真正促进我国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从思想观念、组织流程、产品服务、营销渠道、人员团队几方面着手,形成系统化管理、专业化经营的体系。
(一)强化战略观念,创造双向价值
“以市场为主导、以客户为中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的根本方向。只重视业务而忽视客户和客户价值,就会忽视产生业务的源泉,也会在业务创造的机制设计上产生缺陷,并最终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一是要强化“客户价值观”;要关注客户有价值的需求尤其是能为银行带来高额利润的高端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评价工作的标尺,把客户放在银行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图的上方,围绕客户的需求和利益调动所有资源向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要通过给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给客户良好的消费体验来建立长久良好的客户关系,以此为银行创造价值。要把“客户价值观”深深植入企业文化之中、植入战略实施之中,使之成为产品创新、组织构造、流程改造、机制创新等各方面经营改良的理念基础。二是要在强化客户服务观念的基础上建立零售业务拓展战略。要在对自身资源优势和市场客户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后,形成明确的市场定位、系统的战略管理观念和分层实施策略;要识别并区分客户价值,在此基础上实施客户分层和差异化服务策略。要通过明确的客户观念和明晰的市场定位,从根本上把握零售业务的整体拓展。
(二)创新组织构架,改造流程控制
一是要面向客户的组织构架,提高组织运行的质量和决策效率。从总体上说,“事业部制+产品线管理”的方式更能够适应零售银行业务管理和组织的要求。要改变目前总分行制体制下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状况,按照零售银行业务特点和客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趋向,建立适应性的组织指挥和决策构架。要在总体实行分权制的事业部设置基础上,系统内部按照产品线设置管理部门和人员,形成产品经理、业务经理共同支持的框架;在总行和分支机构的组织管理上,总行事业部中心侧重于统一组织、策划、管理、研发等职能,而基层行直接改造成营销平台。二是要改造业务流程,在流程把握中控制风险。要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梳理和完善前中后台职能,形成统一、高效、安全、灵活的市场营销前台,产品服务中台,风险控制与技术支持后台。要在流程环节中建立风险点监测和重要环节控制,全过程控制风险。要通过组织构架和流程的改造,实现客户中心主义下的高度专业化与协同化,前后端一体化。
(三)创新产品体系,增强客户体验
一是要组织和应用好产品创新。客户价值是基础与终点,而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价值与服务价值是两个重要的手段与工具,尤其产品是客户接受银行服务的前提,也是银行创造价值的开端。因此,要高度重视通过不断开发新的 3 / 4
产品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首先要加强基础平台产品体系的建设,包括数据库产品、电话与网络产品、零售系统产品等;其次要开发新的重点产品、特色产品和核心产品,如个人循环授信业务、特色消费服务等;再次是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进行产品的组合包装,改进产品的功能与特性、简化产品的流程与手续,要针对特定的大客户或重点客户群开发全新的产品。
二是要完善服务,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增强客户体验。银行是金融服务企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实质就是提供金融服务,银行产品的本质也就是向客户提供能够满足其金融需求的服务。在此意义上来说,银行经营的不仅仅是产品,更是一种服务,是一种服务的过程。要建立并执行标准化服务规范,统一对外服务形象;要实施差别化服务管理,对重点和核心客户实施增值服务,提供给客户良好的消费精神体验。
三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科技支持,建立良好的客户服务平台,实现平台的标准化与应用的多元化。要建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高度的开放性、应用的灵活性和一定的超前性零售系统、数据库、网络银行等银行服务的基础平台,满足客户数据分析和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分支机构的基础服务要求;另一方面,在技术平台标准化的基础上为产品创新和标准化组装提供渠道,以适应产品和服务定制的需要。
(四)虚实网点互补,加强渠道管理
一是要加强渠道建设。渠道是客户获得银行产品与服务的载体与通道。要为客户提供3A式的24小时全天候无障碍服务渠道,不能单纯依赖传统的物理网络,更要建设和开放电话渠道、网络渠道、关系渠道、营销渠道等,使客户随时随地享受银行的服务。要充分挖掘和发挥银行这些渠道的潜在价值,使之不仅成为简单的销售平台,更要成为营销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对外合作平台、技术平台,使渠道在银行价值供应链和利润分配体系中的作用得到更大的体现。二是要完善营销渠道体系,形成虚拟银行和实体银行相互补充,网点功能之间实现互补。
(五)科学搭配互补,完善人员团队
一是要构建团队营销新模式。要通过标准化、低成本服务为一般客户提供业务处理和产品销售渠道;要通过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客户经理以及相关业务专家的搭配,为重点客户、高价值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融智服务。二是要加强柜面一线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要通过专业训练和服务培训提升一线人员的服务技能;要培养其客户导向意识,提高充分快速了解客户的新想法、新需求的能力,从而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要加强客户经理的培训,要结合实际进行全方位的技能、素质培训,提升层次,适应和全方位满足客户金融需求多样化的需要。三是重视员工价值,要引导员工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发挥和体现价值;要建立人才挖掘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通道。要加快配套的非管理类别的干部任用制度的建设,通过客户经理、星级柜员、大堂经理等相关职务聘任管理制度的实行和完善,鼓励员工岗位成才,从发展业务、发展自我的角度积极走业务成才之路。
/ 4
第四篇:新余农商银行小微业务发展调研
新余农商银行小微业务发展调研
新余农商银行本着“立足社区、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的宗旨,结合市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本行实际,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率先推出小微贷款业务,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创新金融服务,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小微业务总体情况
截至2011年底,小微贷款共发放676笔,累计发放1.18亿元,贷款余额9855万元。
(一)小微贷款定位
小微贷款是以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业主为借款主体,以个人经营收入及家庭收入为第一还款来源,贷款额度为5千元至50万元、期限为3个月至2年,无需抵质押的经营性保证贷款。
小微贷款的目标客户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且具备三个月以上经营历史的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从我行小微贷款客户的所属行业分布来看,小微贷款投放主要集中在副食批发、零售、五金建材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二)小微贷款专营体系
2011年初,新余农商银行设立微贷业务部(现小微业务部),将原有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研发、营销等职能和相应的决策权集中,实行集约经营、专营管理。小微业务部内设营销管理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2011年先后设立了渝水、城南、城北、新钢和分宜5个营销片区,2012年增设了高新、仙女湖2个营销片区。由小微业务部派驻客户经理团队到各支行开展小微贷款业务。
(三)小微贷款业务特点
1、处理时效快。小微贷款是劳动密集型的信贷业务,针对小微贷款客户资金需求“短、频、小”等特点,应用可不断复制的信贷分析技术,提高分析效率,从而降低贷款成本。每个业务处理环节都有时效规定,以效率为生命,满足客户资金需求
2、准入门槛低。小微贷款采取保证人担保的方式,不需要客户提供抵押品,且实际经营期限满三个月即可(申请金额10万以上需经营期限一年以上)。
3、开展营销主动。主动营销是小微贷款与传统信贷业务最大的区别之一。小微贷款业务要求客户经理根据所在市场区域,主动开展上门营销进行陌生拜访,走访各类型潜在客户,了解资金需求与行业特点。客户经理每人每周必须有一定量以上的营销时间和营销户数,不允许等客上门。同时,小微贷款注重多种营销手段的有机结合,如短信营销、行业营销、媒体营销、口碑营销等,达到综合性的营销成效。
4、贷款调查真实。小微贷款调查以“实地眼见、审慎保守”为基本原则,首先了解客户基本信息,通过偏差分析了解客户的社会成熟度,即“软信息”。其次客户经理必须在客户的经营场所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其真实经营信息,并要求提供相应凭证予以核实,并拍照存档。通过现场汇总调查信息,进行逻辑检验、交叉检验,只有情况基本相符,实地调查才完整结束,并由客户经理自行编制资产负债表等,确保调查的真实性。
5、注重第一还款来源。小微贷款以客户的正常经营所形成的、可支配的真实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客户经理通过实地调查,根据客户的实际财务状况分析其现金流和偿债能力,从而确定其是否符合贷款标准,改变了传统信贷业务对抵押品的过分依赖的情况,以确保客户具有实际偿债能力。
6、贷后监控严谨。小微贷款要求客户经理在贷款发放后15天内必须落实贷款用途,并定期实地回访客户,监控其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客户异常情况。注重监控贷款具体用途和去向。改变了传统贷款重贷前、轻贷后的做法。在关注客户经营情况的同时,建立起与客户良性互动,提高客户的还款意识,增强信用观念并持续进行拓展营销。
7、强大IT技术支撑。小微贷款金额小、笔数多,同时贷款各环节都有时效规定,如营销统计、工作进度、客户还款提醒、风险预警提示等。在强大IT技术的支撑下,系统处理代替人工进行预警、记录、分析、统计等工作,节约了成本,降低了风险。
(四)小微贷款的工作成效
1、满足小型微型企资金需求。小微贷款业务是面向个体工商户和微小企业的贷款,在国家宏观政策趋紧而“求贷无门”的情况下,我行及时推出的小微贷款业务,满足了这部分客户群体的信贷需求。
据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与新余农商银行建立小微信贷业务的133位客户中,有120位客户是第一次获得金融机构的正规金融服务。根据贷后监控及续贷的情况来看,客户经营规模和经营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以上。小型微型企业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抵押品与信誉度等原因曾经被传统信贷业务一直拒之门外。当他们获得了小微贷款的资金支持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盈利水平,进而改善经济状况,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了金融的杠杆作用,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2、提升社会形象。小微贷款业务自开办以来,以上门营销的方式了解客户需求,从根本上转变了传统信贷业务等客上门的工作作风,以高效快捷的调查与审批模式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转变效率低下的工作作风;在还款方式上,改变传统的到期一次性换本付息方式,根据客户现金流科学设置还款计划,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帮助客户合理支配资金;以严格的行为规范构建新型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强化客户经理的职业性。
小微贷款以实事求是的贷款调查方式逐渐为客户所接受,严谨的贷后监控逐步为客户所理解,规范的审批流程为客户所信赖,规范化的员工行为准则为客户所赞赏,方便快捷的服务为客户雪中送炭,优质的信贷服务为树立新余农商行的社会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3、培育新型信贷文化。客户经理严格遵守“实地眼见”的审慎原则,无法核实的各类资产均列入表外。同时,强化廉洁自律,遵守从业准则,客户经理办理业务过程中严格遵守“不喝客户一滴水”、“不拿客户一针一线”等小微贷款客户经理从业准则。在贷款发放环节延伸了“面谈、面签”内涵,由业务主管确认客户经理流程操作是否合规。对内强管理,对外树形象,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培育创新型信贷文化。
二、小微贷款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新余位于江西中部,因钢设市,人口112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近50万,形成了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现就业务开展面临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外部环境局限
如前所述,新余城区面积较小,城区人口较集中,围绕三大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中度较高。2010年,工业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7.1%,全市80.63亿元的财政收入中,工业经济提供的税收占58.2%。围绕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服务行业、贸易行业仅满足辖内基本需求,未形成立足新余,辐射周边地市的优势产业集群。并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目前还不具有物流、贸易集散地的客观条件。
(二)标准客户群体较小
在外部环境的局限下,小微贷款业务所面向的目标客户群体较小。新余市区常住人口50万,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占较大比重,从事小生意的个体工商户占比相对较小。新余矿产资源丰富,很多个体工商户、私营业者都存在风险投资偏好。随着袁河新区建设、高铁项目的相继上马,围绕工程项目开展的土建、工程类业务成为民间投资追逐的热点。对小微贷款而言,此类客户尽管从事多年主营业务,但是主营业务之外的多项投资经营将会极大的影响客户的现金流。因此很多客户不符合小微贷款的投向与准入门槛。种种内外因素的交替作用下,小微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进一步缩小。
(三)业务量饱和度不足
小微贷款在平稳增长的发展趋势下,2011年年末达到贷款累计投放1.17亿元,完成了原定经营计划投放8000万的目标。按照小微贷款户均额度15万元计,发放笔数676笔,25名客户经理(不含专职后台)人均放款笔数为27笔。而一名客户经理经过培训期、实习期、见习期三级进阶,必须达到放款45笔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客户经理。完成放款100笔,一名小微贷款客户经理才可能达到业务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但是以目前的市场需求和放款进度来看,客户经理的业务饱和度远远不够,业务水平提升较慢。
三、小微业务的发展思路
(一)技术创新
2011年9月,新余农商银行启动了小微贷款技术移植筹备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对小微贷款技术进行模块化分析,对技术的核心流程营销、调查、风险管控等技术环节进行标准化设置,根据贷款担保方式的多种;类型进一步细化、优化了贷款流程中的关键步骤,如调查尽职指引、贷款分析表格、到逾期处理等。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贷款技术定型基本完成。为小微贷款技术复制做好了准备工作。
2012年1月31日,启动了小微业务专营计划,小微业务部作为专营机构,负责全行200万元以下(含)的经营性贷款,不包括消费贷款、不良贷款、下岗再就业贷款、农区贷款和二级支行管理的贷款。根据方案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移交存量贷款,并负责受理全行200万元以下新增贷款。
2012年2月6日-9日,全体客户经理组成工作小组,统一行动,利用3天时间,完成了431笔、近2.34亿存量贷款的档案移交工作。
2012年2月10日-30日,为确保平稳过渡,小微业务部组织客户经理对所有已移交的贷款客户开展上门面谈,明确贷款服务流程、客户经理行为准则等内容。面谈内容由客户签字确认,实现客户面谈率100%,并随后进行了电话回访,确保工作要求执行到位、规范管理监督到位。
(二)产品创新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小微业务部根据目前小微业务贷款种类与分布,对特色贷款产品进行了定位。在延续原有小微贷款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基础上,小微业务部主营贷款品牌增加了快速抵押贷款、商贸链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自然人保证贷款、联保贷款等。通过深入调研,对各片区进行了特色定位,新钢和城南片区作为快速抵押贷款的试点片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主力推广快速抵押贷款产品,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2年5月1日,小微业务贷款已累计发放1218笔,累放3.75亿元,余额3.32亿元,其中发放快速抵押贷款99笔,余额4657万,打响了品牌推广的第一战。
通过小微业务贷款专营,进一步落实了监管部门要求的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六项机制”。
利率风险定价机制,以风险权重设置利率水平,体现利率杠杆作用;独立核算机制,建立以内部转移价格为基础的独立核算机制和内部合作考核机制。专项业务指标单独考核小微业务的成本和收益;
高效审批机制,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小微业务专营的贷款审批流程简洁高效,实行了差别授权管理。小微贷款(50万元以下自然人保证贷款)审批权限下放至小微业务部,其他小微业务贷款在总行信贷授信业务集中管理中心进行审批;
激励约束机制。绩效薪酬以综合贡献度与到逾期管理为基础,确保业绩优异的客户经理薪酬与业务量成正比专业化队伍建设和人员培训机制,从全行员工中选拔出5名职员,经过上岗培训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并持续不断的对全体客户经理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违约信息通报机制。通过人行征信系统和本行信贷管理系统,将信用记录不佳的客户列入“黑名单”。
(三)体制创新
小微业务部以小微贷款这一产品为核心进行产品标准化设计及流程化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将原有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业务研发、营销等职能和相应的决策权集中到小微业务部,实行集约经营、独立核算,并对全部经营活动和盈利状况负责。通过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小微业务部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流程化管理、专业化管理,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探索实践,对产品事业部制实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体制的活力同样可以运用在其他以产品为核心的管理部门,对本行现有的零售业务进行体制创新,逐步探索以零售业务产品为核心,进行产品标准化设计及流程化设置。将产品的营销、服务量化成各项具体指标,实现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考核精细化。
(四)项目输出
以小微贷款产品为核心,逐步在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内试点法人单位进行整体项目输出。以技术为核心,以人力资源为依托,通过人员、技术、培训等资源整合,对小微贷款产品进行整体打包输出。
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的工作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展市场营销,明确当地标准客户群体特征;建立和培养小微贷款客户经理团队,导入小微贷款技术,逐步积累行业经验,提高客户经理在实地调查、客户分析和风险识别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确保合规经营。通过可复制、可改造的项目输出逐渐实现小微贷款实现可盈利、可持续发展。(新余农商银行 办公室)
第五篇:银行个人业务发展建议
关于个人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XXX,2006年到中国农业银行XXX市西区支行参加工作,XX年X月通过AFP考试;XX年X月通过CFP考试,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怀有对寻求新知识的渴望,有着对XXX市农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心愿。。。所以我今天参加这次考试,希望凭借我的知识和对XXX市农行的这片爱戴之情,去赢得这次考试。
经过近四年西区支行营业室的学习与工作,以及AFP、CFP相关理论学习,结合XXX市农行自身的发展特色,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个人业务对于XXX农行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就我行的个人业务发展谈几点看法,不足之处,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一、创新机制、优化结构、促进个人业务快速增长。
近年来,根据总、分行相关会议精神和XXX市分行领导的周密安排和部署下,我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项业务指标均位居省分行下属二级分行前列。然而我认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后劲不足,距离工行、建行、中行发展还存在一定距离,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层面缺乏创新意识、办法少,对客户新的金融需求缺乏敏感性,营销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少数网点还未装修,理财经理、大堂经理还未配备到位,且部分网点已配备到位的大堂经理,未能对优质客户提供个性化分层服务。低效客户挤占柜面资源较为严重,网点无法实现功能分区、服务分层,严重制约了中间业务的持续增长。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一)优化资源,强化宣传。
1建议将个人业务部分为市场营销前台和维护管理后台,前台主要负责零售业务的市场营销、客户开发。后台主要负责对前台成功营销的各项业务的受理、审查、维护。解决业务部门“前不前、后不后”,营销职能和管理职能都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发挥个人业务部门对全行业务经营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同时制定营销一是制定产品宣传方案。由个人金融部牵头,对重点产品进行了梳理,充分借助报纸、户外广告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浓厚的营销氛围。二是严格按照总分行“统一时间、统一主题、统一品牌,统一形象,统一宣传”的具体要求,借助媒体突出“幸福春天、扬帆起航”的主题,统一发布形象广告,统一播放“春天行动”启动宣传片,以不间断的集中宣传,进一步提高了我行产品的知名度,提升了社会影响力。三是匹配专项费用,采购宣传品。为确保2010年春天行动的有效开展,调动各网点的营销积极性,为全辖各网点挑选配备部分营销宣传品,助推各网点开户有礼等丰富多彩的专题营销活动。
(二)突出重点,特色营销。在不断加快网点“硬转型”的同时,要全面跟进和着重落实网点营销能力的提升、服务流程的优化、销售资源的整合等“软转型”措施,进一步提高营销能力。一是要以营业网点为主战场,做好柜面服务和一般性的客户维护,通过高质量服务,提高客户的认同感和忠实度。同时,以“开通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消息服务四项电子银行产品送一个K宝等一系列优惠措施”为杠杆,进一步吸引客户。二是利用客户经理部前台营销团队,大力拓展各项业务。对公务卡客户要制定能够挖掘客户潜在金融需求的方案实施营销。对代发工资客户、二星级以上个人优质客户开展贷记卡全面覆盖营销;同时加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消息服务、转账电话等产品的联动营销力度。三是发挥产品组合效应,拓宽中间业务渠道,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水平,将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相结合,将普通产品与高科技产品相结合,重点推动卡业务、代理业务、网上银行等快速发展,拓宽增收渠道。实现网点营销由“形似”到“神似”的转变。进一步拓展中间业务贡献度。
(二)创新培训,强化督导。
一是引导各层面员工从自身做起,主动学习产品特点,掌握产品卖点,自觉使用个人金融产品,促进重点产品的全面营销。二是落实责任。按照总分行要求,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具体目标、措施,在考核上针对不同层面人员的工作特点和业绩,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变数和阶段性活动特点,认真分解计划,落实责任。三是积极培养理财师,目前我行理财师较少,对理财知识的掌握人员相对于其他银行较匮乏。针对这一现状,建议市分行领导大力培养理财人员,并将其充实到合适的岗位,使其人尽其才。四是在全行继续牢固树立“服务就是竞争力”、“服务无小事”、“服务无止境”三种意识,切实转变观念,抓重点环节、抓重要细节,使网点文明标准化服务常态化、固态化,提升网点标准化服务水平,推动全行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化激励机制,激发员工营销积极性。
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活动中的奖励政策,认真理解各种中间业务产品计价办法,积极主动地开展各种业务营销。根据营业部要求,积极开展网点“争百佳”、柜员评星级活动,特别要进一步提高柜员星级评定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并将“星级”评定与岗位系数挂钩。二是实行网点分类管理制,对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网点要加大奖励力度。同时在支行开展“十佳网点负责人”争创活动,积极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对全年无发生
恶性投诉的网点,要实行网点主任奖励机制。三是细化工资考核管理办法,对高、低柜、前、后台人员以及产品辅助营销人员的营销收入按比例分成,其中前台部门与营销类指标挂钩考核,后台部门与管理类指标挂钩考核,实现“不同岗不同酬”的合理有效的收入分配机制。进一步细化大堂经理考核办法,真正发挥大堂经理的业务分流和前台营销职能。四是执行好计价工资制度,将计价工资及时、全额兑现到营销员工,因客观原因不能全额兑现的,发放至营销人员所在网点,最大力度的保护员工营销积极性。
三、我今后的努力方向
如果我这次有幸能调到个人业务部,我将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在不断加深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紧密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如果我不能调到个人业务部,我将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向同事们多学习请教,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相信通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在农行这个大舞台上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篇章。
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事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