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研训一体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5篇)

时间:2019-05-13 18:20: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施研训一体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施研训一体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第一篇:实施研训一体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施研训一体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火星小学2007-2008年校本研训工作自查报告

建立以校为本的研训制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两年来,我校教研室工作以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 瞩目教师专业成长,定位课堂教学阵地,既重视学校教研,又重视校本培训,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和积极影响。

一、以实效为原则,创新师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夯实条件:力求服务最优化。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校本研训工作对于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以及学校发展的奠基性意义。为此,学校在为教师的成长创造外部条件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努力。

(1)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业务的副校长、教研主任为主要责任人校本研训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学期初,各行政人员分工负责相应年级组,落实具体的研训活动,并要求对效果进行监控、反馈与指导。为了使管理规范化、实效化,学校在每月进行的“四优联评”(优秀教研组、优秀班主任、优秀年级组、文明办公室)活动中,对教师参与校本培训与研究的情况进行了量化管理,基本情况在校园网上公示,过程管理落到了实处。

(2)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校本培训经费,解决教师的一切培训费用。近两年,学校在外派教师听课学习、聘请教育专家进校指导等方面,总共花费8万多元。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在鼓励教师积极借阅图书,每人订阅一两本专业杂志的基础上,学校在年级组、教科室的推荐下,还每年为教师订阅了3000多元的教育杂志、名师教学光碟等资料。在校本研训奖励方面,学校在执行原有奖励制度的基础上,每学期均交工会讨论是否有项目需提高奖励标准,是否有需新增的奖励项目。比如,2008年,针对以前只奖励上级各部门组织的活动而教师参与校本研训活动积极性不够的现象,学校除了在“四优联评”中进行奖励导向外,还设立了每期400元的专项校本研训奖励基金。2009年,学校增设了“文章发表”奖励项目。这些做法,为校本研训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常规培训:追求价值最大化。(1)立足学校实际,确保师德师风培训深入人心。教师德为首,学校工作实为要。在强化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中,我们更注重如何开展真正打动教师心灵的有效培训活动。2007年,各校开展“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建设平安文明校园”活动,我校根据本校新进教师多,教师刚从学生角色过来,难以迅速树立深刻的师德意识问题,两年来,学校教研室先后组织举行了“师德在我心中”青年教师演讲比赛、“感恩火星”交流会等主题活动8次。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中,27位参赛教师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经历,围绕爱岗敬业这个主题,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内容实在,风格朴素,以优秀师德师风为典范,就自己在工作中的所思所想所行进行了演讲。“感恩火星”交流会上,大家彼此陈述自己身边优秀感人的人和事,这样共享资源与智慧的活动方式,既和谐了团队,又强化了师德。

(2)着眼培训效果,优化培训价值的共享方式。两年来,学校教研室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举行的各种专题专业培训、教研活动。如各级各类岗培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干部心理素质讲座、工会干部培训、“资源在线”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全国教育名家教育思想及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等。只要是有助于教师成长的,学校都大力支持,遇到全国知名专家来长讲学这样的学习机会,学校等是采用全校参与听课学习的方式。更重要的是,我们总是力求发挥培训的积极意义。比如外出听课机会难得,不可能人人参与,在考虑学科平衡的同时,我们采用了优秀者(本月评优或者参加大赛获奖的教师)优先参加的原则。这样,外出学习培训成为了一种积极的奖励策略。同时,在追求培训价值最大化的指导思想下,我们建立了《外出学习反馈汇报制度》,要求所有外出培训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必须在全校教师或本组教研活动中作汇报交流,即时传递国内课程改革最新理念、动态、研究成果,从而让全体教师都有所获有所感,这样也弥补了奖励式培训造成机会不均衡的问题。

(3)计划、调整并重,以尽量满足各类教师的不同培训需求为工作出发点。学校期初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全面的校本培训计划。其中有针对新进教师的培训,有针对班主任的培训,有针对全体教师的业务培训。如每期初,有教育教学常规、电教设备使用等基本知识培训,班主任工作培训,这是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接着,有课题研究培训、在线作文实施培训、教育文章撰写策略培训等。这些活动有的是期初预设的,有些是临时根据需要组织的。如2008年11月的新闻稿撰写培训,就是根据学校有7位青年教师提出要撰写学校新闻稿而专门组织的。

(4)借助专家引领,以专兼结合的培训队伍促教师快速成长。借助上级教研部门的力量和学校本土优秀资源,举办各种讲座,是我们培训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两年,我校先后聘请了袁莉、刘润玉等教师,结合我校的每周常规教研活动和常规培训活动,全程指导着学校的语文、数学课堂,共达60余人次。此期间,我们还先后请薛根生、刘芝萍、李庄等老师进行相关指导。如2008年11月,刘芝萍老师对我校进行了如何调试心态的师德讲座,给有些职业倦怠情绪的教师播洒了及时雨,促进了教师心态的自我修复与调整。

(5)实施“名师工程”,调动教师成长内驱力。结合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学校开展了“名师工程”,本学期制定了相关制度,并认真考核,让那些师德高尚、教育有方、教学精湛、学生和家长评价高的老师脱颖而出,并为他们的“冒尖”创造条件,评选学校学科带头人,“名师课堂”展示、“名师讲座”,结合蓝青工程,使他们带动学校教师整体发展,加快我校年青教师的成长,真正达到“一年适应,三年成熟,五年成为骨干”的总体目标,为学校培养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生力军,使教师队伍和我校的发展同步前进。2008年,以国家级骨干教师何伟华、省级骨干教师朱彬芳、辛晓明、市优秀教师任珊、区“御天杯”优秀教师、区优秀教师袁早凤、区音乐教育学会理事长胡艺红为核心的名师团队已经成型,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3.专题活动,在长抓中延展培训深度。

(1)启动“蓝青工程”,快速传递智慧。近两年,针对学校新进教师多的情况,教研室一是启动了旨在“以老带新,促进新教师尽快转换角色”为目的的“蓝青工程”。在教研室的组织下,2007年、2008年下学期期初均举行了隆重的“蓝青工程”拜师仪式。新进的青年教师(第一批18名,第二批11名)都拜了一位老教师为师,师徒结对,互帮互学。教研室制定了师徒合同、听课反馈、月工作总结及点评等相关细则,规定了师傅对徒弟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和教学常规上进行指导的具体指标,教研室对师徒的活动进行过程监控,随时了解新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情况,学校每月评选最佳“蓝青工程师徒”进行奖励。师徒间都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和“同备课同执教”活动,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新教师独立备课,备课详细,反思及时,而且还积极参加“四个一”活动:磨课一节,课件制作一个,汇报课一节,读一本教育专著。”

同时,为了促进教师真正投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教研室组织了“火星杯”课堂教学大赛,68名教师共出课60节。同时,聘请了校外专家薛根生老师全程听课评课,增加了活动的庄重性,促使教师充分重视,全力投入,从而获得提高。

2008年,为了强化过程,教研室改进了“蓝青工程反馈表”。比如指定了师徒指导研究表、月工作反馈表、徒弟说课表、教学反思表等。为了使这些表格真正发挥作用,不流于形式,教研室把每个表格科学地细化,如反思表,就有对教材的反思、对教学策略的反思、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反思、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反思等多个栏目,改变了以前教师不知如何反思或者随意性强的弊端。此外,为了进一步促进交流,学校组织了大型的“蓝青工程”汇报课教学大赛活动,师徒共同选教材,共同研究,徒弟上课说课反思,师傅评课指导。教研室要求信息组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蓝青工程大课堂”栏目,上传所有过程资料及视频。这样,充分调动了师徒的积极性。

通过这个“工程”的开展,加快了青年教师角色转换的步伐,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了青年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教育岗位的基本要求,实现师德、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全面推进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为教师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师资保证。

(2)教师基本功培训常规化,积极夯实教师底蕴。一直以来,学校特别注重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一是结合上级中心活动开展相应活动。如2008年下学期,我校结合区教育局精神,精心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等基本功培训,聘请了测试员田青老师进行相关讲座。认真组织了全校性的基本功大赛,在区基本功大赛的项目上,我们根据学校实际,还增加了白板字的比赛项目。整个活动组织严密,事先有具体的安排,比赛有专门的评委,赛后有红榜张贴进行鼓励表扬,促进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二是利用例会、工会活动、暑期学习等时机,渗透相关培训。如我们的例会里有一个“好书推荐”内容,每组教师轮流推荐好的书籍或故事,要求教师把内容做成感性的课件予以展示,这就是对教师读书意识以及普通话水平等素养的一个综合考查。

二、以制度为抓手,完善校本教研体系,打造科研型教师团队

1、强化管理,建立行政跟班制度、听推门课制度、听随堂课制度、月教研工作评比、科研奖励等系列制度。根据学校班额大的实际,狠抓课堂教学常规,注重常态课的教学,向课堂要质量。教研室主任全年听常态课100余节,对各学科、各教师的教学做到了心中有底,从而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教研室主任率先上示范研讨课,08年一年先后上公开课12节,6次获得国家、省、市、区级一、二等奖;带头写科研文章,全年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教育文章10多篇,为教师带了头,起到了良好的引领作用。学校每位领导亲自蹲守一个年级,带好一个学科,深入课堂教学,中层领导全部上主课,校级领导重抓课堂的听、评、导。校长全年听课达120余节,每期为老师上1—2节示范课。2007年4月,校长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学艺术研讨会,所上的《比较数的大小》被评为十佳展示课金奖。2008年,又在与北京人大附小的手拉手活动中上研讨课。每月教研室组织各教研组工作评比活动。该活动每月月底进行,三个教研组分别上报本月组织的各种活动,根据教研管理制度进行量化评分,然后在网上公示,肯定先进,并针对不足及时组织相关培训活动,推动了日常教研活动的规范化、自动化进程。

3.在日常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中,我们严格实施 “研究·教学·说课·评课·反思”五步常规教研制度。教研室要求所有教研组的教研课必须有组内共同研究的过程、教师反复修改教案的过程、教师理性反思教学的过程、大家评议点拨的过程以及教师自我反思总结的过程。教研室既调研实施情况,又收取相应资料,从而使校本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强化教研组长在校本教研中的参与者、促进者、引领者的角色意识,采取多种形式的培养策略,提升教研组长的角色内涵,提高校本教研的研究品质。与此同时,学校由教导处牵头,加强了备课制度的改革工作。如本期推出的“听推门课同时查二次备课”的策略,极力让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做真、做实。

4、各教研组大力开展“有效课堂背景下的同课异构”特色教研制度。各组每周定时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升很快。两年来区督导检查中教学评优教师过半,本组教师6次上区级以上研讨公开课,10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奖项。该组2007年被评为有特色的教研组。数学组的“体现数学味”课堂教学研究,每周围绕主题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点评——再实践”的模式,真正构建了有效的课堂,教师上课获得国家金奖。这两个教研组在2008年12月,均被评为“优秀教研组”。综合组的”学科整合,学生活动”研究,也培养了一批能上好课的教师,各级比赛中10余次获得一、二等奖,实现了教师个人与学校发展的双赢。两年来,学校8次承担语文、美术、科学、英语等各学科现场活动,均获得圆满成功。

5.利用教师博客阵地,建立教师的研训反思制度。教研室要求每位教师建好个人教育博客,班主任建好班级博客,作为教育教学反思的平台,每周上传一篇教学反思至个人教育博客,每学期读两本教育或人文专著,并上传两篇读后感至个人教育博客。这样的活动既促进了教师自我反思的习惯,又增进了同事、师生及家校间的沟通交流。近两年来,学校、班级网站、教师个人网页的浏览次数达26万 人次,老师上传教育日记、文章、教学设计及课件5400多篇,家长、学生留言达3000余条。教研室每学期还评选“教育博客明星”,并出版其中的优秀文章。2007年,我们已经出版了出版了第二期教师系列作品集《杏坛絮语》和学生作品集《心灯启航》。2008年的优秀作品集正在收集与整理中。

6.细致实施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师转型。两年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重点,完善教科研网络,加强教科研规范管理,强化教科研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上的导向和动力作用。中央电教馆的子课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学校、家庭协同教育》已进入中期研究;省级课题《21世纪引探创新教育科学研究》》《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已经全面铺开;2007年,在全区成功接受验收的24个信息化应用项目中,我校占了2个,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2008年立项的区应用项目《在线作文的实践与研究》,开展扎实,已经做好迎检准备,学生参与面广,一年来,有800多人次陆续上传优秀习作。近两年,教师的科研能力迅速提升,全年各级论文(含课件、教案)获奖达41人次,有2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国家省级杂志上发表。2007年省电化教育馆举行的三优联评活动中,我校作品获得综合一等奖,论文在大会上交流。这两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有13人次获得市、区荣誉称号。学校先后有16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区教学竞赛一、二等奖。朱志湘、刘燕、孙腊梅、郑荣晖、辛晓明等老师的课分获全国一、二等奖,2人次获省赛课一等奖,9人次获区赛课一等奖。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两年来,学生有686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区级的各项奖励。

三、利用校本特色,积极共享资源,促进办学品位提升

1、开发国际象棋校本课程,以棋启智。通过对国际象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活动,学校已培养了一批具有改革意识、课程意识和执行新课程能力的教师,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课程研究、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已经开发初级、中级教材,开设了国象常规课(1-2年级)和国象特色课(其他课程),逐步实现国象教育活动的普及。同时,学校依托网络环境促进互动国际象棋教学新模式的生成和发展,在学校网站上专门增设了《国际象棋学习网》,建立了多个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模块,如“名局欣赏”“棋坛纵横”、“网络棋苑”等,学生、教师、家长可通过网络直接对弈。学校重视培训,先手派教师在广州、杭州等地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同时,学校积极开展相关竞赛和联谊活动,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促教学经验的共享。2007年,学校开展了“以棋启智、以棋育美”的国际象棋亲子赛活动。火星小学近200名师生和家长汇集一堂,隆重举行第一届“以棋启智、以棋育美”和谐杯国际象棋亲子赛,评选出第一批“小棋士”30名,并颁发了棋士证。活动中,湖南省棋协领导做技术指导,湖南教育台全程进行了拍摄报道。2008年5月,“火星杯”湖南省第十届国际象棋锦标赛在我校成功举行,我校选手获得团体第三的好成绩。

2、完善软式排球校本课程,以体育美。我校作为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在排球这一运动的开展上不只是局限于参加市、区的常规比赛,而是作为校本课程纳入第一课堂,三——六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节软排课。软排课中,随处可见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排球韵律操,开展以排球为主的小游戏,组与组之间进行排球赛,排球相关知识的抢答赛,学生对排球的兴趣日渐浓厚。学校每年还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班与班之间的排球赛。每年的班级赛,学校都成为欢腾的海洋,学生的集体感、荣誉感及拼搏精神得到升华,也极大地促进了软排运动的普及。作为特色项目学校,我们还不定期地与兄弟学校如火炬、西垅等校进行校际排球赛、交流训练和比赛经验等活动,带动了周边学校的排球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特色项目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2007年11月底,我校派出男女两支队伍参加长沙市小学生排球比赛。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教练员的指导到位、运动员的顽强拼搏,学校男女队均获亚军,同时还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3.做实“手拉手”活动,携手成长。这两年来,火星火炬小学手拉手以各种活动为主要载体,搭建了两校共同成长的平台,实现了三个转变。观念变:由教育局督导要求转变为学校成长的自发要求;范围广:由个别部门的紧密联系转变为学校各部门的亲密拉手;形式多:由一般的讲座、上课交流转变为深入到各个环节的多样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两校的共同发展。2008 年,火星学校就与火炬学校开展了基于优质课堂共享、班级管理经验互学、薄弱学科攻关等不同形式的五次“手拉手”活动。此外,火星小学积极寻找自身提升与发展的机遇,探究复合拉手样式,即手拉手不再是二元对话,而是一个多元交流与智慧共享策略。2008年11月,火星小学与北京人大附小开展“牵手京湘两地,共享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手拉手”活动,过程全区在线开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2009年,学校又先手与宁乡“推山学校”“青山桥学校”进行了手拉手活动。均获得了良好效果。

重视研训工作,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关注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推行精细化管理,注重教研氛围的营造,火星小学的校本研训工作一直以求实求发展为原则而努力探索着。在此次自查中,我们发现,我们的校本教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部分工作还欠科学、欠细致,师资培训需要进一步调动教师的内驱力,教研活动需要与科研活动更好地整合,以既降低教师负担,又提高效果。再如教师“自训制度的建设”“教师自主小课题制度的建设”,都是我们亟需加强的地方。我相信,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学校的全面部署下,在新的学年里我们会获得新的突破与发展。

火星小学教研室

2009年3月

第二篇:研训一体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研训一体有利于大学区教师专业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各位共同探讨我们关注的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

大学区的最本真的应该是促峰提谷,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校情分析,认清学区成员校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因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他校所不及的一面。拿校本研修来说,每个学校都有超越兄弟学校的许多优秀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他们都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兄弟学校互相看到对方的长处。这样才能使每个学校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失自尊,都有面子,都能产生自信心,进而激发前进的动力。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往往出现弱校向强校学习的局面,这样,强校就会带着包袱前行,弱校总有不胜人的感觉,这就好比把油滴入水中一样,油总要浮在上面,水总是沉在下面,一搅就混在一起,但过后静下来却又自然分离,很难达到整体提升的目的。

由此,我们按照“立足校情,发展特色;资源共享,优质均衡”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着力提高研训一体化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大学区管理制实施以来,我校作为学区长学校就学区教研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规划,成立了以学区长学校校长为组长,学区各 1

成员学校校长为副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育主任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学区教研工作领导班子集体讨论,按照“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形成了《蓝田初中大学区教科研活动方案》。为加强管理,保障活动的实效性,我们明确学区各学校主管教科研领导责任分工,定期开碰头会。要求学区各领导按照活动方案全程参与,全面督促,公正评价、公开评比。在本校的教研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发现亮点,推广亮点。

二、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研修水平

研训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它注重每个教师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师的教育经验总结和提高,注重教师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发展,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我们按照“走出去、请进来”,搭建平台、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教师研训一体化工作。2013年10月,我们组织学区教师参加了在交大宪梓堂举办的“名师之路”听课学习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在学区开展了 “我听课,我成长”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语文教师的收获是教师要有一种宽广、豁达的胸怀,物理教师的认识是要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数学教师认为教师要有幽默感和应对课堂突发问题的心智;英语教师指出要让自己的课充满激情。2013年11月,我们组织教师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高效课堂与中考研讨会”。外出学习和研讨活动为学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机会,2在教师中迅速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有力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同时,我们又积极引进专家讲学,不断增强学区教师教育教学规范意识。2013年11月22日晚,我们聘请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张成武教授来校为学区老师进行《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防范教育教学风险》讲座,张教授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和深入浅出的理论讲授,极大地增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规范意识。

三、搭建平台、提升能力

为了切实提高教师备课的有效性。我们学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注重培训引导教师,通过加强教师业务素质来提高备课的实效性,进而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一个培训、二个活动、三个评比。“一个培训”就是学区各学校以“隐形备课和显性备课有机结合”为主题的校本培训,进行集体备课和课后备课,通过培训,让老师明白隐形备课的核心就是钻研教材和备透学生,显性备课的核心就是写好导学案。两个活动”就是开展一次分年级分学科集体备课全流程展示活动与一次经验交流会。交流中涌现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如语文组提出了“四让”,即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感悟,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理科组提出了“三讲三不讲”即讲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内容,讲结构、规律性的内容,讲延伸性、创造性的内容;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三个评比”就是学区优秀教研组评比;学区优秀教研个人评比;优秀论文、课件、教案、案例、3反思、说课等教研成果评比。

四、示范引领,和谐共进

为进一步将教研活动目标落到实处,提升学区教师的整体水平,我们学区积极开展教研情况及成果评比展示。评比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肯定教师所取得的成绩,促进教师教研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学科中纵向推广教研成果,便于交流发展。第三,更是为了发挥优势学科及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增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以带动更多的学科及教师发展。同时,通过评比我们也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各级赛事储备人才,力争让更多的教师走出校门到更大的舞台上去锻炼自己,展示自己。

通过以上这些实践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研讨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研训一体化水平,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缩短学区内各成员学校教师间的差距,增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我县的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蓝田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三篇:研训一体 注重实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研训一体 注重实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回顾与反思

霞浦县教师进修学校 吴 敏

2008年5月--2009年4月,我县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一年来,全县中小学积极推动,扎实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培训年活动的开展,既为组织师训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提高培训实效带来了新的启示。

一、‚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行动与实践

1、全员参与研训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1)远程全员培训

2008年9月—2009年1月,我们依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心组织全县教师参加远程培训,参训教师4228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2285人,初级职称教师1943人,参训率达96.2%。为确保培训质量,我们采取了五项措施:第一、积极宣传,提高广大教师对远程培训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制定《远程培训考核方案》,并及时在培训平台公布,明确学习要求;第三、设计印制《远程培训学习手册》,要求参训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心得;第四、保持与省远培中心的密切联系,及时帮助教师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远程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五、整合农远工程资源,开展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试点工作。我县的做法受到了省远培中心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参训学校领导及教师的好评。2009年3月,全体参训教师参加远程培训统一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85%。

(2)教学经验交流

2008年12月8日—9日召开县第九届小学教学经验交流会,县教育局、进修校领导及教研人员、全县小学校长、教师共6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县小学教育工作自第八届经验交流会以来在课程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展示了六节研究课,并邀请特级教师刘德武开设一节小学数学观摩示范课及《举例漫谈教学中知识性目标与思维性目标的关系》的专题讲座,特级教师吴红华开设一节小学语文观摩示范课及《教育因智慧而精彩》的专题讲座;2008年12月22日--23日,县实验小学承办宁德市校本教研研讨会暨小学课改成果展示活动,全市教育系统领导、教师80多人参加会议。研讨会上,县实验小学组织开展校本教研的先进经验及展示的七节观摩课,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与好评。省普教室陈建志主任还应邀在会上作了《努力追求和提高校本教研的效益》专题讲座;2008年10月27日在霞浦五中召开县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观摩研讨会,县教育局、进修校领导及教研人员、全县中小学数学教师80多人参加活动。研讨会首先展示了一节由小学教师执教的初一数学课、两节由初中教师执教的初一数学课,然后,执教老师进行说课及课堂教学反思的汇报,与会教师结合观摩课就中小学教学中的现状、困惑以及思考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研讨活氛围和谐、热烈,取得了良好效果;2009年5月25日在县实验小学召开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观摩研讨会,全县中小学校长、语文教师130多人参加活动。研讨会上展示了一节由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两节初一语文课,并邀请特级教师陈成龙结合三节展示课举办了一场《大家都是名师》的专题讲座。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对深化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小学、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衔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相互沟通、了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群众性读书活动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期间,省读书援助协会、省教育厅关工委确定霞浦县为‚福建省重点图书援助示范县‛,并于2008年12月6日在我县隆重举办‚书香海西‛全民阅读活动的启动仪式,全县中小学迅速响应,积极倡导‚让读书成为习惯‛、‚学习是教师一生的精神财富‛等观念,大力开展以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如十一中开展‚每人每月一本书,每班每天一格言‛活动、二中开展‚阅读经典、丰富自我‛活动、柏洋中心小学秉持‚弘扬老区精神、创办书香校园‛的办学目标,通过标语、墙报、广播、集会等方式,大力宣扬读书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扎扎实实开展读书活动。许多学校还通过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竞赛活动等,展示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调动教师读书积极性,推动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如西关小学‚秋之韵‛教师朗诵比赛、牙城中心小学‚我与新课程共成长‛读书报告比赛、沙江中心小学‚朗诵月‛比赛、崇儒中心小学‚书香伴我成长‛教师读书演讲比赛等。受县人事局委托,我们还组织全县教师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读本》,4260人参加培训学习并顺利通过了市人事局组织的统一考试。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力促进广大教师教育思想的活跃、教育方法的改进和施教能力的提高。许多教师通过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理论和实践水平,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有效改进了自己的教学行为。牙城后山小学在读书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9年4月2日,学校被授予‚福建省读书示范学校‛,成为我市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农村完小。

2、开展教师岗位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期间,我们积极开展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主题的教师岗位培训活动,全县中小学先后选送298位教师参加省级培训,653位教师参加市级培训;在县级培训中,举办一期全县农村完小的64位校长参加的小学校长研修班;举办一期全县中小学51位首席班主任参加的班主任研修班;举办一期全县46位教师参加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时间安排上,分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与在岗实践、交流研讨三个阶段,历时六个月;在培训方式上,采取短期脱产学习与远程培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学员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邀请宁德职业技术学院黄重副教授和宁德五中夏丽雪老师分别作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专题讲座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经验介绍;在农村小学校长研修班和首席班主任研修班,我们还组织了在线考试;在培训内容上,充分利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提供的资源,突出培训资源的先进性和丰富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参训教师的广泛好评。

3、开展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开展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2008年6月组织小学课改年级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课件的评选,评出县级一等获55篇,二等奖108篇,三等奖157篇;市级一等奖18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33篇;2008年5月组织小学教坛新秀评选,产生20位县级教坛新秀、6位教师市级教坛新秀;2008年5月组织全县中学青年数学教师说课比赛,评出高中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初中组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许多学校还积极开展校级竞赛活动,如三沙中心小学开展‚教师综合质素竞赛‛活动, 北壁中心小学开展青年教师论文、课堂教学评优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思想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期间,全县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教学研讨184人次、市级教学研讨478人次、县级教学研讨2732人次;省级优质课16节,市级优质课29节,县级优质课887节;全县中小学承担省级及以上课题34项、市级课题24项、县级课题101项。许多教师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能力、展示风采,迅速成长为教育教学骨干,成为全县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一年来,全县教师在CN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93篇、在省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140篇、在市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224篇、在县级刊物发表教学论文438篇。

4、研训活动形式多样,研训质量稳步提高

校本研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一年来,许多中小学始终高度重视,在校本研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通过师徒结对、专题讲座、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校际交流、课例研究、教学反思等活动,切实提高校本研训的质量,推动校本研训活动深入开展。联片互动是我县研训活动的一大特色,教研片活动的开展,为学校教师间创造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提高。2008年12月26日,十一中、十二中、十三中、横江中学及宁德兴贤中学五所学校的40多位老师参加在十三中举办的‚同课异构‛教研片活动;2008年12月3日,十中、十五中、集贤中学及城关部分学校的40多名教师参加在十中举行的农村中学等级科教学教研片活动;2008年11月25日,二中、九中、十七中及城关学校的近50名教师参加在十七中举行的教研片活动;2009年4月30日,盐田中心小学南塘教学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围绕语文‚赏读、悟情、培养语感‛和数学‚在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两个小课题进行了讨论交流;城乡协作、校际交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于迅速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009年3月21日,西关小学与福州金山小学在西关小学共同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我县城区各小学以及盐田、柏洋、崇儒等中心小学的领导教师100多人参加了这次活动;2009年5月15日西关小学教师参加了‚福州市教学开放日暨金山小学2009教育教学年会‛活动并展示了两节课,受到与会同行的一致好评;2009年3月,溪南中心小学和柏洋中心小学共同开展‚同课异构、山海互动‛的教学观摩活动;2009年3月,松城中学与六中联合开展 ‚松城中学校本教研暨与六中师徒结对汇报课‛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共同探讨教学中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有利于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师徒结对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培养模式,近年来一直被我县许多学校广泛采用。霞浦一中多年来一直采用这一方式培养青年教师,通过签订帮带协议、召开拜师会,明确师徒关系,师徒共同钻研教材、互相听评课、共同填写帮带手册,取得良好效果;县职业中专为每位教龄不足五年的教师安排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结成对子,建立为期3年‚师徒结对带教‛制度;2009年4月16日,县教育局在县实验小学举行小学教师‚青蓝工程‛启动仪式,聘请35位学科指导教师,确定118人为培养对象。‚青蓝工程‛的启动,将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动作用,为教师交流互动搭建有效的平台,为广大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二、‚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经验与反思 在‚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中,我们坚持以教师需求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为目的,组织大规模全员培训,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一是激发了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实现了研训重心的下移。培训年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各级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县教师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形成了良好的研训氛围;二是通过城乡协作、联片互动、校际交流等形式,缓解了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矛盾,改变了城乡教师参与研训机会不均的局面,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唤起了广大教师读书学习、教书育人、致力于专业化发展的热情,教师们或参加教研活动、或撰写论文、或参加论坛,都无不折射出新理念的光彩;三是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不同层次研训活动的深入开展,及时解决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针对性强、实效性强。

回顾一年来的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成功开展,主要基于以下基本做法:

1、任务明确,方案科学。

《宁德市‚2008教师培训年‛工作实施方案》下达后,县教育局及时召开筹备会,提出按‚整合资源、研训一体、形成合力、确保质量‛的原则要求研究制定《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实施方案》。活动方案分为指导思想与原则、活动主题与内容、实施时间与步骤、活动组织与要求等四大部分,提出‚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形式多样,全员参与;突出重点,力求特色‛的工作原则;围绕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主题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教育科研的活动、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题的教师岗位培训活动、以造就名师、名校长为主题的骨干校长、骨干教师培养与示范辐射的活动、以完善制度、创新模式、增强实效、形成特色为主题的校本培训活动等四大活动,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分动员准备、组织实施、总结表彰三个阶段开展培训年活动。力求通过培训年活动的开展,建立研训工作新机制,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和名师示范平台。2008年5月20日县教育局向全县印发了《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实施方案》。

2、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2008年5月24日,县教育局召开‚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动员大会‛,全县中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教师计15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对‚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全体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活动方案。会上,县教育局林国基局长要求各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狠抓落实,以提高培训质量为核心,做到思想认识、工作力度、方案落实三到位;要切实加强对培训年活动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形成工作合力;霞浦六中校长、北壁中心学校校长在动员大会上做了表态发言。动员大会的召开,拉开了我县‚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序幕。2008年6月在《霞浦教育》第二期开设专栏,对‚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做了专题报道。

3、加强管理,明确职责。为加强对‚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领导,县、校两级相继成立了‚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领导小组。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负责全县‚教师培训年‛活动的统筹规划、制定实施方案,负责对各中小学开展‚2008年教师培训年‛活动的指导、组织与实施等工作;各中小学要在积极选送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培训的同时,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2008年6月16日,县教师进修学校召开全县中小学师训管理员会议,就‚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并对活动的开展做了具体的安排。为了解全县‚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的开展情况,我们还分别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3月组织全县中小学开展培训年活动阶段总结。

4、总结评估,表彰先进。

客观评估活动成效,全面总结活动经验,是我县‚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第三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我们精心拟订了《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评价表》,评价表采用百分制,设四个一级指标,十六个二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活动保障20分、活动管理20分、活动开展35分、活动成效25分。为便于操作,对二级指标还制定了评分标准,并另设三项附加分项目。提出‚突出重点、内容具体,不泛泛而谈‛的活动书面总结要求,制定《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统计表》,对培训年活动进行量化统计。县教育局于2009年5月5日印发《关于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第三阶段工作的通知》,就‚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第三阶段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校在2009年5月15日前进行自评,填写统计表、完成活动书面总结。全县22所中学、21所小学、2所县直幼儿园按时完成第三阶段工作并及时上交有关材料。其中自评90分以上的中学16所、小学19所,中学自评最低分为79分,小学自评最低分为82分。县教育局于2009年5月18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评议,确定10所学校、50位教师为‚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2009年5月26日县教育局召开‚霞浦县教育系统‘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对教师培训年活动做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回顾‚2008教师培训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但也应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个别校长、教师对于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培训机构对培训的监管、指导、服务还不到位,培训者的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尚需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培训保障、激励机制尚有缺位等问题和不足。‚2008教师培训年‛活动已经圆满结束,教师培训工作又回归常态,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的教师培训工作应回归课堂、回归教育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聚集问题解决,优化培训模式,加强培训管理,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深入学习实践、进一步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

培训者的素质直接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只有强化培训者的专业精神,提升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中小学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服务。为此,一要组织培训者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二要组织培训者通过挂职兼课、参与活动等形式,深入教学一线与教师合作、交流、研讨,在实践中与教师共同成长。三要塔建培训者成长舞台,建立完善促进培训者自我发展的机制;同时,组建一支由中小学部分名师和骨干教师组成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以满足教师培训的需要,确保培训的质量;

第二、构建三级联动机制、进一步深化校本研训工作。

为进一步密切县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小学的联系,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职能作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强和实效性,我们认为应树立大培训观,将全县中小学按地域相对集中、优势互补等原则划分若干研训协作片,构建以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主导、以协作片为基地、以中小学校为基础、以主题或课题为纽带的县片校三级联动的研训共同体、形成研训思行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新机制,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研训工作。在这一教师培训新机制中,协作片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片内研训活动、研讨片内共性问题、交流片内经验、实现片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县教师进修学校要下移研训重心,把协作片作为培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主阵地,组织专兼职培训者深入协作片,参与协作片研训活动,了解培训需求,研究培训规律,总结培训经验,提供培训示范,并通过组织集中研训、送培到校、经验推广等形式解决区域共性问题,提供培训指导;而所谓‚研训思行‛四位一体就是指在县片校各个层面组织的研训活动中,都要充分统筹研训思行四个核心要素,引导教师围绕教学实践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并将教研、培训、反思、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研训实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第三、创新培训模式,进一步增强培训实效。

增强实效是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的核心问题。我们认为,应倡导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系列主题研训活动。所谓主题研训就是将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按照‚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上下结合‛的原则,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形成校本研训主题,然后组织教师围绕主题,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讲座、实践研讨、行为跟进等形式开展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使问题得到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教师感受到学习的成效和乐趣,从而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进而深化培训的内容,提升培训的成效,达成培训的目标。一般地说,每学年初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提出学年培训指导意见,各校据此确定培训主题,并围绕主题设计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为教师提供平台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体现和落实主题,而通过主题又把所有活动串联起来,形成综合效应,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

第四篇:注重研训实效 促进教师成长

注重研训实效 促进教师成长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及家长的需求与期望的提升;我市校际之间的激烈竞争等等,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素质、价值取向等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可以说,面对当前形势,每个学校、每位教师都需要发展,否则很难立足,于是“学习是教师树立个人尊严的最佳途径,研训是学校送给教师的最大福利。”成为兴城三中尊崇的信条;提高师德修养,实现专业化发展成为兴城三中不懈的追求。在上级领导及职能部门指导下,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校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经过精心组织、有效实施,教师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改革管理模式,实现专业化发展

1、建立健全研训制度。

我校从健全校本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入手,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校本研训制度,对校本研训的实施、考核、奖惩等制订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制度,每年配套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规范登记学分,及时总结反思,分类整理档案,并将培训质量与教师评优、任用和考核相结合。对教师的自我定位、发展目标以及行动策略规范管理,实现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系统、细致、有序、高效。同时我校积极探索校本研训的多元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情感、意志、态度,以提高他们参与培训、提升素质的积极性与成就感,最终达到“自我塑造、自主管理、自由发展”的积极状态。自我评价,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前进的动力;互动评价,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动发展;考核评价,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

2、成立学科领导小组

管理与指导是否专业,直接影响学校教师发展速度,我校除成立校级领导小组外,对中层领导职责与分工进行细化,每位中层领导负责最多两门学科的教研和培训工作,下设学科组长。学科组长与学科领导密切配合,团结协作,认真落实学校统一部署的工作,同时因为是本专业,所以在具体的组织、策划、实施与指导工作中表现得更专注,更专业,更具实效性,又因为学科领导、学科团队数量的增加,责任更明确,自然形成竞争,彼此不甘落后,珍惜着自我展示的平台,研训思路越发清晰,研训效果越发明显例如,语文学科的“能力培养总体规划与实施”数学学科的“教材重新整合与落实”,等都来自学科团队本身,实践着“一个岗位,一面旗帜”的目标。

3、引入岗位竞争机制

三年来,我校实行排队上岗政策(07年后教师数量得到满足,学科人数出现偏差),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落选者变幕前授课为幕后服务,或减少授课班级增多自我进修任务和锻炼内容,竞聘上岗,待岗学习,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强化了危机意识,促进了教师进修学习,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用人机制,(首先在英语和数学学科进行,按满额工作量分配工作,多一名也要末位淘汰,被淘汰者改教其他学科或其他工作,同时接受并做好学校下派的任何工作,安排或自己选定师傅进修学习并阶段汇报,即使不多人的学科也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英语学科共有五名教师待岗学习)排队上岗是一种导向,领导和班主任参与,不看人情,不论资质,只重能力。这种机制的引进,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极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良好的发展环境。我校在文化建设上注重了四个方面

(一)、古朴、儒雅的环境文化

校园墙的“二十四孝”诗画;教学楼厅廊的经典诗文;名人警句格言的匾额;古朴典雅的楼内装修;师生的书画作品等,无不渲染着儒雅、典雅、高雅的精神情趣,同时宣传栏中“师德标兵”、“名师风采”、“名师随笔”“教师心语”的展示,无不宣传着先进与优秀,增强师生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崇尚、敬业的精神文化

精神生活、精神力量,是一个人生活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当今商品社会现实的冲击,教育更需要精神上的阳光享受与生命动力,更需要坚强的信念的支撑。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或团队的精神,用我们的精神带动起一支精神的团队。

1、每学期期末都召开教师座谈会,要求教师填写个人成长规划表,目的敦促教师思考能否改行,应怎样对待这份职业,使其头脑清醒理智,安心献身教育事业

2校园传媒是校园文化交流、建设的主要载体,因此,我校潜心利用广播、电脑、白板、多媒体等各种媒介抢占舆论阵地,播报先进事迹,传达喜讯,宣传典型,激励后进,同时传播传统文化,汲取精神养料。

3、学校采取措施让青年教师选好师傅,跟对人。从师徒结对上、平时谈话上、办公室安排上等等,让他们在工作伊始便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风格。更有效的办法是创造机会让优秀的老教师,回忆当年人们的境界和干劲与之交谈,领导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正面引导、有效指导和及时勉励,方式为随意的单独交谈或小团体交流。

4、采取多种形式,强化思想教育。如每学期一次的工作经验交流会;不同级别、各种形式的讲座指导、座谈会。还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评议活动;师德教育论坛活动;师德演讲会;新教师岗前培训;业余思想交流;群体团队安排;《中国师德手册》阅读交流等活动中突出师德教育渗透,进行教师品质教育、敬业教育等精神食粮的补给。认识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引导教师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人生观。

(三)自主、合作的学习文化

“走向学习的研训才是真正意义的研训”。我校为校本研训营造宽松、互动的学习环境,搭建对话、交流的学习的平台,培育自主、合作的学习文化,创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环境。

1、让学习成为习惯

学校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将校本培训和读书活动有机结合,为广大教师订阅《教学论基本问题概论》、《教育文摘》等多种报刊杂志,引领教师与书籍为伴,与大师对话,“让读书成为习惯”,使教师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原理之上。学校也重视加强实践学习,让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实践中增长教育智慧,使教师的发展建立在“实践文化”的基础之上。大家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获得教育智慧,促进了专业化发展。

2、让互助实现共赢

教师互助合作是校本培训的标志和灵魂。学校鼓励教师在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强互动、交流、对话、协作,通过同伴互助,共享经验,共同成长。学校也注重专家的引领提升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校际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3、让经典成就儒雅

结合我校特色,深入开展诵读活动,大兴学习之风.我校无论是校墙、厅廊、还是教室布置都突出传统文化精髓:礼、雅;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无论是校本培训还是校园活动都渲染着书卷气。我校还将《论语》、《大学》、《中庸》、《唐诗》、《笠翁对韵》等典籍经典诗文作为主要读本,培养教师阅读经典诗文的兴趣,陶冶情操,感受经典文化的底蕴,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树立儒雅之风。

(四)反思、创新的研究文化

1、让反思生成智慧

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需要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学校提倡教师在一课时或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写下心得体会,列出当日教育教学中的成功及待改进的事件,分析是哪些原因造成的,事件中包含着哪些理论,如何改进等等。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养成了教师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的习惯,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实现不断发展提高的良性循环。教师不再只是一名教育者,更成为了学习者、研究者、创造者。

2、让创新伴随成长

创新型教师是未来教师的主流。学校关注教师的学科特点和个体差异,关注个性化需求和通识性特点,鼓励教师敢于创新,通过培训引导教师善于创新,为教师的“创新”提供开放、宽松的管理空间,允许失败,立足长远。

三、狠抓校本培训,踏实教师成长基石

1丰富培训形式,实现培训实效最大化。

(1)集中培训。每月一次,由教学领导就确定的专题进行培训如:“新课改的教材观”“如何认识杜郎口模式”“对学案的认识”等等。培训后给各学科团队下达研训任务,如针对“教材观”问题,语文学科完成的任务是“如何挖掘精讲课文中所蕴含的能力培养资源”;要求史地政生学科教师思考:如何挖掘核心问题等等。

(2)分散培训。在校级培训之后,各学科团队在学科领导的带领下深入理解和剖析涉及本学科的任务内涵,通过培训会、教学活动进行细化与分解,让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人,使培训成为教师的“乐园”。同时开展结一个对子、编一份教案、写一篇论文和读一本书的“四个一”活动,为教师全面充电打下基础。

(3)分层培训。我校以《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抓手,分精英教师、骨干教师、青年优秀教师和教坛新秀四类名师培养梯队,坚持多规格,多层次,多渠道的研培结合。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互动、看课评课、名师讲堂、个人反思、成果汇报等有效形式进行培训。

(4)个性反思。以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特点为依据,以形成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为目标,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形成教学反思——教学展示——风格设计——理论学习——研究总结——教学反思的螺旋式上升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2、优化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针对性(1)微格培训

微格教学就是将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教学技能分解为各种单一的技能,为教师提供小步调的学习任务,明确的目标指引和具体可操的指导,每次训练只要求学员掌握其中的一两种技能。我校已经完成五种技能培训即导入技能、组织技能、交流技能、点拨技能、讲解技能等。

(2)主题陪训,校本培训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阵地,立足岗位,立足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再学习、再提高的一种培训形式。我们遵循“学用结合、突出实效”的原则,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开展业务领导、班主任、新教师等群体的集中培训。

如“教法培训”“学法培训”“课堂用语培训”“白板教学培训”“学科模式培训”“学习习惯培养培训”“学习能力培养培训”等。让教师能得到切合本职教育教学活动需要、利于个人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有用知识。

(3)基本功比武。

我校每学期都要开展理论知识笔试、学科基本功测试和课堂教学展示三轮比赛,最终评选优胜者并给予奖励。通过比武,激发了全体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热情,增添了教师苦练基本功的动力,促进了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4)经验分享。我校紧紧围绕打造“高效课堂”这一主线,开展每月一次的“学科领导沙龙”活动,围绕“打造高效课堂,培育激情教师”开展的教学精英演讲活动,各学科结合实际工作交流良好举措和优秀经验,并针对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促进校本培训交流提高。

总之,精心设计的培训,通过管理严格、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真正让教师们感到受益匪浅,使教师由“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真正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五、倾力教学研究,握紧教师成长抓手

教学研究是每位教师终身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没有教学研究,就没有教师的发展,更没有学校的发展。佐藤学称:“通过教学研究来改变学校面貌,非100次的授课案例研究不可”。

1、打开课堂大门,消除自封壁垒,为教学研究清障.

竟聘上岗制度的实施,使能力较差教师不在掩饰和包裹自己,主动打开自己课堂的大门,邀请主管领导或优秀教师听课指导,(80%青年教师能够做到这一点,改变过去教师对领导听课的心里排斥)老教师也放平心态消除“墙壁的阻隔”、学科的阻隔,把许多陋习(如没有自己课题,只按指定行事;严实包裹,讳莫如深;顽固自守,不虚心学习等等)一并消除、克服,让所有教师超越自我,构筑起同为实践的同事间的团结合作关系。

2、增强课型意识, 提炼教学模式,为教学研究立标

我校确立教学研究的中心地位,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有课型意识,要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总结自己在讲各种课型时所用的教学方法。然后就同一课型、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反复互相听课、讨论,形成较完善的备课思路。

操作办法为:推出原生态录像课,落实有效剖析与指导。主管领导随时进班听课同时录像,并将录像课反馈给教师本人或在教研时公开播放,评课遵循的是“风格上百花齐放,品质上求真务实,日常教学评价看实效,落实有效教学目标。这种办法,既有说服力又有针对性,有效地修改了课堂教学不足,对每位教师来讲都是考验。

3、打磨课型案例,公开研究成果,让教学成为研究

学科智囊团,对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诊断性研究。反复实践和打磨课型案例,最后以公开课的形式对全体教师开放,并将课型教案或教师的说课稿印发给教师供他们讨论、学习供鉴。从而突破各科一种教学模式的樊篱,使“模式”更具备多样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样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了一个个学习型团队。提炼课型模式和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深刻变化,缩短了新教师的成长周期,也改变了骨干教师的“高原现象”,在开展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将注意力放在课后的研究上,这样才能保证教研的启迪作用,才能实现教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教学成为研究。

4、举办展示活动,搭建发展平台,为教学研究助力

公开展示活动是对教师研究成果的展示,也是促进教师教学迈上新台阶的举措。无论是“同题汇课”活动,“一课多上”活动,还是“录像课”展示活动,关注的是看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看教师如何表演,因此,不需要做刻意的修饰和准备。在整个教研活动中,促进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好课标准的制定,鼓励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改革,减少教工大会或年部大会的次数。(针对性,方向性,人人感兴趣,人人参与。我们每双周一次的教研都突破两节课的规定时间,几乎都是有课教师不情愿地去上课,其余教师继续探讨)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留出空间。

总之,我校立足教师成长下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教学活动、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我校省级骨干

名,市级骨干

人,县级骨干

人,葫市中心教研组成员

人,兴市中心教研组成员 人;我校连续两届荣获“**市初中教育教学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荣誉属于过去,在此感谢上级领导的激励,感谢兴城进修学校的大力帮助。我们将继续发扬*中人的刻苦、踏实、坚毅、敬业的精神,锻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五篇:研训一体计划2014

小学 “研训一体”工作计划2013——2014学

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市教研中心2013年工作思路为指导,深化校本教研,将教研活动与校本培训合二为一,以“研训一体”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确定如下“研训一体”工作计划:

二、主要工作与措施:

1、一个主题。

以学科组为单位,各自确立一个研究主题,(主题可以是课题)研训工作必须围绕“主题” 开展进行。

2、以理论学习为支撑,夯实研训工作的基础。

各学科根据确定的研训主题,积极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2—3次。理论学习要做到定计划、定内容、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形式。

(1)、集中学习《市教研中心2013年工作思路》、《小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各学科研训主题的相关理论书籍

(2)、各教研组围绕“主题”的组内学习。

(3)、有效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以教研组骨干教师为主,围绕研究主题的开展专题讲座学习。

(4)、教师个人自主学习。

(5)、开展以“教学基本功”为主的系列校本培训学习,以强化教师基本功为切入口,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本学期将继续对教师进行毛笔字培训。同时针对教师钢笔字、粉笔字进行等级评定。

(6)、开展“青蓝结对”拜师结队学习活动。切实抓好、做实青蓝工程,实施骨干教师手把手传、帮、带特岗、新入校教师青蓝工程,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7)、深化校本教研,实施“研训一体”专题特色教研周教研模式,使研训工作系列化,提高其实效性。

(8)、继续细致抓好小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各教研组课题研究工作

(9)、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勤交流”的学习形式,提高全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3、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丰富研训形式。

“课堂教学”是研训一体工作的落脚点和主阵地。各学科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至少3次形式多样的实践研训活动。研训活动以 “专题研究”为主题开展专题研讨课。校内公开课以专题性为主,打磨校级骨干教师优质课入手,推出市级优质课。促使校级骨干教师向市级名师发展,从而展示我校课堂教学中的实力。

(1)开展骨干教师教研1+1活动(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做好一次课堂案例分析)

(2)在双语教师层面大力开展观看“双语光盘”教学光碟活动。积极参与 “双语光盘”教学示范学校教学研讨活动。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中心教研组的活动,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共同发展。

4、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勤交流”的学习形式,提高全校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1、“请进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外请市级名师、骨干教师来校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先进的教学经验,搭建平台对教师进行培训辅导。

2、“走出去”积极创造老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经验,优化学校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3、“勤交流”做好教师学习和研讨交流活动,使全体教师能广泛借鉴好的经验、做法,更新教学理念,开阔工作思路,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6、以“总结汇报“为平台,开展研训汇报。

各学科围绕研训主题,认真总结交流,做好各学科的研训汇报。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科室工作计划、各教研组工作计划

2、表彰上学期各类奖状

3、新一轮师徒结对仪式

4、语数质量分析

4、做好市级展示课的磨课活动

十月份

1、开展语数英等“专题课”展课活动

2、“对专题课”评课沙龙

3、教研组长月会

4、师徒活动月汇报会

5、开展一次软笔书法讲座

十一月份

1、市级语文展示课

2、课题阶段性汇报会

3、师徒活动月汇报会

十二月份

1、师傅代表展示课.徒弟代表汇报课.2、师徒活动月总结会。评选师徒先进

一月份

1、期末考试

2、教科室、教研组长、课题组长整理档案

3、教科室工作总结、校本教研组活动总结

备注:各项工作(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参加对象等均以正式通知为准。

教科室

下载实施研训一体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实施研训一体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行动研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范文合集

    行动研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新河镇三堤小学始终把教师的校本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努力使学校成为专业化教师发展的基地、名优教师成长的摇篮。学校确立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即......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抚宁二中:甘丽英新课程要求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传统的“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具有一定专业精神的“研究者”、“专家型”教师。美国教育心......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的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校这块土壤,学校的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作为学校管理者绞尽脑汁思考的事情。其实......

    校本研训一体化 促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研训一体化 促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有效地推进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的重大课题。以学校为主的研训一......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加强教师继续教育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江口县闵孝中学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提高我校办学水平,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

    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反思是校本教研的核心,每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究教学......

    基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基于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摘要:教师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相比较与那些重大的培训和进修,本文所谈到的课题研究,更具有周期短、易操作、重实......

    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

    研训一体促进专兼结合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研究虹口团区委内容摘要本课题以“研训一体”为培训形式,以建设“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为目标,采用调查法、实践反思法、个案研究法等......