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时间:2019-05-15 12:53: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第一篇: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虹口团区委内容摘要本课题以“研训一体”为培训形式,以建设“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为目标,采用调查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通过系统培训,考察辅导员阶段的素质成长以及工作效能的提升,并论证了此系统培训形式和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同时也为我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了发展蓝图。关键词研训一体 专兼结合 少先队 辅导员 队伍建设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少先队组织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独特的自下而上、自主自动的自我教育形式受到少年儿童的接受和欢迎。少先队组织能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的基础是具备活跃的、高素质的少先队干部队伍,但是少年儿童毕竟能力有限,组织管理和活动策划需要指导,更何况,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成功与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直接取决于大队辅导员的能力,因此少先队组织中配备优秀人才担任大队辅导员显得尤其重要。然而,目前辅导员队伍存在流动过快(近三年我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更换率达25.7%)、素质发展不稳、培训缺乏系统性和常规性三大难题。有鉴于此,我区少工委积极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做好辅导员队伍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作为2007-2008年少先队工作的重点。在将辅导员培训纳入干训的同时,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学院的师资,团教紧密联合,力图使少先队组织教育逐渐走上学科化道路。培训中注重常规教研活动,及时给予业务指导,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促进辅导员工作的交流和主题研讨,最终达到以研训一体的手段培养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的目的。在以往的少先队文献中对辅导员队伍培训虽有所介绍,但以传统模式为多,真正做到研训一体还少有实践。

(二)理论依据《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新一轮全员继续教育的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加深学科专业素质和拓宽知识领域的同时,特别关注在新理念指引下,掌握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要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在纲要的指导下,我区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形式以“研训一体”为主,强调研修主体——辅导员教师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强调力求解决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强调在培训中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参与培训的辅导员在教育工作实践中的感悟和体验。

(三)研究目标以研训一体为主要手段,实践相对应的方法和措施,对我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进行培训和管理,最终建成一支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并通过这支队伍各项能力的提升,从而全面提高少先队组织教育在学校教育领域的效能。

(四)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课题启动前,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了解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了解辅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需要的帮助,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训一体”的“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

2、实践反思法。在开展实施设定的系列培训课程过程中,不断收集辅导员的意见反馈,及时考察辅导员的学习收获,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调整课程培训的内容、强度和操作形式,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3、个案研究法。在培训过程中,对于个别典型的辅导员进行阶段性的谈话、观察和工作质量化评价,以体现和评估研训一体化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研究的内容与过程

(一)研究内容“研训一体”就是将问题研究和素质培训结合,从工作现状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有一定研究内容和实践过程的培训。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围绕一个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给予受训者任务驱动,开展专题学习,进行小组研讨,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研讨小组的每位成员都不同程度地获得了锻炼和提高。这一过程与常规的“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区别。研训一体更有意识地聚焦于“训练”,小组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必须在解决小组问题的同时关注成员的分层发展提高。“研训一体”最先在学科教研领域提出,但在长期的少先队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少先队教育其实与学科有着很大的共性,它可以算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因此,我们改变常规的少先队辅导员教学培训模式,以研训一体为手段,形成一套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模式。“专兼结合”是新时期对少先队辅导员乃至各行各业人才的普遍要求,也是此课题研究主要达成的目标。“专兼结合”原包含两层含义,即在队伍建设构成和成员能力培养上都实现专兼结合。队伍建设与成员能力分属不同的研究范畴,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特指辅导员能力培养的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能力上的“专”,一是指从区少工委至基层学校层面要形成专业的少先队工作团队,形成“术业有专攻”的优势,因为少先队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组织,少先队教育是不可替代的青少年儿童组织教育形式。既然是组织教育,势必有一套特有的组织理论和文化,这就需要一支熟悉少先队、热爱少先队的管理者和师资队伍,只有建设好这支专业的辅导员队伍并且保持其相对稳定,才能使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功能得以正常、充分的发挥。二是在能力培养上,要注重成系统地提高全体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政治修养、教育理论、集会筹办、活动策划、课题研究、艺术指导等能力。辅导员队伍能力上的“兼”,是指少先队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多面手,兼顾到不同方面的工作,如心理辅导、就学指导、法律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多方面技能。要实现辅导员队伍成员能力上的专兼结合,基本途径就是以研训一体的形式,加强培养锻炼。

(二)研究过程

1、准确掌握辅导员信息,从需求入手开展培训在课题筹备阶段,针对全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开展了一次以心理状态、职业信念、工作环境和自我技能评估为主的问卷调查,共下发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中55%从事语数外学科教学工作,在工作时间分配和专业发展侧重上存在矛盾和困惑。第二,54%的辅导员教龄在10年以上,但是从事少先队工作辅龄5年以下的占51%。显然,多数大队辅导员缺乏少先队专业的系统培训和少先队工作的经验累积。第三,24.7%的辅导员对少先队工作缺乏热情,觉得随便做做就可以了。第四。39%的辅导员觉得自己的情绪有时烦躁激动或消沉苦闷,甚至有4%的辅导员感觉很糟,有发疯的感觉;61%辅导员觉得生活一般,没什么特别,这些说明辅导员的心理压力需要疏导。第五,80%的辅导员希望1-2年能够获得一次系统的业务培训,而且89%的辅导员乐意接受交流观摩和实践操作性的培训形式。第六,在工作技能方面,63%的辅导员感觉自身的少先队专业知识不足,无法独立承担专业的公开展示,无法有效提炼少先队工作的经验;61%的辅导员认为自身的科技、艺术、体育、心理等知识面和技能不能适应现代青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在与少先队员接触中只能勉强应对。辅导员在提高自我素质的同时,迫切需要有组织地补充学习有关青少年工作的知识与技能。

2、根据实际,反复商议,制定培训方案和课程安排在调研的基础上,区少工委组织课题组扩大会议,反复研究,根据我区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辅导员的需求,制定了“研训一体培训方案及课程安排”,根据辅导员队伍的专、兼知识技能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培训内容。专——少先队的教育理念,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和基本经验,少先队的体验教育,少先队的素质教育作用,新形势下少先队组织的任务以及在学校中的实际作用;少先队辅导员《民族精神教育纲要》、《生命教育纲要》解读,辅导员的职业特征;少先队组织建设,少先队文化建设(仪式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少先队组织教育(队前教育、团队一体化),大队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大队部的各项活动,队干部队伍的培养和管理,中队的指导和协调;协助行政管理工作;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课题研究的几种方法,科研与少先队工作的突破,雏鹰争章与科研,课改与少先队工作。兼——校本教材的编写方法;成功的活动的元素,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活动的辅导艺术;一专多能的职业特殊要求,辅导员的工作策划,辅导员的演讲艺术,辅导员的应用文写作,辅导员的文艺创作和艺术指导,辅导员的信息整合与档案管理,辅导员的社区拓展业务;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特点,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咨询常识,情绪调节的若干方法;科普活动的策划,户外活动常识与急救措施。

3、严格按照计划,实施研训一体队伍培训2006年10月,此系统培训工程开始启动,团教两家以文件通知的形式保障中小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周三全天参加培训,每次培训课时8课时。在培训过程中充分体现研训一体的特点。(1)针对性的学习要求——任务驱动。“研训一体”培训过程是参培辅导员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每次培训课程的开始阶段,就向辅导员明确培训任务,做到培训有的放矢。任务可以是一个课题的解决、一个问题的探讨、一场主题活动的交流、一个方案的设计或者一项活动的参与等。如在“少先队文化建设”专题培训开始时,要求参培辅导员在学习过程中,每人都要规范地演示一遍少先队的队仪式;在“辅导员的应用文写作”专题培训中,要求辅导员在教研平台的论坛里发表规定的通知、公告、光荣榜等不同文体的文章。在任务驱动下,让每位辅导员明确了直观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提高了辅导员的学习紧张度,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培训中。(2)专题性的学术报告——专家引领。“研训一体”培训应该在专业理论方面让辅导员得到提升。培训中邀请多位市、区的专家对参培的辅导员进行理论培训和专业引领。如市少先队名誉总辅导员沈功玲同志作了“辅导员工作纲要解读”的报告;团市委少年部王臻同志为辅导员们作了“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的专题培训;市少先队名师乌绮霞同志作了“少先队文化”的专题讲座;华师大心理系教授梁宁建同志作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专题讲座等。这些专家讲座和培训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辅导员在教研平台上都表示受益匪浅。(3)开放性的互动交流——同伴互助。“研训一体”培训不仅要解决预设性的问题,更要能解决生成性的问题。参培的辅导员将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虹口教育网教师教研网站,开设了虹口区少先队辅导员教研工作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辅导员们可以发表培训感想和实践体会,让大家共享经验和收获;也可以发表有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以获得专家、同行、学友的集体帮助。此外,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以学校区域为划分标准,将全体辅导员分为8个小组,协作完成布置的部分培训作业、任务。(4)创造性的实践体验——行为跟进。“研训一体”培训本着在实践中体验并解决存在问题的精神,与少先队体验教育的原则同出一辙。因此,组织参培辅导员通过考察调研,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通过少先队集会、活动的开放交流和点评,将学习所得充分体现在工作实践中。在培训的一年中,我区共开放市级交流活动5项,区内交流活动17项,区域开放活动23项。在培训末期,还争取资金,组织参培辅导员前往石家庄、狼牙山、西柏坡、白洋淀等地考察,收集大量民族精神教育的素材。

4、辅导员培训的考核评价及专兼结合辅导员素质训练标准“研训一体”的辅导员队伍培训,力求体现多元评价不仅对参培的辅导员进行评价,同时也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对于参培辅导员的考核根据他们的参与程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全年缺课不得多于5天,公假不得超过5次,考核必交作业是少先队活动设计方案、少先队活动观摩评析个案、少先队教育个案和少先队研究小论文(以上4项占总分的60%,其余分值为日常培训期间的任务目标达标率)。以上考核内容由区少工委和区教师进修学院培训管理处共同评价,并予以教务管理和证书发放。对于课程本身,每一次培训结束后,在教研平台的论坛里,辅导员们可以畅所欲言地评价课程内容、难易度和可操作性等指标,任课教师能及时地了解意见以便调整培训方案。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和受训者对少先队辅导员的专兼结合素质发展目标一致肯定,并经过集体讨论,得出应力争使辅导员达到的更高素质训练标准,包括准确生动的口语表达(即兴)、娴熟规范的写作技巧、周密创新的策划运筹、迅捷有效的信息整合、博采众长的艺术才华(创作、表演、辅导)、与时俱进的科普手段、因地制宜的生存本领、科学有效的自护方法、全面标准的礼仪训练、活泼有趣的体育游戏等十项。

三、研究的收获与展望通过为期一年的“研训一体”辅导员队伍培训,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我区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无论是参培辅导员的自我感受,还是少工委在基层调研的评价,都充分显示了辅导员队伍培训的良好效果。在这一年中,辅导员队伍成果累累,我区1名辅导员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5名辅导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辅导员”;4所学校的大队部被评为“上海市红旗大队”;5个中队获得“上海市百家快乐中队”;6个小社团获“上海市百佳小社团”;2名辅导员被评为“虹口区德育骨干”;2名辅导员被提名“虹口区十佳青年教师”。通过研训一体的培训,区少工委和教育局对少先队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有了新的认识,掌握了新的信息。观测辅导员群体和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初步总结了提高辅导员工作技能和人文素质的基本规律和经验,为下阶段辅导员队伍可持续成长提供了操作依据和培训方向。通过观察辅导员完成培训任务的状态,确定了各名辅导员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发展潜质,形成辅导员成长档案,以期下阶段给予每位辅导员有针对性、量身定制的培训目标和发展计划。区少工委也以培训目标作为今后少先队辅导员任用、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培训中一系列教案、课件的累积,为今后的滚动培训打下了资料基础,形成了培训课程基本框架体系。同时,教研交流平台的使用也得以巩固,为辅导员日常管理、业务指导、成果展示、相互交流优化了条件。通过辅导员在培训后显现的各类特质,形成“科研中心组”、“活动智囊团”等数个专业发展和咨询小组,成为推进全区少先队工作的核心力量。课题研究虽取得了阶段成果,但是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却是一项长远的工程,要走的路还很长,培训的师资力量有待进一步强化,少先队教育专家存在着“断层”现象。要使少先队事业走向新的飞跃,还需在各个工作层面培养专家型的领军人物、骨干力量,在少先队教育领域创出品牌,打造精品项目。

(周静、乐跃明、郑臻宇、金浩良、梁丽娜)

第二篇:研训一体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研训一体有利于大学区教师专业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探讨我们关注的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

大学区的最本真的应该是促峰提谷,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校情分析,认清学区成员校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他校所不及的一面。拿校本研修来说,每个学校都有超越兄弟学校的许多优秀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他们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兄弟学校互相看到对方的长处。这样才能使每个学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失自尊,都有面子,都能产生自信心,进而激发前进的动力。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往往出现弱校向强校学习的局面,这样,强校就会带着包袱前行,弱校总有不胜人的感觉,这就好比把油滴入水中一样,油总要浮在上面,水总是沉在下面,一搅就混在一起,但过后静下来却又自然分离,很难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

由此,我们按照“立足校情,发展特色;资源共享,优质均衡”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着力提高研训一体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大学区管理制实施以来,我校作为学区长学校就学区教研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规划,成立了以学区长学校校长为组长,学区各 1

成员学校校长为副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育主任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学区教研工作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按照“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形成了《蓝田初中大学区教科研活动方案》。为加强管理,保障活动的实效性,我们明确学区各学校主管教科研领导责任分工,定期开碰头会。要求学区各领导按照活动方案全程参与,全面督促,公正评价、公开评比。在本校的教研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发现亮点,推广亮点。

二、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研修水平

研训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它注重每个教师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师的教育经验总结和提高,注重教师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发展,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们按照“走出去、请进来”,搭建平台、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教师研训一体化工作。2013年10月,我们组织学区教师参加了在交大宪梓堂举办的“名师之路”听课学习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在学区开展了 “我听课,我成长”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语文教师的收获是教师要有一种宽广、豁达的胸怀,物理教师的认识是要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数学教师认为教师要有幽默感和应对课堂突发问题的心智;英语教师指出要让自己的课充满激情。2013年11月,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高效课堂与中考研讨会”。外出学习和研讨活动为学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2在教师中迅速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有力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同时,我们又积极引进专家讲学,不断增强学区教师教育教学规范意识。2013年11月22日晚,我们聘请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张成武教授来校为学区老师进行《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防范教育教学风险》讲座,张教授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和深入浅出的理论讲授,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规范意识。

三、搭建平台、提升能力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我们学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注重培训引导教师,通过加强教师业务素质来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进而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一个培训、二个活动、三个评比。“一个培训”就是学区各学校以“隐形备课和显性备课有机结合”为主题的校本培训,进行集体备课和课后备课,通过培训,让老师明白隐形备课的核心就是钻研教材和备透学生,显性备课的核心就是写好导学案。两个活动”就是开展一次分年级分学科集体备课全流程展示活动与一次经验交流会。交流中涌现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如语文组提出了“四让”,即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理科组提出了“三讲三不讲”即讲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内容,讲结构、规律性的内容,讲延伸性、创造性的内容;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三个评比”就是学区优秀教研组评比;学区优秀教研个人评比;优秀论文、课件、教案、案例、3反思、说课等教研成果评比。

四、示范引领,和谐共进

为进一步将教研活动目标落到实处,提升学区教师的整体水平,我们学区积极开展教研情况及成果评比展示。评比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肯定教师所取得的成绩,促进教师教研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学科中纵向推广教研成果,便于交流发展。第三,更是为了发挥优势学科及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增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以带动更多的学科及教师发展。同时,通过评比我们也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各级赛事储备人才,力争让更多的教师走出校门到更大的舞台上去锻炼自己,展示自己。

通过以上这些实践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研讨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研训一体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缩短学区内各成员学校教师间的差距,增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我县的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蓝田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稳步推进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稳步推进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为发挥应急救援队伍在应对突发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X区应急局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扎实推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完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组成体系

推进综合性应急队伍建设,储备职业化应急救援队伍。X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特别是森防队伍转隶和规范化建设工作。X年X月X日,X区在全市率先完成森林消防队伍人员转隶,森林消防大队下设X个中队共X人。按照“冬季防火、夏季防汛、全年应急”的工作思路,区应急局将“以森林消防队伍为主体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相关内容列入区应急委重要工作安排,稳步推进队伍标准化建设和多元化发展。

整合兼职安全员职能作用,拓展群众化应急救援队伍。为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有效防范风险隐患,机构改革后,组建X人的基层兼职应急安全员队伍,实现安全生产巡查员、灾害信息员和地震灾情速报员“三员合一”。在每个社区(村)至少安排一名常驻居民作为应急安全员,负责隐患排查、预警通报、灾情统计等工作,并协助居委会和村委会做好避灾避险、紧急转移、宣传演练等方面工作。区应急局制定了《X区村(社区)应急安全员管理办法》,对工作职责、任职要求、队伍管理和保障措施进行详细规定,进一步规范队伍运行管理。

动员非政府组织参与配合,丰富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区应急局与蓝天救援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办公及训练场地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持。目前X区蓝天救援队注册队员X人,其中骨干队员X人,积极开展山野救援、水上救援、自然灾害救援、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并面向公众提供安全培训。同时,区应急局强化与政法委、社工委、团区委的协同配合,广泛动员“平安侠”、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联动

以应急预案为统领,构建规范化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针对自然灾害易发的区域特点,编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进一步整合资源,提高协调联动工作水平。以《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预案》为例,预案对暴雪天气下扫雪铲冰、交通保障、人员安置、抢险救援等方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将各单位、各队伍职责细化到具体的路线、点位,制定作战图,做到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处置迅速、保障有力。

以重大活动为牵引,创新网格化应急救援队伍联动机制。为做好冬奥会、世园会等重大活动保障,将应急管理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以及网格化管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世园会期间,将外围服务保障区划分为X个网格,所涉及的街道乡镇明确网格长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和一般突发情况的协调处置;相关部门根据安全生产、交通安保、食品安全、医疗保障等职责任务,派驻专业队伍,实现“条块结合、条专块统”,确保各类突出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有效保障世园会期间社会平稳有序。

三、强化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保障

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积极向区财政申请专项资金,保障森林消防大队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车辆维护保养,确保人员、车辆的良好状态,并投入X万元为森防队员配备单兵防护装备。投入X万元配备无人机侦查设备,组建空中应急侦查队伍。争取区财政支持,提高应急安全员队伍的补助标准,由每月X元增至X元,在此基础上完善奖惩制度,提高兼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技术支持。区应急指挥中心与公安、经信、园林等部门实现视频资源共享,接入包括冬奥核心区、世园会园区城区高点、高速公路以及景区、校园、社区等X余路视频监控,为指挥调度提供最为迅速直观的信息来源。新建X个X兆数字电台基站,覆盖全区近X平方公里面积,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的覆盖率和准确度。建设小鱼单兵视频系统,可第一时间将现场图像回传至指挥中心供领导决策部署。

四、提高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能力素质

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教育培训。结合X区“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面向各单位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和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开展系列业务培训,一年来共培训X余人次。森防队伍实现培训、训练常态化,不断增强专业队伍人员扑火技能、体能及战术。邀请市地震局、市安科院及相关部门专家面向应急安全员开展两轮业务培训,确保“应急第一响应人”能够切实履职尽责。

提升应急救援队伍实战水平。将应急演练作为重点工作,加强对各级演练工作的指导督促。X年,累计开展各类应急演练X余场

次。为做好冬奥会X赛区森林灭火工作,于去年年底组织X支队伍共X人开展森林灭火应急演练,着力磨合信息报送、队伍拉练、协同作战等机制。今年,区应急局又强化了对科目设置、脚本制定、演练效果的指导评估,计划年内组织X家单位开展X场实战演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鼓励社会参与,重点加强“预案、队伍、装备”三大要素建设,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高效率完成各项应急救援任务,不断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四篇:研训一体 注重实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研训一体 注重实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回顾与反思

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 吴 敏

2008年5月--2009年4月,我县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一年来,全县中小学积极推动,扎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培训年活动的开展,既为组织师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提高培训实效带来了新的启示。

一、‚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行动与实践

1、全员参与研训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远程全员培训

2008年9月—2009年1月,我们依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心组织全县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参训教师4228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2285人,初级职称教师1943人,参训率达96.2%。为确保培训质量,我们采取了五项措施:第一、积极宣传,提高广大教师对远程培训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制定《远程培训考核方案》,并及时在培训平台公布,明确学习要求;第三、设计印制《远程培训学习手册》,要求参训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第四、保持与省远培中心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远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五、整合农远工程资源,开展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试点工作。我县的做法受到了省远培中心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参训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好评。2009年3月,全体参训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统一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85%。

(2)教学经验交流

2008年12月8日—9日召开县第九届小学教学经验交流会,县教育局、进修校领导及教研人员、全县小学校长、教师共6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县小学教育工作自第八届经验交流会以来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展示了六节研究课,并邀请特级教师刘德武开设一节小学数学观摩示范课及《举例漫谈教学中知识性目标与思维性目标的关系》的专题讲座,特级教师吴红华开设一节小学语文观摩示范课及《教育因智慧而精彩》的专题讲座;2008年12月22日--23日,县实验小学承办宁德市校本教研研讨会暨小学课改成果展示活动,全市教育系统领导、教师80多人参加会议。研讨会上,县实验小学组织开展校本教研的先进经验及展示的七节观摩课,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与好评。省普教室陈建志主任还应邀在会上作了《努力追求和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益》专题讲座;2008年10月27日在霞浦五中召开县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观摩研讨会,县教育局、进修校领导及教研人员、全县中小学数学教师80多人参加活动。研讨会首先展示了一节由小学教师执教的初一数学课、两节由初中教师执教的初一数学课,然后,执教老师进行说课及课堂教学反思的汇报,与会教师结合观摩课就中小学教学中的现状、困惑以及思考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研讨活氛围和谐、热烈,取得了良好效果;2009年5月25日在县实验小学召开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观摩研讨会,全县中小学校长、语文教师130多人参加活动。研讨会上展示了一节由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两节初一语文课,并邀请特级教师陈成龙结合三节展示课举办了一场《大家都是名师》的专题讲座。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对深化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相互沟通、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群众性读书活动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期间,省读书援助协会、省教育厅关工委确定霞浦县为‚福建省重点图书援助示范县‛,并于2008年12月6日在我县隆重举办‚书香海西‛全民阅读活动的启动仪式,全县中小学迅速响应,积极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等观念,大力开展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如十一中开展‚每人每月一本书,每班每天一格言‛活动、二中开展‚阅读经典、丰富自我‛活动、柏洋中心小学秉持‚弘扬老区精神、创办书香校园‛的办学目标,通过标语、墙报、广播、集会等方式,大力宣扬读书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扎扎实实开展读书活动。许多学校还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竞赛活动等,展示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调动教师读书积极性,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如西关小学‚秋之韵‛教师朗诵比赛、牙城中心小学‚我与新课程共成长‛读书报告比赛、沙江中心小学‚朗诵月‛比赛、崇儒中心小学‚书香伴我成长‛教师读书演讲比赛等。受县人事局委托,我们还组织全县教师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本》,4260人参加培训学习并顺利通过了市人事局组织的统一考试。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思想的活跃、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施教能力的提高。许多教师通过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理论和实践水平,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有效改进了自己的教学行为。牙城后山小学在读书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4月2日,学校被授予‚福建省读书示范学校‛,成为我市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农村完小。

2、开展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期间,我们积极开展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主题的教师岗位培训活动,全县中小学先后选送298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653位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在县级培训中,举办一期全县农村完小的64位校长参加的小学校长研修班;举办一期全县中小学51位首席班主任参加的班主任研修班;举办一期全县46位教师参加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时间安排上,分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与在岗实践、交流研讨三个阶段,历时六个月;在培训方式上,采取短期脱产学习与远程培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学员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邀请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黄重副教授和宁德五中夏丽雪老师分别作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专题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经验介绍;在农村小学校长研修班和首席班主任研修班,我们还组织了在线考试;在培训内容上,充分利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提供的资源,突出培训资源的先进性和丰富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参训教师的广泛好评。

3、开展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2008年6月组织小学课改年级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课件的评选,评出县级一等获55篇,二等奖108篇,三等奖157篇;市级一等奖18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33篇;2008年5月组织小学教坛新秀评选,产生20位县级教坛新秀、6位教师市级教坛新秀;2008年5月组织全县中学青年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评出高中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初中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许多学校还积极开展校级竞赛活动,如三沙中心小学开展‚教师综合质素竞赛‛活动, 北壁中心小学开展青年教师论文、课堂教学评优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期间,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教学研讨184人次、市级教学研讨478人次、县级教学研讨2732人次;省级优质课16节,市级优质课29节,县级优质课887节;全县中小学承担省级及以上课题34项、市级课题24项、县级课题101项。许多教师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展示风采,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成为全县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一年来,全县教师在CN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93篇、在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140篇、在市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224篇、在县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438篇。

4、研训活动形式多样,研训质量稳步提高

校本研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一年来,许多中小学始终高度重视,在校本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通过师徒结对、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校际交流、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等活动,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推动校本研训活动深入开展。联片互动是我县研训活动的一大特色,教研片活动的开展,为学校教师间创造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2008年12月26日,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横江中学及宁德兴贤中学五所学校的40多位老师参加在十三中举办的‚同课异构‛教研片活动;2008年12月3日,十中、十五中、集贤中学及城关部分学校的40多名教师参加在十中举行的农村中学等级科教学教研片活动;2008年11月25日,二中、九中、十七中及城关学校的近50名教师参加在十七中举行的教研片活动;2009年4月30日,盐田中心小学南塘教学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围绕语文‚赏读、悟情、培养语感‛和数学‚在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两个小课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城乡协作、校际交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迅速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09年3月21日,西关小学与福州金山小学在西关小学共同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我县城区各小学以及盐田、柏洋、崇儒等中心小学的领导教师10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2009年5月15日西关小学教师参加了‚福州市教学开放日暨金山小学2009教育教学年会‛活动并展示了两节课,受到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2009年3月,溪南中心小学和柏洋中心小学共同开展‚同课异构、山海互动‛的教学观摩活动;2009年3月,松城中学与六中联合开展 ‚松城中学校本教研暨与六中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共同探讨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有利于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师徒结对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模式,近年来一直被我县许多学校广泛采用。霞浦一中多年来一直采用这一方式培养青年教师,通过签订帮带协议、召开拜师会,明确师徒关系,师徒共同钻研教材、互相听评课、共同填写帮带手册,取得良好效果;县职业中专为每位教龄不足五年的教师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结成对子,建立为期3年‚师徒结对带教‛制度;2009年4月16日,县教育局在县实验小学举行小学教师‚青蓝工程‛启动仪式,聘请35位学科指导教师,确定118人为培养对象。‚青蓝工程‛的启动,将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为教师交流互动搭建有效的平台,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经验与反思 在‚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中,我们坚持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为目的,组织大规模全员培训,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激发了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实现了研训重心的下移。培训年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各级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县教师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研训氛围;二是通过城乡协作、联片互动、校际交流等形式,缓解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矛盾,改变了城乡教师参与研训机会不均的局面,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唤起了广大教师读书学习、教书育人、致力于专业化发展的热情,教师们或参加教研活动、或撰写论文、或参加论坛,都无不折射出新理念的光彩;三是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同层次研训活动的深入开展,及时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针对性强、实效性强。

回顾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成功开展,主要基于以下基本做法:

1、任务明确,方案科学。

《宁德市‚2008教师培训年‛工作实施方案》下达后,县教育局及时召开筹备会,提出按‚整合资源、研训一体、形成合力、确保质量‛的原则要求研究制定《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方案分为指导思想与原则、活动主题与内容、实施时间与步骤、活动组织与要求等四大部分,提出‚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力求特色‛的工作原则;围绕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主题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教育科研的活动、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题的教师岗位培训活动、以造就名师、名校长为主题的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培养与示范辐射的活动、以完善制度、创新模式、增强实效、形成特色为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等四大活动,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分动员准备、组织实施、总结表彰三个阶段开展培训年活动。力求通过培训年活动的开展,建立研训工作新机制,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和名师示范平台。2008年5月20日县教育局向全县印发了《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实施方案》。

2、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2008年5月24日,县教育局召开‚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动员大会‛,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教师计1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全体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活动方案。会上,县教育局林国基局长要求各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落实,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核心,做到思想认识、工作力度、方案落实三到位;要切实加强对培训年活动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形成工作合力;霞浦六中校长、北壁中心学校校长在动员大会上做了表态发言。动员大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县‚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序幕。2008年6月在《霞浦教育》第二期开设专栏,对‚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做了专题报道。

3、加强管理,明确职责。为加强对‚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领导,县、校两级相继成立了‚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领导小组。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负责全县‚教师培训年‛活动的统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负责对各中小学开展‚2008年教师培训年‛活动的指导、组织与实施等工作;各中小学要在积极选送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培训的同时,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2008年6月16日,县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全县中小学师训管理员会议,就‚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并对活动的开展做了具体的安排。为了解全县‚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还分别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3月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培训年活动阶段总结。

4、总结评估,表彰先进。

客观评估活动成效,全面总结活动经验,是我县‚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第三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精心拟订了《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评价表》,评价表采用百分制,设四个一级指标,十六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活动保障20分、活动管理20分、活动开展35分、活动成效25分。为便于操作,对二级指标还制定了评分标准,并另设三项附加分项目。提出‚突出重点、内容具体,不泛泛而谈‛的活动书面总结要求,制定《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统计表》,对培训年活动进行量化统计。县教育局于2009年5月5日印发《关于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第三阶段工作的通知》,就‚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第三阶段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校在2009年5月15日前进行自评,填写统计表、完成活动书面总结。全县22所中学、21所小学、2所县直幼儿园按时完成第三阶段工作并及时上交有关材料。其中自评90分以上的中学16所、小学19所,中学自评最低分为79分,小学自评最低分为82分。县教育局于2009年5月18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评议,确定10所学校、50位教师为‚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009年5月26日县教育局召开‚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对教师培训年活动做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回顾‚2008教师培训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个别校长、教师对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培训机构对培训的监管、指导、服务还不到位,培训者的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培训保障、激励机制尚有缺位等问题和不足。‚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教师培训工作又回归常态,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的教师培训工作应回归课堂、回归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聚集问题解决,优化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管理,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深入学习实践、进一步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

培训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只有强化培训者的专业精神,提升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中小学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服务。为此,一要组织培训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二要组织培训者通过挂职兼课、参与活动等形式,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合作、交流、研讨,在实践中与教师共同成长。三要塔建培训者成长舞台,建立完善促进培训者自我发展的机制;同时,组建一支由中小学部分名师和骨干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以满足教师培训的需要,确保培训的质量;

第二、构建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深化校本研训工作。

为进一步密切县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强和实效性,我们认为应树立大培训观,将全县中小学按地域相对集中、优势互补等原则划分若干研训协作片,构建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主导、以协作片为基地、以中小学校为基础、以主题或课题为纽带的县片校三级联动的研训共同体、形成研训思行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新机制,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研训工作。在这一教师培训新机制中,协作片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片内研训活动、研讨片内共性问题、交流片内经验、实现片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县教师进修学校要下移研训重心,把协作片作为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阵地,组织专兼职培训者深入协作片,参与协作片研训活动,了解培训需求,研究培训规律,总结培训经验,提供培训示范,并通过组织集中研训、送培到校、经验推广等形式解决区域共性问题,提供培训指导;而所谓‚研训思行‛四位一体就是指在县片校各个层面组织的研训活动中,都要充分统筹研训思行四个核心要素,引导教师围绕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并将教研、培训、反思、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研训实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

增强实效是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应倡导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系列主题研训活动。所谓主题研训就是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按照‚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上下结合‛的原则,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形成校本研训主题,然后组织教师围绕主题,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实践研讨、行为跟进等形式开展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教师感受到学习的成效和乐趣,从而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深化培训的内容,提升培训的成效,达成培训的目标。一般地说,每学年初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提出学年培训指导意见,各校据此确定培训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师提供平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体现和落实主题,而通过主题又把所有活动串联起来,形成综合效应,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

第五篇:研训一体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研训一体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XX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思路

1、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外环境的影响。如参加培训、外出学习、听报告等,但在新课程条件下,主要的已经不再依赖这些外环境了,而是主要依靠校本教研制度,而教研组又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要载体。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等,同样主要地依靠校本教研去实现的。可是,当前校本教研(教研组)活动中却存在着“教而不研”“教而少研”与教研群体建设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教师们真正缺少教研的内驱力。我们的教师比较长于内省而缺乏公开自我、倾听与回应以及问题化与问题解决的习惯与能力。教师们经验有余而反思不足,缺乏内驱力的被动的反思,影响了教学研究质量的提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诸多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无法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无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建立有效的教研群体、增强教研本位意识、回归教研本职、“聚集课堂”教研,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教研活动有效性,成为了当今教研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重在“聚焦课堂”。

从上世纪中叶以来,关于课堂的研究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工程式研究到文化生态的整体研究,从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的两方对峙到成为前进中的两极张力。人们的研究正在完成从外显到内隐、从行为到心理、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逐步形成了全面关注课堂学习的格局,甚至于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从这个角度,“聚焦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所以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中研究课堂无疑是重中之重。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大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的原因,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鉴于以上认识,我们确定了“研训一体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

二、关键性概念解释:

1、研训一体

“研训一体”的“研”指的是教育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训”指的是教师培训,“研训一体”就是研中有训,训中有研,以研促训,以训带研。教研、科研、培训结合在一起搞,这就是“研训一体化”

。教学问题是研训的主题,问题解决的历程是教师行动跟进的学习过程,通过“研”提高“训”的质量,借助“训”提升“研”的层次,无论是“研”还是“训”最后都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动上,因此教师在行动中既“研”且“训”,即研训一体。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研究和培训越来越受到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人们认识到:好的教育理论只有转化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产生强有力的实践效应。

“研训一体”就是让教师立足职场,在反思与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改进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效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而实现教师专业精神的建构、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这种草根式的、自下而上的、行动贯穿的“研训一体”模式,其研究的方式、研究的问题、研究的目标与研究的结果都紧紧围绕学校和教师自身的现实情况与实际需要,它追求的是教师的教学研训一体化的过程。因此,它能使教师焕发极大的工作热情,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根,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到职业幸福感及创造自己幸福人生的乐趣。

2、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的理念是在西方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在20世纪上半叶兴起于西方教学的科学化运动。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课堂有效性指“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无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固定的,要想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教学必须考虑的三个要素:速度可看作学习时间(长度)---投入;收益可看作学习结果(收获)---产出;安全可看作学习体验(苦乐)---体验。也就是说,时间、结果和体验是考量学生有效学习的三个重要指标。考量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习结果、强化学习体验。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内容

1、探索如何在加强校本研训的氛围中,形成有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师培养模式,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2、为学校开展校本研训寻求优良的对策与措施,并致力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课题研究的方法及遵循的原则

(二)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学校的师资状况以及学校教师参与校本研训的现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对策。

2文献研究法:对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为学校的课题研究总结定好位。

3、行动研究: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组织学习、专业引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在不断地实践、反思中探索如何加强校本研训来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致力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通过访谈、教学笔记、现场观察等获得研究资料,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并通过教与学经验的叙述促进教师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

(2)教学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它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促进每个教师研究自己,分享别人成长的经验。

(3)教学课例研究:是围绕一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所做的一系列讨论,使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通过这一载体得到相互之间的碰撞。

4、合作研究:是教师之间或与校外研究者组成合作研究小组,共同观察、讨论某些特定的教育现象,并以合理的方式解决相关的教育问题。

四、预期达成目标:

1、提升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升教师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1989年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经验+

反思。教师们经验有余而反思不足,缺乏内驱力的被动的反思,影响了教学研究质量的提升。因此,实践反思已成为教师成长的基本模式,而实践反思最重要的是建构行动和学习两者间的联系。他强调教师的主体悟性,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主动性与内在需求欲。

2.素质教育的理论:

教育要克服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效教学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专家、学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开辟了教学新方向——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教授在《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中,从宏观角度阐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2)关注教学效益;(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意识;(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孔企平教授的《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概括了有效学习四个基本要素: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美国坎贝尔著、王成全译的《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也对有效教学加以论述。

4、人本主义理论:

校本研训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教师的主体成长,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活动要在平等中对话,在交流中提升。以人为本,重视教师在活动中的能动作用。

六、课题研究阶段的计划安排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进行调查分析,形成课题方案,采用观察、问卷、访谈、教师日志等多种方式收集有关材料,以便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全面、透彻的分析和评估。

第二阶段(2009年1月——2009年6月):

初步实施阶段

教师通过个案分析与研讨课,总结成败经验,提出问题与不足,课题组修正计划,完善提问的策略,进行行动研究。

第三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反思提高阶段

在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教师提供研究论文或其它形式与同行交流,可以通过自主反思发现新问题,并开始循环研究。

第四阶段:(2010年3月——2010年7月)结题工作

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提供课题实施的成果,在学校、县、市进行推广示范,真正起到以课题促教学、促教师成长的效应。本阶段采用的方法有理性概括、经验交流、研究报告、论文集、示范课等。

七、完成课题的有利条件和保证

1、课题组成员有志于服务教育实践,探索在新形式下学校教育科研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本教研组教师有强烈的科研热情并渴望科研人员给予具体而有效的指导。

2、课题管理统一规范:

教研组课题有学校教科研室负责人和学校聘请的专家的指导。学校课题组将总课题分解到年级组和学科组,建立子课题组,每位教师都要承担课题研究的一项任务,做到人人参与,加强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结合教学工作进行研究。还要把级组、科组和教师的研究集中到学校课题组,统一管理,提高研究的整体水平。

3、加强研究过程的调控,采用奖励机制,鼓励科研教师积累与课题相关的研究资料,撰写教师日志、相关论文、相关教学设计,积极开展公开课教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反思与交流活动,定期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八、预期成果形式

1、课题组成员每人上一节关于“研训一体”成果展示课。

2、课题研究中的典型课例教案集。

3、撰写《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研究》论文。

下载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